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龙套-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世界不缺贪生怕死的懦夫,也不缺视死如归的英雄,而杨阜显然就是一个不惧死亡的人,不管他忠心的是汉朝也好是曹氏也好,至少宁死不降这一点他是做到了。

    “杀敌报国!”杨阜不顾嗓子的疼痛,大喝道。

    看着在庞德的带领下悍不畏死的蜀军轻易解决了孔信极其所带领的精锐,越来越多的蜀军冲攻城塔、云梯上走了下来,杨阜明白,到了这个时候,他已经无力回天了。

    要是他得到蜀军攻占汉中的消息更早一些,要是他手下是五千经历过大战甲具精良的精锐而不是战斗力渣渣的郡县兵,杨阜还有信心坚守下辨城直到援军的到来。但是如今下辨城的守城物资本来就算不得充足,再加上士兵实在不给力,能够够、守城十多天已经极其不容易了,看到在庞德等人发威下已经有数百蜀军上了城墙,杨阜明白,下辨城再也坚守不住了。

    因而杨阜把心一横做了最后的挣扎,指挥众人与蜀军绞杀起来,虽然杨阜也清楚,这么做除了推迟一下蜀军攻占下辨城的时间外并没有其他的效果,但是能够坚持这一点时间也足够自己的心腹把下辨城的库房烧毁了。

    杨阜可不是张鲁,哪怕战败了还会把库房好好的保留下来。在杨阜看来,蜀军可是彻彻底底的敌人,自己守土有责,就算最终丢掉了下辨城,至少也不能够把自己积蓄了半年的粮草的物资留给刘备军,哪怕是自己不能够把下辨杀成一座空城,但是也要让蜀军除了数万缺衣少食的孤儿寡母伤员残废以及被打烂了的城墙外,一无所得。让刘备军即使得到下辨城也只是得到一座负担,而不是一处补给基地。

    正是因为早就有了这种觉悟,所在大量征发壮丁的同时,杨阜还近乎抢劫一般把所有人家的粮食都控制起来,运到了府库之中,统一调配,既能够粮食来胁迫下辨民众,在万不得已之时,还可以及时把下辨的粮食全部烧毁!

    如今已经到了烧毁下辨城粮草物资的时刻。

    火光,自下辨城中冲天而起,杨阜的心腹们严格的执行了杨阜的命令,用仅存的火油等物将下辨城府库全部点燃,冲天的火光就算是在白天也清晰可见。

    “该死!”虽然负责不同的地段,二人并没有碰面,但是猜测到城中发生了什么的张苞和魏延却同时破口大骂道!

    虽然二人都未曾指望下辨城的物资又多丰富,但是攻取下辨城后的物资多一点,对于蜀军的后勤压力终归是要少一些。无论是从汉中还是从蜀中运送物资到下辨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也就是蜀军刚刚得了汉中三十年的积蓄这才能够支持四万大军开辟第二战场作战,否则在刘备大军在荆州与孙权对峙的情况下,刘备军可没有余力支持这四万大军长期在外征战。现在虽然有了汉中物资的支撑,但是考虑到与曹军爆发的持久战的可能,张苞等人自然希望下辨的物资越多越好。

    只是他们的这个愿望注定要落空了。

    杨阜及其亲兵们并没有支持多久,很快就被庞德等人打败,而杨阜本人也被庞德枭首,至此下辨城的东侧城墙已经完全落入了蜀军的手中,这也就意味着下辨城终于被蜀军攻陷了。

    只是蜀军来不及高兴,就纷纷被命令赶紧入城救火,因为此时已经不仅仅是府库着火那么简单,许多居民区也被丧心病狂的杨阜心腹点燃,到蜀军攻占东侧城墙打开下辨城东门为止,以下辨城府库为中心的一片地带已经是一片火海,仓皇的妇女儿童神经质一般的在大街上乱跑乱叫,整个下辨城一片末日到来一般的混乱。

    等到大火被扑灭的时候,已经是接近傍晚了,蔓延的大火差不多烧毁了四分之一的下辨城,府库之类的只剩下了一片灰烬,蜀军费时费力损失了数千正规军以及更多的炮灰后所取得的下辨城从某些方面说近乎是一片白地。

    人口自不必说,半数青壮战死,剩下的也几乎人人带伤,大半家庭家破人亡,下辨城残存的居民陷入了对蜀军又恨又怕的感情之中,除非过上几十年换上几代人,否则的话下辨的原住民完全不可能跟蜀军一条心了。

    除此之外,由于下辨居民的粮食全部被搜刮焚毁,此时剩下的这些下辨居民想要吃饭的话还要全凭蜀军供给,因而蜀军在下辨城完全没有得到一点点的物资补充,就算想要找一些东西来赏赐有功士卒都几乎找不到。

    到了这个时候,张苞不得不承认,杨阜真的很有才能,真的是一个狠人。如今蜀军虽然攻占了下辨城,但是跟得到一座空城也别无两样,反而还要防备那一双双仇恨的眼睛会不会发疯一般的来咬上一口。

    现在张苞唯一遗憾的就是庞德把杨阜杀掉了,要是杨阜被活捉那该多好啊,那样的话自己至少还可以痛殴杨阜一顿来狠狠出出气。

    不过杨阜虽然一死,但是杨阜以及一些主要守将的家人还留在下辨城,对于这些人,蜀军的高层出奇的意见一致:族诛之!

    没办法,不论是魏延、霍峻,还是雷铜、张苞,都快要被杨阜气炸了肺了,不作出这样的反应那才奇了怪了。甚至说被怒气填胸的雷铜、吴兰还提出了要屠城――反正都只剩下一些没用的家伙,活着还消耗宝贵的粮草,反倒不如杀了省事儿,还能够令儿郎们乐呵乐呵发泄发泄。

    只是他们的建议却被张苞、魏延、霍峻阻止了。

    张苞与雷铜等将领不同,在内心里张苞还是不乐意看到屠城的,但是这次张苞显然也已经怒了,虽然这些百姓的确是无辜的,但是双方确实有了死仇,而且这些百姓除了消耗粮草外没有一点用处,曹操的大军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因而现在可不是能够妇人之仁的时候,要不是看在妇女是生育人口的重要工具的面子上,说不定张苞也会同意屠城了事。

    魏延的出发点与张宝相同,人口是十分宝贵的资源,能够不屠城还不不屠城为妙,把那些女子赏赐给士兵的话,十几年就能够出现一批可用的兵员。

    而霍峻的出发点虽然与张苞、魏延二人不同,但是他也向尽量留下一些人口,这倒不是因为霍峻多么善良,而是因为霍峻是计划中的武都太守,他当然不希望自己治下是一座空城。

    关于武都太守的任命,刘备早就有了指示,将霍峻作为太守的人选。对此不论是诸葛亮等人还是魏延都没有任何意见。因为要是论起防守能力的话,霍峻无疑是蜀军中的第一强,防守蒹葭关的战绩足以令所有人闭嘴。

    在刘备等人的设想中,下辨是作为防御曹魏的要地之一而存在的,如此一来的话,擅长防守的霍峻当太守也是理所应当的事。如今的下辨城虽然残破,恐怕也只能够作为军事要塞使用,但是如果可能的话,霍峻还是希望城中能够多点儿人气的。

    经过这三人的反对,屠城的建议被否决,关于下辨城居民最终的处置也定了下来:普通百姓的妻女全部充当战利品,赏赐给士兵,多余的则送到汉中贩卖以充军资;男性壮丁全部充作奴隶,送往汉中在分配到给个官营矿井之中;至于剩下的兵士妻女之类的人,没有人说也没有问,但是彼此间早已经心照不宣。

    大基调定下来之后,就是新一轮的兵力调配了。众人给霍峻留下了八千精兵充当守城部队,同时修葺城墙巩固城防。魏延与吴兰则带了八千人去攻取武都――并不是武都郡的武都,而是在下辨西方,一个叫做武都的县城,这也算是武都郡一个比较好玩儿的地方了,郡名是武都,但是偏偏治所却不在武都城,而在下辨城。

    而雷铜则负责调配粮草的重任,与霍峻一同往武都城囤积粮草,并负责魏延军的粮道。至于闲不下来的张苞,则因为手头的主力解放了出来,开始加紧平定氐人,那些下辨附近已经顺服的部落被张苞打乱后强行迁到了武都城中,不仅为武都城带来了粮草,也充实了一下人口。当然为了预防这些氐人作乱,还需要给这些氐人进行编户之类,但那都是霍峻的事儿。

    有了雷定这个氐人做向导,再加上庞德这员猛将的相助,攻套不顺从氐人的行动还颇为顺利,攻椟、仇夷等地的山氐基本被平定,十来天的时间里,平添了七八万人口,不过考虑到大战即将到来,不能把太多不安定因素留在下辨城,而且蜀军的粮草也十分宝贵,因而除了从中选取了三千精锐加入军队外,剩下的都被张苞威逼利诱赶去汉中,以后再做处理。

    平定氐人的好处不仅体现在人口方面,攻灭这些部落后蜀军获得的物资也不少,至少供应四万大军三个月所需不成问题,下辨城的仓库终于在张苞等人不遗余力的抢掠氐人中再次丰盈起来。以至于霍峻都恨不得让张苞天天出去抢掠。

    只是今天,当张苞刚准备要进攻一个氐人中型部落的时候,却收到了霍峻让他尽快回程的消息,霍峻的使者告诉张苞,曹军出现了!

第十三章 曹军至董昭谋() 
一秒记住供精彩。

    曹军终于出现了,这在张苞的意料之中,却令霍峻等人面露惊容。

    霍峻等人并不是惧怕曹操军,而是觉得曹军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就算是为了让援军快速抵达而加紧准备,但是粮秣物资总得需要时间,若是大军行动的话,总得征发民夫,这也需要时间,如此种种下来,依照霍峻等人的推算从凉州、雍州赶来的曹军援军总得要到三月末才能够出现。但是现在曹军却提前出现了,那么最大的可能是曹军事实上一直都在做战争的准备,物资之类的早已准备充足,几乎是杨阜的使者一到,曹军就开始进军了。

    比起曹操军的快速反应,这才是真正令霍峻等人震惊的地方。

    而事实上,霍峻等人的猜测一点都没错,因为曹操本来就定下了今年春天进攻汉中的计划,夏侯渊等人早已准备的差不多了,虽然夏侯渊并没有料到蜀军竟然莫名其妙的得到了汉中,正在攻略武都,但是见到杨阜的求援使者后,明白事情紧急的夏侯渊一面派人向曹操汇报这一消息,一面在没有得到曹操命令的情况下便任命张郃、朱灵(硃灵)带领七千大军作为先锋从天水等地出发,打开武都县通往下辨的通路,徐晃统帅八千人精兵作为张郃所部后援并督运粮草,也是即刻出发。而夏侯渊自己则与副将郭淮一起领兵一万精兵一万羌胡降兵过散关走陈仓道驰援武都。至于雍凉事宜以及迎接曹操大军的事情,夏侯渊则交给了张既负责。

    救兵如救火。夏侯渊明白,一旦下辨失陷的话,武都军必然也随即落入刘备军手中,失去了武都郡作为依托,再想要攻略汉中可谓难上加难;同时,与杨阜一样,夏侯渊也清楚,不论刘备用什么方式取得了汉中,汉中有着张鲁三十年的经营,绝对不是那么容易消化的,受到汉中的拖累,加上刘备又远在荆州,刘备军能够动员到攻略武都的兵力绝对不可能超过五万人。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两方面,夏侯渊才敢不等曹操主力到达,也不集中兵力,就这么分两路,从各自的驻地出发直奔武都。

    如今正是夏侯渊最为意气风发的时候,由于平定雍凉的大功不仅令夏侯渊的威望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点,也令夏侯渊的傲气或者说是自负达到了顶峰,颇有一种视天下名将如无物的感觉,而那个不止一次被曹操打败的刘备的手下将领,夏侯渊更是看不起。夏侯渊相信,虽然自己只带了两万人马,但哪怕是遇到了五万刘备军也能够轻易击败!更何况刘备此时在武都的人根本不可能超过五万,更何况己方还有张郃、徐晃的大军牵制!

    蜀军发现的曹操军是张郃所部,而且张郃所部一上来就打了两个胜仗,先是将吴兰打败,然后又重新夺回原本落入魏延手中的武都城。

    当然了,张郃能够轻易打败吴兰倒也未必是因为张郃多强大吴兰多无能,而是因为吴兰当时只带了一千多人,又是猝不及防的被张郃军的骑兵突袭,吴兰本人能够逃得性命这已经很不容易。至于张郃能够占领武都城,也不是因为魏延被张郃打败,而是因为魏延带了主力外出攻打氐人了,这才被张郃捡了便宜。

    不过不管怎么说,张郃确实赢了,取得了开门红,而蜀军也确实吃了败仗。

    “这么说,魏将军主力未损如今还在与张郃对峙了?”听完霍峻的介绍后,张苞问到。

    “是的,”霍峻答道:“不过由于大部分的粮草都在武都城里,而且许多魏将军掳掠来的氐人士兵的家属也被暂时安排在武都城中,再加上吴兰将军的损失,所以现在魏将军的处境并不是很好。不仅如此,由于魏将军打的氐人太狠,许多未被魏将军剿灭的氐人部落纷纷投靠到张郃的麾下,如今张郃与氐人联军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一万多人,而且张郃又是当世名将”

    霍峻的话并没有说完,但是张苞却听出了霍峻的意思,霍峻是担心魏延根本不是张郃的对手,毕竟张郃那是成名已久的人物,且多有战功;但是反观魏延,虽然备受刘备信任,但是却没有什么太拿得出手的战绩,在威望上甚至还比不过霍峻。虽然有刘备的嘱托,要求张飞不在则魏延总督战事,但是要魏延用弱势兵力对付张郃这样的名将,哪怕是霍峻心中也没有底,忍不住想要派兵救援,只是因为他身系下辨城安危不敢离开,这才派人紧急把事实上掌握着仅剩的一万多机动兵力的张苞叫了回来。

    在攻克下辨城后,蜀军的兵力做了重新的调配,其中魏延带了八千人前去平定武都县,并剿灭武都县附近的敌人,但是这八千人中有三千是氐人炮灰,只有五千人是魏延亲手训练出来的精锐;霍峻带了八千汉人精兵守卫下辨城,一直都在巩固城防,储备物资;张苞则事实上统领阳群所部五千人、陷阵营剩下的一千五百多人以及本部的两千賨人摧峰军、两千张鲁降军、三千新编的氐人精兵,协助霍峻守城的同时,剿灭能够剿灭的一切氐人;雷定则率领剩下的六千氐人配合张苞的行动;至于剩下来的乱七八糟的军队则由雷铜率领,负责保证阳平关到下辨的道路畅通,同时负责押送被张苞等抓获的氐人到汉中。

    听霍峻讲了这么多,张苞自然明白霍峻叫自己来是想让自己去援助魏延,但是张苞却没有马上请缨,而是反问道:“魏将军求援了没有?”

    张苞这么问是有原因的,而这还要从此时武都郡的蜀军将领配置说起。

    由于张飞不敢轻易离开汉中来到武都进行指挥,这也就导致了蜀军在武都并没有一个威望足够的将领,虽然刘备曾说过张飞若是不在就由魏延节制兵马,而且张苞、雷铜等人也表示服从,但是下面的士兵又哪里会知道魏延是什么人呢?大部分没有见过魏延有什么功绩又不知道魏延才能的人又怎么会心服呢?尤其是在武都郡大部分的蜀军兵马是张飞带出来的,氐人主力雷定投降的也是雷铜、张苞,打下下辨城的首功也要算到雷铜张苞所部的部将庞德及张苞选拔的陷阵营身上,在这种情况下本来最多就是带过五千人马的魏延怎么能令人普通官兵心服?哪怕是张苞这个二世祖也放低了姿态表示没有与魏延争权的意思,愿意服从魏延的指挥,但是这种在魏延看来像是施舍的感觉,魏延又怎么可能接受?

    因而心高气傲的魏延需要一场辉煌的胜利来证明自己,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的接受他的命理,这也就是为什么魏延这个主将带的兵却反而比张苞这个在职位上并不如魏延、雷铜、霍峻、吴兰这些人高的人带的兵少的缘故。并不是张苞等人故意架空魏延,不给魏延兵权,而是魏延固执的只带了自己的本部的五千人马以及三千半奴隶性质氐人,希望靠着这些人打出自己的威名,让所以质疑他的人都闭嘴。如果在这个时候,魏延要了张飞的兵的话,那么即使大胜,也未必能够显示出他的水平了!

    正是知道了魏延心存这样的心思,张苞才没有急着要去增援,因为张苞明白要是自己不清楚情况贸然去增援的话,说不定会遭来魏延的厌恶,甚至令魏延认为自己是去抢功的,因而与自己交恶。

    “魏将军并未请援,只是如今双方的兵力对比上魏将军就不占优势,再加上张郃也不可能孤军来援,要是他身后有大军的话,那么魏将军再能,恐怕也难以取胜啊!”霍峻皱眉道。他与魏延算是比较熟悉了,自然也知道魏延为什么只带那么点儿兵力去扫平武都县这个靠近曹魏领地天水,随时可能有曹军出没的地方,只是霍峻考虑的并不单单是魏延的意气问题,更担心万一在张郃身后还有大军的话,魏延会惨败进而使得下辨城提前陷入曹军的包围之中。

    虽然下辨城已经修葺了十几天,但是比起拥有天险的蒹葭关来,防御能力还是太差了一些,而且虽然抢了不少氐人的粮草,这些天汉中也不断有粮草运来,但是就算是把这些粮草全部加起来,也不过能够供给如今的下辨城军民一年所需而已,而且这还是在张苞等人的军队分不到粮草的情况下。正是因为城池还不够坚固,加上粮草不算按充足,因而虽然霍峻并不惧怕曹操,但是如果可能的话,霍峻还是想把直面曹军的日期尽量延后。

    “雍凉虽被曹军平定,但是小乱不断,需要士兵镇守,再加上雍凉尤其是凉州以及雍州靠近凉州的郡县,多年来战乱不断贫苦异常,物资并不丰富,因而纵然是天水、凉州方向的曹军全力来源,士兵也不会超过三万!而且这些曹军与魏延军相遇前不可能知道下辨城已经被攻克的消息,如今却发现我们的军队已经推进到了武都县,我相信比起我们来,张郃军一定更加的惊愕!”张苞冷静的分析道。

    东汉中后期最困扰的问题不是宦官外戚之类的专政,而是从永初元年(西元一零七年)开始,断断续续持续了百年的羌乱,其中大乱三次,虽然最终在民族英雄段颍等人的努力下而平定,但之后小乱不断、灵帝末期到建安年间纵横陇右的韩遂就是以羌乱起家,马腾、马超父子也托了羌乱的福,董卓发家也是因为平定羌乱的功勋。

    可以说,自从东汉中后期,凉州就没有安定过,连带着雍州西部也是战乱不断——哪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