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统教父戴笠-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王新衡又道:“请局长放心去,香港这一摊子事我一定好好料理。”

稍后,戴笠便用何永年的化名,领了出国护照,亲自飞河内检查暗杀的各项准备工作。

河内的1月天气异常寒冷。戴笠来到中国领事馆内,马上检查出工作进展不大的原因是关键人物许念曾不是十分卖力。

戴笠非常清楚,这是一次国际性行动。越境组织暗杀,这在军统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语言不通、环境不熟是最大的麻烦,如果不能争取许念曾的支持,行动组在这异乡他地等于是一群瞎子。

为此,戴笠单身一人拜会了许念曾,单刀直入道:“许先生是明白人,这次刺杀汪精卫,委员长已经下了死命令,打算不惜一切代价……”说着,拿出一张河内银行的巨额支票推到许念曾面前。

许念曾不经意地瞟了眼支票,这细微的表现被戴笠看得一清二楚,又道:“如果许先生鼎力相助,为国除奸,事成之后,我可以让委员长推荐你做驻西方大国的外交家。”

见时机成熟,戴笠小声问道:“许先生对制裁汪精卫有何高见?”

许念曾轻咳一声,道:“要想制裁汪精卫,必须弄清楚汪精卫的住处和行动路线,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像戴先生的手下这样天天出去寻找,河内这么大,你知道汪精卫躲在哪里?”

戴笠说:“果然出语不凡!”说着,附着许念曾耳语道,“许先生在河内多年,且经常和各国上层打交道,肯定知道汪贼的住址!”

许念曾一惊,继而用手顶着戴笠的鼻子道:“你的手下都不算,你才是一只真正的老狐狸,哈哈……”‘w…r…w…h…u。c…o…m‘

两个人于是笑成一堆。笑够后,许念曾正色道:“我早就听说戴先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这次如果你不来,我可不愿随便交底。汪精卫住在河内哥伦比亚路高朗街25号……”说着,从兜里掏出一样东西,“这是他的房门钥匙,是买通那栋房子的清洁工配制的。”

两人又是一阵大笑,戴笠这才知道许念曾早在暗中准备了。

有了汪精卫的地址,戴笠立即在哥伦比亚路汪精卫的豪华住宅对面租了一栋楼房,让行动组住了进去,日夜观察汪精卫寓所的动静以及起居习惯。布置妥当后,戴笠才从河内回香港,行动组留在河内实施刺汪。

戴笠回到香港铜锣湾,几天后王新衡向他报告道:“局长,汪精卫的老婆陈璧君来了,住在九龙塘汉口道26号3楼,经常和陈公博、周佛海等人联络。”

戴笠说:“他们肯定是在商谈在南京建立伪政府的事,怎不派人去?”

王新衡道:“派去了,一会儿就有消息。”

戴笠回到住处洗了澡、清洗完鼻子,一群特务已经回来。

戴笠身穿睡衣,边走边系腰带,来到厅里,见众特务低头不语,知道事情没有办好。

这时,王新衡开口道:“我们去晚了一步,陈璧君这女人鬼得很。不过,局长,我会想办法寻到她的新住址。”

戴笠正要开口骂人,大门开处,又走进一个人来,竟是派去河内刺汪的王鲁翘!

戴笠迎上去,喜道:“鲁翘,刺杀汪精卫的事怎么样了?”

王鲁翘风尘仆仆,从他脸上的喜色可以看出是好消息,戴笠忙上前拉着他坐在一张长沙发上,道:“慢慢说,别急。”

王鲁翘喘过气来,开始讲述在河内的刺汪经过……

戴笠离开河内后,住在汪精卫对面的行动组获悉,汪精卫每天早餐吃的面包是河内一家面包店准时送去的,他们一伙就决定把送面包的人拦截下来,换上一只含毒面包,由行动员化装成送面包的人送去,不料汪精卫这天偏不要面包,而予退回。

陈恭澍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一天,获悉汪精卫找水电修理工去修浴室的水龙头,陈恭澍便指示行动组把修理工暂时扣押起来,另派一个行动人员冒充修理工,随身带了一罐毒气,在水龙头修好后,把打开盖的毒气弥漫全室,只等汪精卫晚上一进浴室,中毒丧命。不料,汪精卫三天没进浴室。

过了两天,汪精卫要到离河内八十里的丹道镇三岛山麓旅游。许念曾得到这一情况,如获至宝,忙找陈恭澍商量,作出了一个在达莫桥上狙击的行动计划,报告戴笠。戴笠呈报蒋介石批准后,指示由陈恭澍、唐英杰率行动员等待汪车的到来,看准汪精卫在车上时,便尾随追击。不料,车过去后,接着便是一辆满载越南警察的警备车,车上装有机枪,戒备森严,陈、唐两人无法下手,决定跟踪至目的地,再伺机行事。

汪精卫早已知道戴笠派特务跟踪,他此行的目的,在于试探对手的虚实,显示自己已有充分的准备。所以他驱车向前飞驰,未到目的地又突然折回,陈恭澍只好调头,匆匆决定跟上去下手,也不再考虑在河内市区能否安全脱身的问题了。

陈恭澍的车子调头后,汪精卫的警备车紧跟着也驶过来了。军统局的两辆车追赶到市区十字街头,汪的车穿过马路后,正好一辆电车横驶过来,两辆追击车被阻,这次行动又泡汤了。

陈恭澍垂头丧气地回到领事馆,连忙开会讨论分析,认为这次狙击未遂,情况已经暴露,暗杀已转为正面交锋,如再拖延时间,汪精卫肯定要采取反击措施,到时就无从下手了。于是决定孤注一掷,用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深夜直捣汪的公寓,实行武装袭击刺杀。

他们的具体计划是:派四名行动人员在汪的公寓前后警戒,由唐英杰纵上汪的公寓围墙剪断电线,然后帮助另四名行动人员及王鲁翘翻墙入汪的公寓,四名行动人员负责对付汪精卫卫队,唐英杰和王鲁翘直闯汪精卫卧室,由王鲁翘指示目标,由唐英杰用小斧头执行制裁,陈恭澍则自驾小汽车在外边巡逻接应。

上述计划报戴笠呈蒋介石批准后,于1939年3月20日夜间开始行动,唐英杰越墙剪断了电网,把金鉴声等四个行动人员及王鲁翘拉上墙头,一个个跳进汪的公寓花园,惊动了驻守,在正屋墙边扫过一梭子快慢机子弹后,唐英杰等人迅速埋伏于树根后面。枪声停止后,四个行动人员就冲到卫队室门口,对室内卫士警告说:“你们已经被包围,谁要是乱动,老子马上用机枪扫射!”就这样,镇住了汪精卫的卫士。

说时迟,那时快,唐英杰和王鲁翘冲进屋内,直奔汪精卫卧室。王鲁翘用钥匙开门,因为过度紧张,手发抖,把钥匙给拧断了。唐英杰只好用随身带的斧头把门劈开,冲进去,看见一个人正爬窗欲逃,上半身已露出窗外,还剩下肥胖的臀部在屋里,唐英杰就问王鲁翘:“是不是他?”王鲁翘看了看回答道:“是他!”唐英杰就乒乓两枪,爬窗人应声倒地。

枪声惊动了河内当局,一下子来了大批军警,把寓所团团围住。唐英杰飞檐走壁,纵身上了墙,把王鲁翘拉了一把一同逃出包围圈,上了在外面接应的车子。

戴笠听了汇报后问道:“真的打死了吗?”

王鲁翘肯定道:“打死了。我还补了两枪。”

戴笠松了口气,继而又问道:“你看得真切是汪精卫吗?”

第三十五章 价值连城 一柄古剑成祸根

王鲁翘道:“大概是吧,因为我们白天看得真真切切,汪精卫在那间房里休息。”

戴笠说:“另一间房子你去了没有?”

王鲁翘道:“时间太紧,来不及去。”

戴笠叹道:“恐怕这一次又功亏一篑了,你既然没确定被打死的就是汪精卫,就没有绝对把握。干这一行没有什么大概可言的,只有绝对……绝对服从,绝对准确,绝对完成任务!”

王鲁翘挠着头,把茶杯放到茶几上。

一会儿戴笠又问道:“你看了第二天的《河内日报》没有?”

王鲁翘道:“没有。一完成任务,我就回香港向局长汇报了。”

戴笠的估计果然没错,第二天河内来电,告知3月20日王鲁翘和唐英杰打死的是汪精卫的助手曾仲鸣。

《河内日报》报道称,那天曾仲鸣的妻子方璧君要从香港来河内,汪精卫将自己的房间让了出来,自己则搬到另一间去住。结果,当天因方璧君在香港和陈璧君一起被王新衡追杀,没有去河内,只有曾仲鸣当了替死鬼。

汪精卫这次虽然侥幸免于一死,但精神上却受到了重大的打击,他的投降活动也更加积极了。在日本人的怂恿和护送下,他于4月中旬从河内秘密乘船到了上海,与日本人策划筹备组织伪政府的事宜。戴笠得知这一消息后,又立即派陈恭澍率领王鲁翘和唐英杰跟踪赶往上海,继续行刺。

三人到达上海后,与军统局上海区区长王天木共同研究行刺办法,并积极进行部署,伺机采取行动。但由于汪精卫住在租界内,防范十分严密,一时难以下手。而汪伪政权的筹组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已逐步完成,汪精卫不久便从上海前往南京。因此,陈恭澍等人在上海刺杀汪精卫的计划没有实现。汪去南京后,暗杀工作更加困难。戴笠火起,对其他公开投日当汉奸的社会有名人士大开杀戒。于是张啸林首当其冲,由杜月笙暗中出面收买了张啸林身边的亲信,将其打死在家里。

接下来就是暗杀伪上海市长傅筱庵,戴笠通过收买傅的佣人朱升源,乘傅筱庵熟睡之机,连砍数刀,傅当场毙命。

话说戴笠刺汪未成,忐忑不安地回到重庆向蒋介石复命。出乎戴笠意料之外,蒋介石只在喉咙里“嗯嗯”了几声,便转换了话题。

蒋介石说:“目下的头等大事是抗日,终有一天,共产党将会成为我们的头号敌人。”

戴笠立即记起在前不久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上,蒋介石已提出了“防共、容共、限共、反共”的口号,并设置了专门的“防共委员会”。

蒋介石扫了戴笠一眼,道:“当前许多地方军队中钻入了中共人员,打着抗日的招牌,活动很猖狂。据中统局徐恩曾报告,孙殿英的新五军里就钻进了大批共产党人,他的副军长邢肇棠就是共产党人。”

戴笠一愣,抬起眼看蒋介石。

蒋介石的表情冷淡,脸上的轮廓清晰分明,道:“华北沦陷后,晋东的中条地区、太行山区是我们唯一的敌后根据地。孙殿英很重要,一定要把他控制在我们手里,千万别丢掉这块根据地。听说孙殿英是你的兄弟,有没有这回事?”

戴笠说:“孙殿英是个有奶便是娘的家伙,只要有利可图,强盗、土匪,甚至杀父仇人都可成为他的兄弟,我无非是想利用他而已。”

蒋介石点点头,道:“嗯,对付这号狡猾多变的人就是要多长几个心眼。你比较了解他的为人,这次我想派你去太行山检阅新五军,敦促孙殿英反共,清除新五军中的共产党。”

戴笠说:“学生照办。”

蒋介石见戴笠欲退出,抬手阻止道:“还有,你最近和孙殿英有没有联系?”

戴笠摇头道:“没有。自1937年8月他来南京找过我一次,以后再也没有来往过。”

蒋介石用手摸着下巴,想了想道:“他挖掘皇陵时肯定还留有不少宝物没缴出来。”

戴笠说:“是的,上次他来南京说是有一柄比夜明珠更珍贵的宝贝,叫什么龙泉宝剑,他打算献给校长,这回我一定带回来。”

蒋介石这才点点头,示意戴笠可以退出。

戴笠从蒋介石的官邸出来,认真回想和孙殿英短暂的交往,感到此人有些反复无常。

1933年,孙殿英、吉鸿昌和冯玉祥一起,在长城抗日,提出反蒋,戴笠受何应钦派遣,和刘健群一起去劝孙,后来,戴笠又单独拜访并与孙结拜为兄弟,当时孙答应接受何应钦的封赏,没多久又出尔反尔,和吉鸿昌等人一起反蒋,在宁夏被马鸿逵狙击,全军覆灭,又被何应钦趁机撤去本兼各职,成了光杆司令。他只好回到太原晋祠和几房姨太太过闲居日子。

七七事变后,孙殿英觉得机会来了,只身溜回北平,从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处弄到五百支枪,此时,四川刘湘、山东韩复榘正在暗中劝说宋哲元反蒋。

孙殿英带着五百支枪,从北平出城,一路收容散兵游勇。当他走到石家庄以北的东长寿时,居然已经有了两千多人,编成了四个大队,有了一定势力。

孙殿英是个惯于见机行事、因时而起的枭雄,他知道要想在政治上重新造成气候,必须先从蒋介石那里谋取一个正式“名义”,才能名正言顺地招兵买马,进一步扩充实力。不然凭这两千来条枪,最多只能当个“山大王”,难成“正果”。由此,孙殿英想到了戴笠,他先派擅长外交的亲信刘曾若到南京找到戴笠,请戴为他在蒋介石面前打通关节,然后由驻防保定的第二集团军司令刘峙请蒋介石召见。

1937年8月上旬,孙殿英带着从东陵盗来的大批宝物到南京。他先与戴笠见面,献上随身所带的奇珍异宝,请戴笠分赠蒋介石、宋美龄、何应钦、宋子文等人。

孙殿英首先从大皮箱里拿出一样东西,戴笠顿感目眩,惊道:“这不是夜明珠吗?”看来溥仪并没说谎。

孙殿英狡黠地点点头,道:“这是用炸药崩开慈禧陵墓时,从慈禧口里掏出来的。当时,用药水将棺材口的金层封皮化掉,揭开棺盖,只见老太婆尸身完好,好像在睡觉一样,就是因为有这颗夜明珠,可保尸体万年不腐。”

戴笠啧啧称奇,恨不得伸手去夺。

孙殿英道:“这宝贝还有一个功能,我玩给你们看,它开是两块,合是一个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才透出一道绿色的寒光,夜间在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

戴笠接过把玩一阵,果然如此,不禁连连喝彩。于是,这件宝物由戴笠提议献给蒋夫人宋美龄,孙殿英连连称是。另一件宝物是慈禧在墓中用的枕头,名翡翠西瓜,也由戴笠提议转赠给宋子文。其他一应大小宝物都由戴笠做主,或献蒋,或赠何,或送孔,孙殿英莫不称是。只是孔祥熙夫妇后来看到宋氏兄妹宝物之后,极为眼红,戴笠又告知孙殿英,又选了两串朝鞋上的宝石送去,才算摆平。

孙殿英交完宝,又对戴笠说:“上次我那柄剑你见过吗?”

戴笠点头道:“是不是悬在你厅堂里用红绸裹着的那柄?”

孙殿英道:“正是。”

戴笠说:“那柄剑怎么了?”

孙殿英道:“它才是宝中之宝呢,比夜明珠的价值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戴笠惊得从沙发上弹起来,急道:“此话怎讲?”

孙殿英道:“你是见过的,那把剑尚属龙泉宝剑,外人却不知它的来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实不相瞒,那剑乃是从乾隆皇帝墓中掘得,我已请藏宝家考证,才知此剑乃清乾隆二十八年春,由新疆爱乌罕、巴达克山、霍罕、哈萨克各部落派使节进京入朝,晋谒乾隆皇帝时献的一件宝物。当时乾隆皇帝在龙座上佩上此剑,顿时满殿生辉,华光耀眼,犹如万朵彩云在殿中飘舞,满朝文武大臣莫不称幸。高宗皇帝见此龙颜大悦,特以‘龙泉’二字命名,并赐宴使节和文武大臣于紫光阁。从此以后,高宗皇帝对此剑爱不释手,朝夕相伴,直至驾崩之时,遗命将此剑同时下葬,永不分离。”

说到此处,孙殿英神秘地对戴笠附耳低言,道:“自弄清此剑的来历后,我一直藏在秘处,不肯示人。只因此行匆匆,未能及时取来,只待下次有机会,一定将此剑献上,到时请雨农转献委员长或何部长,一切由你裁处。”

戴笠一愣,笑容满面道:“殿哥尽管放心,我一定帮忙呈给委员长。”

献完宝,孙殿英才与戴笠言归正传,道:“不过,这些都不算什么,是一些死东西。实不相瞒,俺老殿自得了宋哲元五百条枪,一路北上,到如今已有人枪一万,只要一声令下,还可以召集旧部好几万人,进可与日军一决雌雄,退可以与八路军一争长短。”说到这里,孙殿英嘿嘿傻笑几声,“我的这些活宝正想有个主儿,只要委员长或何部长……”

戴笠早就把孙殿英的底摸得透彻,不过转而一想,目下抗日,正是用人之际,如果把孙殿英扶植起来,控制在自己手中,等于增加了一份力量,可加强自己在老头子心目中的地位。如此一想,戴笠并没有当面揭穿孙殿英的大话谎言,笑道:“殿哥的意思雨农心里明白,看在兄弟的情分上,一定助你一臂之力,不枉你此行。”

孙殿英笑道:“那么就多谢雨农。”

戴笠到中山陵官邸与蒋介石如此这般一说,蒋介石就让戴领了孙殿英来。

一见面,蒋介石就道:“你就是孙殿英?嗯,你的情况戴处长向我说明白了,你好好地为国出力,我令你为冀察游击司令。”

孙殿英连连点头谢恩。

接见完毕,蒋瞪着眼睛把孙殿英从头到脚瞧了一遍,一字一句地道:“老殿,你很能干,有作为,就是过去的历史不太清白,趁抗日救国之机,好好地洗刷一番,以后不要胡来,有困难来找我。”

此话一出,把孙殿英吓出一身冷汗。

孙殿英当即倒身便拜,连道:“我过去没有找到亲爹亲娘,这次雨农引我找到了亲爹亲娘,走上了正道,从此忠心不二,要我生就生,要我死就死。我早就向雨农盟过誓……”

孙殿英的话还没有说完,蒋介石就立刻改变了严肃的面孔,命侍从参谋将孙殿英扶起来,摆了摆手,含笑地说了几声“好好好”,即退了出去。

目送着蒋介石的背影消失在窗外,戴笠才回过头来对孙殿英道:“殿哥,从现在起,你就是游击司令了。”

孙殿英万分感激道:“这全仗雨农老弟的扶植,你的大恩大德俺孙殿英今生今世永不忘记,以后若有用得着之处,俺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戴笠说:“这就太见外了,兄弟之间这点小忙用不着如此感谢。走,回敝处休息休息?”

戴笠用车把孙殿英一行带回鸡鹅巷居所,让贾金南把他们安顿住下来,便过去探望。来到门外,正要进去,突然又止步,暗忖:这孙殿英鬼得很,倒要看他在背后如何说!这本是职业养成的习惯,没想当真给他猜中了。只听得里面孙殿英和他的心腹刘月婷在窃窃私语。

孙殿英道:“俺操他哥,戴雨农还当真认为帮了很大的忙似的,在俺面前以恩人自居!”

刘月婷道:“嗯,是这么回事,俺也看得出。”

孙殿英道:“俺不过是给他点面子,看在那几炷结拜的香火份儿上,请他出面。就算绕开他,俺凭这大批奇珍异宝,也能买到一个司令的头衔。”

刘月婷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