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误入官场-第4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关这一点,我还真想批评你。去年我把精力都放在了国有企业的改制上,你们高唐县也有国有企业嘛,为什么不趁机加入进来?当然,你们县可能会有自己的考虑和规划,但是事实证明,市里的国有企业改制还是很成功的嘛。”朱代东嗔怪的说。
    “这确实是我认识上的错误,我之所以会犯这样的错误,主要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想把本职工作做好,不想给领导添麻烦。”池仁钢忙不迭的说道,原本是想给朱代东开句玩笑,没想到朱代东口若悬河,自己才刚提了个头,他马上就借机批评起自己来了。
    “你这是典型的本位主义嘛,只想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楚都市的大局就不考虑了?你这个同志啊。”朱代东微微叹了口气,说道。
    “朱市长批评得对,我今后一定努力改正。你这里的茶我要经常来喝,你这里的烟,我也得经常要烟才行。”池仁钢拿起桌上的烟,径直抽了一支出来。楚都市的干部都知道,朱代东的烟瘾不大,但一般情况下也不反对别人抽烟。
    当然,如果朱代东是楚都市的一把手,池仁钢也不会如此放肆。这虽然只是一个细微的动作,但是看得出来,在池仁钢的心目中,朱代东的位置并不是很重。下面的两县一市,不管是县委还是县政府的一把手,年龄都比他大,资格也都比他长。池仁钢之所以不想来朱代东这里汇报,或许跟其他人的想法一样,向一名年龄比自己小,资格比自己浅的所谓领导汇报,心里着实有些不自在。
    何况所有人也都清楚,朱代东这个常务副市长是临时的、试用的。如果他不能让楚都市的经济在一年之内腾飞,恐怕他还是该回哪就得回哪。这次如果不是想要让朱代东对高唐县的五百万手下留情,池仁钢肯定也是不会来的。他在高唐县,不管怎么说,也算是二把手,政府那边的事,基本上都是他作主。而朱代东对于市政府的事,并不见得就能拍板。在某些方面,他觉得自己的权限还要大过朱代东。
    “你也不要老是检讨呀,改正呀,犯错呀。过了。你说,你犯了什么错?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其位就谋其政,这有什么错?这是很正确的嘛。如果我们的每一个干部,全都在其位谋其政,我们的事业,也就要兴旺发达得多。”朱代东摆摆手,说道。
    “朱市长,你的批评是正确的。我知道自己的缺点,我的缺点是与我的理念相关的,我比较推崇一种理论,就是角色理论。这种理论说,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角色错位。这种错误,往往是不自觉的、习惯性的,许多时候甚至是有意的。大到国家与国家,小到人与人,相互间的矛盾,很可能都是角色错位引起的。许多时候,角色错位看起来不是什么大事,最多就是让对方有点不愉快。可后果,却是难以估计的。”池仁钢诚恳的说道。
    池仁钢对朱代东说这样的话,已经带有抱怨的意思了,他这是隐讳的表明,他对于自己现在所扮演角色并不满意。池仁钢在高唐县已经工作了十几年了,他对于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成绩,还是比较满意的。今年是他担任县长的第二届,在别人眼中,一县之长是个了不得的角色,可是他认为,自己应该能更进一步。不说到市里当副厅级干部,至少也要调到哪个县或区担任一把手吧?
    朱代东刚刚来,对楚都市的人事发言权并不大,虽然去年也发生了几起跟他有关的人事调整,但总体说起来,主要是因为他的工作性质。或者说朱代东把跟与省政府签订的责任书,很好的利用起来了,使得市委在某些方面不能不退让。
    “你池县长现在高唐县的角色就扮演得很好嘛,我听说去年高唐县又喜获丰收?”朱代东问,高唐县山多地少,境内除了山还是山,靠山吃山。这几年县里决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一开始种桃子,后来种橙子,最近又改种苹果了。
    “朱市长,别担了,我这个县长现在都不敢到下面去走访了。前几天我们县种什么都不行,前年找省里的农业专家研究之后,终于找到原因,我们县里最适合的种苹果。第一年的时候,虽然因为技术的原因,没有大丰收,可是农户倒也没有亏本。但是去年大丰收,可是苹果的收获价也接连往下跌,有些农户去年比前年还少赚些钱,你说怪不怪?”池仁钢叹了口气,说起去年的苹果大丰收,他就愁肠百结,原本县里是想给农户找一条发家致富的路子,甚至在种植苹果的时候,县里还下派了任务,可是哪想到,结果竟然会是这样。
    “你们找过原因没有?这什么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呢?”朱代东其实对于高唐县的情况也略知一二,当初高唐县只想着让农户多种多产,可是却没有想过销路的问题。往常年份还好,碰到大丰收,那些苹果经销商就大肆压价,像苹果这样的水果,并不能长时间保存的。县里又没有统一筹划,导致有些农户宁愿让苹果烂在树上,也不愿意去采摘。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条路,我们县里没有铁路,唯一的交通方式就是公路。但是这几年,县里那条公路实在不像样了,特别是乡镇到县里的公路,那更是只能通过农用车运输,卡车根本就进不去。”池仁钢愁眉苦脸的说道,说起高唐县的公路,其实早就规划了许多年,但是一直因为种种原因,县里的公路运输总是停滞不前。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对的。但是县里也不能总等着上面的拨款,你们自己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嘛。”朱代东说道,池仁钢跟卫耿羿的关系还是不错的,怎么没听卫耿羿在常务会上提过呢?而且据他所知,高唐县的县委书记肖斯言,跟元骞振也走得比较近,加上高唐县的实际情况,市里应该有所扶持才对。
    朱代东看到的只是楚都市九八的财政状况,就在朱代东来的前一年,市政府发年终奖还要多银行贷款,对于交通建设这样的重大投资项目,只能是有心无力。
    “朱市长说的很正确,我回去之后一定好好领会。”池仁钢说道。
    “那去年高唐县苹果的销售情况怎么样?”朱代东问,高唐县在宣传苹果丰收的时候,在市报和省报上都做了宣传,可是接下来最关键的销售问题,却一直没有下文。朱代东的精力以前又没放在这上面,导致有些情况,他并不是很了解。
    (未完待续)


第九百八十二章 下面的人很担忧
    朱代东记得,上任之后,也去过两次高唐县,当时只觉得高唐县内的公路,确实很差。他在雨花县和芙蓉县都主持修建过公路,对于如何修建公路,也有一些认识。高唐县的公路,可以说完全就是一个路基,甚至就连路基都不算。除了县城通往省道的那条路,还铺着一层薄薄的柏油之外,全县其他的公路,上面都浮着半寸厚的灰。
    到下雨的时候,这层灰就变成了泥浆,碰到晴天,就是尘土飞扬,就算是阴天,如果前面有车,如果不能迅速超车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拉开距离。朱代东记得跟着元骞振去高唐县的时候,当时他们下去看一个乡镇的时候,车队出行,整个路上都是灰尘遮日,如果两车之间相距太近,后面的司机根本就看不清前面的路。
    对于高唐县的交通状况,朱代东确实很担忧,只是当时他是跟着元骞振一起下去的,只是调研不发表意见。肖斯言原来担任过市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对于高唐县的发展,元骞振其实也很重视。但是市委那边的公关,主要是由肖斯言去跑。
    可是那样的路况,跑卡车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啊,怎么到现在只能跑农用车了呢?朱代东突然记得,去年八月份的时候,高唐县好像送上来一份报告,高唐县多处发生山体滑破,甚至还有人员伤亡,会不会那时让县内的公路受损?如果真要是这样的话,高唐县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县内的公路建设上来才行。
    在楚都县的县长汪锋也向朱代东发出邀请之后,朱代东终于决定去下面看看。但是他这次下去,主要是想看看下面的实际情况,对于下面的那套迎来送往,朱代东在芙蓉县的时候,就觉得很无奈。每次上面的领导下来检查工作,可以说都是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
    他在楚都市的时候,下面视察工作,一般都是打个招呼就下去了。比如去东城区,他会让郑阳松先给严锋滕或者陈树立打个电话通知一下,但是真到了东城区,他未必会去见东城区的领导。就算是需要了解情况,也只需要区政府派一名联系人就可以了。他是从县里出来,非常清楚,这一层的政府人员每天会有多忙。有的时候想要忙一点自己的事情,都需要像钉子一样,挤时间。
    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不适应朱代东这样的工作方法。后来朱代东特意提出来,自己在楚都市的工作时间或许只有一年,因此,每一分钟他都不想浪费。如果大家在一年之后,还想跟自己一起工作的话,那就在迎来送往这方面请给他节约一点时间。一开始的时候,楚都市的人以为朱代东是做作,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朱代东确实是这么做的,也就在接待朱代东方面,下面的人简化了手续。
    而这次下去,朱代东更加不想打扰当地政府。他只是让郑阳松告诉市政府办公室,让府办给两县一市发个通知,但是上面并没有说明朱代东会去视察的具体的时间和路线。这个通知一下,郑阳松的手机马上就成了热线。
    不管怎么说,朱代东都是常务副市长,何况现在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了,去年市里的数据出来后,哪怕就是今年第一个季度,楚都市的经济发展躺在床上睡觉,朱代东跟省政府签订的责任书,都不存在完不成的情况。也就是说,朱代东将正式担任市委党委、常务副市长。平常就算是财政局、城建局、交通局的领导干部下去,都会得到隆重接待,何况是分管这些单位的朱代东呢?
    可是朱代东在习惯,让他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但是他们绝对不会允许,自己管辖的地方,突然出现一位这样的人物。可是郑阳松现在的口风相当紧,不管是谁给他打电话,一律都是很客气的回应,朱市长并没有具体的安排和规划,一切都要当天才会知晓。
    这件事甚至还被告到孙剑佛那里,朱代东在向孙剑佛请假的时候,孙剑佛就特意跟朱代东谈了话。
    “代东同志,你的想法可能很好,也很符合我党方针政策。但是下面同志的顾虑也有道理,你现在的情况跟去年又有所不同,就算你要轻车简从,可是也不能怠慢嘛。如果你下去出了什么事的话,我这个市长也是有责任的。”孙剑佛劝道,现在下面又不是有什么重大问题,朱代东这样的做,恐怕会让下面的人睡不着觉。
    何况朱代东的做法,也会让市里其他领导很被动,你朱代东想要出风头,想要低调,让别人怎么办?难道也跟他一样,下去视察的时候,让市政府办公室发个通知,然后也不要当地政府部门接待。这几天除了下面的两县一市的人把电话打到他这里之外,市政府其他的一些同志,也向他表明了这样的想法。
    “那好吧,每个地方我会请他们给我安排一个熟悉情况的同志带路。”朱代东说道,其实下面的人最担忧的就是自己可能会看了不该看的地方,听了不该听的消息。如果对自己的治下很有信心的话,何必担心这些事呢?
    “你不是总提倡要提高效率么,有熟悉情况的同志陪着,总比两眼一抹黑强吧?这次怎么要下去多长时间?”孙剑佛问,只要有人陪着,那在接待和视察的时候,就再也不会有人担忧。
    “我准备在春节前,争取把高唐、楚都和丰宁所有的乡镇全部跑一遍。”朱代东说道,他所谓的跑一遍,绝对不是走马观花,除了要听到当地政府的汇报之外,还要深入基层,尽量多跟当地群众打成一片,感受一下他们的心里到底是什么样的想法。
    “也好,但要注意一点,你要跟市里随时保持联系,如果当地手机信号不好的话,一定要让市里知道你的行踪。”孙剑佛叮嘱道,既然朱代东下定决心,要把所有的乡镇全部跑一趟,他晚上就不可能在县城或者回到市里来休息。
    两县一市加起来,总共有近五十个乡镇,现在已经是元月初六,而下个月的十五号就过年了,到时市里还有一系列的活动。也就是说朱代东的时间,只有一个月左右,他两天就要跑三个乡镇才行。
    (未完待续)


第九百八十三章 视察工作
    一般的人做事,喜欢先易后难,但是朱代东喜欢反着来,先苦后面才觉得甜。他的第一站是高唐县。上午市政府办公室已经跟高唐县政府联系了,朱代东的车子刚出发,高唐县的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柳建伟就把电话打到郑阳松的手机上,想向朱代东汇报高唐县的安排。
    “柳主任,我们的第一站是南丰镇,你能不能派个熟悉情况的同志来接我们一下?”郑阳松说道,南丰镇是从楚都出发,进入高唐县后的第一个镇。这几天他其实已经做了一个规划图,要以最短的路线,把该看的地方全部看完。
    “阳松,能不能让朱市长接一下电话?”柳建伟一愣,说道。今天早上县里才接到市里的通知,原本肖斯言跟池仁钢今天都要出去,一听说朱代东要来,全部取消了活动。现在都在县城等着他呢。
    “我是朱代东。”朱代东拿过电话,沉声说道,他其实不用接电话也知道柳建伟的意思,到了高唐县,当然得先去县城。想要视察工作,至少也得听取县里的工作汇报之后才下乡吧?
    “朱市长,你好,我是高唐县府办的柳建伟,斯言书记、仁钢县长已经在县政府等候,要不要我们提前来接一下?”柳建伟谦恭的说道,他这个办公室主任只是一个正科级干部,但是他的年龄实际上比朱代东还要大几岁。但是朱代东的级别比他高出好几级,他想要达到朱代东的位子,哪怕就是从现在开始,他的仕途一切都顺利的话,恐怕也要十年之后才能坐到朱代东现在的位子上。
    “柳主任,我相信市政府办公室的通知上应该写得很明白,这里我就不重复了。如果县里没有合适人选的话,我可以找赵德良同志介绍情况,或者我自己下去亲自看看。”朱代东沉吟道,他说话声音很低,但是很有力,但语气中却的不容置疑却显示无疑。他所说的赵德良同志,正是南丰镇的镇长。在来之前,对于下面两县一市的所有干部以及所有吃财政饭的档案,朱代东全部看了一遍,两县一市加起来超过了二万人。这样的档案,只要朱代东看过一次,基本上也就是全部记住了。
    柳建伟马上向肖斯言请示,对于朱代东的固执,高唐县的领导没有任何办法。官大一级压死人,在等级森严的官场里,没有人会随便违反这样的制度。除非他想承受被抛弃、被放弃的后果。这样的后果,无论是肖斯言还是池仁钢,都不想承担。
    这是朱代东第一次正式来高唐县视察工作,虽然在高唐县的干部看来,这样的视察,一点也不正式,可是高唐县还是必须按照一切正式的程序来。作为政府口的常务副市长,县委书记肖斯言没必要亲自跑到下面来迎接,如果朱代东到了县城,肖斯言那是必须要向他汇报工作的。而且中间,也必然要陪朱代东吃饭。
    但因为朱代东的坚持,肖斯言省了很多事,其实真要是上面的领导,个个都能像朱代东这样,他确实能轻松许多。但是官场之中,像朱代东这样的还是极少数的。毕竟朱代东还不是真正的副厅级干部,他的试用期还有两个多月,他要装清高,肖斯言也能理解。
    肖斯言可以不去南丰镇,但是池仁钢作为政府的一把手,上级领导到了他的辖区,不管怎么样,都是要亲自去。但是当他赶到南丰镇的时候,倒是看到朱代东的专车停在镇政府的大院里,但是朱代东已经不在镇政府。他借了一辆摩托车,在一位副镇长的带领下,已经去了下面的村子。
    “你怎么搞的?不是已经给你打了电话,怎么还让朱市长下了村?”池仁钢找到赵德良,嗔恼的说道。
    “朱市长只听了二十分钟的报告,就提出要下去看,拦不住啊。”赵德良解释道,对于镇里的事情,朱代东好像很熟悉,他在汇报的时候没有拿着材料,有个数据说错了,竟然还是朱代东给纠正的。
    他在向朱代东汇报的时候,朱代东正在看着南丰镇的资料介绍,朱代东主要是看村一级的资料,南丰镇总共有多少村,村长和支书的名字,每个村的地理位置,行政人口和区域。二十分钟的时间,已经足够让朱代东记住很多东西。南丰镇内的很多道路,只有在镇里的地图上,才会标注得这么详细。
    如果不是需要有个人去介绍,以节约时间的话,恐怕现在朱代东也可以独自在南丰镇内进行调研。
    “中午的饭怎么安排?”池仁钢又问,不管高唐县有多穷,但再穷不能穷领导,再苦不能苦接待,吃的先不说,在南丰镇无论是茅台、五粮液,随便都能喝到的。
    “朱市长说就在下面解决。”赵德良说道。
    “那怎么行呢?”池仁钢叫了起来,到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吃好喝好,那印象自然也会大打折扣。不管朱代东要玩什么花样,该高唐县做的,还是必须要做到。中午这顿饭,是朱代东进入高唐县之后吃的第一顿饭,池仁钢无论如何也要尽到地主之谊,他让赵德良再准备一辆摩托车,“朱市长去哪个村了,我现在赶过去,另外你准备几瓶茅台,朱市长就爱喝这个。”
    “朱市长应该是去了红星村。”赵德良介绍道,这是一家解放之后才改名的村子,像全国各地,叫红星村的不计其数,据他所知,全县就有好几个红星村。
    “你们镇里不是有个典型吗?”池仁钢眉头一皱,既然是上级领导下来视察,当然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他记得南丰镇有个村子搞了几家企业,也算是南丰镇比较有特色的地方吧。
    “朱市长提出要看一个中等水平的村,太好和太差的都不看,他只是想了解情况。”赵德良小声说道。
    朱代东的时间不充裕,他会尽量把每个乡镇都跑遍,但是每个乡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