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乐大典 1-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丹谷。思江妃之窈窕,发红罗之纷郁。尔其映兰艹止,出苹萍,掩萋萋之众色,挺女弱女弱之修茎。泫清露以濯秀,流鲜飙而发精。虽草木之无情,亦独立而倾城。若乃行潦既收,秋光始静,见凉野之夕阴,怅回塘之余景。思摘芳以赠远,更临流而引领。翡翠失其辉鲜,珠王几夺其光颖。惟斯物之特丽,而独秀於寥天。在灵境而何降,居下泽而何偏。有繁华而不实,嗟淑类而莫传。念庄姜之无子,非巧笑之未妍。彼天意之所属,谅难得而知焉。此华无实,从根又不三数年,故人间罕有。为乃歌曰:吴山秀兮烟景媚,因淑女兮感斯瑞。莲无多兮无厥类,兰徙芳兮何足贵。人已去兮代不留,独含情兮托此地。
  【裴说诗】
  《重台芙蓉》:众芳凋落后,特地遇阳和。一一开虽晚,重重得亦多。略无幽鸟语,时有冻蜂过。日暮寒阶畔,轻红拂浅莎。
  九蕊芙蓉
  【宋刘分支彭城集】
  《九蕊芙蓉》:托根不近芙蓉苑,移植犹依分攵疬乡,并蕊莲心九相似。看来还使九回肠。
  二色芙蓉
  【宋文同丹渊集】
  《二色芙蓉》:蜀国芙蓉名二色,重阳前后始盈枝。画开粉笔分妆处,绣引红针间剌时。落晚自怜窥露沼,忍寒谁念倚霜篱。主人日有西园客,得尔方於劝酒宜。
  【姜特立梅山续稿】
  《二色芙蓉花》:拒霜一碧树碧丛丛,两色花开迥不同。疑是酒边西子在,半醒半醉立西风。
  【熊梦祥草堂诗】
  《题二色芙蓉便面》:曾障西风十一阑,亭亭醒醉碧波寒。月边青鸟无消息,流落人间作画看。
  【程公许沧洲尘缶编】
  《红白芙蓉》:木艹渠三数株,能白又能朱。晓暮浅深色,醉醒容态姝。流霞斗玉,抽汞养丹炉。模写终难尽,秋江有画图。
  转观芙蓉
  【元蒲道原顺斋丛稿】
  《转观芙蓉》:露凉风冷见温柔,谁挽春还九月秋。午醉未醒全带艳,晨妆初罢尚含羞。未甘白纟一宀居寒素,也着绯衣入品流。若信牡丹南面贵,此花应是合封侯。
  添色芙蓉
  【虞衡志】
  晨开正白,已午微红,夜深红。《欧阳公牡丹谱》:有添色红者,与此意同。此花枝条经冬不枯,有高出屋者。江浙间必宿根重茁,蜀种亦尔。
  海面芙蓉
  【太平广记】
  元和初,有柳实者,尝乘舟越海,风飘至孤岛而止。二公愁闷而陟焉,逡巡有紫云,自海面拥出,蔓衍数百步。中有大芙蓉,高百余尺,叶叶而绽,内有帐幄若绣绮,错杂耀夺人目,时有双鬟侍女降焉。
  金芙蓉
  【南史】
  《干陀利国传》:其俗与林邑扶南略同,后传至毗针邪跋摩,王遣长史毗员跋员跋摩,奉夹献金芙蓉杂香等药。
  【唐李翰林集】
  《登庐山五老峰诗》: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诗》: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玉芙蓉
  【杜阳杂编】
  敬宗时,氵制东国贡舞女二人,修眉螓首,兰气融冶,衣车笄罗之衣,戴轻金之冠,上更琢玉芙蓉,以为二女歌舞台,每歌声一发,如鸾风之音。
  石芙蓉
  【洛阳名园记】
  董氏西园有石芙蓉,水自其花间漏出。
  【建安记:】
  大湖山在浦城县西南一百里,一名圣湖山。湖在山顶,昔有采药者止此,见满湖皆芙蓉,涉水采之,乃石也。
  锦城芙蓉
  【蜀祷杌】
  孟后主罗城上尽种芙蓉,九月盛开,曰:自古以蜀为锦城,今日观之,真锦城也。又令城上尽以幄幕遮护。
  【成都记】
  孟后主於成都四十里罗城上种此花,每至秋,四十里皆如锦绣,高下相照,因名锦城。
  【张章江渔翁集】
  四十里城花发时,锦囊高下照坤维。虽妆蜀国三秋色。难入幽风七月诗。去年今日到成都,城上芙蓉锦绣舒。今日重来旧游处,看花得似去年无。
  柳池芙蓉
  【王子年拾遗记】
  汉昭帝游柳池,有芙蓉紫色,大如斗,花叶柔甘可食,芬气闻十里之内,莲实如珠。
  白石芙蓉
  【邵氏闻见录】
  唐骊山下有温泉,以白玉石为芙蓉,出水为御汤。
  步出芙蓉
  【齐书】
  涪陵王凿金莲花以贴池,令潘妃行其上曰:步步出芙蓉。
  渌水芙蓉
  【南史】
  《列传》齐王俭谓人曰:昔袁公作卫将军,欲用我为长史,虽不获就,要是意向如此,今亦应须如我辈人也。俭乃以庾杲之为将军长史,杲之美容质,善言笑,萧缅与俭书曰:盛府元僚,实难其选。庾景泛渌水,依芙蓉,何其丽也。时人已入俭府,为莲花池,故缅书美之。
  初发芙蓉
  【南史】
  宋颜延之与陈郡谢灵运,俱以辞采齐名,而迟速悬绝。文帝尝各使拟乐府《北上篇》,延之受诏便成,灵运顷之乃就。延之尝问鲍昭己与灵运孰劣。昭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
  脸若芙蓉
  【西京杂记】
  卓王孙之女文君,眉色如远山,脸际常若芙蓉。十七而寡,放诞风流。故悦相如之才,而越礼焉。
  人镜芙蓉
  【西阳杂俎】
  李固遇老妪,言郎君明年芙蓉镜下及第。明年,固果状元及第,其诗赋中,有人镜芙蓉之语,妪乃金天神也。
  华芙蓉
  【太平广记】
  梁清家数有异光,仍闻擗篱声。令婢子看,见一人,问,云姓华,名芙蓉,为六甲至尊所使,来过旧居,仍留不去。
  幕下芙蓉
  【李曾伯可斋集】
  《谢荆师启》:代疱越俎,实无一日之善取诸人;制锦操刀,敢谓千室之邑使为宰。顾选坑未能脱足,而县债先已埋头。幕下芙蓉,徒缅怀於绿水。堂前杨柳。赖犹有于春风。
  鸭触芙蓉
  【李端诗】
  《奉秘书元丞抄秋忆终南旧居》:行鱼避杨柳,惊鸭触芙蓉。
  口喷芙蓉
  【常建】
  黄金作身双飞龙,口衔明月喷芙蓉。
  古意秀出芙蓉
  【李白诗】
  《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褥绣芙蓉
  【杜工部诗】
  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
  芙蓉羹
  【山家清供】
  雪霞羹。采芙蓉花去心蒂,汤瀹之,同豆腐煮,红白交错,恍如雪霁之霞羹,加胡椒,萱亦可也。详见羹。
  芙蓉城
  【古今事通】
  晋王迥子高与仙女周瑶英游芙蓉城,凡百余日。
  【欧阳公归田录】
  石曼卿去世后,其故人有见之者,云:我今为仙主芙蓉城,欲呼故人共游。不诺,忿然骑一素骡而去。
  【苏东坡诗】
  芙蓉城中花冥冥,谁其主者石与丁。石曼卿也。
  芙蓉馆
  【石林燕语】
  庆历中,有一朝士,将晓赴朝,见美女三十余人,丽服靓妆,两两并马而行。观文丁度按辔于其后。朝士惊曰:丁素俭约,何姬之众邪?有一人最后行,朝士问曰:观文将宅眷何往?曰:非也,诸女御迎芙蓉馆主尔。俄闻丁卒。
  芙蓉园
  【事类合璧】
  芙蓉园魏文帝所开,在长安曲江塘。杜甫《乐游园歌》: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
  芙蓉苑
  【事类合璧】
  开元二十年,筑夹城入芙蓉园。《唐·地理志》又,六蜚南幸芙蓉苑,十里香飘入夹城。杜牧《长安杂题》
  肉苁蓉
  【神农本经名医别录】
  肉苁蓉,味甘酸碱,微温,每毒,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妇人症,除膀胱邪令、腰痛,止痢,久服轻身。生河西山谷及代郡雁门,五月五日采,阴干。陶隐居:代郡雁门属并州,多马处便有,言是野马精落地所生。生时似肉,似作羊肉羹补虚乏极佳。亦可生啖,芮河南涧至多。今第一出陇西,形扁广。柔润多花而味甘,次出北国者,形短而少花,巴东建平间亦有而不如也。《唐本》:注此注论草苁蓉,陶未见肉者。今人所用亦草苁蓉,刮去花,用代肉尔。本有肉苁蓉,功力殊胜。北来医人时有用者。宋嘉佑本:按蜀本《图经》云:出肃州禄福县沙中,三月四月掘根,切取中央好者三寸,绳穿阴乾,八月始好。皮如松子鳞甲,根长尺余。其草苁蓉四月中旬采,长五六寸,至一尺已来,茎圆紫,采压令扁,日乾。原州、秦州、灵州皆有之。吴氏云:肉苁蓉,一名肉菘蓉,神黄帝咸,雷公酸,季氏小温,生河西山阴地,长三四寸,丛生,或代郡。二月至八月采。《药性论》云:肉苁蓉,臣,益髓,悦颜色,延年,治女人血崩,壮阳,日御过倍,大补益,主赤白下,补精败,面黑劳伤。用苁蓉四两,水煮令烂,薄切,细研。精羊肉分为四度,五味,以米煮粥,空心服之。日华子云:治男绝阳不兴,女绝阴不产,润五脏,长肌肉,暖腰膝。男子泄精尿血,遗沥带下阴痛。据本草云:即是野马精余沥结成。采访人方知勃落树下,并土堑上,此即非马交之处,陶说误耳。又有花苁蓉,即是春抽苗者,力较微耳。《图经》曰:肉苁蓉生河西山谷,及代郡雁门,今陕西州郡多有之。然不及西界中来者肉厚而力紧。旧说是野马遗沥落地所生。今西人云:大木间及土堑垣中多生,此非游牡之所,而乃有者则知自种类耳,或疑其初生於为马沥后乃滋殖,如茜根生於人血之类是也。皮如松子有鳞甲,苗下有一细扁根,长尺余。三月采根,采时掘取中央好者,以绳穿阴干,至八月乃堪用。《本经云》:五月五日采。五月恐已老不堪,故多三月采之。西人多用作食品啖之,刮去鳞甲,以酒净洗,去黑汁,薄切,合山竽羊肉作羹,极美好益人,食之胜服补药。又有一种草苁蓉,极相类,但根短、茎圆、紫色。此来人多取,刮去花,压令扁,以代肉者,功力殊劣耳。又“下品有列当条”云:生山南岩石上,如藕根初生,掘取阴干,亦名草苁蓉。性温,补男子,疑即是此物。今人鲜用,故少有辨之者。因附见于此。《政和本草》陈藏器序云:强筋健髓,苁蓉、鲜鱼、为末,黄精酒丸,服之力可十倍。此说出《乾宁记》。雷公云:凡使先须用清酒浸一宿,至明以棱刷,刷去砂土,浮甲尽劈破,中心去白膜一重,如竹丝草样。是此偏隔人心前气不散。令人上气不出,凡使用先须酒浸,并刷草了,却蒸,从午至酉出。又用酥灸得所。寇宗衍义:肉苁蓉,《图经》以谓皮如松子有鳞,子字当为壳,于义为允。又曰:以酒净洗去黑汁,作羹。黑汁既去,气味皆尽,然嫩者方可作羹。老者苦,入药少,则不效。《绍兴本草》:肉苁蓉,乃采根之药,主治已载本经,出陕西,其状有鳞甲如肉腊,厚者佳,味甘酸咸,微温无毒是矣。又有草苁蓉一种,然形颇相似,止是枯燥,全无肉性,即不堪入药矣。《陈衍宝庆本草折衷录》,验方用者名马足。续说云:伯尔论马受气於丙又属子午,故惟燥骁腾。旧说马有遗沥堕地,苁蓉感其气而生,故又号马芝,宜其力能补壮也。真者壮如鲮鲤甲,尾鳞细薄而肉肥柔,味甘咸而气芬。郁切之则煤而有纹,咀之则化而无滓。不如是,则木下或土堑之上所生者,皆无甚力也。薄俗亦以芭蕉根、鸡冠花梗等伪之。性寒味恶,施於滋补,岂无害欲?所以是齐方十柔元本用肉苁蓉。注云:如无苁蓉,则鹿茸可代。《事类全书》:肉苁蓉最难辨,唯咀之即化都无滓者真。以刀切肉有细煤沙而无滓者,亦真也。金刘守真《保命集》:肉苁蓉益阳道,命门火衰。《王姑古汤液本草》:苁蓉,气温,味甘咸酸,主五劳七伤。补阴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阴绝。益精气,多子孙,妇人症瘕,膀胱邪气、腰痛、止痢,久服轻身。命门相火不足。以此补之。元朱丹《溪本草衍义补遗》:肉苁蓉属土,而有水与火峻补精血,骤用反致动大便滑。河西自从混一之后,人方知其真形,何曾有所谓鳞甲。又云:苁蓉养五脏,锁阳代。苁蓉用味甘可食,煮粥尤佳。补气,平大便,虚而燥结虚而大便不闭者莫用。盖苁蓉难得真者,多是金莲根,用盐罨而为之,北方有草苁蓉,名曰:列当,稍有补性,味稍有咸,实难倚仗罗太无说。《山居备用》:肉苁蓉,凡使,先须以温汤洗刮去粗鳞皮,切碎,以酒浸一日夜,沥出焙干,使如缓急要用,即酒浸煮过,研如膏,或焙干使亦得。尚从善《本草元命苞》:肉苁蓉为臣,亦可以生啖。味甘酸咸,微温无毒,主五劳七伤,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令妇人多生子,补中益精气,强骨,悦精神。治男子绝阳不兴,疗女人绝阴不产。除妇室症瘕,带下阴痛,止丈夫尿血遗历泄精,壮阳道,暖腰膝,润五脏,长肌肉。生於马沥,产在雁门,肉厚力紧,形扁柔润。长六七寸,茎圆紫色,于五月五日采之。阴干。《图经》云:三月采根,采时掘取中央好者,以绳穿阴干,至八月乃堪用。若依本经于五月五采,五月恐已老不堪,故多于三月采之入丸酒浸,日干净称。胡仕可《本草歌括》:肉苁蓉是马精生,主疗劳伤补益精,女子绝阴今有子,男人阳绝亦能兴。
  【抱朴子】
  《内篇至理卷》:菟丝苁蓉之补虚乏。
  【博闻录】
  最难辨,唯咀之即化无滓者真。以刀切肉有细煤沙而无滓者亦真也。
  【山居备用】
  煎当归、苁蓉、天麻、桔梗,俱换水三次,煮一日取汁。再用浆水浸一日,换三次出控干下飞密内火舀透为度。如吃,切作片子。
  【食经诸品】
  羊肾苁蓉羹方,治五劳七伤。阳气衰弱,腰脚无力,宜食羊肾一对,去筋膜细切。又一日肉苁蓉一两,酒浸二宿,刮去皴皮细切。有件药和作羹看,葱白盐五味末,一如常法,空腹服之,
  【太原志】
  代州
  【太平寰宇记】
  朔州云州
  【甘肃志】
  宁夏州,肃州
  【元一统志】
  昆仑崆峒之间所出。笔昌府会州
  【郡县志】
  渭州保安军,莫州保定路。唐县曲阳县,行唐以上皆土产。
  骨艹蓉
  【山海经】
  《西山经》山番冢之山有草焉,其叶如蕙,蕙,香草,兰属也。或以蕙为薰叶,失之。音惠。其本如桔梗。本,根也,黑华而不实,名曰骨艹蓉。《尔雅》释草曰:荣而不实谓之骨艹,音骨。食之使人无子。
  芙蓉县
  【旧唐书】
  《地理志》:芙蓉县,旧属牢州,贞观十六年改夷州,二十年又改属播州,开元二十六年废,胡刀、王耶川两县并入。
 
 
 
 
永乐大典
 
 
卷之八百二十一
卷之八百二十一
  二支诗
  诗话
  【敬斋古今黄主】
  文出升平世,禾生大有年。四充今日月,六合古山川。反朴次三五,古文丁一千。王功因各定,代作不相沿。主化布于下,人心孚自天。上方求士切,公亦立仁先。才行苟并至,位名尤两全。末由弓冶手,安比父兄肩。幸及布衣仕,宜希守令先。尺刀元互用,丹白且同研。去吏多甘老,休兵坐力田,干戈包已久,永卜本支延。欧阳永叔戏为也。小儿初作字,点书稍多,即难措笔,必简易则易为力。故小学有上士由山水,中人坐竹林之语。欧公此诗,当亦为儿辈设也。小说中载宫人诗云:朝来自觉承恩最,笑倩傍人认绣球。一本云:承恩醉,殊害义理。又杜荀鹤《春宫怨》落句云: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一本云:相伴,则上下支离,不成语矣。东坡诗:口业向诗犹小小,眼花因酒尚纷纷。又云:口业不停诗有债,眼花乱坠酒生风。若眼花,则或然或否。若口业,则信有之。东坡聚星堂雪诗,禁体物语,而有欲浮大白追馀赏,幸有回风惊落屑之句。或以谓落屑亦体物语,或者之言非也。此盖用陶侃竹头木屑事耳。纳纸投名愧巳深,更教门外久沈吟。事穷计急烧牛尾,不是田单素有心。此诗不知何人所作。索谒固可耻,然士当穷困,摇尾乞怜于人,亦可愍也。前辈又有云:门前人立处,席上欲言时。此真所谓不经此境,不能道此语者。《李华寄赵七诗》云:丹丘忽聚散,素壁相奔冲。出于老杜: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李白《瀑布诗》云: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而陆蟾《咏瀑布》云:岳色染不得,神工裁亦难。可谓天冠地屦矣。乐天《咏草》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狄燠《咏柳》云: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盖皆摸写李白体。而蜀妓《赠陈希夷》则云:帝王师不得,日月老应难。是又其变也。杜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此以意对耳。故前人谓之十四字句,或者说子美诗无一字浪发者。人止知此以意对,不知寻常与七十,正为切对也。盖八尺曰寻,倍寻曰常,寻常亦数也,故得对七十。或者之言非是。如秦州《杂诗》云:近按西南境,长怀十九泉。西南,非数也。此诗西南字,虽非其数,而预四方之名,与数相近准。或者之言犹介借用。如杜位宅《守岁》云: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岂飞腾亦为四方之名耶。或者之言不可信。李义山诗:古木含风久。凡两用。摇落对云:疏萤怯露深。《戏赠张书记》对云:平芜尽日闲。其优劣大不相侔,览者自当见之。《咏槿花》云:月里宁无姊,云中亦有君。又《咏李花》云:月里谁无姊,云中亦有君。月姊,云君,用之于槿花虽新奇,固不若用之于李花之为高洁也。然谁无姊,语太径庭。谁字止宜作宁。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因寻樵子舍,误到葛洪家。自不害为佳句。而后人论诗者,以为此皆假对。意谓下土与秋风,樵子与葛洪,不相偶属,故借下为春夏之夏,子为朱紫之紫。尘俗哉。李益《鹳雀楼》诗: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知长。鲁直《初至叶县》诗云:千年往事如飞鸟,一日倾愁对夕阳。全用李句,然其意不逮李远矣。欧诗:欢时虽索寞,得酒便豪横。老苏诗:佳节屡从愁里过,壮心还傍酒中来。二老诗意正同。老杜《寄高适岑参》云: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休文明还。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举天悲杨骆,富嘉谟。近代惜卢王。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