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乐大典 1-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立令遵时,先邀每月供财二万,及后求取无厌。而石李二夫,教二女诣本府论诉。云令遵冒姓夺父家财,令遵下狱。石李二夫族,与本府要吏亲党,上至府帅判官行军司马随使都押衙,各受方遇二女赂钱数千缗。而以令遵与姊及书券安美同情共盗,俱弃市。人知其冤,府帅李从敏令妻来朝,惧事发,令内地弥逢。侍御史赵都嫉恶论奏,明宗惊怒。下镇州委副使符蒙按问,果得是实。自亲吏高知柔及判官行军司马并通货僧人妇人皆弃市。唯从敏初削官停任,中宫祈衰,竟罚一季俸。议者以受赂曲法杀人,而八议之所不及,失刑也。安重诲诛后,王贵妃用事故也。出《北梦琐言》
  酗酒杀人
  【资治通鉴】
  《后梁太祖纪》:乾化元年,湖州刺史钱镖,酗酒杀人。恐吴越王罪之。冬十月辛亥朔,杀都监潘长、推官吕安德,奔于吴。
  喜怒杀人
  【欧阳修五代史】
  《后唐李严传》:初,严与孟知祥同事。庄宗时,知祥为中门使。严尝有过,庄宗怒甚,命斩之。知祥戒行刑者少缓,入白庄宗曰:“严小过,不宜以喜怒杀人,恐失士大夫心。”庄宗怒稍解。命知祥监笞严二十而释之。
  誓不杀人
  【魏泰东轩笔录】
  太祖圣性至仁,虽用兵亦戒杀戮。亲征太原,道经潞州麻衣和尚院,躬祷于佛前曰:“此行止以吊民为意,誓不杀一人。”开宝中,遣将平金陵,亲召曹彬潘美戒之曰:“城陷之日,慎无杀戮。设若困关,则李煜一门不可加害。”故彬于江南得王师吊伐之体,由圣训丁宁也。真宗常语宰臣以河东之役,兵力十倍,当一举克捷。良由上党发愿之时,左右有闻之者。贼闻此语,知神兵自戢,故坚守不下。至烦再举也。
  无辜杀人
  【宋史】
  《李涛传》:宋初拜兵部尚书,建隆三年,涛被病。有军校尹勋浚五丈河,陈留丁壮夜溃。勋擅斩队长陈等十人,丁夫七十人皆杖一百,刖其左耳。涛闻之,力疾草奏,请斩勋以谢百姓。家人谓涛曰:“公久病,宜自爱养,朝廷事且置之。”涛愤然曰:“人孰无死,但我为兵部尚书,坐视军校无辜杀人,焉得不奏?”太祖览奏嘉之。
  报仇杀人
  【百川学海】
  《燕翼贻谋录》云:太宗雍熙三年,七月癸未,京兆府霍阝县民甄婆儿,报母仇杀人,诏决杖遣之。
  不妄杀人
  【铁围山丛谈】
  太宗始嗣位,思有以帖服中外。一日辇下诸肆有为丐者不得乞,因倚门大骂为无赖者。主人逊谢,久不得解,即有数十百众方拥门聚观。中忽一人跃出,以刀斩丐者死,且遗其刀而去。会日已暮,追捕莫获。翌日闻奏,太宗大怒。谓是犹习五季乱,乃敢中都白昼杀人。即严索捕,期必得。有司惧罪,久之,迹其事,是乃主人不胜其愤而杀之耳。狱将具,太宗喜曰:“卿能用心若是。虽然,第为朕更一覆,毋枉焉。且携其刀来。”不数日,尹再登对,以狱辞并刀上。太宗问:“审乎?”曰:“审矣。”于是太宗顾旁小内侍:“取吾鞘来”。小内侍唯命,则奉刀内鞘中。因拂袖而起,入曰:“如此宁不妄杀人。”
  绐奴杀人
  【续资治通鉴长编】
  景四年九月丁卯,密州大姓王氵解私酿酒,邻人往捕之。氵解绐奴曰:“此盗也。”使尽杀其父子四人。州论奴以法,而氵解独不死。大理寺详断官郑人蒋偕,当氵解及奴皆大辟。宰相陈尧佐右氵解,知审刑院宋郊力争,卒抵氵解死,尧佐不悦。
  必能杀人
  【宋史】
  《章傅》:与苏轼游南山,抵仙游潭。潭下临绝壁万仞,横木其上。揖轼书壁,轼惧不敢书。平步过之,垂索挽树摄衣而下,以漆墨濡笔,大书石壁曰:苏轼章来。既还,神彩不动。轼拊其背曰:“君他日必能杀人。”曰:“何也?”轼曰:“能自判命者,能杀人也。”大笑。
  悟奏杀人
  【法苑珠林】
  唐戴天胄见梦于沈裕曰:“吾生时误奏杀人,死后他人煞羊祭我。由此二事,辩答辛苦,不可具言。”
  咒诅杀人
  【宋史】
  《梁适传》:召为审刑详议官。梓州妖人白彦欢,依鬼神,以咒诅杀人。狱具,以无伤谳。适马交曰:“杀人以刃或可拒,而诅可拒乎?是甚于刃也。”卒论死。
  鱼卵杀人
  【江少虞类苑】
  河豚鱼有大毒,肝与卵,人食之必死。每至暮春柳花坠,此鱼大肥。江淮人以为时珍,更相赠遗。脔其肉,杂莒蒿荻芽瀹而为羹,或不甚熟,亦能害人。岁有被毒而死者。南人嗜之不已。岭南有五脔鱼,百五斜纹色如虹,或云与蛇为牝。春时食其卵,亦能杀人。啖其肉,必致呕泄。
  芙蓉花根杀人
  【云麓漫抄】
  老圃云:芙蓉花根,三年不除,杀人。太白云:“昔为芙蓉花,今为断肠草”已言之矣。
  黥人
  【张师正倦游杂录】
  晋法奴,始亡,黥两眼,再亡,黥两颊,三亡,黥眼下梁。法未断,先刻颊上作劫字。
  解人
  【有官龟鉴】
  昭宗讨李克用,以孙揆为昭义军节度使。会战,克用伏兵执揆,厚礼而将用之。揆大骂不诎,克用怒,使以锯解之,其齿不行。揆谓曰:“死狗奴,解人当束以板。汝辈安知?”行刑者如其言。詈声不绝至死。
  阒其无人
  【易】
  《丰卦上六》: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注曰:无人不觌,亦言障蔽之深,其凶甚矣。
  无谓秦无人
  【左传】
  文公十三年,晋人患秦之用士会也。夏,六卿相见于诸浮。赵宣子曰:“随会在秦,贾季在狄,难日至矣?”乃使魏寿馀伪以魏叛者以诱士会,执其孥于晋,使夜逸,请自归于秦,秦伯许之。履士会之足于朝,秦人师于河西,魏人在东,寿余曰:“请东人之能与夫二三子有司言者,吾与之先。”使士会,士会辞曰:“若背其言,所不归尔孥者,有如何?”乃行。绕朝赠之以策曰:“子无谓秦无人。注:士会既归,无谓秦国无人知寿余之谋。吾谋适不用也。”既济,魏人噪而还。秦人归其孥,其处者为刘氏。
  【郑氏谭绮】
  秦无人,谓不相有也。
  国无人
  【管子】
  《明法解》:明主在上位,则境内之众,尽力以奉其主。百官分职,致治以安国家。乱主则不然。虽有勇力之士,大臣私之,非以治其国也。故属数虽众,不得进也。百官虽具,不得制也。如此者有人主之名,而无其实。故明法曰:属数虽众,非以专君也。百官虽具,非以任国也。此之谓国无人。
  齐非无人
  【分门故事】
  晏子使楚,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至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使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帷,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贤主,不肖者使不肖主,晏最不肖,故使楚耳。”
  一坐无人
  【世说新语】
  王司州在谢公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去旗。离骚少司命语语人云:当尔时,觉一坐无人。
  旁若无人
  【郑氏谭绮】
  旁若无人,谓傲也。
  【前秦载记】
  王猛诣桓温而谈当世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新唐书】
  《文艺传》:李白自长安还山,遂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顾瞻笑傲,旁若无人。
  【资治通鉴】
  《后晋纪》:张彦泽所居山积,自谓有功于契凡,昼夜以酒乐自娱。素与阁门使高勋不协,乘醉至其家,杀其叔父及弟,尸诸门首,士民不寒而。中书舍人李涛谓人曰:“吾与其逃于沟渎而不免,不若往见之。”乃投刺谒彦泽曰:“上书请杀太尉人李涛,谨来请死。”彦泽欣然接之,谓涛曰:“舍人今日惧乎?”涛曰:“涛今日之惧,亦犹足下昔年之惧也。使高祖用涛言,事安至此。”彦泽大笑,命酒饮之,涛引满而去,旁若无人。
  【马令南唐书】
  《隐者传》:开宝中,尝见一叟角发披褐,与老媪货药于市。获钱则市对饮,旁若无人。
  左右无人
  【辛文房唐才子传】
  帝励精政事,处可机密,率与上意合。欲相者三四,让不敢当,喜侵侮有位,朱全忠亦恶之,乃构祸贬濮州司马。帝流涕曰:“我左右无人矣。”
  面折如无人
  【资治通鉴】
  《后梁太祖纪》:开平二年,弘农威王薨。遂奉威王弟隆演,称淮南留后东南诸道行营都统。既罢,副都统朱瑾诣可求所居。曰:“瑾年十六,即横戈跃马,冲犯大敌,未尝畏慑。今日对张颢不觉流汗,公面折之如无人。乃知瑾匹夫之勇,不及公远矣。”因以兄事之。
  问喘无人
  【太和志】
  李家明,世为太和人。有才学,解滑稽,善讽谏。南唐嗣主见牛晚卧树阴,嗣主曰:“牛且热矣。”家明上绝句曰:“曾遭宁戚鞭敲角,又被田单火燎身。闲背斜阳嚼枯草,近来问喘更无人。”时宰相皆惭。
  中国无人
  【吕中宋朝大事记】
  靖康元年,遣使分督援兵。癸酉,斡离不犯京师,治京城守兵。四月粗毕,抵城下。初金人取小舟济河,凡五日骑兵方绝。金人曰:“南朝若以二千人守河,我岂初渡哉?”粘罕陷隆德府,留兵攻太原,分兵而南,既逾南北关,仰而叹曰:关险如此,而使我过之。南朝可谓无人矣。人言都茫无险可守,不知随地皆有险也。”宣和之臣,徒知取燕,而不知取三关之险;靖康之臣,徒知守京城,而不知守关河之险。此虏所起无人之叹也。
  海东有人
  【魏书】
  《东沃沮传》:母丘俭讨句丽,尽其东界。问其耆老:“海东复有人否?”耆老言:“国人尝乘船捕鱼,遭风见吹,数十日得一破船,随波出海。岸边有一人,项中复有面,生得之。与语不相通,不食而死。”
  集贤有人
  【新唐书】
  《蒋义传》:义转司勋员外郎,兼史任。会诏问神策军建置本末,中书讨求不获。时集贤学士甚众,悉亡以对。乃访义,义条据甚详。宰相高郢、郑瑜叹曰:“集贤有人哉?”明日诏兼判集贤院事。父子为学士,儒者荣之。
  朝廷有人
  【宋名臣言行录】
  赵德明言民饥,求粮百万斛。大臣皆曰:德明新纳誓而敢违,请以诏责之。真宗问王旦,旦请敕有司,具粟百万于京师。诏德明来取,上大喜。德明得诏,惭且拜曰:“朝廷有人。”
  南朝有人
  【宋史】
  《张传》:除密阁修撰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时并淮奸民,出塞为盗者,捕得数人。有北方亡奴,亦在盗中。曰:“朝廷未能正名讨敌,无使疆场之事,其曲在我。”命斩之,以徇于境,而缚其亡奴归之。北人叹曰:“南朝有人矣。”
  圣门有人
  【宋史】
  《张传》:长师胡宏,宏一见,即以孔门论仁亲切之旨告之。退而思,若有得焉。宏称之曰:“圣门有人矣。”
  中国有人
  【宋范石湖大全集】
  《赐赵雄辞免参知政事不允第二诏》:卿既为朕基命枢,密勿庙算。裔夷心醉,知中国有人矣。
  【袁起岩东塘集】
  《谢举自代启》:天子信儒生之可用,裔夷知中国之有人。静言过听,无所酬恩。
  梦内中有人
  【晋书】
  《索传》:宋桶,梦内中有一人著赤衣,桶手把两杖极打之。曰:“内中有人,肉字也。肉色赤也。两杖,箸象也。极打之,饱肉食也。”俄而亦验焉。
  梦井中有人
  【宋史】
  《黄传》:改差通判安丰军、淮西帅司檄,鞫和州狱。狱故以疑未决,释囚桎梏,饮食之,委曲审问无所得。一夜,梦井中有人。明日,呼囚诘之曰:“汝杀人投之于井,我悉知之矣。胡得欺我?”囚遂惊服,果于废井得尸。
  庭树有人
  【太平广记】
  丞相窦参月夜闲步于中庭,有所宠青衣上清者,乃曰:“今启事,须到堂前,方敢言之。”窦亟上堂上,清曰:“庭树上有人,恐惊郎。请谨避之。”窦曰:“陆贽久欲倾夺吾权位,今有人在庭树上,即吾祸之将至矣。”乃下阶大呼曰:“树上人应是陆贽使来,能全老夫性命,敢不厚报。”树上人应声而下曰:“幸相公无怪。”窦曰:“某罄所有,堂封绢千匹而已。方拟修私庙次,今且辍赠可矣。”树上人拜谢,窦答之如礼。
  井下有人
  【酉阳杂俎】
  开成末,永兴百姓王乙,掘井,过常井一丈余,无水。忽听向下有人语及鸡声,甚喧闹,近如隔壁。井匠惧,不敢掘。街司申金吾韦处仁将军,韦以事涉怪异,不复奏,遽令塞之。
  兽中有人
  【宋黄庭坚豫章集】
  《麟趾赞》:今之人一朝之忿,以触人,灭身辱亲。呜呼!人中有兽,兽中有人。
  相位乏人
  【国老谈苑】
  范质寝疾,既薨,开宝中,因相位乏人,太祖累言:“如范质,真宰相也。”嗟悼久之。
  时不乏人
  【铁围山丛谈】
  范元实温,吾所畏友,然不护细行,吾以时士议勉之。元实怒曰:“我不解今时士大夫,不使人明目张胆,直道而行,率要作匿情诡行,以王莽日事佑吊。是谁倡此,岂世美事耶?”吾每首肯焉。又尝与吾论时势,及开元天宝之末流,元实曰:“不然。天宝之势,土崩瓦解,异乎今日鱼烂也。”时鲁公亦痛悔,一日喟然而叹。数谓吾曰:“今复得陈、刘器之来,意若可救药乎?”吾语元实。元实大喜,语吾曰:“公之大人有此心,,岂独海内,乃公之福,第恐难得好汤,使多咽不下尔。”元实亟持其书报二公,而二公是岁皆下世。元实以为其宠妾红鸾所困,俄得伤寒,不数日殂。可伤哉!书此俾世知时不乏人。
  求逞于人
  【左传】
  昭四年。“鲁卫于齐而亲于晋,唯是不求,其余,君之所及也,谁敢不至?”王曰:“然则吾所求者,无不可乎?”对曰:“求逞于人,不可;与人同欲,尽济。”
  貌异于人
  【北史】
  《强练传》:练容貌长壮,有异于人。神情敞悦,莫之能测。意有所悦,逢人辄言。若不欲言,纵若祈请,不相酬答。初闻其言,略不可解。事过后,往往有验。恒寄住佛寺,好行人家,兼造王公邸第。所至,人皆敬信之。时柱国侯伏龙恩深被委任,强练至龙恩宅,呼其妻元氏及妾媵并奴婢等,并令连席而坐。诸人以逼夫人,苦辞不肯,练曰:“汝等一例人耳。何有贵贱?”遂逼就坐。未几,龙恩伏法,藉没其家。
  推鬼于人
  【文中子】
  《中说》:子曰:大哉周公之心也。推鬼于天,其尊而远之乎?故以祀礼接焉;推鬼于人,其引而敬之乎?故以乡礼接焉。
  不假手于人
  【江少虞类苑】
  真宗西祀回,召臣僚赴后苑。宣宗御制太清楼聚书记,朝拜诸陵。因幸西京,记西京内东门弹丸壁记,皆御制也。尝谓近臣曰:“虽不至精优,尽是朕亲撰,不假手于人。”此语盖指在杨大年也,《归田录》述之。
  饮啖异于人
  【欧阳文忠公集】
  张仆射,齐贤,体质丰大,饮食过人。尤嗜肥猪肉,每食数斤。天寿院风药黑神丸,常人所服不过一弹丸,公常以五七两为一大剂,夹以胡饼而顿食之。淳化中,罢相,知安州。安陆山郡,未识达官。见公饮啖不类常人,举郡惊骇。尝与宾客会食,厨吏置一金漆大桶,于厅侧窃一作窃视公所食,如其物投桶中。至暮,酒浆浸渍,涨溢满桶。郡人嗟愕,以谓享富贵者,必有异于人也。然而晏元献公,清瘦如削,其饮食甚微。每析半饼,以筋卷之。抽去其筋,内捻葱头一茎而食。一有之字此亦异于常一无此字人也。
  称匪其人
  【书】
  《周官》:称匪其人,惟尔不任。注:举非其人也。
  苟非其人
  【子家子】
  《易》曰:苟非其人,道不虚行。学者要思索。如何是其人?只如陆宣公云: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如何是所学?
  文如其人
  【宋苏颖滨集】
  子瞻评辙文,以为:其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书似其人
  【宋范石湖大全集】
  《跋司马温公帖》:世传字书似其为人,亦不必皆然。杜正献之严整,而好作草圣。王文正之沉毅,而笔意丽落欹侧有态。岂皆似其人哉?惟温公则几耳。开卷俨然,使人加敬,邪僻之心都尽,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诗如其人
  【元程雪楼集】
  《蒋君墓志》:公暇则过余先君所,或与之贤士大夫游。杯觞流行,为诗自遣,诗如其人焉。
  幽冥中负此人
  【世说新语】
  王大将军起事,丞相兄弟诣阙谢,周侯深忧。诸王始入,甚有忧色。丞相呼周侯曰:“百口委卿。”周直过不应。既入,苦相存救。既释,周大说,饮酒。及出,诸王故在门。周曰:“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大将军至石门,问丞相曰:“周侯可为三公否?”丞相不答。又问:“可为尚书令?”又不应。因云:“如此惟当杀之耳。”复默然。逮周侯被害。丞相后知周侯救己,叹曰:“我不杀周侯,周侯由我而死。幽冥中负此人。”
  误苍生必此人
  【晋书】
  《王衍传》:衍神清明秀,风姿详雅,山涛目之。曰:“何物老媪,生此宁馨儿?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
  石壁中出人
  【步里客谈】
  列子曰:赵襄子率徒数十万,守于中山。藉仍艹燔林,煽赫百里。有一人从石壁中出,随烟烬上下,众谓鬼神。火过徐行而出,苦无所经涉者。襄子怪而留之。徐而察之,形色七窃,人也;气声音色,人也。问:“奚道而处石,奚道而入火。”其人曰:“奚物而为石,奚物而为火?”襄子曰:“向之所出者,石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