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绊子也好,抵制军校崛起也好,最先倒霉的还是自己。
这时候第三排一个瘦瘦的重臣站起来对李隆基说道:“陛下,臣认为此事不妥。先不说那些文人士子愿不愿意,就算有人来军校怎么安排?跟着训练他们肯定不行,但是身在军校,光一个教习的身份显然又压不住军校中的学员。所以臣劝陛下三思,此事可从长再议。”
刘昊扭脸看着这人,这是谁?居然这么大的胆子顶撞李隆基。不怕革职么?
李隆基看着这人冷冷说道:“张九龄,那你说朕该怎么办?”
张九龄?
刘昊有点懵了,他上下打量着张九龄,眼神中多了几分崇拜。
张九龄号称大唐最后一位贤相,敢于直言纳谏,与魏征是同一类人。认死理,不懂变通。就拿刚才来说,你等陛下气消了再说效果不是更好么?偏偏他赶在李隆基火气更大的时候说话。这不是打脸么?相对于张九龄,张说和萧嵩就聪明了许多,两人都是静静的坐着,根本不理其他人说话。
刘昊站起身来打圆场:“陛下,臣有个办法,能让军校迅速有一批读书人组成的军队。或者可以说是招一批参谋。但是这个办法,若是传出去,怕是很多人会对我军方进行攻伐,而且若是投军的文人过多,还会影响战斗力,所以这个方法一直没说。”
李隆基一听愣了,整个教室的朝臣全都抬起了头。刚才张九龄还说此事难办,张说虽然没说话,但是一脸的苦相也说明了此事不易。这转眼功夫,刘昊居然说怕投军的文人太多,这不是开玩笑么?
所有人都聚精会神的看着刘昊,等着他出丑。高适和吕岳也是一脸担心的看着他,生怕刘昊说什么大话。特别是高适,他也是混在文人圈子的,知道那些人的尿性。门口的李松已经站进了教室,他等着刘昊再次给自己个惊喜。
李隆基一脸不信的看着刘昊:“说吧,正好朝臣都在,行不行都能得到验证。”
刘昊拱了拱手:“这是一首歌的歌词,但是臣不会唱,我还是写出来吧。诸位都看看。”
说完刘昊上了讲台,开始擦黑板。
台下的李瑁已经开始笑了,他知道刘昊的歌词,全都是情啊爱啊之类的。假如靠一首歌吸引书生投军的话,也太看不起那些十年寒窗的读书人了。其他了解刘昊的人也是一脸的失望。但是不一会儿,他们双眼都瞪大了。
刘昊拿起粉笔,开始在黑板上书写起来。当年上学的时候学校推广过三笔字,刘昊的粉笔字完全拿得出手。只见他写的是: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一呼战友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胡虏不顾身!
等刘昊写完,下面坐的人已经全都站了起来,每个人眼中都闪着泪花,显然被刘昊这首歌词给感染了。不管是看不起刘昊的李林甫还是李瑁,这一刻都双手紧握拳头,怒目圆睁,恨不得现在就奔赴战场,杀掉那些侵犯大唐边疆的异族!
李祎哭了,这首词完全将他当年的心境给写了出来。本是宗室子弟,他也曾向往过那种锦衣玉食的生活,他也曾在花前月下吟诗作对。但是身为宗室子弟,他又不得不奔赴战场,为了大唐的安危,在军中操劳了一辈子。看到刘昊这首词,他突然有种和刘昊是知己的感觉。尽管老泪纵横,但是李祎心里却是在笑。大唐军事,后继有人了!同时李祎在心中暗暗发誓,以后刘昊不管做什么打算,只要他不造反,就一力支持他!
李隆基擦掉眼中的泪水,心里不由得想到,若是刘昊早来二十年,大唐怎会如现在这边,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步步危机。不过这首词也激发了李隆基心中的豪气,自己还不老,依然还能再为下一代拼二十年!
他看着讲台上的刘昊出声问道:“志才,这首词叫什么名字?”
刘昊没想到众人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当即沉声答道:“知识青年从军歌!”
“知识青年从军歌?好!好!这首词一旦推出,但凡有点儿血性的读书人都不会坐视。志才,你有心了!军校就交给你和朕的大兄来打理,不管做什么,朕就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让外族人一旦看到我大唐的铁骑,就伏在地上瑟瑟发抖!”李隆基一拍桌子,给军校重新下了定义,不过,这正是刘昊愿意看到的心目中的帝王!
在座的众人,出了李祎等几个老将,全都是文人出身。但是不管是谁,他们心中那些文人情怀和这首词想比,都逊色了太多。众人小声的读着这首词,仿佛看到了千万的书生奔赴边疆的场景。
连已过古稀之年的张说这时候也是长叹一声:“恨天夺我四十年!”
第227章 军校兵种大展示
刘昊看到众人的反应,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幸好当时没将这首词放出来,否则那些书生怕是要把军校给踏平了。
不过面前这些人精都能激发出血性,看来大唐人的骨子里并不像后世那般,有个什么过激言论就会受到谴责,他们这种真性情的表现,让刘昊突然很感慨。假如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没那么多的黑幕,该是有多好。
李隆基这会儿已经平复了心情,他转身和李祎还有张九龄他们小声嘀咕了几句,然后对刘昊说道:“这个还是尽量不要外传,那些个文人都是有风骨的人,还是先留着。不过国子监和太学那边朕会安排人去小范围的宣传一下,给军校招人。对了,有什么标准没有?”
刘昊笑了笑:“自然是有标准的。大概就是身体要好,不能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的;还有就是脑袋灵活,不是呆板的书呆子;最好算学要好,不能一说到数据就两眼一抹黑。反正吧,到时候会进行测试,不是谁想进来就能进来的。我想诸位都不愿意让军校因为一两个人闹得鸡犬不宁吧。”
刘昊这话的意思,就是禁止走后门。别找几个听话的书生塞进军校,至于谁能进谁不能进还是看刘昊和李祎,其他动歪脑筋的人都省省吧。刘昊的话刚说完,他就看到李瑁和李林甫几人的脸色明显变了。
不过李隆基显然是支持刘昊的,他正色说道:“军校的事情朕不过问,不过朕的要求是,宁缺毋滥。天子门生,出了什么丢人的事情朕抹不开这张脸。好了,那个军校职能什么的也别讲了,还是去校场眼见为实吧。”
众人离开教室后,外面的朝臣因为没有资格参与教室中的活动,完全不知道众人在里面干了什么,反正李隆基一脸的满足,让不少有特殊癖好的朝臣第一时间想到了无遮大会,但是这想法也就从脑子里过一下而已,他们可不敢开脑洞肆意想象。
校场的点将台上,李隆基正襟危坐。旁边李祎他们也是坐着,不过更多的朝臣却没有这个资格,只能站在台上或者站在点将台旁边。
等看到吕岳发来的已经准备妥当的信号后,站在李隆基身后的刘昊附身问李隆基:“陛下,都已经准备妥当,开始吧?”
李隆基一摆手:“莫要问朕,朕今天就是来看看军校这些兵的状态,一切你来决定!”
这话说的刘昊苦笑不得,阅兵都是最高长官下令才行。不过也怪刘昊事前没有给李隆基科普一下相关的规矩。
刘昊叹了口气,示意旁边的传令兵打旗语,阅兵开始!
首先出场的轻步兵方阵。身着轻甲,腰悬砍刀,以齐步走的步伐向点将台这边走来。轻步兵讲究的就是行动快捷,所以一些不必要的铠甲什么的全都取消,一切都是为了提速。快到点将台的时候,轻步兵突然喊了两声口号:“大唐万胜!陛下万胜!”同时齐步走改成正步走,全部打着敬礼的手势走过点将台,并且向点将台行注目礼。
刘昊介绍过轻步兵之后,第二个方阵便走了过来。这是弩兵方阵。身上依然是轻甲,最醒目的就是每人手中都握着一把钢弩,身后背着三个箭筒。依然是到了点将台换成正步走,不过这时候没有敬礼,而是高举手中的钢弩向李隆基展示。
李隆基不是外行,相反他很懂得神兵利器对军人杀伤力的作用。他扭脸小声的问刘昊:“这钢弩有什么特异之处?”
刘昊小声答道:“可以连发三支箭!”
旁边的李祎一听坐不住了,这要是真是能三连发的,称之为神兵利器也不为过。
但是李祎还没来得及说话,不远处的方阵让他彻底惊讶了。
第三个方阵是重步兵方阵。身上套着的全是兵坊刚刚生产的一体成型盔甲,那明亮的颜色在阳光下居然有点刺眼。再加上从头到脚都是铠甲,手中是一把斩马刀,整个人看上去简直就是一座移动的钢铁堡垒。他们踩着整齐的步伐从点将台走过的时候,连李隆基都站起来为他们喝彩。
接下来就是侦察兵方阵,李隆基很满意侦查这个名字,将探马和哨兵的优点融为一体。
侦察兵的装备更为特殊一些,因为他们是在轻甲的外面又罩上了一层树叶,头上也是用树叶做成的帽子。脸上全都涂着绿色,根本看不出原来的容貌。他们的武器也很复杂,有军刺,有砍刀,每人手中还有一把钢弩。
李祎看着这个方阵陷入了沉思,假如行军路上埋伏着这样一股部队,绝对是噩梦一般的存在。假如数量上千的话,就算对方是万人部队也有很大的胜算。
李隆基已经站起来了,他没想到不足半年时间,刘昊居然能将区区三千人分门别类训练出这么多兵种。特别是重步兵和侦察兵,简直让人眼前一亮。
侦察兵过去后,是一个小方阵,之所以小,是因为这个方阵全都是郑鸣手下的人。他们组成的方阵是纠察大队方阵。每个人都穿着合身的军服,胳膊上带着红袖章,手中的武器是短棒,不过腰上悬挂着依然是锋利的砍刀。
刘昊小声对李隆基介绍道:“这是纠察大队的方阵。他们掌管着军校的军规军纪,几乎每个人都是精挑细选的出来的素质过硬之人。他们是军校最不受欢迎的一拨人,但是也是军校中最让人害怕的人。因为他们还掌握着刑讯逼供的手段。不管哪里的俘虏,落到他们手中就没有不开口说话的。为首之人正是郑家那个郑鸣,陛下应该知道他。”
李隆基当然知道郑鸣,作为郑家的弃子,一个人在刘昊和颜真卿的遥控下,居然将千年世家郑家给搅了,不得不说是个奇人。而且更让人动容的是,他曾经两条腿都负伤,这次能参加阅兵完全是不想错过面圣的机会。
纠察大队过去之后,刘昊对李隆基说道:“还有工程兵大队,不过现在正在城中跟随李鸿皇子改造洛阳城,今日是没法参加阅兵了。”
李隆基笑了笑:“他们不用参加,朕来到洛阳的时候就听说了军民一家亲的传闻,而且在路过他们的时候,确实看到他们和城中百姓很是融洽。很好!朕要的就是这样的兵,而不是像个丘八一样在城中为非作歹,祸害一方。”
接下来就是吕岳亲自率领的骑兵方阵了。其实李隆基不知道的是,军校所有人都是骑兵,不过由于展示兵种,大部分人都弃马步行。会骑马和骑兵是两个概念,骑兵是什么,是古代战场上的噩梦,至少能克制骑兵的步兵兵种,翻完中国的历史也就那么不到十支部队。若是再加上重骑兵的话,两支军队配合,估计没有几支部队能撑下去。
吕岳的骑兵身上鸡零狗碎的东西就太多了,长弓、钢弩、飞斧、长枪、砍刀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看得李隆基眼花缭乱。刘昊对李隆基说道:“由于时间太紧,重骑兵还在组建之中,现有的马匹也驼不动那么重的铠甲。所以陛下只能等下次看了。”
李隆基摆了摆手:“今日朕已经开了眼界了,若是二十年前就有这些个不对,我大唐会少伤亡多少儿郎。下面还有什么要进行?朕今日要一次看个够!”
刘昊笑了笑:“陛下稍等,等下就是演武阶段,普通兵器就不展示了,主要是让陛下看看新式武器,这也是兵坊中的人这段时间的功劳。”
李隆基一听哈哈一笑:“好!既然如此,朕就好好看看,有什么惊奇之处!”
校场的兵全都紧张的忙碌着根据昨天的演习,校场中要摆放上稻草人和木桩,以便参加演武的军人能顺利进行。
半个时辰后,全部准备妥当。
首先就是弩兵的演示。弩兵分成三排,第一排下蹲,第二排散开,第三排做准备。
一开始,三连发的钢弩就给点将台上的众人很大的冲击,居然是能连续发射三支,若是那支敌军遇到他们,碰上的几乎是三倍的敌人。而且弩不是长弓,需要耗费臂力,弩兵上弦很容易。在这样的前提下,若是箭支充足的情况下,这支弩兵部队将是所有人的噩梦!
第一排的人三支箭射完之后,立马后退,几乎没有任何中断,第二排的人已经蹲下继续射击,第一排的人退到后面装填箭支。就这样循环往复,连台上的李祎都看得心驰神往。这支部队太强大了,面对步兵绝对是敌方的噩梦。
弩兵退下之后,李隆基已经开始带头鼓掌了,这样的军人,怕是每个帝王都想拥有的。李隆基握了握刘昊的手说道:“志才,你今日太给朕长脸了!说,要什么奖赏?”
刘昊指着场中说道:“陛下先接着看,这里面其实我做的最少,都是军校众人上下一心,否则绝对不会有这样的局面。”
场上的兵现在换成了十来个人一组,每个人都或搬或扛的带着不少零碎。他们来到场中,旁若无人的开始组装起来。
李隆基愣了:“志才,这是什么?”
刘昊一笑:“我大唐的大杀器!”
第228章 军校的大杀器
也就盏茶功夫,场上的大杀器已经组装完成。
三台弩车组装完成。与常见的那种弩车不同,场上的弩车上面,居然摆放了十支儿臂粗的巨型箭支。箭头处那纯钢打造的箭头,在阳光下闪耀着让人发寒的冷芒。
李祎完全坐不住了,作为一个边防军统帅,他完全能体会到这三台盏茶功夫就能组装而成的弩车蕴含着多大的杀伤力。想像一下吧,外族那些草原男子纵马而来,结果这边组装好了一排弩车。只需要一轮发射,对面的队形什么的全都会被打乱,甚至有可能出现串糖葫芦的情形。到了那时候,草原蛮子再厉害又能如何?
随着现场指挥官一声令下,三十支儿臂粗的弩箭发出一阵嘶鸣声,穿过层层的稻草人,最后重重的击在最远处的一道土墙上,三十支弩箭的冲击立马将土墙给撞塌了,滚滚烟尘让人看不真切发生了什么。
点将台上发出一声欢呼,这不关乎阵营,不关乎是否对军校有意见。这一刻,他们仿佛看到了大唐铁骑将四周窥视的那些异族一一踏平,大唐龙旗漫山遍野。
天气太热,刘昊担心身穿重甲的士兵会出现中暑的情况,悄悄下令取消轻步兵和重步兵的演武。这么做的目的,除了心疼自己的兵之外,刘昊还抱着留个杀手锏的心思。远程武器全都曝了出来,等会儿让吕岳演示一下骑兵就行了,至于决定战争胜负的步兵,还是先隐藏着比较好。
李隆基扭脸看着刘昊问道:“还有什么安排没有?”
刘昊笑着说道:“下面是骑兵全程进攻演示,陛下可以看看有什么不同之处。”
正说着,大队的骑兵已经来到。众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骑兵中显示一阵箭雨覆盖了阵形中的稻草人和木桩,然后放下长弓后换成了已经上弦的钢弩。三连发过后,距离已经很接近,骑兵阵型中居然又飞出了一把把两边带刃的飞斧,重重的劈在了木桩上。再然后,这群骑兵抽出砍刀,像一群蝗虫过境一般,将所有站立的木桩和稻草人全都砍断砍倒。
骑兵速度很快,几乎眨眼工夫就过去了,就算中间换武器什么的也没多少停留。但是就是这种迅捷的速度,才让点将台的众人有种目不暇接的感觉。这其中,不懂打仗的都在看热闹,懂得打仗的都在沉思,假如自己手下有了这样的骑兵,自己多久能拿下整个草原呢?
他们没考虑失败,作为一个征战沙场的老将,他们或许手段平庸一点儿,但是眼光绝对独到。这群骑兵像是天生就是克制草原骑兵的一般,不但骑射精湛,他们的装备也足够精良。假如带着这样的骑兵不在草原来个七进七出,绝对是糟蹋了这么好的将士。
李祎也在沉思,假如当时在石堡城有这么一支骑兵的话,石堡城的战果应该还能再次扩大。老将军这会儿神采奕奕,居然在心中开始推演石堡城之战加入这支骑兵的话,究竟该如何运用。大唐有名有姓的将领,有一个算一个,就没有平庸之辈,这或许也是跟大唐尚武的风格有关。
刘昊本来有心再弄个炸弹玩玩,但是校场距离点将台太近,万一哪个老家伙吓瘫了自己还有连带责任。再说等地雷做出来后,估计效果更让人震撼。
李隆基兴致不减,提议一起去军校的餐厅就餐。
虽然很多大臣心里不愿意,但表面上还是欣然接受。众人拥簇着李隆基向餐厅走去。
刘昊边走边给众臣请罪:“诸位,不好意思哈,准备仓促,今天招待不周,哪天我在天上人间单独宴请你们。”
到了餐厅,全都是后世餐厅可见的那种长条形的桌子,两边是固定着的长凳,整个餐厅看上去很干净,而且没有往日常见的油烟等等,可以说很出乎众人的意料。
开饭前,每人先上了一大杯酸梅汤解暑。然后上的是三菜一汤,主食是大米饭。
李隆基喝了一口酸梅汤笑着说道:“红烧肉,小青菜,鸡蛋,大骨汤。志才,你这里的伙食可比其他地方高出不少啊。”
刘昊笑着说道:“只有吃得好,战士们才会有个好身体,只有身体好,他们打仗才不会见到敌人就两股战战。另外就是军校训练强度大,若是吃不饱的话,训练都跟不上,那样的话怎么熬打身体,怎么上阵杀敌?”
李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