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图志-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溥闻言惊出一声冷汗来,徐孚远讷讷口中强辩道:“一派胡言,我等乃一介文士,哪有那么大的本事,操控本朝科场?”

    郑冲玩味一笑道:“这话说给圣上听,圣上会信么?只怕到时候温体仁借题发挥,将案子弄成科场舞弊大案,便如整治钱谦益一般,到时候只怕牵连甚广啊。”

    张溥心头一震,顿时冷汗涔涔而下,但面上却不动声色:“既然郑公子都说得这般明白了,我等也知道其中利害,但不知郑公子有何办法脱困?”

    郑冲好整以暇,喝口茶悠然道:“办法刚才我已经说了,便是脱离复社!简单来说,便是十六个字:化整为零,示敌以弱,隐忍待机,厚积薄发!”

    张溥等人闻言都沉吟起来,口中反复念叨这十六个字,郑冲也不想打哑谜下去,当下正色道:“如今事关复社存亡,若是依旧不知收敛,必然造奸臣毒手。而此刻圣上是不会管谁忠谁奸的,圣上只管的是皇权不容挑战!所以,复社诸君最好便是能示敌以弱,化整为零。社中骨干若是能主动声明脱离复社,张兄隐居家中,韬光养晦,或许能避过此劫。”

    张溥等人听了都是暗暗皱眉,心中正在盘算取舍,郑冲又加把火势,接着续道:“不过诸君也不必心灰意冷,虽然明面上退出了复社,但暗地里你们还是复社的君子。退出复社之后,大可继续任事,积累资历与声望,只等到朝局有变时,便可一举重归复社,重振声威!”

    郑冲的花言巧语果然起了作用,张溥等人听了很是心动,张溥忍不住道:“但我等自弱声势后,岂不是任人宰割?”

    郑冲摇头道:“张兄大可隐居家中暂时忍耐些时日,只要不再搞出什么大动静,温体仁想要整治张兄,也是不易。而其余诸君这几年中,便可多做些实事,等待机会。不过如今温体仁当政,诸位要想走正常科举出仕之路,只怕很难,就算不再复社了,温体仁也会忌惮诸君。是以倒不如来我安平会这里任事,稍后我还要领军北上,恢复东江镇,诸君可在我这里帮办军务,一旦立下大功,定可被朝廷拔擢。等到诸君都得官位实权,温体仁就算在想谋算,只怕也很难凑效,到时候张兄复出,登高振臂一呼,复社定然会声势恢复,甚至超过原来的声势!”

    张溥等人听得呆住了,郑冲厚颜无耻的当着别人复社社长的面挖墙角,而且还挖得如此冠冕堂皇,令人无可辩驳,令人不得不心动。若然黄宗羲等人能声明脱离复社,而后转投安平会,郑冲自信几年之后,他定可将这些人真心的收于麾下,到时候就算张溥爬到大报恩寺塔上去登高一呼,也不会有人响应。他已经将厉害关系都放大十倍来说了,也不知道这几位会不会上当。

    张溥心下踌躇,思虑再三后,望着四人只道:“郑公子所言有理,如何决断,还听诸君意见。但无论如何决定,我都不会责怪诸君。”

    复社四人也在苦苦思虑,郑冲连忙又劝道:“诸君,北进东江之策,有前任巡抚邹维琏邹巡抚亲自保奏,此事必成。我郑冲当为逆流东江之人,难道诸君不愿随我逆流北上,收复江东,冀图关外么?昔年韩信忍辱负重,方有大汉兴盛,如今为了大明,为了复社前途,难道诸君就不肯退一步么?”

    方以智第一个站出来,只说了几句话,便令郑冲大失所望。

第128章 复社的决断() 
方以智站起身来,缓缓说道:“郑公子苦心,在下明白,但我等皆是读圣贤书的,圣贤有云,宁向直中取,莫从曲中得。世间之事,本就该是黑白分明,若要我等向奸佞低头求全,此事万难办到。我复社领袖天下士子,偏偏就不信,他温体仁还能只手遮天。到时候他若真敢构陷污蔑,我等必定会号召天下士子,与奸佞抗争到底,决不妥协!”

    郑冲无语的望着方以智,不愧是复社四公子中首屈一指的硬骨头,闯贼攻破京城后,他失陷京城,在崇祯灵前痛哭,被农民军俘获,农民军对他严刑拷打,两髁骨见,却始终不肯投降,足见其风骨何等刚烈。

    陈子龙闻言也起身附和道:“不错,自古邪不能胜正,我等退让,岂不是让奸佞得逞淫威?我等绝不会退出复社!”

    徐孚远也颔首道:“正是此理,郑公子好意我等心领了,我等皆要留下来好好与温体仁斗一斗,我不信他还能斗得过天下这许多士子!我等一人一篇文章便骂臭了他!”

    郑冲很是无奈,复社这三人自始至终都没提皇权,他们只说要留下来和温体仁斗,始终在回避真正的问题,始终还是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啊。

    黄宗羲最后起身来,朝郑冲缓缓一揖后沉声道:“郑公子,我复社秉公持正,守正不阿,便是要斗败朝中那些奸佞之臣,匡扶社稷。圣上守社稷,也需要我等匡扶,或许只是一时听信奸佞谗言,我等自当发声劝谏,教圣上回心转意。再者,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我等也是为了天下百姓而谋福祉,只要坚持不懈,圣上终会明白我等苦心的。”

    张溥闻言也是欣喜非常,起身朗声道:“说得好,我复社共同进退,绝不会屈从奸佞!”

    郑冲心中很是失望,看来自己的花言巧语没能起作用,挫败感很是浓重。眼前这些所谓的君子,他们代表着江南兴起的士商阶层,士商要谋求参与政治,于是他们采取的形式便是结社。

    但郑冲不觉得这种方式能够成功,士商阶层已经有资产阶级的影子了,但纵观中外史典,资产阶级要从封建统治者手中谋夺政权,无不都是要武装抗争的。

    假如明末这个时代,士商阶层的夺权行动没被闯贼和满清入关打断,郑冲猜想后面他们一定会转变为资产阶级武装斗争,从而夺取政权,消弱皇权。黄宗羲后来就发展出了限制皇权的思想,可惜历史进程在这里开了个玩笑,中国没能完成资产阶级替代封建君权的历史使命。

    现在从黄宗羲等人身上可以看出,士商阶层还没有发展出明确的思想和政治诉求,他们还沉浸在忠君报国,匡扶社稷,诛除奸佞的朴素思想中,却不知道他们所代表的阶层最终的敌人实乃皇权!

    想到这里,郑冲长叹一声,他不可能再往下说了,他已经说得太多,士商阶层转变为资产阶级这个过程可不是简单几句话就能说明白的,是需要血和火的教训来锤炼,更何况此时说出来,郑冲无疑会被这些人看作是个有反骨的人,郑冲疯了才会继续说下去。

    “也罢,既然诸君气节如此,那便不强求了。”郑冲叹口气道,显得很是失望。

    张溥却道:“郑公子也不必失望,若郑公子这里需要人才,我等复社中人也愿意出手相助,但绝不会脱离复社。”

    郑冲道:“多谢美意,既然如此,也便罢了。”开什么玩笑,安平会要是有复社的人加入,那便变了味道。此前复社还只是结社,搞搞科举复习,做做诗,评价一下时事。安平会可是掌握大批财富的机构,复社加入后,就成了复社的势,加上了安平会的财,财势兼备,这种怪胎定然会使朝廷和皇帝都寝食难安,迟早会连累安平会解散的。

    而且复社人加入,先不说徐光启,黄汝良那里便会不答应的。便在此时,帐外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我安平会也不需要你们复社之人加入!”

    众人抬眼望去,只见进来的乃是黄汝良!

    黄汝良进账后便瞪着郑冲怒道:“你们深夜在此密议什么?”郑冲哈哈一笑拱手道:“老太傅息怒,只是复社诸位愿意以个人名义捐纳银两给安平会,在商议此事,并无言及其他,对吧诸位。”

    张溥古怪的看了郑冲一眼,暗想道:“这人非诚实君子。”当下也只得道:“正是。”

    黄汝良哼了一声,看着张溥怒道:“安平会是老夫与徐玄扈一道发起的,岂能与你复社做嫁衣?!要你复社之人加入?!”

    见得是黄汝良到来,郑冲心下暗暗叫苦,这老先生来了,定然又会有一番纷争!

    张溥此前中了进士后,在朝中担任过庶吉士,识得黄汝良。黄汝良此人也是与阉党做过斗争的人,风骨也及得张溥敬重。当下张溥等人急忙行礼,随后张溥道:“黄老太傅误会了,我等无意加入安平会,而是郑公子言道,安平会这里事务繁多,需要人手帮忙。”

    黄汝良看着郑冲,重重哼了一声愠道:“我与你说过了,不要和复社往来,为何你还是不听?什么缺人手,我八闽之内就没人了么?你要人手,老夫这里便手书一封,石井书院那里多少人才,尽可归你调配!”

    郑冲被训斥得低下头去,感觉不对啊,这黄老先生怎么真当他是子侄辈来训斥?倒好像是训斥他的孙子一样训斥自己?

    张溥等人见黄汝良发怒,显得及是尴尬,也不敢出声,黄汝良回头道:“夜已经深了,几位请回吧!”这是明显的逐客令了啊。

    张溥等人急忙便要告辞,郑冲送到帐外,不想这时候黄汝良似乎想起什么事来,忽然又道:“且慢,你们之中,可有安庆府方以智在?”

    方以智闻言,急忙回身一礼道:“老太傅,在下便是方以智,不知有何赐教?”

    黄汝良闻言顿时大怒,指着方以智怒道:“你曾祖本庵公(方以智曾祖方学渐字号),乃是桐城易学大家!你姑姑方维仪也是诗画双绝的当代才女!你父亲方大镇也是为官清廉的一代文人!怎么就教出你这么个不知廉耻的人来?!”

    方以智被骂得有些懵了,张大口讷讷的道:“不知老太傅教训的是何事。”

    黄汝良怒气不消,指着方以智怒道:“好个无耻之徒,我问你,你可是时常与我那嫡亲孙女互通书信?你在书信中如何花言巧语欺骗的?害得我那孙女如今非要来泉州寻你?!”

    方以智啊了一声,急忙道:“老太傅明鉴,在下虽然自幼丧父,是由姑姑带大,但自小幼成庭训,绝不会做出如此荒唐之事来。”

    张溥急忙也道:“正是,老太傅明鉴,我等复社才子,天下闻名,许多人都与我等书信往来,但书信皆是谈论诗词歌赋、畅说时事,绝无苟且之事在内啊。”

    陈子龙也帮腔道:“老太傅,许多女子也曾来信说起倾慕之心来,遇到这种书信,我等皆是一口回绝,绝不会做出伤风败德之事来的。”

    郑冲听到这里明白了,原来复社中是方以智和黄绣英互通书信,看来黄绣英这次冒着风雨来到泉州,是为了见方以智。复社才子还真是明末少女们追捧的明星啊,书信往来都能倾心若斯,和后世那些粉丝的痴迷不相上下,只不过后世粉丝迷恋的多半是这时候下九流的戏子,而这时代人们更仰慕的是有才学的文人士子。

    黄汝良哼了一声道:“不管如何,此事你要替老夫了结,不要再纠缠下去!你现下亲笔一封,我带去给我孙女,之后便了断此事!”

    方以智急忙应了,当下向郑冲借笔墨纸砚来,便在帐内书信。黄汝良见他开始书写,便道:“写好了拿来我看!这里人多气闷,我先回去!”说罢便先回自己帐篷去了。

    郑冲见黄汝良走后,急忙朝几人赔礼道:“实在招待不周,不知道黄老太傅会忽然过来。”

    张溥笑道:“怨不得郑公子,我们这复社四公子平素仰慕之人甚多,许多女子都曾来信剖明心迹。君子不欺暗室,我等也都一一回绝,但还是会有不少痴心女子寻上门来,也不乏家人闹上门来的。”

    郑冲听了心头一阵嫉妒,怎么就没女子仰慕自己,给自己写信的?

    方以智提笔很快书完,郑冲忍不住低声问道:“方兄,你未曾娶妻,这黄家小姐也未曾许配,为何就不开口求亲?”

    方以智皱眉道:“郑公子取笑了,在下已经有婚约在身,明年便会完婚,岂能开口求亲?”

    郑冲听了一阵暗喜,看来黄绣英这趟要失望了,人家方以智已经有了婚约,真要嫁娶,她只能做妾。加上黄汝良这般恼恨这些复社才子,怎会答应嫡亲孙女做别人妾室?

    但想到这里,郑冲又不禁有些发愁起来,要是自己去追求黄绣英,也很难迈过要人家做妾这一关啊,还有王月娘那里,王家只怕也不会答应嫡亲孙女做妾吧。虽然流传古代男子可以三妻四妾,但这是胡说八道,清朝道光以前都没有平妻一说,正妻只能有一人,其余皆是妾室,否则有两个妻子,将来子嗣,谁嫡谁庶?

第129章 双士投帐下() 
送走了复社张溥等五人后,郑冲垂头丧气的回到帐内,费了那么多唇舌,也没捞得什么好处,要是能够交换,郑冲宁可不要复社众才子捐纳的那五十万两。

    黄汝良不知何时又来到了郑冲军帐内,见郑冲神色气馁,又开始破口指责道:“你看你什么样子,如此垂头丧气的,不就是要找做事的人么?老夫这里推荐几人给你便是了,要文有文,要武有武,便是文武双全的也都有,何必去请复社那几个不成器的东西?”

    郑冲啊了一声,黄老可是越来越不见外了,张口就骂,还真不当自己是外人。当下郑冲满脸喜色道:“黄老太傅有人选推荐,那可太好了。”

    黄汝良瞪了郑冲一眼道:“叫什么老太傅,叫得生分了,今后便叫我山长好了,我石井书院算你是个记名弟子。”

    郑冲听了更是大喜,急忙执师生礼拜了黄汝良,黄汝良扶起郑冲后道:“我知道你身上担子不轻,也需要人手帮忙,我这里推荐几人给你,这些人才能并不在复社那些才子之下。”

    郑冲喜道:“求之不得,多谢山长。”黄汝良当下缓缓说道:“这第一个人名唤俞硕明,你可知道此人?可敢用他?”

    这第一个人就让郑冲目瞪口呆,这人他知道的,前任福建总兵俞咨皋之子,大明朝抗倭名将俞大猷之孙!说起来郑家和俞家是有仇的,当年俞咨皋为福建总兵,与大海寇郑芝龙就是冤家对头,长年厮杀于海上。

    除了公事上的仇怨外,郑家和俞家其实还有私怨。郑芝龙没有受招抚之前,福建海贸其实是由俞咨皋一手把持的,他一开始和李旦合作,其后又任用许心素为把总,主持与荷兰人的贸易。郑芝龙继承李旦和颜思齐的势力后,也想夺回与荷兰人贸易权这块肥肉,于是郑芝龙干掉了许心素,两家的仇怨更深了。

    后来天启七年俞咨皋在福建铜山围剿郑芝龙,被打得几乎全军覆没,兵败逃遁的俞咨皋后被朝廷斩首,可以说俞咨皋之死与郑家干系极大,俞硕明就是把郑芝龙看作杀父仇人也不为过啊。

    听了黄汝良的话后,郑冲沉吟片刻才道:“山长,此人我知道,他乃是前任福建总兵俞咨皋之子,其父之死与我父有莫大干系,但那时各谋其路,各为其主,海上厮杀胜败乃是常事,也不能说谁对谁错。但我父现下受了朝廷招安,自当尽释前嫌,俞兄弟将门忠良之后,料想不会再记挂前世旧怨,这份胸襟他还是有的。只要他肯投我帐下,自然敢用!还要大用!”

    黄汝良闻言颔首叹道:“你不过二十岁年纪,便能有这番气度和胸怀,老夫没有看错人!”说罢黄汝良拍拍手朗声道:“你进来吧。”

    话音才落,之间帐外进来一人,此人面容宽大,两道剑眉倒竖,有种不怒自威的感觉,年纪不过也是二十余岁的样子。

    黄汝良上前拉着那人的手道:“这位便是俞咨皋之子俞硕明!”郑冲吃了一惊,没想到黄汝良把人都领到自己帐内了,当下急忙一礼道:“在下郑冲,见过俞兄!”

    那俞硕明声音颇为洪亮,也重重的回了一礼,大声道:“见过郑兄!”黄汝良笑着对郑冲道:“他看着少年老成,其实年岁小你一岁的。”

    郑冲当下改口叫俞兄弟,便请两人坐了。坐定后黄汝良便道:“当年朝廷问罪俞家之后,褫夺了俞家武将官职,他母亲愤而命他弃武习文,投到我石井书院中读书。”

    郑冲道:“原来如此。”偷眼望去,只见俞硕明坐姿如松柏孤直,仪表堂堂,虽然一身书生服饰在身,但却怎么也掩不住他身上那股武夫的味道。

    黄汝良续道:“但他到了书院后,却不习八股,只学兵法武艺,老夫规劝多次也无法,只得随他。”

    此时俞硕明开口瓮声瓮气的道:“郑兄,实不相瞒,起初入书院时,我是想习好武艺,找你们郑家报仇的!”

    郑冲闻言微微一笑,这人心直口快,也是个耿直之人,不过看来他现下已经放下了仇怨,否则的话,怎会当面说起报仇之事?你真心想杀一个人还会告诉那人,我要来杀你么?

    果然只听俞硕明续道:“可后来你郑氏受了招安后,领军剿灭海贼不遗余力,招灾民开台,倒也为八闽之地做了许多好事。前番在料罗湾战败红夷,斩杀刘香,完成了我父未曾完成之事,也算完成了亡父的一个心愿。”

    黄汝良在一旁说道:“不错,当年你父亲军纪不严,纵兵为祸,而郑芝龙为盗时,从不劫掠乡里,还招流民开台,百姓不怕郑芝龙反而害怕官军,可见你父亲也是有过错的。更何况当年为海寇者不止郑芝龙一家,他只是适逢其会,于海战中击败你父亲而已。”

    俞硕明重重点头道:“山长说得是,其后多闻百姓、同年学友们评论我父与郑芝龙,高下立判,便心生愧意。但子不言父过,前事我也尽释,今闻郑兄赈济救灾之事,便前来投效帐下,愿随郑兄干一番大事。”

    说完俞硕明居然起身重重的拜下,郑冲急忙起身来扶住,笑着说道:“能得俞兄这等人才相投,正是求之不得。”心头却暗笑道:“看来这俞硕明不知道郑家与他俞家还有私怨,他俞家当年把持海路,如今都成了郑家的财路,若是知道了,只怕这个挡人财路的仇比杀父仇还要深吧。唔,看来他在石井书院中,黄老先生这洗脑洗得好啊,满脑子正人君子的思想,正好合用。”

    黄汝良哈哈笑道:“好了,你两家恩怨今晚一朝散去,今后戮力共保八闽,共保大明,正是再好不过了。”

    顿了顿黄汝良看着俞硕明又道:“我给你取表字勉之,意思便是不必纠缠于你父亲之前的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