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腾原始-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人口的激增,目前市场上的石料、木料以及一些建材的价格比之前居然更为便宜了。可以说,目前的价格创了历史的新低。本来,按照正常的来说,人口激增,对各项需求加大,建材的价格更应该是呼摇直上才对,但如此却…………

    华曦找到乐海这个长阳本地人一问,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原来,这人口激增了是没错,对建材的需求激增也没错。但,目前对建材的需求大部分是仅限于——茅草!而非木石料!

    无论是哪个年代,穷人的数量总是要比富人多出几百上千倍的。最重要的是现在绝大部分的新迁部落都还没能获得封地,因此也就都聚集在长阳城的周边暂时安顿下来,所以茅草也就成了临时搭建住房的“最好”材料。总不能花费钱财用木石搭建起来,然后再搬走吧?

    不用折腾什么,华曦就在买回的那三亩位于中华市没多远的空地上开始盖起大型商铺来了。因为有过一次《中华市》的经验,再盖起来就不需要第一次那般费劲了。华曦也得以偶尔偷个空闲,看看其他人的情况。

    因为这种寄售方式虽然单价的利润没有自己卖的那么高,但胜在货物够集中,人流够大,销售出去的速度远比自己卖药快得多。因此,《中华市》的生意也渐渐红火,光顾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和以前对比,没有开张时的火爆,但却多了个稳定。代售费用虽然不多,但随着寄售的卖家和单品卖出去的数量增加,积少成多,集腋成裘,薄利多销,厚积薄发…………《中华市》的生意渐上轨道,每个伙计族民都开始对自己的岗位有了一份责任心和成就感。

    几名店员正忙碌着为几个进来购买商品的顾客奔前走后的。忽然,华曦想起前段时间俘虏回来的那名山戍巫师(其实是长阳人)。和自己现在手上掌握的这些药师相比,如果将他们比作是低级药师的话,那么老巫师就可以说是个中级药师了。物尽其用,华曦自然不会浪费手上这个号资源。

    没多久,那个老巫师就被族民带到自己的跟前。由于有过上次的友好交谈,巫师现在看向华曦的目光没有那么恐惧,只是还存在着一些敬畏。交谈的过程很快很愉快,巫师当即表示了对自己出生部落(长阳族人)的热爱,被俘在山戍部落的这数十年里,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又朝一日能活着回来。对于华曦的邀请加入中华氏族,巫师很快就答应了。

    巫师姓姜,名思农。华曦经过这次的交谈,意外发现他除了懂得治疗外伤外,居然还懂得治疗痢疾,发烧,身体不适,甚至乎战乱引起的瘟疫灾难。华曦如获至宝,只要自己能够快速培养其一支具有中级水平的医师、药师,不次于掌握一种极端的犀利武器。

    攀谈一番后,姜思农告辞了华曦,在一名药师的引领下开始了他人生的新篇章!

    因为离开“工地”有点时间了,华曦打算返回施工中的工地看看,没想到却碰到了姜维。

    姜维此刻正和两名族人背着几包货物从外面进来。他见到华曦在《中华市》内,喜形于色,连忙把肩膀上的货物卸下说道:“兄长,这两天都没见到您的人影,今天怎么过来看看了?”

    华曦见到是姜维,加之此刻心情大好,笑道:“姜维啊,你的生意做得怎样了?”

    姜维连忙笑道:“托兄长的照顾,这半月来赚了些钱。不过…………”说到后面,姜维似乎面有忧色,不过脸上依然掩盖不住喜悦和激动。

    华曦见状,知道自己和各大作坊、材料商的合作,势必对姜维的生意有很大影响。毕竟,自己寄售的货物价格是坊价直销,自己只收取少额利润。但姜维不同,他是做倒卖的,加上量少的因素,中间的差价肯定比自己的要高出一点。同样的商品,购买的族民那肯定是趋向于大作坊,低价格的商品。

    华曦没有自己挑出来,而是问道:“姜维啊,你现在有没有其他的想法?”

    “其他的想法?”姜维不解道。

    “嗯,就是干点别的……更加赚钱的买卖!”华曦解释道。

    姜维略一踌躇,随即用掩饰不住的兴奋点头应道:“怎么没有,我这么些年的拼搏,手上也积蓄了二千多铜,虽然现在地皮已经升到四千铜了,但我想只要有兄长的照顾,自己再拼搏上一年半载,也在这长阳城中买上一亩土地盖商铺。”

    华曦摇了摇头,微笑道:“呵呵,现在集市区的地皮,一亩可是涨到了5000铜以上了……”

    “什么?兄长,你别不是寻我开心吧?前几天还是4000铜的价格,已经很高了!”姜维脸色一变,大吃一惊道。

    “唉,的确如此,你现在大可出去走访一番。”华曦道。

    “啊!若是如此,那…………”

    “姜维,你赚钱的速度远赶不上地皮涨价的速度。你想一下,随着这越来越多新迁部落获得封地后,手上的财富即便不甚丰厚,也不会太少。如今谁人不想在这长阳城中置上一块地,那价格能不飙涨吗?”华曦略作解释道。

    “那照兄长所言,这长阳城中的土地,再过些时候,岂不要涨到七八千不止?”姜维震惊道。在他,或者说在大多数人的思维力,七八千铜一亩土地的价格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了。

    华曦不置可否,只是微笑着看着他。姜维与华曦对视了许久,最终颓然一屁股坐在商铺的地板上,整个人就像换了个人似的,甚是颓废沮丧。

    华曦过了一会,弯下腰来轻拍了几下姜维的肩膀,笑道:“不过,你倒不用如此灰心沮丧的!我手里还有一亩地,正在兴建当中。规格和这里一样,但我熟悉这方面的族人不够,如果…………”

    陷于一片黑暗之中的姜维忽然听到一个熟悉而又遥远的声音,随即眼前出现一丝光明,他连忙大喊道:“我可以帮你打理!”

    华曦对他的反应非常满意,看到他眼神逐渐清澈,神智恢复清醒,便继续接着道:“我打算和你合伙经营这间新起的商铺,而且是长期合作。由你出面打理,商铺的利润咱们五五分成,你看怎样?”

    姜维一下子就从刚才的大悲切换到现在的大戏,一时间还没能适应过来,道:“五五……分成…………”

    华曦见状还以为他对这个分成不满意,不由皱了皱眉头,带着一丝不悦道:“怎么,你不满意?”

    “不……不,不!满意,满意,我…………我只……是…………只是…………”激动之中,姜维的解释变得甚是结巴不畅。

    他又如何不知道拥有店面的意义呢。在这人气鼎盛,对各项需求激增的长阳城里拥有自己的商铺和作坊,那就几乎是天天等着收钱便可了。华曦这不是在跟他合作,分明是在大力扶持自己嘛!

    大恩大德,姜维感激涕零,激动的抓住华曦的双手,一时间手足无措,道:“兄长,这如何使得啊…………我……”

    华曦拍了几下他的肩膀,用鼓励的语气笑道:“如何不使得?近日来我观你行事为人确是一个做商人的料子,但却又不失厚道。哈哈,来,咱们去看看那间新商铺进展如何了!”

    接着,两人有说有笑的出了《中华市》,往左边拐去三十多米,一栋和《中华市》规格大同小异的建筑正在拔地而起,不过距离竣工估计还要两天的时间。毕竟华曦现在不用太赶,名头已经打响,现在要的是稳定和安全。

    至于其余2亩空地,华曦则是和乐海、夏小雨二人合伙购买的地皮。在那两个地皮里华曦各占20。7%和16。5%的份额。由于手头拮据,所幸榆罔对自己还是看重了些许,应允自己一个月付完余款的请求。

    华曦又指着那乐海和夏小雨参股的地皮笑道:“这两个正在兴建的商铺的店主是我的朋友,呆这些商铺起来后,在这长阳城中势必造成连锁轰动的效果,有助于将潜在的族民顾客吸引到我们的店里来。”

    姜维点头看着,心里却是被这种无以复加的冲击深深地震撼着。没想到这长阳千万黎民百姓中,大富之人如此之多。

    热火朝天的施工工地很快就让人来人往的族民给看呆了,不由叽叽喳喳,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

    “哎哟,我的妈呀,你看,又是连着三间商铺起来了,究竟是谁这么有………”

    “谁知道啊,唉,真是天不公啊!”

    在华曦的施工的同时,集市的对角也有一间占地一亩的商铺正在开始动工修建。它的主人不是谁,正是刚刚购地回来的姜申。

    此刻,姜申正在工地现场大声指挥着自己的族民盖商铺,顺便也让那些路过的路人知道这间新商铺的主人是他姜申。不过,让他郁闷的是,在自己的对角有三亩连着的地皮也在同时兴建。成片修建的商铺,很明显地,几乎不费多大力气就把自己的风头给压住了,吸引许多商家小贩前去观看。

    姜申和他的几个心腹族人颇为吃味地看着对面滚滚的人潮,暗伤脑筋,却又无可奈何。这长阳部落里大小部落上千个,背景深,实力雄的酋长和贵族藏龙卧虎。他自己现在还惹不起,只能忍耐了。

    随着这批商铺的修建动工,长阳城第一轮置地起房的热潮被掀起。

    几天过去后,整个长阳城中正在兴建的商铺都已基本竣工,并挂上了牌匾开张营业。。。。。。

第297章 长阳概况

    目前,这长阳城**有八家《中华市》级别的商铺。其中《中华市》和姜维打理的《客似云来》完全属于华曦所有外,在乐海以及夏小雨的商铺里也占有40%的份额。因为份额不大,土地的归属权自然是属于夏小雨和乐海所有,但华曦也作为商铺的股东参与利润分成。

    仅从商铺牌匾的名字上看,外人很难猜测到这内里的联系。那些对商业信息灵敏的人,最多也就只能猜到这几家商铺的东家,彼此之间关系应该不错,所以才连在了一起。但却无人能想象得到,几家大型商铺连在一起所引发的轰动效应,会给周围的商家以及在整个长阳里带来何样的影响。

    除了华曦、乐海、夏小雨、姜申这边外,另外三间竣工开业的大型商铺分别是几个长阳部落辖下酋长和财主兴建的。

    大贵族则对这类贸易买卖不太敢兴趣。和后世封建时代的普遍想法一样,士农工商,从事商业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侮辱和讽刺,也历来让这些手中握有大量生产资料的阶层所不耻。因此,这长阳城中的商业竞争没有过多牵涉到大部落的政治因素,基本都是一些小贵族(华曦这一层次),奴隶主,财主,富商这一层面以下的交锋。

    目前,整个中原地区的普遍生产力都不是以前的南方沿海可比,酒肆这一功能建筑的出现,也代表着粮食生产水平已经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粮食的储备有一定基础。纵使这个基础还很薄弱,但酒肆的出现已经说明社会政治体制已经进入氏族联盟体制的中后期阶段,距离国家形式不会太遥远了。

    (本文会将历史发展的时间进行一定的浓缩。毕竟氏族联盟公社形式存在了数千、万年……)

    现在,华曦在九岭的封地面积已达500多亩。如果除去耕牛的,那最多也就是两个人耕种一亩土地。目前可开垦为农田(水田和旱田、梯田)的土地也就七十多亩,也就是说只需150人不到便可耕作了。

    中华部落的人口已经超过500,除去城里做贸易和运输的族民外,要耕种这70多亩地根本不是什么难事。不过,华曦并不打算让自己的族民去进行荒地的开垦工作,因为这可不是个简单的活儿。因为新封赏下来的封地大多都是些林地,虽然比不上平原沃土肥沃,但却比贫瘠的山地要稍肥些许。但如果要开垦成为田地,那便要对那些树林进行砍伐、除根、松土、养地等一系列的前提工作。

    现在,教授造弓制药以及生产都需要许多族民来完成,要开垦这些东西少不得需要一支生力军方可在不耽误原来的日常工作下完成。

    华曦首先想到的便是奴隶。要获得奴隶最简单的途径有两条:军营和晋岭。

    本来,到军营购买奴隶,“便宜”又快速,不过这个便宜可不是一般人家随便可以给得起的。购买的价钱以及养活他、训练他的价钱也不菲。既然要奴隶来进行耕作,何不如去那晋岭再走一回?

    连同上次的山戍俘虏,自己这回只要再俘虏或是杀死几个,便可以到榆罔那受封武官了。虽说华曦现在还不知道这个低级武官对自己有什么用处。但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的真理还是告诉华曦,当上个小官总是利大于弊的。

    要去晋岭,少不了要准备齐全,这方面自然不需要华曦自己来操心,因为旁边有员虎将百战呢。

    百战整军备战需要些时间,华曦自然不会闲得坐在那瞎瞌睡。想来想去,华曦还是觉得到长阳城中四下走访一下为好。因为自己这段时间虽说在这长阳呆的日子不短,但了解到的东西还是太少了。

    长阳城是一座中型的土木城池。因为地处边陲的天水和帝都承留的中间,因此这里不但有边陲重镇的彪悍武勇之风,也有帝都那奢华礼仪之气。可以说,长阳很好地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民风交融在一起。

    这一次,因为自己已经少有根基,华曦的心情也踏实了不少,对一些机构任务也专注了许多,细心了许多。

    这长阳城中,几乎所有的任务都是从榆罔的行宫以及军营这两个地方,通过竖立公告牌来发出去的。

    行宫发布的任务包括了目前一个氏族联盟的方方面面,当然主要是内政方面的。包括内政方针、建设、交通、贸易、农业、矿业、手工业、水利、司法治安等等。

    因为年代和大家普遍意识和见闻的原因,并不像目前的社会制度,大事小事都是上面说了算。这长阳部落关于这些方面的一些问题和改进方面,经常需要通过公告希望一些高人能够提出一些帮助。社会也是在这种“不耻下问,广听谏言”的风气下慢慢进步和完善体制。

    至于军营,则是发布军事任务。包括筹集军粮、押运军粮、城防建设、军资筹备、侦查敌国、士兵训练等等。

    和内政一样,军事任务也是如此。如今私有制逐渐普遍,财力雄厚或是关系背景宏大的个人和集体越来越多,部落有时候也会向这些特殊人群求取帮助。

    华曦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后,知道如果自己花费点时间在这任务上,长阳部落的大致情况也就能够知晓一半了。不过,自己可并没有太多的时间耗费在这个上面,毕竟自己的主要目的可不是眼下区区一个长阳。

    在长阳城的西面,是荒芜无际的平原地区,也就是自己走来的天水方向。

    南面则是长阳氏族族民的母亲河——长阳河。大河周边俱是大片已经开垦好种植的农田。长阳城的农田大多主要集中在南面,数量不少,足有数百公顷。但比起辽阔广袤的大平原来说,这点面积根本不算得了什么。

    东面,华曦来了这么久还没到过长阳城的东面。让他吃惊的是在城寨东面数里外有一片辽阔的湖泊。那湖泊的源头不知在何处,但却与旁边的长阳河相连,如同一条翡翠链坠一般,晶莹通透。

第298章 古代黑社会

    一些族民在湖泊的附近活动着,有的族民甚至还在湖泊的边上似乎打捞着什么。

    看来,这片湖泊如此辽阔,碧波荡漾,必定栖息生活着数量庞大的鱼群,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族民围着那湖泊转悠了。

    华曦看到这里,忽然眉头一皱,沉思了起来。

    这长阳城的原住民人口已经是过万之巨,如今新迁过来的部落众多,暂居分布在城外的人口少说也有六七万,他们的食物来源…………

    一、他们乔迁过来携带的大量物资对长阳集市上的粮价造成了很多的冲击。如今粮价虽然涨价不大,但量再大也禁不住人多,粮食再多也禁不住口众,相信不久就会到了粮食紧缺的时候了。

    长阳的田地虽然不少,但现在可不是21世纪,也没有袁隆平,亩产着实让华曦没感到多大的信心。

    二、山林平原上栖息的兽群。总量虽多,但随着人口的不断激增,靠近城寨出没的兽群已经越来越少。最起码他华曦自己是已经好几天没看见什么大型兽群在附近出没了。再说,一个民族或是部落的兴起和繁衍,必要条件就是农耕。如果一个部落将狩猎作为主要食物来源的话,那这个部落肯定是无法强大起来的。即便强大一时,也维持不久。

    三、便是耕作开垦。这个也是长阳目前最主要的食物来源,狩猎捕鱼和采集则为辅助手段。这也是一个国家即将产生的迹象。

    华曦赤着双脚(那草鞋早就烂了,还没来得及买)在这辽阔的湖泊走了大半天,方才将湖泊给绕了一圈,并大致估量出湖泊的大小面积。纵深的估计有十来公里,宽度在最狭窄的一段也有四五里,是个较大的淡水湖。

    “殿下,这个湖还真是大啊!”跟随自己的是那个什长,边走边忍俊不住地叹道。

    华曦点了下头,带着5名族人就准备往东门返回,忽然在自己前进方向上一处人群中出现骚乱和吵骂。

    华曦驻足不前,打眼望去。只见前面有几群人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大声指骂推搡着,有些人还抄起了木棒准备打架似的。

    看样,似乎是发生了纠纷。在那里还有许多族民围了起来看热闹,少说也有好几百人。

    出于好奇,华曦带着5个族人小心靠了上去一看究竟。

    只听围观的其中一人忿然道:“操,又是姜申那帮人过来抢鱼,这里还有王法吗?”

    他的忿然立即有人响应道:“就是,难道他们不把这辽阔的长阳湖给霸占了,就不肯罢休吗?”

    又有族民听了不屑道:“什么?就他们这点人还想霸占长阳湖?真是说笑了,你没看这里好几个部落的战士吗?哪个爷们不是这么霸道的,谁也服不了谁,我看这回有戏看了。”

    华曦一听,心想:操,看来这部落的性质也开始发生改变了。大中部落可能成为日后的诸侯,小部落酋长可能成为地主、富商,当然,也可能成为黑社会的鼻祖。看来这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