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功盖三分国-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解释再来回想,孙权终于明白,何为晒盐之法了。

    晒盐,晒盐,可不就是将海水晒干了,就剩下盐了么?

第307章 盐(3)() 
据明初学者宋应星编纂的天工开物记载,晒盐法,源自于后世的山东无隶县碣石山附近的盐民。至于说这种制盐之法起源于哪个时代,具体就不可考了,或许是明初,也或许是宋代,但绝逼不可能是隋唐以前。

    诸葛亮现在拿出来的,就是这后世的晒盐之法。

    晒盐,只要知道原理,就很简单的。

    在合适的海边,建造几个池子,就可以建立盐场了。

    至于什么地方合适建立晒盐场?

    凡是能够煮盐的海边,几乎都能建立晒盐场,只要附近的海水不是浑浊的就行。

    等这些池子建好以后,前面的一排池子灌满海水,依靠自然风力和阳光的蒸发,只要不是雨雪之季节,三五天的时间,这些池子中的海水就成了饱和的食盐溶液。

    然后,将这些饱和食盐溶液引流到第二排池子中。

    这个时候,第一排的蒸发池,可以继续引进海水进行蒸发了。

    这第二排池子就是结晶池了。

    在结晶池中,饱和食盐溶液继续蒸发,慢慢就会析出食盐结晶来。

    这些食盐结晶,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粗盐,还需要粉碎成细小的颗粒,以及添加碘。但是这个时代,就是粗盐百姓都没得吃呢,诸葛亮也无法要求碘盐了。

    当结晶池中的食盐结晶堆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进行收集这些粗盐了,并将这些粗盐转移到其他地方晒干。毕竟,这些食盐结晶还含有水分,需要继续去处其中水分才成。

    结晶池中海水其实不用晒干的。

    因为海水中还含有其他有毒物质,譬如氯化镁等等。

    当然了,氯化镁也是盐,与食盐的口味差不多,只不过有毒而已。这个时代的煮盐,获得食盐中自然也含有氯化镁,但是,对于广大缺少食盐的民众来说,其实并不算什么。

    但是晒盐法,能够去除海水中的这些有毒物质。

    结晶池中的海水,析出一定量的食盐结晶之后,剩余的海水直接排掉,让之回归大海即可。

    晒盐,海水中最先析出的就是氯化钠,也就是食盐,其次才是氯化镁等有毒物质。

    只要在食盐为完全结晶析出之前,排掉剩余的海水溶液,那么食盐中含有氯化镁等有毒物质的几率就极低了。

    至于其中的度该怎么把握,后世的数据在这个时代并不通用,却可以慢慢食盐出来。

    诸葛亮不知道后世的晒盐流程,但是这个原理他还是知道的。话说,后世只要是学了初中化学的,貌似就不可能不知道如何晒盐的吧?

    知道了晒盐法的基本原理,孙权很振奋。

    以孙权的聪明才智,瞬间就能盘算出,晒盐比煮盐更有效率。

    煮盐,一个盐工一天能煮出几斤盐?然而晒盐,一亩盐场只需三五名盐工,再有三五天的风和日丽,就能晒出几百斤盐来!这效率比煮盐强多了,而且还不需要柴薪的说。

    至于说天气问题?

    一年中只要有一半的时间是晴天,他孙权就能赚翻了。

    “既然知道了晒盐之法,咱完全可以甩开诸葛孔明单干,何必每年还要以成本价卖给刘备百万石食盐呢?”孙权振奋过后,眼神便低垂着,心中却在盘算赖账的可能性来。

    晒盐的效力极高,那么食盐的成本自然就会降到极低,甚至降到三五文钱一斤都不是没有可能。以这样的成本价每年卖给刘备百万石食盐,孙权怎么算都感觉亏得慌。

    须知,眼下食盐的市场价,基本都是百五十钱左右一斤。

    这还是江东的盐价呢!

    在汉中,或者西凉等地,盐价再翻几倍都是正常,甚至很多时候还有价无市。

    “吴侯既已知晒盐之法,那么在下刚刚提出的条件,吴侯是准备旅行呢,还是准备无视?”看着孙权低垂的眼帘,诸葛亮就知道这伙心中在盘算什么。

    前世,诸葛亮与孙权打过交代,知道这厮的秉性。

    翻脸不认人,背后捅刀,这就是孙权能干出来的事儿。

    话说,如果汉中毗邻海边,诸葛亮根本就不用为了食盐而求到孙权头上来。

    他完全可以在自家地盘上晒盐。

    问题是,汉中地处内陆,诸葛亮空有晒盐法也是无用。

    想要食盐,诸葛亮就只能用晒盐之法,与某位诸侯交换。

    而如今之天下,看似诸侯还是众多,但是毗邻海边的就那么几位。

    胶州士家就不必说了,不仅路途遥远,还特么交通极为不便,就算胶州士家不要钱的每年供应刘皇叔食盐,诸葛亮也不敢要啊!

    从胶州运送一石食盐到汉中,沙子都能盘成黄金的价格!

    冀州袁绍也不必说了,官渡之战正在进行,马上就是他败亡之时,诸葛亮就算将晒盐之法给袁绍,袁绍又能支撑几天?又能支援刘皇叔几石食盐的?

    何况,冀州与汉中之间,还隔着一个曹操,冀州的食盐,基本无法运到汉中去!

    至于说,用晒盐之法与曹操换食盐,确定这不是资敌么?

    曹操如今势力都已经够大的了,而且马上就会成为天下最大诸侯,若是再让他掌控了食盐,天下谁人还能与之相抗?即便剩下的几位诸侯都联合起来,都扛不住那时的曹老板吧?

    况且,诸葛亮估摸着,只怕曹操前脚获得了晒盐之法,后脚就会坑汉中一波的说。

    相较而言,与孙权合作,就是最后之选了。

    好歹,诸葛亮有着原主前世的记忆,知道孙权的尿性。

    或许,孙权未来也会与汉中翻脸,甚至直接撕毁今日订下的约定都不为奇,但是目前,最起码三五年之内,汉中可以从江东获得足够的食盐!

    至于说,将来孙权翻脸,或者撕毁约定,到时候再说。

    现在,诸葛亮只需要看看,孙权眼下会不会守约。

    按照刚才诸葛亮所说,只要他说出新的制盐之法,孙权就需要承诺,每年以成本价向汉中输送百万石食盐。当然了,当时孙权并未表态。

    现在,诸葛亮可就等着孙权表态呢!

第308章 坑() 
诸葛亮并不担心,孙权获得了晒盐法之后就拒绝汉中的诉求。

    诚然,孙权已经知道了晒盐法,完全可以抛开他诸葛孔明的要求,直接用新式制盐之法晒盐,自家获利即可。诸葛亮个人也好,汉中刘皇叔也罢,短时间内都奈何不得孙权。

    但是,孙权真要是敢这么干的话,到时候就别怪他诸葛孔明玩阴的了。话说,诸葛亮刚才在孙策灵堂上,就觉得孙权的那几位兄弟,还有他的侄儿都很不错的呢!

    孙权在犹豫,也在挣扎。

    他真想就此吞下晒盐之法,然后不顾诸葛孔明的诉求。每年以成本价向刘备输送百万石食盐,孙权想想都觉得亏得心肝儿都冒汗。

    但是,想到诸葛孔明如今的名望和才能,孙权又不敢轻易下决定。

    话说,对面若是换做其他人,孙权根本就不会犹豫,先吞下晒盐之法再说。

    这可是事关每年数十万金的利益呢!

    “每年百万石,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晒盐之法虽好,但是刚开始的这几年,产量必然有限,实在无法每年供应汉中百万石食盐的。”犹豫良久,孙权叹息道。

    这个时候,孙权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他还真不敢就此昧下晒盐之法!

    如此,孙权也只能在交易的数量上做文章了。

    每年以成本价供应刘备百万石食盐,这明显是不可能的。就算到时候,江东每年的产盐量能达到千万石,孙权也不想以这么低的价格卖给刘备百万石的。

    “吴侯只要确定,以江东之食盐交换晒盐法就好,剩下的都可以详谈。”

    听到孙权开始纠结百万石的数量时,诸葛亮就松了口气。这就说明,孙权已经默认了用食盐“交换”晒盐法,剩下的不过是食盐的数量问题。而这些,都是可以接下来谈判的。

    谈判么,不就是先确定了合作的意向,剩下的就是双方的砍价还价么?

    至于说,江东最终能以成本价卖给汉中多少食盐,诸葛亮心中其实是有谱的。

    能够谈下三五石,就能确保汉中目前的食盐消耗。

    若是能够谈下十万石,汉中就能积攒一些食盐了。等过个三五年或者十年八年的,那时候刘皇叔所需食盐增多,而江东又毁约的话,诸葛亮也不担心。

    晒盐之法,其实很容易被“抄袭”的,这是根本是无法防备的。

    江东获得此法之后,最开始的三五年,确实能保持暴利。但是,随着曹操等人“抄袭”此法之后,整个天下的食盐产量必然暴增。

    到时候,食盐的价格必然暴跌,普通百姓都能食用得起。

    届时,汉中再用商队采购食盐,随便什么地方,其价格必然比目前的市场价都低。

    这也是诸葛亮爆出晒盐法的缘故。

    晒盐法一出,食盐的产量必然暴增,届时盐价就成了白菜价了。

    最终受惠的,还是广大百姓!

    后世,食盐的价格才两三块钱一斤,按照这个时代的货币价值,大约也就三五文钱。

    诸葛亮倒不奢求盐价能够降低到三五钱的,能够跌倒三十文钱一下,不仅汉中能随意购买食盐了,就连普通百姓,到时候都能吃得起盐了!

    目前来说,孙权肯定看不到这一点,等他回过神来看透此节时,只怕晒盐之法早已满天下都是了吧?而那时,诸葛亮还真不怕孙权毁约。

    听到可以商谈,孙权也松了口气。

    每年以成本价供应百万石食盐,孙权感觉亏得心慌。但是可以商谈的话,那就最好也不过了,最好能“商谈”到十万石一下,如此,他孙仲谋才不会觉得亏得太多。

    “如此,这一点可以定下。”

    孙权确定了这项“交易”,江东每年以成本价供应汉中食盐若干,换得诸葛孔明的晒盐之法。“至于食盐的具体数目,接下来由我江东其他官员与孔明先生详谈。”

    重新喝了一口清茶,孙权又问道:“那么,除开食盐之外,先生还有何事?”

    有了食盐“交换”晒盐法的先例,孙权觉得,诸葛孔明能再拿出几项这样的交换才好呢!

    还有什么事?

    自然是有的。

    不过,相较于最重要的食盐,接下来想要购买战船这件事情,反倒是可有可无了。

    当然,这不是说购买战船这件事情可有可无,而是江东同不同意出售战船,可有可无。

    大汉时代的战船,自然首选江东陆氏制造的。

    但是,除开江东陆氏,难道整个天下就没有其他人再制造战船的么?

    这明显是不可能!

    荆襄水师的战船怎么来的?

    曹操后来建立的青徐水师,其战船又是怎么来的?

    荆州水师中,自然有建造战船的工匠;曹操手中肯定也有建造战船的工匠。

    只不过,相较而言,还是江东陆氏建造的战船最先进罢了。毕竟,江东最先进的战船可以出海,但是荆州水师的战船,还有曹操手中的战船,却都做不到这一点。

    江东若不同意出售战船,诸葛亮完全可以找江夏黄祖。

    前几天,他才刚刚说服了黄祖的呢,从他手中“淘”几十艘战船,应该是没问题的。

    反正,汉中地处内陆,建立水师也主要是为了应对将来的荆襄之变故,并不需要出海的说。

    “战船?”孙权诧异,转而问道:“汉中地处内陆,连大河都没有几条,要战船何用?”

    孙权是知兵的,自然“略知”汉中地理情况。汉中好像就一条汉水算是大河流了,又地处内陆,要战船有什么用?若是需要商船的话,倒是还能说得过去。

    “我汉中购买战船,自然是组建水师了!”诸葛亮笑道。

    闻言,孙权也笑了,只不过他的笑容中更多的是嘲笑。

    “汉中地处内陆,需要什么水师,这不是开玩笑么?”当然,孙权肯定不会这么问的。

    汉中建不建水师,其实与他江东并没有多大关系。

    若是荆襄增加水师,孙权反倒会担心一下。

    汉中建立水师么,汉中水师也就只能在汉水上游玩玩,想要威胁到他们江东,先过了荆襄再说。更何况,以汉水上游的情况,汉中水师又能有多大规模?

    “也罢,先生想要购买战船,直接找陆家去谈吧!”笑过之后,孙权说道。

    江东虽然严格控制陆氏的战船外流,但是,诸葛孔明要为汉中购买一些“玩具”的话,孙权倒也不在乎,直接让诸葛孔明去与陆氏商谈。毕竟,战船,孙权需要严格控制,不使之外流,但是商船,以及玩具似的渔船等等,孙权也不好严格控制了。

第309章 午宴() 
主要事情谈定,剩下的一些小事可以在接下来的磋商中慢慢商谈,一时间,诸葛亮与孙权倒也宾主尽欢。不过,很快就是午宴时间,有侍女过来禀告,午宴已经准备好了。

    话说,现在还是孙策的孝期,一般情况下,孙权也不好大宴群臣什么的。

    不过今日是招待“外臣”,午宴倒也不算破例。

    吴侯府,临时宴会厅,诸葛亮陪着孙权进来时,江东群臣差不多都到齐了。孙权直坐中间主位,诸葛亮却被引到左首第一位,相对的右手第一位却是张昭。

    其实,按照目前江东的群臣地位,这右手第一位应该是周瑜才对。不过,张昭年长,又是辅佐江东内政之才,是以,在这种场合下周瑜就算能坐右手第一席位,也得谦让给张昭才行。

    诸葛亮坐下之后,微微扫视江东群臣,除了有数的几个面孔,其他人却都是“熟人”。

    当然了,这熟人却是来自于原主前世的记忆。

    前世,原主诸葛亮,在鲁肃的引荐下,前来江东寻求结盟抗曹,这大殿中的江东群臣,包括那些武将在内,几乎都“刁难”过他诸葛孔明的,是以,就算他诸葛亮想不记忆深刻都难。

    想到鲁肃,诸葛亮看向身旁,这左手位第二席便是鲁肃。

    诸葛亮心中来偶然,这大约是孙权特意安排的,准备让鲁肃“全程陪同”接下来他诸葛孔明在江东的行程。否则,以鲁肃现在在江东的地位,他还无法坐到左手第二席位。

    现在才建安五年,孙策刚死,孙权刚刚执掌江东,鲁肃在江东的地位还不高。

    宾主就坐,午宴很快就开始了,各类珍馐不要钱似的端了上来。

    按说,这时应该还有歌舞助兴的。

    只不过,到底还在孙策的孝期,即便是招待外臣的午宴,也不能歌舞助兴。

    “家兄不幸罹难,感谢刘皇叔惦记着昔日之情谊,也感谢孔明先生不远万里前来吊唁。孙权年青稚嫩,谨代表我江东孙氏,遥敬刘皇叔一樽,也敬孔明先生一樽!”

    孙权端坐诸位,举樽朗声道。

    诸葛亮举樽,拱手道:“感谢吴侯款待,此樽也敬吴侯!”

    很快,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接下来孙权似乎不胜酒力,会后宅休息去了。

    按说,宴会的主人都走了,午宴到了这时也该散场才是,不过,午宴却还在进行着,当然了,此时午宴已经接近尾声,剩下的只不过是众人在闲聊罢了。

    因为孙策突然被刺,这段时间江东群臣都很忙碌,相互之间也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交流一下,正好今日大宴,大家借此机会倒是可以交流一番。

    毕竟,江东换了主人,接下来战略规划到底是按照先主公孙策定下的,还是由现在的主公来定,他们这些江东官员,需要好好交流的。

    当然了,众人最主要的还是想与诸葛孔明“交流”。

    “在下鲁肃,久仰孔明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先生,肃三生有幸矣!”鲁肃就坐在诸葛亮下首,近水楼台先得月,率先与诸葛亮攀谈起来。

    此时的鲁肃,才二十八岁,虚岁也才而立之年,非常年青。

    按照前世的记忆,鲁肃虽然也挺敬佩他诸葛孔明的,却不会向今日这般“久仰”。

    话说,如今他诸葛亮不管走到哪里,在牛逼的人物也得说一声“久仰”。

    因为诸葛痘的缘故,如今之大汉天下,谁人不“久仰”诸葛孔明?

    “子敬兄之名,在下也是久仰矣!”诸葛亮拱手笑道。

    话说,前世原主在江东,若有一人算的上是朋友的话,此人非鲁肃莫属了。而且,纵观整个江东,鲁肃的才干也算首屈一指。

    江东一文一武,文就是鲁肃,武就是周瑜了。

    至于张昭?

    说实话,张昭虽有才干,却缺乏进去精神,中年之后就显得有些迂腐守成了。

    前世,为孙权之江东定下战略规划的,就是这位鲁子敬。联刘抗曹、三足鼎立,相机吞并荆州,这都是鲁肃为江东定下的战略规划。这就是谋主之才干了。

    相较而言,周瑜之才干虽比鲁肃强,却不擅长制定战略规划,他更适合当战场统帅。

    按照后世的话来说,周瑜是军事家,而鲁肃却是战略家。

    “听说孔明此来江东,还有重任,我家主公已经交代下来,接下来由在下陪孔明先生详谈。不知先生哪一天有空?”鲁肃直接问道。

    刚才,宴会开始的时候,主公就曾私底下交代过,诸葛孔明此番前来江东还有其他事情,也交代了食盐和战船等等事情,这些事情,接下来都由他鲁肃与诸葛孔明详细磋商。

    这,其实是孙权在提拔鲁肃!

    “子敬兄觉得,咱们明天就开始,如何?”

    “此番来江东,除了吊唁伯符将军,以及为汉中采购一些重要物资,在下还要与家兄团聚。争取在三五日间,咱们协商出一个结果来,公事完毕之后,在下便好与家兄团聚。”

    诸葛亮回道。

    如果仅仅只是磋商采购事宜,诸葛亮倒不是很急。但是,与兄长诸葛瑾离别小两年了,而且兄长就尽在咫尺,诸葛亮也想早点解决公事,然后才好与兄长团聚。

    须知,公事没有完毕之前,他们兄弟是不好见面的。

    今日的午宴,因为避嫌,诸葛瑾就没有来参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