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鹑私桓撼ぃ缓蟀涓钏济鳌�
“难道你就一点感想也没有?”霍普不愿这样放弃。
“本来是有的,可是刚才上台领奖的人都把我想好的台词给用了。”李思明看着台下众人说道,“我在想我家里还有哪些亲属的称谓刚才大家没有提到的。”
李思明调侃了所有人,那些上台领奖的人无非都感谢制片人、感谢导演、感谢父母老婆孩子。台下人会意地大笑不止,就连霍普这个习惯于说笑话的喜剧演员,也忍不住笑了。霍普心说,还是让你下去吧,要不然没法接下去了。
后面就是最重要的奖项了。就是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和改编剧本奖。
“牛,你真牛!”曾智冲着走下台来的李思明举起了大拇指。
“那当然,咱要开就开国际玩笑!”李思明道。
“有本事,你再上去一趟?”曾智不屑道。
“那也说不定!”李思明道,“反正我在剧院外面已经放了个大卫星,再吹上几句也无所谓了!”
获得最佳导演的是Richard Attenborough,因《甘地传》而获奖,好莱坞果然对历史片、爱情片、战争片和家庭伦理片青睐,还包括“反智”类的影片。李思明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他可以是获得提名的人当中最不紧张的一位。不过接下来李思明真地又上去领奖了,因为《肖申克的救赎》获得了最佳原创剧本奖,这要比原本的历史中要好一些,这也让李思明少了一些“良心谴责”。
“我是个有良心的盗版者!”李思明在心里对自己说道。
当李思明又一次上台时,台下有人可能想起了李思明刚才开的玩笑,忍不住笑出声来。而霍普这一次痛快地让院长大人将小金人颁给李思明,不,应该说是斯蒂芬·金。
“再一次上台来,你有什么感想?尤其是这个剧本的归属还有一段插曲!”霍普又一次问道。
李思明回头望了一下,后面没有人:“我在想……”李思明又一次回头望了一下,霍普下意识地也回头望了一下。
“你在看什么?”霍普忍不住问了一句。
“我在寻找我身后有没有衣衫不整者!”李思明认真地说道。对奥斯卡稍微熟悉的人都乐了,因为1974年,身为颁奖嘉宾的大卫·尼文在宣布最佳影片奖的时候,身后突然出现了一名裸奔者,手里还拿着一个和平标志,不断向台下的观众挥舞。而尼文对身后的事情竟毫无察觉,直到裸奔者下台之后才发现。
“经过保安公司的严密布防,我现在可以郑重的宣布,现场没有衣衫不整者。”霍普提腔拿调地一本正经地宣布。
“那我就放心了!”李思明道,“我只不过帮助你舒缓一下紧张的气氛!你站在这上面一个钟头了,紧张地连话都讲得‘很利索’了!”霍普舔了舔嘴唇,表情很古怪,而台下的人又一次大笑,人们都很乐意看到喜剧大师级的人物被人调侃。
“我想你肯定希望我早一点下去,所以我准备长话短说,我替斯蒂芬·金先生感谢美国人民,如果有外星人的话,我也要代表他感谢外星人!”李思明顺便调侃了坐在台下的一脸失望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尽管《大白鲨》和《E·T外星人》等影片公映时大受欢迎,然而,对胸怀艺术雄心的斯皮尔伯格来说,这时却深深感到一种壮志未酬的怅惘、深深感到一种受到影坛专家们冷落的迷朦。《E·T外星人》也使他被提名为奥斯卡奖最佳导演,但学院似乎对史蒂文及他的科幻片抱有偏见,这一次仅获得一些技术奖项。他曾自嘲地说:“我们尽了最大努力,在提名名单里充了一会儿数,但却一直没有冲下去。重要影片战胜爆米花娱乐片,这是大势所趋,历史比爆米花重要。”
“《肖申克的救赎》只获得一项最佳原创剧本奖,你是否感到遗憾?听说在这之前,你曾抱怨奥斯卡对新人没有好感,现在看来你讲得似乎有些道理!”霍普问道。
“抱怨?我不抱怨,我也认为这部电影太普通了!”李思明严肃地说道。霍普一愣,以为他说的是反话,台下的嘉宾以为李思明真的失望了。
“我敢打赌他一定会说因为他的下一部最好看!”曾智对弗兰克尔说道。弗兰克尔表示怀疑。
果然,李思明说道:“因为我的下一部更棒!”
弗兰克尔一脸不可思议:“你们还真是朋友!”
李思明精彩的发言又一次赢得了掌声,比刚才更持久更热烈,因为李思明说出了所有电影人心声。
“顺便说一句,这句话我准备申请专利。”李思明仍一本正经地道,“如果美国专利局受理的话!”
霍普已经受不了了,现场有人开始欢呼,这成了李思明脱口秀表演现场,而他自己成了一个配角。
许多类似的颁奖仪式,都是开始是一些不太重要的奖项揭晓,其间穿插余兴节目,而高潮放在最后:令人瞩目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影片奖。
这一次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出色演绎的威廉·弗里曼,要失望了。最佳男主角的落在本·金斯利的头上,这位英印混血的演员因为在《甘地传》的出色演出而获奖,就是在未来让斯皮尔伯格这位犹太后裔得偿所愿的《辛德勒的名单》中饰演犹太会计的那位。
“威廉!你是位好演员,总有一天你会拿奖的!”李思明看着失望的弗里曼安慰道,而全场数十个摄像机则捕捉着每个人的表情,特别是那些失意者,“相信我,永不放弃才是每个人应该最坚持的品质!”
“谢谢你,李!”弗里曼十分感激,“不管怎么说,可笑地是,这话应该是我说才对。”
“那我们共勉!”李思明满脸灿烂,一点也没有任何失望的样子。要说最令人遗憾的恐怕是李思明了,两部影片只拿到三项在好莱坞看来并不重要的奖。
但无论如何,美国人第一次认识了一位名叫李思明的中国人,印象无比深刻。
第六十一章 千万不要小瞧任何一个人
曲终人散,繁华在转眼之间就已成了过眼云烟,剧院大厅内已经只剩下李思明等人。大多数人已经在外面接受记者采访。数千人的规模,李思明等别人都走完了再走。
“这就完了?”曾智摸着手中的小金人还有些意犹未尽。
“那可不是完了,再坐下去,都会生痔疮了!”李思明站起身往外走。
“真可惜,本来以为可以多拿几个的。哎,革命尚未成功,李同志还需努力啊!”曾智感叹道。
“走吧,咱能拿个最佳外语片奖加两个次要奖,已经不错了!都让你拿了,还让不让人活了?”李思明歪着头斜视着他道,“不过,全拿了也不错。拿个大满贯更好!”
“你看,你贪婪的本性露出来吧?”曾智笑着道。
这个“奥斯卡之夜”最大赢家属于《甘地传》,该片共获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在内的八项大奖。
但是这个夜晚人们记住的却是一位中国人的名字。李思明在台上插科打诨让人印象深刻,成了本届奥斯卡的一个最大的亮点。人们可以不知道最佳导演是谁,但是这位中国人的对美国人来说拗口的名字却是耳熟能详。
当李思明和曾智走出剧院的时候,两人立刻闭上了眼睛。因为在这个夜晚,面前几十个闪光灯一齐闪耀着刺目的光芒,让他们一时无法睁开眼睛。在李思明一愣神的时刻,各路记者们将手中的“各式武器”对准了李思明。
“李先生,请问您是否仍然对几个大奖的旁落耿耿耿于怀?”记者甲大声地问道,这才盖过四周的噪音。
“我说过,我不抱怨、不遗憾、不反对、不失望!”李思明的话有些不由衷,最佳导演或者最佳影片什么的,他当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最佳男主角。对于他来说,前者是早晚的问题,而后者对于一位演员来说,也许一步之遥就是十万八千里,成了永远的遗憾。不过他可不想惹恼了某些人。
“请问您还会拍电影吗?”记者乙好不容易挤了进来。
“目前我的职业还是导演,还没有改行的打算。如果我准备改行,我会提前通知你的!不过我唯一可以确认的是,我不是成为你的同行!”
“你的下一部还会用新人吗?你曾说过奥斯卡对新人不公!”记者丙满头大汗。
“对,还是新人。想获得提名的演员尽管来找我,包括剧本!”李思明做了一次广告。≮更多好书请访问:。 ≯
“您在好莱坞的第一部电影只拿个最佳剧本奖,十分令人遗憾。难道你没有什么想法?”记者丁还不放弃这个话题。
“我说过这部电影很普通,我的下一部更棒!”李思明用起了自己的“专利”。
……
李思明摆脱了记者们的围攻,上了公司的车,一溜烟地扬长而去。
“以后再也不见记者,这不是人过的日子。夏天到了吗?”李思明脱下中山装,抹了抹额头的汗珠。
“在好莱坞,或者说你只要是个导演,就得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弗兰克尔不以为然。对于他这个总经理来说,记者越多越好,他对现在情况再满意不过了。
谁是这个夜晚最受瞩目的人物?
这个问题第二天几乎所有的大报都在头条作了回答。李思明,这个来自神秘红色中国的首都的年轻人,是这个夜晚最受瞩目的人物。而获得最佳导演和最佳男女主角的两位,并没有受到特别的关注,人们纷纷将话题转向了李思明。事实上,李思明的中国身份让美国人更加关心,美国人对这个东方大国的一切都很感兴趣。
而李思明在台上的两次有趣的即兴发言,在电视新闻上反复播出,而鲍勃·霍普的哭笑不得的古怪表情与此是相得益彰。
“李思明在美国公众面前的第一次亮相,让人眼前一亮。从奥斯卡的角度来看,他是一个失败者,或者说,从某种程度上至少应该是个失意者。但是人们从未发现他有任何与此相配的表情,现场数十台摄像机不停地捕捉着来宾的面部表情,尤其是那些失意者。但是李思明始终面带微笑,仿佛对结果已经未卜先知,一副全在掌握之中的样子。这与他的年龄不太相符,我们可以理解为是自信。但他安慰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出色表演的黑人演员摩根·弗里曼时曾说:永不放弃是每个人应该最坚持的品质。这句话很有哲理。我们希望李思明本人能够坚持这一点!”《纽约时报》驻洛杉矶的记者梅丽尔·惠勒如是说。
“麦克肯纳电影公司的中国籍导演李思明,是本届奥斯卡最出彩的一位,他没有能拿最佳导演奖是令人遗憾的。本台刚刚得知,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已经接到了数十位影迷打来的电话,知情者透露:这些影迷声称,李思明的《肖申克的救赎》应该至少拿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三个大奖中的至少一个。也许正如李思明曾经指出的那样:奥斯卡对新人从不另眼相看。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未对此做任何评论,他们坚称这是委员们投票的结果。但是影迷们感谢李思明,拍出了这么一部思想深刻富有人生哲理的影片,我们期待着来年的他,能够得奖。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他的那句‘我的下一部更棒’将成为名言,否则只能是笑柄!”洛杉矶电视台早间新闻这样报道。
李思明坐在自己的办公室,盯着眼前的报纸,这是弗兰克尔特意送过的。
“还在看呐!不要骄傲自满哦!”曾智进来开玩笑道。
“我是在想,我旁边的这个家伙怎么有点眼熟,不过这人怎么笑成了这个样子?”李思明指着报纸头版上的一幅照片,上面正是被记者围着的他和曾智两人,曾智当时因为太兴奋了,那嘴巴一直没有合拢过。
“是啊,这人是有些眼熟,真够帅的!”曾智装作不知道李思明开的玩笑。
“你还真够谦虚的。有小刀帅吗?”李思明笑骂道。
“小刀?这个家伙最近挺神秘的,你发现没有,除了后半夜回来睡觉,白天看不到人影。”曾智道。他们三人租了一套挺大的公寓。
“我听说香港的吴记者也来了!”李思明笑着道。
“在哪呢?在哪呢?”曾智连忙回头看到,身后只有不断忙碌的职员们,还有那位手忙脚乱接听电话的老处女玛格丽特·摩尔的声音,这个女人现在成了全公司最忙的人,这也是李思明的广告招来的祸事:那些梦想成名的男女演员们,还有那些编剧们纷纷打来电话询问有没有机会。
“哦,我忘了,她今天夜里才到洛杉矶机场,如果你没空接机的话,我再找别人!一个小记者而已,怎能烦劳老板亲自迎接呢,你说是不是啊?再说了,咱丢不起这个人啊!”李思明“为难”着道。
“别麻烦别人啊,我天生平易近人,我当然有空!”曾智当仁不让地说道。
“那随你!”李思明轻笑着道。
曾智欢快地走出办公室,李思明猜他一定在考虑要不要打电话回香港,地球的那一头还是夜晚。将手中的报纸丢到一边,李思明并不关心这些娱乐新闻,通常他只会去浏览时政和经济版新闻,顺便他关心地是如何更快地赚钱。
曾智却去而复返。
“忘了跟你说,西雅图的那位,已经打过好几次电话了,你什么时候决定见一见。第一次我说你回国了,第二次我说你正在忙着结婚度蜜月,第三次我说你正忙着奥斯卡,再打来电话你让我说什么好。我可是正直的人,从不撒谎滴!”曾智道。
“说自己从不撒谎,这话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谎言!”李思明鄙夷道,“如果你是那么高尚的人,大帅就是圣人了!”
“那你准备怎么办?还这样晾着?”曾智不解道,“从来没看到你这么重视这么一个人,他只不过是个千万富翁而已!不及咱们的一个小指头。重视别人却把人晾着,这可不是待客之道啊?”
“千万不要小瞧任何一个人,尤其是在高科技这方面,一个在外行人看来毫不起眼的发明,却往往可以成就一个商业帝国,未来是一个高科技的时代,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不能用传统产业的眼光看问题。就像你们家,那是几代人奋斗才得来的成果。这是咱们以后都必须注意的。”李思明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要是表现得太急切,对方就会觉得自己奇货可居。我们只能采取拖的方式,消磨一下对方的锐气。”
“哎,又受教育了!你是我们的头,你说了算。”曾智不以为然,高科技对于他来说,如同八股文一样深奥,他只知道按照李思明的吩咐就行。在科技方面,不对自己不懂的事情发表看法,这是他的处世之道。在曾智的心里,李思明是核心,事实是他们五兄弟的核心。而徐在帅就是骨干,至于他自己,更善于去做一些表面的工作,比如和各方面关系打交道,还有媒体等公共关系方面。曾智很有自知之明,高难度的事情,交给聪明人去办,他宁愿去找人喝咖啡拉关系。
“继续晾着他。如果他继续打电话来,就说我们正在和他们的竞争对手接触,暂时没有时间接待他。”李思明想了想,“如果他根本就不把你给的资料当回事,那我们就不用跟他捉迷藏,这样的公司在美国多得是!不过,我很担心这样会不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我宁愿倒贴钱和他合作,这方面真的不是我的专业,我只有创意,过些年这些创意就不值钱了!”李思明感叹道。
曾智兴冲冲地出去了,一定是往香港打电话去了。而李思明却陷入了沉思。
“不知道,这个人是否愿意跟我合作?”李思明喃喃自言自语道。
第六十二章 这是侵权
1983年3月20日,李思明和小刀两人坐在美国铁路公司的一辆开往德州的班车上。
火车飞驰,两边的风景如画,星星点点美国乡村点缀其中,山峦、树林、草地、农场像短跑运动员一般风驰电掣。窗外的一切,如同一部三流肥皂剧,一晃而过,在旅客的脑海中留不下太深的印象。李思明坐在这窗前,打量着窗里窗外的风景,百无聊耐。
“小刀,前几天听说你每天深更半夜才回来?”李思明闲着无事,只好和小刀扯淡。
“什么听说?本来就是嘛!说得那么玄乎。”小刀承认,“你又不是不跟我住一起!”
“你……这样……其实挺好!”李思明思索着措词。
“你别瞎猜,我们是纯洁的朋友关系!”
“纯洁?不见得吧?”李思明将头靠近小刀的胸前,嗅了一下,“嗯,还用上了香水,这可不是我印象中的那位纯朴的大陆仔夏天同志,是阿智的香水吧?”
“哪条法律规定我不能用吗?”小刀强辩道,不知是气的还是不好意思,涨红了脸。
“当然可以用!”李思明想说的是另一件事,“不过呢,这种事你自己把握,演艺圈是个大染缸,齐琪人不错,现在名气也大了,再过两年尾巴恐怕就翘上了天,这单纯的人也会变得复杂。再说了,你能眼看着她拍戏时跟人卿卿我我,对了,还有拥抱、接吻,甚至有床上戏!”
“我们……还没到你说的那种程度,起码,现在只是普通朋友关系!我只是代替你尽地主之谊。”小刀否认道,不过李思明说的话他倒是记在心里。
“好了,这事我不说了,不过你要当心,不过话说回来,你要是不小心失了身,真不知道是赚了还是赔了?其实这将近一年半以来,你变了很多,我是说你不是那个曾经像丢掉了魂的那个年青人。这些天来,你开心了不少,有了目标很不错。”
小刀将李思明的玩笑话自动过滤了。
“明哥,当初你是不是就有预感我会成为‘兰博’式的人物?”小刀好奇地问道,那部史泰龙的电影正是过去一年中最火爆的动作片,史泰龙又一次展示了一个小人物的屈辱和反抗。这部电影,小刀看了三遍,很有感触,他觉得史泰龙演的就是自己。
“当年你那个样子时,‘兰博’可还未出生哦,我只是不想再看到有什么不幸,我们能活到现在不容易。”李思明神情低落,他想到了自己的队员,“我们不仅要活着,还要活着比别人更风光。脱了军装还是一个兵,我们在这个人生的第二战场上再惊天动地的干上一场。”
“……”小刀沉默了半晌,幽幽地说道,“离开大家后,我以为我找到了新生活,可是我错了。自从再回到你身边,我才发现这个世界太大了,远比我以前的小世界要精彩得多!”
这列火车上没有多少人,远途的人往往会选择飞机,近途的会自己开车前往。只有少数人选择火车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