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薇妮的异界生活-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距离莎莫维尔二十英里之外的多顿城是边境最大的城市之一,现在成了勃艮第东部反教会者的主要聚集区。

    听说三日之后,反教会者会在多顿城举行一场规模空前盛大的聚会。

    米雅难过而着急:“虽然我不赞成教廷目前的激进做法。但是,这些人也不该因此将整个光明教全盘否定。”

    在听闻多顿教堂的彩绘玻璃窗半夜被人砸了之后,米雅难受得一夜没有睡好。

    薇妮和莉莉安原本就要去多顿城。她们走的前一天向米雅道了别。没想到第二天出发的时候,竟然见米雅出现在了马车旁。

    “我要同你们一起去多顿城。”米雅坚决地说。

    一路上,她都没有说话,只是紧紧地抱着怀里的《圣典》。

    到了多顿城之后,薇妮和“仍然没能个舒服彻底的洗澡”的莉莉安去了旅店。她们对于别人的事向来礼貌地保持不感兴趣。因此也没有问米雅突然决定来多顿城做什么。

    多顿城虽然在整个帝国算不上一个大城市,但是城市中央却保留了一个有上千年历史的广场平台。平日里有什么盛大的活动,城主都会在平台上进行主持。

    而今日,米雅换上了从前在圣玛丽修道院时的灰蓝色修女长袍,抱着一本《圣典》,走到了平台上。

    “各位。请听我说,”米雅素来性子安静,突然在闹市上大声讲话。显得有些紧张。当人们好奇地看过来的时候,她的脸上已经开始充血,“我知道大家最近对教廷的做法有些误会,甚至对信仰开始了怀疑。”人们开始聚集起来,想看看这个年轻的修女想要说些什么。

    米雅深吸了一口气。大声说:“我想请问各位,你们有没有仔细想过‘信徒’的意义是什么?”她环顾四周。对上一双双充满置疑的眼睛,不知道怎么地,勇气忽地从心底涌现了出来。

    “当我说‘我是一个光明信徒’的时候,我不是在大声宣布‘我是一个无罪的人’;我是在轻声说‘我是一个迷失者,但是现在我受到了指引和宽恕。

    当我说‘我是一个光明信徒’的时候,我不是在说出自己的骄傲;我是在承认,我在蹒跚而行,需要主神的指导。

    当我说‘我是一个光明信徒’的时候,我不是想要表现强势;我是在公开承认我的虚弱,我需要神的力量给我支撑。

    当我说‘我是一个光明信徒’的时候,我不是在炫耀我的成功;我是在承认自己的失败,并且请求神来清理这一团糟。

    当我说‘我是一个光明信徒’的时候,我并不比你圣洁高尚;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罪人,正在接受着神的无上恩赐。”

    当米雅说完这些话的时候,两行泪水从眼角滑落。

    底下有人大声吼道:“伪君子!暴君!”

    “打死她!为死者报仇!”“伪善!独裁者!”“骗子!说谎者!”“滚开!虚伪的人!”“杀了她!教廷的狗!”

    看着下面群情激愤的人们,米雅紧张地抱住手里的《圣典》,却不愿意退缩。

    一只匕首被投掷上了平台,打中了米雅的手臂。米雅趔趄了一步,却仍然不肯逃走。

    很快鞋子、石头、小刀??无数乱七八糟的东西从四面八方朝她扔来。这些看着亲人朋友死在绞刑架上的人们早已被痛苦和复仇填满了心,而米雅的出现,使得他们无处发泄的愤恨找到一个突破口。

    在一片混乱中,米雅全身上下都受了各种各样的伤,当她的头被一只飞来的锤子敲中的时候,她直直地迎面倒在了地上。

    在米雅倒地的一瞬间,她心里最后划过的想法是“感谢神赐予我勇气,让我能够对着这些迷失的人,说出内心领悟的真谛。”

    ps:

    米雅说的那一大段排比句引自一篇文章i_am_a_christian。作者出处不详。本文翻译并引用的只是部分,作者个人觉得那文章写得非常之好,所以当初把图片存了下来。

264。葬礼和警告() 
    请牢记

    地址

    米雅的死在多顿城造成了巨大的震动。

    莫顿夫人带着管家亲自赶来了多顿城。莫顿夫人抱着女儿伤痕累累的冰凉身体,泣不成声。她从最开始的不肯相信,到最后哭得两天两夜没睡,声音都彻底沙哑。

    艾丽丝和林赛随后在两天两人到的时候眼睛都红红,显然在路上已经哭过。艾丽丝紧紧咬着唇,搀扶住莫顿夫人,半劝半拽地带她去休息。林赛则干脆利落地分配着任务,只是在说话的时候,有时会突然失声,缓了又缓,才能继续说下去。除了莫顿家族的悲愤之外,教廷和勃艮第家族同样受到震动。

    康奈枢机主教在米雅生前所在的圣玛丽修道院发表演说,沉痛地哀悼了“神最忠实的信徒”米雅。莫顿所做的一切,斥责了异教徒们的残忍和邪恶,并且表示会加强检察院的执行力,“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滋生异教徒的角落”。

    米雅被赐以殉道者的称号,额外受到恩赐,可以安葬在圣玛丽修道院的墓园。康奈派了见习神官去接收米雅的灵柩,却被莫顿夫人拒绝。莫顿夫人坚持要把女儿运回切斯特城安葬,葬在莫顿家族后山的墓地里。这个女儿从小就被送走,待在父母的时间不长,她表示要带女儿回家,补偿那些失去的时光。

    等到见习神官走了之后,莫顿夫人刚才好容易才压抑住的愤怒彻底爆发。她歇斯底里地抓住艾丽丝,嚷嚷说:“这些虚伪无耻的神官!他们洗脑无辜人的思想,把天真无邪的人当枪使!他们想要争权,却把米雅送去做出头鸟。米雅就是受他们利用,才会被害死的!这些伪善好利的神官,我要撕开他们的面具,让他们不得好死!”

    身为勃艮第的领主继承人。伊丽莎白也从距离多顿城不远的布鲁克来城连夜赶来,对莫顿家族作出交代。伊丽莎白命人找出了抓住行凶的人,全部抓起来判处绞刑。虽然莫顿家族一向亲近王室,但是现在战争刚开始,远在东南方的莫顿家族尚没有宣布立场。如果可以,伊丽莎白希望莫顿家族可以在战争中尽量保持中立。

    莫顿夫人虽然病着,但还是见了伊丽莎白。伊丽莎白深切地表示了自己的遗憾,并且努力说着劝慰的话语。她言辞真切,语言动人,这篇看似朴质但是其实能打动人的演讲稿是幕僚三个小时之内赶出来的。她从布鲁克来到这里的路上,一直在反复熟读默背。

    莫顿夫人对伊丽莎白抛下前线,来到这里。表示十分的感激。等到她们互相道谢分别之后,伊丽莎白立刻骑马回布鲁克林,而莫顿夫人则守在米雅白色绘着金边的棺材旁细细低语。

    出了多顿城,策马跟在伊丽莎白身旁的娜塔莉见公主一直抿着唇绷着脸,就能推测出她此刻必然十分生气。伊丽莎白一路都在思考。到了最后,从牙缝里咬出一句“该死!”

    侍女娜塔莉小心翼翼地问:“公主是在心烦教廷那边可能作出的反应?”

    伊丽莎白回答:“教廷接下来肯定以清理异教徒为由,派人来多顿城。这里接近战场边境,如果出了教廷的人来搅和,一旦战争再次大规模的爆发,必然会造成很多麻烦。”

    娜塔莉说:“我明白。米雅。莫顿的死。可以成为教廷扩展势力的借口。”

    伊丽莎白忿忿道:“米雅。莫顿真是个该死的疯子。放着好好的千金小姐不做,却跑来异教徒聚集的混乱边境传教。她的死根本是活该。”

    而在另一边,艾丽丝和林赛一左一右地扶起莫顿夫人之后。莫顿夫人的严重全是怨恨:“该死的勃艮第家族。我不会就此罢休。”

    林赛软声劝她说:“妈妈,你不要再伤心生气了。你去吃一点东西好不好?”

    莫顿夫人看向她,眼神阴恻得吓人:“我恨伊丽莎白。勃艮第。看到她的时候,我就不自觉地想到米雅。她们都是同样的年纪,凭什么她就在我面前活蹦乱跳。而米雅就要躺在冰冷的棺材里?”

    艾丽丝显然也被莫顿夫人的样子吓着了,说:“妈妈。你不要再多想了,我们先回去。这些事,父亲大人会处理好的。”

    莫顿夫人推开她,说:“你不明白的。那个伊丽莎白。勃艮第,她就在五十里之外的布鲁克来城。怎么这里治安这么乱,她都不管理。是她,是她故意放纵这些异教徒在这里作乱。”

    艾丽丝和林赛对望一眼,眼里都是担忧和无奈。

    莫顿夫人见她俩不理解,顿时有些恼怒,说:“难道你们看不出来吗?她暗中鼓励这些异教徒作乱,就是为了抑制教廷的势力过分膨胀。他们勃艮第家族为了王位,把自己出卖给了教廷。而现在,她又害怕受到教廷控制,所以才会包庇那些该死的异教徒!刽子手!杀人犯!”

    薇妮既然在多顿城,见到莫顿家族出事,她至少得作出关心和帮忙的样子。莫顿夫人在悲恸中无力对薇妮的存在作出任何反应。于是,薇妮负责了接待前来吊唁的本地神官,从莎莫维尔赶来的士兵,以及其他一些和莫顿家族有关联的本地贵族。

    莫顿夫人在偶遇了一个士兵之后,才听说了米雅在莎莫维尔小镇所做的事。如果是在从前,她必然是怒其不争地训斥米雅不知自持身份,离经叛道。而现在,她难得纡尊降贵地同一个普通的,断了一条腿,支着拐杖一走一跳的士兵和善地交谈。

    “夫人,说出来你都不信,”士兵信誓旦旦地说,“米雅小姐是我们莎莫维尔小镇最受欢迎的人。你看我们这些士兵粗鲁暴躁,嘿,你别说,当米雅小姐讲《圣典》故事的时候,偏生我们都能听得进。”

    莫顿夫人又是难过又是笑地说:“米雅这个傻孩子。”

    士兵又叫来自己的兄弟。在精致的花园里,几个粗鄙的大兵用脏兮兮的手比划着,讲着米雅生前的轶事。莫顿夫人认真地听了整整一个下午,唇角含着微笑,眼里盛着泪水。

    克莱斯托带着一束白花来祭奠米雅的时候,薇妮略微有些惊讶:“你没有回伊森家族吗?”

    现在战况紧张,身为继承人的克莱斯托已经在家族帮助主持大局才对,怎么会来到这里。

    克莱斯托将白花放到米雅的灵柩前,深深鞠了一个躬,这才回答薇妮的问题说:“我之前回过了伊森家族。”紧接着,他放低声音补充说,“是去放弃继承权。”

    “啊?”薇妮下意识地这么反应,其实心里却不好奇。卡莱斯托一心向着信仰,从来没有对权力和财富上过心。

    “我从进入圣殿起,就知道成为神的追随者是我一生想要追求的目标,”克莱斯托的目光停在米雅的棺木上,说,“我终日祈祷,为教廷战斗,我以为自己是一个虔诚的信徒,现在我发现,其实我做得远远不够。米雅小姐让我认识了,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信徒。一个真正的信徒,不是虔诚的信徒,而应该是一个‘好’的信徒。”

    薇妮理解米雅为什么这么做,也理解克莱斯托所受到的震动。但是她对于成为“好”的信徒这样的理想实在没有办法产生什么支持的想法。薇妮认为,所谓的信念就是坚信是对的,所谓的信徒就是企图让别人也相信自己是对的。她认为米雅在莎莫维尔小镇所做的事让人敬佩,但是因此传教而被杀死的事却荒唐得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于是,她敷衍说:“我相信你能做到的。”

    “米雅小姐是个真正的圣人。”克莱斯托感叹说,接着突然变换了语气,严肃地说,“薇,不,赫格伦小姐,我能单独和你说几句话吗?”

    薇妮不知道他想说什么,但还是跟他去了花园的一个角落。

    克莱斯托做出忏悔的手势,说:“赫格伦小姐,我需要向你忏悔。”

    “啊,忏悔?这个,其实──”薇妮没有兴趣听一个教徒的忏悔。

    克莱斯托打断她的话,说:“我感到非常抱歉。但是我必须向您坦白,当初我去诺伯城认识您,并非出自我的本意,而是受到了老师的指示。”

    薇妮点点头,这个动作足以鼓励克莱斯托继续说下去。

    “我将这件事当作一个神圣的任务。我所做的一切,都非出自爱意,而是出自对教廷的忠诚。后来的出征和受伤,也都是老师的授意。受伤的那次,我的伤其实并不严重,但是我却喝下了虚弱剂,为的是想让你着急。我每天都在为自己说谎而忏悔,但是我那时同时又告诉自己。每个人都是罪人,如果他犯下罪行是为了更伟大的目标,那么这样的罪行是可以被原谅的。”克莱斯托懊恼地低下了头,不敢看薇妮的眼睛。

    薇妮见他说完了,于是总结说:“好了,我现在知道整件事。我原谅你了。”

    克莱斯托向她行了一个郑重的礼,躬身亲吻了她的手背,说:“谢谢您的原谅。”

    就当薇妮以为这一切就此完结的时候,克莱斯托叫住了她,面色纠结,似乎好容易才下定决心说:“不要去佛兰城。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要去佛兰城。”

    ps:

    1)“好”的信徒,本意想用的词是virtuous,但是用“有道德的”或者“有德行的”感觉都不对。

265。复活教派的宗旨() 
    请牢记

    地址

    进入欧斯托地区之后,薇妮和莉莉安明显感到了这里的治安和勃艮第直属领地相比,差了许多。欧斯托民风彪悍,老加略特伯爵奉行无为而治。在和平时期,这样的治理方式或许能推动自由贸易的发展,但是当战争来到之后,随着平民难民异教徒的迁移,整个欧斯托地区的治安情况迅速恶化。

    薇妮和莉莉安一路上遇到三群盗匪,其中两群明显是没有受过什么正统训练的流民,只不过是看她们俩柔弱才会下手,没想到薇妮莉莉安连咒语都不用就将这些比她高一个头的汉子撂倒在地。

    等到了城里,新教徒的集中地,薇妮才感觉到这里文化氛围的变化。新教徒反对教廷专权垄断。他们不去教堂,而是寻找一个安静的角落,围在一起,翻开《圣典》读上一段,然后轮流发言讨论。

    新教徒除了和前来申讨他们的圣殿骑士发生武力冲突之外,和当地的居民相处和谐。尤其是听说了勃艮第正在发生清洗运动之后,更是感激这样极端的事没有发生在欧斯托。

    新教没有那么多清规戒律。新教徒们说:烈酒是神赐予受苦难的子民的最好的礼物。身为神的子民,应当欣然接受神的恩赐。只要不醉酒伤人,新教徒没有理由对美酒说不。

    于是烈酒下肚之后,所有人都成了最好的朋友。

    薇妮和莉莉安首先来到的是勃奔城,也就是有名的勃奔酒的产地。

    莉莉安浅尝了一口当地最著名的勃奔酒之后,皱皱眉,表示不好喝。等到美酒芝士上来之后,她用面包蘸了一下,之后选择直接吃白面包。薇妮从前是佣兵的时候,习惯喝劣酒。难得喝上好酒之后,不由得屏住呼吸享受。

    酒店老板看着莉莉安的行为,就知道她是外地人,不过看她是一个年轻姑娘,也不好说什么,仍然好心地提醒她说:“这位小姐,看你们就两个姑娘一路,出城的话,尽量乘坐驿站马车。这附近除了盗匪横行之外,还闹鬼。”

    莉莉安忍不住笑出声来:“闹鬼?”

    酒店老板一本正经地说:“本城附近教堂的墓地突然就空了。墓地都葬的是历代的神官。有些墓穴可以追溯上上千年前。神官们下葬的时候,都很少陪葬什么值钱的物件。还有人半夜看到有神官在走动,说着什么奇怪的语言。好多人都说。是新教徒的活动,引起了这些已经沉睡的神官的──注意──教堂薇妮和莉莉安当然不相信酒店老板的话。莉莉安说:“盗墓而已。只是这些淘金者显然不专业,什么不去盗,非要去盗教堂──”

    薇妮也想到了什么:“有人看到半夜有神官走动──””莉莉安说:“我记得你同我说过,当时在诺伯城外的墓地。你们遇到了──”

    薇妮补充完了她的话:“复活教徒。”

    莉莉安一只手撑了头,沉思说:“我们当时去的墓穴,其实是王室的墓地墓穴的一部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秘密。那个墓穴是凯特琳娜的墓,就是那个历史上最有名的亡灵法师凯特琳娜的墓。凯特琳娜在玛丽。海顿女公爵被处死之后,就消失了。教廷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她,那是因为她受到了当时的国王。海顿女公爵的亲弟弟查尔斯三世的保护。凯特琳娜死了之后,葬在王室墓地的边缘,没有姓名。时间久了,也就被人遗忘了。”

    薇妮说:“我听劳里神官说过,复活教徒认为世人罪孽太多,所以神才不愿意降临。他们想要清洗世人的罪孽,迎接神的到来。”

    莉莉安说:“复活教派的历史比骑士存在的历史更加久远。但是那位劳里神官大概不知道。其实复活教派虽然被认为是教廷的分支,因为他们的信仰绝对纯粹。但是其实,他们中有过很多亡灵法师。”

    薇妮一怔。莉莉安起身,付了钱,说:“我们先去被盗墓的教堂看看。”

    勃奔城教堂占地面积不大,但是因为历史悠久,有一部分的墓地在郊外,没有迁入城内。

    虽然盗墓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神官们的注意,但是因为人手不足,加上城外混乱,教堂实在无力派人去看守墓地。

    莉莉安和薇妮走进墓地,看了看被挖开的墓穴,说:“这些人盗墓的手法非常不专业,看来应该是复活教徒做的。除此以为,我相信任何有理智的淘金者,都不会来教堂墓地盗墓。”

    薇妮看着黑洞洞的墓穴,说:“这么说,复活教徒是在寻找什么东西?凯特琳娜的墓,勃奔教堂,他们是要找什么历史古物?”

    莉莉安拢了拢外袍,跳入了墓室中。薇妮跟着她跳了进去。

    “复活教派从成立开始,就是为了一个目的,”莉莉安取出魔法灯,照亮着墓穴的墙壁,仔细观看,“那就是──”

    “是什么?”薇妮从莉莉安的语气中听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莉莉安有些犹豫。她欲言又止,看着薇妮的眼睛,似乎内心在作挣扎。

    虽然棺材被打开了,但是里面的尸骨却没有被动。薇妮走近了看尸骨,尸骨是男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