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江山-第5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泛。为制造纸浆及一切木纤维工作的优良原料,适宜于做器具、家具及胶合板。

    鱼鳞松跟冷杉则具有很大的相似点,比如木材轻软,易加工,用途广,造纸、细木工、器具、造船、建筑用材,都是强项。

    只靠着库页岛上丰富的森林资源,奥哈的本地居民根本不需要为自己的生路犯愁。当地没粮食不可怕,当地居民手中有钞票就可以了。

    捕鲸船离开了奥哈,很难说他们什么时候能再度回到这里。

    如今的捕鲸船虽然不会大把大把的浪费鲸肉,但也不能拖着一船肉,来回的往返于大海和港口之间。阿留申群岛大大小小的岛屿无数,横跨太平洋北端了,现在那些大大小小的岛屿上就设置了一个个的鲸肉处理厂。

    肉质比较粗糙的鲸肉运到中国大陆了,依旧会因其便宜的价格而备受平民的追捧。这个时代的中国可还远远没有到‘想吃青菜’的地步。

    但是鲸肉太多,就要注意防腐,尤其是夏季天热时候。

    那么鲸肉又该怎么防腐呢?

    经过这些年的摸索,陈汉的捕鲸业已经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处理方法。

    先是将这些鲸肉反复的洗净放血,然后依照处理牛羊肉的方法,放入各种香料、调料煮熟,然后按照肉干的方法做成鲸肉干,这是最上档次的处理办法了。

    这样处理后的鲸肉,味道真的跟牲畜肉质很相似,完全可以封成小包小包的售卖,价格跟海鱼干差不多少。

    而鲸肉更方便的一种处理手法就是用烟熏干,或者说抹上一层重重的海盐,挂起来风干。

    这种大块的鲸肉保质期很长很长,都可以从海边一直运到大西北的前线去。

    说真的,捕鲸业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大量的鲸油,数量更多出许多倍的鲸肉也为国人的体质发育带来了不小的帮助。

    再是农耕民族,吃肉对身子骨好的道理也是谁都知道的。

    只可惜,捕鱼业这些年的发展虽然很快,但海鱼海货的价格依旧不便宜。沿海地带还好,再远一些的内陆,就是到了21世纪,海货也依然是高档货,这个年头想要海鱼贱的的跟豆腐一样,那不可能!

    所以,鲸肉是绝对的好东西。

    为了保障鲸肉的产量,保证各捕鲸公司不一味的追求利益,将鲸鱼肉大批大批的舍弃,只追求鲸油,在各捕鲸公司贩卖鲸油的时候都要定下了一个对应量。

    比如说你买了一吨鲸油,那么你就必须要有至少五吨的鲸肉出售证明。

    这等于是给各家捕鲸公司戴上了一个金箍咒。

    也所以,中国绝大部分的鲸鱼加工厂都建在了库页岛为中心的冰州府境内。境内鲸鱼资源丰富的冰州不仅资源丰富、区位优势也非常突出,是天然的捕鲸后勤基地及加工中心,应该充分利用的起来啊。

    这东西真的浑身上下都是宝。

    就连欧洲人普遍跟着鲸肉一块丢弃的鲸鱼骨头,那里头也能榨出油来。虽然这根本不能同鲸鱼厚厚的脂肪层的含油量相比,可是但积攒下来也绝对不是小数了。何况榨取完鲸油的骨头冷却后捣成粉末做成鲸骨粉,那便是上好的磷肥。鲸骨在高温蒸煮的过程中还会固定一部分氮,因此鲸鱼的骨粉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天然肥料,而且量相当大,大约能占到鲸鱼体重的6…7%的样子。

    还有那鞣制完成的鲸皮,其厚度大约在两三毫米左右,可以拿去做皮衣、鞋子乃至是内甲。鲸皮制作的雨衣不但轻薄,而且防水性能极佳,尤其是耐寒,在西伯利亚的冬季酷寒下也不会变形断裂,是一种高品质的皮革。一条鲸鱼的皮完全可以制作一两千双雨鞋,抹香鲸这种大家伙的皮甚至能做两三千双鞋也不成问题。

    所以,东方的捕鲸船同行对于欧洲同行杀一头鲸鱼一般只在海上割取掉鲸脂,再取下鲸脑,然后剩下的几乎都遗弃在了海里行为,眼红不已。这可真是在红果果的浪费。

    鲸鱼的肝和内脏都是很有价值的。鲸肝可以制成鱼肝油,一些内脏也可以制鱼肝油,这是中国千年前的药典医书中就明确记载的珍品。

    鲸鱼的内脏中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制成的鱼肝油可以当做营养保健品甚至药品来使用,给年幼需要补充这些维生素的小孩们服用,价值非常巨大。

    这鲸鱼真的浑身是宝啊!只要能充分的利用起来,别想欧洲人那般挥霍无度,一头鲸鱼所能产生的效益就是过五十万的。

    四月份是北极圈都变得温暖的季节,除非是必须的事情,不然,捕鲸船是不会在这个时候返回到库页岛本土的。

    对于国内大片大片即将收获的麦田,这个温暖的季节,也是捕鲸船们丰收的季节。

    真正忙碌在大洋上而无有打的收益的是往来于北美和南明州的移民船。

    承天十五年五月,遥远的南洋对于西北和东北即将发生的战争更没有半点的感触。被命名为汉州的马尼拉,今天暴雨如注。

    一批运输移民的船只刚刚离港,目的地是南明州。随船携带的还有大量的布匹、棉花、牲畜等。

    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当初陈汉的移民船抵到南明州的时候,那除了人口外,装载的可还有大量的农具、铁具、皮具、机械设备、五金工具,乃至武器弹药等工业制成品。

    可是现在呢?

    铁具和一些器械,南明州已经能够自我供给了。这里缺的还是布匹、棉花、牲畜这些基本资料。

    这就像当初的南洋、缅甸一样,最早发现了紫檀、楠木、乌木之类的珍贵木材都要被运回本土处理,最多是转了一圈后以高级家具、雕塑、工艺品、马车车体等奢饰品的形式返销了回来。等于是从这些地盘再度收割了大量的金钱利益。

    可是现在呢?几年过去了,南洋、缅甸,这些当地都已经建起了一座座家具厂,而且是高档家具。那些珍贵的木材就不应该用在造战船上,对于那些家具厂的东家来说,那一颗颗的柚木、楠木,甚至是檀木都被加进了船里头,真的是暴殄天物了。

    只要是光用来造家具,看看他们的产量能提高多少?

    不知道现在国内的高档家具的需求量有多大吗?

    一些家具厂东家手里的订单都排到明年了。

    这就是时间带来的变化,这就是发展。

    汉州府已经再次进入了雨季,这地方的天气干湿两分,东部的太平洋面是台风发源地,伴随着雨季的瓢泼大雨,湿度大、台风多,这汉州府很明显的气候特征。

    但昨日的大雨在今天早晨就停下了,清晨起来,外面空气真不是一般的清新。

    吉田正平两年前从婆罗洲迁移到了汉州府城,前者还是有些乱,当初保安队和挺身队把当地的土著杀得有些狠了,到现在都有土著躲在密林深处,保持着抵抗。

    吉田正平索性就搬家了。

    妻子已经将早餐做好,主食是大米粥,配菜是一盘水果,一牒酱菜,一份黄豆芽炒豆腐,以及凉挑的虾米海带,另外还有一个馒头夹荷包蛋。

    看吉田一家的早餐,你真的已经瞧不出有半点的日本味道了。

    吉田正平三下五去二地将早餐吃完,扭头看了看门口,他八岁的小儿子正坐在那里玩泥巴。这是他最小的儿子,同时也是国语说的最溜的孩子。

    也不知道是不是吉田家族的遗传,包括他和他那死在北美战场上的哥哥在一块,整个吉田家族的男丁说起国语来都带着一种外国味,让人一听就知道是移民,真正的移民。

    只有这个没多大的小儿子,南京官话说的最地道,同时这也让他对小儿子更加疼爱。

    “肉价又涨了,鸡蛋也涨了。”他的妻子在一边开始抱怨了起来,今天是旬末,学校不上学,工厂里也房间了,更吉田正平夫妇还住在一起的儿女们,除了精力旺盛的小儿子早早的起床玩耍,其他的都呼呼的在睡大觉。

    “那些贪婪的小贩每来一次涨一次价,真是坏透了。不但这些涨了,芒果、香蕉也涨得很厉害。这政府就不管一管?”

    吉田正平妻子说话的语气中带着一股不满意。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抱怨了。但是汉州不是当初的婆罗洲,这座大城市就这毛病,一到雨季就吃的喝的全涨价。

    天知道这海龙王刮风下雨,碍着那些小商小贩们什么事儿了。可是人家还就涨价了。

    吉田正平在前线受了伤,又从军医院转到了家中,他心里已经有谱了,自己很可能是再也回不到军队里去了。别看他那个位置不起眼,但盯着那位置的日本人多着呢。

    说不准,哪天一个通知下来,他就要脱掉国防军的军装,变成汉州或哪个地方的警察什么的了。

    吉田正平根本不关心老婆的嘟囔,吉田家又不是当年的穷光蛋了,就肉类瓜果涨价的那点小钱,还能吃穷了他们吗?

    吉田正平哼都不哼一声,一手抓起夹着荷包蛋的馒头,一边眼睛盯着桌面上的报纸。

    这是汉州府官方报纸,想要看到中俄前线最新的消息,汉州的私营报纸不能指望,那还要看官方。

    吉田正平的主要关心点在东北,因为他的老部队在东北,因为他受伤也在东北。

    东北的雅库斯克,这座城市只要被国防军打破了,那就彻底扫荡俄清了。就算列普宁带着少量俄军在阿尔丹山原里钻山洞,那也只是皮癣之疾。

    整个东西伯利亚就算是帝国的地盘了,然后与北海连成一片,整个西伯利亚的一半就属于中国了。或许等到今年过年的时候,整个西伯利亚都是陛下的了,也很正常。

    “唉。”可惜啊,他的侄子,他的儿子,吉田家的好几个男丁,都没能考中军校,甚至于连能上职高的都不多。这群笨蛋,笨蛋!

    吉田正平真恨不得自己也死在战场上,而不是仅仅受伤。那样,吉田家就算为国捐躯两个了,政府一定会给予优待,说不定后代里谁就给拔入了军校呢。

    武士出身的吉田家,靠从军打仗赢得眼下一切的吉田家,下一代人中怎么能一个军人都没有呢?

第八百五十章 中国的美好时代(续)() 
孟加拉湾,距离英属印度的军政中心加尔各答只有20里的北方小港口金德讷格尔。

    这个比之澳门的地盘都要小一些的小港口,就是法国人在孟加拉湾唯一的落脚地。

    北美战争爆发的时候,这个小镇被英国人兵不血刃的拿下来了。但战争结束以后,这个小镇又回到了法兰西的手中。并且法国人还仗着盟友迈索尔军的优势迫使英国人增大了金德讷格尔小镇的面积。大约扩大了有40%,但它的面积依旧小于澳门。

    不得不说,这是一件万分悲哀的事情。

    西历1789年的六月七日,也就是承天十五年的五月初五,晴。

    这个季节的金德讷格尔港已经进入了夏季,气温炎热潮湿,又常有雷暴雨伴随着狂风,断断续续袭击该市,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临近海边的缘故,但这对缓解湿热很有帮助。

    中国的五千万华元的真金白银不知道这个时候有没有抵到巴黎,但一定数量的中国商人已经通过法国人的这五块非武装殖民地,真正意义上涌入了印度大陆的南北。

    他们之前与印度当然也有贸易往来,数额还相当的不小,但现在这无疑更上了一层楼。

    最近金德讷格尔港的业务相当繁忙,因为中国商人的到来,其周围附近的印度王公是蜂拥而到,这些先前时候被沃伦·黑斯廷斯榨干了油水的土著王公,手中或许没有了真金白银,但还有很多别的东西。

    最多的就是檀香木,印度的老山檀可是檀香中的上乘之品。特点是其色白偏黄,油质大,散发的香味恒久。在印度历史上,早早的就成为了印度王公们喜爱的东西。而现在这些檀香木被对一样喜欢檀香木的中国人来说,绝对是一笔好买卖。

    纵然这几年,中国内地高档木制家具、木材市场上已经有了檀香山的檀香木填充,但印度这儿的老山檀一样很有市场。

    再有就是印度这儿的佛教遗迹。

    如今的中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都已经知道天竺佛教早已灭亡的事实了。但佛教在印度毕竟辉煌过,千百年时光中佛教在印度境内留下了很多很多的遗迹。就比如说印度的佛教石窟。

    过去,这些东西对于信奉婆罗门教的印度人来说,一点价值约没有。可是现在,这些东西就又成为了宝贝,因为中国人要这东西。

    从第一笔生意在五年前做成后,主要分布于温迪亚山脉和德干高原一带的巴查、卡尔利、纳西克、阿旃陀等佛教石窟就成为了印度王公贵族们或许私利的宝地,他们从里头小心的切割下一座座佛像、佛塔,甚至是整片整片的花草纹样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浮雕,或者是更珍贵的彩绘壁画,转手到靖海去,就都能卖出大价钱来。

    很多的印度人还‘找到’了佛骨舍利,最初国内佛教界听闻这一消息后,激动的都稀里哗啦了。但他们高兴的真太早了,等他们组团抵到靖海的时候,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就不是一枚佛骨舍利了,而是n多枚的佛骨舍利,不仅有指骨、牙齿,还有纯粹的舍利子。这个时候,中土佛教界的人要是还相信这些玩意儿是真的佛骨遗宝,那他们就全都中了邪了。

    如今中国人开始借着法国人的渠道进入印度了,印度人也就更欢快了,他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交易了。而且除了东北方各地的土著王公以外,汇聚在金德讷格尔的还有来自不丹、廓尔喀、锡金等国的商人贵族代表。

    这些喜马拉雅山脉一带的小国们,并不是完全不能同中国产生贸易交流,实是因为穿过了整个藏地,再越过了喜马拉雅山脉,历经了千辛万苦将商品送到他们国度的中国商人,价格要的实在太高。而金德讷格尔的中国货价格可就相应的低得多了。

    大海上的线路运输比之藏地高原方便的太多了。

    他们过去都云集于加尔各答,现在则一**的来到了金德讷格尔。

    威廉·埃德蒙再次登上了法国人的土地,他是一名种植园主,虽然他的种植园里种的不是棉花这种走俏货,而是黄麻。但黄麻也不难出手啊,尤其是前几年的战争时期,在西方世界黄麻一度比棉花更抢手。

    当然,这种现象说的只是出现在欧洲,而不是中国。

    在中国市场上,棉花的地位要远高过黄麻。尤其在缅甸也开始大规模种植黄麻之后。

    埃德蒙从来就没奢望着把自家的黄麻运到中国去出手,可是现在中国人来到了他的家门口,要是再抱着原来的路子,不跟中国人打交道,那就太死板了。

    第一次来金德讷格尔,埃德蒙就是抱着开拓商路的打算来的,然后来了后的他就再也忘不掉金德讷格尔了。

    这地方的中国货并不比加尔各答的要少,而且便宜。

    那斧头、锤子、铁钉、镰刀铲子和铁料,都是种植园需要的东西,金德讷格尔的中国货比之加尔各答的同类产品要便宜出两成。

    另外瓷器、茶叶、生丝等等,价格也比加尔各答要便宜的更多。

    埃德蒙满载而归,然后很快的他就带着英镑过来了。

    埃德蒙是来大扫货,在他住下的旅店大堂,埃德蒙跟之前签订了协议书的中国商人碰头了。然后他就得到了一好一坏两个消息。

    坏的消息是,金德讷格尔商品的价格上涨了,些许中国特产至少跟加尔各答的中国货物保持了一致。当然,铁器方面这里还是要便宜不少的,但在茶叶、丝绸和瓷器上,就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这是一场妥协。伦敦一致不认同我国和法兰西签署的协约,反对我国进入印度大陆。我们需要一个彼此的退让和妥协。”

    “这可真是一个坏消息。”埃德蒙显得有些无精打采。他就差了半个月不到。自己带着五百磅再次来到金德讷格尔的时候,就已经是两个天地了。

    当然,他之前签订的协议是可以都按照原先的价格的,毕竟已经付过现金了。

    “但另外我还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华元与英镑的汇率彻底被确定了下来。一英镑可以兑换二十八块华元,手续费只需要1%。”中国人三天前在金德讷格尔开了一家银行点。

    这个汇率可让很多英国人都有利可图了。

    在加尔各答英国人自己开办的银行中,英镑与华元的实际兑换率都不会超过27,手续费也不是单单的一个百分点,整个算下来,价格往往是落到26。5了。

    所以别听民间的传闻胡扯,很多人都说一英镑应该兑换三十华元,但嘴巴说的话永远不能当真。

    而现在金德讷格尔中国人的银行点出现了,1:28的汇率完胜加尔各答的英国银行。所以,这一消息被埃德蒙得知之后,他的第一个反应还是英国的银行可真黑啊。

    28的汇率扣掉1%的手续费,那也有27。7呢。但英国银行给的是26。5,他们的利润该有多大啊。

    “该死的东印度公司。”埃德蒙都想起了当初的货币兑换了,用欧洲的白银去套现日本的黄金,然后购买中国的货物。

    “这真是个好消息。”埃德蒙高兴地说道。

    他手头付了之前协议书的后续费用后还能剩下300磅,三百英镑也就是能兑换8300华元,而要是用加尔各答的银行汇率来兑换,那连8000华元都不能保证。

    这里的中国货比之加尔各答唯一的不同就是要用华元结算,英镑在花销之前必须兑换成华元。

    300百元似乎价值并不高,十个英镑左右么,或许埃德蒙请人大吃一顿就花出去了,举办一场小型的酒会也差不多要这个家【这个时代的英镑真的超顶用】,但自己花用了和白白的被人占去便宜,这感觉可是天地之差的。

    加尔各答,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根据地,在这里他们代表着英国政府。存在感比‘老巢’所在地英国牛逼的多了。

    “一英镑兑换二十八华元!手续费一个百分点。”约翰·迪尔嘴里吐出的这个数字让加尔各大银行的董事汉普顿有些眼晕,这不怪他失态态,实在是这个价格比加尔各答银行的兑换率高的太多。

    “扣除掉一切费用,实际到手的是27。7,而我们只给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