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县长也帮腔说。
山岭县是一个穷县,这名声在市里可响了,调查组的人觉得山岭县的人没安好心眼,定然是县里头留下他们也要哭穷,于是市里的调查组负责人赶紧说:“我们只管调查这件事情,旁的,你们可以走正常渠道,向市里反映或汇报。我们的任务完成,我们必须赶紧回去,领导还等着汇报呢。”
说完,市里的调查组急急地就溜了。
知道市里的调查组走了,牛小伟埋怨县委书记:“书记怎么让他们走了?咱怎么也不能让他们白来呀?没卡着他们,可惜了。”
“你以为就你精呵?人家没卡你就不错了。”
县委书记老道地说。→文·冇·人·冇·书·冇·屋←
“唉,小伟说得对,把他们放走,真可惜了。怎么着也得把他们的车留下呀,那怕是借呢。真的,那车真不错,老有劲了,还排场。”
李县长也摇了摇头,很是无可奈何地说。
第149章 硬如吃药
县委书记和县长回来了,知道市里那边没啥事儿了,牛小伟便对他们说:“您二位领导可别再走了,你们盯着工程,我得出去了。”
李县长一听,便把眼一瞪,说:“你想上哪儿去?这工程关系到民生,这是咱县当前工作重中之重,今年咱县的政绩全在这儿呢,你不盯着,咋成?啥事都得给我放下,就盯着房子的事儿。”
牛小伟一听李县长这话,便说:“那成,我听领导的,我盯这个。那啥,药材加工厂的事儿,你盯着呗。书记,这样中不?”
没想到牛小伟在这等着自己,李县长干瞪眼。
老哥们儿肯定是像着老哥们儿,于县委书记说:“那好,牛小伟你爱去哪儿你就去哪儿,这工程你交给我们了是不是?咱先小人后君子,这亲民工作的成绩,可就跟你没关了呵。我先告诉你呵,别说我事先没说。”
“没天理了,真是没天理了。”
牛小伟很是无奈地叫了起来。
可是叫归叫,牛小伟还得去忙他的事儿。
这是山岭县第一次盖楼,同时这还是山岭县城市现代化改造的第一步,县委书记和县长可是真上心,也因为没经验,不敢大意,县委书记和县长轮流去工地上泡着。盖房的建筑工地是这样,整地基的时候,慢,且不出活呢,可是等到出了地面,可就快了,一层层的,长得特别快。
看着楼出了地面,再看着楼跟夏天地里的苗似的一个劲地长,泡工地的山岭县县委书记和县长,这叫一个有成就感。东北天冷,这疙瘩的人都好整两口,心性一好,县委书记和县长没事就整两口。
官儿,当到这份上,那才叫当出滋味呢。别以为当官能搂到钱,就那啥,常言不是说,“光看到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吗?再说,搂到钱为啥?不也就是这了这样的舒心吗?
县里俩主管领导看着楼一天天地长高,心情愉快地整两口,可是牛小伟这边却脚不沾地的忙。设备拉来了,厂房弄起来了,要按牛小伟的想法,应该干起来了,可是却不成,设备得要调式,一点一点的调式。
牛小伟真没想到,一个设备调式还能调起来没完没了,牛小伟这叫一个急呀。急也没用,不懂,牛小伟只能干瞪眼。瞪眼着急,不是牛小伟的风格,他怎么着也得找人发一下牢骚呀,于是牛小伟便给麦冠打电话。
不能骂广东来的师傅,还不能骂广东人?于是牛小伟打电话便骂麦冠你们广东人太操蛋,干活一点利落劲儿都没有。
麦冠一听就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于是就说:“牛县长呵,不要着急的啦,不要上火的啦,办法会有的啦。”
麦冠这不急不恼的“的啦”牛小伟更上火了,于是他冲着电话吼道:“别给我‘的啦’了,我快疯掉的啦,有啥招快说。”
到底是多年的朋友了,麦冠说话一拿劲儿,牛小伟就知道他有办法了。
听到牛小伟真急眼了,于是麦冠便直截说了。
麦冠让牛小伟准备些钱,然后跟那些师傅说,请师傅加个班,今天一定把机子调好,这是加班费。
草!是要钱呵,牛小伟一听,便明白。照着麦冠的办法办,结果机器第二天就运转了。可是牛小伟还是不放心,便让那几个广东人说价钱,让他们培训几个本地人。
牛小伟这么痛快,广东师傅自然就照办了,于是牛小伟很快就把药材加工这块给搞定了。
与山岭县两个主管领导愉快和牛小伟完工的痛快不同的事,市里的领导不知道该拿山岭县咋办了。支持吧,弄了一个调查组下去,弄得自己没了退路,不支持吧,这事好像又不对,特别是山岭县那边已经开了工,而且老百姓都支持。市里的领导陷入了两难。
自己纠结也就罢了,郑国栋还不依不饶的,追着市长和书记替山岭县人民讨说法。
牛小伟他们顺利开工,郑国栋心气一下就起来了,接着听了牛小伟药材加工厂也顺利开工,郑国栋更是跟喝了蜜似的。山岭县全装在心里的郑国栋,所以山岭县的现在的变化,一下就让郑国栋看到了山岭县的美好未来,于是他一下也强硬起来。
市里别开会,只要一开会,郑国栋就会把山岭县的事弄出来,让领导说说。郑国栋这一弄,市里的领导真怕了郑国栋了,于是会也开得少了。
事情不是拖的,越拖越麻烦,而郑国栋因为有牛小伟他们作劲,他是越来越有斗志,郑国栋这样,就像是他在赌一把,要么让人轰回山岭县去,要么用山岭县给自己立威!
现在郑国栋发生变化了,他不再是追着市里当家人批准了,而是给市里领导讲山岭县发展的意义和给穷县的榜样作用。有那么一句话,叫“无欲则刚”这也是对郑国栋的现在的状态写照。
市里的当家人就没遇上过这种事儿,自从改革开放,中国的体制就那啥了,有的地方管领导都叫老板了。叫领导为老板,看似叫着玩儿,其实是对个人权力的承认。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了,权力在个人手中使了也三十年了,权力的向个人手中集中,全国人民都看见了,特别是以权谋私的不断败露和以权谋私谋到的利益的扩大,让即便是不在体制中的人都能明白,现在领导手中的权力有多大。
面对体制中这样的状况,一般没有人敢像郑国栋这样,挑战权力。也正因为这样,市里掌权的领导,没有应对的办法,特别是面对郑国栋貌似出以公心。
市里领导拿郑国栋揪住山岭县的事儿不放头痛,和郑国栋平级,甚至比郑国栋低级别的人也都头疼,因为郑国栋这样,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工作了,特别是那些名分上归郑国栋管理的。
“咱郑副市长这是咋的了?是不是吃了啥药了,咋硬成这样了?”
差不多市里体制人都在讨论这个问题。
开始,郑国栋坚挺起来时,市里党委这一块的人,还拿这事当笑话看,看到市政府这一块窝里反,市委这块别挺多开心了。可是没乐多久,常委这块也不乐了,因为郑国栋要求把这事儿上升到政治高度去认识,市行政乐意拉更多人下水,于是就答应了。
山岭县的事儿没整好,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传到谁手里,谁都不好受,于是党委这一块也乐不起来了。笑话看不成,还把自己弄进来,党委的人也开始知道这是啥滋味了。
郑国栋在这事上没私心,于是面对再多的人,他也不憷头,他也能从容面对。同时,因为郑国栋不是为了争什么,而是真心做事,于是他一天天地也在丰富,于是市里的领导越来越招架不住了。
招架不住,市里两个班子的大头不得不为山岭县坐在一起,拿出一个方案来。
事情就是这样,只要认真面对,总有解决办法。
办法也很简单,既然郑国栋特别关注山岭县,他又是山岭县出来的人,那就让他去办。这事还不怕他以权谋私,市里领导有办法。
市里领导的办法就是:一个子都给,而且是坚决不给!
这事弄成这样,在一般的地方,对一般的人来说,就是难为人了。现而今的社会,上级领导同意的事情,哪有不给钱的?
郑国栋真像是吃了那药,硬得不得了。不给钱不是,咱就不要。
不给钱,得给人吧?不给人那就是难为人了,于是人给了。
有了人,郑国栋组成了一个工作组,然后带着人就下去了。
郑国栋不仅带着市里的工作人员下去,还把市电视台的人带下去。
市电视台谁下去,当然是大美女杜鹃了。
大美女到哪儿都是寻啥,现在杜鹃在市里也是名人加牛人了。杜鹃一动,具有新闻敏感性的报纸、电台啥的记者,也主动请缨,一起下去了。
硬气,绝对的硬气!
带着工作组下来的人,不少,可是带着工作组和媒体下基层的,除了市里的正头,哪个副头有这派?于是郑国栋一动,有人就眼红了。同时,也有人发现郑国栋玩的是正路子,于是他们也立即学郑国栋去创造机会。
郑国栋这也算是衣锦还乡了,因为气派够了,绝对的够了。
郑国栋的硬气是真的。
牛小伟他们干活,就是来实际的,把事干成,可是郑国栋那绝对是要在高一层上看问题了,也就是要总结出意义来,于是山岭县人便有目标了。有了目标,牛小伟他们干得更来劲了。于是,从外表上看,郑国栋的硬气,传到了山岭县,于是,山岭县在郑国栋的带领下,也硬气的如吃药般的坚挺!
第150章 投资投机
山岭县的规划早就搞好了,山岭县的工作也是顺利展开的,郑国栋带工作县回到山岭县不过是总结一下,让山岭县的领导们在意识上把自己做的工作,提高到政治的高度。另一方面,也是郑国栋整明白的事儿,就是宣传,所以宣传一下也跟上了。
这样一整,山岭县一下又出名了,特别是山岭县又是上电视,又是上报纸,还上广播电台啥的,整个一个立体宣传,让山岭县一下就成了尽人皆知。
现在这事吧,挺有意思,改革了这些年,中国人也真有成绩,现在某地只要一出名,人们首先想到的不再是那啥,首先想到的是那些方有钱!这是啥,这就叫经济意识。
山岭县一出名,房地产商的楼一出地面成形,就有人来问房子什么时候买,啥价钱。因为山岭县配合,再加上牛小伟做工作,也搭上农行的人也认为这是机会,急于出成绩,于是贷款大大地有。有钱,市房地产商便整了一个大的,一下盖了三栋楼。
回迁,一栋楼就足够了,另外两栋楼,便全是用来卖的商品楼。摸到这一情况后,买房子的人便涌来。这些买房子的,大多不是山岭县人,就是传说中的投机客。现在个人投资人真是大有人在,而且,这些人出手那也不是小数。
一有人询房价并且透出买房的意思,盖楼的房地产商便乐了。在山岭县盖房,房地产商原来也没太大的把握挣钱,原本目的是为了整出名声,整上市的事儿,可是现在一立体宣传山岭县,人们一来山岭县买房投机,盖房的房地产商是真乐了。
最早开发时,牛小伟多了一个心眼,弄了个土地主的规定,房地产商出售房子的价格,最后决定要由山岭县县政府说了算。牛小伟弄这霸王条款,原本是防房地产商乱涨价,给他们添麻烦。当时因为并不看好山岭县的实际销售能力,市房地产商就没想着涨价这碴儿,想着能全买出去就不错,于是就答应了,可是现在郑国栋弄这宣传一出,形势大变。形势一变,房地产商就想涨价了。
涨价,那得跟牛小伟商良,这事儿,山岭县政府让牛小伟出面。市里的房地产商没跟在山岭县跟牛小伟谈涨价的事儿,而是把牛小伟请到了市里。在招待牛小伟**一通后,市房地产商透了涨价的意思。牛小伟一听,就笑了。
“你涨价,我背骂名,这合适吗?”
牛小伟笑着问。
“有啥条件,牛县长尽管提,我们老板说了,只要牛县长张口,一句话的事儿。”
负责招待的人这样答复道。
“我提,我肯定提,可是兄弟,我跟你提不了,因为这事儿肯定不能让你知道。”
牛小伟看着招待自己的人,说。
市房地产商派来招待牛小伟的人不是一个,男男女女的有几个。他们原想,县里来的一个满脑袋高梁花子的家伙,能有啥能耐,几个人一出面,他还不那啥了?即便他硬实,是个愣汉子,男的上完女的上,一齐轮他,他还能硬着?可是牛小伟是啥人呵,那是在党校培训过的,还憷他们?牛小伟这话一出,招待的人只能认栽。
不得已,市里的房地产大老板亲自出面,招待牛小伟。
大老板好体面,说不出那话来,牛小伟也不难为他,于是他来说。
“你是大老板,有见识,你的手下也挺会处理事儿,可那啥,我是一个怪胎。山岭县你去过,维加斯你知道不?那是我个人的提款机,你说,我还能找你要钱不?”
说完,牛小伟戏谑地看着大老板。
谁牛逼呀?现在,在中国,房地产商盖的房子就是他们的提款机,他们应该是最牛逼的人,可是现在,遇上一个也有提款机的人,而且他的提款机一点不比房地产商的差,这样一来,房地产商可就牛逼不起来了。
“牛县长呵,现在是商品经济,牛县长年轻,要跟上时代呵。”
市房地产商笑着说。
经济玩不转,就玩政治。
牛小伟等的就是房地产商玩政治。虽然山岭县搞那个规划牛小伟知道有政治意义,可是因为一直在具体操作,也就是说,牛小伟一直低头具体工作,他没能跳出来过多的想政治意义。郑国栋这次回来一搞,牛小伟一下就从具体事务里跳了出来,上升到政治高度。上升到一个层次后,牛小伟眼界打开了,于是他便有了新的意识,想在,他就要用了。
“要说房子是你盖的,涨不涨价是你的事儿,当初我跟你订的这个协议,也只是为了山岭县的人能买到平价房,所以你可以弄两个价。可是,我答应你涨价,而且我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替你背骂名,甚至还得接受市里的调查。可是我不能光付出,我得有回报。”
牛小伟打出了自己的牌。
只要是让涨价,房地产商是啥条件都能应。因为这不光是涨价能挣钱,而是因为涨着价买房子,房子才好卖。卖房子这事儿吧,有点像那啥,抢着吃的饭,最香。
“牛县长真是明白人,条件尽管提。”
牛小伟痛快,大老板自然也得拿出姿式。
“现在抢着买房的人都是山岭县外的人,这些人买房肯定不是想成为我们山岭县的人,他们肯定是在投机,是想挣山岭县人的钱。我让你涨钱,山岭县人肯定会骂我,因为他们招惹不起你们。而我呢,只要同意你涨价,我就应该挨骂。可是我是一地的父母官,光挨两句骂是过不去的,我得给山岭县人弄房子,现在国家大趋势是城市化,我必须满足人们想进城的要求。所以你还得给我帮忙。我要在县城周边搞新农村,这事你得上手。”
牛小伟摊了自己的牌。
这事儿,可是不好说,因为搞新农村都听说过,可是没谁搞过,因为没有先例,这事儿就是冒险的事儿。于是大老板不敢应。
大老板不敢表态,这是牛小伟早就想到了。牛小伟想到了搞新农村,牛小伟也挺那啥,因为这要钱呵。钱从哪儿出?钱肯定不能从老百姓那儿出,只能整用房基地换房的事儿,旁的招儿,别想。可是这样整,基地不能马上换成钱,就要压着一大笔钱。
要说,在山岭县搞新农村建设,那纯熟扯淡,因为太超前了。可是,从全国的发展形势上看,要想跟上时代,就得大跨一步,就得玩大跃进,否则,山岭县永远是落后的。牛小伟也是琢磨来琢磨去,想破了脑袋,又和不麦冠讨论了半天,然后又和县委书记、县长商良,最后又找了郑国栋和董彩凤,一句话,是听了众人的看法后,牛小伟才下决心整这事儿。
整新农村这事儿,牛小伟想遍了,还得从房地产商下手。
“这样,房子全由你们操作买,我们不干涉,能买出市里的价,我们也不管。而且买房的时候,山岭县的人闹,我给你压着,骂人让他们骂我。可是卖房的利润,你不能装腰包,你得拿出来,帮我搞新农村。当然,这钱不让你白出,是算入股,还是咋还法,你们说。当然,要钱,你得给我时间。这事儿,算是我们有求于你,条件你提。”
牛小伟再次摊牌。
这事儿真是没整过,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以前没想着在山岭县赚钱,可是现在明摆着能赚钱,可是赚了钱要给别人,大老板真是想不开。
“这事儿,我急。我急你也要急,赶紧给我答复。”
牛小伟又追了一句。
“妈的,真是穷山恶水出刁民。”
牛小伟这一催,大老板不由得在心里骂起来。
虽然大老板没骂出来,可是他脸上还是表情不对。牛小伟看了,便说:“这事儿,你得跳出来看。咱们前边的合作的怎么样,想你心里清楚。往后的合作,我肯定也不会挖个坑让你跳。我觉得吧,最多也就是你不挣钱。可是不挣钱,你却买了一个好名声。那啥,我觉得你掺和我这事儿,能把你染上红色儿。在中国,一个红色的商人,不仅是名声好,让人信任,有这包装,你是不是能挣更大的钱?”
牛小伟又用玩笑的口气,启发般地说道。
牛小伟这回可又那啥了,大老板是啥人呵,一下就从另一个角度全衡利弊了。
回到起点,想开始的想法——上市的事儿,于是大老板立即就答应了。
“我们只有一个要求,保密。不然房子怕买不成。没钱,咱办不成事儿。”
大老板明白地说。
这是当然的了,牛小伟肯定得配合着把楼买出去。
事情就这样达成了初步意向。
“规划的事儿,还得你来。”
牛小伟又说。
“那得等我把房子卖出去。”
大老板顺杆爬着说。
“成。可是别让我等太久。不过,我指定配合你,把卖房子当成我的事儿。”
牛小伟也表明了态度。
这是合作共赢,于是把酒言欢。
第151章 被人瞧见
牛小伟和市房地产大老板在一起,被两拔人看见了。
看到牛小伟和房地产商在混在一起高档消费,一拔是市纪委的人。
山岭县太牛叉了,那宣传搞的,尽人皆知。山县岭的县委书记和县长不抢功,把出镜的机会也分给了牛小伟。因为牛小伟是实际谋划和操作的人,于是记者问他的问题就很具体,于是这样一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