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过云层思念的味道-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息。
  计算机系有几名学生都准备出国。姬菲迎平时除了上课和在实验室做项目,就是跟着校队训练,所以她也不太清楚班上那几个准备出国的学生现在怎么样了,更没问过他们。校队有一个大四的师兄准备出国,但是这段时间非常忙,姬菲迎一直见不到他的人影。
  查完资料后,姬菲迎搜索了一下美国的代码和斯坦福的区号,然后记下。
  
  第二天早上计算机系只有一节专业课,下课后姬菲迎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去图书馆上自习。校园里的道路很宽,两旁种了两排树木,大部分叶子已经掉了,灰色的树枝将蔚蓝的天空隔成几块错落的空间。
  路上她从大衣口袋里拿出手机,点进信息的编辑页面编了两句话:“你现在方便接电话吗?有些事想问一问你。”
  美国西部跟国内冬季有16个小时的时差,斯坦福此时应该是傍晚六点。
  想了一下,清空所有字,重新输入内容:“你有没有空?有些事想问一问你。”
  编辑完信息,她在通讯录里找到“斯坦福”,在号码前面分别输入美国的代号和斯坦福的区号,然后摁下发送键。
  不知道他下课了没有。
  虽然之前就曾跟他发过一次信息,姬菲迎不确定他现在的手机还能不能收到中文信息,为防万一又编了一条英文信息:Are you free now? I wanna ask you something。
  
  信息发送后,姬菲迎继续往图书馆走去,办理还书手续。
  进了图书馆阅览室后,她从杂志架上取了一本新一期的Science杂志坐到位子上看。过了一个多小时,大衣口袋里的手机震起来。
  不是震动一下,而是连续的震动。
  有来电。
  姬菲迎拿着手机快步走出阅览室,屏幕上,来电显示那里滚动着三个字:斯坦福。
  她连忙摁下接听键,“喂?”
  从手机那头传过来的声音清逸入耳:“姬菲迎。”
  简单的三个字,穿透层层电波滤入她的耳朵。
  短暂的停顿后,语调略微放得随意,“想问我什么事?”
                          
作者有话要说:删了部分情节
2011…2…1




☆、第 33 章

  有好几秒钟的时间,姬菲迎拿着手机站在那里,神思有点恍惚。耳朵里似乎还荡漾着他的声音,陌生的,清冷的,熟悉的,简洁的,所有元素在她的大脑里不断闪过,然后渐渐融合到一起,抹去了那一年多离别的光阴。
  手机那一头的人得不到回应并没有催促她,手机里十分寂静,仿佛连电波声都可以听清楚。
  他没说话,姬菲迎隐隐听到他附近有人在说话,用非常纯正的英语在说着什么,但是声源似乎跟手机隔得比较远,因此听起来非常模糊。到后来话音越来越小,没说完尾音就消失在气流中。
  
  图书馆楼下种了几排高大的树木,叶子早就掉光了,灰色的树枝横在半空中,纵横交错的空间中拖曳出一片蔚蓝的天幕,有寒风吹过,光秃秃的树枝在空中抖动着,冬日的阳光很浅很温暖,洒在树枝上,拖出暖和的味道来。
  由于是中午吃饭的时间,校园的几条主道上都是学生,都在往各个食堂的方向走,整个校园都是学生说话的声音。
  姬菲迎站在图书馆阅览室的楼道口,现在已经过了十二点,正是吃午饭的高峰期,不断有学生从她身旁经过,杂乱的脚步声终于使她意识到,在太平洋的彼岸,在手机的另一头,有一个人正在等她说话。
  手机深处的英语对话声越来越小,声源在渐渐远离。
  姬菲迎立刻收起漫天的遐思,一边往楼下走一边对手机说:“嗯,我想问你申请出国留学的事,你现在方不方便?”
  “很方便。”回答简洁清晰。
  手机那边安静了很多,他大约是走到了一个没人的地方。
  似乎是从室内走到了室外,有微弱的风声传进手机。
  
  过了一会儿,大概是听不到她说话,他开口:“你说。”
  姬菲迎走出图书馆,在一棵树下站好,将自己的情况简单地说了一下:“……你可以简单跟我说一下吗?”
  程释一直安静地听着,偶尔在她停顿的间隙“嗯”一声,等她全部说完问了几个关于专业和研究方向的问题,姬菲迎一一答了。
  他“嗯”了一声,微微一顿,“你准备得怎样了?”
  姬菲迎脸上一红,硬着头皮对着手机说:“啊?我还不知道要怎么准备,我只知道要考托福和GRE,还有签证……”
  “签证是以后的事。”他似乎心情不错,说话声中流露出淡淡的笑意。
  姬菲迎大窘,她是对这些事情一窍不通。
  姚家俊就在英国读书,姬菲迎跟他一直有联系,但是对出国这件事真的了解不多——即便她每隔几个月就会收到一些关于留学讲座的短信。
  
  他说:“把你的邮箱告诉我。”
  “哦好。”
  姬菲迎估摸着他要拿笔和纸记下来,便略作停顿。等了一会,手机那边的声音并没有任何细微的变化,她随之想起程释那种惊人的记忆力——他根本就不需要用笔和纸,连忙将自己的邮箱地址报给他听。
  “你下午有没有课?”
  “有两节专业课,要上到六点才放学。”姬菲迎忽然意识到,他那边已经很晚了。等她上完两节课他那边就是凌晨了。
  她站在图书馆外面,许多吃完饭的学生陆续走回图书馆,有几个学生一边走一边讨论着刚才吃的饭菜。
  程释也听到了手机另一头喧哗的声音,想起她那边已经是中午了,问:“你吃饭了没有?”
  姬菲迎被他突然转换的话题弄得一怔,“还没有。我在图书馆看书。”
  “你先去吃饭,明天中午我打电话给你。”
  姬菲迎之前一直在想时差的问题,听了他这句话下意识地就想他口中的“明天中午”指的是他那边的中午还是她这边的中午,但是这个念头只是在她脑海里一闪而过,反正只有两个可能——不是他那边的中午就是她这边的中午,她等他的电话就是。
  她想着他应该要休息了,拿着手机跟他道别:“好。那先谢谢你了。”
  正在犹豫要不要挂断通话,忽然听到手机里传来他清晰的说话声,“是你那边的中午。”
  姬菲迎一愣,赶紧应道:“嗯好。谢谢!”
  
  下午两节课都是计算机专业的相关课程。上完课几个女生到食堂吃饭,女生回到寝室便各忙各的,上自习、洗澡、上网。姬菲迎晚上有选修课,收拾好东西便去上课。下课后她去公寓洗了澡,然后打开笔记本上网查资料。
  第二天早上连着上了两节课,下课后姬菲迎直接回了寝室。
  她放好书包后拉开窗帘和窗户透气,刚坐下来手机便响了,赶紧接通电话。
  依然是昨天那副声音。程释很快切入重点,将准备出国的具体步骤一一告知她:学习成绩、出国考试、申请、签证,各项事宜说得十分简洁,但脉络和重点非常清晰。
  
  姬菲迎在纸上记了几项重点,有一个地方听得不是很清楚,“刚才那句话什么意思?”
  “你现在不用记,我给你发了一封邮件,附件那个文档有点用,你有空可以看看。”
  “哦好。”
  接下来姬菲迎只需听清楚脉络和重点即可,不用再一一记到纸上。
  
  他读的是本科,跟她的情况不同。他说话本就简练扼要,虽然是跟她介绍一项繁琐的程序,甚至还跟她讲了几个细节的问题,但也很快讲完,总共用时还不到半个小时。
  此时姬菲迎也听出来了,他那时有专人帮他办各种手续,完全不需自己动手。
  从认识他以来,姬菲迎还是第一次听他一下子说这么多话,心中感激不已:“谢谢!我等一下就看邮件。”
  楼道里响起各种脚步声——有些女生吃完饭回寝室了,姬菲迎从柜子里取出笔记本电脑,开机,将桌子上的网线插进电脑网线的端口,登进邮箱。
  登陆邮箱后,果然在收件箱里看到一封陌生邮件,发件人那一栏写着Stephen,发送时间是他那边的白天。
  她目光在邮件的发送时间上停住,对着手机问:“你今天不用上课吗?”
  “今天是星期五,不用上课。”手机里传出来的声音润着浅浅的笑意。
  
  寝室的窗开着,学校的广播在播放歌曲,前奏的和声和旋律非常熟悉,姬菲迎立即听出是Return To Innocence。
  男歌手的歌声在校园上空飘荡着,随着非常有特色的旋律一起传进寝室:〃That will be the return to yourself;the return to innocence。 〃
  姬菲迎听着这首熟悉无比的歌,忽地想起高二那年的知识竞赛跟他一起参加比赛的情形。他在比赛中出尽风头,答出所有超纲的难题,为9班拿到了很多关键的分数。
  她的思维有点脱节,忽然说:“我们学校的广播在放Return To Innocence。”
  程释因她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而微怔,“什么?”
  姬菲迎的思维仍然没有回转过来,一时却不知道如何最精准地对他说出这首歌的相关信息,只好答道:“一首歌,我们学校的广播在放,你听得到吗?”
  说着走到窗户旁边,把手机伸出窗外晃了两下,希望能将广播的歌声传到手机的彼端。
  
  程释隐约听到一点旋律:“谁的?”
  “英格玛的,一个乐团。”
  刚才她只是听到这首歌有感而发而已,此时听他问及,便说:“就是高二知识竞赛的抢答题问到的那首音乐,主持人问这首歌是哪个音乐家的作品,我回答的。”
  说完之后她觉得自己简直强人所难。那么久以前的事,还是那么不着边际的一道题,而且又不是他回答的,他怎么可能记得。
  可是他很快回答:“我记起来了。有空我听听。”
                          
作者有话要说:2010…10…04
修改于2011…2…1




☆、第 34 章(修改)

  晚上几个女生都留在寝室里。九点多的时候老大关了电脑,说想去操场跑步,问其余的女生要不要一起去。
  老二在被窝里回忆了一下白天时室外的温度,说:“外面那么冷,我不去。”
  柳叶马上举手:“老大,我跟你一起去。”
  姬菲迎也说:“我也一起去。”一边关掉电脑的所有运行程序。
  
  十二月的天气非常寒冷,夜晚的气温很低,星星在深蓝如墨的天幕上泛着点点的星光。
  运动场每天晚上都有不少人来锻炼身体,即使到了冬天依旧如此,有的人累了便到看台上休息。远处的棒球场和室外篮球场还有学生在打球,偶尔响起吆喝声和拍球的声音。
  三个女生到了操场,先绕着跑道慢跑了两圈,然后一边聊天一边又走了两圈。
  老大看到有人在场边打太极拳,兴致勃勃地加进队伍中。柳叶虽然不会打太极拳,也跟过去凑热闹。
  姬菲迎也不会打太极拳,跟两个女生说想去看台上坐一会儿,便走向看台。
  
  老大打完太极拳,还想走几圈,柳叶求之不得,于是两个女生又开始绕着操场一圈一圈地散步。
  两人走到跑道的弯道,老大忽然说:“咦,姬菲迎一直坐在那里不冷啊?”虽然姬菲迎平时穿的衣服就不多,可是现在是晚上,气温比白天低了好几度,而她几乎是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
  柳叶顺着老大的目光望向看台,见姬菲迎坐在看台的台阶上,远远望去整个人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她一手撑着脑袋,望着前方,寒风凛冽地从看台上刮过,发出呼呼的声音,她毫无知觉,只是静静地坐着,似乎在想什么。
  柳叶将视线转向她所望的方向。没什么特别的,只是夜晚的天空而已——墨蓝色的天幕上飘着几缕白云,又细又薄,就像刚从棉花糖上拉出来的棉丝。
  
  过了几秒钟,柳叶收回目光,断言:“她可能在想事情。”
  “想代码吗?”老大还是第一次看到姬菲迎这么沉思的样子,除了深奥复杂的代码她想象不出还有什么可以让姬菲迎如此心事重重了。
  听老二说,姬菲迎的编程能力已经远超一些研究生,这也使得当全系的学生还在学计算机理论方面的课程时,她就开始跟着教授做一些大项目。而且最让老大佩服的是,她同时忙几件事——参加编程比赛、做项目、跟校队训练,却没有影响到学习,大一的成绩在系里一直名列前茅。
  可是事情多,就意味着休息的时间比别人少——刚开学那段时间,姬菲迎每天晚上差不多12点才回寝室,每天的睡觉时间不到六个小时。
  
  柳叶想了一下,“我也不知道。我看她今天好像有点心事。我记得今天中午我们回宿舍时她一直拿着手机想事情。”
  “心事?她这么小也会有心事?”
  老大又往姬菲迎的方向看了一眼,想起上学期发生的事,觉得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感情问题,“是不是又有男生跟她表白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柳叶点点头:“有可能。”
  宿舍里就她跟姬菲迎现在仍是单身,有一次姬菲迎不在宿舍,老大跟老二曾讨论过姬菲迎,柳叶觉得老大当时讲得很有道理:“她参加那些编程比赛都是跟男生一起,估计跟男生呆惯了,而且年纪本来就小,可能完全没往那方面想。”
  
  姬菲迎在看台上坐久了也觉得有点冷,她一看手表已经十点了,便顺着阶梯走下看台,刚走下去就碰到老大和柳叶。
  柳叶等她走近,问道:“姬菲迎,你坐在那里不冷啊?”
  姬菲迎摇头,“不会啊。我看到你们跑了两圈,又走了两圈。”
  柳叶凑过去拉起姬菲迎的手表看了看,“十点半了耶,我们回去吧。”
  老大和姬菲迎自然赞同:“嗯,回去吧。”
  
  翌日是星期六,姬菲迎去周云琦的学校找周云琦。
  周云琦是话剧社的成员,元旦晚会上要表演作品,这个月一直跟着社团排练,周末也有一半时间被排练占用。两个好朋友一起到食堂吃完午饭又聊了一个多小时,姬菲迎便跟她道别,然后坐车回学校。
  周云琦的学校离姬菲迎的学校较远,姬菲迎上了车便拿出书包里的MP3开始听歌,后来收到许婷婷的短信,便跟她聊了起来。
  公交车在公路上走走停停,车窗外的建筑物不断变化,姬菲迎望着车窗外掠过的一家医院,忽然就想起了黎墨。
  下车后,她从通讯录中找到黎墨的号码,摁下通话键。
  
  通话很快被接通,悦耳清雅的男中音响起来,声音中不掩惊讶:“姬菲迎?”
  姬菲迎一边走向学校一边说:“对啊,是我。你现在方便听电话吗?”
  “当然方便。”黎墨笑起来,笑声温润入耳,“你打电话过来,我什么时候都方便听的。”
  虽然看不到他的表情,姬菲迎却可以感觉到他很开心,于是她也很开心,“嗯,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就是想问问你最近过得怎么样。”
  两人平时也有短信联系,虽然并不频繁,但是通电话却是上大学来的第一次。
  
  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过的都是后高三时代,课业繁重,有时甚至比高三有过之而无不及。
  今天是周六,也只有这个时候一向课程繁多的医学院没有课,学生们可以干些自己想干的事。大多数勤奋的学生选择了看书、上自习,也有部分学生选择休息放松。
  下午黎墨跟学院的几个男生一起打球,走到场下喝饮料时,手机响起来,却没想到是她的来电。
  黎墨拿着手机走到场边,脸上的笑容又深了一点:“最近?下个星期有两门考试。临床医学的学生最忙的就是考试了。”
  
  “啊?这么多?”
  计算机系的课程也非常多,姬菲迎从大一入学就习惯了,倒是听到别人说课多时下意识地就想对方课程非常多。
  “这算少的了,下个学期的课更多。”黎墨不甚在意,“姬菲迎,你呢?最近在忙什么?”
  “也是忙考试,不过下下周才考,比你轻松一些,我还没开始复习,现在在背GRE单词。”系里最近也有一门计算机理论考试,姬菲迎对本专业的考试一向不怎么担心,倒没怎么放在心上。
  黎墨脚步一顿,“GRE?你要出国?”
  “对。”
  篮球场外的马路上不时有学生走过,有几个医学院的女生正往食堂的方向走,一眼就发现黎墨,立刻跟他招手打招呼。
  黎墨向她们点了点头便收回视线,继续对着手机说:“你什么时候考?准备得怎么样了?”
  姬菲迎实话实说:“没什么时间看,我现在好像一点感觉也没有。”
  校园的马路两旁种了很多树木,附近一棵树下有木长椅子,姬菲迎便走过去坐下,接着将书包解下来放到身侧。
  刚放好书包,就听到黎墨的声音传入耳朵:“别担心,你一定没问题的。”
  “谢谢啊!”姬菲迎并不怎么担心考试,但是听他这么说,心中不胜感激。
  
  姬菲迎坐在椅子上又跟他聊了十几分钟,忽然听到他说:“姬菲迎,我很意外,没想到你今天会给我打电话。”
  说完,黎墨忽然想起高三那时他去他们班找她,她当时也是这么说的。
  
  语声中夹带着温润的笑意。
  即使隔着手机,只能听到他的声音,姬菲迎也可以感受到他语气中的愉悦与真诚,那种感觉甚至比高中那时还要强烈。
  她也笑起来:“如果你不嫌我啰嗦,我以后也给你打电话。”
  黎墨望了一眼前方,十分认真地说:“那怎么可以?下次还是我打给你吧。”
  “嗯!好啊!”
  
  青春岁月的友谊,因为年华美好,也因此所有感情格外真挚。
  即使隔着遥远的距离,也散发着浓郁而隽永的醇香。
  而她何其有幸,能够认识这么多朋友。
  即便现在不在同一个校园,不在同一个教室读书,也依然是朋友。
                          
作者有话要说:很久很久以前,有读者留言提议让姬菲迎跟了黎墨,我当时也动过这个念头——很明显,这样比较好写。
后来看后面的稿子,又去看黎墨故事的稿子,这个念头胎死腹中
第三个网名,我让黎墨出来露个脸,希望你开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