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菲迎对这种彻底将一项准备了两年的比赛忙完的心情深有体会,“你们比赛怎么样?”
“省区一等奖,保送不了B大,高考加20分。”
化学竞赛远没有数学竞赛和物理竞赛受重视,即使拿了全国一等奖也未必能去B大,这个结果也早在黎墨的预料之中。
姬菲迎点点头,对他说:“没关系,你高考的时候好好表现就行了。”她相信他的实力。
黎墨漆黑的眼眸对上她的,笑容愉悦舒畅:“姬菲迎,你不跟我说这些话的话,我都不知道你这么看得起我。”以前都不知道她竟然对自己这么有信心。
这次姬菲迎没有回答,只是在心里感叹他的风度。
有一种人,笑容永远是和煦温润的,像溪水一样汩汩地浸润周围的人,跟人说话时会让对方觉得舒服惬意,就连谦虚的时候,都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而眼前的这个人无疑将这种风度诠释得恰到好处。
黎墨将提在手中的白色纸袋子递给她:“送给你的。”
“咦?送给我?”姬菲迎吃了一惊,没有伸手接袋子,“为什么?”
“不能送你吗?”他挑起眉。
“不是不是!”姬菲迎连忙摇摇手,只好从他手中接过袋子,“呃,就是有点意外,白白收到礼物……”
袋子很轻,白色纸袋里还有一个方正的乳白色硬皮纸盒。
“前天不是你过生日吗?”他的唇边噙着淡淡的笑,“虽然晚了两天,还是祝你生日快乐。”
“诶,我都忘了!你怎么知道?”
姬菲迎恍然大悟,一时有点受宠若惊,“谢谢!”接过袋子,郑重地向他鞠了一躬。
今天他来找自己已经让她意外,收到他的礼物更加意外。
“不用客气。昨天听阮承浩提起来我才知道的。”
姬菲迎有些不好意思地问:“你什么时候生日?可不可以告诉我?等你过生日的时候,我也送你一份礼物。”
他眼中笑意渐深,“你想送我礼物?不用了。”
姬菲迎摇头,坚持道:“不行!不然我心里会过意不去的。”
黎墨心里快速地想了一下,觉得能收到她的礼物也很好,于是答道:“我的生日是4月17号。”
“4月17号。”姬菲迎重复了一遍,抬起头,“好,我记住了!要是到时我忘记了,你提醒一下我。”
他微微一笑,靠到栏杆上,姿态闲适,“那我先在这里谢过你了。”
姬菲迎没去看袋子里装了什么东西,继续站在走廊上跟他聊天,“黎墨,你们体育课是不是经常去打篮球?”
“你怎么知道?你有看我们打球?”黎墨有点意外。
姬菲迎比划了一下,“有几次放学经过体育馆看到你们还在那里打球。”
高三1班至8班的体育课都安排在同一节课,有时她打完羽毛球出来还能看到他和阮承浩几个男生一起打球,有几次还在男生堆里看到1班的男生。
“是啊,打球放松一下,苦中作乐。”
他想了一下,说:“我听顾正宇说你羽毛球打得很好,下次有空我们一起打球。”
“好啊!”
姬菲迎看到数学老师从走廊拐角那边走过来,向他比划了一下,“我们要上课了,我先进去了。”
黎墨点了点头,“我也回教室了。”
姬菲迎回到教室后上课铃就响了,将袋子放在抽屉里便开始听课。
数学课的内容对姬菲迎而言一向比较简单。上了高三后,数学老师便特许姬菲迎上课时可以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当然要跟学习有关,姬菲迎一般是拿出习题册做习题,有时也会停下来听老师讲课。
这节数学课继续评讲上个星期数学测验的卷子。姬菲迎考了148分,是年级最高的分数,数学老师评讲最后一道题时,夸了一下她的方法和步骤缜密。
也许是刚才跟黎墨聊天的缘故,姬菲迎看着卷子上那个让数学老师乐开花的分数,突然想起高二在数学竞赛培训班的日子,回忆起他们几个学生在数学厅里讨论题目的情景,无比怀念以前有人跟她并驾齐驱的日子。
下午回到家姬菲迎才打开硬纸盒看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纸盒很结实也很精美,里面的塑料盒里躺着一部长条形的乳白色MP3,是今年最受欢迎的微型MP3之一。
第一次从同学那里收到这么贵重的礼物,姬菲迎拿着那部MP3开始想事情。
做饭的阿姨做完晚饭就走了,妈妈在厨房收拾东西,走出厨房时见姬菲迎坐在沙发上对着一个纸盒发呆,问道:“阿迎,怎么了?看什么东西?”
“没什么,同学送了一份礼物给我。”
“什么礼物?”
“一部MP3。”
“那你到时也送一件礼物给同学,礼尚往来。”
“哦。”
姬家所有人、妈妈和小姨都很注重质量,而对价格这种东西毫不在意,看上一件东西时不管它是什么价格都照买不误,姬菲迎也完全得到了这种遗传。
高三几乎每天都有考试。
考试就像一把无形的剑,每天都伴随着学生:年级每个星期有一次数学测验、一次英语测试、一次综合考试。物理老师每复习完一章的内容也会在课堂上进行随堂测验。除此以外,每个月还有一次完全遵照高考的考试模式而进行的月考。
本年度的高中生数学竞赛也于11月中旬的一个细雨霏霏的星期天落下了帷幕,姬菲迎和顾正宇等学生参加完比赛回来,高三第三次月考的结果也出来了。
姬菲迎这次月考的作文考了40分,这个分数放到整个年级还算是中上游的,但是放到1班就属于下游了。
下课后语文老师把几个作文分数游不到上游的学生叫到走廊上进行谈话,姬菲迎、许婷婷和颜少聪都在其列。
语文老师拿过他们几个学生的卷子翻了一下作文的部分,客观地进行了一番评价,并分析了每个人的问题。
姬菲迎上了高三后并没有太紧张,只是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复习,最明显的不同就是作业量比高一高二时多了。虽然她的语文成绩一向比不上数学成绩,作文分数跟正弦曲线一样有波峰也有波谷,但是她并不怎么在意。
所以当她站在走廊上时,虽然拿着试卷听语文老师分析作文,却并没有太沮丧。
语文老师是年级副主任,对这种年级特优生都怀着爱才心理,再加上这次语文作文判分标准比较严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分数,因此轮到分析姬菲迎的作文时,他并没有多说什么,只让她下次写作文的时候注意一点。
中午吃饭的时候,姬菲迎把自己壮观的作文分数告知了周云琦,顺便把颜少聪也被语文老师叫到走廊上进行重点教育的事一并说了。
周云琦听完姬菲迎的分数,估计颜少聪也好不到哪里去:“他考了多少分?”
姬菲迎回想了一下——她记得当一个男生对她的分数投以同情的目光时,颜少聪展示了一下自己的语文试卷,“好像是34分。”
“34分?”
周云琦是一个闭着眼睛都能写出一篇高分作文的女生,虽然听完姬菲迎的分数她的心里对颜少聪的分数有了准备,但是34这个数字还是让她的心揪到了一起,“我晕,他的作文简直是他的死穴。作文总分也就60分,他这样一下子就没了26分,要从哪里补回来?”
“那要不然你帮他写?”
“如果可以我也想。”周云琦叹了口气,“你说他数学和物理学得那么好,怎么语文就这么……惊心动魄呢?”
周云琦觉得好友和心上人都属于心理素质特别硬的人,不管分数多低,日子照旧过得波澜不惊。
姬菲迎朝她扬扬眉,“你可以指导他写作文。”
周云琦下了一个决定:“不行,我星期六要找个时间跟他说一下。”
她吃了几口饭,“说点别的吧,换个轻松一点的话题。”
周云琦找了几个话题,突然想起一件事,“我怎么觉得好像很久没看到程释的消息了?”以往都能在公告栏上看到他的相关消息的,今天拿这个奖,明天拿那个奖,后天还有比赛等着他去拿奖。
姬菲迎夹起盘子里一块水蒸蛋,“哦,他跟江胜闻高三一整年都不用上课。”
“咦,为什么?”周云琦羡慕不已。
“他们跟省队去外地集训了。”
“去哪里?”
“我也不知道。”姬菲迎摇头,“反正不在Z市。”
周云琦朝她翻了一个白眼,意思是“你这不是典型的废话吗”。
作者有话要说:1。
过渡章节。
睡不着,干脆起来把这章补完了,算是谢谢大家昨天晚上的支持——虽然这章没什么内容。
2。
有留言问到黎墨和阮承浩为什么知道姬菲迎的生日。阮承浩在姬菲迎后面坐了一年,是她在9班最熟的同学,所以知道的事情最多。
3。
许湛宏和黎墨送给女主的都是MP3。这是黎墨原型真实的经历。
4。
是不是有些同学还没看懂啊,程释高三不用上课,是全部课都不用上,不是像高二那样还会上一部分课,而是连学校都不用来,所以高三开学后就没在学校出现过,桌子都被学生拿来堆放书籍了。
昨天晚上更新时已经在25章补了相应的内容。
说得这么明白,大家懂了吗?
不过没看懂也没关系,下章程释就回来了。
☆、第 27 章
数学竞赛的结果一个月后便出了。Z中几名参赛的学生都获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中姬菲迎获得全国一等奖,顾正宇则获得全国二等奖。
第二天早上年级主任把姬菲迎叫到了办公室,告知她A大和B大都有意提前录取她,并且不约而同都向她开放了所有专业。
凭借全国高中计算机竞赛和数学竞赛的双重保送资格,姬菲迎被成功保送到A大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一月下旬,高三的学子们迎来了Z市第一次模拟考试。几天过后,姬菲迎收到了提前招录的协议书。
就这样,在距离高考还有半年时间的时候,她的大学已经提前定了下来。
刚走出数学组办公室,就遇到从语文组办公室出来的顾正宇。
顾正宇一见到她就说:“请客!保送的人乖乖拿出钱包请客!”刚才他在办公室就听到几个老师在议论姬菲迎被保送的事。
姬菲迎爽快地答应:“好啊,班长,你想吃什么?”
顾正宇没想到她答应得这么爽快,一听就乐歪了,“我想吃必胜客的雪糕。”
姬菲迎跟他并肩走回教室,“行!那中午去吧?”
坐在必胜客二楼的座位上,顾正宇一边舀雪糕一边说:“姬菲迎,我发现你挺老实的。”
姬菲迎听得有点没头没脑:“呃?什么意思?”
“我说想吃必胜客你就真的来必胜客,太老实了。”而且他说的是吃雪糕,结果她不仅点了雪糕,还点了披萨和午后点心。
顾正宇笑着摇摇头,“以后你很容易被你的男朋友欺压的。”
姬菲迎差点被嘴里的雪糕噎到,顿时满脸黑线:“班长,你想得太遥远了。”这种话顾正宇也只会对她说,如果是对着其她不熟的女生他是绝对不会说的。
姬菲迎也知道他在开玩笑,说:“而且偶尔出来外面吃饭也不错。”
顾正宇也同意:“也对,老是吃食堂的饭菜也不行。我前天中午还在菜里吃到了一粒砂子。”
姬菲迎端正了面孔对他说:“一粒砂子你就当成是高三的磨练吧。”
顾正宇想了一下,停下勺子,说:“这样吧,等我考上B大,我也请你来这里吃雪糕。”
“好,我记住了,班长,到时你别反悔。”
顾正宇问了她几个关于报送协议书的问题,接着话题渐渐扩散开,落到1班两名长期缺席的学生——程释和江胜闻身上。
姬菲迎喝了一口饮料,忽然想到一个问题:“班长,程释高二第一个学期没进省队吗?”
“进了啊,他高一就拿到省区一等奖了,本来高二那时就可以去集训队的。后来大概觉得没意思,就没去。”
姬菲迎将勺子插进雪糕里,舀出一勺,“为什么?”
“他爸妈本来希望他初中就出国的,不过那时程释的外婆身体不太好,他才留在这里。他好像对物理竞赛没太大兴趣,只不过因为物理老师对他期望很大才一直参加培训。”
顾正宇一边吃雪糕一边向她解释:“程释以后要读商科,如果现在一直搞物理竞赛,到时那些大学教授的目光都会集中在他物理方面的才能上面,认定要他读物理怎么办?”
姬菲迎立刻明白了前因后果,没再问下去。
而顾正宇接下来的话也印证了她的猜想:“我估计他觉得继续呆在学校里准备高考更没意思,而且学校也很需要这种荣誉。”就像他们参加数学竞赛一样。
一模结束后几天试卷就发了下来,各科老师评讲了试卷。高三第一个学期就在紧张有序的复习中落下帷幕。
高三的寒假只有两个星期,假期过后学生们便回到学校继续复习和准备各种考试。
按照跟A大提前招录的协议书,姬菲迎要参加本年度的高考,所以仍然留在学校学习。
这天下午轮到姬菲迎做值日。她走出教学楼时,已经过了六点半,由于是冬天,天黑得较早,整座校园都浸透在浓稠的暮色中。
傍晚的气温很低,校园里走动的学生不多,路灯在水泥地板上投下昏黄的光影,显得安谧幽静。
姬菲迎去小卖部买了两盒奶茶,站在宣传栏前看了一会,抬起手腕一看手表已经六点半了,便打算回家,转身就看到有一个苗条的女生背着书包从食堂那边的方向走了过来。
单琳琳见到她立刻举起手来挥了挥,笑容温婉开心,“师父。”
姬菲迎朝她走过去,也展开笑颜,“这么晚了,你怎么还没回去?”
“我现在都留在学校上晚自习,九点才回去。师父,你呢?”
单琳琳的声音跟她的模样一样,轻柔甜美,姬菲迎每次听到她的声音都会产生一种空谷绝音的感觉。
“我刚才在看宣传栏,等一下再回去。”
单琳琳“哦”了一声,问:“师父,你有没有时间?我可以跟你聊会儿天吗?”
“当然有啊!过来这边。”
树丛四周铺了瓷砖,学生可以坐在上面休息,树下还有几张给学生休息用的石凳。姬菲迎跟她在凳子上坐好,然后从书包里掏出一盒奶茶递她,“喝点东西。”
“啊,谢谢!那我不客气了。”单琳琳将吸管插进奶茶盒的孔里,“师父,我今天还跟同学讨论你。”
姬菲迎将书包放在膝盖上,有点不解,一手撑起脑袋,“我有什么可以讨论?”
“保送A大啊,我们班上的同学觉得你很帅。”
“我?我又不是男的。”姬菲迎倒是第一次被冠上这个字。
单琳琳认真地点了点头:“也可以这么说的。”
她两手放在桌子上,环顾一眼四周,忽然说:“师父,你还记得吗?高一中午的时候我们经常来这里休息。”
“记得。”姬菲迎也缓缓环顾四周。
姚家俊竞选学生会主席期间,他们放学后经常在榕树下的椅子讨论竞选方案。
姬菲迎问道:“姚家俊呢?我最近好像很少看到他。”
姚家俊在高三3班读书,3班的教室跟1班只隔了一层楼,但是姬菲迎感觉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看到他了。虽然单琳琳跟姚家俊也不在同一个班读书,但毕竟两人关系亲密,也许较了解。
“我也不知道。”单琳琳低头喝了一口奶茶,再抬起头时小脸略微有些萧索,“他最近在忙别的事情,好像很忙。”
单琳琳性格娴静恬淡,平时总是笑脸迎人,极少露出如此低落的表情,姬菲迎自觉问了一个不合适的问题,心中内疚不已,于是转移话题:“那你呢?最近怎么样?”
“每天复习和考试,不过觉得日子很充实。”单琳琳说着,脸上写满了一种名为充实的神情,“师父,我跟你说,这次考试我数学考了121分,老师说我有很大进步。”
“很不错啊!”作为曾经教过她数学的人,姬菲迎由衷为她的进步感到高兴。
单琳琳轻轻咬了咬下唇,踌躇着问:“师父,我想报L大,你觉得我考得上吗?”
“当然可以。”姬菲迎毫不犹豫地点头,“你肯定没问题。”
单琳琳脸上表情一松,轻轻一笑,举起右手握成拳头:“谢谢你!听你这么说,我突然觉得很有信心。”
两人坐在椅子上又聊了十几分钟,单琳琳低头看手表,“哎呀,已经7点半了,师父你要不要回家?”
姬菲迎也看了一下手表,说:“你先回去上自习吧,我也回家了。”听周云琦说过年级主任会检查每个班晚自习的情况。
“嗯,好。拜拜,师父。”单琳琳站起来,朝她挥了挥手,便走向教学楼。
姬菲迎将奶茶盒扔进附近的垃圾桶里,望着单琳琳的背影消失在教学楼的楼梯口,仍旧继续站在那里。
看着她跟姚家俊两年这么过来,心里对他们寄予了极大的期望,希望他们两个人可以风雨无阻地走到高考结束的那天。
开学后不久高三进行了Z市第二次模拟考试。考试结束后几天,各科卷子便发了下来,老师给学生详细评讲。
顾正宇各科发挥正常,成绩愈见突出,每次考试基本都排在年级前十名。曹芝琪的排名偶尔有较大幅度的浮动,在这种情况下,顾正宇可以说是1班排名最稳定靠前的学生。姬菲迎的成绩还算稳定,凭借数学和物理的绝对优势,每次总分都在年级前二十名里浮动,有一两次语文发挥出色也排进了年级前五名。
中午语文老师把姬菲迎叫到办公室进行谈话,给她详细分析了写作文的技巧。
市二模的成绩一周后在公告栏上贴了出来,顾正宇考了全市第一名,姬菲迎则为全市第四。
日子一天天过去,一下子滑到了4月中旬。
4月17号是黎墨的生日,姬菲迎一直没想好买什么礼物送给他比较好,思前想后,还是决定送他一个篮球。
星期天早上她去附近的体育专卖店看了很久,最后终于找到一个价格和质量都属上乘的篮球。
第二天早上课间,姬菲迎去2班,在教室外面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