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乐歌-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好了!”皇甫轸大喜,赶忙让人把马车开过来,请三人与自己同乘。临上车时,他才想起什么似的,回头看一眼孤零零的皇甫轩道:“大哥,你还愣着干什么?上车啊。”

    “……”皇甫轩神情数变,就在皇甫轸以为他肯定要拒绝的时候,却见他笑着点头道:“好。”

    这下,轮到皇甫轸感到有些恶心了,他只好强笑道:“大哥请。”

    皇甫轩点了点头,坐上了皇甫轸的马车。这还是他头一回坐自己二弟的马车,为了陆云,大皇子殿下也算是拼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 龙儿() 
陆仪回到阀主院,将陆云的文章奉给杜晦,强笑着说道:“寒家这小子的文章,还是很不错的。本院已经将他定为第一,希望不要让陛下失望。”

    “咱家也看不懂,”有陆仪这话就够了,杜晦接过陆云的文章,顺手收入袖中,便起身告辞笑道:“得等陛下看过之后,咱家才知道好不好。”

    “老杜,你确实得多读点书。”陆尚笑着起身相送,打趣杜晦道。

    “都老眼昏花了,还遭那份罪干什么?”在陆尚等人陪同下,杜晦出了阀主院,坐上一顶蓝呢小轿,对陆尚拱手笑道:“请回吧,改天有空再来找公爷喝茶。”

    “随时欢迎。”陆尚目送着杜晦的轿子离去,才看一眼陆仪道:“你还算机灵,知道先把陆云的文章定为第一。”

    陆仪登时后背嗖嗖一阵冷风。他很清楚,陆尚这话看似是在夸他应对杜晦有方,实则是在讽刺他和大长老演的那出活剧。

    很显然,陆尚方才虽然在陪着杜晦,却对外面发生的事情了若指掌。

    “回去吧。”在陆修的搀扶下,陆尚转身要回自己的院中。缓缓对陆仪说道:“还杵在这儿干什么?”

    看着陆尚的背影,陆仪脸色一阵激烈的变幻,终于一咬牙,赶紧跟了进去。

    。

    鱼池旁,藤架下,陆尚看着跪坐在面前的陆仪,依然神情平和道:“怎么,贤侄还有什么话要说?”

    “阀主,侄儿一时糊涂,险些没顶住大长老的压力!”陆仪以额触地,痛心疾首道:“现在侄儿知道错了,求阀主宽恕一回!”

    “哦?”陆尚一脸糊涂道:“贤侄,老夫怎么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老东西还在装蒜!’陆仪不禁暗骂一声。在他看来,今日比试,陆云和陆栖之争,就是阀主在和大长老斗法,是未来阀主之争的一次预演!

    在陆仪看来,事情的经过,便是阀主轻描淡写之间,就对大长老进行了全方位压制。双方展现出的力量,简直不在一个等级上!他把陆柏三人、四位皇子,以及初始帝的出现,全都认定为是陆尚在出手了……

    由此看来,阀主之前一直隐忍不发,绝非实力不济,而是在引蛇出洞罢了!

    陆仪这才发现,自己从前认为阀主的时代即将过去,实在错的离谱。所以他赶紧硬着头皮跟了进来,乞求阀主的原谅。

    “之前阀主一直不出手,是长老会气焰滔天,侄儿才想跟他们虚与委蛇一段时间,等待阀主亮剑的!”如是想来,陆仪神态愈发恭谦,指天发誓道:“但侄儿自始至终,都绝无跟大长老同流合污的想法啊!”

    陆尚这才明白,陆仪把今天所有的事情,都算到了自己头上。他也不说破,只淡淡一笑道:“呵呵,老夫就是要看看,我陆阀众人的千姿百态。”说着他顿一顿道:“疾风知劲草,板荡见忠臣。不来这么一出,我又怎么知道什么人可用,什么人不能用呢?”

    陆修眼中闪过一道怪异的光,旋即恢复如常。

    陆仪一听,忙不迭向陆尚大表忠心,反复强调自己从无背叛阀主之意。

    “好了,把心放回肚子里吧。也怪老夫,没有跟你把话说清楚。”陆尚微笑着让陆仪直起身子,道:“你是老夫看着长大的,对你我还是信得过的。”

    “回去后,侄儿就和他们一刀两断!”陆仪感激涕零道。

    “不必,你还是要照旧和他们来往。”陆尚却摇了摇头。

    陆仪愣一下,恍然道:“阀主是让侄儿潜伏在他们当中,以待其时?”

    “不错。”陆尚点点头,高深莫测道:“先祖设立长老会的初衷,是让族中德高望重的老者,有个建言献策的地方,协助阀主将本阀发扬光大。现在有些人,却错以为他们可以凌驾于阀主之上,甚至妄想主宰阀主更替。这样的长老会,已经完全违背了它成立的初衷,成了本族的一大毒瘤!”

    陆仪慌忙点头称是。“阀主所言极是!”

    “老夫一是为了本阀的名誉,”陆尚冷冷说道:“二是京中恐有大变,也许数年后,各阀便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局面。老夫担心本阀内耗严重,届时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所以才暂且容忍他们些时日,等待一个最佳时机罢了。”

    “阀主深谋远虑、忍辱负重,”陆仪一脸感动道:“侄儿愿誓死追随阀主,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有你这句话就够了,”陆尚点点头,温声道:“先下去吧,在老夫这里待久了不好。”

    “侄儿明白。”陆仪这才如蒙大赦而去。

    待陆仪离去,陆修才轻声问道:“父亲,杜公公那些人,真是你老请来的?”

    陆尚摇了摇头,轻叹道:“为父只是吩咐了陆柏一声,让他带人去给陆信父子助助阵,表明一下为父对他父子的支持。”说着他自嘲的一笑道:“没想到人家父子手眼通天,居然从皇家搬来了救兵。”

    陆修点了点头,为自己父亲的厚脸皮,不由一阵汗颜。

    “其实为父也可以帮他,但这跟目前示弱的调子不谐。”陆尚却毫无自觉道:“不过,陆信能自己解决最好,这把刀越锋利,到时候用处也就越大!”说着他深深看一眼自己的长子道:“有他为你在前面披荆斩棘,为父才好顺利将你送上下任阀主的宝座!”

    陆修神情复杂的看着自己的父亲,感觉十分陌生。

    。

    华夏地域辽阔,南北何止万里,洛都城里仍然赤日炎炎,辽东却已是暑气尽消。

    位于海边的辽东太平城内,百姓都已换穿了秋装,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漫漫长冬忙碌着。看起来,这座十万人规模的城市,与大玄其他州郡并无区别,但其实太平城并不在大玄的版图上。

    统治这座城市的,是位于太平城中央,那座如宫殿般宏大,却又朴素古拙、丝毫不见华丽的黑色道观!

    这便是太平道的总坛所在了。

    一只通体雪白的信鸽飞越千山万水,来到太平城上空,看到那黑色的道观,那疲惫的信鸽便俯冲而下,落在它出生长大的鸽舍之中。

    照看鸽舍的老道,赶忙接住那只信鸽,解下绑在它腿上的小竹筒。然后将信鸽交给一旁的小道士,命其好生照料。他则紧握着竹筒,离开了千百只信鸽咕咕作响的鸽舍,快步向位于道观中央的三清殿走去。

    三清殿前,孙元朗一身葛衣,头系丝绦,正神态安详的看着一名身穿锦袍的年轻人,在殿前大坪上演练剑法。

    只见那年轻人岁数与陆云相仿,剑法却凌厉无匹,将几名陪练的持剑道士,逼的左支右绌、狼狈不堪。

    年轻人却似乎仍有余力,余光瞥见那老道送信过来,他便断喝一声:“破!”声音却嘶哑无比,就如声带被火灼烧过一般,与他美如冠玉的相貌极不相称!

    伴着这一声,年轻人手中长剑,陡然生出龙吟虎啸之声,化作一片灼人的烈焰,将对手笼罩其中!

    ‘啊!啊!’惨叫声中,几名陪练的道士几乎同时被击中了要害。若非那长剑无锋,他们怕是都已经没命了。饶是如此,几人依然难免筋折骨断、口吐鲜血,痛苦不堪的委顿余地。

    年轻人面无表情的把练习用的铁剑随手一丢,毫不理睬那几个陪练,径直向孙元朗走去。

    孙元朗已经看完了消息,见年轻人过来,他抬起头道:“龙儿,你下手太重了。”

    “义父曾教导孩儿,武功是用来杀人的。”被叫做龙儿的年轻人却不以为意道:“所以孩儿以为,就算是练习,也该全力以赴,这样将来对敌时,才不会因大意饮恨!”

    “……”孙元朗嘴角泛起一丝苦笑,命人将那几名道士抬下去好生医治,这才对年轻人道:“你师姐来信说,玉玺很可能就在京城。”

    听到京城二字,年轻人眼中透出冲天的恨意,咬牙切齿道:“义父,让孩儿进京去帮助师姐,夺回玉玺吧!”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太平城() 
两百年前,正是汉人最暗无天日的一段光景。太平道的前辈,为了在胡人的屠刀下,保全汉家的血脉,率领十万北方汉人跋涉千里,穿过深山密林,来到这远离中原的辽东之地,建立了这座名为太平的伟大城池。

    在随后的百余年间,太平城是走投无路的汉家百姓心中,可以保他们苟全性命于乱世的太平之地。不知多少汉人携家带口,不远万里来投。最鼎盛时,太平城人口达到了几十万,规模甚至超过胡人政权的一国之都。

    自然,关内的胡人政权,以及曾经窃居辽东的高丽人,都将太平城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无不意欲除之而后快。太平城的汉家百姓为了保护这最后的家园,在太平道的领导下,借助关外恶劣的气候和广阔的天地,与胡人和高丽人展开了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百年苦战。

    百年间,他们的鲜血洒满这片辽阔的黑土地,数次击败了胡人政权派出的远征军,十几次击溃高丽王朝的军队,终于建立起一支令异族闻风丧胆的铁血强军,始终捍卫着这座伟大的城池屹立不倒!

    最终,他们撑到了八阀出关中、汉人复兴的年代,高祖皇帝亲至太平城,与太平道上任教主寇仙之会盟,极力赞赏太平城在乱世中保全汉家衣冠,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并与寇仙之约为兄弟,发誓永不兴兵辽东,并许诺在将来平定天下后,将燕云之地赐予太平道永为屏障!

    于是,寇仙之尽起精兵数万挥师南下,与大玄两面夹击,消灭了占据幽燕山东的胡人东齐政权。之后,太平道又继续追随高祖南征北战,为大玄王朝恢复中华、统一天下,立下赫赫战功,付出了极大的牺牲。

    天下平定后,寇仙之便将太平道总坛移到了位于燕云的蓟州渔阳郡,并数度致函朝廷,希望高祖皇帝如约交割燕云。高祖皇帝邀请他入京一晤,说要在京城举行隆重的仪式,来感谢太平道的功绩。寇仙之不知有诈,欣然赴约,谁知等待他的,却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鸿门宴!

    之前,高祖仅有关中,没有占据中原之地,为了得到强援,他自然可以随意许诺。如今大玄已入主中原,燕云居高临下,为中原屏障,高祖终于感到切肤之痛,是绝不会把燕云交出去的。

    而且比起拥护皇权、坚持走上层路线的天师道,素来不服王化,在百姓中威信极高的太平道,始终是让人寝食不安的危险因素。现在高祖已是天下之主,岂容太平道继续兴风作浪?于是,他在天师道的协助下,密谋了这场对太平道的大清洗。

    寇仙之一入洛都便惨遭暗算,被高祖皇帝软禁在紫薇城中。同时,在天师道的全力配合下,朝廷军队对渔阳郡发动了突袭,捣毁了太平道新建的总坛。此役,太平道损失惨重,高手死伤过半,幸亏孙元朗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这才使太平道逃出了包围,退回关外老巢。

    但太平教几样镇教之宝,被寇仙之藏在机关重重的秘库之中。危急之下,孙元朗也无法带走。

    后来高祖皇帝用十万斤炸药,将秘库炸开,得到了里头的宝贝,其中就有《太平经》的最后一卷,玄之又玄的《癸卷》!

    太平教退回关外后,高祖皇帝命裴阀阀主、太尉裴邱,率五万大军同天师道一起追击。然而太平教在关外经营百年,所有教徒、将士的家园都在此处,加之凛冬早至、天寒地冻,结果朝廷大军遭遇惨败,不得不狼狈退回关内。

    翌年,裴邱再次卷土重来。这次他选择温暖的春夏之交,军队也增加到十万,还联合了高丽政权的军队。然而,同仇敌忾的太平教上下,在孙元朗的领导下坚壁清野,利用关外的广阔天地,和敌军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游击战,最终朝廷军队粮草不济,只能再次退兵。

    高祖皇帝见数次用兵关外都无功而返,考虑到彼时天下方定,长江以南的前朝势力仍十分强大,就连北方中原地区的地方豪族也依然桀骜不驯,便命裴邱不再出关作战。让他率十万民夫,在前朝关城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座北倚重山、南临大海的雄关,名曰镇北关。

    自此,在大玄朝廷眼中,镇北关一线边墙,便是大玄的国境线。虽未言明镇北关以北不属于大玄,但显然已将关外视为王化之外的蛮荒之地了。

    十几年过去了,镇北关一直波澜不惊,朝廷再也没有对关外用兵,裴邱也早已回到京城。太平道在关外恢复了元气,而且通过海路绕过镇北关,不断派遣骨干重新回到中原,联络潜伏下来的教徒,再次发展壮大起来。但一天不攻克镇北关,他们就一天不敢有大的动作。

    。

    虽然裴邱已经回京,但镇北关和燕云一带还是由裴阀镇守,所以孙元朗十分重视这次和裴阀的谈判,命苏盈袖随时向自己汇报进展。

    但当那年轻人向他请求要进京帮助苏盈袖时,孙元朗却断然拒绝。

    “不行。”孙元朗想也不想,便沉声道:“时机还不成熟,你这时回京用处不大,反而会引起皇帝和夏侯阀的警惕!”

    “他们……”年轻人嘶声说道:“认不出孩儿的!”

    “他们是认不出你来,可你满心仇恨、杀气冲天,瞒不过那些老奸巨猾之辈的。”孙元朗沉声道:“龙儿你要以大局为重,断不能在此时出了岔子!”

    “义父……”年轻人知道,说什么都没用了,满心不甘的别过头去。

    “放心,”孙元朗轻声安慰他一句道:“为父苦心孤诣、谋划十载,还不是都为了你?再耐心等一等,你重回京城的日子不远了……”

    “是!”年轻人感激的点点头,嘶声道:“义父的再造之恩,孩儿永远也无法报答!”

    “好了,这段时间安心练功,争取再进一步,”孙元朗满目期许的鼓励他一句道:“待为师回来,便让你和高丽王之女成亲,一扫我太平道后顾之忧!”

    “义父要南下?”年轻人吃惊的看一眼孙元朗。

    “为父要亲自走一趟。”孙元朗自嘲的笑笑道:“空手套白狼总不是办法,还是早日把玉玺拿回来的好。”

    “那定可手到擒来了!”年轻人恭维一声。

    “没那么简单,洛都城藏龙卧虎,为师一旦暴露,就寸步难行了。”孙元朗却没那么乐观,他长长叹了口气道:“这次去洛都,还要设法找回《癸卷》,争取晋级先天的一线希望,那样才是天下大可去得。”

    “癸卷……”年轻人轻轻重复一声,赶紧低下头,唯恐被孙元朗看出他眼中那一抹异芒。

    。

    洛都紫薇城,长乐宫中。

    看完了陆云的文章,初始帝龙颜大悦道:“这小子没给寡人丢脸,不枉老杜你亲自走一趟。”

    “是。”杜晦轻声禀报道:“陆云没有杞人忧天,陆阀内部似乎斗得不可开交,若非陛下出面,他恐怕就要成为斗争的牺牲品了。”

    “要是各家都像陆阀,寡人还有什么好愁的?”初始帝哂笑一声,不再理会陆阀的内部纠纷。“高广宁的案子进展如何?”

    “进展十分有限,”杜晦轻声答道:“原先的堤坝已经被冲毁淹没,账务上又查不出问题。大理寺至今还没有找到工部、都水监贪渎的确凿证据。”

    “那些作证的灾民呢?”初始帝问道。

    “大理寺认定灾民的说法自相矛盾、漏洞百出、不足为据……”杜晦轻声说道。

    “是夏侯霸这么认为吧?”初始帝冷冷说道。

    “夏侯阀确实给了各方面不小的压力。”杜晦点点头。

    “早知道会如此,让左延庆来一趟!”初始帝冷笑一声,沉声吩咐道:“该是下一步的时候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陆仙() 
自从那日胜出之后,陆云便成了陆阀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族人们也看明白了,他和陆信父子俩,是注定要一飞冲天,谁也压不住的。

    陆云家中,再次宾客盈门,但这次深受打击的陆向老爷子,没有像以前那样,咋咋呼呼的宴请宾朋,似乎被人情冷暖伤透了心。

    陆云这边,每天都会收到一堆请帖,除了本阀的长辈兄弟,甚至还有来自其他家族的邀请。显然,他已经进入了众人的视线,安安静静的日子就要一去不复返了。

    陆云想要推辞不去,可那样又太得罪人,对即将到来的九品官人评级不利。幸好,这时阀中下令,命他和陆柏三人自即日起,每日到陆坊接受长辈的指导,全力备战数月后的大比。

    陆云这才不用烦恼,婉拒了那些邀请,轻轻松松去陆坊报道。

    早上出门时,他却见陆信也和自己同路,而且没有穿官袍。

    “父亲不用去衙门?”行在路上,陆云奇怪问道。

    “正好衙门里的事也告一段落了,为父便告了长假,奉阀主之令,要为族中效力一段时间。”陆信微笑答道。在世家子弟眼中,家族的事情比朝廷的差事重要的多,因此因私废公是常有的事。

    “高广宁的案子有结果了?”陆云轻声问道。

    陆信点点头,低声答道:“昨日寺卿大人和都察院、刑部议到半夜,认定河道设计确实有不合理的地方,但工部并无贪污渎职,因此建议朝廷将都水监正撤职,至于高广宁则定为失察,罚俸一年。”

    “还真是……”陆云略略有些惊讶,没想到夏侯阀的化骨绵掌如此厉害,初始帝煞费心机的大造声势,一副不杀高广宁不足以平民愤的架势,就这样被夏侯阀轻飘飘的化解掉了。

    “你才知道夏侯阀的厉害?”陆信却理所当然道:“不过也是因为,这次皇帝不只是针对夏侯阀,还想敲打其他各阀,所以各家都顺着夏侯阀的意思办罢了。”

    “同气连枝,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