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弄潮(全本精校)-第7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焦虑,和国家力量相比,民营企业这点实力不值一提,而即便是有些私人关系和门道,在这种事情上却是上不得台面的。

    真正能够起作用的还是像赵国栋和任为峰这些父母官,他们对基层的了解和对发展的渴望以及对国有垄断弊端的深刻了解,使得他们可以在任何场面上公开发声,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才是可能赢得改变的关键。

    必须要抢在赵国栋离开宁陵之前把一切事情都定下来,鑫达集团这是在背水一战,失去了这个发展机遇。鑫达也许就再无翻身之日。

    ***************************************************************************

    “他真要走了?”黄汇生脸色阴晴不定。

    “应该是如此,我姐夫说按照惯例应当如此,到五月份,赵国栋在宁陵担任市委书记就满三年了,加上他年到年期间也是在宁陵工作,现在晋位省委常委,所以调任的可能性很大。”面色白皙的男子声音阴柔,目光却是落在手里捧着的茶杯上,若有所思。

    “那能不能确定具体什么时候?”黄汇生沉声问道。

    “这谁能确定?就是应东流也定不了赵国栋什么时候走,但是我听我姐夫说,可能省委还是希望赵国栋能多呆一段时间。”阴柔的声音依然是那样慢条斯理。

    “多呆一段时间?!”黄汇生提高了声音高度,火气也有些上来了,“那还要不要我们活?”

    “生哥,我想我们还是得摆正心思,赵国栋走当然是好事,但是谁来接任也未必就会改弦易辙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赵国栋和钟跃军把推动保障房建设给顶到了一个政治高度,现在争论虽然不少,但是谁也不敢否认他们这一手赢得了不少民心,上边也在关注着他们这一手的影响力,所以,我估摸着就算是他走,继任者也未必好得了多少,这波风潮都被赵国栋给掀了起来,谁想要把它给捺下去,都没有那么容易啊。”阴柔男子有些感慨的摇摇头。

    “我想赵国栋走之后无论是谁来都比他强,关键在于他把这波风潮掀起来。还得要盯着落实,换了人嘴巴上可以唱高调,但是行动上未必就能真正落实下去,咱们有的是办法路子来缓解。”黄汇生并不认同对方的看法,“关键还是他什么时候走,真要拖到今年年底,那咱们又得损失多少?”

    阴柔男子轻轻哼了一声,显然对黄汇生寄希望于赵国栋的离开有些不屑,黄汇生也是在这塘水里打了这么多年滚的人了,怎么就弄不懂这国内政治气候的影响呢?谁都不能拂逆民意,尤其是这当官的,你可以打擦边球,你可以说俏皮话,你可以私下有小动作,但是唯独在大是大非问题上,那就得把稳住自己的方向,这是姐夫的经验之谈。

    可黄汇生以为有几个钱,有点关系,就可以改变这些基本规则,那太天真了。商场和官场上紧密交织,但是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商言利,在官就得言绩,言政绩,没政绩就没有升迁的机会。

    什么是政绩?发展是政绩,民心也是政绩,尤其是现在这种风头上,民心政绩就更耀眼了,赵国栋这小子是个人精,连姐夫都承认赵国栋太奸猾了,把握时机恰到好处,却把一头扎进宁陵房地产市场的黄汇生和自己这一宝给陷进去了。

    “如果赵国栋走,谁会来?”黄汇生想起什么似的问道。

    “不好说,钟跃军也有可能接任,也有可能是从上边下来一个,现在还不清楚。”阴柔男子放下杯子,抚摸了一下下颌:“总之,我看咱们要想在宁陵这块市场上掘金的梦,既不会那么美妙,但也不至于一无所获,也许就像宁陵报纸上所说,走细分市场,赚该赚的钱。”

    “哼,什么叫赚该赚的钱?在我看来,能赚的,都是该赚的。”黄汇生狠狠的道:“只要赵国栋走,一切就好办,我是认准了,这家伙是铁核桃,刀枪不入。油盐不进,可赵国栋只有一个,只要咱们尽快促成他走路就成!我就不信共产党人都这样,那可就真天下太平了。”

    ***************************************************************************

    七天假期赵国栋真正落到休息也只有两天,初四回到家里,和刘若彤享受了两天相敬如宾的家庭生活,其间也免不了和要和刘拓刘岩两兄弟见见面吃顿饭,和熊正林、雷向东品品茶聊聊天,再去拜会一下戈静、杨天明,甚至还有闲暇和党校里京中几个部委同学见见面吃了一顿饭。

    白一鸣也回京了一趟,阮岱青现在已经到了团中央,三人也就聚了一聚,聊了聊现下各自的工作情况,阮岱青和白一鸣都觉得可能今年赵国栋就会面临调整,调整具体时间可能会根据安原省委和中组部里协商来解决。

    这个看法和刘拓刘岩两兄弟的看法一致。

    赵国栋不得不承认位置的调整永远是所有人最关注的话题,甚至连刘乔都打来电话问及刘若彤关于自己的工作调整问题,显然自己的调整牵动了很多人的心,但是至今省委也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他在年前也问及过韩度,但是韩度很明确告诉他,中组部那边虽然提及过这个问题,但是东流书记态度很坚决,希望考虑到宁陵经济发展的大局。让赵国栋可以再继续在宁陵市委书记位置上呆一段时间,中组部那边表示会考虑这个实际情况,但是也没有明确同意省委的意见。

    ***************************************************************************

    赵国栋不想去多想那些自己无法影响的事情,无论自己调整到什么位置上,他相信组织会本着培养和锻炼的角度来考虑自己的去向,自己现在当务之急还是要把宁陵这边未尽之事项确定下来,避免因为突如其来的变化而影响到大局。

    初七是赵国栋带班,所以赵国栋初六下午就返回了安都,在机场他思衬再三还是给应东流打了一个电话,想要去东流书记家拜拜年,走一走。应东流在电话里很高兴,让他晚上到他家里吃饭,这也让赵国栋有些受宠若惊。

    “别这么紧张行不行?国栋,我可从来没有看到过你这样的表现。”刘若彤有些好笑的看着和平常从容不迫的表现大相径庭的赵国栋。

    “呃,你别说,我还真有些紧张了,说实话,我不太习惯于这种到家中拜年的形式,就像去张部长那里也是一样,所以我宁肯选择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私密的公众场所来见面,而不是这种纯私人场合。”赵国栋摊摊手。

    “但是这种私人场合往往就意味着你和领导的关系更近一层了。”刘若彤微微一笑。

    “君子之交淡如水,更近一层也未必是什么好事,不过东流书记是一个值得尊敬的领导,到他家中并不能代表什么。”赵国栋觉得自己似乎都有点口是心非了。

    刘若彤也只是淡淡笑着,不揭穿赵国栋的言不由衷,结婚这么多年,虽然只是名义夫妻,但是相处这么久,她对赵国栋还是有些了解了,只有他很在乎的事情,他才会有这样的表现。

    “也许我是不是该问一问我的去向?”两人漫步在水井巷中,虽然赵国栋也是常委,但是似乎也没有人替他考虑要住进这条巷子中,据说这条巷子里也没有那种常委小院了。

    “你觉得合适么?或者应书记会回答你这个无法回答的问题么?”刘若彤没有正面回答。

    “唔,也许东流书记会主动提出这个问题,那我该怎么回答呢?”赵国栋自言自语道,惹得刘若彤妩媚一笑,“行了,国栋你就别在这让贫了,小心被人听到。”


弄潮 第一百一十一节 动容,动情
 
    应东流的居所也在水井巷深处。只不过水井巷也是一条通透的小巷,林荫蔽路,你要区分哪一段是前段,哪一段是后段倒不好区分。

    长不过三百来米的小巷,却颇有些曲折,一个类似于幅度偏大的S形形状,南边连接花城路,北边接通顺城街,东面是省建筑设计院的红色高墙,只有西面这一顺才是真正的常委区,十八个门户一致小院落就构成了一副幽静雅致的所在。

    所谓十八个常委院也并非住的全是常委们,常委们也不是都住在这个区域,但是像两个主要领导是肯定住在这里的,而这几年里安原省委副书记基本上都是外地调来的,所以不管是燕然天还是苗振中都住在这里,现任的几个常委里,除了杨劲光依然住在原来大学教师宿舍里,其他基本上都住在这里,倒是像巴坚强、赵国栋这种新晋常委却都没有要住进这一块的想法。

    不过十八个院落里始终有三四个院落空闲着,这大概也是省机关事务局特意保留下来的,以便于万一常委们调整。老常委尚未搬出去,而新任常委又已经来了,不好腾挪,这也是机关事务局的领导们长久保留下来的习惯。

    刘若彤挽着赵国栋的手一拐弯走进这个小巷时,也还是抱着一份好奇心的。这里就是安原一省的权力中枢区域,虽然不是公共权力机关,但是有很多时候的决策却是在这个区域里安枕的人们做出的。

    一如侯门深似海,这侯门起步阶段大概就要算是这一处所在了。

    刘若彤知道自己作为赵国栋的内助,日后免不了也就要出席一些场合了,之前没有多少精力关注接触这些,但是并不代表她对这些一无所知。

    省委书记的家门槛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登的,就算是常委们有资格登门,但是事实上很多一直共事多年你却未必能踏入这门槛一步。

    就像下边的地市书记市长和常委们一样,也许可以在一桌子吃饭无数次,但是你却未必知晓领导的家人是什么样,身体状况怎么样,在干什么,这就是距离,也许终其一生你未必能突破这层距离。

    记忆中在自己上司中,赵国栋并没有登过谁家门,原来的蔡正阳不算,而韩度呢,更多是因为另外一层因素而登门,像任为峰、杨劲光这些关系虽然相当密切,但是似乎已经习惯于在办公室或者公共场合上来交流思想,家里这个概念似乎很遥远了。

    敲响那扇厚重古朴的木门,很快就有人来打开门。精悍警惕的表情和眼神,一看就知道便衣武警,在两位主要领导家门处都配备有内卫武警,一般说来省委书记的门槛是鲜有人登门的,除非领导家人。

    这条街街口设有岗亭,小时有人值班,监控摄像头也随时关注这并不算长的距离,但是并不禁止人车通行,只是巡逻力度很大,一般人你是无法在这条小巷里逗留的。

    “谁啊?”一个略显沉静的中年妇女声音。

    “江姐,是我,赵国栋。”应东流的夫人姓江,是一名教师,现在在安原师范大学工作,也是跟随应东流工作调动而来,赵国栋见过一面,那是省委常委班子在内部小团拜时才算是认识。

    “哦,小赵啊,快请进,东流,客人来了。这是小刘吧,快请进!”江姐和应东流脸型有些相似,都偏瘦,个头倒是挺高,人也挺热情。

    小院和韩度所在的小院规格形式都是一模一样,只是应东流所居的小院里显得更简单一些,没有啥花花草草,就是一池子假山,里边几条红尾锦鲤在里边悠闲的游荡着。

    “哟,国栋,小刘,来了?进来吧,怎么这么生分?”应东流看来正在挥毫,手中的墨笔正饱蘸墨汁。

    “应书记,写春联还是咋的?日子都过了吧?”赵国栋笑着进屋。

    “嗯,就是写了几幅春联,就得三天不练手生了,所以借着春节这几天放假练练,别日后退休了,这笔字也就拣不起来了。”应东流搁下狼毫,擦擦手,“走,里边坐。”

    刘若彤也是个乖觉人儿,不动声色的就到了厨房里帮着打下手,寻找着话题,江姐是教历史的,刘若彤在这方面知识面也不窄,所以几句话从这春节习俗,便拉扯开来。

    赵国栋和应东流没聊上两句,便是开饭时间了,四个人一个小圆桌,两样凉拼,两个炒菜,外加一个烧菜一个鸡汤,堪称简单清淡。

    当然桌子边上少不了一瓶不知道搁了多久的茅台,看那古色古香的商标,也知道年份不浅了。

    这一餐饭却是吃得有滋有味儿,应东流在酒桌上却是没有多少言语,闲聊也不过是几句家常,半句不带工作上的事情。

    一直到两女人拾掇着到了厨房,应东流才招呼赵国栋到书房坐一坐。

    两杯香茗,一盏明灯,应东流家中的书房略显凌乱,几本夹着书签的书都是摆在不同的位置上,显然是迎合着主人的习惯。

    “乱了点,我这书房不喜欢外人进来,连你江姐一般也不进来,坐吧。”应东流摆了摆手,示意随便坐,自己也坐了下来。

    “应书记难怪博闻强记,啧啧。这咋一看下去有点私人图书馆的味道。”赵国栋环顾了一眼四周,三面全是书橱,四层格栅,密密实实,却没有多少马恩列斯毛一类的大部头,赵国栋粗略的扫了一眼,很杂,经管文史类的书籍各占一半左右,应东流的爱好比较少,没听说他有什么特殊喜好,看样子业余时间都猫在看书上了。

    “别给我戴高帽子。我这人没啥爱好,不像你们还喜欢运动,我就是饭后散散步,闲暇时间就是看看书,写点东西,准备日后退休了,还是得去务务自己的专业本行,看看能不能写点东西。”应东流淡淡的道。他二十五岁才考上北大哲学系,毕业都快三十了,学哲学的,所以看东西也就很杂。

    “嘿嘿,应书记,您现在说那一天还有些稍嫌太早了一点吧?咱们安原还得靠您掌舵撑船呢。”赵国栋坐下之后,双手合十,手肘撑在膝盖上,身体略略前倾,做出一副要全神倾听的架势。

    “行了,国栋,别摆出这副架势,今儿个也是咱们俩单独聊一聊,放开一些罢。恐怕你也知晓了一些风声了,按照组织原则和要求,你现在也是省委常委了,但是成长经历一直在安原,尤其是宁陵更是你的主要成长地,所以中组部里有意要调整你的工作,部里和我也交换了意见。这是原则问题,省委必须要服从,鉴于宁陵目前特殊局面,我也请求部里要考虑实际情况,所以估计暂时还不会动你,不过你要有思想准备,时间不会太长。”

    应东流靠在沙发背上,面色平静,握着茶盅盖拨弄了一下热气浮动的茶沫,像是一边在思索,一边道:“能在一起共事也是缘分。我一直觉得我和你共事很投缘,我这个人奉行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则,在公言公,不想牵扯私人感情,但是我还是要说,你给我的印象很好,大家在一起工作很愉快,如果可以,我更希望你能留下来,但是我们共产党人也要讲原则,要服从上级安排,正因为宁陵情况特殊,所以我也不希望一个人的职务变动影响到宁陵这面我们安原经济发展标杆的形象,所以今儿个我就想听一听你自己的想法。”

    赵国栋有些动容,接触了这么久,他是知晓应东流的性格的,这个人温文有礼,谦和有度,但是很多人都感觉这位省委书记不太好相处,他能把相互之间的关系巧妙的定格在一个恰如其分的度上,除非你能真正赢得他的足够尊重和绝对信任,二者缺一不可,否则你就无法在走近他一步。

    而应东流这番话一出口,那也就意味着自己已经赢得了他的尊重和信任,而走到这一步,自己用了将近三年时间,而自己怀庆担任市长的时候,顶多也就是赢得了对方些许好感罢了。

    “应书记,这话应该我来说才对,能够在你手下工作也是我的福分,三年时间,我想您对我也有足够的了解,而我也对您同样有更深的认识,我知道您对我们宁陵寄予厚望,宁陵的发展也离不开您和省委的全力支持,现在宁陵已经有了一些基础,就像您说的,现在宁陵处于这个特殊的时段上,我真的希望能够多给我一些时间让我和市里边一班同志携手再多干几件事情。”

    赵国栋说得也有些动情,说实话,很多人眼中自己和蔡正阳关系密切,而蔡正阳和宁法又走得很近,如果是一些心胸不够宽的领导,是肯定会对自己有些看法的,但是应东流却敢于在宁陵出事之机把自己大胆的放在宁陵市委书记这个位置上,说实话,固然有些其他因素在其中,但是这也需要足够魄力,承担起相当大的压力。


弄潮 第十六卷 雄姿英发 第一百一十二节 依然前进
 
    从应东流家中出来时已经是晚上十点钟了,这一席谈话够久。

    好在刘若彤和江姐也算是找到了一些共同话题,除了利用江姐专业上的喜好投了胃口之外,刘若彤也有选择性的谈了谈自己的工作,这让江姐也很好奇,毕竟像她这种工作性质,外界知晓并不多。

    刘若彤和赵国栋出门时感觉到赵国栋似乎心情颇有些激荡,言语中也有点子说不出的感慨味道,就是那一声道别,刘若彤也敏锐的觉察出了其中不一样的味道。

    走在清冷寂静的小巷里,几乎没有汽车过往,至于行人,似乎也就只有他们两口子,赵国栋似乎还沉浸在方才的促膝长谈情绪中,刘若彤也只是温情的挽着赵国栋的手,不声不响的并肩而行。

    赵国栋这个时候不想说话,虽然他也知道刘若彤内心很好奇,但是他却更希望在这个时候好好回味一下先前那两个多小时的交流给自己带来的收获。

    应东流的理论素养很高,不是一般人可以相提并论的,精于哲学带来思辨能力让应东流在交流时显得更加条理清晰富有说服力,让赵国栋大有裨益。

    赵国栋谈了谈自己在宁陵这三年的工作感受和对目前宁陵社会经济发展的看法,谈了谈下一步宁陵亟待开展和推动的工作,也谈了谈自己个人的一些设想和规划,当然也免不了要谈了谈宁陵市级班子成员中的优缺点。

    他没有单独针对谁,而是谈了谈成绩和问题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而个性也没有具体到哪一个人身上。

    应东流听得很仔细,看得出对方是真的在思索消化自己所说的一切,毕竟宁陵在短短三年中取得这样显赫的成绩,不是光靠翻嘴皮子就能行的,那么多城市不服气,想要赶超想要效仿宁陵,但是始终未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