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时空-中华再起-第3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悲愤的想要抓个土耳其人将他撕裂成碎片一样,冲下来的其他战士也了解了这支不幸部队的悲惨遭遇,山道上一时群情激愤,到处都是吵吵嚷嚷声,很多人眼珠子都红了。

“算了,不多说了,我们团长已经跟后方联系过,听说总部派了汽车来接这些不幸的战友,我们还要赶路,你们不要挡道。……弟兄们,对待土耳其恶魔千万不能心慈手软,对他们只有一个杀!一定要将这些恶魔全部从世界上铲除才行啊!对豺狼只能消灭,不能放纵,千万不要做东郭先生!”人群中有一个上尉模样的军官扶着一个看不出年龄的刚解救出来被俘战士,朝徐永晋他们用力大声喊道。

告别了刚刚从地狱里爬出来的战友,徐永晋他们再次踏上征途,只是现在不光那些新兵强烈盼望好好教训那些“土耳其狼崽子”,就连徐永晋这样自以为子弹从鼻尖掠过也不会眨一下眼睛的老兵,他们也真切盼望能和敌人好好打一仗,将那些不是人是畜生的混帐东西从地球上抹去,至于战斗中自己是否会丧命,仇恨面前,这根本用不着考虑。

太阳落下又再次升起。十九旅过了摩苏尔,沿着巴格达铁路朝努赛宾进军,按照远征军指示,十九旅最后的目的地应该是库尔德斯坦重镇:迪亚巴克尔。从摩苏尔出发,四百公里荒芜的山路,够十九旅走的了。

与远征军刚登陆美索不达米亚不同,当美索不达米亚的土军第三、六集团军与德军第五集团军第三军被围困在巴格达,增援的德军第五集团军其他三个军(第五、七、十八军)在萨马拉战役中损失惨重,在远征军攻击下一路朝安纳托利亚溃退,在美索不达米亚与库尔德斯坦,除了还在苟延残喘的巴格达守军,其他有组织的抵抗事实上已经不存在了。

“原地休息!”后面传来连长的喊声,低头行军的战士一听可以休息了,顾不得进入冬季后,山区里地面十分阴冷,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整天走路让这些战士两腿都有些发软,很多战士的脚掌起了水泡,短暂的休息是他们深切期盼着的,现在终于可以好好放松放松。

徐永晋掏出怀表看了看时间,早上十点整,按照惯例,现在是和在巴格达城外的远征军总部联络时间,电台架设联系需要一段时间,这倒刚好让他们可以休息休息。

昨天在摩苏尔五连抓获了二十来名没来得及逃跑的土耳其警察——准确的说这些土耳其警察在看了远征军关于城市必须保持完整,保证当地居民、官员生命安全的传单后,勇敢地留了下来维护当地秩序。前面经过的部队一心往前走,将这些人缴了武器留在后面,等五连上来,这些人成了没仗打闲得发慌的五连俘虏。

俘虏都是土耳其人,按照连长指示,徐永晋带着他的班,押送这二十来名俘虏到团部去。半道上却发生了一点“小小的意外”,很快回去的徐永晋跟连长汇报说俘虏在半路上打算抢夺枪支反抗,结果被自己和战士们集体镇压。徐永晋说的面无表情,听着的王兆军同样摆出一付有听到,没记住的样子。对他们来说这很正常,这些俘虏都是土耳其人,是残酷虐待中国战俘的土耳其人,害怕自己受到相同对待让他们反抗,这很正常,至于有了反抗就要有镇压,这也同样合情合理。至于说这些俘虏为何乖乖投降后又想着反抗,反正人的心思永远也无法揣摩,一个纯洁的军人又怎么可能了解对方是怎么想的?有意识杀俘虏?中国军人乃文明之师威武之师,违反国际公约的事情是中国人所不屑做的,不然也不会有优待俘虏之说了,看看那些战俘营里土耳其人生活如何就知道。既然大家都如此想,二十来名俘虏成了地上冰冷的尸体实在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倒是徐永晋和他班里面战士,昨天这么一折腾,今天显得比别人更累一些,能休息一下自然极好。

刚坐下没多少时间,南面传来低沉的蹄声,正在休息的战士听到响声,不由自主地站起来转头朝声音来的方向望去。南方天际间一抹淡薄的烟尘冉冉升起,和步兵开进掀起的低而厚的烟尘不同,这股烟尘高而薄。

“土耳其人吗?”

“没听说在我们后面有土耳其骑兵啊?”

“班长,要不要占领阵地阻击?”

“瞎紧张啥?!上级不是说了,今天阿拉伯军队要从这里经过,这一定是那些阿拉伯骑兵!”

“可万一不是阿拉伯盟军呢?”

“怕什么,不是还有后卫嘛,真要是敌人,后面部队也会抵挡一阵。”

“就是,我们后卫部队又不是吃素的。何况自从德国佬败退后,同盟国在这里就成了王小二过年,他们现在逃还来不及,我们不攻打,他们已经要上高香答谢菩萨保佑了。怎么可能跑到这里,送到我们前面?”

“小刘,话可不能这么说,狗急了还要跳墙,何况是人?那些库尔德骑兵厉害得很呢!小心为上,安全第一。”

“库尔德骑兵?土耳其第三集团军里面四个半库尔德骑兵师不是被围困在巴格达?他们怎么可能跑到这里来!你也胆子太小了点。”

战士们就后面升起的烟尘各自发表着自己的见解。可军官好像知道后面肯定是友军,并没有让战士们抢占山头,摆开架势准备阻击可能出现的敌人。见军官脸色并没有因为后面突然出现的骑兵有所变化,还是那么轻松,战士们提起来的心又放了下去。

没过多少时间,后面上来的那些骑兵面目依稀可辨,战士们很轻易地从那些骑兵身上裹着的白色长袍分辨出这些骑兵是阿拉伯军队。他们骑着的也不是战马,而是骆驼。也许那些阿拉伯骑兵看到了前面休息的远征军将士,将骆驼放慢了脚步,渐渐的停了下来。

上来的骑兵并不多,刚才骆驼全力奔跑时,徐永晋看着还以为有千军万马,等骆驼停下来了,仔细一打量,这队骑兵连千人也没有,大概六七百人规模,也就是一个骑兵团。看到盟军上来,正在休息的十九旅将士纷纷站起来朝他们挥着手,友好地打着招呼。而阿拉伯骑兵也高举着弯刀,吆喝着战士们听不懂的话,催着骆驼缓缓从十九旅侧面过去。从隔壁阵地上,有几个军官模样的军人迎了上去,徐永晋猜测这几个人应该是旅部派去联络的。

“班长,我们下去看看吧?长这么大,我还从来没看到过阿拉伯军人是什么模样的。”龙绳武跃跃欲试想要下去。

“有什么好看的?无非是两个耳朵两只眼,一个鼻子一张嘴。”徐永晋对下去看热闹没什么兴趣,他的兴趣就是好好坐在山腰上舒展一下腰,放松小腿肌肉。

“班长,去看看吧,不过一点路,看了马上再回来就是。”李光羽和龙绳武有着同样的兴趣。说着俩人不容徐永晋多说,拉起徐永晋朝下面奔去。

作为班长,徐永晋当的有些不称职,对如何告诉那些新兵保护生命安全,徐永晋也许有大把经验可以跟他们介绍,可让他们在其他方面懂得一切服从班长说的话,徐永晋却无法做到。作为一名从高中出来参军的文化兵,学校学来的民主、个人自由理念已经深深印入徐永晋思维深处了,并没有随着在军队这个大染缸待的时间够长而有所改变。做了班长,除了严格要求班里面战士如何强化军事素质,希望他们能尽量在战争中活的长久一些,对战士在日常生活中侵犯徐永晋权威的做法,他倒并不是很在乎,而且还觉得这是自己与战士打成一片的象征。今日给李光羽、龙绳武一拉,徐永晋虽然不是很愿意,还是身不由己给他们拽了过去。现在五连新兵占了不少比例,这些新兵从国内调到美索不达米亚后连土耳其士兵都没怎么看到(俘虏除外),更不用说盟军了,这次阿拉伯军队光临这里,这些新兵岂有不看之理?于是山脚下放眼望去黄压压一片,人们看怪物一样,簇拥在阿拉伯骑兵周围仔细打量着这些人。

徐永晋被人们拥着到了山脚下,阿拉伯军人他在发起春季攻势时看到过,早以不再希奇。为了给手下一个面子,这才陪着他们下来看这群盟军,徐永晋扫了两眼,觉得没什么看头正打算回去坐下来休息,在那些骑在骆驼上的阿拉伯骑兵人群中,徐永晋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仔细看看,觉得自己没有看错,徐永晋扯着嗓子朝那人大声喊了起来。“王林斌!”

徐永晋看到的那人正是王林斌。王林斌自从担任远征军——准确的说应该是海军——与阿拉伯军队联络员后,他就整日与那些浑身散发着一股膻味的阿拉伯人混在一起,气味很是难闻,可工作如此,他连皱眉头的权利都没有。到后面,王林斌在偶尔回到海军时,虽然他自己没感觉,可别人却觉得王林斌身上带着一股怪怪的味道,那些人的眼神徐永晋看到了只能抱以无奈。他很想换一个好一些的工作,可欧阳上校却觉得只有徐永晋才适合担任自己联络员角色,于是徐永晋的想法在看到顶头上司后,马上变成了幻想。

整日跟着那些阿拉伯酋长、王子打交道,让王林斌很快熟练地掌握了阿拉伯语——在语言方面,王林斌还算有些天赋。远征军每个月按时依照阿拉伯人需求,给他们供给武器弹药、物资金钱,这也让王林斌在阿拉伯人那边争取阿拉伯人的工作开展的比较顺利。阿拉伯人是现实的,英国人到现在还没有进入巴勒斯坦,给予阿拉伯人帮助自然也是水中月镜中花,没有各种援助,劳伦斯在阿拉伯人心目中的地位想高也高不到哪里去。如不是劳伦斯指挥的别动队在战场上打了不少胜仗,恐怕劳伦斯就要卷起铺盖回家了。

和那些王公待的时间久了,作为年轻人,王林斌身上携带的冒险因子开始发作,使他不再想安稳的待在后方,整天坐着吹牛。他想打仗,想过一把将军瘾。在争取了几次后,不知是阿拉伯人看在王林斌争取到的那些援助份上,还是王林斌灵巧的舌头说服了人家,最后侯赛因王子同意王林斌到别动队去,与劳伦斯一样,帮助别动队展开对土耳其人的游动战。

王林斌到了阿拉伯军队后,为了与同样在阿拉伯军队中工作的劳伦斯搞好关系,对劳伦斯掌握的别动队王林斌在武器弹药方面给予了一定程度帮助,给别动队的武器是最好的,弹药也是最充裕的,当然,别动队总是冲在最前面,打最硬的仗,装备上倾斜一些也无可厚非。知道自己要到别动队去,为了能多打胜仗,少打败仗,王林斌自然在权力范围内给别动队更多的好处。三千人的别动队原本已经配备了一九一二式轻机枪九挺,六零迫击炮三门,为了王林斌私心,现在这支规模并不大的别动队再次进行了换装,换装后别动队装备了轻机枪四十五挺,六零迫击炮三十门,八零迫击炮十门,卡宾枪一千五百支,在火力上,远征军一般陆军部队也无法和这支骑兵队相比,要知道,战争刚开始时,战斗力最强的德军一个一万六千六百人的满编主力师也不过拥有机枪二十四挺,火炮略多,为七十二门。三千人的部队装备如此众多机枪、火炮,不要说一九一二年,就是现在,各国军队也没有这样编制的部队。

装备好不过是取得战斗胜利一个重要条件,部队纪律是否严明、战略战术是否正确更加重要,别动队成立这么多时间,劳伦斯在队伍里影响还是很大的,将一群散漫的阿拉伯人训练成了一支有着严明纪律性的军队。王林斌在建功立业方面还没有走火入魔,对自己能力有个起码的估计,他明白作为海军人员,自己对骑兵作战方式一点也不了解,自己也就听故事一样听过建国战争中陆军是怎么打仗的,真要让他指挥一支骑兵冲锋陷阵,成就敌人威名的可能性相当大。

明白自己能吃几碗饭的王林斌到了劳伦斯指挥的别动队后,并没有如同劳伦斯所想是谋权篡位,将英国人的势力完全从阿拉伯军队中扫除出去(这种例子实在太多,古代有,现在有,将来还是存在。),而是除了供给别动队装备以外,什么事情也不插手,任凭劳伦斯按照以前的样子继续带领别动队,指挥这支规模不大的骑兵部队对土耳其人展开骚扰战。劳伦斯原本已经做好最坏打算,准备打起行囊灰溜溜回伦敦了,既然这个尖牙利齿的中国上尉没有威胁到自己在阿拉伯军队中地位,回伦敦的打算自然可以放在脑后。

整天跟着那些阿拉伯骑兵东游西荡,跟着他们偷袭土耳其人哨卡,炸铁路线,伏击运输队,有趣是有趣,不过这日子也未免太苦了一点,不像在后面,跟着侯赛因王子整日烤鱼烤肉吃吃,偶尔还可以躲在帐篷里喝二两老酒——当然外面要放上岗哨,给阿拉伯人看到中国联络员居然喝酒这影响也未免太坏了点。作为浑身充满了活力的王林斌,他并不满足只是当个看客,在掌握必须的指挥能力之前,和劳伦斯与那些阿拉伯人指挥官探讨一下骑兵战略战术是极为需要的。

阿拉伯人是骑兵游击战高手,作为阿拉伯通,劳伦斯自然也知道如何用和西方正规战斗完全两样的阿拉伯人战术开展战争,而王林斌,作为中国人,而且还是一名中国军人,《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类的兵书是极为熟悉的,五千年的历史让中国出产了大量农民起义军事家,要和强大的政府军对抗,那些居于劣势的农民为了要在严酷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创造了不少战术,加之北方的游牧民族,南方的山地夷人对抗中央政权(当时称为中国)也有他们一套,兜圈子、打转子,声东击西、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走……这些弱势一方用来扭转局势的伎俩连小学生都可以随便举出两个例子,王林斌知道的自然更多,不光这些,他还知道居于强势地位的政府军都有那些手段对付这种游击战。他所没想到的是这些游击战术在占尽优势的时候也可以用,这不能说王林斌食古不化,完全是因为军队装备精良后,习惯以绝对优势兵力、火力一举压垮敌人,对战争艺术重视程度也很自然与以前不同了。

粗通阿拉伯语的王林斌冲着阿拉伯军人与劳伦斯连比带划说着印在他脑子里的各种游击方式——说简单也很简单,无非是与生存相比,军人的荣誉算什么?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溜;今日示敌于东,明日突袭于西;柿子(如果阿拉伯人了解什么是柿子的话)要挑软的捏,打仗要挑弱敌先打。光说这些粗线条的话自然效果不会好到那里去,王林斌不光说,他还随口将中国国内古时候一些比较经典的战斗搬出来证明自己说的没错。劳伦斯开头听着觉得世界上哪有如王林斌所说如此头脑简单战争白痴?不过听的多了,人总会思考,加之反证一下自己率领这支阿拉伯军队作战,劳伦斯又不得不承认这个嘴巴很厉害的中国人说的还是很有一套。

和阿拉伯人与劳伦斯混在一起时间久了,王林斌每天不过是跟大家讲讲“故事”,劳伦斯也渐渐不再将这个中国人当成潜在的对手,而王林斌对真正的骑兵战术也有了一些入门。于是他也慢慢由一个看客过渡到率领一小支部队独立去搞些偷鸡摸狗的勾当。至于这支别动队,还是有劳伦斯负责具体行动计划,只是王林斌偶尔也能在劳伦斯跟前探讨一下如何安排计划。今天,他就率领着一队阿拉伯骑兵单独出来行动。

裹着贝都因长袍骑在骆驼上,满身汗水的王林斌很意外听到有人叫自己名字,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不一会儿工夫,他在人群中看到了熟悉的身影。“竹竿?!你小子还活着啊!”意外的惊喜让王林斌大笑着从骆驼上跳了下来,将缰绳丢给后面的阿拉伯人,叫着徐永晋在学校里面的绰号咧着嘴迎了上去。“好小子,听说你们铁血团总是冲在第一线,我还以为你早就没了呢!没想到今天居然在这里碰到你。”

当兵有些年头了,自从迪迪阵亡后,徐永晋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听到别人叫自己的绰号,今天给王林斌扯着嗓子这么一喊,徐永晋觉得自己脸颊有些发烫。“胡扯什么啊?怎么有这种人?你还整天巴望着我早点死是不?真他娘的混球。”

“上士……注意你面前站着的是名军官!怎么能和军官这样讲话?!”徐永晋正亲热的想上去给王林斌当胸口揍上两拳,身后传来让他讨厌的声音,不用扭头徐永晋也知道是谁这样说,除了“昭君”连长还有谁?这时候徐永晋才注意到王林斌身上的海军军官服,在肩章上还有代表上尉的一杠三颗黄豆豆。自己现在是基层士兵,而以前的朋友已经是上尉了,巨大的反差让徐永晋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堵上了,难受的很。

“没关系,我们是老朋友了,用不着那么多客套。”王林斌冲站在徐永晋身后的王兆军连长摆了摆手,大大咧咧说道。说完了,王林斌很没礼貌的不再理会徐永晋的顶头上司,拉着徐永晋手喜笑颜开问道:“竹竿,你小子怎么到这里来了?哈,难道说你们这次是配合我们行动的不成?”

给王林斌“小子”、“小子”的叫唤,徐永晋有种很荒谬的错觉。以前在学校的时候,这个全校学习倒数第一,好色正数第一的家伙常常是自己取笑的对象,不过自己显得太礼貌了,开口闭口总是想到对方感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还没三十年呢!这个世界已经乱了套,原本学校里学习成绩数得着的自己现在成了王林斌这混球嘴里的“小子”,这世界还真变化快啊。

“好消息!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徐永晋还没有开口问到底配合什么行动,背后山梁上有人一边奔跑一边大声喊叫着。徐永晋和身边的战士扭头朝身后看去,见五连通信员涨红了脸连蹦带跳从团部方向沿着山坡朝这边跑了过来。“好消息!巴格达大捷!土军、德军十万守军停止顽抗,放下武器投降啦!……巴格达大捷!敌军十万成我们俘虏啦!我军解放巴格达!”

山坡山脚下的军人们听到通信员喊的话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过了一会儿,不知是谁先扯着嗓子发出一声吼叫,接着漫山遍野到处都回荡着战士们呼喊声,人们疯了一般彼此拥抱,跳跃着,大张着嘴用劲所有的力气发出各种声音,凛冽朔风中,如山呼似海啸,群山呼应,风云变色。

老兵喊着叫着,眼泪不由自主流淌下来,没有谁去擦拭,任凭它不停地涌出来。从登陆美索不达米亚算起,到现在已经过了一年半。远征军由开始的两万,一步步增添到六十万大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