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伶俐啊,好好干,你这丫头大有前途!”能取得这条报道,朱鸿铭很是惊喜。不管怎么说,现在是战争年间,作为中国公民最关心的就是有关战场上的消息了,他们愿意了解战场上我们战士说什么,做什么,吃的是什么东西?晚上睡在哪里?报纸上刊登的炮火纷飞战场上战士们大无畏精神让百姓一次又一次感动的流泪,富有人道精神的战士见到忍饥挨饿的当地居民将自己口粮节省出来,给他们吃,这让百姓觉得战士们是最可爱之人。为了迎合百姓口味,全国各家报社将近一半的版面均是东摘西抄下来的战场报道,作为浔阳市里一家普通报社,《浔阳早报》自然也不能超脱这股潮流之外。只是报社是无数的,到前线的记者却是有限的。不要说战场存在危险性,时刻有让人丧命的可能,就是采访到稿件,如何发回来也不是一般实力不雄厚报社可以做到的。除了几家国家掌控的财大气粗的全国性大报,只有军队自己办的内部报纸朝各战场派出记者,进行现场报道外,其他报社只能摘引那些全国性大报的新闻,刊登在自己报纸上了。于是不要看报刊刊头,光看内容的话你实在无法分辨这些报纸都出自那家之手——他们内容都是一样的。
中国虽然有六亿人口,看起来人口众多,光浔阳市人口就突破百万之众,可各地报社林立,为了争夺最大化读者,竞争异常惨烈。报社的收入并非靠读者掏出几分钱购买报纸看(一份报纸不过两分钱,如果靠卖报,浔阳就是每家都订购《浔阳早报》,报社社长也要饿死了。),而是靠各种新闻吸引最大化的读者来看自己的报纸。在报社工作的任何人都明白,读者多了,从广告商那边得到的广告费用也就多。作为古老的新兴国家,那些企业老板不情愿在最低生活保障下给工人增加工资,除非工人罢工到市政府门前游行示威,不然老板们能少支付工资就尽量少支付。和支付工资的吝啬相反,他们倒是很舍得在广告上加大投入,无他,工人工资再多,毕竟一个工人无法当两个工人用(工作时间有劳动法限制,要是一周工作超过四十八小时,对企业老板的罚款足以让老板肉疼的不想活在这个世界了。),而加大广告投入却可以扩大自己产品知名度,知名度扩大了,购买产品的人也更多,自己进帐的钞票自然也水涨船高了。建国四十多年了,无数奇迹般窜起来的大型企业给那些老板做出了示范,为了自己也能有那么一朝跨入千万甚至亿万富翁行列,只要广告看的人多,他们掏出来的钱自然也就更多了。
报社社长也是普通人,他们不会视金钱如粪土,只会视金钱如宝贝儿子。既然道理都明白,为了扩大报纸销量,只能在挖掘各种新闻上多下功夫了。对老百姓来说,最能吸引他们的自然是各种黄色故事,或者是牛鬼蛇神之类迷信东西,如果报纸专门搞出版块刊登这样东西,相信这个版块的广告肯定是天价。很遗憾,社长们想到的那些不想让国民变成色鬼或者整天疑神疑鬼无心工作的富有正义感的议员同样也想到了。在一八七零年就通过了《报刊新闻法》,严禁任何报纸刊登这样新闻,违者报纸停业,社长坐牢。社长虽然不愿意,对这样的新闻法很反感,可议会里议员们在正义面前,任何人都要收起自己不那么正义的想法,只能高高举手通过这样的决议。报社是细胳膊,扭不过议会那个粗大腿,只能断绝这条极佳财路了。
黄色、迷信不成,报社老板又想到挖掘社会负面报道同样可以起到吸引眼球效果,很遗憾,他们同样在《报刊新闻法》中找到另他们胆怯的条款——负面报道谁也不会拦着你采访,只是如果采访后报道出来内容稍有失实,那么当事人可以控告报社侵犯当事人隐私权、名誉权,大牢是用不着蹲的,可按照上面制订的赔偿额度看,足以让报社社长多年积蓄一朝化为流水。负面报道最有轰动效益的自然是哪里发生天灾,哪里发生人祸,当选的市长县长接受那些人贿赂,某些机构是如何草菅人命的,如果光是哪里除了凶徒杀了什么人,这样新闻一般百姓只扫描一眼就过去了。但报社的老板都是聪明人,什么人可以控告报社侵犯隐私权、名誉权?除了各级政府部门还有哪个!如果将这种具有轰动性新闻报道出去,万一给他们抓到什么小辫子,自己以后就可以和乞丐为伍了。而且政府岂是如此好轻易对付的?他掌握的东西很多是报社所不了解的,如某地发生水灾,报纸刊登死了十一人,而政府控告你造谣,拿出同样受政府控制的统计机关,说是只死了一人,法院会相信谁的?如此,判你一个污蔑一心为公政府的罪名肯定是逃不脱了,登报道歉不说,赔偿损失还免不了。这样的条款成了悬在各报社社长头顶的达摩克利斯剑,让他们明知道果实诱人,却不敢略微尝试一下。为了取消这个明显歧视新闻报道的法令,报社在议会里的代理人不知提出了多少要求修改《报刊新闻法》里有关限制负面报道条款,只是到现在为止他们的斗争并没有取得一丝一毫进展,理由很简单,任何人(或政府)都不希望自己的隐私捅的天下皆知。各种限制下,能报道的新闻自然少之又少,竞争之残酷,环境之恶劣非一般外人所能体会。
在恶劣环境下,为了求得扩大自己份额,《浔阳早报》在战事一开始,就费劲心思想着如何把有关战事的报道做的更有特色一些,能吸引更多人看。开头编辑们想到高薪聘请退役军官写关于战事报道的评论,第一期评论刚出来,他们当天就看到其他报纸也刊登了各种有关战事评论。这种评论一八六三年就有了,五十年过去,大家都做的炉火纯青熟门熟路了,《浔阳早报》想要靠军事专家写点评论独占鳌头自然成了一席黄梁。评论不奏效,又不知有哪位让人厌恶的编辑提议将浔阳在战地的战士家书挑选好的刊登在报刊上,徐倩认为这种只有猪头才能提出的意见居然获得了总编批准,并且落实到徐倩头上——大家都清楚他的弟弟就在军队里,并且很快了解到徐倩弟弟到了美索不达米亚,还是铁血青年团战士,众多读者感兴趣的焦点汇集到一起,不将徐倩弟弟写的家书刊登出来实在天理难容。徐倩认为弟弟写来家书属于徐家隐私,根本不能供大家当奇闻看,可她的争辩在总编大事为重下驳回,为此徐倩好几回想要像个泼妇一样在办公室骂街。徐倩先生在战车营大家都知道,可她的先生也在美索不达米亚,徐倩不说,这些记者编辑也不了解。不然要徐倩刊登丈夫写给自己的信件,恐怕徐倩当场就要辞职回家了。
刊登徐永晋写来信件念头在徐倩赌气一样将家书搬到总编室一小时后破灭了,不知是战争太可怕,还是徐永晋意志实在薄弱,那些信件通篇都是有关战士死亡、残疾、负伤、疾病。吃的是干巴巴的面包,喝的是没有消毒的污水。子弹从头顶掠过,炮弹在身边爆炸……那些家书给总编的感觉是徐倩的弟弟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地狱里,这样的家书如何能报道?刊登出去人家痛骂徐家出了个软骨头不说,连刊登家书的报社也要被人扣上一顶威吓百姓帽子,一些极端爱国者说不定会将《浔阳早报》与卖国投降主义划上等号,那样早报名气倒是大了,只不过是臭名远扬而已。无可奈何下,总编只能悄悄将徐倩找了过去,让她告戒自己弟弟千万不能再有这种可怕的厌战情绪,要知道,为了解放那些被奴役民族而战,就是战死沙场也是光荣的。作为一名光荣的战士,怎么可以给家里信件尽写些如此可怕之事?警告完了,总编还要摇头叹息军方信件检查局是否坐了一群猪,连这种大逆不道,消磨后方热情的信件都允许寄过来。
徐倩弟弟这事算是结束了,可吸引眼球工程还不能结束。劳苦命的徐倩只能动员浔阳在美索不达米亚战场上有亲人的家庭将信件贡献出来,鼓舞一下支持战争的热忱。徐倩不愿意招摇,并不等于别人也不愿意,于是《浔阳早报》算是开了先例,在报纸上刊登起战士家书了。这让早报销售量一时猛增,可惜好景不长,总编光想着采纳点子了,没想到为这点子申请一个专利什么的,刊登战士家书没两天,浔阳各家报纸上都重金求得战士家书,在自己报纸上刊登出来了。好好的一个点子让他们搞的乌烟瘴气,失去了吸引力,气得《浔阳早报》总编大骂其他报纸实在无耻。
九月份开始,前线新闻突然少了许多,同时战士寄来得信件呈几何级巨减,报纸对战事新闻的报道一时陷入了困境,虽然想尽各种方法,却无法求得一丝一毫各种奇闻趣事。据说是太热烈的报道给了军方太大压力,为了减轻压力,军方不得不对新闻报道进行把关,由军方新闻发言人来朝外通报各种新闻,可这样一来,大家都觉得这日子过的没滋没味了。今天朱鸿铭突然从吴伶俐这里接到这么一篇稿子,他的喜悦之情自然可想而知。能采访到空军,这样的好事别人岂能遇到?不过略微赞赏吴伶俐两句,急不可待兴冲冲拿着稿件朝总编室冲了过去。
“伶俐,记得晚上请客啊。”徐倩看着得意洋洋的吴伶俐取笑道。
第二十二章全'目录引索'
……………………………………………………………………………………………………………………………………………………………………………………………………………………
第二十二章一
“吴伶俐……外面有个年轻人找你!”
上午总编在看了朱编辑送上去的稿件后,出来亲自表扬了一番吴伶俐,让她心情十分舒畅,觉得自己在同僚面前能抬起头来了。吴伶俐采访的原始稿件总编让她和徐倩好好整理整理,打算刊登在第二天的报纸头版头条上。朱编辑还常常放下手头工作跑到俩人这边来,给她们当参谋,毕竟这样的新闻在战争爆发后,浔阳早报还从来都没有做过,为了吸引读者注意,增加浔阳早报在市民心目中分量,稿子自然要精益求精,非得尽善尽美,无处不佳不可。
朱鸿铭正和吴伶俐与徐倩商量杜申利所说空战过程应该如何写。对空战几个人都是外行,吴伶俐从杜申利介绍中光知道当时很危险,战斗很精彩,可到底怎么危险,如何精彩,她无法想象,至于徐倩和朱鸿铭,俩人只看过飞机从头顶飞过,如何空战想也想象不出,在这方面她们还不如听过杜申利介绍的吴伶俐。争论了半天,没有见过的三人不过是在文字上做做游戏,想象不出无法写的更精彩,而写的不精彩就让三人很郁闷,一起登门拜访杜申利?人家已经接受了采访,你还找上门去,万一讨厌了,那可连现在这些稿子都要报废——只要杜申利反对刊登,报纸刊登出来他就可以以侵权控告你。正头疼着,管门的大爷拖着一双踏踏作响的厚布鞋走到记者室门口,站在门外面探着头朝里面吆喝着。
“什么事!没看到我们和伶俐现在正忙着吗?!告诉他走,别打扰我们!”朱鸿铭正为想不出空战描绘心烦意乱,听到外面有人找吴伶俐,愤怒地将钢笔摔在了桌上。刚刚他头脑里有点模糊的东西存在,虚无缥缈抓也抓不住,却仿佛与写好空战很有帮助,正凝思着,老头儿一吆喝什么念头都长了小翅膀,飞的无影无踪,朱鸿铭没跳起来骂街已经算很有修养了。
“哦,知道了。”管门的大爷听朱编辑发火,转过身慢悠悠朝后面走去。厚重的布鞋在地板上踢踏声显得特别沉重。
徐倩也正心烦着,要是写战车,靠她从丈夫那边了解到的一些东西,她相信自己还是能写的比较动人的,可空战这实在超出徐倩想象。人越烦越想不出应该怎么写,徐倩暂时抛开空战,想要先问问其他东西,兴许过一会儿,不想空战了,灵感却突然一下跑了过来。“伶俐,没听说你在这里有什么年轻的亲戚啊?是不是你伯父给你找了个对象?”
“什么对象啊?我才多大?连记者都没有干好,哪有什么心思找对象。”
见两个女人讨论起对象问题,朱鸿铭又急又气,不满地责备道:“哎呀,你们这两个女人……现在是什么时候了?总编还想着尽快将稿子赶好,明天的报纸要加印许多,总编刚跟印刷厂联系过要他们加班。你们却在这讨论什么对象!唉……还是快点收心,想想应该怎么写吧!”
对朱鸿铭一说,吴伶俐委屈地嘟起嘴,小声嘀咕道:“朱编,我想不出来嘛……现在脑子里乱哄哄的,好象很多飞机绕来饶去,这该死的空战我又没见过,谁又知道应该怎么写?”
“正因为想不出来,我这不才到这里帮你们一起想?不然我还不如回去喝杯清茶!”
“朱编辑,我怎么觉得我们是在瞎子摸象?伶俐不过听中尉说起过空战大致经过,我和编辑您连听也没听过,光想象这和一群瞎子有什么区别?摸到象腿说是柱子,摸到象身说是一堵墙,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我看这事情还得再找一下中尉,问个清楚才行。”
朱鸿铭唉声叹气道:“要能找自然问个清楚最好,可这个中尉到了浔阳后一直不肯接受采访,个性再古怪也没有了,万一我们再次拜访,惹得他不高兴了怎么办?保险起见,还是慢慢想吧。”
“吴记者,外面的年轻人说什么也不肯走,他说是一定要见你。”管门老人家再次走了回来。
朱鸿铭简直要火冒三丈了。“这什么人?已经说了没工夫,他还纠缠什么!”
见朱鸿铭冲自己发火,老人家委屈地指着下面慢腾腾说道:“人就在楼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走,说是一定要看到吴记者才行。”
“我来让他走!”朱鸿铭气冲冲走到窗前,推开了窗户,徐倩和吴伶俐连忙跟了上去。下面一个戴了皮帽子的年轻人正一脸灿烂仰着头望着楼上。“哎,年轻人,我们这里有事情,你要找伶俐还是等明白再来好了。”说完朱鸿铭就要将窗户关上。
“咦……这人好眼熟。”吴伶俐忙将阻止了朱鸿铭,探出身望着下面。
“伶俐!……是我啊!我好不容易才找到这里,怎么给我闭门羹吃?这也太不够意思了吧?”
吴伶俐仔细上下打量一番,这才辨认出来,惊喜地叫道:“啊……杜英雄?是你啊?你怎么穿了身便服?”
下面人看着上面,大大咧咧道:“自然是我,什么杜英雄,难听死了,你还是叫我申利好了。穿着军服实在太招眼,行动不方便,还是穿便服好,怎么样?还可以吧?这样穿别人也认不出。”说着那人平伸开双手,让吴伶俐看看他身上穿着的衣服。下面站着的自然是吴伶俐她们现在正在写的空军英雄杜申利本人了,只是一身平民打扮的杜申利让吴伶俐一时没有辨认出。
“等一下,我马上下来。”吴伶俐笑着将窗户关上。
朱鸿铭凑头通过窗户看着下面,张大了嘴合不上。“啊?……下面的就是空军英雄杜申利?”
吴伶俐点头笑道:“他就是杜申利中尉。今天不知怎么穿了这么一身奇怪的衣服,好古怪啊。”
吴伶俐的声音没有意识降低,一听说杜申利站在下面,正坐着写自己稿子的记者全站了起来,涌到窗台前看着下面伸长了脖子的杜申利。朱鸿铭实在无法相信,看着吴伶俐丢下手头稿子,像只欢跃的小鹿般跑了出去。苦笑着不停地摇头,自己刚才还在考虑是否亲自到张家拜访杜申利,却害怕这位中尉脾气古怪,突然又拒绝采访。可现在让自己心烦意乱的这个中尉却出现在报社楼下了,这人性格果然有够古怪,让人揣摩不透。没一会儿的工夫,下去的吴伶俐又缩手缩脚走了回来,站在朱鸿铭眼前,吞吞吐吐,好象有什么话想说,却不敢说出来。
“什么事?不会是中尉想要禁止我们刊登这篇稿子吧?……这个……采访都采访好了,稿子也改得差不多了,现在再说禁止,这也太过分了。”朱鸿铭最怕杜申利突然反悔,见吴伶俐上来脸色有些不对,闪烁着不知如何说,心中不祥预感更加强烈了。
“不是……他不是为了这事情来的。”
“不是吗?那正好,我正想问一下他这空战到底是怎么回事,能否把他请上来问问?”
吴伶俐低着头,躲避着朱鸿铭眼光,喏喏道:“……这个好象也不成。”
“那他来干什么?”朱鸿铭不解地想要伸手摸头,只是这么多记者面前形象还是需要考虑的。
“杜中尉说是想要让我给他带路到湖口和马当那边看看去。他说他是军人,既然到浔阳来,应该拜访一下建国战争的战场,祭奠一下先烈。……可是,我这里工作还没做完,又不好拒绝他,所以来请问一下朱编辑,我该怎么办?”说完吴伶俐低着头死死盯着自己脚下。
一屋的记者全愣住了,朱鸿铭看了看低头不语的吴伶俐,脸上露出会心微笑。“去!自然应该去!放心,这里这些稿件我和倩倩来处理好了,大不了空战这一段不刊登就是,光中尉成长历程就够吸引读者的了。……伶俐啊,这个杜中尉能给你签名,说明你们关系友好……这个……别误会,我是说好朋友那样的。要是这样你可千万要抓住机会啊!杜中尉只是归国疗养,他还是要上前线的,只要你能和他搞好关系,等他上了前线要是可以给我们寄一些有趣新闻回来,那我们早报可是成了独家新闻了!……放心去吧,总编那边我会替你请假的……不,你这是出工差,还请什么假?要是需要什么经管开口。相信报社一定会配合!”
徐倩悄悄将吴伶俐拉到了一旁,低声问道:“伶俐,这个杜中尉是不是对你有意思?”
吴伶俐红着脸有些不好意思,轻声嘟囔着:“这个我怎么知道呀?”
“要是没意思他怎么会穿身便服约你出去?我看人家是喜欢你。”徐倩肯定地说道。“伶俐,你对他是什么感觉?”
吴伶俐脸红的跟块红布似得,手指绞着衣角,头也不敢抬起。小声道:“他呀……他是空军英雄,全国人民都仰慕他,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报社记者,能有什么想法?倩姐您就别问了。”
“我知道,人家说郎才女貌,刚才我也在窗户那边看到了,这个杜中尉长得是一表人才。”
“倩姐你说他很好吗?”
徐倩点点头,苦口婆心劝道:“好是好,可现在是战争时期啊!你可要好好考虑清楚,杜中尉是要上战场的,上了战场,能否全身离开谁也说不准。你还小,万一发生意外,以后日子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