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狙击手-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斗部里面装填的近10公斤高能炸药将印军的土木工事炸成了一堆碎片。一个巨大的冒着青烟的弹坑向所有的人昭示着呆在这里的人已经尸骨无存了。

爆炸的硝烟还未消散,陈千骑已经一跃而起,被敌人机枪火力弄得一肚子火无处发泄的他端着自己的冲锋枪率先冲进了达尔维的指挥部,先是猛的一棱子扫在了指挥部的天花扳上,接着黑洞洞的枪口指向了在场被惊呆了的印军人员。

一名印军警卫人员还想顽抗,他的步枪还没调转枪口,一串犀利的冲锋枪子弹已经将他打成了漏勺。

几名随后跟进的队员端着枪口还在冒着袅袅青烟的冲锋枪出现在指挥部的门口,将残余的印军拼死一搏的最后想法扼杀在摇篮里。达尔维准将无奈之下只得乖乖地举起了双手。

从开战到现在仅仅只有5个小时,印军第7旅的前线指挥部就被杨思成带领的突击队员给一锅端了。失去了指挥的印军基本上可以说是陷入了崩溃的境地,负责穿插的11师战士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有力的抵抗就将第7旅分割包围了,除了数百人因为负隅顽抗被歼灭外,1900多名印军成了解放军营地里的“客人”。

不过也算他们幸运,印军的后勤供应根本不能保障他们的前线消耗,手里的辎重仅够维持三天的量,如果不是解放军将他们俘虏。被饿死的印军将会超过一大半。

随后的战斗进行得也很顺利。达旺被顺利收复。印度政府并不死心,还妄图反击。在色拉山口、德让宗和邦迪拉等地建立起防线,集中了3个旅的兵力准备迎击解放军。

对何对付印军的这种一字长蛇阵我军颇有心得,其关键就是对印军的纵深实施穿插迂回,一旦有支部队楔入印军长蛇阵中。就能将其分割包围,经过研究,上级将穿插的任务交给了杨思成他们。

杨思成带着利剑大队的队员作为前锋,为1500多名战士开路,经过天5夜的艰苦行军,杨思成他们硬是在杳无人烟的贝利小道上翻越过重重障碍,如神兵天降般地出现在德让宗和邦迪拉之间的班登,将印军的防御部队拦腰切断。

归路被堵住的印军顿时慌了神,他们拼命地想要砸开一条通路,但杨思成他们如何会让印军如愿。一轮凶猛的火力让印军丢下了数百具尸体后狼狈退了回去。

从正面进攻的解放军象把巨大的铁锤狠狠地将被包围的印军部队砸得稀烂,62旅和65旅先后被击溃。

在邦迪拉的战斗中,解放军用灵活的战术安排和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给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邻居狠狠地上了一课,号称印度陆军最精锐的第4师被全面击溃。

所谓的红鹰部队被中国军人打得满地找牙,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次自卫反击作战中,对印度的这场作战打得可谓酣畅淋漓,打出了军威和国威,使得印度在几十年内都不敢再凯觎中国的边境线。

在给予了印度足够的惩罚以后,中国军队撤出了印度领土。退回到国境线上。

二十八 上阵父子兵

在杨思成跨进朝鲜战场上的第一个年头,他就收到了一断喜讯,虎妞给他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这消息可把杨思成给乐坏了。

等到55年他随部队撤回国的时候,他的儿子已经5岁多,能提着瓶子打酱油了,当杨思成满心欢喜地把自己的儿子抱在怀里的时候,小家伙却不干了,他惊恐地想要逃离眼前这个脸上有道疤痕,没有太多表情却眼神犀利,看起来分外凶恶的“坏人”的怀抱。

小家伙乳名叫虎子,一直没有取大名,还等着杨思成亲自来尽自己这个当父亲的义务,看着天真活泼的儿子,杨思成没来由地一阵心酸,从儿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到现在整整5年多的时间.直到今天才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亲生父亲,他这个爹当得也真够呛的。

可是作为一个军人。他有其他的选择吗?为了国家的安宁,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中国老百姓不再陷入过去那种人人欺凌的境地。共和国的军人能够只顾自己的小家而逃避自己应尽的职责吗?

还有那些为国牺牲的战友,他们就没有爹没有娘没有娇妻没有自己的亲生骨肉了吗?

“是,谁没有爹谁没有娘啊!鬼子赶走了,咱们都回家侍奉爹娘,那中国由谁来保护?难道又等到小鬼子来侵略咱们,然后让咱们的子子孙孙接着咱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来?”杨靖宇大哥的话回响在杨思成的耳边,一种神圣和豪迈的感情从他心底迸发出来。

中国不会再任人宰割了!面对日本侵略者,我们没有屈服。面对美国的武装进攻威胁,我们没有屈服,面对印度的挑衅,我们还是没有屈服。只要有中国军人在,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就永远不会屈服!

虎子的名字杨思成已经取好了,就叫杨卫华,他决心让儿子长大以后也成为军人,保卫祖国、报效国家!

年回国以后,杨思成就开始狠着心让儿子习武和锻炼体能,在燕山脚下的利剑大队基地,新战士总是能看见一个稚嫩的孩子满头大汗地跟随着他们参加各种军事技能的训练,不管多苦,也不管有多累,那个大名叫杨卫华的孩子始终没有放弃。

杨卫华也哭过。也闹过,虎妞心疼自己的孩子,也找到已经是少将的杨思成抗议过。不过杨思成始终没有心软。

有一次在过400米障碍的时候,杨卫华由于气力不支,重重地从高高的绳上摔了下来。当时就昏迷了过去,杨思成抱着儿子心疼得直掉眼泪,可是等杨卫华清醒过来以后。他却硬着心肠对儿子说道:“再来一遍!”。那年,虎子才8岁。

在别的孩子还在父母的怀里撒娇的时候,杨卫华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轻重武器了;在有些高干的孩子还靠着父母的余荫恃宠而骄的时候,杨卫华已经和普通的战士一样接受着最严酷的训练了;在某些孩子还在考虑放假以后该怎么玩耍的时候。杨卫华已经背着沉重的武器装备穿行在杳无人烟的原始森林里进行野外生存的考核了。

随着年龄的增大,听着从其他叔叔那里知道的关于他父亲的事迹,虎子从最开始对父亲的怨恨到了现在的崇拜,他决心子承父业。也做一名优秀的狙击手。杨思成自然很欣慰。将自己的绝活倾囊相授,连双眼射击法父子俩都一模一样。

刚开始由于虎子年纪太小。总是无法跟上成年人的训练量,但是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虎子成为了利剑大队里面最优秀的一个“兵”,他的战术素养完全可以给基地里的所有新战士担任教官。他的战斗技能完全可以和基地里最好的战士媲美,除了他的年龄确实还是太小以外。

不过这些不是什么问题,等到虎子18岁的时候,他终于穿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军装,以无可争议的考核成绩进入了利剑特战大队,对于他的加入。所有的人没有丝毫的异议,毕竟杨卫华的实力摆在那里的。

年3月2号,中苏边境珍宝岛保卫战爆发,珍宝岛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的领土,前几年中苏边境就经常在这里发生纠纷,3月2日,苏军悍然对中国正在珍宝岛上正常巡逻的边防部队开枪。打死打伤我军6名战士。在我边防军奋勇还击下,苏军被赶出了珍宝岛,吃了个小亏,有情报显示他们正准备进行报复。

在这种情况下,杨思成带着一支利剑小队赶赴了珍宝岛前线.挑选的队员中就有杨卫华。他是整支部队里除杨思成以外最好的狙击手。

当利剑小队赶到位于乌苏里江畔的珍宝岛。杨思成看着对面清晰可见的伊曼市时,不胜唏嘘,这里就是当年日军驻防的最前线,很多的战友。包括他最敬佩的副队长华宁就牺牲在离这里不远的虎头要塞。

月12日,苏军共计45人。在4辆装甲运兵车的协助下在凛冽的寒风中登上了珍宝岛,他们携带了大批的武器弹药,准备在珍宝岛上掘壕据守。

珍宝岛上正下着小雪。纷纷扬扬的雪花将大地笼罩在一片银白中,岛上的小树林变成了白色的珊瑚枝。

在堆积着厚厚积雪的村丛中,穿着雪地伪装服的杨思成轻轻举起了手中的望远镜。山坡下面,一群苏联士兵正挥动着铁稿和工兵铲在挖掘战壕。厚实的棉衣让他们看起来像一头头笨拙的黑熊。

“目标:苏军少尉3号地区2号标记物左侧1点钟方向距离350米”杨思成的指令简短清晰,他担任着观瞄手的任务。

“明白苏军少尉3号地区2号标记物左侧1点钟方向距离350米,目标截获!”杨思成的左前方一个“雪堆”轻轻地重复着杨思成的指令,同样穿着雪地伪装服的杨卫华正透过狙击步枪上面的瞄准器将猎物牢牢地套在十字线上。

“风速4米每秒,风向西北,注意低温对弹道的影响。”杨思成快地估测出目标区域的风向和风速,末了还提醒了一下杨卫华注意低气温条件下射击的修正系数。

“砰”杨卫华手中经过改进的56式半自动步枪开火了,从杨思成给出数据到他开火,仅仅间隔了不到2秒钟。

那名正在指挥着自己的部下工作的苏军少尉的脑袋顿时被威力巨大的军用步枪子弹击穿,一大蓬鲜血从他脑袋的破损处喷射出来,滚烫的鲜血流倘在积雪的冻土上,热量很快就被带走,鲜血还没来得及凝固就变成了一团鲜艳的血冰。

枪声刚响,苏军士兵就条件反射般地趴在了冰冷的地面上。原本静静地停在一边的装甲车迅速发动起来,车上配备的127毫米大口径机枪开始咆哮着,将密集的弹雨胡乱地撒向小山坡上。

几名苏军士兵干脆从车上搬下了迫击炮,朝着山坡上乱轰,树林里静悄悄的,除了偶尔有炮弹落在雪地上,将一团团积雪炸得满天舞外,没有丝毫动静。

苏军的迫击炮射击了一会后,渐渐停顿下来,就在他们稍一疏忽的瞬间。随着“砰”的一声清脆的枪响,正举着望远镜的苏军炮兵观察员就被一发不知道从哪里射来的子弹削了脑袋。

“狙击手!对方有狙击手!快撤!”剩余的苏军士兵开始慌了,他们深知狙击手的可怕,在卫国战争中。无论是苏联的还是德国的狙击手,都给对方的普通士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恐怖印象。

在这个地形复杂的小岛上,除非是进行地毯式轰炸,否则,这些登上小岛的苏军最终会被那些神出鬼没的狙击手全部摆平。

苏军的装甲车不信邪,它们轰鸣着朝着最为可疑的山坡上冲了过来,还没冲到一半的路程,“轰轰轰......”几枚地雷就在它们的车底下爆炸了,大威力的反坦克地雷不是装甲车那薄薄的壳所能够抵挡的。装甲车“吭哧吭哧”地往外吐了几口黑烟以后就彻底熄火了,车上的乘员赶紧下车逃命。

不过这些失去了装甲保护的人员成了杨卫华最好的活动靶,随着他手指的轻抠,5个苏军士兵变成了6具冰冷的尸体。

“不错,你已经是一个合格的狙击手了,真的不错。”杨思成收拾好所有的装备,看着山坡下正没命般撤退的苏军,嘴里淡淡地说道。

“谢谢爸爸!”杨卫华将雪地上的弹壳收集起来揣进了自己兜里由衷地说道,能够得到杨思成的表扬真的不容易。

两人趁着风雪正浓的时候悄然离去,雪越下越大,渐渐地湮没了雪地里的足迹,如果不是远处雪地上残留的几具苏军士兵的尸体,一切就像是什么也没发生过那样平静......

二十九 师兄弟

珍宝岛上第二次短暂的交火让苏军大失面子,40多个全副武装的士兵还有几辆装甲车配合作战却连对方的人影都没看见就被打得丢盔弃甲,实在是不能容忍!

暴怒的苏军总参谋部将远东军区骂了个狗血淋头,不过骂归骂,依然将自己最得意的斯贝茨纳兹中最精锐的狙击小队派了出来。

克瓦什宁中校就是这支狙击小队的指挥官,在卫国战争期间,他作为苏军第一狙击高手、自己的师傅伊万的观瞄手,成功地为自己的搭档提供了无数次的辅助支援,帮助伊万取得了歼灭敌人500人的战绩。

在临动身前,克瓦什宁还是象往常一样驱车去自己的师傅伊万家看看,获得过两次苏联英雄的伊万早退休了,此时正悠闲地在一家疗养院里休养,两人在宽敞的客厅里落座后,聊了起来。

“师傅,您对中国人熟悉吗?他们的战斗力如何?”克瓦什宁好奇地问道,对中国军队的了解来自于苏军总参谋部的情报,不过他想更详细地了解下。

“中国人善良、淳朴。不过他们是一个坚韧的民族,你想想,当初的日本人还是算挺强大的吧,还不是一样被那些装备简陋的中国人给打败了?一个苏醒了的东方睡狮可不好招惹啊!”伊万端着咖啡杯感慨万千。

“他们还不是靠我们援助的武器装备才取得了那些成绩。”克瓦什宁满不在手地说道。确实,在抗战后期和抗美援朝的时候苏联人提供的武器起了很大的作用,不过就算没有这些帮助,中国人一样可以赶走侵略者。

“克瓦什宁,你这次去远东执行任务,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不过你一定要当心你的师兄,还记得那个聪明的中国杨吗?他可是一个狙击高手,有极其丰富的实战经验,要是你遇上他一定要千万小心。唉,但愿你们不会遇上......”临行前年逾古稀的苏军第一狙击高手伊万语重心长地对着自己的关门徒弟说道。

“中国杨,就是您的那个中国徒弟吗?好的,我会小心的,不过如果真的遇上他。我想他也不见得能占什么便宜!”克瓦什宁信心满满地说道。

“别忘记了,他可是你的师兄!8岁就开始接受狙击训练,德军的狙击高手就死在他的枪下。”伊万郑重地提醒道。

“师兄?呵呵,或许他很强.不过如果论实战经验的话,他应该比不上我吧,我可是跟随着您参加过数百次的战斗任务啊!”克瓦什宁略带着一丝不满不服气地对伊万说道。

“你错了。他的实战经验比你只多不少,他是我见到过的最有天赋的狙击手,甚至比你还好,你别不服气,就拿双眼射击法来说,这点你就不如他,其实要练出双眼射击法并不容易,一万个人练也未必能行。”伊万摇了摇头。要是双眼射击法真那么好练,他自己早练会了。

“没关系。我虽然不能双眼射击,但是我有个最好的观察手。他是我的另外一双眼睛!”克瓦什宁并不在意,苏军在二战中发现狙击小组一般由两个人组成的组合非常理想,不仅可以有效地清除观察死角,还能够为射手提供足够的保护,更何况自己手里还有最先进的德拉格诺夫狙击步枪呢。

当天下午克瓦什宁中校就带着自己的一个战斗小队匆匆地登上了往远东的军机,机上共有8名斯贝茨纳兹的队员,两个狙击手,一个尖兵,两名机枪手,两名突击手和一名爆破专家。

克瓦什宁一行人刚下机就换乘直升机马不停蹄地赶到了珍宝岛,在靠近珍宝岛的哨卡,克瓦什宁透过放大60倍的大型观察镜窥视着黑夜中显得极为冷峻的小岛。

观察镜里面黑糊糊的,看不清楚远处的动静,不过这难不倒斯贝茨纳兹。他们从携带来的器材里抬出一个箱子,将装在里面的仪器取了出来,赫然是一台坦克上用的红外线观测仪。接上电源以后,岛上的图像在热成像仪上显现出来。

红外线热成像仪的原理是利用的红外线光,世界上任何能够产生热量的物体都会发出红外线光,包括一些本身并不产生热量的物体。比如树木和岩石,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吸收热量,到了晚上就会释放出来,通过红外线热成像仪就能够捕捉到,而每种物体发出的红外光是不一样的,产生和释放热量越多的在成像仪上显示的颜色就越红越深。当然只能看到物体的轮廓,而且红外光也无法穿透岩石这些比较厚的障碍物o克瓦什宁满意地看了看热成像仪上的图像,树木和岩石在夜视仪的屏幕上面显出它们淡绿色的轮廓,还是比较清晰,突然远处的几个红点引起了他的注意。

几个红点小心翼翼地在黑夜中运动着,难道是对方的人?克瓦什宁疑惑地想道,可是不太象啊,第一人数少了点,只有3个;第二现在距离天亮还早,对方就算派出部队也不会选这个时候啊,要知道在雪地里潜伏久了是要死人的!

就算是受过耐寒训练的斯贝茨纳兹也不可能长久地在雪地里潜伏。

在零下20多度的气温中潜伏超过6小时以上的就很容易陷入脑昏迷,这还是有很好的保暖服装和完备的雪窝这些才能做到的,现在距离天亮还早,难道对方疯了?

几个红点逐渐接近,等它们的轮廓在成像仪上显示出来以后,克瓦什宁才松了一口气,原来是几只出来找食物的野生动物而已,他轻松地坐了下来,从枪袋中取出自己心爱的德拉戈诺夫狙击步枪擦拭起来。

德拉格戈夫狙击步枪是苏联着名的枪械大师德拉戈诺夫在59年研制出来的,经过4年的大量实验,于63年才开始装备部队。只能采用半自动方式射击,弹匣容量10发,配备有PSO1型瞄准器,放大倍率4倍,在米内拥有较好的射击精度。

在这种武器交给斯贝茨纳兹试用的时候。克瓦什宁一眼就喜欢上了它,纤细的枪身,极高的精度,威力巨大的762x54毫米钢制全被甲弹,远远胜过他们还在使用中的莫辛纳甘狙击步枪。

在天快亮的时候,杨思成带着利剑小队的队员悄悄地登上了珍宝岛,他们将借着夜色的掩护在雪地里修筑潜伏阵地。掩护第二天上岛巡逻的边防部队。

“中校,那些中国人派了一支6个人的小分队登上了珍宝岛!”负责监视的苏军边防人员叫醒了正抓紧时间休息的克瓦什宁和斯贝茨纳兹队员。

“确定是对方人员吗?”克瓦什宁追问了一句,生怕又是野生动物。

“是的,对方的轮廓在屏幕上很清晰,已经进入岛上的树林。”

苏军边防人员肯定地回答道。

“好,立即出动,让我们的中国朋友见识一下咱们斯贝茨纳兹的威风!”克瓦什宁果断地命令道。在他看来,精锐的斯贝茨纳兹突击队员要对付那些普通的中国军人还不是小菜一碟。

借着雪地微微的反光,杨思成带着队员们迅速进入树林中,用随身携带的工兵铲在厚厚的雪地上挖出一个个大坑,然后准备修筑成雪洞供自己藏身。

就在他们正在挖雪洞的时候。负责警戒的杨思成突然听见了远处雪地上传来轻微的沙沙声。从小就在东北长大地杨思成自然能够分辨得出来这是有人正蹑手蹑足地在雪地上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