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狙击手-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没有人性的家伙”,杨思成恨不得拿棵手榴弹丢进他们的弹药堆里,让他们也尝尝毒气弹的滋味!可惜最后一棵手榴弹在刚才已经用了。

得悄悄地把他们干掉,开枪太容易暴目标。他掏出了弩箭装填好,三枝箭可以干掉三个鬼子,剩下的三个只有用猎刀解决,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要开枪。他暗自思量着。

就在这个时候,两个鬼子的装填手走了过来,看样子是准备搬箱炮弹过去用。果然,那两个家伙走过来后用力地抬起了箱炮弹,转身费力地往炮位上走去。

好机会!杨思成拔出猎刀蹑手蹑脚的钻出草丛,悄悄地跟在2个鬼子兵后面,突然冲到左边鬼子的身后,用拿着弩箭的左手臂弯捂住了他的嘴巴,同时右手的猎刀狠狠地切进了他的颈部,一条长长的刀口从他的气管直划拉到了颈动脉,鲜血瞬间喷涌而出。没有丝毫停留,反手又将猎刀刺进了右边鬼子的咽喉,右边的鬼子只感到眼前一花,喉咙一阵剧痛就喘不上气了。

丢开手里已经死定了的鬼子,杨思成的左手顺势一摆,“嗖”的一声,一枝弩箭已深深地射入了前面鬼子炮手的背部,垂死挣扎的他喉咙里发出了“格格”的声音,这时在炮位上的剩余3个鬼子才发觉阵地上突然多出了个浑身都是茅草的人。

“嗖”的一箭射进了一个正准备张嘴大叫的鬼子的嘴里,锋利的箭矢轻易地穿破他的脑壳出一截闪着寒光的箭头,其余两个鬼子拼命的大叫起来。

敌人很快就会到来,杨思成立即对准一个鬼子射出了最后一枝弩箭,那家伙眼睁睁地看着弩箭快地对着他扑了过来,这么近的距离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就扎了进去,鬼子当即扑倒在地,剩下最后一个鬼子翻身欲逃,杨思成迅速丢下刀箭,从背上取下步枪,“砰”的一枪,那鬼子的脑袋就象个被一拳击碎的西瓜,也去见了他的“天照大神”。

时间不多了,必须赶紧撤离,他快地背起步枪,捡起地上的猎刀和弩箭,顺手从鬼子尸体上抓起2个手雷,然后一闪身往草丛里跑去。

杨思成没有走远,就伏在离弹药堆40米外的草堆中,没一会就看见一个鬼子少尉带着大约50名鬼子兵就匆匆地赶了过来,“八嘎!”看着一地的鲜血和几具横七竖八的尸体,鬼子少尉气得狠狠地踢了弹药箱一脚。“啪嗒”一声,一个拉开保险的手雷悄然扔到了弹药堆中。

“轰隆!”一阵巨大的声响过后,炮弹殉爆了,高爆弹瞬间带起一蓬血雨,杀伤了大量毫无防备的鬼子士兵,毒气弹卷起一片黄色的烟云,吞噬了侥幸没被弹片击中的幸存者。尘埃落定,毒雾散尽,刚刚还活蹦乱跳的鬼子兵们全没了声息。

在手雷离手之后,杨思成已经悄然转移到了距离鬼子迫击炮阵地300米外的荒草中。

炮兵观察员被杀,山炮阵地被炸,派去的警卫队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一连串的重创令鬼子新任指挥官原加强骑兵连长官松尾广成大尉极度恼火,显然有敌人潜入了那片该死的荒草地。那里又不能放火,否则很可能引火烧身,将大火烧到自己的阵地里;派兵进去搜吧,现在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几十百来个士兵要想在这么大的地方找出几个人来无异于大海捞针。松尾深深地陷入了一种无力感:敌人太狡猾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视自己数百人如无物,让自己有力无处使。难受啊难受!

“命令,迫击炮掉转炮口,方位,阵地左翼,目标,荒草丛,用瓦斯弹自由射击!逼迫敌人现身;步兵准备射击草丛中出现的敌人!机枪继续警戒,防止正面敌人发起冲锋。”松尾放弃了派兵搜索的打算,决心来个“搂草打兔子”。

“咚”鬼子的迫击炮开始胡乱往草丛里发射起催泪瓦斯来。炮弹落在离杨思成很远的地方,鬼子炮兵站起来正准备往炮口装填炮弹时候,“砰”的一声,那个装填手身子一歪就断了气。

负责监视的鬼子兵连子弹是从哪里射来的都没搞清楚就给报销了个迫击炮手,顿时急了眼,各种武器对着草堆胡乱射击起来,这种漫无目的的射击吓吓人可以,想对杨思成构成伤害可就差得远了。

借着敌人密集的枪声做掩护,他又轻易地干掉了一个鬼子的炮手。是时候转移阵地了,他迅速捡起地上的空弹壳,偷偷地换了个地方。

随着射击次数的增加,暴自己位置的可能性也会逐渐增大,因此,只要不是特殊情况,狙击手尽量不要在同一个地方开2枪以上,离开时应该尽可能清理掉留下的痕迹,比如弹壳。杨思成牢牢地遵守着狙击手的战场生存法则。

在转移阵地的过程中,他迅速将子弹填进了弹仓,从早上进入草丛到现在已经快3个小时了,他只开了4枪,虽然弹仓里还有一发子弹,可是作为狙击手是不能容忍当射击目标时却发现自己忘记装足够的子弹这种情况发生的。

狙击手不是神,不可能凭一个人的力量消灭一支军队,成百上千的人就算不还手站在那里让你用步枪杀,都会杀得你手软,狙击手最大的作用在于瓦解敌人的士气,一个神出鬼没看不见的敌人,一个随时能够夺取你性命的人,远比一支能够看得到的军队更让人感到恐惧。

当看到面前的敌人陷入一片慌乱之中时,杨思成悄悄地隐匿起来。

祝大家情人节快乐,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十三 连战连捷

鬼子乱哄哄地闹腾了半晌,看到四周没有了动静,以为杨思成已经被他们乱枪打死了,终于在长官的厉声喝止中重新安静下来。松尾不敢再耽搁,趁着没有人再来捣乱赶紧命令步兵对我军阵地发起了冲锋。

山炮已经报销,4门迫击炮也报废了一半,现在能够提供火力支援的就只有几挺轻重机枪,2门迫击炮和4个掷弹筒了。

杨思成看着大量的鬼子步兵离开洼地向着村庄的方向以散兵队形小心翼翼地冲去,他们确实被突如其来精确的打击吓破了胆。

他的目标当然不会是这些普通士兵,普通的士兵自然应该由普通的战士来对付。一名再出色的狙击手如果只是被局限于阵地战的话,那他顶多只是一个神枪手,或许他能够给敌人带来一定的伤亡,但永远无法让对面的敌人感到恐惧。

杨思成决定趁着敌人步兵大量出击,后方兵力空虚的时候再给他们来个“黑虎掏心”。

敌人的远程火力被他废得差不多了,八路军阵地的情况立时好转。团长眯缝着被瓦斯熏得红肿的眼睛看着明显稀疏的炮弹,联想到刚才听到的那声惊天动地的爆炸,知道杨思成已经得手了,对政委廖汉生说:“老廖,没想到小杨那小子还真行,如果不是他,咱们今天这亏可就吃大了!就是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希望没事才好。”

政委安慰他道:“放心吧,那孩子的本事咱们又不是没见过,你说说,就巴掌那么块大的地方,他居然有本事躲着楞没让10来号人找出来!现在外面草那么深,地方那么大,鬼子想找他出来,难喽。回头等他回来,咱们给他请功!”

“报告团长,鬼子上来了。”一个战士转头汇报说。

“命令各连排做好战斗准备,这次放近了打!”团长对通信员下了命令。

等鬼子兵提心吊胆走到离村口70米的地方时,随着团长一声令下,各种武器喷出了复仇的火焰。朝夕相处的战友倒在了血泊中,中了毒气浑身溃烂的惨像,深深地激怒了这些英勇的战士,当鬼子兵躲在远处打炮,放毒气的时候,八路军战士只能看着干着急,任由敌人疯狂肆虐,现在他们主动送上门来,岂有不狠狠痛揍的道理?

鬼子原来以为村子里的人就算没死光也没什么战斗力了,哪里想到会突然遭遇这么猛烈的打击,上百个鬼子当场就被击毙。负责指挥这次进攻的日军中尉明白现在已经骑虎难下,进攻是死,撤退也是死,还不如拼一把,只要部队冲进了村子或许还有一条生路,于是抽出指挥刀,对着慌忙寻找隐蔽的鬼子士兵喊到:“帝国的勇士们,拿出我们的武士道精神,冲啊!”

或许是被悍不畏死的军官激发起了骨子里的凶残,鬼子兵变得疯狂起来。一波波士兵不顾伤亡,亡命地向着村里发动了冲击。敌人的机枪火力也拼命地压制着八路军火力。眼看着敌人就要冲到村口了。

躲在敌人机枪阵地侧后方的杨思成毫不犹豫地瞄准鬼子重机枪手抠动了扳机,刚才还在疯狂叫嚣的重机枪变成了哑巴,旁边的副机枪手刚走上战位准备接替射击,就又被他撂倒了。剩余的几挺机枪顾不得支援前方,赶紧掉转枪口,对着草堆开始胡乱扫射。

杨思成没有理睬他们,准备去找迫击炮手的晦气了。鬼子为了防备山炮阵地的事件重演,特地在迫击炮阵地和掷弹筒兵周围部署了一个班的兵力加以保护。“区区一个班就想挡住我?”简直是笑话,在300米外顺利又干掉个鬼子炮手后杨思成冷冷一笑。

鬼子的炮兵队简直要崩溃了,谁也不知道子弹究竟是从哪里射来,下一个目标又会是谁,不过很明显,凡是站起来准备开炮的人无异于接过了死神的请柬。于是整个炮兵队开始了消极怠工,毕竟谁也不想死,特别是死得那么难看:由于达姆弹巨大的翻滚作用,每个被我击毙的人脑袋都被轰得稀烂。

村口的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敌人拼命地想冲进村子,特务团的战士拼命地想阻止敌人,有些地方已经开始了残酷的肉搏战。

甩开已经吓破胆的鬼子炮兵,杨思成悄悄地从敌人迫击炮阵地后通过,进入了鬼子右翼指挥部所在的小树林。他的目标很明确,让小鬼子的指挥机构再度瘫痪。

刚进入树林,他就迅速地就地一滚隐藏在一株小树下面,一来可以让眼睛适应光线稍暗的环境,二来需要观察地形,找出敌人的指挥所。林子其实还是有些大,估计有上千棵树,前面远处有几个人正蹲在地上在地图上比画着,看来,那里就是这伙日军的指挥中枢。杨思成没有急着开枪,按道理来说指挥部周围再怎么都应该有警卫和哨兵的,他现在准备先悄悄地干掉这些小“鱼虾”,然后再捞这“大鱼”。

通过观察,他发现鬼子在指挥部周围设置了3个暗哨,成“品”字形排列,每个人负责一个方向,将指挥部的左右后3方都置于监视之下,有任何人靠近都将被发现,不过由于树枝的遮挡,他们并没有发现杨思成。这3个哨兵躲在树干的枝杈上,难怪当时第一眼没有看见。

杨思成身上的伪装服不适合在树林里面隐蔽,在到处都是光秃秃的地面上突然长出一大蓬枯草,任何人都会觉得奇怪的。“要融入你周围的环境”,可怎样才能融入这个环境呢?没有携带伪装布,不过就算有伪装布也不行,树林里面的“大石头”?想想都觉得太扎眼。

这是片松树林,在这大冷的天依然枝繁叶茂,树干挺拔笔直,只在靠近树冠的地方有些分岔,他迅速用猎刀砍断身边这棵小树,剔下树枝密密地绑在了身上的伪装服上,很快他就成了一棵“小树”,然后他又往枪上缠了些松枝,这样枪就变成了一根树枝。

趁着敌人机枪断断续续开火地掩盖,杨思成举起“卡佳”瞄向了负责监视后面的那个鬼子哨兵。“砰”的一声,那家伙静静地没了呼吸,还好,他的身体因为是骑坐在枝干上,被击毙后没有马上掉下来。接着杨思成又顺利地干掉了剩下的两个哨兵。

他象个幽灵一样轻盈地在树林里穿梭,隐蔽地接近了鬼子的指挥部,掏出最后一个手雷,拉开保险环,用力在身边松树上一磕,(日军为了让掷弹筒可以发射手雷专门设计的保险装置,在手掷的时候必须用力在硬物上磕一下,待击针撞击发火后才会爆炸,引信延时810秒)在心中默默地数了6秒后丢进了人堆。

松尾这时正心急如焚:加强骑兵连伤亡殆尽,山炮排和迫击炮排几乎全军覆没,机枪排损失大半,步兵进攻又损兵折将,堂堂一个1000多人的皇军混合大队连对方是支什么部队,番号,人数都没弄清楚就被折腾成这样,怎么回去向宫崎联队长交代啊?

很快杨思成就帮他解决了这个难题,“轰”地一声,几个围做一堆的鬼子指挥官全给炸上了天。死鬼当然不用再担心如何回去交代这些烦人的事了。

听见指挥部发生了爆炸,周围的鬼子匆忙赶了过来,一看满地狼籍,残缺不全的长官尸体全惊呆了。有些日本鬼子当即失声痛哭,随即便被军衔略高的鬼子军曹的大嘴巴抽了回去,这个时候最怕军心溃散,因此鬼子曹长(相当于军士长)及时喝止了士兵的哭泣。

长官被刺,远程火力被炸,鬼子当即决定撤退,一阵尖厉的撤退哨声过后,正在村口拼命撕杀的鬼子兵呆了呆,回头一看,自己阵地上的挥舞的旗语也明确无误地传达着同一个信息:撤退!撤退!

败了,不可一世的鬼子早没了早上出发时的横跋扈,俗话说:“兵败如山倒”,鬼子仓皇地撤退,丢下了一地的尸体和伤员,撒开脚丫子拼命地跑,只恨爹娘少生了两双腿。

特务团的战士虽然经历了5个多小时的残酷战斗,很多人被毒气熏得连眼睛都睁不开,可如何能够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大好机会?伴随着嘹亮的冲锋号声,战士们士气如虹,杀声震天,从阵地里跳出来,以猛虎下山之势,向着溃败中的敌人追去。

面对着如饿狼扑食的八路军战士,鬼子慌忙丢下大批辎重武器,惶惶如丧家之犬般地逃回了河间城里去。

这场战斗共歼灭日军600余人,少佐2名,尉官3名,缴获山炮2门,迫击炮4门,92式重机枪6挺,其他枪支弹药若干,算上前天的战斗,3天2连胜,共歼灭日军750余人,取得了冀中抗战的开门红。

十四 艰巨的任务

河间城外的2次成功伏击,打掉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团长和政委没有食言,战斗结束后联名为杨思成向师部请了一等功。

颁奖大会上,贺老总表扬了特务团敢打硬仗的优良作风,更特别表扬了杨思成深入敌后,英勇顽强的大无畏战斗精神,号召全师向他学习。

会后,贺老总把杨思成叫到他身边,对他说道:“小杨,没想到你凭一个人的力量就端掉了鬼子的指挥部,消灭了他们的炮兵远程火力,扭转了战局。这个一等功确实是应该得,不过我现在有个任务要交给你,不知道有没有信心完成啊?”

杨思成不知道是什么任务,心里直犯嘀咕,但既然首长点了他的将,也只好硬着头皮说:“请首长下命令吧,尽量完成任务!”

贺老总也是个妙人儿,看他回答得勉强,笑着说:“别担心,就是延安准备给我们派一些文艺工作者过来,你也知道,这一路过来敌人设置了很多的封锁线,你的任务就是带你的排去把他们安全地接过来。怎么样?有信心没有?”

听了任务以后杨思成认真思索了下,问道:“首长,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我想问下大概有多少人,他们的人员构成。”知道了需要保护的人员状况,他才能决定行动的路线,因此才不顾冒昧问详细些。

“具体有多少人,不是很清楚,不过应该不会超过10个,其中有些是女同志,搞文艺的嘛,总不能老是大老爷们吧,哈哈。”

“是,明白了,什么时候出发?”

“今天晚上就动身,路上行程由你安排,不过一定要保证同志们的安全!”

“是,坚决完成任务!”

对特务排的战斗素养他还是很有信心的,再说他们也不可能去和鬼子们硬拼,一个排的兵力才30来号人,解决个巡逻队还差不多,要是遇到鬼子的大部队,给人家塞牙缝都不够。

杨思成回到部队当即给战士们做了动员,从冀中回延安,至少需要穿过20来道封锁线,路上行程起码得要5天。因此,他命令每个战士携带了一周左右的干粮和3个战斗基数的弹药。

当他们去团部领取给养和弹药时,司务长很奇怪为什么只准备了3天的弹药,杨思成解释道:“我们只是悄悄的护送,不是突围,况且一周的干粮和3天的弹药已经够重了,我担心万一需要急行军时大家跑不动。”

当晚他们排就悄悄地出发了,依然是杨思成作为尖兵在前面探路,去的路上倒也平安无事,安全地到达了延安,当政工部的同志把需要护送的人员领过来时,他傻了眼:两个男同志倒还好,其他7个全是小女孩,大的17,18岁,小的才13,14岁的样子。一会儿听说要穿越日军封锁线,兴奋得要命,唧唧喳喳嚷个不停;一会儿又围着杨思成的伪装服好奇地摸个不停,还不住地评头品足,他都快要被吵死了,要是遇到敌人开枪放炮,她们经不起吓,哭出来怎么办?还不都得报销了?

唉,没办法,既然接了任务,他总不能违抗命令吧,出发前杨思成找到了她们的队长老许,老许是个男同志,也就20岁左右,比他大点,杨思成就跟他说道:“老许,要带你们去,没问题,不过为了这40来号人的生命安全,咱们可得约法三章啊!”

老许答道:“说吧,哪三章?”

“那好,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哪怕子弹打在身上了也不许嚎,要不一个也活不了!”

“第二,随时跟着我们的战士走,我们的战士会保护你们的,不过如果跑散了就没法营救了。”

“第三,过封锁线的时候不许说话,不许发出任何声音。”

老许也爽快,“行,政工部已经跟我们说过了,路上全听你们的!”

借着茫茫的夜色,队伍出发了,因为老许的约束,那些小女孩倒也规规矩矩的,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杨思成命令1班跟在他身后50米远的地方,2班陪伴着这些“宝贝疙瘩”进行一对一的贴身保护,3班负责断后。为了避开敌人和汉奸的耳目,每天他们只能昼伏夜出。

前面2天的行程走得相当顺利,第三天夜里突然下起了雨,雨越下越大,衣服都被淋湿透了,寒风一吹冻得人直哆嗦。北方的寒冬腊月,你可以想象有多冷,更何况还穿着一身湿衣服,连这些经受过战火考验的战士都感觉冷得受不了,那些小女孩更是冻得嘴唇青紫,浑身象筛糠一样抖着。就在这时候,老许突然告诉杨思成,有个女孩发烧昏迷了,他听后一楞,不是吧,虽然冷了点,可也不至于就昏迷了呀!身体这么差,可千万别出什么事才好啊。

杨思成观察着四周,没有任何的建筑可以遮风避雨,前面不远又是鬼子控制的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