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狙击手-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的指挥官身边靠近,原本慌乱的日军又重新变得有组织起来,陷入重围的伪军在日军的带领下也开始变得疯狂。

和日军早已不是第一次交手了,但是杨思成还是明显地感受到了眼前这股日军战斗力的强悍,和关东军比起来,华北的日军充其量只能算是治安部队,而东北的日军则不愧是有“皇军之花”称号的精锐,作风非常顽强。战斗素质也极高。

陈千骑带着几个攻击组的兄弟冲锋了好几次,但是都被室野隆带领着部下拼命压制了下来,已经有不少的兄弟都负伤了。

杨思成看着自己的战友不断地中弹倒地,他的眼睛里几乎喷出火来,他对待敌人可以用尽一切手段,但是他对自己的战友就像是对自己的亲兄弟一样真挚,尽管训练的时候对他们非常严格,不过他相信那句话:严是爱,宽是害。为了让自己的兄弟将来在战场上少流血,他情愿背上“魔鬼教官”的骂名。

就在他的眼前,他亲如兄弟一样的战友倒在了血泊中。杨思成放下手中的狙击步枪,迅速抓起了烈士手里的冲锋枪,“哒哒哒、哒哒哒 ...”清脆而极有规律的三发短点射开始炸响,杨思成象头愤怒的豹子一样,不断跳跃着,向前翻滚着,躲避开袭来的子弹,在闪躲的同时还击着。他的精度极高,子弹就像是听话的精灵一样,直奔他瞄准的目标而去,就在短短这半分钟。已经有六个鬼子兵倒在了他的枪下。

杨思成距离鬼子防守的阵地已经越来越近了,他掏出一枚手榴弹拉着了火用力地扔向了前方。借着爆炸的硝烟。杨思成敏捷地往前一扑,顺势滚到了一棵大树底下,依托着粗壮的树干对准鬼子阵地的侧翼扫射起来。

狙击手的枪法并没有因为他换了一种武器就变得生疏起来,相反波波沙速射的威力在他手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但速度快而且极其精准,鬼子兵不得不将火力分出一部分压制他。

陈千骑他们面临的压力顿时减轻了,就是现在,“弟兄们,冲啊!”陈千骑一声令下,攻击组的队员快地从地上爬了起来,一边奔跑着,一边猛烈地对着前方鬼子阵地射击着,刚冲到距离鬼子阵地还有40来米的范围,这些突击队员就将雨点般的手榴弹投掷到了日军的头上。

“轰轰轰......”一阵雷鸣般的爆炸声响过,鬼子阵地上的枪声稀疏了很多。伪军见势不妙早已停止了反抗,直接丢下武器,用双手抱着自己的脑袋,将身体紧紧地贴在地上。

一个受伤的日军摸出了手榴弹想要和冲上来的突击队员同归于尽。

但是他刚拔掉手榴弹的保险销就被一串密集的弹雨打成了蜂窝。

日军手里的步枪在近距离的交战中根本就不是冲锋枪的对手,杨思成经历过最残酷的巷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交战的苏德双方都总结出用于200米内近战的最好武器就是冲锋枪加手榴弹,贴身的战斗就是匕首加手枪。

对于这个用鲜血和生命总结出来的经验,杨思成自然是不会忽略的。他的部队标准的配备就是人手一支手枪和一柄锋利的匕首,距离稍微远点就是劈头盖脑的冲锋枪和手榴弹。

而日军方面由于国内资源紧缺,他们的指导思想是:只要一颗子弹就能打死的人,却用几十颗子弹去消灭,这无论如何都是一种浪费。所以,日军仅仅只研制出了一种冲锋枪,却没有大量装备,产量也只有可怜的一万来支。而且主要是装备给特别部队和东南亚的军队。

面对着先遣队员手里凶猛的火力,室野隆欲哭无泪,什么时候大日本帝国的军队变得如此的不堪一击了。日军士兵往往端起步枪只来得及开上一枪,就被成串的子弹打成了漏勺,开枪以后还来不及顶上下一发子弹,敌人就已经冲到了面前,一些鬼子兵抽出刺刀准备白刃战。

回答他们的是一句“白痴!”接着就是密集的子弹将这些心有不甘的鬼子打得血肉横。被子弹的动能带着不断象跳舞一样痉挛的鬼子兵一个个成了浑身是洞的筛子。

室野隆苦笑着放下了手中已经没有子弹的轻机枪。所有的日军都已经阵亡,只留下孤零零的他,室野隆拔出腰间的指挥刀想要做最后的垂死挣扎,周围是一圈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突击队员将他死死地包围在了中间。

“让我来!”杨思成将手里的冲锋枪交给了身边的队员,已经俘虏完伪军的黄二炮他们也赶了过来,递给杨思成一把雪亮的鬼头刀。

“来吧,小鬼子,一枪打死你太痛快,血债始终需要血来偿还的!”杨思成一字一字地说道。

“呀!”室野隆双手握着偻刀高举过头顶向着杨思成疯狂地冲了上来,杨思成不闪不避。手里沉重的鬼头刀狠命地一挥迎了上去,“当”

一声清脆的金属撞击声响,火星四射,双方摇晃了一下,后退了几步后,又象两头愤怒的公牛一样冲到了一起,接着又是几下金铁交鸣的声音,室野隆手里精致的东洋刀断成了两半,杨思成手里的鬼头刀也被崩开了好几个缺口。

杨思成手腕一翻,沉重的鬼头刀劈向了室野隆的后背,锯齿样的刀刃将室野隆的后背拉开了一条长长的伤口,鲜血喷涌而出,室野隆痛叫着想要转过身体来,杨思成根本就不给他机会,右手狠狠一挥对准他的大腿斩去。

“啊!”一条大腿就象是被齐根砍断的甘蔗一样血淋淋地掉在了地上,室野隆痛得脸色蜡黄,豆大的汗珠不断地从他额头滚落下来,他惨叫着在地上不断翻滚,“小鬼子。滚回你姥姥家去吧,记住,下辈子可千万别再打咱们中国的主意!”杨思成冷冷地说完。一刀砍断了室野隆的脑袋,结束了他的痛苦。

这场战斗进行得相当漂亮,全歼了一个大队的精锐鬼子兵。俘虏了接近两个连的伪军,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而先遣队方面牺牲了六名战士,还有十来个队员负了伤,新兵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相信过不了多久就可以成长为新一批铁血战士。

被俘虏的伪军在教育了一番后被遣散了,杨思成则带着大部队绕道悄悄地回到了完达山,等到闻讯而来的日军大部队赶到刚才的战场时,只看到满地的血污、尸体和一片狼藉。

十三 初探要塞

密山伏击战顺利结束后,杨思成带着部队安全地撤退回了完达山的基地,这场战斗规模虽然不大,但是锻炼了队伍。尤其是那些刚刚从老百姓扛起枪的新兵,让他们充分地认识到了日军并不是什么打不死战不胜的钢铁怪物,一支雄兵劲旅正在深山老林里逐步成长。

日本关东军高层很快就接到了虎林县守备部队被全歼的消息,特高科的大量间谍被派了过来。调查的结果让关东军司令梅津美治郎非常苦恼:对方人数众多,使用的绝大部分是俄制武器,极有可能是早已销声匿迹的东北抗联又回来了。

但是东北的环境是山高林密,而且与苏联接壤,如果大规模清剿抗联退回苏联境内,日军也只能干瞪眼。自从“诺门罕”战役以后,日军一直竭力避免与强大的苏联红军交手,目前日本正在全力防守着太平洋诸岛,与美国打得难解难分,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再与苏联抗衡,关东军只好下令各个地方的守备部队严加防范了事。

大本营对日苏两国的实力差距还是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的,早在年起,日军就开始在东北秘密修建各种要塞,在近十年的苦心经营过后,已经成型的要塞达17处之多,要塞群相加约1700公里,多达8万个永备工事。另外还有数千个地下仓、发电站、水厂通信设施等辅助建筑。还有大量的二三线阵地和野战机场、军用铁路、公路等等。

这些动用了320多万中国劳工修筑起来的防御体系,其功能和规模都远远超过法国的“马奇诺”防线。所有负责修筑那段工事的中国劳工在工程完工以后,都会被秘密处死,防止要塞的秘密被泄出去。因饥饿和劳累导致无力动弹被日本人拖去喂狼狗的生病劳工更是多不胜数。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极度机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别说是中国人无法得知整个防线的部署分布图,就连日军内部都有明文规定:防守的部队只能在自己负责的区域活动。即使是将佐级别也不能随意出入其他区域,这样就算一个地段被陷落。其他的地方也能继续战斗。

回到山寨的杨思成将部队的训练交给了华宁,自己则带着一个叫桑秦龙的战士化装成卖山货的猎人往虎头镇方向走去。

虎头镇实际上是个县,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它的战略位置却相当关键,对面就是苏联的伊曼市和远东铁路。如果占领了伊曼就可以切断海参威与西伯利亚之间的联系。而且虎头周围是大片的沼泽地,奇…书…网不适合苏军的机械化部队机动作战,只要守住了虎头也就防守住了背后富庶的东北平原,所以日军在这里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建筑起了一个坚固的工事群。

县城的门口戒备森严,杨思成和桑秦龙将短枪藏在了郊外的树林里。又仔细地检查了一遍对方,没有发现什么破绽后两人扛着山货向城门口走去。把门的伪军仔细地搜过他们的身后没有什么异常,就挥手让他们过去了。

“掌柜的,怎么城里没有山货铺啊?”杨思成他们在县城里转悠了一圈后都没看见有山货铺。这种情况在盛行打猎的东北很少见,杨思成他们只好将野味卖给了一家酒楼。

“老弟,一看就知道你们是刚从外地来的。虎头镇这里已经封山快十年了。凡是胆敢上山的都被当作奸细抓了起来,猎人不能上山,自然城里就没有山货店了。”酒楼老板耐心地解释道。

“为什么上山要被抓啊?日本人也忒不讲理了吧。”杨思成故作气愤地说道。

“嘘,小声些。那些日本人可都是杀人不眨眼的主儿。”掌柜的赶紧制止了杨思成继续发牢骚。

“唉,听说山上在搞什么工程呢,好几年以前就出了一个公告,将整个虎头镇周围的山区都划做了军事禁区,刚开始还有一些猎户偷偷地上山去打猎,结果都被抓了起来五花大绑地游街示众以后砍了脑袋,从那以后,就没人敢上山了,不过日本人又想吃野味,所以允许其他地方的人将猎物贩运到这里来。”酒店老板叹了口气说道。

“那你怎么知道山上有工程呢?”杨思成装作漫不经心地问道。

“这些年每年都会来几趟闷罐车,拉来一些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日本人把他们赶到镇上,用黑布蒙上眼睛后装在大卡车上就拉走了,听说这些都是修那个什么工程的劳工,这些年起码都有十多万人了吧。反正是只看见拉出去,就没看见过拉回来的。”老板左右看看没有什么其他人,就悄悄地跟杨思成他们说道。

“掌柜的,我们兄弟二人是初次来你们这里,人生地不熟的,要是无意中误闯了那些什么禁区可就糟了,麻烦你老人家一定要指点下我们啊!”杨思成故意装出惊恐的表情哀求道。

“就是镇子外面的那些山坡和丘陵千万别去,好些人就是在那里被抓住杀头或者‘抛了大锚’的(指将人双手反绑,背上捆块大石头,然后扔进乌苏里江)。”老扳想起鬼子的血腥手段就有些不寒而栗。

“谢谢掌柜的,看来这个地方还真不能多呆,咱们还是趁天还没黑赶紧回去吧。”杨思成对酒楼老板千恩万谢后领着桑秦龙出了县城。

从酒楼老板那里已经大致打听到了日军工事确有其事,两人商议后决心夜晚再去探探要塞的情况,拿定主意,两人回到树林里取出武器后开始养精蓄锐。

傍晚时分,休息好的杨思成他们取出捆山货的长绳子,熟练地将它打上一些结,然后将绳子披挂在身上,桑秦龙则在一旁协助他将割好的长茅草别在绳子上,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两个人都变成了从头到脚全身都被青草覆盖住的茅草人了。

伪装完身上,杨思成又拔出猎刀“嗖嗖”几下砍断了几根树杈。然后将弹弓状的树权卡在一起形成一个支架,再将青草和一些野花编制在支架上,支架很快就变成了一个“盾牌”,这个盾牌将遮挡住他们暴在外面的脸部,而青草间的缝隙将丝毫也不会影响他们对外面的观察。

一切准备就绪,两人重新相互检查了一遍后又趴回草丛中开始休息,午夜过后。两人像两头狩猎的豹子一样直奔数公里外的猛虎山而去。

猛虎山周围已经被铁丝团团围住了,不过这些难不倒受过良好渗透训练的杨思成他们,两人极其小心地抽出匕首割开了一个破洞后钻了进去,潜入以后。杨思成又小心地将破洞恢复到最初的形状,如果不是刻意去看,根本不会发现这里的破损。

进入铁丝就是一片丘陵地带,杨思成和桑秦龙一前一后顺着山体的凹地往上爬着,尽管是黑夜里,两人依然用青草盾牌遮挡住自己的头脸。只留下两只眼睛在外面看路。

山地作战训练科目在普利马科夫留下的手册里有详细的记载,所幸杨思成也和队员们都进行过这方面的训练,行动的时候尽量避免在山脊上行走(因为在黑色背景下,位于山脊上的人影会清楚得象演皮影戏。),两人在夜色里行动格外小心。

突然,猫腰走在前面的杨思成做了一个停止、隐蔽的动作,两人迅速隐入了身旁的草丛中。

杨思成那双受过训练的眼睛在黑夜里发现了前方的异常,一个钢筋混凝土的地堡在一片巨石中出了它灰白色的身躯一角。

杨思成的心里有些兴奋,他用一种极为缓慢地速度悄悄地向地堡爬去,地堡里很黑。杨思成侧耳仔细地倾听着,没有发现里面有呼吸声,他探头往里瞧了瞧,一门反坦克炮正蹲在地堡里,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向山下的苏联边境方向。

悄无声息地继续往前爬去,在接近树林边缘的地方,杨思成发现了一个大家伙。看形状好像是一门炮,不过那炮的尺寸令杨思成非常吃惊,巨大得让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决心和桑秦龙就隐蔽在工事附近的草丛里等待天亮以后看个清楚。

天逐渐亮了起来,鬼子兵从山上铁丝围着的草棚子里驱赶出一群骨瘦如柴的中国劳工。

其中绝大多数是男的。也有少数的妇女。都穿着象破麻袋片样的“更生布”(用破棉絮和破衣服纺出来的布,也指植物祜杆织成的麻袋片),个个面黄肌瘦,在日军的刺刀和皮鞭威逼下进入了这个半埋在地下的巨大掩体。

杨思成终于看清楚了:这确实是一门巨炮,仅仅在掩体外面的炮管就有十多米长。炮管最粗的地方将近一米,就是炮口的直径根据杨思成的目测都至少有40多厘米。整门炮后半部分隐蔽在一个巨大的工事里,工事的水泥墙体的厚度令人乍舌,起码有四、五米厚的钢筋混凝土顶盖足够抵挡住任何口径的炮火轰击。而且工事上方还拉上了一张巨大的军用伪装,就算是机从它的上空过也不可能发现它的存在。

而且在巨炮附近还有一些非常隐蔽的掩体,如果不是有中国劳工出没其中,这些伪装得非常好的掩体就算走到它们近前都很难被发现。

杨思成他们将眼前的一切默默地记在心里,然后一动不动地静静趴在草丛里等待着天黑。

下午,一群鬼子工程人员兴冲冲地来到巨炮阵地里。这里敲敲,那里量量。好像是在进行验收,完事以后。鬼子兵将早上驱赶出来的中国劳工聚集到了一起,一个翻译模样地汉奸站在大石头上开始了讲话:

“良民们,工友们,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我们的这个工程终于完工了,刚才太君们进行了验收,他们对你们的工作非常满意,决定一会晚餐的时候给大家加餐。犒赏一下大家!”疲惫的人群鸦雀无声,汉奸狠狠地瞪了一眼眼前这些目光呆滞的劳工,仿佛对他们的目无表情很是不满。

大感无趣的他清了清自己的嗓子,接着说道:“现在,请大家排好队,到猛虎谷的洼地里。今天皇军要给大家赏酒赏肉,让大家吃喝个痛快,吃饱喝足以后,可以好好地睡一觉,明天你们就可以回家了。”

被每天巨大的劳动量折磨得失去人形的中国劳工脸上终于出一丝表情,他们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都感到难以置信,彼此呆滞地互望了好一会,对自由的渴望终于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人群里开始窃窃私语起来,鬼子兵害怕引起哗变,立即大声制止了这场小小的骚动。

被欺骗的劳工们安心地在鬼子兵的押解下向着山脚下的洼地走去,杨思成在听完汉奸的喊话以后就发觉到了不妙。禽兽不如的小鬼子什么时候会这么好心了?好吃好喝还给自由?糟糕了!工程已经完工,小鬼子要下毒手。准备杀人灭口了!杨思成瞬间就想通了这个道理。一向冷静的脸也因为愤怒和焦急而开始扭曲。

杨思成心急如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同胞一步步走向死亡却无能为力。他好恨,恨不能将这些鬼子兵杀个精光!要是自己手里有几个“喀秋莎”火箭炮团就好了。他一定要将这些小鬼子炸得灰烟灭,可惜他没有,仅有的一支短枪不可能杀掉整座山上的数千鬼子兵,他只能无助地望着这些瘦得皮包骨头的同胞一步步踏进鬼子的陷阱。

“哒哒哒 ...”没过多久,日军九二式重机枪的枪声就在整个山谷里回荡,一个个中国劳工惊恐地想要逃命,但双腿怎么能跑过子弹?一具具瘦骨鳞绚的躯体重重地倒在了机枪的弹雨之中,血腥的屠杀将尸体填满了整片洼地。

老天面对这幕人间惨剧也看不下去了。乌云掩盖住了太阳,天空中飘起了瓢泼大雨。雨水和着杨思成流出的泪水滴落下去......

十四 巧获“731”踪迹

关于猛虎山的侦察虽然是顺利地结束了,被发现的地堡和火力点包招那门超级巨炮都已经详细地标注到了军用地图上,地图的备份已经安全地送抵了在苏联的抗联基地,但是杨思成的心情还是象被压了一块铅一样沉重。

周保中经过与党中央的商议后又将这份情报传达给了苏军远东方面军,苏军不敢怠慢。迅速向最高统帅部做了汇报,斯大林极为重视这个消息,苦于当时苏军正刚刚夺取战争主动权,正在全力对付苏联境内的德军,暂时无法出兵对付日军,只得做出了严防死守,全力配合东北抗联的全面侦察。暂时不要轻举妄动的批示。

面对这个来自于苏联最高统帅部和东北抗联的命令,杨思成万般无奈。他无法忘记自己的那些手无寸铁的同胞在日军如暴风骤雨般的机枪扫射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