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伊拉克风云-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听了叶可钦的发言心中也极为愤怒,但普加乔夫的话却让他改变了主意。他正在推行“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改革,这几年来他的改革在苏联国内和党内都遇到了极大的阻力,但他没有退缩,他要继续大刀阔斧的革新国家。在这个时候,如果过度的打压对老制度的反对者,会引起不良的反应。

他决定暂不计较,反正这个鲍里斯?维尔德洛夫维奇?叶可钦只是个哗众取宠的政客,搅不起多大的风浪来。他没有理会普加乔夫的要求,而是严肃的开口说道:“大家都保持安静,让鲍里斯?维尔德洛夫维奇同志把话说完,我们要维护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的多元论,不要因言罪人,不要不让人家表达意见。”

“你——”普加乔夫大怒,这个叶可钦已经威胁到了党的权力和地位,你这个第一书记竟然还让他继续在此大放厥词?

叶可钦听了冷笑了一声,既然你装的如此大方,那我就不客气了。他冲着台下的代表们大声疾呼道:“现在已经到了苏联人民做出选择的时候了……”叶可钦和他的民主纲领派同伴们开始大肆的攻击苏联布尔什维克党,坚持要求苏布放弃对国家的领导权,放弃共产主义的道路。

虽然他们的声音很响,但是却遇到了来自中央的以普加乔夫和伊瓦什科等人的强力反对,由于整个会场内支持中央的代表占了多数,因此叶可钦和索布恰克等人虽然竭尽全力,但仍然没有对大会的议题产生影响,随即叶可钦和索布恰克以及民主纲领派的几十名代表当场宣布退出苏联布尔什维克党,这再度引起了一阵混乱。

苏联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闭幕了,会议通过了纲领性声明、新党章、苏共中央政治报告、苏布中央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以及有关经济改革、军事政策等10多项决议。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戈尔巴乔夫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伊瓦什科为副总书记,普加乔夫为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还选出了24名政治局委员,11名中央书记。

这是有史以来苏布的第一次在混乱和抗议中闭幕的大会,在闭幕的《国际歌》声中,很多人的心情变的压抑和沉重起来……

…………

“呵呵,没有想到你们的二十八大中竟然出了这么一个英雄人物!”阿尔?穆罕默德哈哈笑着放下了《真理报》,对科什别里维奇说道。这位克格勃官员在这几年中和阿尔?穆罕默德已经彻底的连在了一起,变成了莫逆之交。不过这些年他官运恒通,已经从上校的位置提升到了少将,成为了克格勃的核心人物之一。

科什别里维奇看着报纸上那则苏布中央监察委员会将鲍里斯?维尔德洛夫维奇?叶可钦及索布恰克等四十七人开除出党的通告,没有理会阿尔?穆罕默德的话,站起来走了两圈。

他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天的到来,也因为如此他才会和这个伊拉克的军火贩子勾结到一起,出卖国家的财产为自己谋私利。但是作为长期受到苏联党和军队教育的军官,当信仰危机真正来临之时,他心中还是有种异常难过的感觉。他是克格勃,他自然知道一旦党内出现信仰危机的时候对与国家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长达半个世纪以来,无数苏联人呕心沥血辛苦建立起来的强大铁幕可能在内部和外部敌人的联合夹攻下瞬间崩溃……

“这个国家——这个信仰——完了!”科什别里维奇长叹一声,转过身来看着阿尔?穆罕默德。阿尔?穆罕默德此时已经没有了先前的轻松样子,他正严肃而充满同情的看着自己的搭档。他能够看出对方心中的无奈和愤懑,他理解这种感受,因为他同样也是一个爱国者。

他——阿尔?阿提拉?穆罕默德,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金古情报人员,是什么让他孤身深入四面虎狼的苏联境内,从事这种高危险的行业。要知道,这里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秘密机构,而他这种人的身份是不会受到伊拉克国家机构保护的,稍有不慎,他可能就人间蒸发,从此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他也有妻子、孩子,有父母和亲人,他也怕死,怕失去他们。但他依然毫不畏惧的来到了这里,战胜重重艰难险阻,冒着被袭击和暗杀的危险,进行着这种不光彩的军火贩子工作。他有时奴颜媚骨,低三下四;有时苦苦哀求,斤斤计较,但这一切在他看来都是有意义的。

为了国家……

奔腾的幼发拉底河,壮丽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神奇的巴比伦古城……那是我们的伊拉克,那是阿拉伯的圣土——

“我已经决定了!”科什别里维奇缓缓说道,声音中不再带有感情,他说:“你想要的东西,我会给你搞到!苏联军火库中有的东西,只要价钱合适,我都会提供给你!”

阿尔?穆罕默德心中一喜,但面上没有表示出来,只是严肃的点点头。他知道,科什别里维奇心中最后的防线已经垮了。在此以前,这位克格勃高官虽然大肆出卖军火,但是卖的都是些一般的武器和比较低档次的技术武器,而真正的高科技,真正的震军之宝,他几乎从不出卖。

阿尔?穆罕默德为此曾经不满,他通过其他的途径搞到了一些先进的东西,然后转过来反问科什别里维奇为什么不卖,结果却被对方强硬的顶了回来。他这才知道,这个贪财的克格勃却也并不是一点都不爱国。在他心中,仍然有一块圣地,不过这次看来彻底崩溃了……

“你知道我最想要什么!”阿尔?穆罕默德狡猾的笑笑说:“天神的火炬!” 

  第八十八章 天神火炬

苏联,乌克兰共和国……

从基辅到五一城是有一大段路程的,从火车的车窗向外望去,乌克兰境内大片的平原上,土地荒废,景况荒凉。陈旧的工厂厂房显得灰溜溜的,外面乱堆着废旧的机器零件和垃圾和矿渣。农田旷野大多荒芜没有种植作物,路旁的树木参差不齐,到处都是一幅破败的气象,偶尔经过一个村镇,能看到神情呆滞的居民们木然的看着火车经过。

阿尔?穆罕默德收回了自己的目光,微微叹了口气,这些年他在苏联和东欧地区来回奔波,这样的景象已经看的很多了。这个国家或者说这个集团已经逐渐颓废衰落,就象一个大汉,虽然还有高大的身躯,但他的血肉和精力已经衰竭了。

失去了苏联,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美国单极的世界中,伊拉克和阿拉伯国家又是一个什么状态呢?在思考中,不知不觉中阿尔?穆罕默德发现,火车已然到达了五一城火车站。他的目的地到了!

五一城位于乌克兰的尼古拉耶夫斯克境内,是苏联最大的战略导弹基地之一,另一个是位于赫麦利尼茨基洲的杰拉日尼亚。这个基地部署着威力巨大的SS…24固体燃料战略导弹和SS…19液体燃料导弹。这里也是一个煤矿和工业城市,和一般的苏联城市没有什么不同。出了火车站阿尔?穆罕默德发现了不少反映卫国战争题材的雕塑,从车站通往市中心的街上有七八座之多。他想起来,这里曾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乌克兰方面军与德国南方方面军作战的重点地区……

“请问您是阿尔?穆罕默德先生吗?”一个身穿苏军军服的上尉从一辆黑色轿车旁走过来对他问道。阿尔?穆罕默德点点头,这一定是科什别里维奇派来接他的人。

阿尔?穆罕默德被送到了一家军队招待所,在这里休息了一晚之后,第二天他跟随着两个身穿大衣的特工,坐上了一辆挂着军牌的黑色轿车,一路向东奔驰,一直到行驶到南布格河岸边,然后又沿着南布格河向北驶去。一个多小时后,阿尔?穆罕默德看到了大片的荒原和树林,树林边拉着一道铁丝网,入口处挂着一个牌子——苏联红军第十七后勤基地。

这个牌子只是掩人耳目的,这里真正的名字是苏联红军战略火箭军五一城军事基地,是苏军在整个乌克兰战略核力量的核心。基地戒备森严,内部防护的是密不透风,基地周围更是坚壁清野,围绕着宽宽的隔离带,十几公里之外已经被戒严,什么风吹草动如外人侵入一目了然。在荷枪实弹的军人面前,除非手持战略火箭军和最高统帅部颁发的通行证,其他人一律不准入内。

当然任何严格的纪律,对于某些人都是不适用的,比如——克格勃!

汽车开进了基地,路过一道又一道的关卡,不断的校验证件,阿尔?穆罕默德数了一下,一路上足有七八道关卡,个别关卡的旁边还停着坦克车,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他不禁暗中咋舌,没有克格勃的关系,想从这里把核弹头搞出去还真是难如登天啊!

过了一段时间,当汽车驶向一片建筑,停在了一座办公楼的门前。“穆罕默德先生,我们到了。”坐在阿尔?穆罕默德身边的那名克格勃特工打开车门说道。

阿尔?穆罕默德微微点头下了车,他被领进了大楼里,刚进门就听到了科什别里维奇熟悉的声音传入耳中:“嗨,老朋友!一路辛苦了,昨天在五一城住的还习惯吗?”

阿尔?穆罕默德哈哈一笑:“还不错,能在这里见到你就够让人高兴的了,我的首长同志!”

科什别里维奇神秘的凑近了他,低声说道:“好了,我带你去见个人,跟我来吧!这个家伙不太好对付,千万别紧张!”

阿尔?穆罕默德点点头,这里是核基地,自然主持基地的军官级别不会很低。就是科什别里维奇这种克格勃高官要想在这里搞东搞西,不打发好了主官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也没有犹豫,就走上阶梯跟随科什别里维奇走向办公楼顶层的基地主官办公室。

阿尔?穆罕默德到过很多苏军的基地,却发现这里的警卫的确更加森严,每层楼的楼梯口处都有两名持枪的士兵。整个办公楼内部也设置了安全区,不过这些对于科什别里维奇来说没有问题,他领着阿尔?穆罕默德,一路畅通无阻,直接来到最高层右端的办公室门前敲了敲门。

“请进!”办公室内传出一个男人的声音,声音低沉而有力。

科什别里维奇推门进了办公室,进门看着桌子后面的那位中将笑着说道:“基里尔洛维奇,我把他带来了!”

随后走进办公室的阿尔?穆罕默德,打量着办公室内的景象。正对办公室大门对面的墙壁上,挂着一幅革命导师列宁的画像,一台硕大的办公桌正对着大门,办公桌后的椅子上坐着一个穿着苏联呢制军服,面色威猛的军官,他正一脸严厉的看着阿尔?穆罕默德。

“他就是你说的那个人吧,那位来这里购买废旧机器的叙利亚商人?”基里尔洛维奇中将的眼睛紧紧的瞪着阿尔?穆罕默德好一会儿后,才有些狐疑的转头问着正在一边点烟的科什别里维奇。这段时间内阿尔?穆罕默德感觉到自己仿佛是在被一头凶恶的黑熊打量着,在这种杀气腾腾的目光下,他几乎要颤抖了。

“是的,就是他!”科什别里维奇潇洒的吐了烟圈,答道。

“咳——”听到是正主到了,基里尔洛维奇中将转回头,抬起头对阿尔?穆罕默德严厉的说道:“穆罕默德先生,您应该知道,在苏维埃的国土上,有些生意可以做,有些生意不能做,从事间谍活动是会掉脑袋的!”

阿尔?穆罕默德心一缩,他不知道科什别里维奇是否已经将自己的来意告诉这个人。这个苏联军官难道想对付自己不成?不可能——在苏联,没有钱搞不定的事情!想到这里,他按奈下紧张情绪,脸上带上了真诚的微笑说道:“那是自然,我一向尊重伟大的苏联和苏联的法律,做的都是合法生意。”

“你做合法生意?”基里尔洛维奇中将冷冷的看着他,哼了一声。

“呵呵,将军阁下,我只是一个想要赚钱的商人罢了。我之所以千里迢迢的来到这里,并不带有任何的政治和军事意图,也和任何国家的政府并无关联,纯粹只是为了做生意而已。承蒙朋友的帮助,我知道这里有些废旧机器出售,所以赶来做成这笔生意,大家一起发财!”阿尔?穆罕默德心中紧张,但面上丝毫不漏的侃侃谈道。

听到阿尔?穆罕默德的“一起发财”一句,基里尔洛维奇中将抬头看看了一旁始终默不作声的科什别里维奇,嘴角罕有的露出了一抹笑意,沉默了一下,突然说道:“很好——我喜欢象你这样的人。好了——这是通行证,我已经签发好了,你们直接去提货吧!只是……”他犹豫了一下,科什别里维奇使了个眼色,阿尔?穆罕默德立刻说:“相关的货款,我会在今天中午之前就打到帐户上!”

一架安…26轻型运输机从五一城机场起飞,飞向普利西布,那是一个阿塞拜疆的小城,有一个战备机场,条件还可以,至少可以起降伊尔…76级别的运输机。而那里距离伊拉克南阿塞拜疆地区的边境只有不到三十公里。

阿尔?穆罕默德看了看飞机机舱内捆扎结实的三个铁皮箱子,不由的微笑了。这三个箱子里有特殊的钢制容器,每个容器之中有一枚相当于15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它们原本是为SS…20先锋中程导弹准备的,遇到了裁军才移送到了这里。

一枚价格为4500万美元,这三枚核弹的总价就高达一亿三千五百万美元,虽然在阿尔?穆罕默德这个习惯于以底价购进苏制军火的人感觉有些贵了,但是对于伊拉克军队的高官们来说,却已经是欣喜若狂了…… 

  第八十九章 乱云飞渡

1991年10月,文化和宗教上最接近西方国家的斯洛文尼亚正式宣布独立,斯洛文尼亚军队与南联盟军队发生激战。接下来马其顿宣布独立,与塞尔维亚长期不睦的克罗地亚也宣布独立。整个南联盟境内硝烟四起,一片风雨飘摇,南斯拉夫这个曾经强大的国家,一夜之间分崩离析。

苏联政府发表了措辞强硬的讲话,呼吁各国尊重南联盟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但是沉重的经济和政治负担,让这个红色巨人只能发发口头上的警告而没有其他的实际措施。这让美国等西方国家胆子慢慢大了起来,一些美国情报部门支持下的雇佣军陆续进入了南联盟境内。

1991年10月30日,中东和平会议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开幕。这次会议由美苏两国联合发起,是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经过40多年交战状态和经历5次战争后第一次坐在一起。

开幕式在西班牙老王宫的圆柱大厅举行。“T”型会议桌顶部就座的是美国总统萨姆?纳恩率领的美国代表团、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率领的苏联代表团,以及东道主西班牙首相冈萨雷斯等政要。欧共体、约旦和巴勒斯坦联合代表团、叙利亚、埃及、以色列和黎巴嫩等代表团分别坐在“T”型会议桌两侧。联合国、海湾合作委员会和阿拉伯联盟的代表也出席了开幕式。

在此次会议中的一个亮点就是不久前刚刚就任伊拉克总理的哈纳姆?阿齐兹,这位年轻、美丽而自信的女政治家第一次以政府首脑的身份出现在了国际重大外交场合,给整个会议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但是阿以之间的问题不是那么容易调和的,在为期3天的会议上,双方各国陈述了自己对解决中东问题的立场。双方在原则问题上都固执己见,互不相让,分歧的焦点是领土问题。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等国家坚持以色列应执行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和338号决议,撤出它在1967年中东战争中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以“土地换和平”。

以色列则以自身安全为由,拒绝归还这些领土,并要求同各阿拉伯国家单独签署和约,以“和平换和平”。双方的态度在正式发言中都很强硬,美国和苏联均呼吁阿以双方作出步,以使争取中东和平的势头保持下去。

对于这次会议,刘明指示哈纳姆?阿齐兹,一定要阻止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单独和谈,要刺激双方的关系,把水搅(奇)浑为伊拉克争(书)取时间。刘明认为,目前世界局势对伊拉克不利,苏联即将解体,美国意识到苏联已经无法对其构成威胁。在其国内,以共和党为首的鹰派开始再度抬头。

这个时候的美国并没有选定自己未来的敌人,伊拉克不宜出头充当公敌。但从长期来看,随着伊拉克的崛起,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版图可能会发生大变。以色列不能容忍在自己的身畔出现一个强大的阿拉伯国家。犹太集团肯定会想办法将美国拖入中东问题之中,联合对付伊拉克。

只要阿拉伯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分歧,只要石油资源没有掌握在美国手中,这场战争就一定不可避免。所以刘明要做的是暂时将巴勒斯坦和叙利亚顶在前面,让以色列暂时没有精力直接来与伊拉克为难。只要局势不激化,美国想插手中东问题就无从入手,伊拉克可以有时间发展自己,有能力应对战争。

所以从哪个方面来看,这次和会都对伊拉克不利,最好能砸了这个场子……刘明脑筋一转,坚定了这个念头。他一方面派哈纳姆?阿齐兹在明面上联合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国尽量向以色列施加压力,要求以色列撤军。另一方面他在私下里派金古调唆中东激进组织对以色列动手。

10月31日,和会召开的第二天,以色列城市海法遭到了火箭弹的袭击,有一名平民被炸死,以色列方面大为震怒,代表团本想拂袖而去,但在美国的劝说下才勉强留了下来。

但就在11月1日,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发生一起自杀性炸弹袭击,一个伊斯兰妇女身绑炸弹,在一家商店中引爆,导致了7人死亡,20多人受伤的重大事件,伤亡者全部是以色列籍的犹太人。以色列政府终于忍耐不住,当天以色列内阁发布命令,对袭击事件进行报复。

以色列空军的F…16战机和陆军的武装直升机向黎巴嫩和巴勒斯坦居民区发射了三十多枚导弹,随后陆军的坦克和士兵冲进了以上地区,以军行动导致了上百名巴勒斯坦平民的伤亡。这一事件一出,中东和会的气氛当然无存,巴勒斯坦代表退场,叙利亚和伊拉克代表向以色列提出强烈抗议。

哈纳姆?阿齐兹的电报传到伊拉克,告诉刘明这次和会基本上已经黄了。巴以两方面都怒不可遏,要与对方决一死战。看到这里,刘明不由的暂时放下了心,虽然他不希望继续流血,但是只能说是无奈的选择。

这封电报刘明撂到一边儿,现在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阿以和平现在退了一步,以色列和美国肯定也知道有人捣鬼,但也只能认了这个哑巴亏。现在苏联还在,没有强有力的接口,奇Qisuu。сom书美国还不敢闹出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