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歼—10H型舰载战斗机将速度降至180节,放下起落架,并检查左屏幕上的“进入着舰”页面,读取着舰的各种不同参数:速度、坡度、高度、所记录的指令着舰。此刻着舰的自动控制装置已经启动。战机开始缓慢的下降,飞行员目不转睛的盯着甲板,快速寻找着着舰助降灯,那一刹那闪烁的正是回家的光芒。甲板迅速的接近着,战机处于良好的着舰位置上,尾钩准确的钩住了高速降下的战机,此刻飞行员才最终松了口气,发动机的转速逐渐降低,按照着舰指挥军官的指令,收起尾钩将战机转向舰桥的一侧停下。

关闭发动机,飞行员们打开坐舱的玻璃罩,迎面而来的已经是晚上孟加拉湾之上30节的甲板风。疲惫的飞行员从侧短舷梯上走了自己的战机,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休息。在今夜的激烈对抗之中,作战节奏已经大大加快,战机再次出动强度也必须相应的得到了增加。虽然舰载机再次出动准备时间受到严格控制,但是“江苏”号航母上的保障技师显然要有自己的工作来为自己的战舰争取更多的时间。

就在歼—10H型舰载战斗机降落在甲板上的同时,满载着崭新的各种空对空导弹的牵引车便通过航母的升降机开上甲板,在此刻紧张的对抗条件下,已经没有时间再借助于升降机将归航的战斗机移往机库,机库位于飞行甲板之下,是停放和检修舰载机的主要场所。但此刻为了节省时间所有的工作都必须在甲板上完成。在微弱的灯光之下,地勤们在甲板上忙碌着为刚刚归航的战机磨砺新的利爪。

“中国海军的‘江苏’号航母只有两部蒸汽弹射器,轮番攻击时只能用1部,攻击力已经大打折扣了。”在加尔各答的战区指挥中心内,乔京德尔似乎已经看到了女战神杜尔迦正在对自己展开迷人的微笑。显然中国海军航空兵已经用尽了最后的力量,而在乔京德尔手中还握有强大的预备队。在印度东部地区的机场之后,印度空军还有超过100架的二线战机可以使用,此刻这些挂载着法国生产的AM—39“飞鱼”型反舰导弹的“敏捷”PV3轻型战斗机已经在老旧的米格…21最新改进型战斗机的掩护下,在印度东部的天空重新集结。

的确在此之前的战斗已经令印度空军流了太多的鲜血,但是此刻才是决定胜负的最后关键。这最后的一击将从空中彻底压跨中国海军航空兵的防线。此前出动的印度空军庞大机群已经在战斗中消耗怠尽,印度空军好不容易集结起来的强大攻击力量,此刻不是被击落在孟加拉湾的夜空之中,就是被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战机驱逐出了战场。但是他们的牺牲并非全无代价,中国海军航空兵也有7架歼—10H型舰载战斗机被击落,而剩下的战机此刻也耗尽了所携带的弹药和油料。他们不得不返回“江苏”号航母的附近,等待降落的机会。

而此前刚刚着舰的歼—10H型舰载战斗机不得不再次出发,迎击10倍于己的印度空军的生力军。印度空军投入空战的主力是安装“矛”式雷达为基础,取名为米格-21-93的米格…21最新改进型战斗机。俄制米格-21型战斗机是人类空军史上最著名的战斗机之一,一直作为主力战斗机在第三世界国家广泛服役。但是中东战争以来,西方对它的评价向来不高。第二代战斗机与第三代战斗机为代表的F-15、F…16型战斗机交战中处于绝对的下风。

不过米格-21型战斗机的速度快,升限高,造价低廉,维护费用低,在第三世界国家仍一直广受欢迎,改进后仍可服役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改进米格-21及其衍生机型的主导国家是俄罗斯、中国和以色列。俄罗斯改进方案名称为米格-21-93,主要针对印度这个客户。改进的主要措施是安装新型的“矛”式雷达来换老式的机载无线电设备。这种雷达是米格-29型战斗机使用的“甲虫”雷达的小型化装备,可以同时跟踪8个目标,并发射空对空导弹攻击2个目标。对地工作状态时,可显示地面图像和对地面目标进行测距。其它改进方面主要是针对米格-21落后的电子设备,如通信、导航、平显、电子对抗、雷达警戒、干扰投放器和座舱显示设备等,改进后的米格-21可挂载R-73近距格斗空对空导弹、R-77中距雷达主动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或KH-31反舰/反雷达空对面导弹,挂载电视/激光吊舱后可对地用精确制导炸弹攻击目标。

秉承着俄罗斯军工系统喜欢夸大其词的传统,俄罗斯空军吹嘘由于配备了“矛”式雷达,米格…21型战斗机的作战效能提高了5-7倍,它已从单一的空优战斗机转变成多功能战斗机,不仅可打击空中目标,也可攻击地面和海上目标,作战能力上可以赶上第四代战斗机,如“幻影…2000”、F…16、米格…29,甚至是苏…30MKI,改进后的米格-21型战斗机可在印度空军中一直服役到2010年。当然这样的笑话也就只有印度空军会信以为真。

不过这些改进的老旧战斗机却从一个侧面增强了印度空军原本的数量优势。在超视距的攻击距离上,虽然有超过20架米格…21型战斗机被击落,但是这丝毫没有减少印度空军的攻击势头,在45公里的最大战斗距离上,米格…21型战斗机的R-77中距空对空导弹也开始一一点火。虽然已经换装更大推力的发动机,但是此刻挂载4枚近距空对空导弹和1个中腹副油箱也已经达到了载重的极限,加上其娇小的机体对外挂阻力十分敏感。由于重量和阻力的增加,其航程也较原来大打折扣。打出所携带的R-77中距空对空导弹之后,这些米格…21型战斗机就不得不开始返航。

但是漫天飞来的R-77中距空对空导弹也足以为携带着法国生产的AM—39“飞鱼”型反舰导弹的“敏捷”PV3轻型战斗机杀出一条血路,众多印度空军的“敏捷”PV3轻型战斗机携带着沉重的“飞鱼”型反舰导弹艰难的向着中国海军的“江苏”号航母战斗群扑去。此刻所有的空中拦截者已经被无情的挡在了后面,不过他们仍需要面对庞大的“江苏”号航母战斗群的水面护航舰艇。

在2艘大型导弹巡洋舰—“宁夏号”和“贵州”号的引导之下、2艘051C型专用舰队防空驱逐舰已经进入了对空警戒的状态。但是谁又知道,空中的威胁并不是印度军队最大的杀招。此刻庞大的印度海军潜艇编队已经秘密的游弋在中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周围。而在众多常规动力型潜艇之中,2艘俄制“阿库拉”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显得格外的刺眼。

印度希望向俄罗斯租借现役核动力攻击潜艇的计划早在2000年便传出风声,但是指导俄罗斯总统率庞大代表团出席印度独立60周年庆祝仪式期间,双方才正式签署协议。按照规定,印度支付给俄方3。5亿美元的租金,俄方提供两艘船龄不超过20年的“阿库拉”级核潜艇,并负责提供足够数量的教官及全套训练教学设施。印度之所以看上“阿库拉”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主要基于其总体性能可与美国“海狼”级核潜艇媲美,并逐渐成为俄水下舰队的主流,是十分顶尖的装备。

第一艘租借的“阿库拉”级核潜艇将来自俄太平洋舰队,锁定的目标是从1986年开始建造,直到去年才服役的K…152“海豹”号,另一艘K…157“虎”号核潜艇也在印度租借考虑范围之内。这些潜艇会先在俄远东阿穆尔共青城造船厂内进行核反应堆加料,换装大功率空调,以适应南亚炎热的气候条件,俄造船厂甚至还要根据印方要求,在艇内开辟出小型礼拜室,供其穆斯林水兵使用。根据俄印协议,“阿库拉”级核潜艇上原配备的几十种型号武器,全部交由印度海军操作,其中就包括类似于“战斧”的SS…N…21型潜射攻陆巡航导弹,它可从533毫米鱼雷管中发射,射程接近3000公里,总体性能不次于美国“战斧”导弹。

不过在在人员准备方面,

2004年底开始,足够操作4艘核潜艇的印度军官出现在列宁格勒州的萨斯诺维波尔城,这里有俄罗斯最著名的核潜艇艇员训练中心,俄媒体分析,这些军官很可能前往共青城,直接参与“阿库拉”级核潜艇的改造工作,并在俄海军教官的指导下直接把核潜艇开回国。这看似是一俄罗斯对印度友谊的象征,但实际上却是莫斯科精明算计的一部分。

俄计划交给印度的两艘核潜艇长期因资金短缺而躺在港内动弹不得,而现在俄军方已将全部财力及物力投入到了第四代核潜艇―885型“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的建造之中,印度海军送上门的钞票正好可以启动这些“沉睡的猛兽”,俄罗斯也顺带丢掉一个包袱,何乐而不为呢。虽然印度海军可以长期使用这2艘“阿库拉”级核潜艇进行训练和战备演习,但是被派望这两艘潜艇的俄海军教官却掌握着这两艘核潜艇的实际指挥权,一旦印度海军试图将这2艘“阿库拉”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用于实战,这些长期与潜艇朝夕相处的俄海军教官将迅速转入自己的正职—俄罗斯情报部门的雇员,将秘密引爆这2艘“阿库拉”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的核心部件,使其彻底瘫痪。

但是此刻这些来自北国的军官显然没有几乎阻止自己的战鲸进入战位,因为在他们的胸前无一例外的顶着印度海军士兵的枪口。印度海军“辛杜格霍什”号潜艇的舰长—印度海军中校萨克胡亚正微笑的注视着眼前这些愤怒的兰色瞳孔。“我们要借用你们的潜艇,来击沉我们近海的那些麻烦。”

第五十三章:达卡攻防(三)下

“孟加拉湾可以说是全世界各大洋之中,最适宜于潜艇作战的海域之一。现在空战打得这么热闹,印度海军苦苦积累和集结起来的潜艇部队不过来插一脚就真的有些说不过去了。”面对着“上海”号航母舰桥上的巨大电子屏幕,身为中国南海特混第一海空攻击集群司令的徐杰大校微笑的看着已经进入全面白热化的战场,注视着中印两国的空中雄鹰不断变幻的高频率的攻防转换。转身向自己身边的战友—“上海”号航母的舰长马澜中校说道。

诚然如徐杰大校所说的,对于潜艇部队而言孟加拉湾的确是条件优越的战场,这片西嵌斯里兰卡、北临印度、东以缅甸和安达曼—尼科巴海脊为界,南达斯里兰卡南端的栋德拉高角与苏门答腊西北端之乌累卢埃角的连线为界的辽阔海域,总面积为217。2万平方公里,总容积为561。6万立方公里,平均水深为2586米。

它的北部湾顶是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的巨型三角洲。流入这片海域中的其它河流还有印度的默哈纳迪河,哥达瓦里河和克里希纳河。她们千年如一日的流淌构成了孟加拉湾的大陆架,这宽为161公里,以北部和东部为较宽,向海一侧陆架的平均深度为183米的陆架,大部分由砂组成,向海一侧多为粘土和软泥,有好几处被一些海底峡谷切割。其中有恒河峡谷,位于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的外方,深达732米;安得拉、克里希纳和马哈德范等峡谷分布于该湾的西边缘。在这些复杂的近海海域,为印度海军的常规动力潜艇提供了最好的庇护,这是依托着这片大陆架的掩护,印度海军的狼群才牢牢的控制着孟加拉湾的北部,阻断着中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驶近孟加拉国的海域,向印盟两国的战场提供更多的空中掩护。同时也将孟加拉脆弱的海军封锁在自己的军港之中。

而由大陆架向南,则进入了孟加拉湾的深海海盘地区,这个辽阔的深海大致呈“U”字形分布,平均深度达4500米。盆底有两个特征:北部有很直,长达5000公里的东经90。以及由陆架沉积物冲积而成的恒河三角洲。东经90度海脊的顶峰,水深约为2134米,其北端覆盖着恒河三角洲的沉积物。三角洲分布着树枝状的沟渠。借此,沉积物可以运移到较远的深海盆。这些沉积物发育出世界著名的大型冲积堆,又被称为“深海扇”,多由陆源堆积物组成。它们是中新世中期以来喜马拉雅山脉明显上升,为深海扇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堆积物质的结果。孟加拉深海扇从恒河一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向南延伸2000多千米,面积200万平方千米,总体积500万立方千米,为世界上最大的冲积堆。

在这个深海战区之内,小型的常规动力潜艇将难以体现其自身的优势,深海是属于大潜深、高航速的核动力攻击型潜艇的猎场,在这片领域,即便是数量众多的印度海军的常规动力潜艇也难以突破由中国海军新锐的093A型核动力攻击型潜艇构成的防线。所以自中国“上海…江苏”双航母战斗群进入孟加拉湾以来,中印两国的海军便保持着相应的默契,印度海军极少进入深海进行冒险,而中国海军则与近海的大陆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而印度海军自身拥有的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在经过了突袭香港的冒险之后,此刻原有3艘的“先进技术艇”的核动力攻击型潜艇:阿育王、孔雀王、拉杰拉杰,只剩下“拉杰拉杰”号这一艘还硕果仅存。印度海军显然并不愿意拿这最后一艘“自行研制”的核动力攻击型潜艇来冒险,根据中国海军的情报此刻“拉杰拉杰”号正龟缩在印度西部的卡达姆巴海军基地之中,在印度东部印度海军并没有可以使用的核动力攻击型潜艇。这也许正是徐杰大校对即将开始的中印潜艇战仍保持着乐观预测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当然中国的情报部门并没有漏算俄罗斯政府租借给印度海军的2艘“阿库拉”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但是自俄…印联合的“方块A”战斗机中队在马六甲海峡上空遭遇毁灭性的打击之后,莫斯科便已经意识到了即便再提供更多的新锐武器和精锐部队帮助印度作战,对实际战区的影响也将是微乎其微的。甚至只能刺激中国的军工系统更快的赶超俄罗斯的领域优势。所以莫斯科已经通过秘密的渠道向中国政府表示,俄罗斯军队在印度洋地区已经部署的任何武器都将不会再以任何形式直接参与中印之间的冲突。而2艘“阿库拉”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更在中国军方的卫星监控下离开印度东部的母港,莫斯科向中国表示,他们已经向印度索回了这2艘攻击型核潜艇。这并非是俄罗斯与印度政府之间双簧,只是莫斯科并不知道指挥潜艇的俄罗斯教官在离开军港之后没多久便被印度海军的水兵胁持,此刻这2艘“阿库拉”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已经在众多印度海军常规动力潜艇的掩护下,突入孟加拉湾的深海海域,向中国海军的“江苏”号航母战斗群逼近。

第一艘被中国海军发现进入孟加拉湾的深海海域的印度海军潜艇是“F”级(Foxcrot“狐步”)常规潜艇—隶属于印度海军东部舰队第8潜艇中队的“维拉”号,以柴油为动力的俄制F级常规动力潜艇显然不适于执行此类长途奔袭的任务。在印度洋炎热的气候条件下,这艘潜艇在白天的航渡速度以4节为均速的机动中,几乎是一场灾难。舱内温度高达摄氏50度,迫使艇员泡在齐颈深的水中降低体温。此类潜艇的电池缺乏冷却系统,更使充电变得非常困难。因此“维拉”号不得不经常上升水面,接收来自加尔各答的指示并对电池充电。

常规潜艇在水下巡航时艇上的柴油机因为缺乏空气,要完全依赖蓄电池提供动力。当蓄电池的电量耗尽后,潜艇就要上浮到水面或通气管深度用柴油机给蓄电池充电,否则潜艇就只能停在水里不能动弹了(而且通常情况下潜艇也不会等到电池耗尽才上浮充电)。而上浮对于潜艇的隐蔽性是非常不利的。潜艇充电时柴油机要发出很大的声响,很容易被敌方水声设备探测到。常规潜艇的充电时间动辄几个小时,长时间的充电作业很容易暴露,但是如果减少充电量又要频繁上浮多次充电。但是此刻为了维持前进的力量,更为印度海军的预定战略目标“维拉”号还是在这没有月色的孟加拉湾的水面之下上浮到通气管状态进行航行。

“看来印度人是认定我们的攻击手段够不到它,才如此张狂。”站在“上海”号航母舰桥之上马澜中校看着逐渐明显的印度海军的“维拉”号的信号,由于是在可见度不高的夜间,“维拉”号在用通气管状态下航行,航速可以10节左右。要知道第一艘被击沉的通气管状态航行的潜艇,发现它不是倚赖噪音、也不是通气管的尾迹,而是天气很好情况下通气管排出的烟。不过即便如此,柴油机开动时巨大的噪音仍然使这艘老旧的潜艇宛如是“敲着锣鼓在前进。”

不过“维拉”号敢于在这个时候以通气管航行状态前进,更是缘于其认定此刻自己正处于中国海军的防潜薄弱区,相对最大得威胁倒是来自航空反潜力量,而不是水面和水下反潜威胁。国际海军的通用规则是视300海里为敌严密前沿防潜区,在这个区域随时可以出现敌潜艇前沿部署,敌人水面舰艇上起飞的反潜战机可以进行严密监控的区域。不过此刻激烈的空战情况下,中国海军携带机载反潜搜索雷达和反潜声纳系统的俄制卡…28型和自行研制的直…9C型反潜直升机显然都无法起飞。

而中国海军水面舰艇所广泛配备的反潜火箭深弹和深水炸弹,都只能用于近距离对潜艇的匍匐或粘贴攻击。即便是中国海军水面舰艇大量装备的“鱼…7”型反潜鱼雷,虽然采用了先进的OTTO动力,速度高达45节,声导融合了欧洲技术,已经比原型号有很大的提高。这种鱼雷装备90年代后建造的各型新型驱逐舰和护卫舰。但是此刻对于远在80公里距离上的“维拉”号也只能是鞭长莫及,因为这种鱼雷的理论射程也只在11公里以内。如果要有效的打击印度海军“维拉”号潜艇,那么中国海军只能出动在“江苏”号航母水面战斗群附近担任着警戒任务的093A型核动力攻击型潜艇。

虽然无论是使用鱼雷还是潜射反潜导弹,对于093A型核动力攻击型潜艇来说击沉“维拉”号潜艇都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但是前提是093A型核动力攻击型潜艇都将为了这次攻击而暴露自己的位置。这对于以隐蔽为第一要诀的核动力攻击型潜艇都是得不偿失的。而对于印度海军来说,出动如此庞大的潜艇编队,要一举突破中国海军“江苏”号航母水面战斗群的反潜网便需要首先确认和发现中国海军093A型核动力攻击型潜艇的位置,否则这次在这次突袭的过程之中,隐藏于水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