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太夫人也开口了,不过因为红袖现在还小,所以能让她做主的事情也不多,眼前的事情说得再多也只是一些琐事儿;而将来的事情,沈侯爷夫妇提到了一两件事情,却无人提及沈妙歌的妾侍。
郑将军不会如此要求:他是古人,他并不认为男人纳妾不对;而沈家的人当然不会说——现在沈妙歌是长房的独苗,沈家的人还希望可以多多抱孙子,所以根本不可能不让他纳妾。
红袖虽然希望可以借这个机会,让沈家说出不让沈妙歌纳妾的承诺来,但是她也知道不太可能;所以虽然有些失望,却眼下她也接受得了。
按沈家人的所说,她如果回了沈府便是真真正正的沈府小主子,而不再是依附在沈妙歌名下的小媳妇了;而更多的东西,也只能是在她年长之后才能争取。
而后两家人说话便说了一阵子话,郑府又安排了家宴;沈老侯爷在用过饭之后,有些为难的道:“还有一事要烦扰贤侄。”
郑将军已经猜到了是何事,自然不会推辞,一口答应下来才问是什么事情;他如此做,自然是让沈老侯爷心里十分的舒坦。
“我们府上还有一些未了,咳,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让琦儿……”沈老侯爷还真不太好意思说。他一个侯爷,却要让人家四品的武将来保护孙子,实在是颜面上不好看;不过孙子的性命要紧,现在那个下毒的人还没有找到,他自然不敢让沈妙歌回府。
不等沈老侯爷把话说完,郑将军便抢先道:“老侯爷,说起来末将还有一事要请老侯爷允许——袖儿已经离家多日,而琦儿正随我学武正在打底子的时候,末将想请老侯爷同意,让琦儿和袖儿再在末将府上住些日子。”
沈老侯爷闻言伸手拍了拍郑将军的肩膀:“飞宇(沈侯爷)时常说你是他过命的兄弟,他这一次识的眼光很好,非常好!有时间常来我们府上走动,至亲的人家莫要疏远了;就算是无事来陪陪我这个无聊的老头子也是好的。”
郑将军答应着,把沈家的人送出大门;沈侯爷(书友风中精灵513饰)上马之后还回身抱了抱拳,这才飞驰而去。
侯门娇 第五十一章
红袖送到了沈家的人之后,又把沈妙歌送回房中:他身子还没有大好,折腾一天他还真是累了,需要好好休息。
沈妙歌在床上躺好,便疲倦的闭上了眼睛;红袖还要去见父母,看他要睡了转身就要走时,却听到身后传来沈妙歌的声音:“如果你下一次再感觉受到了委屈,是不是真得会、会——;”
他十分的迟疑或是害怕?不过最终他还是说了出来:“会离开我们沈家?”
红袖的脚步一滞,然后回身微笑:“想什么呢?累成这样还不好好的歇一歇。今儿老侯爷不都说,不会让我受委屈了吗?”她感觉沈妙歌的话有些奇怪,不是说她下一次再受到委屈,而是说她如果再“感觉受到了委屈”;这样的话就好像他知道她所认为的委屈,或许同其他人认为的不太一样。
红袖心底失笑:这小子怎么可能什么知道呢?他才多大,就算是很聪明也不可能会知道的;不然他就不是小男孩儿,是个小妖怪了!
“是这样啊。”沈妙歌的回答有些低沉,似乎心情不太好。
红袖认真的看向他:“你怎么了?”
沈妙歌也回望着她,轻轻摇头:“没有什么,你去吧,岳父岳母还在等你;如果不是我身子不好,我也应该过去的。”
红袖看他神色便知道他心底一定有什么事儿,想想他刚刚问过的话便道:“嗯,只要没有太大的委屈,我不会轻易离开的。”
沈妙歌的眼睛又闭上了,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红袖看他如此,便认为没有事儿转身就走;走到门口处又听到沈妙歌的话:“我不会让你受委屈的,一定不会!”
回身便看到沈妙歌一双点漆的眼珠定定的看着自己,那目光带着十二分的决心。
红袖忽然有些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了:如果只是一般的安慰话,说出来好像是在敷衍他一样。
“你相信我。”沈妙歌说得话很认真,非常认真。看来今天的事情让他有了不安。
红袖偏头想了想一笑:“我当然相信你,因为你是我师弟嘛。”
沈妙歌闻言看着她,嘴角也露出了一丝微笑来:他的心情好多了;因为他知道,红袖刚刚那句不会轻易离开,不是随便说一说的。
“我晚上要吃莼菜羹。”沈妙歌笑着再一次闭上了眼睛。
“不行!我们家可不是侯爷府,那种菜在我们北方可是很贵重的东西,不给你吃。”红袖说着话向外行去:“你在我们家,是要过苦日子的,知道了吗,师弟。”在笑声中她的人远去了。
沈妙歌却笑着翻了一个身,轻轻的喃喃道:“不吃便不吃,有什么大不了的。”他把手伸向枕头低下,那里压着一个荷包。
荷包的绣工真得不怎么样:这是红袖第一个成品的荷包,是被沈妙歌顺手牵走的——笑她绣工难看时便很自然的放到了自己怀中。
他原来收起荷包来时也没有多想,只是一个玩笑罢了;后来他看到他和她成亲之日的结发之物时,忽然心中一动,便取出他顺手拿来的荷包,把他们两个人的头发收了进去。
古代的男孩子成家很早,大多数总是早熟一些的,况且他和红袖还有夫妻名份:就算不用多想,也会生出一丝异样情怀来。
他就这样一手握着荷包沉沉的睡了过去,俊秀的脸上还带着一丝微笑:今天累虽然累了,可是他的烦恼几乎可以说是尽去,他自然是睡得极香甜——虽然那下毒的人并没有找到,不过那不是他应该操心的事情。
最主要的是他很安心;为什么如此安心?他不知道,他也没有细想。
郑家先示沈府以恩,然后并没有要找沈府“算帐”,只是求去——因为沈府对郑家有恩,所以郑将军只是为女儿求一纸休书全沈家的脸面,并没的提什么和离。
找沈家当面锣对面鼓自然也能让沈家认错赔罪,可是沈家众人的心中难免会有些不舒服:比如沈太夫人。
他们久在高位,就算是有错被人问到了脸上来,心里也一定会有些恼意的;而且由郑家提出什么条件来让沈家答应,对于沈家人来说他们应允的事情就带着一丝逼迫,他们当中总有人会心不甘情不愿的。
但是现在,郑家占着十足十的理,却把姿态放的很低很低;沈家人的认错及应允的事情,都是他们自己说出来的。
“自此之后,袖儿你在沈府为父也能稍稍放些心;”郑将军看着红袖,却并没有笑意反而很郑重的道:“但是,日后你回到沈家绝不能张扬,不然今天我们父女所为便前功尽弃了;你要守礼守份,不管做什么事情要占住一个理字,却又不会得理不饶人,那么沈家的主子们哪一个也不能、他们也不敢让你受委屈;你可记下了?”
他是拳拳爱女之心啊。
“袖儿记下了,父亲。”红袖屈膝。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她懂的。
郑将军又叮嘱了红袖几句,这才放开神与妻女说笑起来:他当然是得意的、高兴的,所以不说一说,哪里能忍得住?
他们夫妇、父女正说的高兴,外面传来柳氏的声音:“老爷,夫人。”
郑将军正在兴头上被人打断,心里多少有一丝不舒服;而且红袖的事情关着沈府的脸面,所以当时厅上并无外人,府中的其它人都不知道沈家今日来有什么事情。
“进来吧。”郑姜氏轻轻答了一声儿。
柳氏进来一福,请示了郑姜氏两三年琐事儿后,又道:“鹏哥儿可以蒙学了,老爷看是不是给他请个先生?”
郑将军一摆手:“这事儿自有你们的夫人打理,你不必操心的。”他看了外面的天色,起身:“时辰还早,我正好去书屋处置一些事情,晚饭时分打发人来请我就好。”
红袖忽然笑道:“那由我去请父亲好了。”
郑将军笑着点头去了:他最高兴的莫过于,红袖又对他亲热起来。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沈妙歌的身子过了一个多月已经大好了;他随郑将军天天练武,两三个月过去之后,红袖不经意间发现:他身子不但强壮了不少,而且还有了些许的英气。
沈妙歌现在除了练武之外,还在随西席学习;下了学之后,多半儿便是和鸿鹏一起去寻红袖——在郑府的日子,是他长这么大以来过得最舒心的日子。
沈府查来查去,沈老侯爷等人的眉头皱起不止一次,最后他们把府中的一个有子的侍妾打死了,一个侄子送到了族里定罪。
姜太医现在自然不会再是太医,他的家人变卖了所有的家产后出京而去,但姜太医却没有同行:他在京中好像平地消失了一样。
又过一个月左右,沈侯爷夫妇再一次造访郑府,回府时便把红袖和沈妙歌接回了沈府。
红袖到了自己的院子里,才知道沈老祖已经搬到西跨院不问府中的事情很久了:她心动只是微微一动,便笑道:“那我现在就要去给老祖宗请安才对。”
沈老祖的屋里却是极热闹的,沈家的姑娘们几乎都在坐;听到红袖来了,沈老祖笑道:“袖儿就是孝顺,比我那个孙子强多了!到现在,也不见他来。”
红袖笑着上前行礼,又和沈家的姑娘们互相见了礼坐下,同沈老祖说了几句闲话:无非就是家中父母身子如何等等。
沈老祖一个字也没有提红袖是为何回家的,好像她只是平平常常的回了一趟娘家而已;除了问过她的父母,便只道想她和沈妙歌了。
红袖看沈老祖完全一派不理事的样子,心下对刚刚的判断有些起疑:难道沈老祖真得想开了,想过清闲富贵的日子?
沈家各房各院的主子们对于红袖的回府都很亲热,不但送来了礼物而且几乎所有的人都过来瞧过了沈妙歌和红袖。
沈家的厨房里已经换过了人,头儿却没有换。不过此事红袖和沈妙歌也没有放在心上:他们小夫妻还是吃自家的小厨房。
沈妙歌的身边的丫头也只留下映舒和花奴两个人,点娇也回到了沈老祖身边。红袖和沈妙歌商议过,又把点娇要了回来:什么人的面子都可以不给,但是老祖宗的面子是一定要给的。
红袖到了沈府几日后,知道沈府还真就是由沈太夫人在打理,沈老祖是不闻不问;而红袖和沈妙歌隔着十天左右便回郑府住上一两日:名为学武,所以沈家的众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沈妙歌没有问过祖父、父亲有关于下毒之人的事情,红袖自然更不会过问。
而神奇的是,沈妙歌和红袖不在沈府的这几个月里,沈妙歌的几位庶出弟弟身子也强壮了不少!有病的居然一两副药下去便大好了,没有病的——据说一直是“弱症”的弟弟,身子也不像原来一样见风倒了。
沈府中的日子平静的不能再平静了,长辈们待红袖慈爱有加,包括沈六老爷,同辈们待红袖是情同手足——这样的日子,风平浪静的让人心里发堵;因为红袖和沈妙歌都知道,现在的平静并不是真的平静;有些人,只是在等机会吧?
不过,平静的日子就这样一晃一年多过去了;而红袖也在沈府平静的生活中,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生日。
侯门娇 第五十二章
这一年多,沈太夫人待红袖是极为不错的;所以红袖的生日将临,她一样是很上心的:这可是红袖在沈府的第一个生日呢。
她特意为此去寻沈老祖:虽然沈老祖已经一年多不理事了,但是她相信红袖的生日,沈老祖一定不会不理会的。
沈老祖听到沈太夫人的话笑道:“你终究还是开了窍的!嗯,袖儿的生辰是要好好的办一办,你来寻我便是有了主意吧?有什么就说吧。”
沈太夫人道:“儿媳也是想给袖儿好好的办一办;只是府中的姑娘不是只有袖儿自己,袖儿也不是外人,我们府上的姑娘、哥儿们的生日,往年也是有规矩的——都在各房主母那里出;儿媳想,不为旁的,就只为年前郑府救了我们琦儿一事,袖儿的生日也要办得热闹一些,但是还不能被人说嘴,或是日后被人依着袖儿的例乱了已经定好的规矩;儿媳愚笨,只好来问老祖宗讨计。”
沈老祖的眼睛眯了起来:“我就知道你来寻我没有好事儿!也罢,这也不算是什么坏事儿,不就是让我说句话嘛,成!袖儿今年也是在我们府上第一做生日,便由我添些银子算到我头上,也就不会坏了规矩。”
沈太夫人站起来微微屈膝:“不敢让老祖宗出体己,只要老祖宗有这一句话,儿媳已经少了许多的麻烦;银子还是由我来出吧,也是儿媳的一份孝心。”
老祖宗倒也没有推辞:“那就随你吧。”
沈太夫人现在对老祖宗的印像已经好多了:原来只是格于规矩不得不敬着沈老祖,因为这一年多来沈老祖是真得不理事儿,大事小事一概不问不问,她倒是因此待沈老祖有了三分真心。
婆媳二人又说了几句闲话,沈太夫人便告退了。
沈夫人却在沈太夫人的房里侯着:她来也是因为红袖的生日;听到沈太夫人的话,知道她也是为了红袖的生日,特意去给沈老祖请安便笑了起来。
沈老祖和沈太夫人人的银子,沈夫人自然要说由她来出:沈太夫人已经在老祖宗面前如此说了,她这个儿媳妇岂能没有孝心?
“原一袖儿就是我房里的人,她生日原就应该由我出银子;银子多少也还罢了,只是不想因袖儿一人乱了我们府原有的规矩,日后被人拿来说嘴,所以才来讨您一句话;至于为袖儿庆生的银子,自然不能让您和老祖宗出,没有这样的道理。”沈夫人轻轻柔柔的说完了话。
沈夫人的性子柔和,所以沈太夫人对这位儿媳妇还是一向不错的,听到此话摇头,说各人尽各人的孝心吧:她出老祖宗的,由沈夫人出她的一份;也算是让沈夫人少出些银子——因为所出都是体己,沈太夫人和老祖宗都不缺这点银子。
沈家老祖宗发了话,当日沈府各房各院的主子们便知道了:约好一起到了沈夫人处打听银子数目,各自出了一份;虽然她们大半儿都不是出自本心,不得不为之,还有一些人在心里骂两句红袖也是有的,但是银子却不能不给。
不看僧面看佛面,老祖宗都出了银子,她们岂能干看着?沈夫人嘴上说得客气,不过手底下却一点儿也不客气:来者不拒,把银子都收下了。
长辈们拿银子添份子那是他们长辈儿对红袖的“慈爱”,而沈家的姑娘们也凑到一齐商议贺仪:原本都是有成例的,也用不着如此麻烦,可是现如今老祖宗发了话、又亲自拿出银子来,她们自然也不能按照原来的成例给贺仪了。
红袖知道的时候,沈府上上下下的人都已经知道沈老祖要为她庆生,她就是想阻止也来不及了:只得叹了一口气,往沈老祖和沈太夫人及沈家各长辈的房里去拜谢。
给红袖庆生,不过是沈太夫人等人想借此来让红袖、及郑家的人放心:她们真得待红袖很上心!因为平日里她们虽然有这个心,却没有什么机会:年节的时候,也只是多给红袖做了两身衣服、多给了些红包等,并不能显现出她们待红袖的特别。
沈家的人,都知道自己欠了郑家什么样的恩情:他们当初大查特查沈妙歌中毒一事时,越查他们越是心惊!一向以诗书传家自诩的沈家,现在还有几个人识得礼仪廉耻四个字?
不是郑家,他们不但不知道沈妙歌中了毒,也不会知道沈家已经不是他们表面上看到的那样了——再过上几年,怕就是有心救沈家一族的将来也回天无术了。
所以,他们想要好好的待红袖,并且还要让郑家的人知道,却又不能显得太过了:红袖的生辰,只能说是让沈家人找到了一个借口罢了。
全府上下的人都在准备给红袖庆生,人人表面上都扬着一张笑脸儿:不管他们心中是不是真的都在为红袖高兴;但,只有沈妙歌一个人拉长了脸,他不高兴,非常的不高兴!
因为,他本来想明天自己一个人给红袖好好庆生的,现在被老祖宗一句话,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但是,明天对于红袖来说却是很特殊的日子,他怎么可以同沈家其他人一样,只是对红袖说一声恭贺,送点东西就算了呢?
所以,他现在正在生气,独自一个人生闷气:他的不高兴,他感觉不能说给其他人听,只能一个人默默的生气。
沈妙歌练武之后,比原来长高了一头,身子也结实了许多,看上去决不像是十二三岁的孩子,怎么也像个十四五的大男孩儿了——尤其是他安静的坐着生气时。
他想长大,他非常想长大!不过这是他心底的秘密,对谁也没有提起过;也因此,他对于自己的身高非常满意。
他的烦燥并不只是因为红袖的生辰,不知道自什么时候开始,他便常常有些小烦恼,却又说不出来:就是对红袖也说不出来。
烦恼是因为:随着和红袖在一起的日子越来越久,他发现红袖同自己家姐妹们有很大的不同;他并不介意这些,反而有些暗中的窃喜,袖儿的独一无二,让他有一种莫名的自豪感。
但是随之而来便是常莫名其妙出现的烦恼,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些烦恼怎么出现的。
红袖谢过沈家的各位长辈回来时,便看到沈妙歌坐在书房窗前发呆;而点娇几个人都远远的坐在正厅的门前做女红,看到她回来了,都是一脸的轻松与笑意。
红袖没有先过去书房,迎着点娇几个人走了过去。
点娇上前轻声笑道:“姑娘,您可回来了;我们那位爷,不知道又犯什么脾气,听到一家人要为您庆生,居然就把自己关到了书房,还不许我们进去;花奴进去送一杯茶水,还被骂了出来。”
红袖也有些不明所以:“可是有人招惹了你们五爷?”
“没有,姑娘,绝对没有!现在的五爷,他不来寻我们的不是,我们已经念阿弥陀佛了。”花奴在一旁接话,就差指天誓日了。
近几个月来,她们这位主子爷动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