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浮华年代-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浮沉雨打萍。这就是我笔名的来历。”

    “是吗?”程远芝还有些疑惑,但是她毕竟粗心大意惯了,反正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就不再追问。胡菲菲当然不会傻到指出浮萍和浮萍居主之间的关联,这件事就这么揭过了。

    当了解到两万多字的稿酬只有几百元的时候,胡菲菲不禁为自己的发财计划遥遥无期而哀叹不已。

    当然,该做的还是要做的,手头大量的资源,浪费了可不行。在第二篇小说《中间人》尚没有回音的时候,胡菲菲紧锣密鼓的推出了第三篇小说《春风柳上原》。

    在前世的时候,《春风柳上原》就是胡菲菲最喜欢的武侠短篇作品。她曾经再三重读,爱不释手。此时借用了原著的创意与部分人名,却以自己的叙述方式加以阐述。

    和《中间人》一样,《春风柳上原》也是武侠背景的故事,故事的主旨在于探讨侠义的尺度和侠客在现实世界中的挣扎。侠义精神,不过行侠仗义、快意恩仇八个字,素来被中国文化所推崇。然而正所谓“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一个正直的侠客,如何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中生存、幸福的生活着呢?是以沧浪之水濯其足,抑或以沧浪之水洗其缨呢?

    故事在十二年前的青衣江畔展开。青衣江中一叶扁舟,初出茅庐的剑客柳上原意图剑试天下,发出了第一封战书。那一年,他十六岁,正是无所顾忌、勇往直前的年纪。他挑战的对象是恶贯满盈的道上大哥风无月。风无月作恶多端,却无人敢出头。此次柳上原约战,不成功,则成仁。

    整个江湖沸腾了,大家纷纷认为,柳上原已经是个死人了。只有曾经的少年英雄,如今入赘南宫家的家主慕容听雨拉着四岁大的女儿南宫梦的手,从洛阳千里迢迢来到青衣江边送别。

    数日之后,风无月死,柳上原生,顿时名声大噪,后来又接连几次斩奸除恶,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大侠、大英雄。如此十二年名声长盛不衰。

    十二年后,南宫梦长大成人,心存少女情怀,对柳上原有仰慕之心,不惜动用南宫家的势力千里追踪,一直追到江南的一座小镇上来。在这座小镇上,两人路见不平,亲眼耳闻目睹地头蛇如何欺负过路的镖师以及随后来寻公道的镖师的未亡人月娘一行人。

    这时候,十六岁的南宫梦和二十八岁的柳上原发生分歧。南宫梦希望直接用剑讨回公道,而柳上原为了保护更多人的性命选择了妥协。两人都在思考,如何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但是就在这时,事态发生了变化。

    未亡人月娘因不忿柳上原姑息坏人的处置方式,和同伴跑到地头蛇的地盘去拼命,同伴就此丧命,月娘自己也遭受凌辱。柳上原将月娘救出来、又安置好之后,独身一人去地头蛇那里讨公道,却被地头蛇的儿子趁机而入,将南宫梦凌辱至死。

    事已至此双方都退无可退。柳上原被激怒,意欲用最直接的方式讨回公道。而地头蛇一家,却因为惧怕南宫家的势力,决意杀人灭口。柳上原一人一剑,与名列武林第十三世家的地头蛇一伙直面而对,武林第十三世家彻底消失,柳上原也从此没有了消息。

    故事的最后,柳上原的故事成为传奇,被所有渴望公平与正义的人传唱,似乎是给了世界一抹光亮。然而侠客本人所要面对的矛盾和迷惑,却没能给出直接的答案。

    这是胡菲菲在初中阶段借鉴完成的第三篇小说。全文共三万多字,比原著还要长一些,删去了一些不必要的枝蔓,却对一些重要的部分做了更为煽情的扩充,使主题更加鲜明。

    这篇小说她仍然是抄录了两份,分别投给了《萌芽》杂志社和《古今传奇》。对于一个重生的八零后来说,这两家杂志社有着神秘的吸引力。

    把写文和发稿的事情都忙完以后,距离考试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了。《萌芽》杂志社的稿酬非常迅速的寄到了,随稿酬而到的还有一本样刊。这令胡菲菲有些惊讶。她一直以为这些大杂志社的稿酬给付手续非常繁琐呢。

    稿酬一共有五百元。当时的稿酬水准也差不多是这样,而且《萌芽》本身就是扶植青少年文学的阵地,稿酬标准一向有些偏低。这令胡菲菲又是有些感触。看来,单凭稿酬做资本的原始积累,无异于天方夜潭。除非一朝闻名天下知之后写书出版,否则就算借鉴名家名篇,就算有人赏识,依然所得有限。

    对于稿酬的处理,胡菲菲和妈妈程远芝之间还有一些争执。程远芝是从不相信胡菲菲有自己合理支配金钱的能力的,因此想方设法要胡菲菲把钱拿给自己保管。但胡菲菲却深知,这钱一旦落入自己父母口袋,想要拿出来用就是千难万难了,自己所谓的合理的理由,在父母那里肯定是通不过的,因此想尽办法拒绝。

    “怎么?难道你不相信自己的父母吗?大不了我打收条好了。”程远芝循循善诱。

    胡菲菲暗想:前世时每年的压岁钱也是打收条的,当时说的好好的上了大学以后给,却一直被父母特意遗忘了。当然上大学时候父母给的钱并不算少,但份内钱和份外钱毕竟名义不同吧?收条有什么用?还不如说直接收缴干脆些。于是摇头不语,母女二人就此僵持。

    后来还是爸爸胡清华打了圆场:“不就是五百块钱吗?菲菲都要中考了,别为这件事影响她的心情。”这件事情总算就此揭过了。胡菲菲亲自拿了户口本,去邮局取了钱,给自己开了存折,存在银行里。

第二卷 胡家有女初长成 第三十六章 中招考试

    万众瞩目的中招考试即将在一个月后举行了。中招报名工作正式展开。果然就如前期人们疯传的那样:梅溪高中不再接受第二志愿考生!

    每个班级都召开中招报名动员大会,班主任老师和学生、家长们各怀心思。每个班级的应对措施不一样,有的班主任比较强势,直接规定只有班级前十名才有资格报考书院高中,这样当然引起了很多学生和家长的反弹;有的班主任比较讲道理一点,以学生的草拟志愿都要经过老师的审核为由,私下里做了不少细致工作,劝那些有希望考进梅溪高中、却没把握考上书院高中的学生回心转意。

    胡菲菲所在的班级里,班主任刘老师算是比较讲道理的,在他苦口婆心的劝说之下,胡菲菲班上三十名开外的学生基本上都报了梅溪高中,在三十名之内呢,就只有萧如、胡菲菲一干人等欣然愿往了。

    考前一个月,班上同学都沉浸在一种伤感的、即将离别的气氛里。每天同学录疯传,纪念照片频繁交换。在此同时,他们仍然紧锣密鼓的备战,应对即将到来的考试。

    考前两个星期。胡菲菲在妈妈的陪同下去了医院挂吊瓶输液。胡菲菲一家人全部是热性体质,一着急、压力大就容易上火,常常不是鼻子发红、嘴唇长泡就是口腔溃疡。中招考试不大不小,不蒸馒头也要争口气不是?因此程远芝极度支持胡菲菲输液去火气,预先进行抗炎治疗。胡菲菲每天下午去医院病房里挂一瓶液,将速度调到最大,一个半小时后呼叫护士拔掉针管,然后回家。

    考前一个星期。考前总动员。就像古代将军出征之前犒赏三军鼓舞士气一样,程远芝亲自掌勺,送上各类美食给胡菲菲轮番享用。什么凉皮河粉、蒸面条、孜然羊肉、牛肉汤、牙签肉、南京板鸭、北京烤鸭、道口烧鸡、糖醋鱼、酸菜鱼等等,每天中午和晚上轮换着花色,令胡菲菲应接不暇。

    考前两天。清淡饮食。每天以清粥小菜、炒豆芽、小葱拌豆腐、绿豆汤等清热解暑的东西为主食,以防胡菲菲考前突发急性阑尾炎等等诸如此类的疾病,影响考试。

    考前一天上午文化初中给学生们发了准考证,顺便举行了散学典礼暨中考动员大会。下午的时候,学生们就完全自由活动了。胡菲菲在妈妈程远芝的催促之下,去熟悉了一下考场。

    考场就在梅溪高中学校里。梅溪高中每年级编制八个班,再加上化学实验室和图书馆的教室,接待报名考试的同学是绰绰有余了。因此都没征用高三年级的教室,高三年级继续开课,为他们7月份的终极大考做准备。

    这点和书院高中的情况很不一样。书院高中本身场地狭小,报考者又趋之若骛,因此除了全校停课、挪出教室做考场外,还征用了隔壁邻居第八小学的场地,这才勉强够用。

    胡菲菲近水楼台,对梅溪高中的一草一木别提有多熟悉了,很快就根据准考证上的编号找到自己的考场,还坐在自己的桌子前感受了一下气氛,甚至取出耳机来试听了英语听力的音质和效果,这才悠哉游哉的回家了。

    到家门口,敲敲门,许久没人应声。这才想起爸爸去上班了,妈妈在教研组,家中的钥匙自己一向是没有的,遂悠哉游哉又向着历史教研组的方向走去。

    因为梅溪高中到处都在大兴土木,搞校园建设。原来的历史教研组已经成为一堆废墟了,新的教学大楼还没有彻底竣工。因此所有的教研组都仓促的挤在家属院的前面,一排宽大的房子里。

    这排大房子应该是建国初年的建筑,铭记了梅溪高中悠久的历史和曾经辉煌的地位。房子古朴而结实,用料用的很足,房子的门上还刻着一颗颗镂空的五角星,一看就知道是革命时期的作品。房子青瓦红砖,有着宽大的屋檐,屋檐的翘角上按照当地的风俗摆放了兽角。三间大瓦房打通之后,宽敞敞亮,做学科教研组临时所在地再合适不过了。

    所谓文史不分家。在历史教研组的隔壁,语文教研组的招牌静静的挂在门上。

    胡菲菲还未走近,就听见语文教研组里有人在半开玩笑的问:“萧如,有没有信心考上我们学校呀?”

    萧如的笑声随即传来:“当然。我如果考不上。就没人能考的上了。”

    那人的声音中显然有些惊愕:“小姑娘,看不出你安安静静,说话却这么大口气。”

    萧如却不以为然,她大声说:“不,李叔叔你不知道。我们文化初中也算是淯阳市数一数二的初中了。在我们班上,考试名次比我好的人,都报考书院高中去了;考试名次不如我的人,也有很多报考书院高中了。我就是我们班上报考梅溪高中的第一名啊。你说,如果我考不上,那么谁能考上呢?”

    说话的那男子许久没有回答。整个语文教研组的气氛有些沉闷。胡菲菲趁机走了进去,一眼看到房间里面稀稀拉拉没有几个人,梅溪高中的校长李复兴站在房间中间,正背着手沉吟思考着什么。想来刚才和萧如对话的人就是他。

    “难道是我错了吗?”李复兴喃喃说道。

    “萧如说的对,她就是我们班上报考梅溪高中的第一名。”胡菲菲说道。

    李复兴却是一脸忧虑的样子。

    “李叔叔,你不要小看我啊。我在我们班上学习成绩一向不错的。”萧如急着表白自己。

    “李校长,萧如之所以报考梅溪高中,不是因为怕考不上书院高中,而是对咱们自己的学校有信心,想为咱们学校的升学率做出贡献的。”胡菲菲解释道。

    “咱们?”李复兴猛地惊醒,问道:“看你很面熟的样子,难道也是我们高中哪个老师家的小孩?”

    “我是程远芝家的孩子。”胡菲菲说,“我也报考了梅溪高中。我相信,梅溪高中的九八级,一定是空前辉煌的一届,一定会为梅溪高中带来更多的名气和好的生源的!”

    李复兴的眼睛紧紧盯住面前的这两个小姑娘,心中却想:连你们两个小姑娘都看出我梅溪高中形势的危在旦夕。唉,成功失败,在此一役了。

    在语文教研组的黑板上,胡菲菲用粉笔写下“三军可以夺其帅,匹夫不可夺其志”这一行字,然后和萧如相视而笑。

第二卷 胡家有女初长成 第三十七章 高中预备役

    十年磨一剑。被众多人所寄予厚望的中招考试其实只不过持续了三天时间。每一科考完,都有学生在考场外,或者叽叽喳喳的对答案,或者抱怨题目多么多么难。

    胡菲菲前世也是抱怨中的一员,然而重生后再次经历同样的场景,她的心境却有了改观:不过是一场考试而已,就初中那么多知识,再难能难到哪里去?毕竟不是奥林匹克竞赛。再者,考都考过了,讨论题目对答案也不能改变任何分数,何必做没有意义的事情呢。

    中招考试后,阅卷工作紧锣密鼓的展开。所有子女涉及考试的相关人员如程远芝等等都选择了回避,紧张的呆在家中等候消息。胡菲菲倒是泰然自若,她趁机将自己的第三篇寄出,投稿的地址,仍然是《萌芽》和《古今传奇》。

    好消息接二连三的传来。先是《古今传奇》宣布录用了她的投稿《中间人》。紧接着,两个星期后,中招考试阅卷工作结束,开始拆封统计分数了,胡菲菲总分534分,萧如总分541分,都算是高分了。当然梅溪高中的阅卷老师为了鼓舞士气,主观题如作文、政治历史问答题什么的分数略微高了一些,整体分数含金量不如书院高中,但这两个分数,也算是可以拼一把书院高中的普通班了。两家得到消息后各自欣喜。

    中招考试阅卷评分工作结束之后,已经到七月份了。梅溪高中紧接着开了高考动员大会,整个校园的全部人力物力都为高考服务去了。至于划定中考分数线,倒成了次要的事情。

    从初中到高中的这个假期时间漫长,胡菲菲心中正筹划着怎么利用,这时候,她家来了一位关键的客人——她的二姨,妈妈程远芝的二姐。

    程远芝那代人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甚至与之相反的,当时的领袖提出了“人多力量大”的口号,对学者马寅初的忧虑不屑一顾,效仿苏联人鼓励生育。因此,出现了第一代婴儿潮。胡菲菲的小舅舅、程远芝的亲生弟弟,就是国家奖励生育下的产物。与之相对应的是,程远芝家族中兄弟姊妹众多,程远芝的大哥在男孩子中行十,程远芝本人在女孩子中行四,大家彼此之间兄弟姐妹相称,相亲相爱、互相扶持如同一家人一般。

    胡菲菲的二姨就是程远芝家族中排行老二的女孩,十分能干,学的好,嫁的好,干的好,成为程远芝家族众人称颂的对象。二姨农村民办教师出身,特殊时期因为家里成分不好没有推荐上大学的资格,但是因为长得漂亮,人又聪明会来事,得到了下乡插队男知青的爱慕和追求,并和其中最出色的一人结了婚。知青返城后,她的工作安排在贸易公司。因为本人精明强干,很快就成为贸易公司的经理。八十年代的时候曾经年年带着司机开着小轿车回老家,引得村子各个大队的大人小孩羡慕极了。现在,二姨自己开了一家公司,做传统的玉器生意,人后发财,老公是艺术学校的校长,人前风光,珠联璧合,风头一时无两。

    二姨因为工作比较忙,和程远芝家平时电话联系比较多,已经有两年没来家里了。这次前来,主要是为了说个学生进梅溪高中,其次也为族人之间走动走动,联络一下感情。

    胡菲菲闲在家里没事,这时候就跑出来见客,忙不迭的给长辈倒茶,又见客人拿了水晶葡萄来要大家当场品尝,赶快把葡萄拿到厨房间里清洗。

    厨房间的门虚掩着,厨房间的水龙头哗哗作响,不过妈妈程远芝高声大气的说话声依然清晰可闻。——这是长期在大教室里不用话筒讲课的结果。这么不珍惜,过度使用自己的嗓子,所以咽炎和声带小结在当年的时候成为教师们的职业病。

    “二姐,你来都来了,还带什么葡萄,真是见外。”

    “这次来,主要是想看看菲菲。我也有一两年没见到菲菲了。算着她也应该上高中了?”

    “对啊,今年秋天上高中。”

    “不知道前几天的中招考试报考了哪所学校?”

    “我在这里上班,菲菲还能报哪里,当然是我们梅溪高中了。”

    “你这么说就不对了,那工作值什么,小孩子的前途要紧啊。”

    “这是菲菲自己选择的。再说,她的性子,来我们这里,让老师管严些,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听说中招考试成绩出来了?菲菲考了多少啊?”

    “考了534分。想来也够了。”

    “534分!好高的分数啊!这分数上书院高中也够了吧?”

    “这个就不清楚了。现在各个学校都在忙着高考的事情,中招录取分数线可能要过几天才出来吧。”

    “……我这次来呢,其实还有个事情。你姐夫有个同学,现在是公安局的副局长。他家有个女儿今年也要上高中。不过她这次没发挥好,考了492分,你看这个分数,上梅溪高中,有希望吗?”

    “这个,就不清楚了。往年梅溪高中的录取分数线也就在490到510之间。今年有人传说是501。不过现在分数线还没出来,谁也说不准。”

    “你们学校,应该有择校生的吧?小孩的爸爸说了,钱上不是问题。”

    “可是现在的赞助费标准不低啊。去年基数是五千块,五百块钱一分呢。”程远芝犹豫着说道。

    这时候水晶葡萄已经洗好,胡菲菲端着盘子出来了。二姨见机迅速转换了话题,笑眯眯的拉着胡菲菲的手说道:“菲菲现在变得好漂亮啊!二姨差点认不住来了。”

    胡菲菲还不习惯听到这样的夸奖。赶快把葡萄盘子放到茶几上,随便应付了两句,那边二姨拉着她的手问长问短,就是不肯放下。把胡菲菲从头夸到脚,末了说道:“远芝你实在是太有福气了。女儿长得漂亮,学习又好。还有啊,你看她声音这么好听,音质实在是太出挑了。如果不是她文化课这么好,我都会建议她学习音乐呢。连你姐夫学校的几个尖子生,都没她这么高的天赋。”

第二卷 胡家有女初长成 第三十八章 暑假学习班

    胡菲菲的身体微微一颤,竟有些恍惚了。在前世,就是因为二姨这一句话,自己和音乐结缘。

    二姨和妈妈程远芝的笑容交替在她眼前出现,她们的嘴巴一张一合,具体讲了些什么,胡菲菲都没有留意去听。好容易送走了二姨,胡菲菲回到自己的房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