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门嫡女之再嫁 作者:清风逐月(完结)-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若是她认下了,那是给了郡王府一个响亮的耳光,让萧云以后怎么做人?

    萧云仁义大度,待他们母子三人极好,更是清楚前因后果,还不管不顾地接纳了他们,虽然他们的相处总有些别扭,可无可否认的,长安在心底是深深地感激着他的。

    眼下萧云不在府中,前途生死更是未知之数,她不能在这个时候拖他的后腿,闹出家门丑闻。

    “王妃……长安,我不想什么,只让我见见孩子,这样也不行吗?”

    秦二夫人哽咽着,“就算我求你……”

    “夫人,请不要逼我!”

    长安摇了摇头,只觉得心中也是阵阵地痛,“我家王爷如今还在彭泽赈灾,我若让你见了孩子,被有心人传了出去,这又算是个什么事?!”

    “你怎么这么心狠!”

    秦二夫人咬了咬牙,缓缓敛了面色,“我家四郎真心待你,他下落不明之时你转身便嫁了人,如今……如今我不过是……”

    秦二夫人也不过是听了京城的传闻,说是长安的两个孩子是未婚先孕,长得也不像萧云,她就想着,会不会这是秦暮离的孩子?

    哪怕只有一点希望,只要让她见见孩子,她相信就能够分辨。

    若是秦暮离真的不在了,那孩子便是他在这世上唯一留下的血脉啊!

    “夫人既然道我心狠,那便必然知道你心中所想之事不可能可真,夫人还是请回吧!”

    长安倏地转过了身,绷紧了面色,这个时候她只能将心肠给硬起来。

    长安沉沉地闭上了眼,如果有朝一日……她真的再也等不到秦暮离,她会知道该怎么的。

正文 第【150】章 疫情

    秦二夫人最终还是没能如愿见着两个孩子,在庾十四娘的劝说下黯然离去,但这却并不意味着她死了心。

    这次来到京城,不仅仅是她自己想要证实那个传言,更是负了老太君所托,若是自己的儿子真有什么不测,怎么能让他到最后都没有个送终的人?

    如今长安这样拦着掩着,她倒更加怀疑,说不定那两个孩子真是自己的孙儿。

    有着这样的想法,秦二夫人便在郡王府附近赁了个宅子,让人每天候着,若是瞧见长安他们母子出门便一定要来禀报。

    当然这一点长安并不知道,她眼下正在为收到的消息而暗自担忧着。

    彭泽的灾情不止,如今却又爆发了温疫,朝廷派了太医前去,但前景仍然不太乐观。

    萧云一贯地报喜不报忧,却让长安的担心更上了一层楼。

    不行,她要去澎泽!

    这几日,她已经反复将古神医当年的手抄本拿出来研读,其中不乏有当年他曾经遇到过的疫情,但发生在彭泽的具体是哪一种,她还要去看过才知道。

    北川庄上的金子早换成现银,已经用来采购粮草物资,眼下又再加上了几味草药,毛晋已经押送了一批物资去彭泽,如今她便带着紫雨押送另一批而去。

    得知长安要去北川的消息,老郡王很是纠结,一方面担心孩子们没有母亲在身边会闹腾,一方面又为长安夫妻情深感到暗自欣慰,他的儿子到底是有福的,不像他。

    老郡王妃却又是重新燃起了希望,若是长安俩人都一同死在了彭泽,那么留下的稚子不就由她养着吗?

    虽然没有了娘家的依仗,但若是能将这个孩子养成自己这一方的,以她的岁数总能熬得过老郡王,最后她才是郡王府最后的掌权人。

    有了这样的算计,老郡王妃自然是振作了精神,打点收拾好一切物什,只等着将长安稳妥地给送走。

    对于老郡王与老郡王妃的想法长安自然是一无所知,她要去彭泽的消息并没有告诉萧云,若是真说了,怕得到的也只是劝说和阻止。

    陆小猴那里自然是被长安封了口且留在了王府,紫琦他们母子离不开,京城也需要有个传递消息的人。

    沈平得知长安要前往彭泽的消息,本来是想要阻止的,可那话语却怎么也说不出口,夫妻本是一体,如今萧云在那里,长安想要前往的心情他自然能够理解。

    若是萧云有个三长两短,长安他们母子也必定好不了。

    萧云本是个闲散王爷,对有如今这样的任命沈平很是不解,直觉里是有人使了绊子,长安便提了提青城,只说他们从前有些过节,在他们夫妻都离京不在的时间希望沈平能够多多照看王府,并随时留意着青城的动向。

    沈平自然是一口应下,甚至还想过将孩子接回国公府来养,但到底又顾忌着老郡王的颜面,没能开这个口。

    在国公府与亲人一一饯别之后,长安还去小佛堂里看了看沈玉环,门口的婆子依然殷勤,一口一个郡王妃极尽谄媚,看着沈玉环如今气色与衣着都不错的份上,让紫雨给了些打赏,但也搁下了训示。

    高门大户里的下人们都是极会迎高踩低的主儿,不能一味地赏,打压与提点也不能少,恩威并示才能让他们认清谁是主子。

    “二姐,我这就要离开京城了,也不知道干什么时候能回,你要照顾好自己。”

    长安拉了沈玉环在窗下的矮榻上坐下,轻轻挽起了她耳边垂落的一缕乌发,看着她依然懵懂的眼神,不由低声一叹。

    或许如沈玉环这样也是好的,无知且无感,便不会有伤心和失落,更不会担忧与害怕,或许也是一种幸福。

    沈玉环自然没有回答,侧身将白玉瓷瓶里一朵还未盛放的菡萏抽了出来,一朵一朵地将花瓣给掰了开来,那天真欢喜的模样让长安暗自摇了摇头。

    “我真怀念咱们在乞力浑的日子,那时只听着龙莲弹琴击鼓,没有那么多是是非非,单纯而又快乐,而在那里……”

    话到这里,长安面上不由生起一抹羞涩而怀念的笑容。

    就在乞力浑的那个帐中,她第一次与秦暮离紧紧地结合,似乎此刻回想起来还能感受到那种灵魂的震颤,他带给她的,不管是痛苦还是美好她都舍不得遗忘。

    “卓奥……若是他们俩人都还活着,也不知道如今身在何方?”

    长安看着沈玉环,她的动作似乎微微一怔,有些茫然地抬起了头,唇边含着一片粉色的花瓣,含糊地说道:“卓奥……卓奥……”

    “是啊,二姐还记得他吗?”

    长安牵起了沈玉环的手,仔细地观察着她面部的每一个表情,原本有的期待也随着时间的流逝在眸中缓缓湮灭。

    或许内心深处沈玉环还记得这个名字,但对如今的她来说也只是一个符号而已,早已经勾不起她任何的感情波涛。

    长安至今仍然不能明白,因为一个男人,甚至相处只有几个月的男人,至于有这么深的感情,也至于为了他而发疯吗?

    只是如今却已经没有一个人能够给她答案了。

    *

    离开京城不久,长安便开始思念孩子们了,孝哥儿与澜姐儿如今已能清楚地喊出爹娘,分辨谁是谁,小墨儿性子也开朗了许多不再这般胆怯,而且颇有做哥哥的样子,什么事都让着弟弟妹妹,想着便让人既欣慰又怜惜。

    这趟旅程她只带上了襄儿与紫雨,一行人尽量低调前行,连丝绸的衣服都换成了普通的细布衫,可押送的东西足有几个板车,实在是惹眼得紧,在去往彭泽的路上,他们已经碰到了几拨的难民,若不是王府的侍卫个个高头大马眼神凶恶,加上腰间还佩有大刀,或许他们的车已经被难民给劫了去。

    长安虽然同情难民,但眼下却不是救助的时候,他们能够逃出来,足以证明体力耐力都优于别人,而尚困在城中的人才是最危险的。

    而若是她眼下拆了箱分发了东西给其中的一部分人,或许立马便会群情激动,不管你是不是好意,最后轰抢的结果也不是她能够承受的。

    这样的事情途中也不是没有发生过,襄儿不过好心见一个妇人已经没有食物给孩子,便拿了烤好的干馍下去给那妇人,谁知这一下去便被人给围住了,若不是紫雨眼尖手快将襄儿给拉了出来,襄儿铁定已经被人给剥光了。

    饶是这样,那些人也不肯退去一脸凶悍的模样,想来只对着两个女人,众人都感觉有胜算,若不是紫雨用匕首划伤了为首之人,血的刺激让众人心生畏惧,她们也不能这般全身而退。

    自此之后,他们行事更加谨慎,能不招惹就尽量不招惹,若是有人瞄上了他们,给个教训只要不伤人性命就行,剩下的就是加紧时间赶路,尽快到达彭泽。

    长安知道,她不能有任何的意外,萧云在等着她,孩子们也在等着她。

    越近彭泽,路上的难民越少,也许大家都知道了这是一座被封的瘟疫之城,能够尽量远离便远离,谁也不会主动靠近。

    而在彭泽,得了萧云的命令,大门上已经被钉死了木板,只进不出。

    城楼上的士兵远远便有人见到了长安一行人的靠近,还以为是投奔亲人不明就里的民众,便好心提醒他们不要靠近。

    襄儿撩了帘子站在车辕上,碧青色的布裙虽然有些皱褶,但看起来还是整洁,衬着如玉的面色显出几分俏丽,她中气十足地向着城楼上喊了一嗓子,“快去禀报郡王爷,就说王妃到了!”

    那士兵先是一愣,又扫了一眼押送板车的随身侍卫,都是一脸英武与彪悍,颇有气势,再看襄儿也是气质不俗,这才信了,忙让人去禀报萧云。

    毕竟,彭泽如今已经成了这副境地,还有谁会这么不识眼地往里钻呢?

    萧云几乎连外衣也没扣好便奔上了城楼,当看清楚城下俏然而立的身影时,那双眸子瞬间便红了,却是迟迟不指挥士兵放下吊篮。

    城门被封死之后,就连京城来的太医们也是被吊篮给吊进城楼的,这便是防止城内的人将病源传播出去,以免继续扩大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你怎么来了,快回去!”

    萧云没有像平时那样温言细语,反倒是带了一层厉色,尽管他心中对长安的行为感动到无以复加,却知道不能将她置于险境。

    若是长安有了一丁点的意外,那孩子们怎么办?

    “王爷若是不放咱们进去,我也只能在城外搭上帐篷了。”

    长安历来便是死倔,只要她认定的,轻易不会改变,更何况她还有几种疫病的药方,眼下她是极于想知道太医们的研究结果怎么样,需要不需要尝试新的疗法?

    “你这是在胡闹!”

    萧云气得脸都红了,却只是色厉内荏,他从来都拿长安没辙。

    “你还记得古神医留下的手抄本么?疫情……或许有办法控制,但前题是我要知道太医们对病情的诊断结果。”

    长安认真地看向萧云,俏脸上只有肃然,一上一下的距离,却是同样执着的眼神,谁也不肯退让分毫。

正文 第【151】章 医者之心

    这一次,萧云的固执已经超出了长安想像,俩人僵持不下,最终在暮色前长安便下令在城门外的空地上搭起了帐篷。

    眼见长安真的这样做,萧云也有几分无奈,只得挥手让人去请来了吕太医。

    吕太医也算是太医院的资深太医,一头须发皆白,被人放在吊篮里往城外放时仍然还有一丝懵懂,待反应过来之际已是对着萧云高声喝了起来,“王爷,你不能将老夫给送走,城里的疫情还有待研究……”

    “师傅,你看看下面!”

    与吕太医一同被放下城墙,只是乘坐着另一个吊篮的年轻太医董传显然就要比吕太医镇定得多,目光一扫,再结合那来报士兵的说辞,心中便已有几分明了了。

    “那是……”

    吕太医转过身来,满脸愕然地望着城外搭起的几个帐篷。

    彭泽这座瘟疫之城人人避之而不及,也没有谁会像他们师徒俩这么傻愿意前往这里,可如今这是……

    吊篮稳稳地落地,董传将吕大医搀扶而下,紫雨已是候在一侧,恭身道:“两位太医,我们家王妃有请!”

    “王妃?!”

    听到这个称谓,吕太医眉毛一抖,目光自然地转向了后方的城楼之上,萧云对他淡淡地点了点头,吕太医这才能够肯定,不过却是有些诧异。

    王爷在这里是受了皇命,王妃这算是寻夫来了?

    可看眼前这等架式,敢情是俩口子闹别扭了还是咋的?

    带着种种疑问,吕太医师徒已经被请进了长安临时搭建的帐篷,萧云这才沉沉一叹,他何尝不想见到长安,只这种地方那么危险,他怎么能让她进去?

    也不知道古神医当初留下的手抄本是否能够起到作用,吕太医师徒对疫情的研究虽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进度却缓慢,每天死去的人从几人上升到了几十人,若是再寻不出解药,怕是这彭泽真要成为死城了。

    吕太医师徒对长安行了礼后便被安置在了下首,一张矮几横着,旁边两个蒲团显然也是刚刚准备的。

    董传搀扶着吕太医盘膝坐下,这才跪坐在了一侧,长安看在眼里,不禁暗暗点头。

    吕太医的名头她是听过,这个人过于刚正,不会阿谀逢迎,所以与太医院正的关系不是很好,但医术却是超群,无怪乎会被派往这里。

    而吕太医的徒弟董传却是医药世家的传人,为人谦和也算是聪慧恭顺的,单凭他那跪坐的姿势,若是吕太医有任何吩咐或是不妥,他也能在第一时间起身,足见其在细微处的用心。

    襄儿奉了茶水便恭敬地垂首立在了长安身后,等着吕太医饮下一口茶水定了定神后,长安这才说道:“吕太医,旁的话我便不多说了,只想知道如今城中的疫情病况是如何?”

    谈到这个话题,吕太医自是眼神一暗,颓然道:“老朽惭愧,到了病区已经有一个月,却仍然未研制出解疫之法,如今城中因疫病去世者已十之二三,实在是……”

    “那病患是何症状?”

    长安微微皱了眉,截住了吕太医的话,“死去的人又是如何处理的?”

    吕太医一怔,董传却是眼睛一亮,看来这位王妃不像是不懂医的人,他这才开口道:“回王妃,下官与师傅研究这些时日,竟然发现这疫病竟然是以动物做载体,如猪、鼠、鸡、禽鸟等,还有就是通过水源传播,被感染者先是腹泄不止再伴有高烧,最后抽搐直死亡,发病极快极猛,一般十二个时辰便没救了……至于死去的人,或是焚烧或是深埋洒上石灰粉隔绝消毒,也算是减少了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听了董传的话,长安暗暗点头,又沉吟道:“不知两位可曾听过‘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是何种药剂,老夫行医数十年却从未耳闻过。”

    吕太医摇了摇头,眉头深皱,“王妃所说这‘大青龙汤’可是治疗瘟疫的良方?”

    “眼下没有试验过,我也不知。”

    长安摇了摇头,“但我能将‘大青龙汤’中记载的药方说给两位听,若是两位太医觉得可行,不妨一试?”

    瘟疫病症变化万千,大青龙汤却是综合着几种药方配合使用,长安也没见过实际的效果,自然不能夸大了口,实践却是检验药效的唯一法则。

    吕太医与董传对视一眼,前者有些迟疑,董传却只是略一思忖,便道:“师傅,如今咱们没有办法抑制病情,若是王妃有良方,咱们试上一试有如何?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岂知他方未有杏林圣手?说不定王妃这药方便是上古传之,只是咱们无缘得见罢了。”

    董传这一番说辞倒是让吕太医有些心动,这么久以来没有什么大的进展,他都有些心灰意冷了,若是治不好这病,怕是他也不用再回京城了,那远在京城的妻儿老小又该如何?

    还有自己的徒弟,正是风华正茂前途正好之时,他又怎么忍心让徒弟凋零在这等地方?

    正在他束手无策之时,王妃却无惧疫病来到了彭泽这等地方,当然一大部分是因为郡王在此,但若是真的没有奇方妙剂,又怎么会这般无的放矢?

    如今朝廷给的期限不多了,就死马当活马医吧,再坏也不过如此了,看着那些病患在生死边缘苦苦煎熬,他的心也不好受啊!

    若是等到两个月后下令焚城,那可是谁都跑不了的。

    想到这里,吕太医不由重重地点了点头,看向长安,道:“王妃请说,老夫听后自会斟酌。”

    长安看了一眼董传,深觉这年轻人有见识有魄力,这才点头道:“大青龙汤中记载了防治瘟疫的几种方法:第一是取赤小豆、红枣各七枚佩之;第二是在屋舍中悬挂马尾松枝;第三是将苍术末,红枣,共捣为丸如弹子大,时时烧之,可免时疫不染;第四是将雄黄研细末,水调,多敷鼻孔中,与病患同床,亦不传染。至于治疗的法子则是以赤小豆、糯米,浸水缸中,每日取水用,出入可食姜蒜,或以塞鼻,再用乌梅七个,蜜七钱,水二碗煎汤服之。之后为免复发,可在除夜四更时,取麻子、赤小豆各廿七粒,并佳人发少许,同投井中,终岁无伤寒瘟疫。”

    “王妃所言的大青龙汤竟然能将防治、治愈以及免复发的药方都考虑得这般齐全,不知是出知哪位神医之手?”

    吕太医听得神情凝重,长安口中的药方以民间用法居多,于药方却是平常的味药,并不见得特别,而这几种药方相辅相成,真能达到神奇的药效吗?他不禁有些怀疑。

    “就算王妃所说药方可用,但一时之间也无处寻来这些味药……”

    在吕太医怀疑药方的同时,董传却在思考这其中的可行性,药性皆不烈,甚至算得上温和,但这样的配方却是他从未听说过的,不用昂贵的药材辅助,算得上是民间的偏方。

    就像他刚才所说的,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世井之中更是藏龙卧虎,也许他们专注与研和解,却是越来越偏离主位,将之复杂化了。

    长安却是笑了,“在来彭泽之前,这些东西我已经采买齐整,若是两位太医验过可行,便试上一试,真能救得疫民,也不枉费我等这番良苦用心!”

    长安这话自然是将功劳也加诸到了吕太医与董传头上,若是可行可用,那自然是头功一件,若是不行,再差也不过如此了,再想良方便是。

    长安叹了一声,若是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