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开春暖-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暖的发髻,强笑着说道:

  “你要是个男儿该多好!”

  李小暖眨了眨眼睛,有些糊涂的看着李老夫人,李老夫人抽出帕子按了按眼角,笑着说道:

  “祖母这是高兴的,萧儿画画得这样有灵气,小暖这样懂事,祖母高兴呢。好了,你们先回去,祖母也累了,要歇着了。”

  古萧担忧的看着李老夫人,李小暖急忙站起来,轻轻拉了拉古萧,曲膝告了退,轻手轻脚的退了出去。

  正文 第四十章 少艾挽葱

  第二天早上,李小暖垂着眼帘,心神却有些不安宁的慢慢吃着饭,古云姗和古云欢互相递着眼色,古萧也有些郁郁不乐的低着头,有一下没一下的吃着碗粥。

  李老夫人似笑非笑的扫了眼一脸鬼祟的古家姐妹,眼神又掠过闷闷不乐的古萧和李小暖,只装没看到,吃了饭,端着茶慢慢喝着,和周夫人长篇大论的说起家常来。

  李小暖侧着身子坐在榻沿上,疑惑的看着心神不宁的坐在旁边扶手椅上的古家姐妹,古云姗拉了拉古云欢,两人站起来,慢慢往前蹭了两步,古云欢推了推古云姗,古云姗不情不愿的往前蹭了半步,又退了回来,想了想,咬着牙又往前蹭了蹭。

  李老夫人眼角余光扫着两人,还是装着看不见,周夫人诧异的看了看两人,又看了看冲她微微眨了眨眼的李老夫人,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古云欢推着古云姗,古云姗微微有些紧张的咳了一声,李老夫人仿佛刚看到两人般,转过头,满脸奇怪的笑着问道:

  “你们两个,不赶紧去前头翠薇厅打点明儿元宵的事去,在这里磨蹭什么?”

  古云欢紧张的推着古云姗,古云姗陪着满脸笑容,蹭到榻上,用拳头轻柔的给李老夫捶着肩膀,声音软软的请求着:

  “老祖宗,明天不是元宵节嘛……那个……”

  李老夫人认真的点了点头,

  “云姗说得真对,明天,可不就是元宵节!”

  周夫人掩着嘴笑了起来,看着两姐妹,笑着也不说话,古云姗轻轻跺了跺脚,

  “老祖宗又装糊涂逗我们玩儿了!您知道云姗的意思的……”

  古云姗声调拖得长长的说道,李老夫人撑不住笑了起来,转过身,点着古云姗的额头说道:

  “你看看你们姐妹两个,从昨儿起就鬼鬼祟祟、神神秘秘的!还说老祖宗装糊涂逗你们玩儿呢?!”

  古云欢急忙绕到李老夫人另一边,讨好的给李老夫人捏着肩膀,笑着请求道:

  “原来老祖宗早就知道了,就让我们去吧,就看一看,看一看就回来!”

  李小暖有些莫名其妙的转头看着古萧,古萧眼睛亮了起来,急忙站起来,扑到了李老夫人怀里,扭股糖般叫道:

  “老祖宗!我也要去!我和暖暖也要去!”

  周夫人失声笑了起来,指着古萧边笑边训斥道:

  “你看看!过了年,都九岁的人了,也算是大人了,还这样子腻在祖母怀里撒娇,成个什么样子!”

  李老夫人呵呵笑着搂着古萧,干脆的答应着:

  “好好,都去都去!”

  古云姗和古云欢轻轻的欢呼起来,李老夫人转头看着两人,绷起了脸,

  “只是有一件,可要早些回来,出去别淘气!听老嬷嬷们的话!”

  “老祖宗,您这是三件,不是一件!”

  古萧窝在李老夫人怀里,笑嘻嘻的说道,李老夫人撑不住笑了起来,叫了孙嬷嬷进来,仔仔细细的吩咐着:

  “明天晚上,你亲自陪着她们姐弟出去,除了各自的奶嬷嬷,再多挑几个妥当的婆子跟着,别让她们姐弟几个往人多的地方挤,别在外面乱吃东西,别回来晚了!”

  孙嬷嬷笑着一一答应着,李老夫人转头看着兴奋不已的三人和莫名其妙的李小暖,笑着指着李小暖说道:

  “这孩子是个可怜的,必是没看过元宵灯会!”

  李小暖立时明白了过来,跟着眉飞色舞起来,古云姗和古云欢千方百计要去看的,是元宵灯会!是那个“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元宵灯会!

  李小暖回到松风院,沐浴洗漱后,坐到床上,激动的看不进书去,干脆拉着冬末和兰初,细细的问起上里镇元宵灯会的种种规矩、习俗和掌故来。

  冬末和兰初也跟着兴奋起来,三个人叽叽咕咕直说到很晚,还兴奋得睡不着觉。

  第二天天还没亮,李小暖就睁大了眼睛,等着起床了。

  李小暖和古萧两人,吃了最漫长的一顿早饭,走了最漫长的一段路,回到松风院,古萧捧着书,李小暖捧着花绷,大眼睁小眼的盯着沙漏,过了最漫长的一个上午,吃了最漫长的午饭,过了最最漫长的一个下午,总算熬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李小暖在焦躁的等待中,早就半分胃口也没有了,勉强吃了两口,看着古萧放下筷子,也忙着跟着放下筷子,只说饱了。

  李老夫人满眼笑意的看着满脸兴奋、雀跃不已的四人,笑着摇了摇头,无奈的吩咐道:

  “好了好了,不吃就不吃吧,让人带匣子点心去,出去可要听嬷嬷们的话,不能玩疯了,听到没有?”

  四人急忙满口答应着,急不可耐的告了退,奔回去换了衣服,几乎是片刻功夫,就在后园通往古府码头的角门旁聚齐了。

  古云姗和古云欢一样的打扮,穿了本白棉衣棉裙,外面穿了淡灰棉斗篷,用一根银簪子绾了头发。

  李小暖和古家姐妹几乎同样打扮,只是头上绾了两个抓髻,用白棉绳扎住。

  孙嬷嬷带着魏嬷嬷、吴嬷嬷,还有另外六七个嬷嬷,早就提着灯笼,侍候在角门外了,四人各带了两个丫头,出了角门,上了古府的画舫。

  孙嬷嬷指挥着众婆子熄了灯笼,只在画舫船舱地上,放了四五盏小小的琉璃盏,船舱半人以下,也是舱板能档住的地方,都是明亮可见的,再往上,船舱窗户处,就是一片黑暗了,菊影等丫头将窗户全部推开,河两岸各色各样的花灯流光溢彩,就看得清清楚楚了。

  李小暖兴奋异常的趴在船舱窗户上,贪婪的看着外面美丽异常的花灯和廊街上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人群,她到这个世间快一年了,还是头一回这么靠近集市,看到这样的热闹,见到这么多的人!

  古萧挤在李小暖身边,热情的介绍着:

  “暖暖,这里的花灯还不算好,京城的花灯才好看呢!去年元宵节,我跟着母亲,还有姨母,还有恪表哥……”

  古云欢耳朵极聪的听到了‘恪表哥’三个字,急忙挤了过来,挤到了古萧身边,李小暖挑着眉梢,好笑的眨了眨眼睛,也不理会古云欢,只一边似听非听的听着古萧说话,一边努力想看清楚岸上的人和灯,

  “……我们坐着汝南王府的大船,连流晶河里都漂满了花灯,唉呀,可好看了!暖暖,什么时候我带你去流晶河看花灯去,那才真叫好看呢!还有啊,顺着流晶河,出了城,到了仙人渡,那儿年年都放烟花,去年的烟花,听说是大皇子孝敬的,真是壮观极了,可好看可好看了!大家都说从来没见过那么壮观的烟花,我都看呆了!”

  李小暖漫不经心的听古萧滔滔不绝的话语,古云欢听了一阵子,见再没提起她的恪表哥,渐渐没了兴致,想提一提那个恪表哥吧,一时又开不了口,干脆转过身,和古云姗挤到了一处。

  李小暖眯着眼睛笑着,看着古云欢和古云姗叽叽咕咕的又咬耳朵说话去了,才笑盈盈的和古萧头顶着头,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起闲话来。

  船极其缓慢的行了小半个时辰,到了一处极阔大的码头前,船娘撑着船,小心的靠了岸,系好了缆绳,孙嬷嬷和几个嬷嬷先下了船,散开拱护着古云姗四人下了船,往镇子里走去。

  几个嬷嬷围在外头,菊影等几个丫头又围了一层,把古云姗等四人严密的围在了中间,李小暖无奈的叹着气,只好推开冬末,再拨开婆子,探出头往外看着。

  一群人不往人多的地方挤,也不往偏僻的巷子去,只拣着巷子宽敞,人流不多的地方去。

  李小暖牵着古萧的手,暗暗叹着气,这看灯,就是要哪儿人多往哪儿挤,哪儿热闹往哪儿去,这样子看温吞灯,真是让人郁闷!

  古云姗和古云欢也不关心两边的花灯,一路上不停的交头结耳,叽叽咕咕着,李小暖满眼兴趣的看着两人,轻轻拉了拉古萧,俯在他耳边低声说道:

  “你看看大姐姐和二姐姐,肯定在商量什么事呢,咱们跟紧些,别被她们两个把咱们甩下了!”

  古萧转过头,盯着两人看了一会儿,学着李小暖,俯在李小暖耳边低低的说道:

  “暖暖你说得对!她们两个肯定商量什么事呢,说不定就是商量着要甩掉咱们,咱们盯紧她们!”

  李小暖忍着笑,咬着嘴唇重重点头答应着,两人一边跟着嬷嬷们往前走,一边紧紧的盯着古云姗和古云欢两人。

  两人又嘀咕了一会儿,古云姗招手叫了珍珠过来,俯在她耳边,低低的说了几句话,黑暗之下,也看不清楚珍珠的脸色,只看到她不停的点着头,转身往前面找孙嬷嬷去了。

  正文 第四十一章 请先生

  一行人顿了顿,往前过了一个巷口,转个弯,往镇子外走去。

  走了两刻钟功夫,就到了镇子外的一大片菜地旁,这里人来人往,好象比镇子里面还要热闹,几乎都是年青姑娘,大家低头不语的笑着脚步匆匆。

  李小暖恍然悟了过来,捂着嘴“咯咯”笑了起来,古萧莫名其妙的四下转头看了看,又看着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的李小暖,俯到她耳边,低声问道:

  “你笑什么?”

  李小暖掂着脚尖,跟古萧耳语道:

  “我知道她们两个要做什么了,咱们别去了,就在这里等她们吧,不然,大姐姐和二姐姐恼羞之下,可要发脾气了!”

  古萧怔怔的眨了眨眼睛,李小暖拉了拉他,接着解释道:

  “昨天我听冬末说,咱们上里镇,元宵节里,有个风俗,叫‘偷挽葱,嫁好婿’,大姐姐和二姐姐,去偷人家地里的葱去了!”

  古萧愕然张大了嘴巴,

  “这风俗我怎么没听说过?”

  “你听说了做什么?这是姑娘家的事!”

  古萧挠了挠头,恍然大悟道:

  “原来大姐姐和二姐姐是想偷个‘好婿’啊!”

  李小暖认真的点着头,

  “听说准得很呢!”

  两人站在菜地边,说了一会儿话,古云姗和古云欢就满脸笑容的回来了,古云姗拢着衣袖,也不看古萧和李小暖,笑着吩咐着婆子:

  “咱们回去吧。”

  “不行!怎么现在就回去?我还没看灯呢!”

  古萧一下子跳着叫了起来,古云姗轻轻咳了一声,转身看着古萧,板着脸说道:

  “出来的时候,老祖宗不是交待过的,要咱们早点回去!”

  “哼!你们偷……”

  “古萧!”

  李小暖急忙打断了古萧的话,拉着他低声说道:

  “回去就回去吧,反正那些嬷嬷们把咱们围得那样严紧,又不带咱们往热闹的地方去,这灯也实在没什么看头,倒不如回去船上,坐在船舱里,吃吃点心,喝喝茶,看看河两边的花灯,多少自在!咱们让船娘慢点撑船不就行了!”

  古萧想了想,点了点头,

  “暖暖你说得对,那咱们回去吧。”

  古云姗松了口气,笑盈盈的捏了捏李小暖的脸颊夸奖道:

  “咱们小暖就是会说话!”

  孙嬷嬷和众婆子围着四人,转了两三个弯,就回到了码头,上了船。

  四人刚在船舱里坐定,船娘就解开缆绳,稳稳的撑着船,缓缓的往古府方向回去了。

  李小暖拉着古萧,头挨着头趴在船舱窗户上,指指点点的评论着沿河的花灯,看着看热闹人的热闹。

  船缓缓的行了大半个时辰,就进了古府私家河岔,在后角门外的码头上停下船,四人上了岸,进了角门,古云欢打了个呵欠,困倦起来,

  “累死了!我昨晚一夜都没睡好,我要赶紧回去睡觉了,累死了!”

  李小暖也被古云欢的呵欠引着打起呵欠来,离角门不远的值夜屋子里,闪出两盏小小的琉璃盏来,碧莲带着两个小丫头迎了过来,笑盈盈的曲膝见着礼,

  “老祖宗说了,少爷小姐们若回来了,就赶紧回去歇着吧,我这就回去回了老祖宗,说少爷小姐们平安回来了,没听到这平安信儿,老祖宗只怕怎么也睡不着!”

  古云姗忙笑着说道:

  “烦劳碧莲姐姐了!”

  碧莲笑着曲膝行了礼,连称“不敢”,和四人一起穿过园子,各自回去了。

  出了十五,年也就算是过去了,正月十六日,李老夫人和周夫人在瑞萱堂东厢慢慢说着话儿,

  “……没想到萧儿在这画上头,倒是极有天赋,要不,给他找个好师父,教他好好学学,往后若是真能画得一笔好画,说不定真能有些用途,你说呢?”

  李老夫人看着紧紧抿着嘴的周夫人,微笑着接着说道:

  “萧儿是个生性忠厚、心地善良的,做个闲散富贵公子倒也罢了,日后若入朝为官,这处人为事、人情交际中,就显得过于忠厚了些,若是能在这书画上头有些个小名气,倒也能有所依持。

  你也知道,如今的参知政事张澈张大人,字画就极有名气,听说早年,皇上也是因为喜欢他的字画,才召见他的,皇上说他字画坦荡,人心必正,因为这句话,不知道救了他多少回,所以……我想着,倒也是条好路子。”

  周夫人犹豫着,面容松动了着,陪着笑说道:

  “张大人这字画倒真是派了大用场的,听人说他刚入仕那会儿,正赶上老宰相生辰,别人要费尽心思,花了银子准备的礼物,他只画了幅捧寿图送进去,老宰相喜欢得不行,连夸画得好,当时就让人挂在了正堂里,羡煞了多少人!”

  李老夫人暗暗舒了口气,连连点着头,

  “就是这样!看萧儿在画上这份灵性,若肯用心,学上十年八年的,可不比张大人那笔画差哪里去!”

  “我听母亲安排。”

  周夫人微微迟疑着,温婉的说道,李老夫人笑了起来,

  “扬州府有位叫林梦云的秀才,号称云山梦水先生,山水花鸟上画得极好,在咱们江南也是成名多年的人,不如带上厚礼去请请他,若能请他来上里镇,教导萧儿三年五年的,倒是极好!”

  “母亲安排就是。”

  周夫人温婉的笑着答应着,李老夫人点了点头,叫了孙嬷嬷进来,吩咐她叫了外头大管事进来,仔细安排了下去。

  李小暖陪着古萧,借口找名人字画养眼,缠着李老夫人让人开了库房,古萧两眼放光的一幅幅翻看着那些名人古迹,李小暖飞快的翻着那一卷卷字画,找着有云山梦水落款的画。

  翻了几乎一整天,李小暖才在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里找到了一幅落着“林梦云敬”的大幅富贵花开花鸟图,李小暖开心的摊开画卷,叫了古萧过来,

  “你过来看看这幅画!”

  古萧急忙放下手里的前朝古画,奔过来和李小暖并肩看着摊在长几上的花鸟图,

  “画得好不好?你喜不喜欢?”

  李小暖仿佛不经意的挡着落款,转过头,笑盈盈的盯着古萧问道,古萧仔细的看了一会儿,点了点头,

  “虽说不如刚才那幅,不过,也算是极好的了,这画风倒是我喜欢的!”

  李小暖舒了口气,满脸笑容的卷起画卷,打了个呵欠,

  “我累了,你看好了没有?看好了咱们就回去吧。”

  古萧急忙点了点头,

  “暖暖你累了,那咱们赶紧回去吧。”

  接下来的日子,古萧和李小暖天天规规矩矩的上着课,却是翘首以盼,急切的等着大管事的好消息。

  正文 第四十二章 寒食节

  两月初,大管事请回了林梦云林先生,古萧兴奋不已的行了拜师礼,开始每天下午跟着林先生学一个时辰的画。

  上里镇的春天来得极早,园子里花草树木新芽已经绽放,吐着嫩黄的绿芽,李小暖和古萧每天放学后,都要在园子绕着圈子边玩边看边往回走,兴致盎然的寻找着哪颗树、哪丛花最早出芽,过了一夜,叶芽、花芽长大了多少,直绕到园子西北角的那片竹林里寻找着春笋,惊叹着新笋新竹几乎是肉眼可见的生长!

  嫩芽渐渐长大,绿色越来越浓时,寒食节临近了。

  吃了晚饭,李老夫人留下李小暖,示意她坐到自己身边,温和的说道:

  “后天是寒食节,我让人送你回去祭奠祭奠你父母去,明天起个早,路上赶一赶,到晚上就能到田窝村了,坐那艘大船去,明天晚上就在船上住,后天一早行了祭奠礼再回来,路上不用着急赶,就在云浦镇住一晚再回来,还让刘管事侍候你去,他路熟,人也稳妥。”

  李小暖感激的看着李老夫人,咬着嘴唇点了点头,李老夫人怜惜的抚着她的发髻,笑着说道:

  “你是个好孩子,你父母看到你,只有放心的。”

  李小暖垂着眼帘,点了点头,李老夫人又絮絮叨叨的交待了几句,就打发她回去了。

  第二天寅末时分,李小暖就起来收拾停当,吃了碗燕窝粥和两小块点心,孙嬷嬷提着灯笼,带着个婆子进了院子。

  李小暖忙走到正屋门口,迎了进去,孙嬷嬷笑着微微曲了曲膝见了礼,指着婆子手里的提盒说道:

  “这是老祖宗吩咐小厨房连夜做出来的点心,都是表小姐爱吃的,给表小姐带着路上吃,老祖宗说了,这会儿还早,表小姐不用各处辞行了,反正也不过两三天就回来了。”

  李小暖曲膝谢了,冬末上前接过提盒,交给了准备随行的婆子,孙嬷嬷迟疑了下,拉着李小暖往边上靠了靠,低声交待道:

  “表小姐这趟回去,祭奠完了就赶紧赶回来,其它的……人啊事的,都别理,你还小着呢,若有什么事,只管让刘管事处置去,我跟他也交待过了,他是个办老了事的,知道轻重。”

  李小暖心里软软的温暖起来,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