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荆州我做主-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那个满脸胡子,一脸忧郁的男人,她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是好,但是她却知道,她是汉人,不管是因为返回故园的迫切心情,还是因为单于的决定,她这一次都必须要返回故园了。

    默默地想了片刻,蔡文姬横起了心,缓缓说道:“既然是单于的决定,也是为了族群的利益,你我纵然不舍,那又有什么办法呢?不过你也不能就这样轻易的答应了,必须让单于再给你足够的好处才可以,你对我这十年的恩爱我也不会忘记,待得我返回大汉之后,如果能有机会,一定会为你多说好话,如此一来,等到单于百年之后,未尝不是我们的机会。我只希望,在我离去之后,你要善待我们的孩儿……”

    说到这里,蔡文姬已然是泪流满面,情难自已。

    “好吧,看来也只好这样了。”刘豹苦笑了一声,从毛毡上坐起来,随后穿上厚厚的皮靴,穿上了名贵的皮裘,然后向单于大帐赶去。

    “既然楚公已经点名要让蔡氏返回大汉,这又是为了族群利益,侄儿也只能认了,可是,明人面前不说暗话,今天只有我们叔侄两个,我要跟你明确的说,你必须给我相应的补偿,我的两个孩子怎么办?我为不足做出了这么大的牺牲,难道就不该要点好处?”

    刘豹的一双眼睛里透着怒火,沉声对呼厨泉说道。

    呼厨泉想了想,然后呵呵笑着说道:“孤王自然不会让你白白牺牲,你既然把你的女人献出去了,那么孤王就把沮渠部的公主沮渠芷兰嫁给你为妻吧,这沮渠芷兰年方一十八岁,貌美如花,大胆泼辣,许多族人都是求之不得啊。侄媳虽美,可毕竟也是上了三十岁了,哪有年轻泼辣的沮渠芷兰好啊。至于你的两个儿子,此事还不好办吗?孤王封他们为骨蠡王总是可以了吧?豹儿,你就放心吧,舒服怎么会亏待你呢?”

    刘豹见呼厨泉这么说了,也只好点了点头,但他生怕呼厨泉反悔,便又向呼厨泉要了一份册封他两个儿子的手令,这才辞别呼厨泉,回到了自己的大帐。

    呼厨泉亲自将刘豹送出营帐,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心中还暗暗说道:“孤王早就看那沮渠部的沮渠不满了,等到日后给他安一个勾连外地的罪名,连你小子也都一块收拾了,至于你那两个儿子,嘿嘿,这骨蠡王既是孤王所封,孤王就有办法将他们废除。

    刘豹自然不知道呼厨泉在打的什么主意,他见对方答允了自己的条件,心中略有振奋,回去之后将呼厨泉答允册封自己儿子的事情向蔡文姬说了一遍,又将呼厨泉将沮渠芷兰许配给他的消息一并相告。

    蔡文姬本来还在伤感与刘豹的夫妻情分,如今见刘豹竟然很快对另外一个女人充满了幻想,心中顿时一沉,但是他知道,即便是在大汉,谁也没有办法约束男子不再娶,更何况女人的地位在匈奴还远不及大汉?

    所以,蔡文姬强忍心中的悲伤,笑着恭喜刘豹,但是却劝刘豹帮儿子刺去骨蠡王的位子,只让他们做一个普通的名王便可,刘豹虽然不知道蔡文姬让他这样做的原因,但是念在蔡文姬即将离去,不忍拂逆了她的意思,便又跑了一趟单于大帐。

    从现在到离开单于王庭还有三天的时间,这三天蔡文姬哪里也不去,她只是在帐中好好的陪伴自己的两个孩子,她恨不得这三天的时间可以当做三个月、三年,甚至三十年使用,无时不刻不陪在孩子身边,对于孩子们的任何一个无理要求都尽量的满足,她知道,也许过了这三天之后,她将终生无法再见到自己的两个孩儿。

    泪水不断的充盈在这个仅有三十岁的汉家才女眼中,让她说不出自己目前到底是何等复杂的心情?

    那个无义的男人也就罢了,可是自己的两个孩儿却要留在匈奴,和自己生离死别,这岂能不让人痛断肝肠?

    可是不管蔡文姬如何珍惜,三天的时光还是就这么离去了,当看到收拾好行装准备离他们而去的母亲的时候,那两个儿子终于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他们抱住母亲的腿,扯住母亲的衣裳,嚎啕大哭,就是不让母亲离去,蔡文姬看到儿子们的嚎哭之声,一颗心都已经碎了,真恨不得直接就说一句不回去了,可是她却知道这根本不可能,既然是楚公指定要带走的人,又是为了给族人带来好处,呼厨泉是不会允许她不去的,就算是她本人,作为一个汉家女子,也希望自己能够终老于大汉,即便是死了也能见她的列祖列宗。

    “孩儿们,不要怨娘亲狠心,如果娘亲有可能的话,也决不愿抛下你们而不顾,只不过事情到了现在这一步,谁都没有任何办法。”两个儿子的哭声渐行渐远,蔡文姬一脸的泪水,但也只能咬牙前行,随着呼厨泉单于去见一见那个楚公。(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八章 悲愤诗

    白土只是一座边防小城,这里城垣残破,人烟罕至,原本主要是南匈奴用来防御汉朝军队的一个要塞,但是由于这些年来汉朝孱弱,匈奴占据了优势,所以这座小城反而成为了进攻大汉的前沿基地,平时只有不足千人防守,只有到对汉朝发动进攻的时候才会有大军集结。

    但是今天,这座小小的县城虽然空前的热闹了起来,却不是因为要打仗,而恰恰是因为要会盟。

    这一次会盟,刘琦虽然只是带了千余人马,但这千余人马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不说万里挑一,也绝对算得上千里挑一,他们最基本的一条标准就是,一定是亲卫军和骁卫军中最英勇善战、最灵活机变的将士,这一千人只要组成阵势,就算敌军来一万人,都绝对不是他们的对手,就算是来了三万五万人,他们也绝对有把握保护刘琦全身而退。

    而庞德作为刘琦刚刚任命的并州刺史,又是最新归降的麾下勇士,同时还是会盟的发起人,自然要随着刘琦同行。

    除此之外,还有刘式和张彤这两位亲兵队的统领。

    至于匈奴一方,则除了匈奴单于呼厨泉之外,还包括左贤王刘豹、右贤王去卑、左右大将、左右大当户、左右大都尉,以及名王数十人,可以说南匈奴上层除了左右骨蠡王镇守部族之外,几乎全都到了,除此之外还有匈奴精骑上万人,后来听说楚公只带了一千人出塞,便也只留下了一千人。

    当然,在这支队伍中还有一心归汉却又不忍骨肉分离的蔡文姬。

    既然是都有意于和解,双方自然是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进行的,但是这种祥和的气氛很快就被破坏了。因为双方陷入了极其激烈的利益之争。

    本来呼厨泉以为自己只要答应会盟并且愿意称臣,这位楚公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将大量的物资输送到匈奴部族中来,可是没想到这位楚公看起来竟然不像是爱慕虚名之辈,他不仅不糊涂,相反的,为人还很是精明。因为这位楚公虽然答应可以为匈奴提供药品,甚至可以派驻良医为染病的匈奴族人诊病,但是对于提供粮食的要求却是非常苛刻,那就是要求匈奴与他们合作,共同出兵对付上郡乌桓的那楼势力,而且他也只支持出征将士的粮草供应。

    呼厨泉自然知道刘琦对于自己的部族其实只是合作和利用的关系,不想办法削弱自己的部族就不错了,不可能反而会资助己方,如今对付乌桓虽然有可能会损兵折将。然而对方可以无偿提供军需粮草,只要己方把能够排出去的青壮都一起派出去帮他打仗,势必会为整个匈奴部族解决巨大的粮食问题,只要挨过了这个冬天,就一切都好办了。

    所以,呼厨泉虽然没有得到设想中的好处,但是最后也只能勉强同意了下来。尽管知道他会因此而交恶那楼,从此之后只能选择依附汉人。但是他却没有任何办法,因为他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看着整个部族十万部众挨饿的。

    “如果换做是在冒顿单于的辉煌时期。休说是他一个小小的楚公,就算是大汉天子也要对我们恭敬有礼,唉,看来我们匈奴的确是没落了,竟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过这个楚公的确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见识很不凡,竟然不邀虚名,只看实利,没想到此人看起来如此年轻,竟然那么难缠。”虽然解决了粮食问题。呼厨泉仍是一脸的苦笑,心中有些悻悻的想道。

    不过事情既然已经定了下来,毕竟是为族人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呼厨泉心中还是比较畅快的,所以在晚间,他还专门举行了晚宴以宴请楚公以及麾下的将士。

    在宴会期间,呼厨泉仍然有些不死心,便忽然站起身来,对刘琦说道:“楚公,如今贵我双方会盟,实在是一件盛事,孤王素闻楚公麾下精兵猛将,天下少有人及,不如今日乘着大家饮宴之际,向我们展示一下,也让我族那些不开眼的家伙们见识见识大汉的强大。”

    “哦?不知单于大人有何主意?不妨说出来听一听。”刘琦咬了一口烤肉,喝了一口马奶酒,淡淡的说道。

    “呵呵,我匈奴总是有一些不开眼的小子,自恃本领了得,不把中原人物放在眼里,不如楚公替孤王教训教训他们,这样吧,我们双方各选出一百名武士,大家在校场上来一个大比武,不过因为我们双方是友军,自然无需武器,双方徒手搏斗,只要把对方打倒,或者打出校场之外那就算赢,最后双方哪一方的人被全部清除掉就算彻底输了。”

    虽然说的客气,呼厨泉其实有些让刘琦出丑,以发泄心中的些许不满,他知道汉人之所以能够打胜仗,主要不是因为身体素质的强大,而是因为武器的锋利和兵法的强大,如果是单论身体素质,比起他们匈奴人还差了不少,更何况他们匈奴人尽皆擅长摔跤,如果是徒手搏斗的话,他相信这一次他们的胜算几乎是十成。

    本来呼厨泉以为刘琦会想出什么理由推脱,却没想到对方竟然毫不犹豫,满口答应了下来。这让他心中暗喜,心想这个楚公毕竟年轻,虽然狡猾如狐,可是却并不像曹操、袁绍那些老家伙那般沉稳。

    所以想到这里,呼厨泉便笑着说道:“既然楚公答应了,那也是这般小子的福气,依照我们族落的规矩,如果楚公麾下的这些勇士们将他们全都打败,都是要受到奖赏的,我们这里虽然穷困,却也有些牛羊马匹,孤王决定,只要他们战胜,便可每人获赠百匹骏马,不知楚公意下如何?”

    虽然呼厨泉的口气很大,但是他认为这其实只是一个抛砖引玉的噱头而已,因为他从来不认为他麾下的勇士会败在汉人手中,他的目的只不过是让刘琦也有样学样,一旦他麾下的匈奴勇士获胜,就要受到楚公同等价值或者是更高价值的奖赏。

    而这一次呼厨泉发现那个楚公果然不够沉稳,他的激将法生效了。只见那个楚公随口说道:“既然如此,那孤自然也不会少了对贵方勇士的赏赐,只要他们能够获胜,孤将会赠与贵部五万斛粮食,每人五百斛。”

    “此言当真?楚公身为大汉高官,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可不会反悔?”呼厨泉不由的激动起来,虽然用五万斛粮食换万匹骏马,其实他匈奴部族还是吃亏的,但如今对方愿意拿出这么多粮食作为奖赏之用,他的心中还是很振奋的。

    五万斛粮食,这可是六百多万斤啊,以他族中十万部众而言,一人能分到六七十斤,如果将就着用的话,这五万斛粮食足够他们全族人安然度过这个冬天,更何况族中青壮都要上战场打仗了,军粮还由对方提供,这五万斛粮食分给老弱妇孺的话,绝对能够轻松省下两三万斛粮食,这些粮食足够再养活两三万的人口。

    这对于整个匈奴来说可是一笔不菲的财富啊。

    所以,激动之下的呼厨泉立刻用话敲死刘琦,让他没有反悔的余地。

    刘琦自然不会反悔,板着脸说道:“呼厨泉大单于认为孤是一个言而无信的人吗?孤身为堂堂楚公,掌控着大汉八州之地,幅员万里,如何把区区五万斛粮食放在眼里?孤既然说了,自然就不会反悔。”

    “既如此,那我们击掌为誓。”

    “啪啪啪!”呼厨泉立刻迫不及待的与刘琦击掌为誓,立下了这一场赌赛。

    呼厨泉见刘琦答应了下来,心情格外高兴,立刻命人将蔡文姬带上来,然后对刘琦说道:“这位就是楚公你要的蔡文姬,他本来是我麾下左贤王、也是孤王的侄子刘豹的女人,此女与舍侄十年的夫妻情分,再加上身边已有两个儿子,不过为了交好楚公这等人物,豹儿毅然将此女献给楚公,希望楚公笑纳。”

    “你就是蔡文姬?”看着面前那个蜷首低眉的妇人,刘琦缓缓问道。

    “民女正是蔡琰。”蔡文姬强忍心中的悲痛,缓缓说道。

    蔡文姬的声音虽然娇柔,却是透着一股沧桑,令人难以生疑,但刘琦还是要确定此人的身份,便缓缓问道:“孤听说你素有才名,可否将以往经历赋诗一首?”

    蔡文姬知道这是这个楚公在考察自己的才情,便点了点头说道:“这是民女新赋的一首诗,名为《悲愤诗》,如今还没有写完,便先拿来与楚公献丑。”

    随即便见蔡文姬叹了一口气,缓缓吟道:“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

    读到这里的时候,蔡文姬想起了生死离别的两个儿子,情难自已,泪珠不由的滚滚落下,哀婉欲绝,令人心酸。(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九章 神器!

    匈奴帐内的那些高层虽然听不懂汉语,但是见蔡文姬吟诗哀婉,也都是心中酸楚,默默不语。

    刘琦更是叹了一口气,轻轻说道:“当年昭君出塞,恐怕也是似你这等心情吧,只不过昭君至死都没再返回大汉,而你却终于再踏上大汉的土地,这也算是幸运了,不过幸之不幸。却也难说,你虽返回大汉,却有一双儿子,饱尝生离死别之苦。这是孤虑事不周,才让你如此伤感,你且稍安勿躁,你那两个儿子,早晚着落在孤的身上,定然为你讨回来。”

    “多谢楚公,文姬粉身碎骨,也不能报答你的大恩大德。”蔡文姬闻言,不由得痛哭流涕,连忙拜倒在地。

    刘琦连忙双手虚浮,令蔡文姬起来,然后轻轻叹道:“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昭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都怨我大汉国力衰弱,竟然导致这些可怜的女子受到异族胡虏的残害,不过请放心,从此之后,我保证在我的治下绝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

    蔡文姬听了刘琦所吟诵的诗歌,不由得浑身一震,她仔细的品读这这首诗歌,觉得作诗之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诗人对昭君深切的同情,同时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并赞美了昭君虽死,魂魄还要归来的精神,从中寄托了昭君以及诗人自己的爱国之情。与此同时,她也能深切地感受到,这首诗也隐含着借昭君赞颂她的爱国之情,顿时深深的看了刘琦一眼。暗叹此人才情之高,不亚于自己,而诗歌更是以七言断句,更是开了一个新的风气,实在令人赞叹,顿时升起了知己之意。

    “咳咳。你先下去休息吧,以后我们再详谈。”刘琦生怕蔡文姬会就诗中一些问题发问,然后揭穿了他的骗局,只好先支开此女。

    因为他这首诗是剽窃了后世的诗圣杜甫所作,只不过是把明妃改成了昭妃而已,因为他知道,明妃的说法是在晋朝时期为了避司马昭的讳才出现的,这时候如果提起明妃,相信很难有人知道就是昭君。

    直到蔡文姬退下之后。刘琦这才对呼厨泉拱了拱手,然后说道:“呼厨泉大单于,现在已经可以开始了。”

    接下来刘琦便在军中随意地指派了百名亲兵将士,让他们上场与匈奴人进行比试。

    相对于呼厨泉的激励鼓噪,刘琦对这一百人什么都没有说,他相信即便他不说一句话,他的这一百名将士也绝对知道,在异族胡虏面前绝对不能丢脸。

    霎时之间。就见双方的二百名勇士上了校场。

    虽然是在夜里,但是双方尽皆点起了火把。瞪大眼睛看着台上这二百人的决斗。

    对于匈奴人来说,这一场决斗关系着一笔巨额的财富,这一笔财富能够让他的族人安然度过这个冬天,还能为族人带来下一步的壮大。

    而对于汉人来说,这是一场汉人和匈奴人之间的对决,这场对决的成败关系着汉人的荣辱。他们在听到蔡文姬吟诗的时候,都为汉家女遭受这等屈辱而感到羞愧,所以,他们心中也都同他们的主公一般,心中暗暗决定。一定用他们的生命来维护大汉的声誉,让那些异族胡虏再也不敢窥视大汉,再也不敢欺凌汉家儿女。

    虽然双方手中都没有武器,但却都在竭尽全力准备这一战,只不过不同的是,匈奴人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自信,而汉人中的那一百勇士的脸上却没有任何的表情。

    随着一声鼓响,双方的战士尽皆动了起来,他们纷纷怒吼着向对方冲了过去,展示出了自己最强大的手段。

    匈奴人仗着他们人高马大和灵活实用的摔跤技巧,企图将汉人摔倒在地,把他们淘汰出局,而汉人则仗着他们丰富的战斗经验和精熟的战斗技巧,以及彼此之间的紧密合作,将匈奴人打倒或者丢出校场。

    而令那些匈奴人想象不到的是,在战斗刚刚一开始,他们就呈现了一面倒的失败,他们感觉他们的身体强壮,可是在真正的接触了之后才知道,敌军竟然比他们还要强壮,他们只是看起来有些粗手粗脚而已,而对方却是真正的肌肉结实、膀大腰圆,在力气上与他们丝毫不弱,甚至还犹有过之。

    他们的摔跤技巧虽然熟练,可是却发现汉军的配合却足以弥补其中的弱势。

    因为每当看到一名汉军将士将要摔倒之时,总会有两个同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