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荆州我做主-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那个英儿忽然像是想起来什么一般,大声问道:“对了,我的两个哥哥呢?”

    随后便见女子突然流泪说道:“他们终是没有来得及逃走,竟然被贼子梁双所杀。”

    之后女子小心翼翼的来到宅院的厅堂内,看着两个浑身浴血的少年,抚尸痛哭,流泪不止。

    这时候只听得大门声响,女子连忙停止了哭泣,却见是一个魁梧的男人闯进院来,大声喊道:“娘子,你可在否?”

    女子一听声音,便知道是自己的丈夫赵昂,连忙跑出厅堂,果见自己的丈夫随着一个银色甲铠的男人来到院中,便含泪说道:“夫君,我在这里。”

    赵昂将妻子这幅形象,不由得大惊失色,连忙问道:“娘子,这是怎么了?”

    只见妻子说道:“刘封率军败走,他的麾下到处洗掠,夫君你投奔了楚公,自然成为他们发泄的对象,两个孩儿由于躲避不及,被贼人所杀,妾身为免遭到侮辱,本想自杀,可是看到英儿,觉得若是死了之后便再没人照料于她,于是遍身涂满了污秽的粪便,所幸贼人竟然没有再理会我们,抢劫了财物之后便匆匆离去。”

    女子说完之后,便听那个银甲人轻轻叹道:“竟是孤给赵将军带来如此一桩祸事,实在是报歉得很。”

    “什么?孤?难道此人竟然就是楚公?”女子闻言不由大惊,然后定定的看了对方一眼。(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二章 弃城而逃

    那个女子刚想到这里,便听得赵昂对银甲男子说道:“楚公何出此言?末将实在不敢当,想那刘封本来就多疑,无故怀疑起郝将军,后来更是乘着郝将军不在的时候,大肆清除异己,想要集中兵权,就算是末将不投靠楚公,小儿恐也难逃此祸。”

    这时候赵昂和尹奉已然知道,郝昭虽然被囚,却依然坚持不肯投降,但是他们却并没有怨刘琦,因为他们见刘琦在大军入城之后对百姓秋毫无犯,而刘琦又亲自命军士对孤苦无助的百姓予以救济,早已对刘琦心生好感,更兼他们既已选择了背叛刘备,便也只有投奔刘琦一途了。

    赵昂看了看面前的妻子望向刘琦的惊讶目光,连忙不好意思的说道:“差点忘了介绍了,这位便是楚公,关于楚公的事情你也听说不少了,就不必再介绍了吧?”

    见到妻子向刘琦行礼,赵昂又指着妻子对刘琦说道:“这一位是末将之妻,姓王,名异。”

    刘琦从后世而来,自然知道此女是三国历史上一位难得的能够忍辱负重,刚烈有智的奇女子,不由的肃然起敬,还礼道:“久仰嫂子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不虚此行,两位贤侄不幸丧命,琦深感歉然,便封他们为关内侯,以作纪念吧。”

    赵昂闻言大喜,连忙准备拜谢,却见王异推辞道:“多谢楚公好意,只是我大汉无此成例,犬子并无功劳,如何能得此封赏?还请楚公收回成命,我们夫妇不敢领受。”

    刘琦闻言不由喟然感慨:“嫂子见识非凡,一般男子都难及,实在令人佩服。不知嫂子可有其他要求?只要孤能做到的。一定会尽量满足。”

    王异想了想,然后说道:“妾身听闻楚公麾下有一支娘子军,军中将帅尽皆女子。妾身希望能够加入娘子军,为楚公征讨天下。将来有一天亲自杀死恶贼粱双,为吾儿报仇。”

    刘琦闻言不由欣然允诺,任命王异为娘子军前军司马,又任命赵昂为虎烈将军,乌氏长,平襄候,并且准许将赵昂之女赵月送至荆州学院就学。

    在攻破城池的那一刻起,刘琦早已下令马超和黄忠率军继续追击败逃的刘封。要求他们与刘封的距离保持不足二百步,并且尾随着刘封的大军攻打他所要进入的城池。

    马超和黄忠的十一万大军虽然不如刘琦的亲兵精锐,但也都是天下少有的精兵,马超的骑兵和羌兵以速度致胜,黄忠的军队则以耐力称雄,所以这一路急行,双方都没有什么不适,反倒追得刘封大军有些难以为继。

    刘封麾下大军虽然也算精锐,但因为刘封在乌氏城内大肆清除异己,军心已失。更兼马超和羌兵一共五万铁骑穷追不舍,再加上背后还有气势汹汹的八万步兵,让他们感到就像是项上悬着一把利剑一般。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所以,这些将士们又哪里会有作战的勇气?全都一窝蜂似的乱跑。

    “快开城门。”刘封大军一路败逃,两昼夜间竟然狂奔了二百五十余里,奇迹般地来到了临泾城下,这时候刘封丝毫不敢有片刻的轻松,立刻命令麾下军士叫门。

    可是城头上的守将竟然问了一句:“何人叫门?”

    刘封闻言不由大怒,指着城头上的守将说道:“王何,你他奶奶的连本公子都不认识了吗?”

    王何听到刘封的声音。又定定地看了刘封一眼,不由大惊的说道:“原来是大公子。你不是在守乌氏吗?如何竟然到了这里?”

    之后王何便急命开门。

    刘封见城门大开,心中舒了一口气。立刻纵骑闯入了城门之内,随即便见马超的五万骑兵黑压压的来到城下。

    这时候大军还有近一半的军士拥堵在城门下,无头苍蝇一般乱哄哄的一团,拼命向城门内涌去。

    刘封却早已惊慌失措,大声喝道:“敌军攻过来了,速速关上城门。”

    王何也看到了强大的敌军,吓得脸都绿了,连忙命令士兵关闭城门,拉起吊桥。

    可是城门口拥堵的士兵实在是太多了,一时之间竟然无法关上城门,而马超的骑兵却在后面虎视眈眈,眼看着就要来到吊桥那里了。

    “放箭,放箭。”这时候的刘封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连忙下令道。

    “可是,下面还有我们的将士。”副将苏慎不由犹豫的说道。

    “你没看到敌军正在司机攻城吗?如果等城下的将士都进来,马超的大军早就入城了,哼,丢了临泾,你吃罪得起吗?父亲让我镇守安定,凡是三千石以下的官员都有权斩杀,你难道是想抗命吗?”刘封面色铁青,对着苏慎大声喝道。

    苏慎脸色惨白,无奈之下只好接受刘封的命令,下令军士放箭。

    只见箭如飞蝗,城下的秦军将士全都一脸不敢置信的看着自己的弟兄们放箭,还有许多军士就这样不甘的死去,这些死去的将士们全都双眼瞪得大大的,不知道他们随着主将一路狂奔二百余里,为何竟然到了城下,却被主将下令射死?

    他们一个个全都死不瞑目!

    由于城头上弓箭的作用,士兵们也不拥堵了,城门前被横七竖八的尸体堆满了,空荡荡的一片。

    城门已经被关上了,但是城头上的将士却并没有感到安全,反而全都产生了一股悲凉的情绪。

    他们之中大部分都是百战精兵,经历过许多硬仗恶仗,也经历过许多生死,但是这种自己人对自己人放箭的事情却很少出现过,虽然他们也知道,如果不放箭的话,敌军肯定会尾随着进城,但是这却依然无法让他们释然,他们宁可与敌军拼个你死我活,也绝对不愿意对自己的兄弟动手。

    城头上的将士们都是如此,城头下的将士们更是心如死灰,他们随着刘封狂奔二百余里,没想到竟然会遭到这样的结局,这让他们浑身的热血瞬间冰冷,他们明白,再追随这样的将领已然全无意义。

    于是这些将士们纷纷后退,然后抛下武器,向马超表示投降。

    马超命人好生安置这些将士,却是率军来到了吊桥下,大声喝道:“城头上的敌军听着,你们如今已然陷入了绝境,不要再顽抗下去了,否则的话,等待你们的将只有死路一条,速速投降,可饶你们不死,否则的话,一旦城破,后悔莫及。”

    却见城头上的刘封大声喝道:“马超,你休要在此蛊惑人心,我城头上的都是最忠勇的将士,他们宁死都不会投降,你想要临泾城,这倒不是不可以,有本事就来攻城呀。你不是神勇无敌吗?何不让我见识见识你的强大呢?”

    马超这些年也跟着刘琦打了不少仗,见识大长,自然听出了刘封话中的激将之计,如果依着自己往日的脾气,早就不顾一切的率军攻城了,但是他如今得到楚公的信任,被任命为凉州刺史,知道自己的一个命令关乎着楚公的大业,所以心中不敢有丝毫的大意,任凭刘封如何喊叫,却始终不上当。

    大约半个时辰后,黄忠麾下的八万大军赶到,立刻组织将士砍伐树木,制作攻城器具。同时命人堆起土山,对城内进行仰射。

    而马超的五万大军则继续将城池团团围住,以防敌军出城偷袭。

    刘封在城头上看得清楚,但是除了日夜准备守城器械之外,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在此期间他曾经组织了十余波人马出城,准备向长安请求救兵,结果竟无一人能够活着闯出去,这让城内的将士更加忧心。

    三天之后,军中的数千名工匠便制作了上百架云梯,数十个冲车,还有二十多架抛石车,大军从西、南、北三面工程,只留下东城门不打,这是最流行也是极为高明的攻城之法,叫做围三缺一,因为给对方留了一条生路,这会让对方的抵挡没有那么顽强,如果是四面围城的话,容易导致敌军在绝境之下死战,会给攻城方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四面围城往往是要全歼守敌或者是杀人立威的时候才会使用,虽然以如今刘琦大军的绝对优势,也能够轻易将城内之军全歼,但一是因为没有让己方受到不必要的损失,二是刘琦有意留下刘封一命,另有他用,所以这次采取了围三缺一的战法。

    因为刘琦大军在兵力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再加上围三缺一的作用,更由于之前刘封下令射杀城下的己方军队,导致将士根本就不用命,只不过是两个时辰的功夫,黄忠的攻城大军就攀上了城头,与刘封的守军展开了激战。

    “退兵!”看到黄忠的攻城大军如同猛虎下山一般的围杀着自己的麾下将士,刘封已经意识到,自己这一次再也无力守住安定了,再等下去,恐怕也只有送命一途了,无奈之下只好下令撤退,率领两万残兵从东城门逃走,驻守新平郡治漆县。(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三章 刘封之死

    安定失守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长安。

    刘备根本没有想到,安定有名将郝昭进行镇守,再加上刘封率领三万大军进行支援,以六万大军守住三倍于己的力量,对于郝昭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可是这一次竟然哟失败告终,而且大军还败得那么快,那么惨!

    郝昭投降,六万大军只剩下了两万,乌氏和临泾二县连连丢失,速度快到自己都没有时间派出援兵,这样的打击简直令刘备的心情降到了冰点,他的脸抽搐着,牙齿咬的格格响,一对大耳朵都忍不住的轻轻跳动。

    “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郝昭好好地,为何会投降?”刘备的声音沉似水,对着前来报讯的军士问道。

    看着刘备被杀人一般的目光,那军士知道,如果再不说实话的话,刘备绝对会毫不犹豫的把他大卸八块,所以连忙跪到地上,战战兢兢的说道:“启禀秦公,这一切都和大公子有关,他一来到乌氏城,就中了刘琦的离间之计,怀疑起郝将军来了,结果由于他的怀疑,郝将军不得不投降,大公子在郝将军投降之后,又大肆清除异己,建立绝对听命于自己的力量,结果又中了刘琦之计,在城内捡到郝将军向麾下将领赵昂和尹奉的劝降信,便决定斩杀二将,但没想到消息泄露,二将开城投降,导致乌氏失守。”

    “哼,即便是乌氏失守,那临泾呢?为何也这么快就失守了?难道也是因为将士背叛?”刘备双眼通红,沉声问道。

    “不是,临泾之失主要在于大公子刚一回到城内,就下令射杀城下的我军将士,结果失去了军心。后来黄忠下令攻城,将士们不用命,被黄忠大军轻易攻上城头。大公子见大势已去,便率军弃了临泾。来到漆县驻守……”

    “你说什么?”刘备闻言不由大惊,沉声说道:“这畜生竟然下令射杀我军将士?”

    那军士见到刘备咬牙切齿的目光,不由得心胆俱裂,冷汗齐出,连连叩首道:“末将不敢有半句虚言,还请秦公明察。”

    刘备略想了想,便命那军士退下,然后唤来诸葛亮。屏退了侍从,将自己听到的消息一五一十的向诸葛亮说了一遍,然后征询他的意见。

    “军师,这畜生不听我令,竟然擅自怀疑郝伯道,将他逼反,后来又大肆清除异己,,再到后来,这畜生竟然丧心病狂。射杀麾下军士,导致人心浮动,军心尽失。终致安定失守,我军近五年的努力毁于一旦,你说此事该如何处置?”

    “唉。”只见诸葛亮长长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主公,请恕亮一时不察,没想到刘封竟然生出了对主公猜忌的心思,因此想要效仿刘琦当年,欲图独占安定,希图自保。”

    “嗯?军师的意思是?刘备不由得想到了一种可能。面色变了变,然后沉声说道。

    只见诸葛亮缓缓点了点头。轻轻说道:“此事很明显,分明是刘封见主公有了亲子。继嗣主公的梦想化为了泡影,然后就想效仿刘琦,准备积蓄力量,夺取继嗣之位,坐拥主公基业。”

    “这畜生竟有这个胆子?”刘备不由得惊怒不已,沉声问道。

    却见诸葛亮冷笑着说道:“有些人就是这样,为了权力可以不择手段,连亲兄弟都敢杀,更何况是与少主这等关系?只不过像他这样的跳梁小丑实在可笑,难道以为主公会像刘景升和袁本初那般糊涂吗?”

    “那我们该怎么办?”刘备并没有对诸葛亮的赞扬表示得意,而是郑重的问道。

    “如今看来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以刘封不遵主公之命,图谋造反,逼反郝昭,擅杀士卒为名,将逆子诛杀,一方面安定军心,另一方面也能永绝祸根。”诸葛亮面沉似水,淡淡的说道。

    只见刘备略一犹豫,轻轻叹息的说道:“可这畜生毕竟是我义子,于我有多年的父子之情,就这样直接斩杀,实在让我于心不忍。”

    诸葛亮却是断然说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主公,为了大业着想,不能有妇人之仁,主公岂不见赵武灵王因为心中不忍,导致沙丘兵变,身死国衰,还有近几年的刘表、袁绍之间的诸子争立之事乎?”

    刘备揉了揉太阳穴,苦涩的说道:“让我再想想。”

    两天之后,刘备下了一道命令,让刘封率军返回长安。

    刘封得令,便准备率军回转,却听得邹岐劝道:“少主遇此大败,而不见主公责罚,其中必有问题,下官听到国中传言,说是少主逼反郝昭、任意屠杀军中士卒,已经犯了众怒,下官恐怕少主前往长安,这一次会凶多吉少,依下官之见,我们不如举军投降楚公,或能保住一命。”

    刘封却是断然拒绝道:“不管如何,我也是秦公之子,看在我们之间那么多年的父子之情,他也不会太过计较吧?我不求别的,只求保住一命,然后做一个闲散的侯爵,总还可以吧。”

    之后刘封便不再听信邹岐之劝,准备率军返回长安。

    邹岐知道刘封难以活命,也不再劝,便收拾行装,逃往临泾,投奔刘琦。

    却不料刘琦竟然大喝道:“像你这等奸馋小人,祸害了刘封和郝昭还不够,难道又想在我军中兴风作浪?来人,与我推下去,斩首。”

    邹岐回忆起自己当初所做的诸般事情,不由的默然不语,随后便被推到辕门外斩首号令。

    刘琦杀了邹岐,以他的首级来见郝昭,并且亲自向郝昭劝降,郝昭见自己丢了安定,已经无颜再见刘备,又见刘琦如此诚挚的相待,乃降。

    刘琦大喜,便依当初写给他的信中所言,表他为右扶风、安汉将军、上邽侯。当然,如今右扶风尚未到手,刘琦便命郝昭暂领安定太守一职,统率旧部姜冏、赵昂、尹奉等人驻守临泾。

    之后刘琦又将斩杀邹岐之事写信给正要动身前往长安的刘封,劝他归降自己。

    但是刘封却坚决拒绝,然后毫不犹豫的返回长安。

    刘备见刘封返回长安之后,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他立刻召见刘封,然后厉声说道:“逆子,你可知罪否?”

    刘封低下头,跪在地上,轻轻说道:“孩儿知罪。”

    “你可知你身犯何罪?”刘备面沉似水,缓缓问道。

    刘封叹了一口气,轻轻说道:“孩儿作战不力,丢失了安定,又猜忌大将,导致郝昭、赵昂、尹奉等人投奔了刘琦,孩儿下令屠杀军中将士,影响极其恶劣,孩儿在这一次领军之中犯下了诸多罪行,恳请父亲责罚。”

    只见刘备的脸色缓和了下来,轻轻说道:“封儿,不是为父不想饶恕你,实在是你犯了众多罪行,连孤都不能包庇,否则的话,孤以后何以服众?想你我父子之情多年,不是亲生,胜似亲生,本来为父对你寄予厚望,这才派你领军前往安定,哪里想到你今日竟然犯下这么多的重罪,想来实在令人肝肠寸断。”

    刘封听了刘备语重心长的话,不由得眼中流泪,哽咽着说道:“都是孩儿不孝,辜负了父亲的厚爱。孩儿骄狂任性,给我大秦带来如此惨重的损失,如今想来实在是后悔莫及。”

    刘备也是泪下,然后缓缓说道:“一切都是命,都怪孤对你太过宠爱骄纵,忽视了对你的教育。”

    刘备擦了擦脸上的泪水,随即问道:“尚书令,依照国法军规,刘封该处何刑?”

    诸葛亮面色不变,淡淡说道:“刘封丧师失地、猜忌大将,后来又擅自屠杀军中将士,罪大恶极,按律当斩。”

    刘备闻言浑身一震,然后说道:“孔明,封儿乃是公子,纵使犯下罪过,也不当受此大刑,恳请孔明看在孤的面子上,减轻惩处。”

    却听诸葛亮断然拒绝道:“主公,刑罚乃天下之刑,非为一人私设,王子犯法,尚且与民同罪,况且刘封不过是一公子乎?主公若想日后军民畏法守纪,请战刘封,若想法令不行,国破家散,请释放刘封。”

    便见刘备掩面大哭道:“我与封儿父子之情,奈何今日竟然缘分已尽,这让我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