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荆州我做主-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如今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如何能够让半路杀出的一个麹演所阻?所以,在看到麹演准备击杀刘炳毅的时候,他立刻决定出手。

    虽然麹演的身手也不错,可是对于张绣来说却根本不具备威胁,所以张绣也根本没有必要乘着麹演击杀刘炳毅之机出手偷袭,而相反的,在麹演手下救出刘炳毅却更加有利于张绣树立威望。

    所以,张绣选择了正面出手,为刘炳毅挡住了致命的一击。

    听到麹演的发问,张绣冷冷地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原来阁下便是临羌麹演,不过你的武艺可实在是稀松平常,跟本不配知道我的名字,你只要知道一件事便可,那就是,今日你死定了。”

    麹演不由一怔,随后狂笑道:“你好大的口气,我麹演这一生纵横西凉,还未遇到过对手,你以为就凭你,就能让我死定吗?今日我便让你见识见识我的厉害。”

    麹演说完之后,手中一刀径直劈向张绣,刀光胜雪,速度之快不亚奔雷,让人看起来心惊胆颤,连张曦都变了脸色。

    可是只有刘恕面色不变,虽然对方的那一刀在他看起来简直无法抵挡,但是他却相信他的好友张绣能够轻易破解这一击。

    张绣的表现的确没有让刘恕失望,他冷冷望着急速劈来的单刀,只是略一偏首,就躲过了那看似不可能的单刀,然后几乎与此同时,手中短枪急速刺去。

    这一刺便如同是在暗夜中闪过的一道光芒一般,虽然只是一刹那的光亮。却足以让所有的人看到了希望,只见麹演一声闷哼,手中单刀几乎脱手。即便如此,他的手背上却已经是血肉模糊的一片。让人不由的触目惊心。

    这一次麹演的眼神再也不像之前那样镇定了,而是变得有些惊惧,因为他完全没有想到,对方的那一枪能够这样快,竟然后发先至,直接在他的手背上刺了一个血洞,这样不可思议的身手,他料想自己绝对无法做到。

    心中惊惧的麹演见对方的武艺如此高强。绝非无名之辈,不由强装镇定,冷笑着说道:“阁下到底是何人?明明是一位高手,却还如此藏头露尾,扮作一名小兵,实在是令人不齿。”

    而这时候的韦端却是认出了此人的身份,不由脱口问道:“你可是张绣?”

    却见张绣也没有否认,笑着说道:“正是,韦刺史,多年不见。一向可好?”

    韦端不由苦笑的咧了咧嘴,暗暗说道:“我的老命就要被你给取走了,还有什么好的?”

    其实韦端本来是认识张绣的。因为当年不论是韩遂、马腾和张济是西凉的名将,他作为西凉高官,对张济的侄子还是颇有印象的,只不过今日张绣扮做了一名小兵,他根本没有注意,直到张绣出手对付麹演的时候,他才从正面看到了张绣的模样,因此这才认得出来。

    而认出张绣那一刻,韦端的心一下子沉了起来。他自然知道。如今的张绣早已经是刘琦的下属了,今日张绣到了此地。就足以证明眼前的这些叛将全都是张绣一手组织的,凭借着张绣叔侄在祖厉建立起来的威望。麾下的大部分将士恐怕都会帮助这些叛将,最多也是两不相帮,而他的亲信麹演却根本不是此人的对手,其他的两个校尉已经被杀,右军司马在张绣承认身份的那一刻就立刻抛下武器表示投降。

    麹演在听说了那个打败自己的武将的名字的时候,心中也是万分恐惧,他知道,自己虽然在西凉还算一号人物,可是要跟张绣这等猛将相比,差的简直不是一点半点。

    想到这里,麹演立马强笑着说道:“原来兄长便是张绣张大哥,呵呵,真是失敬失敬,如果兄长上来就报出大名的话,小弟绝不敢与兄长相抗,兄长今日既然要杀韦端,这倒也不劳兄长动手,只要兄长吩咐一声,小弟立刻出手料理了此人。”

    说完之后,麹演立刻转过身去,冷冷盯着韦端说道:“韦刺史,你今日得罪了张绣大哥,连我都帮不了你,你若识相的话,还是乖乖投降吧。”

    韦端见状,不由得心中发苦,但他既然决心已下,却没有更改的可能,厉声说道:“我韦端既为秦公麾下重臣,受到秦公厚恩,理当以死相报,今日我失了祖厉,本就对不住秦公,如若再去归降,岂不是更加有愧,今日少说废话,有死而已,只不过可悲的是,我竟然会信任麹演这种反复无常的小人,嘿嘿,此人能够背叛我韦端,必定也能背叛你张绣或这是秦公……啊……”

    韦端一句话没有说完,早被麹演一刀刺进了胸膛,不由的一声惨叫。

    却见麹演冷冷说道:“韦端,多行不义必自毙,你不以百姓为念,在临死之际竟然还想着要挑拨离间,我真不知道我竟然会在你这样的人手下做事,这可真是我的耻辱。”

    韦端瞪大着眼睛,痛苦地指了指麹演,却不再说话,只是转瞬之间,他就无力的倒下去,一双眼睛仍在恨恨地盯着麹演。

    麹演恨恨地踢了一脚韦端的尸身,骂了一句:“这老贼,都已经死了还敢如此嚣张,嘿嘿,我连活着的韦端都不怕。难道会怕你一个死的韦端吗?”

    但接下来面对张绣的时候,麹演的脸色就像是三春的桃花一般,笑得要多灿烂有多灿烂,要多谄媚有多谄媚。

    只可惜他这一番献媚好像是用错了时间,因为恰巧这一刻张绣都没有看向他一眼。

    与此同时,张绣眼中的杀机却是前所未有的浓郁,因为他知道韦端不管如何,在这里还是有些威信的,如今麹演杀了韦端,已经引起了许多将士的不满。所以,他正好乘机杀了麹演以平民愤。

    所以,张绣哼了一声。轻轻叹道:“麹演,我并没有说要杀死韦刺史。韦刺史乃是天子任命的官职。又在我凉州素来有名望,你如今不顾天子之命和百姓所望,竟然擅自出手杀死了韦刺史,实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说完之后,张绣接过张曦递过来的长枪,缓缓说道:“麹演,废话少说,纳命来吧。今日本将誓要杀死你这种绝义寡恩之辈,好让天下人懂得什么叫做礼义廉耻。”

    说完之后,张绣手中长枪急速挥舞,瞬间就刺入了麹演的体内。这一枪没有任何花俏,看起来只是平平的一刺,麹演竟然没有任何招架之力。

    “我主动归降,而且如此卖力,却遭到你如此相待,这到底是何故?”麹演的脸上充满了无法置信的神色,缓缓的问道。

    “嘿嘿。你听过我张绣的名字,难道没有听过我张绣的好恶?本将生平最恨你这种反复无常、忘恩寡义的小人行径,如若你是一条汉子。与我顽抗到底,说不准我倒是可以饶你一命,只是可惜,你的骨头实在太软,像你这种人,我实在不屑与之为伍。”

    张绣将手中长枪拔出,然后一脚将麹演踢倒在地,抽出腰刀来,斩掉了麹演的首级。大声喝道:“麹演叛乱,杀了凉州刺史韦端韦大人。我等杀死贼人麹演,为韦大人报仇。韦大人生前热爱百姓。仁义过人,愿意为了百姓的安宁而归顺楚公,我等当继承韦大人遗志,还我祖厉百姓一个安宁。”

    张绣此言一出,其余众人尽皆反映了过来,他们纷纷推功曹刘炳毅为祖厉长,统领祖厉的军政事务,对韦康以礼相葬,并且宣布,祖厉从此之后归顺楚公,并且希望祖厉人张绣能够联系楚公,接受祖厉的投诚。

    祖厉变故发生的十分突然,当消息传到姑臧的时候,刘琦的两万大军已经成功入驻,刘备就算是想要攻打也已经晚了。

    而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的刘备却是久久没有从震惊中清醒过来,祖厉的失去对于他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从此之后,从安定到武威之间的通道就被生生的隔绝了,这也让河西等地变得岌岌可危起来。

    刘备面色铁青,拍案说道:“刘琦小儿,果然够狡诈,本来以为他的目标是汉阳,没想到他竟然如此贪心,不仅仅夺走了汉阳,连祖厉都不放过。可恶,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张绣在祖厉的影响呢?早知如此的话,我就该亲自驻守祖厉,而让翼德韦端镇守姑臧。”

    却见诸葛亮摇头苦笑道:“那样也不妥,因为刘琦军中的贾诩是姑臧人,如果主公一旦离开姑臧,此地必然会被他所乘,到时候河西之地就真的不保了,好在如今虽然失去了祖厉,我们还有长城以北地区可以依凭,只要我们怀柔好这里的胡人,还是有一条相对安全的补给通道的,这总比失去河西驻郡要好得多吧?”

    “可是如此一来,我们重开丝绸之路的打算从此就彻底化为泡影了,你想想有哪家的商人敢从长城以外地区来回穿梭?更何况胡人见利忘义,如何能靠得住?一旦纵兵抢掠,我们又当如何处置?传我将令,立刻调集长安的封儿大军,会合安定太守郝昭,会攻祖厉,这一次无论如何都要将祖厉重新夺回来。”刘备神色间满是怒火,对着军中记室吼道。

    却见诸葛亮劝阻道:“少主驻守的大军不能动,万一刘琦从武关出兵关中,我们岂非是连根本重地都丢失了?更何况如今祖厉大局已定,我们劳师费力,却也未必能胜。或者说根本不可能取胜,唉,此次被刘琦旗胜一招,我们最好是以不变应万变,千万不能冲动。”(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九章 韩遂起兵

    看到刘备迟疑的脸色,诸葛亮说道:“刘琦之所以要取祖厉,目的还是为了武威,如今虽然祖厉失去,我们还有鹯阴可以据守,只要我们守住鹯阴,就可以保障安定与河西之间的联系,而刘琦劳师动众,军心已疲,如若无法据有武威,虽然得了祖厉,却也无法对我军造成威胁,更何况如今刘琦兵力虽众,却是分兵驻守,一旦我们实力有所恢复,集中所有兵力攻其一点,必然会反败为胜。”

    刘备闻言,脸色略有缓和,握着诸葛琅的手说道:“幸亏孤还有军师,否则的话恐怕这一次真的会一败涂地了。军师说的没错,相信刘琦小儿接下来不会有什么大动作,只要我们在此固守,慢慢积蓄力量,相信不久之后就能卷土重来,反败为胜。”

    其实诸葛亮分析的非常正确,这一次贾诩和刘琦确实没有想到,诸葛亮竟然如此明智,直接看穿了他们的意图,并没有一点要从武威发兵夺回祖厉的意思,导致他们攻取武威的图谋不能实现,而这样一来,反倒让他们占据祖厉的优势变成了累赘,因为他们必须要分兵驻守,而且还要更加辛苦的运送粮草,这半年多的战争打下来,消耗十分巨大,导致整个巴蜀之地都有些吃不消了,刘琦为了保证充足的粮草供应,只好从荆州调粮。

    这样一来,运输的路线更加漫长,如今的整个楚国五州之地,除了前线打仗的那些将领们,就属甘宁的运粮队最为辛苦了。

    “真没想到诸葛亮果然还有两下子,刘备竟然不上当,这样一来文和尽管在姑臧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我们却也无法取武威。不知文和还有何妙策?”刘琦不由得苦笑不已,对着贾诩问道。

    却听贾诩说道:“妙策倒是没有,但是常规的手段还是能用的。比如我们分别在金城、汉阳、祖厉三地建立军屯,蓄积粮草。以图长久之策,只要我们挨到明年麦收,军粮有了保障,便能继续支撑下去了,只要我们这样与刘备对峙下去,他早晚会因为粮草不济而被迫撤兵的。”

    刘琦闻言轻轻的点了点头,缓缓说道:“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之后刘琦便传令下去,令大军在驻扎的三地展开屯田。但是介于如今天色已入秋,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可屯田的作物了,只能命士兵开辟荒地,种上小麦,期待来年麦收之际获得一笔粮草,而目前的粮草开支,主要还是依赖巴蜀和荆州的供应。

    可是时间过了没有半个月,贾诩忽然有一天来到了刘琦的帐中,轻轻笑着说道:“告诉主公一个好消息,我们取武威的机会来了。

    虽然贾诩笑的很是淡然。但是刘琦却能够明确的感受到他心中的激动。

    其实这也不难想象,贾诩乃是武威姑臧人,如今己方的大军打到了家门口了。却是始终不得进入,这如何能让他不感到心中烦躁难安?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其实贾诩比刘琦还要急着攻取武威,虽然他看起来很是平静的建议刘琦屯田,但是心中的急躁却是无法形容,幸亏贾诩为人冷静,知道急躁不仅无用。反而会碍事,这才一次次强行压下这些急躁。

    虽然贾诩心中有无穷妙计。可是诸葛亮也不是易与之辈,虽然之前由于棋错一着。令刘琦不断的损兵折将,可是此人毕竟是有名的智者。而且素来为人冷静,不仅看破了他的计谋,同时也轻易的化解了他的图谋,让他有力也使不出。

    但是今天可以看得出来,贾诩真的是心中狂喜,甚至于在脸上都流露出了这种喜悦。

    这如何能让刘琦不感到惊喜?

    所以刘琦连忙笑着问道:“到底是何机会?文和竟然如此喜形于色?这对于你来说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一次啊。”

    只见贾诩呵呵笑道:“那是因为我们从来不会遇到这么好的攻取武威的机会,这应该也可以算是绝无仅有的一次机会啊。呵呵,不瞒主公,末将得到了消息,之前因为战败逃到了了烧当羌的韩遂竟然纠集了烧当羌酋长姚那玄以及氐王杨腾等将,统率七万羌胡兵急攻武威,如今韩遂的羌胡军已经攻破了张掖县,正在向鸾鸟县进军,听说刘备为了固守姑臧,已经把鸾鸟县的一切人口和物资尽皆转移到了姑臧,准备实行坚壁清野的政策,可是这一次羌胡军准备得十分充足,竟然带来了牛羊十余万头充作军粮,誓要攻破姑臧。”

    “什么?竟然是这么好的机会?这可真是一个好消息,只要韩遂与刘备拼得两败俱伤,我们的确可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照这样说来,我们接下来只要看好戏就行了?”刘琦闻言自然是大喜过望,额手称庆,哈哈大笑着说道。

    “所以,我们需要的只是等待即可,如今韩遂大军气势汹汹而来,刘备就算是不想战争也都不可避免了,呵呵,也太小看韩遂的影响力了,此人在羌胡中的威望甚高,数度有恩于羌胡各部,纠集七万大军对他来说毫不困难,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初主公下令出兵陇西之时,下官才劝主公出动十万大军,只是没想到韩遂所纠集的兵力竟然用于对付刘备了,这倒是意外之喜啊。”贾诩的脸上挂着微笑,一脸幸灾乐祸地说道。

    刘琦却是赞同地说道:“文和所言没错,只不过意外之中夹杂着必然,如若不是孤听取文和的建议,保留了韩遂的家小,估计承受韩遂大军攻击的就是我们了,如此一来,就是我们遭受刘备和韩遂的夹击了。其实照我说来,我们夺了韩遂的陇西和金城,这还不算大恨,可是刘备却离间阎行和韩遂的关系,导致他们自相残杀,数万大军毁于一旦,韩遂甚至性命几乎不保,这才是他生平最恨之事,正是因为如此,韩遂才不顾金城,直接率兵攻击武威,呵呵,刘备虽然看起来以诚待人,但是却不敢放开胆子用人,这一点未免太小家子气了。”

    贾诩闻言不由默默点了点头,他对刘琦这句话特别赞同,因为放眼整个天下,能够将庞大的地盘大胆委任给部下的,整个大汉诸多军阀之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即便是以识人用人著称的曹操,也是把根本重地委任给亲族,曹仁为豫州刺史,夏侯渊为兖州刺史,夏侯惇为幽州刺史,而刘琦则是不然,无论是扬州刺史徐庶、交州刺史裴潜、徐州刺史魏延和益州刺史黄忠,每一个人麾下都是数万甚至十数万的大军,权位之重连自己都感到忧心,可是刘琦却从来没有对他们表示过一丝的怀疑和猜忌,这样的胸襟和气度,刘备就算是提鞋都跟不上。

    不过这也不能完全赖刘备,因为既有能力又忠诚的将领确实是凤毛麟角,很难找到,但是刘琦麾下却偏偏数不胜数。而刘备真正能够符合条件的大将本来只有一个关羽,可是却被刘琦和曹操联手算计了,张飞如果是攻城拔寨那绝对可以,但是如果镇守一方却还是有不少的差距,更何况他的性格太过急躁刚猛,有刘备约束着还行,如果没有刘备在身边的话,凭他的性格根本就无法让人放心镇守一方。

    至于其他武将,陈到虽强,却是亲兵统领,须臾不能离开,郝昭能力虽出众,资历却是不够,所以,刘备军中根本没有十分适合坐镇一方的将才,也正是因为这样,刘备当初才决定乘机痛打落水狗,彻底消灭韩遂的势力,彻底安定河西之地,这样一来,他就算是找出一个能力稍差的将领,比如刘封这样的小一辈将领,也能比较轻松的镇守河西。

    其实贾诩脑中所想,和刘备所考虑的完全一样,只是刘备没有想到阎行竟然如此没用,在韩遂大军纷纷投降之时竟然还没有把韩遂给留下,导致他出逃羌胡,给自己带来如此大的隐患。

    与此同时,刘备的脑中也充满了疑惑,韩遂难道不知道他倾力进攻自己的武威,会让刘琦渔翁得利吗?此人也是一个极为聪明睿智之人,如何能够想不到这一点?可是既然想到了还要这样做,他就真的难以理解了。

    “或许韩遂看到刘琦在金城势大,凭他麾下的力量根本不足以攻取金城,这才转而进攻武威,企图获取发展的空间。”诸葛亮好像是猜到了刘备的心思,不由轻轻说道。

    “可恶的韩遂,他这一回来,孤辛苦攻打半年的武威恐怕就要拱手让人了。”刘备不由得心中狂怒,拍案说道。

    诸葛亮也是一脸的无奈,虽然他竭尽心智的想要保住武威,最后总算是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让双方暂时保持了一种平衡的状态,只要己方安心发展生产,恢复力量,相信不出几年,大军定然能够再次反击,夺取整个凉州地区,可是没想到就在这时,却忽然听到了韩遂大军出兵报仇的消息,这让他如何不感到郁闷难平?

    略略叹息了片刻,诸葛亮忽然抬头说道:“主公,其实有的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不如索性大度点,将整个武威让给韩遂,呵呵,只要韩遂占领了武威,接下来相争的就是他和刘琦之间了,我们完全可以坐山观虎斗,待得他们两败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