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居超品-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八,你太冒失了,大少爷说过,这东西就是一个恶魔,平时根本不能够接触他们,所有的操作完全都要按照规定进行,你怎么如此大胆,竟然去碰它们?”。李喜也凑了过来,开始指责小八。这东西轻易对不得的。

    小八先是挨了一脚,李喜又来斥责他,这些他都生受了,只是他依然有强烈的好奇心:“大少爷,这东西都是什么啊,你们说的这样厉害?”。

    这团黑糊糊的东西就是罂/粟膏。

    罂/粟的原产地是西亚地区,早在六朝时,即已传入中国,并有种植。但罂/粟种植并不广泛,至唐朝时还作为贡品从国外贡至。有关罂粟的材料,也是在唐朝时多了起来。

    与此同时,罂/粟的种子也由阿拉伯商人携入中国,中国的部分地区也开始种植了。不过,当时罂/粟的种植,纯粹是为了观赏和药用,而不是把它当成毒品吸食。

    直到明朝末年,罂/粟花仍是名贵稀有的佳花名木。

    上次孙善人利用此物控制地方乡绅的时候李凌就留意了,只是孙善人被锦衣卫的人带走,他连审问的机会到没有,罂粟到底是从哪里得到的就不得而知了。

    李凌带领船队来东瀛的时候他就暗中吩咐大昌钱庄的各掌柜帮忙寻找此物。

    这些人分布在大明各处,打探事情是最好的帮手。

    “原来这东西就是孙善人所用的毒物?”。小八听了李凌的介绍,他赶紧到外面清洗自己双手去了。

    当初那些被控制了的乡绅们痛苦的模样他可是历历在目。这东西他可不敢沾染。

    巧云大家可是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戒掉这东西的。

    大昌钱庄想要在东瀛经营的业务很广泛,银矿开采,芙蓉膏,甚至是人口买卖都在计划之列。

    他们的第一个合伙人是陆成,他有野心,又有千叶氏的势力做后盾,是一个不错的投资对象。

    李凌相信,只要加大在对方身上的投入,陆成一定能够在东瀛掀起腥风血雨。

    大昌钱庄也能逐渐东瀛生根发芽,兴盛起来。

第一百六十八章落幕

    肥前国三大家族当中,大内氏的势力最大,千叶氏次之,少贰氏最弱。

    李凌假传幕府的旨意引起了各地的混乱,肥前国周遍的几个国家对其虎视耽耽,都想在这块肥肉上咬上一口。

    实力强大的大内氏此时本应该出面才对,只是他们的代理家督刚刚战死,家督在京都还没有回来,缺乏主心骨的大内氏自然无法担起这个责任。

    这副重担自然就落到了千叶氏身上,家督千叶勉不慌不忙的调集着人手,集结着队伍准备迎战。

    千叶勉如此的有恃无恐,盖因为千叶氏已经和明使李凌达成了共识,双方展开了全面的合作。

    大昌钱庄提供资金,暂借给千叶氏三十万两白银用于重新组织军队。

    另外李凌答应有他亲自出面约束现在在肥前国大肆抢劫的明军,让他们停止种种强盗般的行为。这样千叶氏就可以不用顾及明军,滕出手来这种对付周边各国。

    作为回报,千叶氏答应转让他们所控制地区的矿石开采权,其中包括银矿的开采权。

    这些矿产的开采权全部都落到了大昌钱庄的手里。

    无数从明国而来的专业探矿人员进入了肥前国,开始对其中的矿区进行严格的检查,制定出一整套可行的开采方案,不久的将来,许多银矿将会被明国人所开发。

    由李凌出面,那些团练使们自然不能不给李凌面子,他们不得不停下了抢劫活动。

    王团练虽然心中不服气,但他还是命令手下们暂停抢劫行为,说实话,他现在所剩下的船只不多了,要是再肆无忌惮的抢劫下去,能不能将这些东西运回明国去还不一定。

    “李解元,你让我们不抢劫肥前国的东西,我答应了,但是你多少也要给我们一些补偿吧,我的军队曾经受到了重创你又不是不知道,回去以后我怎么向父老乡亲们交代?”。王团练瓮声瓮气的说道。

    他此时心中还憎恨着李凌呢,若非李家船队不救他们。王团练怎么会有如此大的损失。

    其他几位团练使见有人如此明目张胆的向李凌提出了要求,他们都露出了一副寄希的样子。

    这些团练虽然没有遭受多大的损失,甚至是一直在李凌的身后抢夺战利品。但是他们也希望能够获得一些补偿。

    “大家不抢劫了可以做正当生意嘛。需要长期投资的项目就不说了,我想你们也见到了,现在整个东瀛战火连天,百姓衣食不保,甚至有些地方是易子而食,你们完全可以好意收留这些独女,将她们带到明国在大家族里做个丫鬟也是好的,总归是保住了一条命吧!”。李凌高深的笑了一声,开始“指点”王团练这些人。

    团练们眼睛一亮,他们终于又发现了一条生财之道。

    在大明,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可以卖到几百两一个,若是挑选一些漂亮的女子运会大明,这可比抢夺一些民居里的杂物来的痛快。

    “好,多谢李解元指点,这次若能度过危机,改日我丁当登门拜谢!”。王团练找到了一个赚钱的方法,直接离开陆府了。

    他心中还另有自己的小算盘,东瀛这么大的地方,找一些模样标致的女孩子当也不太难。

    只要自己准备了足够的“诚意”,那些死了后辈的世家大族掌权人应该不会过分为难自己,毕竟战争哪有不死人的?

    其他团练使也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大家结大欢喜!

    千叶勉也很高兴,只要自己兵强马壮,就可以不停的扩充地盘,至于那些矿物开采权他是不放在心上的。

    整个东瀛的探矿技术都非常差劲儿,肥前国能够开采的几个小银矿都掌握在三大世家的手里。明人取得了采矿权又如何?难道随便找一座山来就能挖出银子。

    就算是明人开采出了矿物又如何,他是陆成而不是真正的千叶勉,何必抱着自己用不了的死物不放?还是用它换取一些实在的利益划算。

    千叶氏家信心十足,准备迎战外敌人的时候,大内氏的家督大内义兴从京都回来了,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复和明使的关系,并且明确表示他要和大昌钱庄合作的意愿。

    大内氏想修复和明国的关系,少贰氏也是如此。

    肥前国三大世家都选择和明人合作,整个国家的采矿权完全落入了大昌钱庄的手里。

    邻国眼见肥前国一点点的强大,他们迟疑了,一边慢慢扩充自己的军队,一边暗中和明人接头,希望他们也给自己一点支援。

    双方经过多次试探以后战争终于爆发。

    只是此时他们的实力已经大致相当,很难快速分出胜负,只能慢慢的打消耗战。

    每都一方势力急速下降的时候,大昌钱庄就会暗中帮助他们。几个国家都被深深的拖入了战争的泥潭当中。

    其他各国也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几乎所有的大名都知道了大昌钱庄这样一个特殊的存在。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借钱给需要银子的大名,只是需要稍微附加一些条件而已。

    在战乱当中,一种叫做福寿膏的东西慢慢在富人当中流传了起来,吸食以后就会觉得身心爽利,暂时忘记诸多烦恼。

    这些东西一经出现就遭到了吹捧,许多守护大名也喜欢上了福寿膏。

    ****随之而来的却是贫苦,许多家庭因而破碎。不过不要紧,如果家中有女童的话,那么这家人就可以多一条活路了。

    大明朝的许多达官贵人都到东瀛来挑选使唤丫头,只要将女童送到明人的船上,女童就会被送到明国的大户人家,以后衣食无忧虑,到年纪之后还可以在明国择人而嫁。

    这是一条光明大道。

    女童的家人也可以得到几两甚至十几两银子,若是长相美艳动人,家人可以得到更多。

    一时间贫困之家闻风而动!

    东瀛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时近春季,李凌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可以回去了。

    沿途的岛屿上都驻扎着大明朝廷派过来的军队,再无威胁可言,船队顺流而下,直奔明国而去!

第一百六十九章回家

    “大少爷,我还是留在东瀛吧!”。马强终于下定了决心,他向李凌建议道。

    现在整个东瀛开始大乱,李凌所有的棋子都布置好了,临近年关,他们是时候回去了!

    大少爷在东瀛花了那么大的心血,这里必须有人看着,大昌号的掌柜有是一个年轻人,在生意上在行,至于其他方面就不能尽入人意了。

    马强主动要求留下来,他只想想为李凌分担忧虑而已。

    “李大人,我也留下来吧!”。沉默了很久的安东尼奥也开口了。

    李凌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跟着他也许并不能完全的发挥自己的才能。

    东瀛是一个广阔的舞台,这位西方过来的小伙子心动了。

    李凌点了点头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人各有志,李凌根本不愿意强迫任何人。

    宋路父子是必须要留下来的,他们两个独特的手艺在这里可以得到完美的发挥。

    李凌又为他们挑选了几百名愿意留下来的士兵。

    这些人的主要任务就是分化拉拢各制令国的守护大名,尽可能的破坏东瀛的武装力量。

    东瀛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时近春季,李凌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可以回去了。

    沿途的岛屿上都驻扎着大明朝廷派过来的军队,再无威胁可言,船队顺流而下,直奔明国而来!

    大半月以后,船队终于到了宁波府!

    陆湘在此下船回去寻找她的哥哥,她们的父亲还活着,而且做了千叶氏的家督,不知道陆云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会怎么想?

    李凌并没有在宁波府停留,他们一路向被到了盐场附近。

    回到李家盐场以后,小八一头就扎进了自家的礼堂里开始祭祀自己的父亲:“爹啊,儿子已经为您报仇了,大少爷不负重托,将倭寇彻底给剿灭了!”。

    李凌也恭恭敬敬的在小八父亲的灵位前上了一柱香:“李伯,您安息吧,小七的事情真的有些对不住,您放心,我会照顾好小八的!

    这次出海,小八从盐场附近招募了三千余人,他们经历了大小战役十余次,几百人伤亡。

    “小八,所有伤亡的士兵都要做好抚恤工作,凡是死亡的士兵,每家补偿五十两银子,受伤的要给二十两银子!”。李凌向小八吩咐道。

    乡亲们跟着他在海上颠簸了多日,他自然要做到善后工作。

    百余艘战船就停泊在李家盐场附近的海面上,李凌命人将战船上的火器都卸下来放进了李家盐场。

    国之利器不可轻易示于人也!

    李凌重新回到李家的时候已经是岁末了,距离除夕不过几天的时间。

    李解元从东瀛回来的消息传出来以后,不少学子前来拜访。就连县尊大人也请他吃了一顿饭。

    “后生可畏啊!”。县令大人拍着李凌的肩膀说道。语气中充满了亲切。

    这也难怪,吏部的公文已经下来了,来年他就要到南京去任职了,虽然只往上面升了一个品级,但是对他来说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官职的调动就意味着他已经进入了上司的视线内,以后想升官就比较容易了。

    他自然知道这些都是李凌的功劳,当初是李凌在最为危急的关头接下了孙善人的烂摊子,不仅是当地乡绅免受巨大的损失,而且让两位考评使十分的满意,县令这才有了升官的可能。

    “来,我提前祝福贤侄在来年的会试当中再传佳音了!”。县尊有些感慨的祝福道。

    李凌的前程是注定的,这几个月的海上漂泊生涯,虽然不利于他温书,但是清剿倭寇的巨大功绩却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政/治资本。

    只要他过来会试,殿试就不是问题,他的进士功名唾手可得!

    简在帝心,这就是他辛苦几个月所得到的最好回报。

    县尊心里默默的想着,也许自己以后还需要眼前这个年轻人照顾了。

    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两人之间的关系也更加深厚了。

    以前县尊大人视其为自己的弟子,将他当作后辈来看待,这次却不一样了,李解元要去京城参加会试,一旦成功,他将要跨入大明官场。

    县令这次将他当做同辈来对待。

    李凌辞别了县尊回到烟雨楼的时候,他遇见了一个自己不愿再见的人。

    周氏已经在那里等候他很久了。

    李凌抬眼望了望周氏,她依然是衣着华丽,但是几个月不见,她脸上却多了一份沧桑的感觉,她有些疲惫了。

    “无事不登三宝殿,他来我这里做什么?”。李凌有些疑惑了。

    玲玲见大少爷十分疑惑,她也只是摇了摇头并没有说什么,有些事情她虽然知道,但是却并不愿意说出口。

    “大少爷,以往都是我的不是,您别和我一般见识,看在李明是您弟弟的份上,请大少爷再帮他一次吧!”。周氏开始哀求道。

    自己的儿子总是好的,以前的周氏总是认为李明的本事并不输于李凌,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李明也一定会在科举上有所作为的。

    李明托哥哥的关系进了县学,周氏本来很高兴,但是她没有想到的是这恰恰是她噩梦的开始。

    县学里进行几次模拟考试,考试内容都是县试当中常出的题目。

    出人意料的是李解元弟弟的答卷居然毫无可取之出,甚至有先生直言不讳的指出以李明现在的水平想要在县试中过关简直是痴人说梦,根本就是可能的事情。

    “大少爷,县令大人这么看中你,求你和他说说,让明儿通过县试吧!”。周氏又开始苦求。

    她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李明天资驽钝,科举无望的消息传出来之后,街坊邻里对他们娘俩的态度全部变了。

    这些人不再可以恭维他们,而是对周氏冷嘲热讽,恶语相讥。

    更为严重的是李明的未婚妻对她们母子的态度也起来变化。王金桂整天暗中隐晦的讽刺她们,令周氏苦不堪言。

    “周姨娘,这样的话就不要再提了,县尊大人是不会为我而格外对待李明的,更何况我也不会开这个口!你还是多劝劝李明,让他用心温书吧!”。

    想要考中秀才,要经过县试、府试、以及院试三次考试才行,李凌可没有那么大的本事为李明铺平后面的道路。

    “大少爷,您就行行好,帮帮李明吧,只要过了县试,我一定督促他好好努力!”。周氏依旧不依不饶的说道。

    二月份就要举行县试了,现在努力哪里还来的及?

    “既然明儿没有把握通过县试,那就不要报名了,省的给我们李家丢人!”。李父突然出现在烟雨楼,他丝毫不给周氏留情面:“还有你,如果没事的话就待在桂花阁,要要到正房来,更不要来烟雨楼来打搅凌儿!”。

    李父一出口就将周氏判了死刑,他心里只装着自己儿子的前程,再也放不下别的东西了。

    周氏的脸一下子苍白起来,她没有想到李父居然如此绝情,将她的希望彻底堵死了。

    她儿子这次童生试没戏了,周氏也变得抑郁起来。她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绝望。

    身边有人经过的时候,周氏总以为对方在议论她。

    她真的不敢出桂花阁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周氏就病倒了。

    二月初就要举行春闱了,李凌只在家中待了几天,春节一过,李父就打发李凌起程进京了。

第一百七十章京师,我来了

    李凌只在家中待了几天,就汇合了小八前往京城,两人骑着骏马,一路上风尘仆仆,终于在距离会试半个月的时候赶到了京城。

    两人找了一家客栈住下之后,李凌决定先到国子监去看看,毕竟现在他是两眼一抹黑。连谁是主考都不知道。

    明朝时期行使双京制,在南京和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而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北雍”。

    “北监”作为古代中央大学,历来倍受国家重视,多有修建,尤其经永乐、正统年间分别进行的大规模修缮,形成了今天的建筑规模和格局,占地极广。

    国子监的规模很大,想找一个人非常的不容易,幸运的是这天恰逢修沐的日子,学生们都不用上课。经过反复的打听,李凌两人终于找到了徐来所住的宿舍。

    不过看样子徐来的处境并不是十分美妙,他正在被几个室又围攻,李凌和小八刚刚到达门口,就将里面的对话听了个一清二楚。

    “我说徐来,你小子管得也太宽了吧,刘司业怎么对待儿媳妇是他自己的家事,你何必参合在当中?”。

    “幸好刘司业不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若非如此,你还想在国子监安心的学习下去?你做梦吧!”。

    “是啊,徐来,刘司业的所作所为是过分了些,可是连祭酒大人都对此不闻不问,你又何必逞能?”。

    屋子里乱糟糟的,室友们的话几乎全部都是针对徐来的,也不知道这小子到底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你们至于吗?我不过是为马姑娘说句话而已,你们用不着如此针对我吧?就算是刘司业再小气,我只不过发两句牢骚而已,他总不至于针对我吧!”徐胖子终于开始自辩了,不过他的解释只引来同学们几声唏嘘而已。

    看来这个刘司业在学生们心中的确是一个小气的人,他很有可能因此报复徐来。

    不过徐胖子身份特殊,想必不会将这个刘司业放在眼里吧。

    “徐胖子,你到底做了什么人神共愤的事情,惹得大家如此针对你?”。

    李凌的突然出现让房间里的几人很是吃惊,不过随即这个些监生们就反应过来了!

    “李凌!”。

    “李解元!”。

    监生们纷纷叫喊起来,大家都是认识李凌的。

    李凌此时也认出了和徐来住在同一个宿舍的监生,他们都是应天府的举人,而且大家都是同年。

    “是你们啊,我还以为大家都和我一样临近科考的时候才来京城呢!!”。李凌随意起来,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