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斗在甲午年-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且他的大儿子李经方当了多年的东洋总领事,哪里能不知道东洋有七个师团,近十一万的精锐陆军。

    所以他才不愿意打下去,希望泰西诸国能站出来调停。

    前两天,一腔热血然,然而却幼稚不堪的皇帝还来口谕,说是四路大军入朝和叶志超汇合以后,能不能大举反攻,一举把东洋人赶下大海?

    李鸿章的回复是:守城尚可,反攻至少需要三万兵力。

    李鸿章对自己的淮军还是很有信心的,而且前段时间的‘牙山大捷’,打的东洋陆军狼奔豕突,就是一个响当当的铁证。

    如果朝鲜只有两三万的东洋军队,李鸿章绝对有信心让叶志超出击,把他们赶出朝鲜。

    可是假如东洋如同何长缨说的那样,来了十数万兵力怎么办?

    叶志超的这两万多淮军是精锐不假,然而并不是刀枪不入,以一敌十的天兵!

    所以现在防守平壤,等以后再见机行事,才是最稳妥的上策。

    “安之此话有理,不过也无需过于夸大东洋的军力。”

    一旁的张佩纶接口说道:“在我看来,叶提督这两万余人的兵力,不敢说反攻汉城,守住平壤绝对绰绰有余。”

    这个问题,李鸿章在私下和儿子女婿讨论过很多次了,所以他就笑着对女婿说道:“幼樵,好好点拨点拨这个何大炮。”

    李鸿章这句幽默话一说出口,包括一脸不爽的丁汝昌都笑了起来。

    “据我所知,东洋人在朝鲜集结了大约一万过半的兵力。”

    张佩纶也潇洒的站了起来,指点江山的激昂说道:

    “东洋人这一万五的兵力,假如敢到平壤城下挑衅,叶提督甚至可以直接指挥大军一口吞了他们;怕就怕他们不上钩,而是停在汉城各地节节布防,然后徐徐从国内调兵遣将;不过假如真的如此,我大清也可以从容于国内各地调兵赴朝,予以决战。”

    看着张佩纶那一副风流倜傥的狗头军师模样,何长缨真想问‘诸葛兄台,您的扇子呢?’

    得,哥废了这么多的口舌,话都说给狗听了!

    何长缨这时才算醒悟过来,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自己和李鸿章他们这些人之间,有着强烈的信息不对称。

    他知道叶志超在即将到来的平壤守卫战里,一触即溃,败得那是落花流水惨不忍睹。

    可是现在李鸿章他们不但不知道,反而自信的认为假如东洋人敢冒然在平壤城下集结,叶志超就能像陆铁腿说的那样,反掌把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东洋罗圈腿一举歼灭。

    这个时候的清朝,举国上下还沉睡在1885年,大清陆军打败泰西强国法兰西的荣光里,更是骄傲的认为自己的北洋水师亚洲第一,在东亚海面儿,无人可敌。

    小小的东洋岛国,更是疥癣之疾。

    直到不久以后,北洋舰队被东洋的联合舰队全歼在威海卫。

    平壤,辽东半岛,鲁东半岛,环渤海湾,被东洋的陆军打得一片狼藉。

    这些朝廷大佬和举国上下的民众才会陡然醒转:不知何时,当年这个亦步亦趋跟在大中华的屁股后头,邯郸学步的小邻居,居然已经长成为一个逆天的存在!

    这些在铁屋子里昏睡着的家伙们,光是呐喊是喊不醒的,只有让那些东洋人把他们打疼,打哭,打的满脸是血,才能把他们打醒吧?

    何长缨不觉有些气馁,心里无奈的想着:算了,现在只能用最后一招了,看我的无赖**!

    “中堂明鉴,小子当年在肥西常闻大人投笔从戎,创下了不世功勋,安之常常心不胜向往之,所以两年前来津门投军;现在东洋跳梁小丑胆敢犯我天兵,安之恨不能插上翅膀飞到平壤,和我仁字军的旧部同袍合契灭敌,请中堂万万恩准。”

    何长缨又是一个打恭礼拜了下去,只这一会儿,他都快拜晕了。

    “哈哈,安之现在才算说了实话。”

    李经方看到何长缨终于承认东洋人不堪一击,他之所以要求去朝鲜,就是抱着和自己原来一样的心思,就笑了起来。

    李鸿章斟酌了一下,觉得主动要求去朝鲜的何长缨,相比较于自己手下的那些一说去朝鲜就哭丧着脸叫苦的丘八来说,即使何长缨有着自己的小算计,也是值得肯定的。

    名利名利,这天下的事儿,没有名利谁愿意动腿儿?

    要知道战场险恶,即使他何长缨是为了名利,可他总是货真价实的拿着脑袋去朝鲜,面对东洋人的枪炮不是?

    李鸿章满意的对何长缨说道:“安之,也要去平壤也可以,不过兵弁,老夫最多只能给你一个哨的兵力。”

    成了!

    在这一刻,何长缨兴奋的心脏都几乎停止了跳动。

第五十四章 兵点将

    “启禀大人,拱卫京师津卫乃头等大事,安之不敢染指津门防军;现今国战当头,据安之所知,武备学堂和水师学堂的学员们无不群情激愤,一心要上战场,为国杀敌立功,都已无半分安坐于讲堂,应付学业的心思。”

    在此之前,何长缨最为担心的就是怕李鸿章舍不得武备学堂和水师学堂的学员去牺牲,现在看来自己有些多想了。

    既然李鸿章他们都认为平壤固如泰山,自己依着锻炼学员的名义,想方设法把这些学员拉到朝鲜练练兵,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古人云:读千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王阳明曾经说过知行合一,现在这些年轻的学员们,有知识,有热血,有本领,唯独缺这一个‘实践’;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道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安之恳请中堂大人恩准,派伯行大哥领军,带武备水师学堂的学员们去朝鲜练兵。”

    唉,说到这里,何长缨心里郁闷啊:又是一个半膝跪!

    听到何长缨嘴里说到‘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道理的唯一标准’,张弼什似乎有些诧异的看着何长缨,眼睛里露出奇怪的眼神。

    “经方?”

    李鸿章有些发愣的看看半膝跪着的何长缨,又看看自己坐在那里也有些发愣的大儿子,心想着说事就说事儿,你小子怎么把我儿子给扯进来了?

    还有这小兔崽子嘴里的‘伯行大哥’,是平常的客套称呼,还是有着怎么着的故事?

    看着父亲望过来的目光,李经方有些脸红的解释道:“父亲,前晚和安之在酒楼越说越投缘,就有了口头上的结义之议。”

    “胡闹!”

    李鸿章被大儿子的话弄得哭笑不得,你一个都快四十岁的人了,和一个毛头小子称兄道弟,

    说出去也不怕被人嘲笑?

    一定是马尿喝多了乱说话,结果又被这小兔崽子爬杆儿上架套住话了。

    李鸿章看到了自己儿子眼底的渴望,心里不由的一软,就笑着望着何长缨问道:“既然平壤安稳,带些学员过去历练见识,也不是不可;只是安之为什么要抓经方的壮丁?”

    不抓不行啊,不抓你舍得让我领兵,能别提后面的军械钱粮。

    何长缨恭敬的对李鸿章说道:“伯远大哥当过几年东洋的总领事,对倭事了如指掌,而且出生将门,领兵运将想来也是极熟识的;安之年少,身后少不了得有一根老成稳重的定海神针来压阵。”

    “定海神针,你个小兔崽子把他捧得这么高,也不怕掉下来摔死了?”

    李鸿章扶须而笑,望着自己的大儿子说道:“你愿不愿意去朝鲜?”

    “中堂,为国分忧这是儿子的本分。”

    李经方心中大喜,连忙站起来走到大堂中央跪下,说的那是一脸的大义凛然。

    “行,就这么着吧;平壤城现在正缺一位文职的领事,经方你就暂且挑下来。”

    “儿子遵中堂旨!”

    李经方高兴的心里都快乐出了花,心想着安之这个小老弟果然够义气,不枉自己在吴育仁的手里把他的脑袋从法场上救了下来。

    “安之,你就暂领一个协办守备的差事;武备学堂和水师学堂的事儿你和楚宝交涉,津卫练军那一哨的兵弁我也给你,这事儿经方你去找吴从起去讨要,不过等学生兵回来以后,少了人数,我可唯你何长缨是问。”

    “属下遵中堂旨!”

    何长缨老实的跪谢,却不敢接李鸿章的话。

    天知道这场平壤之战打下来,还能活多少的学员兵。

    说的难听一点,这炮弹可不长眼睛,去了朝鲜,他何长缨都不敢保证自己能完好无缺的活下来。

    不过既然重活在这个大时代,不做一些事情,不去博一场,何长缨又岂能甘心!

    “中堂,水师学堂的学员可是咱们北洋水师的储备种子,七年学制,这六七年才毕业86名学员;战场上瞬息万变,再说这些学员学的是驾驶和管轮,在陆地上简直就是全无用处的浪费。”

    丁汝昌看到何长缨这个小兔崽子,居然把嘴巴伸到他碗里抢食来了,本来以为中堂断然不会恩准,再加上刚才被这小子‘伤’的太深,就忍着没有说话。

    谁料到这个奸猾小子,精明的把李经方给推出来了,硬是让他给说成了,丁汝昌也就急的顾不得脸面,连忙出声提出异议。

    “这个”

    听到爱将丁汝昌这么说,李鸿章也不禁有些迟疑了。

    “中堂,以我看来不如让这些学员自行选择,愿意去朝鲜练兵的就跟着安之去练兵,不愿意去,想继续在学堂好好学习的,就让他们在学堂继续学习;不然这一来一回几个月,武备学堂和水师学堂的洋教习们都可以回国度假了。”

    tm的这个张幼樵真是一个搅屎棍!

    李经方心中不由的大怒。

    虽然何长缨说是让他带领这营学员兵,不过父亲既然委了他平壤领事的文职差事,那么这营学员兵就不归他插手了。

    可是何长缨敬了他李经方一尺,这边张佩纶就这么阴了何长缨一道,何长缨又不知道自己和这个妹婿历来不对路,岂不心想自己不仁义?

    “父亲,历来只有将点兵,哪里有兵点将的道理?”

    李经方立即表示反对。

    何长缨不动声色的看了张佩纶一眼,正对上他笑吟吟的带着一丝戏谑的眼神。

    说心里话,何长缨真的很感谢张佩纶的这个提议。

    他的这个折中的提议,就使得自己巧妙的绕开了丁汝昌的反对,而且通过兵点将,正好可以把那些立场不稳的家伙给刹下去,反而能使自己的队伍更加的纯粹凝练。

    然而何长缨却不敢表示高兴,他要是一高兴,指不定丁汝昌又要出什么幺蛾子了。

    “禹廷,你看如何?”

    李鸿章偏头征询丁汝昌的意见。

    “好,只要他何安之能把人拉走,就是他的本事,我没二话好说。”

    丁汝昌笑着说道,心里想着待会就差人让严复去我提督府上走一趟,我让你何长缨在我海军学员面前丢一个大大的脸面!

第五十五章 诗以明志

    “中堂大人,既然是兵点将,安之再斗胆想请电报学堂,医学堂,还有博文书院的学员们,都来点一点安之这个将。”

    既然李鸿章丁汝昌让何长缨接招,他倒不介意再提出一个小小的建议。

    在近现代战争之中,战地医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战场基础配备。

    这是对战士生命的基本保障和尊重,也能使士兵们没有后顾之忧,不怕流血负伤的奋勇杀敌。

    而电报则是一种能站在制高点的信息战,在千变万化的战场运动战中,可以始终牢牢的握紧自己五指所有的兵力,用狼群战术将敌方的孤立军队进行逐一蚕食。

    这在大军团的协同作战,还有海面舰队间远距离超视距的联合指挥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虽然此时无线电通信的奠基人,二十岁的意大利人马可尼,现在还在家中做着用无线电波打响十米外的电铃实验,可是十年之内,无线电通信将会成为世界主流的通信方式。

    何长缨虽然也不太懂得无线电发报机的具体做法,可是高中的时候他也是一个物理尖子生,对无线发报的基本元件和原理,还是多少有一些了解的。

    有时候技术的质变飞跃,往往只是隔着一层薄薄的窗户纸,捅破了这层纸,后面就会是一个全新的天地。

    所以他丝毫不介意和马可尼,特拉斯,在将来争夺一下无线电通信的专利权。

    要知道这不但是一个硬邦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且之后在世界范围内巨大的专利费,就能够给予何长缨带来巨额的财富。

    至于博文书院的这几十位学子,在课堂上同时接受中西文化教育,初看似乎个个文绉绉的手无缚鸡之力,然而他们却是何长缨设想的,构筑未来新军重要的一环。

    现在何长缨将要组建的这群学员兵里面,整体文化知识都比较高,所有的学堂都有洋教习授课,甚至都开设了外语课程。

    这些博文书院的学生似乎就显得没有什么用处。

    然而何长缨假如想彻底的打垮东洋人,还要阻止来自北方的沙俄帝国的东侵,让我中华不受外辱。

    将来他就需要掌握更多的军队,在那个时候,面对绝大多数都是目不识丁的泥腿子新兵,这些博文书院的学生们巨大的重要作用,就会慢慢的显现出来。

    一个没有灵魂,没有信仰的军队,一个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战斗的部队,是完全没有任何凝聚力的部队。

    就是一群稍有压力,随时都会炸营逃跑溃退投降的一团散沙。

    在军队里面,也不会形成任何真正的忠诚。

    明朝的将领为什么要认这么多的干儿子,养这么多的家丁,就是为了在打攻坚战啃硬骨头的时候,指望着这些‘自己人’能真正的舍得卖命。

    北洋陆军不过是区区十余万淮军,为什么分出了‘铭军’‘盛军’‘庆军’‘武毅军’‘仁字军’大大小小十几个山头?

    其一是朝廷为了分化淮军的力量,让他们产生内耗,而不能动摇大清的国本。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士兵和军官目光狭窄,没有形成真正的军魂,士兵眼睛里只有什长棚长,而什长棚长的眼里只有哨官哨长。

    这样层层推进,一个总兵假如指挥超过十个营头的军力,不用外敌来打,军营里面各种的营苟内耗纷争,就能把这支队伍搅散。

    在甲午战争之中,东洋的一个扩编师团,人数接近三万余人。

    他们为什么调兵遣将如臂使指,就因为他们在军队之中形成了一种所谓的大合魂:

    勇气,坚定,对天皇无限效忠的忠义精神。

    而明治也是一方枭雄,带头节衣缩食,民间甚至流传他一天只吃一顿饭省钱来给海军买军舰。

    所以当时的东洋百姓承受着大清民众四倍的赋税,而毫无怨言,大批的东洋女子漂洋过海到大清,到南洋去卖春挣钱,然后把银子汇回东洋,变成军舰,大炮和子弹。

    然而反观大清,慈禧正在忙着修院子,光绪急着夺慈禧的权,主管财政的户部尚书翁同卡着李鸿章的脖子不亦乐乎。

    别的文臣武将无一不都是忙着升官发财玩女人,到处都是一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末世荒诞图景,而独独忘了这个国家!

    既然‘国不知有民’,那么同理,‘民也不知有国’。

    所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龚半伦敢理直气壮的对恭亲王奕诉说道:“你骂我是汉奸,我看你是国…贼。”

    所以到了庚子战争时,八国联军进军京城,沿途的百姓纷纷看热闹的看热闹,做生意的做生意,有力气的就帮八国联军拉军船,用独轮推车帮着运送物资,捞银子。

    现在举国上下麻木不堪,明智清廉上进为国者寥寥无几,所以何长缨就得启用一些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激情的知识分子,来教导这些目不识丁的士兵。

    喊醒他们。

    给予他们目标,理想,无畏,勇气,和忠诚。

    告诉他们为谁而战?

    为何而战?

    不是为了地主老财,不是为了官员恶霸,而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崛起而战斗,为了自己父母妻儿兄弟姐妹的尊严,生存,和幸福而战斗。

    这支队伍才能形成自己不朽的军魂,击不穿,打不烂,成长为一支战无不胜的铁血钢军。

    “呵呵,安之倒是好算计;准了,只要你有这个能耐,半个津门卫的年轻人你都可以给我拉去平壤城。”

    李鸿章笑着对大儿子说道:“经方,你和安之楚宝去花厅细议,这里我和弼什,禹廷,杏荪还有要事商议。”

    何长缨和李经方张士珩匆匆议完事情,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他谢绝了一脸兴奋的李经方的邀请,手里提着李经方给他弄来的五品官衣顶戴印章腰牌,还有厚着脸皮借十两,然后李经方哈哈大笑送的一百两光洋,走出了总督府衙。

    明天他还有一天的自由时间,后天早上将会到武备学堂,让那些学员们点将。

    “哈哈哈哈。”

    何长缨虽然一直极力的忍耐,走出总督府衙还是忍不住的放声大笑起来,弄得站岗的戈什哈,沿途的行人,还有还没来得及绕过照壁的李经方表兄弟,都跟看怪物一般的瞅着他。

    “卧槽,太得意忘形了;这要是传到丁汝昌耳朵里,还不知道要怎么用‘小人得志’的话来腹诽我;更严重的是以后被有心人传出去,岂不对我的‘圣明’英姿有损?”

    何长缨想了一下,决定还是凭借着穿越者的先天优势,剽窃一首小诗来刷刷名声罢了。

    于是,何长缨傲然长立的咏诵道:

    独立雄无敌,长空风万里。可怜此豪杰,岂肯困樊笼?一去渡沧海,高扬摩碧穹。秋深霜气肃,木落万山空。

第五十六章 给鸡洗澡

    “这小兔崽子,合着跑到我总督府门口刷名望来了。”

    听到儿子笑吟吟的朗诵了何长缨刚才在府衙门口赋的诗句,李鸿章简直是哭笑不得。

    一边坐着的丁汝昌几人也是一脸的扭曲,连总督府都成了他博名声的道具,这小子的胆儿还真是不是一般的肥啊!

    “不拘小节,此乃真名士风流;”

    张弼什笑着说道:“中堂,不知后天点将,弼什有没有这个荣幸,去瞻仰一下何守备的风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