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雍正皇后种田记-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午饭呢!”

  衲敏笑着瞅了碧荷一眼,“看看看看,你倒来做人情了!反而显的本宫不通情理!罢了罢了,都回吧!回去以后,好好孝顺父母!”

  五人齐齐脆声答应。王五全也领着小太监,抱着丝绸,一人两匹分下去。碧荷怕她们拿不动,又叫几个小宫人帮忙抱着,一直送到小宫门外头,这才告别而去。

  衲敏立在湖边,看着五人高高兴兴地往北走,极目远眺,深吸一口气,今天天气——真好!能回家——更好!

  碧荷送人回来,站在身后问:“主子,您看什么呢?”

  衲敏微笑,“看燕子。”

  “燕子?哪有燕子?主子又胡说!”

  “当然有燕子!你一来呀!就飞走了!”说完,衲敏对着湖面又笑了。

  碧荷站在一旁忍不住笑着开口:“主子,您笑起来真好看!”

  衲敏听言恻然,曾经也有人夸过她笑的好看,可如今,那人——唉,都过去的事了,还想他做什么呢?难得今天从这五个女孩子身上,闻到了几乎在圆明园中绝迹的、那股久违的“归乡”气息。衲敏不可避免、也不愿否认地想家了。

  接下来一连三天,雍正都歇在熹妃那里。三天以后一连两天,都歇在裕嫔那里。宫中风向,似乎又要变了。

  衲敏领着小宝、宝贝玩七巧板,一面吩咐多砸些核桃仁来给孩子们吃,一面看掌印女官在敬事房册子上盖章。等敬事房总管苏培盛躬身退下,庄大格格忍不住问:“皇额娘,这熹母妃她……”

  怡四格格赶紧拉她袖子,朝衲敏笑着开言:“皇额娘,我那儿还有个绣件儿没绣好,我们先回去了。”说着,硬是拉着庄大格格就往外走。

  等二人出去,衲敏才低头摸摸小宝脑袋,“乖,怎么办?我想家了!”

  又过了半个月,小宝两岁生日。衲敏因为思乡甚重,终于病倒了。说是病倒,其实就是没精神。叫衲敏自己揣摩,估计是更年期到了,加上似乎要绝经,精神不济,也是正常。起码没有到处发火得罪人,已经不错了。

  太医诊脉后,也都说要皇后多休息,禁忌寒冷食物,多吃豆类。衲敏放下心来,又怕更年期综合症发作,惹人厌,别说园中事务,就是小宝的生日,也都交给庄大格格和怡四格格办。熹妃这两天得脸,就想着要在皇后跟前表现出一幅恭顺谦和的样子来,主动跟雍正说,想帮着中宫办九阿哥生日宴。雍正想了想,便同意了,只说不可太过。熹妃高兴地答应,便热热闹闹准备去了。

  小宝生日,年妃送来四色表礼,年羹尧也托人给小宝送来一套《西游记》小人书。衲敏大致翻了一遍,便叫庄大格格和怡四格格先看,看完了再给小宝讲解。哪知小宝在一旁瞅见,巴巴地迈着小短腿过来,抱起一本,坐到炕桌前瞧的津津有味。庄大格格就问:“小宝,你知道这什么吗?看那么入神?”

  小宝嘎嘎笑着回答:“猴子!和尚!猪!”

  庄大格格拊掌大笑。怡四格格也抿嘴直笑。宝贝公主坐在炕上,抓着布老虎猛揍,一面揍一面鄙夷:“笨笨,那是猴子、野人、猪!”

  衲敏则陷入沉思,这俩孩子,太聪明了,聪明的不像同龄的孩子。该不会——也跟自己一样吧?想到这儿,衲敏反而释怀了:若是他们只是普通孩子,等到雍正九年,自己走后,不知道会不会再出个乾隆朝的十二阿哥;但如果他们的芯子是历经波折的大人,那么,一切,就都会有所不同。不说他们一定能扭转历史,但至少自保应该不成问题。

  丢开对孩子们未来的挂念,衲敏满怀思乡之情,便愈演愈烈了。到了五月初三,小宝生日那天,因为整日忧思,甚至连床都不想起。

  无奈小宝一大早就爬上床头叽叽喳喳。为了不让孩子失望,衲敏还是坚持起身。先到太后那里请安。乌雅氏太后这几日明了雍正放秀女回家的详情,开始跟熹妃针锋相对。本来是想撺掇皇后出面,不巧皇后又病了。今日一见,更是脸色苍白,浑身无力。乌雅氏太后便心疼了。

  别看老太太时不时难为皇后一下,但在大是大非前,乌雅氏太后还是很聪明的。皇后在,中宫便稳固,是国家之福。若是皇后不在,即使康熙朝曾经有过中宫多年无主,而后宫安宁的局面,但那不过是各方面势力均衡的表现。设想,如果康熙末年,仁孝皇后仍稳居中宫的话,九龙夺嫡之事,只怕根本不会发生。更何况,乌喇那拉氏心思单纯,不像齐妃爱耍小聪明,更不像熹妃面上谦恭,背地里给你上眼药,小肚鸡肠,连句重话都听不得。皇后对人,好就是好,不好最多躲起来不见你,从不惹是生非。有这样的儿媳,老太太日子好过。看见皇后病容,乌雅氏太后不由设想到,如果皇后没了,熹妃摄六宫事……老太太看看熹妃,那副低眉顺眼的态度,跟当年良妃可真像!不过没良妃长的好看罢了!如果这样的人入主中宫……天呐,那对慈宁宫来说,无异于灾难来临。

  出于对自身安危以及对皇后疼爱的考虑,乌雅氏太后说起话来,更加慈爱可亲,“皇后身子弱,就先回去歇着吧!哀家身边又不是没人伺候,哪里就劳动主子娘娘了呢!”

  熹妃也急忙跟着说:“是啊!主子娘娘,这儿有臣妾呢!九阿哥的生日宴,臣妾也已经吩咐人备好了。就等着时辰一到,就开席呢!”

  太后不轻不重地看了熹妃一眼,没说话。裕嫔、谦嫔都跟着装老实。衲敏懒得理她们斗法,扶着碧荷站起来,给太后行礼告退。

  到了外面,小宝吵着要走着回去。衲敏便叫王五全和奶嬷嬷紧紧跟着,自己扶着碧荷慢慢走。圆明园不愧是皇家园林,即使不看诸多景观,单看那金黄色的屋檐掩映在绿树之下,蓝天、白云、绿树、红花、碧湖,各种颜色相得益彰、相映成辉。看着小宝无忧无虑、欢快跑跳的身影,抬头,似乎听到田野里,那布谷鸟的叫声:‘布谷——布谷——布谷布谷——”衲敏觉得,内心的思乡之情,愈发严重了!

  到了中午,小宝的生日宴便摆在平湖秋月。本来按衲敏的意思,小宝姊妹几个加上自己随便吃顿饭就行了。谁知,熹妃居然把老太太也搬来,把其他嫔妃也叫来。乌雅氏太后是担忧皇后身体;至于其他嫔妃,呵呵,如今熹妃位份是妃嫔中最高的,又有个好儿子,她发话了,谁敢不来?

  衲敏陪太后坐在主位上,看着下头一个个小桌子上摆满各色珍馐佳肴,不免感慨:“这——太过了!”

  乌雅氏太后也皱眉,“是啊!九阿哥还小,怎么嫔妃们都来了呢!”

  幸亏雍正初年,后宫不实,除了妃位,就只有两个嫔位妃子和几个答应。即便如此,今日的耗费,也够寻常人家吃上两三年了。庄大格格和怡四格格带着小宝出来,后头跟着刚满周岁的宝贝公主。乌雅氏太后一看就乐了,怎么俩孩子都打扮的跟善财童子似的?庄大格格看宝贝公主的眼神就充满控诉:都是你!非要穿哥哥以前的衣服,看看,来晚了吧!

  等几位小主子坐定,宴席就开始了。小宝年纪不大,手劲儿不小,怀抱酒壶,蹬蹬蹬跑到太后跟前儿就给太后倒酒,一面倒还一面说:“皇玛嬷,喝了孙孙酒,长寿长寿,呃,”说不下去了,就瞧着怡四格格求救。怡四格格急忙在座下接话,“长寿年年有!”

  乌雅氏太后听了,顿时乐开了怀,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好,好,喝了孙孙酒,哀家也求个长寿!”说着,叫李嬷嬷重赏。

  衲敏没精神,小宝敬酒时,便以茶代酒。熹妃位高,得了小宝一杯酒,也跟着太后、皇后送上生日贺礼。至于裕嫔等人,则不等小宝屁颠屁颠抱着酒壶跑过来,早就把礼物奉上了。衲敏冷眼瞧着,暗道:这个小宝,这么会拍马屁,该不会是钮咕噜善保穿来的吧?要真那样的话,他跟小四子,可还真能“再续前缘”了哈!

  要不怎么有句话叫“莫在人后论是非”呢!衲敏还没腹诽完,小宫人端着盘荆酱羊肉,放到太后和皇后桌前。宫人急忙给二人布菜。乌雅氏太后笑着举起筷子,夹起来正要往嘴里送,就听皇后一声干呕,捂着帕子便跑了出去。碧荷、翠鸟吓了一跳,一个连忙跟着出去伺候,一个急忙宣太医。

  众嫔妃也顾不得吃了,都放下酒筷,悄悄议论。王五全甚至直接派人到御膳房查验今日菜肴是否有问题。

  乌雅氏太后举着筷子都忘了放下,想了半天,问翠鸟:“你家主子娘娘的月事,多少日子没来了?”

  翠鸟想了想,躬身回答:“回太后主子的话,主子娘娘说她大概要绝经了,所以,有两个月多,不到三个月没来了。”

  乌雅氏太后沉吟一下,旋即笑了,“我说呢!最近她的脸色那么苍白!去,不必在哀家跟前伺候了。催催太医,叫他们立马过来。”

  等衲敏好容易吐完,三个太医也背着小药箱气喘吁吁地跑来了。众嫔妃连同公主格格躲在屏风之后回避。只有乌雅氏太后抱着九阿哥端坐榻前,“不必行礼了,都好好给哀家看看,皇后这是怎么了?”

  衲敏吐的浑身乏力,歪在床上叫太医诊脉。过了一会儿,三个太医一面诊脉,一面互相使眼色。过了半天,乌雅氏太后要发火了,这才笑容满面地回话:“恭喜太后娘娘,恭喜皇后娘娘!皇后娘娘这是有喜了!”几天前给皇后请脉就觉得有喜脉征兆,只是当时不显,不敢随便说。就等着什么时候能确定了,讨个好彩头!这仨太医,可是贼到家了!

  碧荷、翠鸟听了,急忙张罗着换屋里的摆设;王五全急忙派人到九州清宴去报喜。庄大格格、怡四格格都齐声祝贺;小宝高兴地搂着太后叫:“我又要当哥哥了!我又要当哥哥了!”众嫔妃也都贺喜。只有宝贝公主,不情不愿地嗯了一声,依旧去揍她的布老虎。

  “有喜了?”乌雅氏太后连说几声“好”,“来人,赏!”太医们乐呵呵地抱着太后赏赐正要下去,衲敏急忙叫人拦住,“皇额娘,既然太医们都来了,不如,叫他们也给几位妹妹们请请平安脉吧?”没道理这两年只有皇后一人怀孕。要知道,就是熹妃、裕嫔也都不过三十多岁,谦嫔更是年轻。八福晋都能生下二格格,就不信她们怀不上!

  乌雅氏太后隔着屏风瞅了嫔妃们几眼,“既然皇后这么说了,几位太医,就再辛苦辛苦吧!”

  三人连说不敢,依次给众位嫔妃请脉。结果出来,乌雅氏太后的脸色就不好看了。不仅海答应怀孕三个月,就是她最不喜欢的熹妃,也有了身孕。

  海答应一听这天大的好消息,登时喜形于色。要知道,她跟着雍正四五年,总共就见了雍正三四面,连她自己都不敢奢望能怀上,还以为是身体太虚,致使信期不至呢!

  至于熹妃,乌雅氏太后不喜,在意料之中。衲敏听了,也觉得奇怪,这个孝圣宪皇后可真有福气啊!这样都能怀上。又听太医说,熹妃怀孕已快两个月了,这不是说自从她搬到圆明园就有了?牛!

  乌雅氏太后皮笑肉不笑地赏了太医以及熹妃、海答应。吩咐两人好好保重身体。海答应自然千恩万谢地感激太后。熹妃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反正在衲敏看来,脸上还是很高兴的。乌雅氏太后冷笑,妃位主每隔三天请一次平安脉,皇后脉象不显,是因为她毕竟年纪大了,太医不敢贸然确认。你熹妃三十来岁,怀了孕他们也不敢确认吗?看来,这宫务,不能再叫熹妃掌管了!

  乌雅氏太后虽然这样想,但她的权力,毕竟已经被雍正架空。皇后又不能操劳,一切,都得从长计议。

  衲敏没心情看她们你斗我、我斗你,跟太后说声累了,便窝到里屋睡觉。乌雅氏太后还指望皇后生下嫡子气死熹妃,急忙准了。

  乌雅氏太后带着众嫔妃出来,到杏花春馆又挨个敲打一遍。吩咐海答应搬到杏花春馆跟着她住,又笑盈盈地关照熹妃,“你是有了身子的人了!凡事不能太过操劳。往后有什么事,叫裕嫔、谦嫔她们做,也是一样的!”又专门叫裕嫔、谦嫔到跟前,“好好照顾你们熹妃姐姐。到时候,她再生个阿哥,也得叫你们姨娘不是?”

  裕嫔笑着答应。谦嫔则气的直咬牙,暗想:这个熹妃,为人最为小心眼,又会装,又能忍。就一个四阿哥,她背地里尾巴就翘上天了。要是再添个小阿哥,我们这些个低位嫔妃,还有活路没了!又暗暗埋怨皇后:干啥把宫权给她?就是给裕嫔,也比让熹妃掌宫强啊!

  衲敏则是呆坐在床上发呆:眼下时节,家里的麦子快熟了吧?院子里的葡萄,也该结果了吧?不知道,家里,可还好吗?妈,我想你!我好想你呀!

  雍正得到王五全报喜的信儿,先来看皇后。一进门,就看见皇后抱着膝盖坐在床榻上,隔着纱窗,望着湖面景色。满头青丝,或披在肩上,或垂在胸前;一行清泪,顺着苍白的脸,缓缓流下。

  74、镜花缘

  雍正做皇帝这几年,虽说路子走的艰难,但每次见到皇后,都能从她身上感到那股自然而然生成的坚定与平和,每次都能安宁心神。今日这一幕,如此柔软、如此悲伤,却是第一次碰见。四四深吸口气,摆手叫高无庸、碧荷等人出去,走过去,坐到衲敏身边,柔声问:“皇后,你怎么了?”

  衲敏其实早就知道雍正进来,只是,她仍然沉浸在思乡的情绪中,还没缓过神。等她想好了如何应对雍正,四四就坐到身边了。衲敏伸手抹干眼泪,就要起身给雍正施礼。雍正四爷急忙拦住,“你有身子,就别折腾了!”又问,“怎么哭了?可是谁惹你了?”

  衲敏急忙摇头,“没人惹我。大伙儿都把我当宝贝似的!就连小宝都知道不叫我到处走动。没人惹我。”说着,把刚刚收回去的泪,又挤出一串下来。

  雍正急了,“这是怎么了?怎么又哭了?”说着,就掏出帕子给衲敏擦泪。

  衲敏摇头,握住雍正手腕,“皇上,您能听臣妾说句不该说的话吗?”

  “咱们夫妻之间,还有什么不能说呢?只要你不胡说,朕不怪你!”

  衲敏点头,“谢皇上!没人惹我。我是自己心里害怕,才哭的。”说着,低头让脸上的泪滴到衣襟上。话说,女人的眼泪是对付男人最强大的武器,乌喇那拉皇后啊,你就保佑雍正皇帝是个真正的男人吧!

  雍正不解了,“你为什么害怕?又害怕什么?”

  衲敏低头吸吸鼻子,不看雍正,边说边编词:“臣妾,臣妾怕——怕保不住这个孩子!怕——怕像当年孝诚皇后那样。臣妾,臣妾害怕,万一臣妾没了,小宝和宝贝又小,连自己都不能照顾。皇上您国务繁忙,那,这几个孩子,可怎么办呀?”急智呀!急智!乌喇那拉氏皇后,保佑雍正此刻别太精明哈!

  果然,雍正怒了,“这叫什么话!皇后,你哭,就是为了这些莫须有的事?你——真是个傻皇后!”

  衲敏一脸委屈,“可是,臣妾,臣妾真的怕呀!皇上,臣妾今年,都四十五了!这些日子,身体又不好。到这孩子生的时候,又恰恰是先帝孝期满,臣妾身为臣子儿媳,必然要到景陵尽孝。臣妾实在是怕呀!”年妃怀小宝时候,天天对着康熙老头儿的灵柩磕头,到最后怎么样?难产了吧?更何况,乌喇那拉氏可比年氏大二十来岁呢!

  雍正默然,半晌,轻轻拍拍皇后肩膀,“放心吧!不会有事的,你跟孩子,都不会有事的!放心吧!啊!”

  雍正又在平湖秋月坐了一会儿,安慰好了皇后,这才到杏花春馆去看望太后。

  前些日子,因为雍正不断利用熹妃等人架空太后管理宫务的职权,母子二人关系又一次开始僵硬。乌雅氏太后见雍正进来,冷哼一声,“是皇上啊。怎么,今日国务不忙了?也有心思来看我这个老婆子了?”

  当着众人的面,雍正自然不会给自己找难堪,赔笑给乌雅氏太后作揖,“儿臣特来探望额娘!国务再忙,也不能忘了高堂尽孝。”

  乌雅氏太后看儿子先服软,也不愿跟他计较,缓和语气叫他坐下,说了对海答应和熹妃的安排。雍正想了想,“既然熹妃也有身孕。叫她安心养胎就是。宫务自然有裕嫔和谦嫔。皇后身体不好,还有海答应在您老身边需要照顾,宫务之事,儿子自然不敢麻烦额娘的。”

  乌雅氏太后早就料到雍正不会将宫务交给自己,毕竟,太后过多干预宫务,无论对皇帝还是对皇后,都是威胁。即使康熙朝三宫太后、太皇太后都不曾干预宫权分割。想到这儿,轻叹一声,“你知道就好。都是哀家的孙子,哀家都心疼。皇后年纪大了,好在凡事她都知道顾忌,哀家最放心的,反倒是她了。至于熹妃,毕竟有了弘历,应该也懂得该注意什么。哀家最放心不下的,是海答应。她年轻,又没生养过。所以,才把她接到身边来。等将来生下龙嗣,自然还是要看皇上如何安排!”

  雍正笑着点头,“儿子听皇额娘的!只是,又要劳动额娘,儿子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

  乌雅氏太后微微一笑,拍拍雍正的手,“傻孩子,你是我怀胎十月亲生骨肉,为你劳累些,又有什么呢?快别说这样的话了,叫外人听见,还以为我做额娘的,又怎么你了呢?白的叫人家说咱们母子不合,让你在朝臣面前难堪。”

  雍正听太后说出这些话,登时笑了,“儿子听皇额娘的就是。裕嫔和谦嫔毕竟年轻,皇后又没精力照管,日后,这宫务,还要皇额娘多指点指点她们才行啊!”

  乌雅氏太后眯着眼笑,“该哀家说的,哀家自然会说。不该哀家做的,哀家也不会做。哀家老了,管不了那么多,就等着抱孙子了!”说完,呵呵笑起来。

  雍正听完,也跟着笑。说了会儿话,也没召见海答应,只说过段日子晋为常在,便告辞回正大光明殿处理国务。

  李嬷嬷领着宫人撤下茶盅,凑近太后问:“太后主子,万岁爷这什么意思啊?”

  乌雅氏太后冷笑,“什么意思?还不是对哀家不放心,怕我害他的孩子?怕我夺了皇后的权?这也怪我,当初冷了他的心,生生逼的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