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玉堂金闺-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房关于分家早有默契,二房李忠明听了许二太太的话,想着分家就能立即到手一大笔银子,只馋的口水流,自然极力赞成,许二太太得了李忠明的支持,再加上刚在李珠兰的事上占尽了上风,战斗力全线满格,她的战斗力原本就全体现在破坏上,这又是气势十足的时候,直闹的阖家不宁,杨夫人却死咬牙关绝不吐口,她要是吐了口,等于把整个勇国公府拱手让人,那还不如一刀杀了她!
 
    李恬看了几天热闹,程掌柜递了信进来,四皇子秦琨启程到京东几个县查看秋赋去了,李恬在青桐院闷了两个多月了,这府里又吵成这样,早就烦闷的难受,得了信儿,犹豫了半天,吩咐备车,往普济寺看望林雯。
 
    时近秋末,普济寺显的很是冷清,寺后连绵的山峰秋意萧瑟,半山一处向阳的坡地上,松柏浓绿静寂,林地间金黄的菊花依旧开的绚烂泼辣,从那片坡地开出来,如水般往坡地下漫延。松柏金菊间,掩衬着一个青石垒成,极普通却极整洁干净的坟墓,坟墓前,一个五十来岁、身形单薄,微微躬着背的男子背对着坟墓,站的如同那座坟墓般看着远处的秋色。
 
    秋色苍茫,男子动了动,慢慢转过身,围着坟缓缓转了一圈,背着手,慢慢往山下走去,一个五十来岁、侍从打扮的男子不知道从哪儿突然冒出来,带着一身入骨的恭敬神态,跟在男子身后,亦步亦趋的往山下走去。
 
    寺后的亭子里,李恬正和悦娘站着看景说话儿,青枝和银桦蹲在亭子一角扇着红泥炉烧水准备沏茶。
 
    “不只咱们,你看,那不还有来赏景的。”李恬远远看见那对五十岁左右的主仆,笑着示意悦娘,悦娘瞥了李恬一眼没答话。远处那对老年主仆仿佛也看到了李恬一行,缓步往亭子过来。
 
    李恬仔细打量着这对主仆,走在前头的男子气度极好,一身打扮却极普通,面色稍有些苍白,后面的侍从打扮也一样普通,面容谦和非常,和前面的男子步调一致,看样子是侍侯了很多很多年的老仆人。
 
    “象个官儿。”悦娘判断道,李恬点头笑道:“我也这么觉得,这个时候到这寺后赏景,看样子是个不怎么得意有事郁结于心的。”
 
    说话间,那对主仆已经到了亭子前,前面的男子脸上带着丝温和的笑意,看着李恬道:“闻到茶香了,沏杯茶给我尝尝如何?” 



第一百零六章 分家 

   “先生请。”李恬忙起身客气让进男子,男子进亭子坐下,仆从叉手侍立在台阶下。 

    红泥炉上水滚,青枝点了杯茶捧给男子,又沏了杯清茶递给李恬,男子闻了闻茶香微笑道:“今年的秋茶?” 

    “是,”李恬恭敬笑应,男子慢慢转着杯子,抿了口茶,微微闭着眼睛细细品了品:“茶不错,很有几分秋意,年纪轻轻的小娘子,不去四里桥、砚台这些地方邀友登高赏菊,怎么一个人跑到这么个秋意萧索的地方来?” 

    “秋天不就是看这份萧索之意么?”李恬随口答道,男子笑着摇了摇头:“春华秋实,秋天看的是喜庆热闹,看样子你这是有烦恼?小小年纪,怎么就有烦恼了?” 

    “人一生下来不就有烦恼了?婴儿有婴儿的烦恼,少年有少年的烦恼,您肯定也有烦恼,人活一世,哪有没有烦恼的时候?没有烦恼的那是神仙,”李恬停了下,又补了一句:“就是任事不通的傻子也有烦恼。” 

    “噢?”男子饶有兴致的打量着李恬点头道:“这话也是,你有你的烦恼,我有我的烦恼,让我猜猜你的烦恼,看你这年纪,议亲还有些早,那就是家务上的烦恼?怎么,和兄弟姐妹没处好?惹长辈生气了?” 

    “不是,”李恬一边摇头一边叹息:“家里的烦恼是小烦恼,嫁人才是大烦恼。” 

    “你才多大,就烦恼上嫁人了?还早呢。”男子失笑道,李恬想了想,看着男子道:“先生家住哪里?听您口音,是京城人氏?” 

    “嗯,”男子顿了顿:“我祖上不在京城,不过我在京城住了好些年。” 

    “先生这个年纪,必定儿孙满堂,您要是挑儿媳妇,最看什么?家世?嫁妆?还是媳妇儿人品性格儿?” 

    “这个,”男子怔了下,随即笑道:“让我想想,家世吧,还有人品性格,人品性格最要紧。” 

    “唉,”李恬叹了口气摊手道:“我是个孤儿,不只是没有父母,连祖父祖母、外公外婆都没有,这没家世只能这么没家世了吧,人品性格儿,我人品还不错,”男子听到这句,脸上满是笑意,这么直截了当夸自己人品不错,倒是爽快不客气。 

    “可性格儿,其实性格儿还好,虽说不是太贤惠,我的烦恼不在这个,我这样的,”李恬看着一脸笑意看着自己的男子,摊着手说不下去了,她的烦恼还真是说不得:“唉,怎么说呢,我是该有的没有,不该有的全有,你看,我长的不错是吧,我还有很多嫁妆,很多很多,所以,现在就是,想娶我的人我不想嫁,我想嫁的人不肯娶我。” 

    男子听的忍不住大笑起来,笑了好一会儿,才勉强止住笑:“这个,确实是个大烦恼,也怪不得你烦恼,那你想嫁给谁?” 

    “我想嫁的人已经定亲了,”李恬想起徐思静,忍不住又叹了口气。 

    “那你想嫁什么样的人家?”男子看起来很有兴致,李恬爽快的答道:“家世好,人老实本份脾气好,要是家里人口再简单点就更好了。” 

    “就这些?” 

    “嗯,这些就足够了。” 

    男子想了想道:“京城这样的人家很多,还用得着烦恼?” 

    “去年年底议过一户人家,人家觉得我尊长皆无,是个福命不济的,没议成,前一阵子又议过一家,人家没看中我,挑了个有家世、父母双全,脾气性格比我温和柔顺的,除了这两家,中间还提过几家,可人家不是嫌我没家世助力,就是觉得我尊长全无,福命不济。” 

    “你还小呢。”男子若有所思的看着李恬宽慰道,李恬沉默了片刻,重重叹了口气,她着急出嫁的原因一个字也说不得。 

    “嗯,先生说的是,可我这亲事不定下来,就一直会有人欺我无人做主,想方设法要算计我的人和我的嫁妆,我急着定亲也是不得已的事。” 

    男子听了李恬的话,皱了皱眉头,李恬说的烦恼,不想再提这事,看着男子转了话题道:“先生不去繁华热闹处,到这儿看秋景,也是有象我这样的大烦恼么?” 

    “嗯,人老了,烦恼就多。”男子笑容温和。 

    “是有法子的烦恼,还是没有法子的烦恼?” 

    “有的有法子,有的没法子,”男子想了想答道:“譬如过往,譬如人心,都是没法子的事。” 

    “过往,”李恬有些怔神道:“那不叫烦恼,那是痛,椎心的痛。” 

    “你小小年纪,知道什么叫痛?”男子哑然失笑,李恬笑了笑没答话,她自然知道,知道而说不得。 

    “小妮子,别想那么多,你放心,你是个福相,这婚姻之事必定有个好结果,谢谢你这杯茶。”男子边说边放下杯子站起来,李恬忙跟着站起来,将男子送下亭子,目送他走出了十来丈,才转身回到亭子,悦娘看着她道:“他跟你说了半天废话,就最后一句话说的对,你是个福相,福大命大,婚姻之事必定能顺心。” 

    “但愿如此。”李恬忧虑重重的苦笑道,几个人又坐了一会儿,就去别了做好晚课回来的林雯,上车回京城了。 

    勇国公府闹分家闹的家宅不宁,青桐院院门紧闭,杨夫人明明白白知道这事必定又是李恬在背后做推手,却抓不住青桐院的把柄,这一场闷气生的比前两回更厉害,终于撑不住病倒了,周大奶奶和李孝祖商量了半夜,第二天,李孝祖在杨夫人床前侍侯了一天,劝了一天。隔天一早,周大奶奶就到青桐院寻李恬说话来了。 

    李恬让进周大奶奶,周大奶奶打量着屋里的陈设,不怎么自然的寒喧了半天,茶也喝过了一两杯,才转入正题:“……这分家的事,你也知道,二婶子和三婶子都觉得分了好,家里也没有长辈,也是该分家了,昨天你大哥劝了阿娘一天,我也是才知道……咱们李家这族规的事,从前我也没留心过这个,就这事难为人……” 

    周大奶奶期期艾艾说不出口,李恬看着她笑道:“大伯娘在这府里住惯了,舍不得搬出去?”周大奶奶满脸的不自在:“是啊,你也知道,阿娘为了这个家花了多少心血,贴人贴钱的,操劳了这么些年,这说搬就让她搬出去,也是……再说,这府邸是奉旨起造的勇国公府,勇国公不住在勇国公府里,勇国公府住的不是勇国公,这事,总不大好。”周大奶奶饶口令一般。 

    李恬语气淡漠:“是啊,为了这个勇国公,为了这个勇国公府,大伯娘是贴人贴钱操劳的让人佩服,就为了这个,这么些年,外婆也好,我也罢,从来没想过、更没提过四房过继的事,别说过继,就是四房该得的年例银子也没要过一回,照外婆的话说,不过图个人心换人心,哪天外婆没了,我好歹还有个长辈能靠一靠,”李恬顿了顿,嘴角挑出丝讥讽:“我比外婆想的更少,连靠一靠都不敢奢求,不过求着她别象外人那般算计我就心满意足了,可连这一条也求不来,我也只好求到族里,给自己寻个兄长回来依靠。” 

    周大奶奶脸上的不自在更浓,李恬也不看她,接着道:“大哥是个忠厚人,他做世子承爵我没二话。”周大奶奶听了这句话,不由自主的松了口气,李恬扫了她一眼:“大嫂子也是个明白人,至少不是那种落石下井的人,我承大嫂子的情,今天大嫂子来了,这份情我不能不给,分家的事,二伯娘和三伯娘是铁了心要分家,这个家也是该到分的时候了,分家不分居,愿意住在这勇国公府的,想住到什么时候就住到什么时候。” 

    周大奶奶迟疑了下道:“那以后,阿爹阿娘他们百年后,这宅子?” 

    “大嫂子先不用想那么远,如今只能这样了。”李恬看着周大奶奶,声气平和却不容置辩,周大奶奶低头想了想,点了点头道:“那我回去跟阿娘禀报一声。”李恬笑着点了点头,起身将周大奶奶送出院门。 

    四房不争爵位,分家不分居,虽说跟杨夫人要的不争爵位和大宅分给长房有差距,可她也知道,一家四房,三房执意要分家,她就是撑,又能撑多长时候?能这样就算不错了。 

    挑了个吉日,勇国公府请来了族长和几位族老,顺顺当当把除了大宅之外的所有家当公公道道平分成四份,三房不愿意住在大宅,几位族老作主,要长房、二房和四房一家补五百两银子给三房,算是弥补放弃大宅的损失,二老爷李忠明一听搬出去还能再多拿一千五百两,立时跳出来,也要搬出去,几位族老都是人老成精的,让李忠明和李忠静当场立下字据,长房和四房各拿一千五百两银子给二房、三房,两家与大宅再无关连。 




第一百零七章 想法与行动

    勇国公府几乎被京城的社交圈遗忘,这场过继和分家并没有多少关注,本应该最关心这事的蒋郡王妃听说,沉默了片刻,连一句常例该有的关心和惊讶都没表示,李恬,听到这个名字都让她椎心的痛,雯姐儿还在普济寺住着,大郎补进了殿前司,这殿前司要是能时常在官家面前侍侯,照理说也是好差使,可大郎却偏分去守陵,守陵军远在百里外,如今大郎一个月才能回来两天,这守陵军又是三年一轮,蒋郡王妃只觉得心里的酸涩多如潮水一般,一阵一阵往上冲,眼窝发酸,却没怎么有眼泪了,心里空落落的不知道什么滋味,她光顾着往前冲,没想到妨碍了别人,碍了东阳郡王府和那位老夫人的眼。 

    徐夫人听了这个信儿,怔了好半晌,她不知道周朝顺的事,俞瑶芳也不知道,垂着头,声音低落非常道:“九表哥的事,恬恬肯定难过得很。”徐夫人神情复杂的长叹了口气:“谁知道会这样?这事你舅母点了头,人家两家你情我愿,咱们能有什么法子?这也怪我,没想到恬姐儿真看上九哥儿了。” 

    “说不定中间出了什么咱们不知道的事,不然都说的好好儿的了,怎么突然换成李家三娘子了?恬姐儿对三娘子那么好,唉,”俞瑶芳忧虑重重的长叹了口气。 

    “今天晚了,你明天看看恬姐儿去,好好开解开解,这过继分了家也好,少生不少闲气。”徐夫人交待道,俞瑶芳答应一声,心里一团隐隐约约的困惑解不开,恬恬真看上了九表哥?她怎么总觉得不可能呢,恬恬对这件事的反应好象太厉害了些,她不应该这样啊,看起来恬恬好象非常着急要定亲,要嫁人,从前她总说,嫁人这事宁晚不早,现在怎么改主意了?这不象她,再说,她在勇国公府的日子并不难过。俞瑶芳越想越觉得疑惑。 

    东阳郡王府,孙老夫人专注的听婆子禀报了勇国公府承继和分家的事,慢慢转着念珠,看着榻前那盆姿态极好的君子兰出神,勇国公四房又接上了香烟,紧接着就分了家,既分了家,恬姐儿可就不是勇国公府小娘子了,这妮子这么做是要给谁看?四哥儿?孙老夫人松开念珠,烦恼的揉了揉眉间,四哥儿这份心思越来越旺,这样下去也不是长法,得赶紧把他这亲事定下来,成了亲也就收心了,男人就是这样,得了新的,也就忘记旧的了,孙老夫人松开揉着眉间的手,转头看着垂手侍立在榻前的婆子吩咐道:“去跟王妃说一声,明天跟我进宫看望贵妃。” 

    四皇子看到的和孙老夫人想到的却是两回事,勇国公府四房突然承继和分家的事让他隐隐生出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愤怒,这会儿突然承继,必不是为了什么香烟承接,出什么事了?让恬恬要向勇国公府外、向李氏宗族求助?四皇子握着折扇的手用力到关节发白,仿佛自己平白被人打了一巴掌一般。 

    蒋府外书房,蒋鸿站在书房窗前,拿着本书,却目无焦距的看着窗外,心情阴沉而焦虑,勇国公府承继和分家的事他几乎是第一个知道的,从知道那天起,这心里的郁气和心疼就没散开过,她一个小娘子,要承担的太多,这承继也不是能一了百了的事,新承继进来的兄长背后站着李氏族长,甚至是站着李氏一族,万一有什么与她不利的事?她又依靠谁去?蒋鸿烦躁的用书拍打着窗棂,不行,不能再等,就算时机不到,也要试一试。蒋鸿打定主意,回身将手扔到桌子上,大步出了书房,往正院寻母亲去了。 

    徐思海在清江侯府门前跳下马,几步跳上台阶,大步溜星往正院进去。 

    正院上房,徐夫人让人摆了满满一几点心,看着这几个月明显消瘦憔悴的徐思海心疼道:“就两天没见,我怎么看你又瘦了?” 

    “我知道。”徐思海掂着块点心,没滋没味的咬在嘴里,打断了徐夫人的话:“让姑母操心了,我没事,最近先生布置的课业重。” 

    “那就好,这几天没再跟你阿娘闹气吧?”徐夫人看着徐思海,有些不明白这个在自己面前一直懂事知礼的孩子,怎么就跟他阿爹、阿娘闹成那样?徐思海将咬了一半的点心放到碟子上,看着徐夫人迟疑了下道:“听说勇国公府分家了?” 

    “嗯,四房挑了个过房子,老勇国公和宁老夫人去世也有十来年了,该分家了,你也听说了?” 

    “嗯,”徐思海仿佛不知道怎么接着往下说,垂头沉默的转着手里的茶杯,徐夫人微微有些困惑的看着他,柔声问道:“今天这是怎么啦?” 

    徐思海抬头看着徐夫人,张了张嘴却没能说出话来,徐夫人眼里闪过丝疑惑,正要再问,徐思海鼓足勇气,带着几分豁出去了的意味,看着徐夫人极认真的问道:“姑母,瑶瑶妹妹年纪也不小了,您给是她说亲,可她不肯,您会不会逼她?要是她心目中有了想嫁的人,您会不会成全她?我不是抵毁瑶瑶妹妹,就是打个比方。” 

    徐夫人楞神的看着徐思海,呆了片刻,突然有所明悟:“你阿娘提了那么些家小娘子你都不肯,你心里有想娶的人了?” 

    “嗯。”徐思海看样子是打定主意也豁出去了,极其肯定的点了下头:“姑母别责我失了规矩,这话我只敢跟姑母说,也只有跟姑母说了,才不会于她闺誉有伤,这都是我不好,她并不知道我这份心意,这事她半分都不知情,我跟姑母说,是想求姑母帮我。”徐夫人呆了好一会儿,才叹了口气,想起俞瑶芳的猜测,竟真是这样。 

    “是哪家小娘子?”徐夫人带着丝期望试探道。 

    “李家五娘子。”徐思海半垂着眼帘,横下一条心,清楚明白的答道,徐夫人没什么意外的呼了口气:“嗯,我想着也是她了,那是个好孩子,先前有人跟你阿娘提过她,你阿娘觉得她福运不济,你也别怪你阿娘,她年青的时候跟着你阿爹苦过,这当娘的,都盼着儿女平平安安。” 

    “她不是福命不济之人,”徐思海急了:“要不济也是我不济,这鬼神福命之事,怎么能当真呢?要是这命真管用,那娶个什么福命之人,岂不是万事皆了?难道那坎坷多难之人,都是因为没娶到福命之人?那算命若真能算的众人之命,他岂不是成了知天下事、天下人的活神仙?” 

    “你看你这孩子,”徐夫人被徐思海又气又急的一串话说的又想气又想笑:“你这急脾气得好好改一改,我就是跟你说这事,也没说恬姐儿福命不济,再说,我是觉得恬姐儿是个有福气的好孩子,我是跟你说,这门亲事不是没人提过,是你阿娘不肯,这婚姻之事,是结两姓之好,讲究是父母之命,再说,你阿娘不喜欢,就是娶进来,往后你媳妇这日子也难过,你先别急。”徐夫人见徐思海脸都红了,急忙安抚道:“先听姑母说,”徐思海勉强压下那份焦躁,看着徐夫人,急切的等她往下说,徐夫人接着道:“恬姐儿是个好孩子,我一向拿她当瑶瑶一样看,你也是个好孩子,虽说脾气急些,要是能结了这门亲,姑母是求之不得,可这事不能光凭你一个人想,头一件,先得讲究个两相情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