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易魂 杂感之一-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⑩双腿软弱,大便干燥(体卦综卦为《天山遁》,变卦综卦为《风山渐》),痔疮(互卦综卦为《天风姤》)。

病因分析:全卦金、木土二行失衡。

环境因素分析:变卦显示 24岁时头部曾受伤,影响至今;工作压力大,事业心过强累积而成病。

性格因素分析:为人心直口快,刚多易折,夫妻关系、人际关系不协调,常心情抑郁。

治疗原则:疏肝益胆,益肾生津,补中益气。

环境调整:泄金,生木、制土、克金。 

①劝导其以达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工作;

②本人不宜佩带手表金玉; 

③将睡床移至卧室的东面;将沙发移至客厅的东面;

④东南阳台上的开花植物全部搬至西面;

⑤电视机、饮水机等家用电器移至西面;

⑥一只木雕老虎宜放置在床头或沙发旁;

⑦将古懂、磁器、金箔画、刀剪、铁器、佛像、镜子移出卧室;

⑧选亥子日时,由本人在卧室和客厅的东面放置一盆木本植物;

⑨选辛酉日时,在卧室或客厅的北面放养一缸六只黑色的金鱼。

3、同事的女儿周加音, 求问身体情况,其姓名卦为《地水师》之《雷水解》卦    ,判断如下:

主卦14,动爻、互卦、变卦皆为4,年龄18岁(实为17岁),身高1。64米,肤色较深。与母亲关系好,畏惧父亲,领导能力(《地水师》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雷水解》卦)强,心里想法多,追求时尚,学习不好。

环境因素分析:

①父亲管教太严厉(坤土克坎水),心情压抑;

②与女性长辈同居(坤土克坎水),受到克制;

③家里环境太嘈杂,室内花木多过(见震木)。

身体机能原因:

①脾胃虚弱:主卦《地水师》为脾有病,寒湿之象;坤土为腹,腹泻之象;互卦《地雷复》坤土被克疼痛,综卦山地剥胃内食物堆积;变卦之综卦《水山蹇》为胃病。全卦为脾胃虚弱,脾湿胃寒,消化不良之象。

②肝郁血虚:互卦《地雷复》,震木在下,肝郁之象;主卦《地水师》,变卦《雷水解》,坎水被克被耗,血虚之象;全卦为肝郁血虚,血液失于统摄之象。

③月经不调:全卦脾胃虚弱,肝郁血虚,寒湿过重,坎水克耗,血液失于统摄,必然月经失调。

④头痛烦燥:变卦木旺,坎水来生,心情烦燥;震木为头,坎水为病,头痛之象。

⑤胸闷心悸:全卦土旺,坎水众多,克泄离火,故为心悸;四爻阴变阳,故胸闷。

⑥关节疼痛:变卦之综卦《水山蹇》卦,坎水为寒,寒入关节;主卦地水师一阳爻在九二,为腿关节疼痛之象。

⑦皮肤疾病:主卦《地水师》坤为皮肤,又为斑疹,坎为疾病,又为血毒,常起风疹。

⑧听力受损:学习小提琴,坎水为耳,为听力,为对音乐的理解力不足。

病因分析:体内水火皆衰,土木俱旺,乃水、土二行失衡。

以上分析判断,均获其母亲认可,惟腹泻一项,实为大便干燥。再审卦象,坎水在坤土下,主卦之错卦天火同人,互卦之综卦《山地剥》,实为津液亏耗,火灼大肠,故有大便干燥现象。

治疗原则:化土生金,生水制木;生火泄木。

易医数方:1640。380

①数方第一元1640:滋阴生津,疏肝益肾。

②数方第二元3820:补中益气,温腹驱湿。

环境调整:

①建议改变对子女的态度,少责骂,多关爱。

②须保持家庭环境的安静。

③须与女性长辈分开居住。

④平时宜多佩玉,多饮水。

⑤室内装饰及平时衣服宜黑白色,不宜红黄兰色。

⑥将卧床移至西北角或紧靠北墙,生扶体卦坎水。

⑦选择申酉日时,由其姥(坤土)用一尺或一尺二寸长白色丝线在卧室西南角悬挂金属风铃二只或四只,悬挂位置需超过墙面高度的一半(坤土在上卦),取金能泄土之意。

⑧选择亥子日时,由其姥爷(乾金)在卧室西北角或北墙放置一鱼缸,里面养六条黑色金鱼。如无法买到金鱼,暂单用鱼缸即可,或放置六瓶矿泉水代替。取金能生水之意,生助体卦坎水,同时又兼有开发智慧的功能。

⑨学习书桌宜放置南面,将室内所有花木搬出,选择寅卯日时,由母亲(巽木离火)在卧室东南角放置一盆红花,取火能泄木之意,补益气血,利于发挥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提高。

调整完成后,近日详细分析卦象,认为西南角坤土为全卦主要的不利因素,如此布置,化解坤土的力度不够,应将金属风铃改为六只,再加上一件金属挂钟,两件为兑象。

 
 
 
《易魂》杂感之三 
 
[ 作者:彭林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640    文章录入:yihun ] 
(一)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学生自幼学易,至今有年矣。常因愚钝,故每多易道艰难,明师难遇之慨叹。壬午年秋,机缘聚合,有幸见到黄鉴先生的《八卦象数预测法》一书, 拜读之下, 始则意夺神骇, 继之倾心向往,于是折节而师事之。

吾与先生素未谋面,观其照片,听其声音,碌碌无奇,寻常人也。及读其书、识其理、试其法、观其为人,乃三叹之:

先生于当今商品经济的洪流之中,独存高风亮节,不为世情所累,不务虚名,不图实利,没有机构,没有门派,没有头衔,没有炒作,乃以其术济世,有求必应,尽以其道传人,有教无类,与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先生从不言及“怪力乱神”,在易学的研究与实践中,提倡一种科学的精神,一种学术的精神,所有的预测过程和手段,全部是基于对易理和象数的分析,源于对生命和社会的认识,来自对事理和人情的理解,反对掺杂任何形式的封建迷信内容;

先生明察天道人心,洞见世事人情,日新月异励德不已;一言一行不忘教化。惟道是务,惟德是从,不同意见,存而不议。虽年逾天命,身负盛名,犹事必亲躬,勤奋学习网络信息技术,自强不息,精进不已,是伟大易学精神的真正实践者。吾师其贤人乎!

先生深刻地反省古今易学研究与实践的种种弊端,毅然承担起全方位易学改革与实践的使命,独创易魂时空信息网络学说,有理论,有实践,超越了宗派与技法,适应时代需求,与时俱进,涣然大成。于是著书立说,传万古不易之理,发口耳相传之密,一扫群迷,廓清众伪,还易经以本来面目,还易经于人民大众;
先生行藏颇有春秋诸圣贤遗风,云游天下,览胜访道,每至一地,弟子环聚,坐而论道;闲居则闭门而著书,修德悟道。先生曾来信教诲我:“一定要厚积薄发”。所谓形于外者必发于中,先生盛德难量,其德其道,其慧其智,必有非言语可以形容者。吾师其圣人乎!

先生感悟太极阴阳,融贯易理象数,得自然之理,通天地之道,从而走上神明之路。教材中和实践中的实例神奇叠见,精彩纷呈,满纸云烟,匪夷所思,令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所有易魂学员上根者通神,中器者悟道,初学者亦各具只眼;

华夏上古,人神杂居,号为神洲,三皇五帝,尤多神迹。易魂学说既深契伏羲之心,妙合自然之理,直指根源,返本归初,吾师其神人乎! 

吾师黄鉴遵循易学简易、不易、变易之理,以阴阳五行为纲,以道观物,以道观象,发展完善了信息提取拓展方法,直读卦象,进而创立易魂时空信息网络学说。作为一种全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时空信息网络学说同伏羲画卦、文王演易、孔子述易、宋儒创制太极图、邵雍发明梅花易数一样,必将以全新的时代特色、直指本源的理论、简捷准确的技法,成为易学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成为新时代易学研究与实践的旗帜。尽管人们对一个新事物需要了解和认识的过程,但历史必将证明,实践必将证明,易魂的理论与实践,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吾师黄鉴乃三湘布衣,虽遭逢坎坷,犹矢志易学。方其初起,为东家算寿碗,为西邻测铁钉,含光混俗于市井,何其微也;及其高举易魂旗帜,海宇震动,从学者如云,何其煌煌也!先生学易未久,而成就卓著,或云天授,然而先贤有云:“道不虚传只在人”,于先生观之,其信然也! 

(二)时空信息网络

人类是以时空体系为坐标去感知事物的存在与变化的。时空中太极无处不在,太极之理亦无处不在,无数小的太极组成一个大的太极系统,无数大的太极系统组成更大的太极系统,并按照此规律不停的进行演化。事物从小到大的多层次状态之中,归结为统一模式,就是太极。无数的太极系统大小相涵,错综复杂,变动不居,立体平衡,具有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特性。

在太极范围内,以阴阳为动力,以八卦为结构,以五行为模式,构建了立体的(空间)运动的(时间)易魂时空信息网络。后天八卦是时空信息网络的时空坐标,先天八卦是时空信息网络的信息交流模式。

在时空信息网络基本结构的层次上是立体平衡的:阴阳二气的变化是太极变易的原始动力,阴阳的运动方式,形成时空信息网络动态有序的平衡;按照八卦的结构方式,六十四卦相互交叉演变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结构系统,形成网络状的信息交叉点,这些交叉点沿时间和空间的坐标轴分布,组成时空信息网络的立体结构。

在时空信息网络信息交换的层次上是错综复杂的:在太极内部信息不断地进行流动和演变,并通过不同的太极系统间相互交叉、重合、分离、感应的方式,与外部进行着频繁的信息交换。此时此地,就是信息网络的交叉点,此情此景,就是信息的自然流露。

在时空信息网络信息主体的层次上是变动不居的:在时空信息网络中的每一个信息交叉点都是一个独立的太极点,以此太极点为中心,我们的视野形成了一个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任意半径的圆形球体,在此球体内的所有信息交叉点都包含着预测对象的所有共性信息和我们需要的特定信息。我们以此太极点为中心,去探索和观察与其它信息交叉点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任意转换太极点,以任意信息交叉点为中心,以新的视野和角度去观察探索,去提取其中的特定信息。

信息的实质,体现在时空信息网络上,就是八卦之间的相互作用。其理论基础是《易经》中的“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其具体应用原则是《五行元理赋》。五行的生克体现了相互作用力的方向和性质;五行的衰旺体现了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强弱。相互作用力的性质和强弱在每一个交叉点上定时定量地显现出来,大者为人生遭逢际遇,生老病死,小者为房屋衣履,一饮一啄。而举手投足,顾盼言笑,尽皆是自身太极运动的体现,是时空信息网络中生命信息的自然流露。

在时空信息网络的每个交叉点上都承载了网络的全部信息,并根据相关性的大小和相互作用力的强弱显示其中特定的信息。我们只要抓住这个网络中任一时空点就可以全息事物的整个信息。这就是太极的全息定律。

“吾道一以贯之”。时空信息网络学说作为一种认识论一种方法论,是对“道”全新的诠释,是“天人合一”理论形象化的模型,是人类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新手段,是易理的发展和进步,是易魂的特色和基础,是开悟的出发点和切入点,是易魂教学和实践的侧重点。

(三)色空不二

《庄子》云:“磅礴万物以为一”、“道通为一”;

《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空即道也,色即物也。道寓于物,物以载道,一体无别,原非二事。自然是道,生活是道,动静是道,无不是道。以道为体,以物为用,一体百用,动静不同。

圣人以道观物,以道观象,以物见道,以象见道,故而能掌握人生命运的普遍规律,通晓天地自然的基本法则:以道观之,以空观之,则万事万物统于一理,尽是阴阳二气之变动,无非体用对待、五行生克制化、四时衰旺;以物观之,以色观之,则散为万殊,为万事万物。百姓日常习见万物,以为有种种分别不同,不知万事万物统于一理,故而天人分隔,物我对立,心随物转,迷失本源。

在易魂理论与实践中,“物”即万事万物,“道”即是用太极和时空信息网络对万事万物内在的规律进行描述。以自我为中心,展现生命运动和社会生活的轨迹和状态,展现自我与天地自然、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就是太极,就是时空信息网络。所谓“物物一太极”,一个具体的事物就是太极和时空信息网络的载体,太极就是对具体事物和时空信息网络运动模式和结构模式的抽象归纳,时空信息网络就是对事物和太极内在规律的具体描述,具体事物与太极与时空信息网络天人合一,色空不二,融为一体。比如我们看到的地球仪:人类生活在大地上,用眼睛无法直观地看到地球的形状,无法直观地看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但是我们能够感觉到圆圆的地球在亘古不息地转动,于是我们用经线、纬线、回归线、日期变更线、赤道、极点组成网络,覆盖地球表面,以精确描述地球表面的时空位置,描述地球内在的变化规律。圆形的地球、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地轴的倾角构成了地球太极模型;经线、纬线、回归线、日期变更线、赤道、极点组成的覆盖地球表面的网络就是时空信息网络。

(四)直读卦象

易云:“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从起源上来说,八卦与汉字是完全相同的;汉字有笔画、字形,字音、字意等,八卦有阴阳爻,卦象、卦名、卦意;汉字有形声、会意、象形、假借等,八卦则有象形、会意;因此,无论从起源、结构还是从功用上来说,八卦与汉字在信息含量上是完全相同的。单个的汉字具有一种或多种不确定的含义,多个汉字组合在一起,则具备了明确的含义,包含有鲜明的色彩,生动的形象,连贯的故事,丰富的感情,如果我们运用文字的能力强,还可以包含比喻、暗示等等修辞方法;而卦象则更象是一个拥有多段风格各异、内容不一的文字模块,更象一本包含所有造字方法和所有修辞手段的小说、诗歌、散文……。

从文字与卦象的区别角度来说,文字需要我们进行充分组合,去发挥应用,而卦象因为原本一切现成,则需要我们去感悟解读。

太极的全息定律以及八卦的文字功能决定了存储在易魂时空信息网络中的信息是多维的:从一维的阴阳元素,到二维的卦象符号,到三维的立体形象。

一维的阴阳元素:为直线的阴爻和阳爻。阴阳二气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始动力,是一切物质结构的基本形式,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起点;

二维的卦象符号:为平面的八卦符号。我们运用八卦的思维方式,把现实世界中具体的物象进行提炼归纳,抽象成为卦象;

三维的立体形象:以卦象为枢机,现实世界的具体物象直接映射成为时空信息网络的立体形象,如同图画和电影,是多维的、立体的、连续的、运动的、有声音、有色彩、有感情、生动活泼的形象。

因此,从信息的角度:八卦是信息的提炼归纳器,是信息的存储器,是信息的还原放映器;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对卦象符号信息,如同文字和数学公式,需要我们去阅读思索,分析计算;对立体形象信息,只需直接放映出来即可。

传统的理论和方法对信息的认识和处理,一直停留在“卦象”的水平上,主要特征是对“卦象”的解析:万事万物,由具体的物象抽象提炼为具有共同特性的八卦卦象,并以卦象作为载体,运用计算分析的方法,在共性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个性的信息,解析卦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因果关系,从而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把握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不足之处是缺乏形象直观:概念过于抽象,过程过于晦涩,公式过于复杂,方法过于僵化,故而不易掌握,准确率较低。

按照易魂时空网络理论,对信息的认识和处理升华到“形象”的水平上。主要特征是对“形象”的解析:结合卦象,超越卦象,心物一元,色空不二,与易魂时空信息网络融为一体,运用“形象化的比拟、暗示”等方法,把握事物的共性和个性,对现实世界的“物象”和时空信息网络的“形象”进行直接的感悟,从而通过表象,解读事物的本质。具有简单快捷,形象直观的特点,故而容易掌握,准确率较高。

由于信息本来存在,故而将易学预测视为从时空信息网络中获取信息,将卦象的计算分析变为对形象的观看阅读,彻底的改变了传统的预测思维。此时预测者实际只是起到一个翻译作用,将宇宙时空中的表象用语言描述给人们听。因此,直读卦象不只是简单的读卦方法,而是基于时空信息网络的一种信息提取、拓展、还原理论。

至此,易魂的太极思维方式完成了由物象—卦象—形象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是太极思维不断发展升华的过程,是时空信息网络的构建完善过程;是信息提取拓展技术的进步过程,是直读卦象方法的理论形成过程;是对事物共性进行提炼的过程,是对事物个性进行挖掘的过程;是色空不二、天人合一、以道观象、以道观物的基本模型,是沟通客观与主观、自然与心灵、万事万物与道的最基本的途径。循此途径,我们的太极思维才能返朴归初,大道至简,由实入虚,由难入易,由无形而入有形,由抽象而入具象,由渐法而入顿法,深契自然之理,妙合天地之道,并最后达到万法归一、色空不二、天人合一、圆融无碍、虚无静寂,感而遂通的最高境界。这是易魂理论体系脱离一般的流派与技法的局限,进入“道”的层次的标志,是易魂理论体系的精华所在。

于是,在时空信息网络理论、色空不二理论和直读卦象理论指导下,时空信息网络与现实世界融为一体,心灵与天地自然融为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