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出庶出-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呀你呀!”太夫人大笑起来,好容易匀过气道:“我们每个人屋里都要一盏,还不许重样,我就替你出银子。”
  “这可不成,还得有打赏才是。”
  “老四你要卯足劲啊,你看你媳妇使劲给你扒拉家用呢。”太夫人哭笑不得的说:“不榨干我不罢休的态势啊。”
  “这个本事没有,九牛一毛,我必要捞到的。”罗衣接口道。
  “依我看,四嫂不单要每房给的不一样,却又要看起来是一套又新颖的才成。”荣臻也来凑趣。
  “哎哟哟,”大奶奶也插话:“到底是亲孙女,马上就来帮老祖宗捞回本呢。”
  太夫人更开心了:“那是,也不看是谁的孙女。别以为你们两个嫂子平日里那点小好处就能收买了去。”
  说着众人又笑起来。又奉承过一阵,太夫人心情更好了。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奖品赏下去。又找了几对农产品的金锞子给了荣臻,没找着南瓜试样的,就抓了一把花生莲子桂圆红枣试样的给了罗衣,还笑的十分暧昧。罗衣难得老脸一红。又怕当了出头鸟,接过掂了掂,发现是空心的便罢。
  
  今天算是捞了一笔,回到房间,罗衣很开心。拆开金香炉的盒子,拿起来掂了掂,估不出重量。又叫柚子拿戥子一称,20两,果然金子质量大,这么一个小巧的非实心香炉居然这么重。又称那一把“早生贵子”,也有四五两。罗衣乐坏了,这里200多两银子,她一年的田产收入呢。要好好收起来。
  “掉钱眼里去了。”容仪有些幻灭,本来么,罗衣再暴力,但那书香范儿端的十足。就是跟他冷战的时候,手捧一本书,还是司马光的《史记》。连他日常看的闲书都不看的。书香女暴力还是在理解范畴内,毕竟传说中有个岳飞他妈刺了那什么精忠报国在先。但是!捧着一堆金子笑的跟傻子似的算什么?
  罗衣心情好的不得了,加上后头挖萝卜打赏的一吊钱,也不过一两多银子的本钱。啧啧,一本万利啊。原本她也没这么贪财,前辈子虽然属于中国特色的中产阶级——双职工家庭。但独生子女,再亏也亏不到她头上。虽然日子不奢侈,但还真没缺过钱。这辈子也是有钱人家,更该不“俗”了才是。可自从看到萧氏一家的窘迫,便受了点刺激。虽然萧氏是蛮极品的,但要不是没钱,日常里也不会被各位嫂子侄媳妇背地里那么鄙视。现在嫁了个这样的男人,在这陌生的世界,似乎只有钱财让她有点安全感了。
  在听到容仪的嘲讽,心下就不爽,要不是你我能这么着么?于是出纳鞋底的钻子摆在桌上:“《四书》我背过了,共五万三千字。我也不要求多的。一年!明年这个时候,少一个字我扎你一回。”
  容仪寒战了一下:“真要背?”
  罗衣微笑:“或者你到二门上喊一百次‘我不是男人,我没种’。”
  “……”
  “我背不下,好奶奶,饶了我吧。”容仪求饶,开玩笑,背完他会死的!
  “明早开始《大学》,这个最短。”
  容仪蹭的一下站起来了:“你别给脸不要脸!”
  “你想今晚就试试这钻子?”
  容仪抓住罗衣的手腕:“别以为让着你,就得寸进尺。殴打夫主,凭你是谁也休得了!”
  “为了你一个庶子,去得罪一群摇笔杆子的人。其中还有个混御史的探花郎?”罗衣冷笑:“理由还是逼着你读书?你信不信那帮读书人能拿我跟乐羊子妻作比?”
  “乐羊子妻是什么?”
  罗衣立扑,忽悠人的时候发现对方听不懂,坑爹啊,吐血啊,靠之!
  “你不也是庶出嘛!”容仪不以为然。
  “我受宠啊。”罗衣理直气壮的说:“你被我四哥打了,你家找我四哥麻烦了没?你要在外头打架输了,你大哥二哥去帮你丢砖头没?我告诉你,要我姐夫在京,必参你爹管教不严,致使你宠妾灭妻!”
  听罗衣一说,容仪感觉后脑勺隐隐作痛,四舅哥砸的是蛮狠,这么一想气焰全消。只想着到时候想个什么法子逃脱了才好,这时候别触霉头。便装作累极的样子去睡了。罗衣也不在这时候逼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还有得磨呢。再说,她纯属忽悠,正没底呢!
  
  第二天清早,罗衣摁着容仪读了半个时辰的书。自己也跟着一字一句的读出声来,读的差点呕血——尼玛怎么跟带儿子似的?罗衣节选的并不长,领着读了一刻钟,再叽里呱啦的读过一阵,居然也背了下来。容仪有点小得意了。罗衣这时候不省赞美,怎么恶心怎么来,直拍的容仪脚下放佛踩了棉花。两人还跑到太夫人那里显摆了一番。和容止两兄弟一齐流利背诵第一段,哄的太夫人心花怒放,一人赏了一副奢侈品级别的笔墨纸砚回来。
  罗衣囧了囧,自我安慰的道:这算是优秀妈妈的实习课程吧。这么残的主能让我拧过来的话,以后连小孩子的青春期都不用怕了!嗯,加油!
  趁着心情好,又翻出笔墨纸砚出来开始画灯笼图。自古文人都喜欢用蔬菜瓜果做器皿,她有个胭脂盒,八种颜色,八个盒子就是瓷器制的各种蔬菜造型,旁边还有几片漂亮的叶子。所以有南瓜灯在前,再弄什么冬瓜灯茄子灯就一定不行。罗衣实在想不出,只好再借鉴了——在脑海里翻以前逛过的博物馆。想了半天才让她想到一个——广东博物馆以及陈家祠展示的木雕螃蟹笼。很多款式,最经典的那一个送给太夫人好了。细节记得不是很清楚,毕竟当初也只是走马观花。只好边想边画,不对的地方自己再涂抹几笔。又抓着容仪陪她到外书房一阵猛翻,古人也有很蛋疼的写的游记什么的带插图的。比如大名鼎鼎的李时珍同学,他的《本草纲目》就是图文并茂版,还画的挺写实。又找了各种各样的评点绘画的图集,才画了七八个螃蟹笼带螃蟹款式的图样出来。
  容仪拿着本《张嫣传》有一下没一下的翻着,除了给他们族学上课的夫子,罗衣以及罗衣一家是他接触过的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挺有意思,干什么都不问人,自己闷头翻书,怪不得每一个夫子都那么僵头呆脑的。好奇心又起,便问罗衣:“你平日里都不看杂书么?”
  “看啊,”罗衣很莫名:“我基本看的都是杂书好吧。”徐霞客游记等、各色美食书,乃至天工开物,对于读书人而言都是“杂书”。
  容仪囧了一下:“你家《史记》是杂书?”
  罗衣抽了一下,那是她闲的……
  容仪拎着《张嫣传》说:“这种才是杂书好吧!”
  罗衣叹气:“那种老套的故事,我一天给你写一本出来。”
  “你就吹吧。”
  “一群妃子争强好胜的叫宫斗文,一群女人争风吃醋的叫宅斗文,一帮农民发家致富的叫种田文,一个男人三妻四妾的叫种马文,一个男人功成名就的叫称霸文,一男一女生死相随的叫言情文,一个家族鸡毛蒜皮的叫伦理文,一群男人勾心斗角的叫朝堂文,还有一群男人挖空心思赚钱的叫商战文。”罗衣微笑:“你有什么要补充的么?”




42、台灯 。。。
  容仪惊叹:“你还真看过?你家老爷不打你啊?”
  罗衣当然不能直接承认,只好拿起《张嫣传》开批:“这有什么好看的?语句都不怎么通,情节也扯谈。什么只爱鲜花不爱男人?什么卧室都不许人进去?什么单纯如白莲花?张嫣也是侯门之后,还是吕后的外孙女,你们家有这种奇葩?就算有都给长辈打死了。市井小民信吧还情有可原,你也信?你直接说那皇帝宠妾灭妻……厄,不对!是那个皇帝看吕家不顺眼了!”话说吕后也实在彪悍太过,让亲儿子这个刘家人感受到威胁了呢,厄,歪楼了。
  容仪一噎,还真是,他们家要出个这么装的,估计真被打死了,不过:“汉朝礼法也不像如今这样严厉。”这位主还想着前面的八卦呢。
  说起这个罗衣就更不爽,继续发散思维:“汉朝还有女户呢!女人还能有独立田产可以继承亲爹妈的产业呢!”怎么就没穿在汉朝!啊,不对,怎么特么的就穿越了呢!
  容仪被罗衣一岔还就忘了礼法不礼法的,又翻出一本《穆桂英传奇》出来,罗衣一看封面道:“更假!”
  “怎么假了?”
  “穆桂英此人根本就不存在,杨家的原型杨再兴是岳飞降将,穆桂英的原型是秦良玉。唯一一位列入正史的女将军,唯一一位因战封侯的女人。”
  “……”
  “那《西厢记》呢?”容仪不死心的问。
  “更假,连我都知道聘者为妻,奔者为妾。相爷的女儿能不知道!?”罗衣那也是经过网络洗礼的:“再说原著《莺莺传》,张生简直是个人渣!有什么好看的。”
  容仪不爽了,抽出目前的一级畅销小说递给罗衣。
  罗衣接过一看,笑着点头:“总算你有点品位,还知道看《三言二拍》。”
  “也不尽对吧,比如这篇。”容仪拿着《卖油郎独占花魁》道:“花魁怎么能看上卖油郎?要也是看上王孙公子。”
  “卖油郎再不好人家也是良民!做正头夫妻怎么不好了?”
  “若是平头老百姓真这么好做,家里的丫头怎么个个都想做妾?”
  “花魁不差钱。”人有的是钱改善生活,缺的就是身份好吧。
  “那这个‘花痴’呢?被人打死了变成神仙了?内什么,前儿你姐夫还跟人抢古董打了人呢!”
  “什么!?”罗衣站起来:“我大姐夫?”
  “呃,”容仪莫名其妙:“是啊,你这么激动做什么?”
  “打死人了?”
  “没有,就是打起来了。这种事京里哪天没有?大惊小怪的。”
  “那你干嘛接到‘花痴’后面讲啊,吓死个人。”
  “好了,你先说‘花痴’怎么就成神仙了。”
  罗衣被堵住,要说小说本来就是瞎扯,不过她闲的把前面批了那么多,就不能说这个原因了。好在反应还算快:“孔夫子讲,敬鬼神而远之。咱们家没人懂这个。”
  容仪目瞪口呆:“这也行!?”
  罗衣得意:“要不怎么说,知识就是力量呢?”
  “你还好意思说,驳我的话只有最后一句是四书里头的。可见四书没用。”
  有用的能叫思想政治么?装逼的当然都是没用的。当然这话太大逆不道,她跟容仪没熟悉到这个份上:“考试要用。”
  “说了这么多你还是希望我考科举。”容仪腻歪:“烦不烦啊,见天说这些,你家老爷还不是个穷县令儿,还不如在京里混个闲职呢。”
  “我父亲也是捐官!我祖父不就四品了么?”
  “四品的小官儿,你大姐的体面离大嫂远了。”
  “那根本不是一处的,再说女人的体面除了父兄,不都靠在男人身上么?”罗衣道:“你有能耐给我挣凤冠霞帔么?捐官你也好意思向朝廷请封?”重点是就容仪的地位,就捐不到什么官。没准什么都没有,依靠着家族混一辈子:“便是你有捐官,那以后儿子呢?没听过捐官还能荫子的!”哼哼,贾蔷还是宁国府嫡孙呢?结果呢?结果呢?跑去搞BL了!难道以后她儿子也去搞BL!?
  这些话,夫子说的多了去了,无非是积极向上。薛姨娘也说得多了,无非是得侯爷的青眼。罗衣说的封妻荫子,基本换汤不换药。容仪听了心下更不高兴,吵是吵不过的,只能抬脚就走,把罗衣一个人丢在大书房。罗衣叹气,这要怎么劝啊?还是果然生了儿子后给这Y的喂一升棉花油废了他Y的,然后把儿子送到娘家去上课么?手一抖,杀人放火技术难度要求太大,还是……先画螃蟹吧。
  
  回屋的路上,柚子轻轻说:“奶奶,你便是劝四爷,也要和软些。这么硬邦邦的,谁爱听呢?太太就从未说过重话,谁敢不听她的呢?”
  罗衣一顿,是啊,最近怎么火气这么大呢?还是看着容仪就火气大?以前的平和似乎不见了似的。是彷徨吧,对未来的彷徨,还有不安。总想迅速脱离这种环境,不想呆在这个金玉铺满的牢笼。不知怎么对待侯府的奢华。安贫守富,说的容易,做起来何其困难?日后不过是一介庶民,见谁都要行礼不说,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是开支。
  她对外界并不是一无所知,她知道这个年头精米有多金贵,普通百姓只能吃后世用来宣传做噱头的糙米。她吃过,放了各种精米,加一滴色拉油,放三五颗红枣,紫砂锅煲着,顺时针搅拌到绵稠,是挺香。可是单独拿出来煮饭呢?混了大米饭都割的嗓子疼。还有盐,都得省着用,当然京城不会很离谱。糖更是奢侈品。她的田庄可以让她衣食无忧,但是如今的奢华,哪怕是在萧家的惬意都会没有。几千两银子看着多,根本经不起败。她可以克制,但容仪呢?生于侯府,长于侯府,如果不让他科举外放,经见过外面的世界。一旦分家可以便可以预见结局。
  到时候,她们不再年轻,孩子们却又是正要科举出仕花大钱的时候,怎么办?由的孩子混混霍霍,然后到了老了跟萧氏一样借住亲戚家?哥嫂的性格是知道的,一碗饭总有。但要是她哥嫂姐姐死在前头呢?侄子侄女还那么好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是她想未老先衰,是侯府的日子太让她惊心。以前看宅斗宅斗,风生水起。而她只被下人踩低捧高过而已。连被嫂子婆婆斗的资格都没有,就知道她的情况多危机了。
  不劝容仪读书,难道劝他节省么?就算为了面子,在侯府这么做也是行不通的啊。只有读书还算是名正言顺,但劝学这条路实在太任重道远了。她父亲不能说不努力,不能说不上进,最后连秀才都考不上。从古至今,公务员是好考的么?读书一途,不过是根浮木,是最后的稻草。如此惶惶不安下,脾气哪能不见涨呢?好吧,她也知道坏脾气不是好事。唉……愁死了。
  但目前更愁的是这一溜设计图,图是画出来了,怎么做呢?木的?竹子的?瓷的?或者是黄金的?最便宜的当然是竹子,但竹雕要不是非常厉害,基本上不得台面。其次是木的,这个也一样,好的木头可不便宜。她不想这种小事上一次动用太多的银子,容仪几乎除了月钱以及薛姨娘的补贴外没有任何收入,而罗衣也不想动嫁妆,她的嫁妆可要攒起来买地。趁着没分家不用交税多攒点,目前看来未来这些银子很重要。果然只有瓷的么?打薄胎瓷器也不便宜的说……
  其实原版的蟹笼是绝对能上台面的,清代潮州地区独特的华丽木雕工艺,加上了金漆,看起来金碧辉煌灿烂无比。但目前谁知道哪里有这种手艺呢?最后选择了有点名气的黄杨木,因为比较好精雕的木材这个算比较便宜的。最后商议的价格是20两银子一个,她一共做了八个,算整数150两,这还是知道她是侯府的人给的友情价。罗衣囧囧的想,果然便宜不好占,上回得的奖品绕出去一半了,以后还是老实做人比较好。
  太夫人看到一排蟹篓灯笼喜笑颜开:“难为你怎么想的到?总有好些个点子。”
  罗衣谦虚:“那是跟老太太混久了。”
  大家一齐趁机狂拍马屁,好一阵才停下。
  太夫人又想了想:“这螃蟹倒应中秋的景,今年中秋打一套好的进上吧。”
  “四婶婶那可就出彩了。”大奶奶笑道。
  “不敢当,可千万别说是我想的。”罗衣赶忙摆摆手:“本就是咱们家的,何必特特报我的名字。咱们家的彩头就是我的彩头了。”
  “好孩子,你很会想。”太夫人笑道:“既如此,你留下与我商议,其他人散了吧。”
  罗衣只得留下。
  太夫人拉着罗衣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身边:“这个是你的主意,我也不亏了你。”
  罗衣摇头:“还是家里书房里翻出来的螃蟹呢,哪就是我的主意了。”
  “妇人藏拙是该的,你们家的家教我信的过。”太夫人点点头,无论什么时候,女人名声大了都不是好事:“这次你花了多少银子?”
  “没多少,不过就一乐。”
  太夫人直接喊丫头:“称三十两金子给四奶奶。”
  罗衣赶忙喊:“一百五十两银子。”
  太夫人笑的得意:“你倒是个乖巧的,就是太老实了些。这会儿不吱声,不就小赚一笔?”
  “都说是小赚,不过百多两银子,不敢叫老太太破费。”
  太夫人摇摇头:“老四也是我亲孙子,虽说嫡庶有别,但也不是不把他挂在心上。你们没多少家底我心中有数。再者,这毕竟是你的主意,若是中秋节讨了彩头,也是为家里争光。到时候我再趁由头赏你,这个你就先收了吧。”
  罗衣心想,也罢,一百五十两虽然不是什么大数目,一个老祖宗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照应到。比起那些偏心眼到极致的家长来说,她能想着庶孙已经不错了。虽然,一旦到了抉择的时候,容仪依旧是被舍弃的那个。如今一条绳上的蚂蚱,希望侯府不要有这样的抉择。



43家常

    二月底,于氏生了个大胖小子。二老爷连任了一届,依旧窝在湖南没有回来。就由老太爷起了个名字叫盛年。萧家已经是四世同堂了,算的上极有福气。萧老太爷也近七十,索性上本致仕,以免老眼昏花出错让人揪住辫子就不好了。四品官已经有面圣资格,萧老太爷还是圣上年轻时点的进士,圣上也有些念旧,再问了问子孙,便赐了老太爷一个“书香传家”的牌匾。盛年就是趁着这个时候出生的,大家都说吉利。

    罗衣接到信就跑回了娘家,于氏运气蛮好,得以守孝三年作为缓冲,身体已经完全发育完毕。虽然是头胎,但十分顺利,没吃什么苦头,就只是累着点。罗衣到的时候正眯着眼睡觉,她也不好打搅,放下项圈什么的便走了。

    洗三那天曹夫人感冒,她要侍疾,很遗憾的没去成。满月那天么,又遇上太夫人病了,又没去成,罗衣郁闷死了。一直到盛年一个多月时,于氏使人来接才得以回娘家。

    罗衣一踏进家门就嚷:“什么好事还特意使人接我?”

    于氏迎进了里屋:“是你姐姐来信了,说是怀了身孕。”

    罗衣笑道:“是真的?你们什么时候回信?可要告诉我,还要等我做几套衣服才行。”

    于氏挑眉:“不是说给我们哥儿做的么?衣服呢?”

    “你没收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