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逸一听,这是赖上自己的了。不过裴逸也不好再拒绝了:“那行,这件事情您找校长葛仙翁,他同意就行。”
武陵王司马晞在武陵打了声招呼后,就跟自己的儿子司马综俩人,骑着马只身到了湘乡,甚至连随从都没有带。可谓是悄无声息,在消息闭塞的古代,这天南一角发生的事情,并没有引起朝中的注意。
谢玄似乎跟司马综关系很好,自从司马综来了,两人几乎朝夕相处。张敞和一帮贵族年轻人也很快加入了他们。而司马晞虽然和葛仙翁、习凿齿都有点交情,但是也只是寒暄寒暄,很少聊。主要葛仙翁忙着炼丹,习凿齿忙着处理校务和州务。
但是司马晞跟张任和高衡这两个小子关系走得很近。似乎没几天,他们就混熟了,每天一起出操,训练。裴逸还真为司马晞捏了一把汗,每次五公里负重跑,司马晞都要坚持跟着跑。虽然每次都跑最后一名,但是都坚持跑完。这让军营里的士兵对这位王爷有了好感。
不过裴逸没工夫练兵。裴逸的练兵法子,都教给张任了。有他就足够了。裴逸还是在琢磨资金问题。毕竟什么事情都需要钱。
不过好消息第一个很快传来。当裴逸一大早一进州衙,就看见自己露天办公室的中央,摆放着一个封好大木箱。州衙一个人都没有,裴逸打量了一番,都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
不过问到了饭香,裴逸就立刻大喊道:“小小!小小!”
“哎!少主稍等一下!”就在旁边厨房做饭的裴小小拿着锅铲就跑了出来,往围裙上抹了一下双手说:“少主,怎么了?”
裴逸指着木箱子说:“这是什么东西,怎么摆放在州衙正中央?”
裴小道:“信啊!”
“信?什么信?”
裴小小走过来,手抓住木箱,一用力,咔哧一声,就把木箱一面的板子给扯开了,看得裴逸目瞪口呆,没想到小小的力量越来越大了。
结果箱子一开,一堆信件哗啦啦如同瀑布一样倾泻而出。每一封信上都写着《晋民报》亲启,足足有几千封信。
裴小小解释说:“今天一大早信使送过来的。还专门租了个马车送过来的。我给了一些车马费。少主,没事的话,我就去做饭了?”
“好,你去吧。”裴逸看着这些信件,心里已然不知如何形容。这些都是报纸的读者来信啊!这说明《晋民报》的声势已然出来了。这不是一封封的信,而是舆论。意味着裴逸有了一个对外输出自己声音的工具。
现在剩下的就是一个问题,那就是继续扩大影响力。如何继续扩大,那就是营造一场舆论的盛宴和狂欢。让所有人都参与到这场大趴体里面来。到时候,《晋民报》就可以成为大晋的主流并且唯一的媒体。只要操纵了舆论,裴逸就有了对付桓温,保护自己最有利的一张牌。
254。第254章 报纸火了()
♂
似乎葛仙翁的篇玄理文在《晋民报》上的引起了轰动。当报纸一被运到建康城的厉山居,就被一抢而空。早就听厉山居的人放出内部消息,说葛仙翁要在《晋民报》上阐述玄理。这对于玄学盛行的晋朝,那可谓是相当于名家签售会一般了。
为了第一时间葛洪的新作,厉山居出现了第一次卖烧酒时才有的被围堵的场景。不过这一次,现场的人都是社会名流,世家大族的仆人,甚至很多人亲自来了,他们根本等不及了。
结果刊印的一万份报纸,瞬间被抢光。不过最舒服的要数谢家、太原王家和皇家了。裴逸都专门差人提前一天去送报纸了。
这可让谢家和王家风光了一把,当报纸先到了这两家的消息一经传开。一时间登门拜访的世家大族,名仕名流们络绎不绝,门庭若市。许多跟谢家,太原王家平时来往较少的家族,都过来拜访。而其他的人,只能第二天去买报纸了。
一时间购买《晋民报》成了建康城的时。
但是这还不算完。裴逸在报纸末页留下的欢迎来信参与讨论,更是引起了这些名仕名流们的极大兴趣。葛仙翁并不是谁都能见的。但是能过信件来往交流玄理,那也是极大的荣誉。传出去,那可是倍有面子的。以后都可以出去吹,我跟葛仙翁讨论过玄理。
不过裴逸这边就不好办了。要做到交互,必须要反馈。也就是回答读者问题。虽然不用全回答,但是邀请葛仙翁看那些信,然后回复,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答应了葛仙翁以后每天他的饭要让裴逸单独来做以后,葛仙翁终于开始看这些信了。不过葛仙翁似乎看着看着也陷入其中,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便开始洋洋洒洒的写了起来。
裴逸看着葛仙翁这么沉溺,于是问道:“仙翁,你看你也挺享受看信的。要不做饭的事情……”
葛仙翁立刻斩钉截铁地说:“必须做!”
不过裴逸看到了在晋朝办报纸的方向,政治作为辅助,玄理和艺术才应该作为主板。然后通过文学,潜移默化的影响晋朝人,改变这个时代。
于是裴逸去请谢道韫帮忙为下一期报纸写一些诗赋。裴逸在现代知道,有一个好的ip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公司可以因为一个ip吃一辈子。而对于裴逸来说,葛仙翁、谢道韫、习凿齿这些晋朝的大腕,就是自己报纸的ip。就像后世媒体的那些名嘴和名记者。
不过裴逸希望谢道韫能写一下关于军营或者潇湘大学生活诗歌。这样就是一个无形的征兵广告和招生广告。
不过才女谢道韫却有点为难了:“小叔,描写军营?可是我并没有到军营体验过,如何写?而且这种诗要那种格式?莫不是像是《诗经》的《秦风·无衣》?”
裴逸也不像让谢道韫写诗经,太诘屈聱牙了:“也不是,我需要的是边塞诗,就是体现边关将士的生活,以及杀敌之心的那种。”
谢道韫一听,就明白了:“莫不是小叔你写的那首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种风格?”
“差不多就是这种。”
不过谢道韫却更加为难了:“但是此诗有着严格的格律。小叔大才,能够写出如此工整的诗,乃是开创了新的诗歌形式。但是我真得还很难写出这样工整的诗。”
“道韫,你要相信你自己,你可是天下第一才女。而且只要写到你满意就可以了,我那个只是个例子。每个人都有自己写诗的风格。你不必学我。”裴逸还是第一次见到谢道韫承认自己的做不到。这让裴逸也很是奇怪,明明是一个很要强的女生。
谢道韫也是盛情难却,只好答应说:“好,那我尽量写好。”
“嗯,你放心,以后你的饭都由我来做。你就安心创作就可以了。当然,写不出军营也不必勉强,我就是提一提。”
谢道韫却摇了摇头说:“不,既然小叔相信我,那道韫一定做好。还希望小叔能给我一个令牌,让我随时跟随军队而没人阻拦。”
“好,我去让张任办。”说着裴逸就准备离开。
但是谢道韫却叫住了裴逸:“小叔……”
“嗯?还有什么事吗?”
“那个……”谢道韫此时脸颊害羞的红了起来,欲言又止,最后只是说了句:“谢谢你做饭给我吃。”
“嗨……就这事,没事,刚好咱们大家一起吃嘛。也可以帮小小分担一下家务。”
谢道韫看着裴逸说:“小叔,你真得很不一样,与整个世界的每个人都不一样。在你面前,似乎我们都没有任何区别,并且彼此信任,也没有贵贱。”
裴逸被写道韫说得满头雾水:“我们都是人,当然没有贵贱了。道韫,你是怎么了?怎么忽然说这些。”
“没有,只是有感而发。放心,小叔,我会做好的你交代的每一件事情的。”谢道韫只是欣慰的笑着摇了摇头,美丽而含蓄的动作让裴逸看得有点愣神了。
不过老婆大人在上,裴逸还是保持镇定,离开了谢道韫的书房。而且谢道韫可是自己的干侄女,还是不要乱来。
第三期报纸出来了,报纸一下厚了起来。除了把一些时政新闻和通讯。最主要的就是葛仙翁的读者回信了,虽然裴逸一再要求压缩篇幅。但是葛仙翁还是洋洋洒洒的写了好几篇。挑选了十几个他认为有建设性的问题回答了,还好是文言文,省字数,省拌面。不过就这样,还是加了六版的版面。
而这次的重头大戏就是谢道韫的诗。裴逸没想到谢道韫竟然为了写诗,真得搬去了军营,随行的还有祝英台。不过谢道韫没写诗,而是写了一篇汉赋,名曰《湘营赋》。另外谢道韫还写了一首山水诗《湘州吟》。
“滔滔揽龙巅,游吟入洞庭。云翳化玉虚,君山若临仙……”习凿齿朗诵着这两篇谢道韫的新作,周围的老师和学生们都听傻了。无不惊叹谢道韫之才。就连谢玄都接连摇头叹气说:“你也只比我晚出生了一点,娘亲却把文采都给了你啊。”
当报纸一张张的开始印刷,裴逸知道,自己的媒体时代到来了。
255。第255章 谢安睡朝堂()
♂
随着谢道韫的诗赋被登上新一期报纸,加上葛仙翁对于部分读者来信的回复,《晋民报》再一次被疯抢。裴逸原本全国发行两万份,但是觉得不够,还加印了一万份。结果三万份到了荆州和扬州,就贩卖一空了。
道教鼻祖之一葛洪,大晋第一才女谢道韫,两位重磅级的ip的加盟,让《晋民报》成了全国新的时潮流,装逼利器。大家纷纷都以买《晋民报》来显摆。虽然只有一文钱,但是现在是基本抢不到。必须早早在发售期排队等。
而大的世家大族,都是走关系,通过陈郡谢家和太原王家的关系,提前一天来拿报纸。而第二天上朝前,拿到了报纸几位官员就在宫门前开始讨论起了今天《晋民报》上刊登的葛仙翁的新的清议话题和谢道韫的诗歌,显摆了起来。让周围还在等今天下午报纸发售的官员,着实长了眼界一番。谢安只是淡定在一旁默默看着他们装逼。
不过谢安心里知道,自己的这个义弟肯定也是在湘乡家里,默默的看着我们这些人装逼。
谢安不得不赞叹,裴逸把邸报变成这种定期的报纸,面向不同的受众刊登朝政消息、故事、清议、诗赋,确实是个吸引人的好点子。而且他是怎么做到大量印刷报纸的,而且每一分报纸都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肯定不是手抄,难道是雕刻印刷,但是这样成本岂不是很高。那一文钱的价格岂不是太便宜了。
谢安不知道裴逸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更不理解,假如裴逸如果把报纸卖得很贵,也应该不愁销路,为什么要亏本卖呢?
而一上朝,晋帝司马奕的桌案旁就放着一份《晋民报》。司马奕拿起这份报纸说:“诸位臣工,可否看过这份报纸了?”
个别大臣回应看到了。不过大部分大臣是摇头的,说只是听说了,打算今天下午要去买。
晋帝司马奕说道:“不用买了,裴卿给皇宫送来几十份,朕就派送给你们吧。”
群臣一听,无不意外。他们都忘了,皇宫这里肯定有裴逸进献的报纸:“臣等谢陛下圣恩。”
当群臣拿上报纸,都纷纷翻到了葛仙翁的清议版面和谢道韫的诗歌版面看了起来。朝堂上俨然成了茶馆模样,一堆人搁那里看报纸。
褚太后今天虽然临朝听政,但是只是坐在帷幕之后,一句话也不说。
大臣纷纷开始讨论起来葛仙翁提出的一些玄理问题,一时间朝堂成了清议的场所。争吵声,辩论声此起彼伏。
过了一会,晋帝司马奕问道:“诸位臣工觉得这一期的《晋民报》亮点在哪里?”
此时一个大臣说道:“臣以为是葛洪先生所回复读者的这些问题,乃是这期晋民报的精华。确实令臣大开眼界。”
但是另外一个大臣却不以为然说:“非也,我觉得倒是谢中军的侄女谢道韫的这《湘营赋》和《湘州吟》乃是亮点。不愧是山公榜排行第一的才女。所写之文,犹如龙啸于云翳,大气而富有仙境。《湘营赋》更是体现我大晋将士的勇猛和保家卫国的决心。真是百年难得一遇的佳作。”
一时间朝堂就这些谈论了起来。此时只有谢安默默地闭着眼,在一旁若有所思。
司马奕听到这些大臣的回答,脸上并没有什么满意的颜色,只有一抹怨气。而背后的褚太后,更是表情严肃。
因为这些臣工居然只是在乎《晋民报》上这些清议和诗赋。
不过司马奕看到了朝堂上闭目沉思的谢安,以为他睡着了,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好啊,别人不关心朝政,就会清谈也就算了,至少他们在喘气说话啊。好你个谢安,人们都说你乃是江左第一能臣,居然还睡觉。成何体统。虽然我司马奕没有实权,但是也不允许你这么轻视我。看我不收拾一下你!
不过司马奕虽然是皇帝,但是是一个没实权的皇帝。他也不傻,知道自己不能直接训斥谢安,现在谢安可是褚太后的近臣。不过还是要拐着弯得让你戏弄你。
于是司马奕叫来小太监,然后叫太监给谢安送去了一个枕头。然后说道:“谢中军,朕看你困了,你为国家操劳,要不就先在这朝堂之上睡一觉吧。”
朝臣清议的声音忽然因为这个插曲戛然而止,纷纷看向了谢安。大家一下看到了闭目养神的谢安。就知道皇帝这是拐着弯的责难谢安呢。
褚太后此时脸色变得更加严肃了,不过她并没有多说什么。反正无伤大雅,刚好褚太后也想看看今天皇帝究竟想要干什么。
朝臣此时都为谢安捏一把汗。皇帝给你了一个枕头,说让你在朝堂上睡觉?那明显是说反话啊。你要敢睡,治你个藐视君王。你要不睡,治你个抗旨不尊。虽然谁都知道皇帝没实权,但是毕竟是皇帝。面子你还不得不给,形式主义还是不得不走。
大家都偷着瞄了一眼皇帝司马奕。其实跟电视剧里不一样。一般大臣是不能直接看皇帝的,一切启禀事情都只是盯着眼前的玉笏。一旦眼神离开玉笏,抬头看皇帝,乃是直视君王,有意刺王杀驾。当场拿下。
当今的朝廷,也只有桓温敢直视皇帝,而皇帝没脾气。但是其他人还是很忌讳的。毕竟这很有可能成为别人的把柄。
所以大家并不敢正大光明的对皇上察言观色。只能偷偷瞄。
众大臣一偷偷瞄,看见皇帝这气哼哼的是生着气呢。看来今天谢安是不知触了皇帝的哪根神经了。今天估计谢安是要出事了,除非褚太后干预。但是看着帷幕后的褚太后,似乎镇定自若。有经验的朝臣就知道了,褚太后这是来兴致了,打算看戏。
众臣纷纷看向了谢安。不知道他如何全身而退。虽然大家都知道谢安是这大晋第一的聪明人,但是这样的困局,还碰上了今天吃了火苗的皇帝,谁都不知道如何化解。
但是谢安心里一点都不慌。他从一上朝,就知道皇帝今天所做的一切是为什么东西生气。只要摸对了皇帝的脾气,投其所好,忧其所忧,危机自然迎刃而解。
于是谢安从容的接过玉枕,然后谢恩说:“臣谢安谢陛下隆恩。但是臣从昨天开始,一件心事萦绕心头,随之便失眠了,直至现在,只怕有了这上好玉枕,臣也无法入睡了。”
皇帝司马奕本来是打算不管谢安说什么,都要发飙,处罚一下谢安。但是谢安这么一说,就把皇帝司马奕的好奇心勾了起来:“哦?谢卿心中有何事,让你失眠?”
皇帝这么一问,谢安就知道自己的危机过去了。
谢安叹了一口气说:“臣昨日拿到了臣义弟裴逸送来的《晋民报》,当看到第一版,臣就失眠了。”
众大臣皆纳闷,第一版有什么好失眠的?这些大臣刚才一拿到报纸,根本就没看第一版,而是直接翻到了后面的几版看葛仙翁的清谈和谢道韫的诗词。
于是大臣们纷纷好奇地翻回了第一版一看,看见第一版就是一些湘州的地方新闻而已。有什么好失眠的。
不过皇帝司马奕脸色此时却缓和一些,他正襟危坐,似乎猜到了谢安要说的一定是自己这个皇帝想说的。于是清了一下嗓子说:“咳咳……谢卿,那你就说说第一版的内政消息,怎么让你失眠了。”
256。第256章 掌握舆论()
♂
谢安知道皇帝司马奕是对朝臣只对清议和诗赋感兴趣而生气。于是谢安说:“臣只是感叹于第一版的这一条新闻,《南河东郡百姓月入千贯》。如今我建康百姓一月收入只不过50贯而已。湘乡本来是都是诸公谁也不愿去的地方。但是现在,却人人腰缠万贯。这怎能不让臣反思呢?为何我们不能像裴逸一样,做到让百姓们都富裕起来呢?故而臣自惭形愧,难以入眠,辗转反侧,只求反思自己。”
听完这段话,皇帝司马奕很是赞同,他赞扬道:“谢卿如此谦逊,真是百官楷模啊。朕看到此报纸,也是深感裴逸之才。他怀有奇技但却不想着私吞,而是贡献出来,用白瓷和冶铁之术,让一郡的百姓富足,这才是这一期报纸最吸引朕的地方。国家不是靠嘴来治理的,而是靠双手。朕希望以后众卿家能够以裴刺史为楷模,让大晋真正安居乐业。”
朝臣们都纷纷附和,但是他们心里都在想,今天皇帝是怎么了?平时一句话不说,今天说这么多。
司马奕其实只是看到了未来,看到了裴逸这样一个小人物竟然能够有如此成就,而自己一个堂堂皇帝,却只是一个门阀士族平衡实力的傀儡,皇帝司马奕心有不甘。
不过裴逸根本不想用自己的事迹影响别人,他心里只是想着扩大自己的商业帝国。由于裴逸现在掌握着大晋百姓最主要的几个奢侈资源——白瓷、优质铁器、烧酒、香皂,于是裴逸在报纸上又增加了商业版,专门报道自己掌控下的这几个资源的出货时间和价格,为卖东西谋求方便。
而为了迎合最普通的老百姓的兴趣。裴逸凭着记忆,开始在自己的报纸上连载《封神演义》。其实裴逸本来想连载《三国演义》,但是三国就是前朝,裴逸怕犯什么*****决定还是不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