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后的悠闲生活-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兰、如梅见此情形不禁目目相觑,却也不敢贸然出去,正巧此时有几个扫地的婆子过来,听到呼救声过去七手八脚的把林姨娘拽了上来,又不知从哪里找了个门板子抬着林姨娘出了园子。
    如兰、如梅两人见状一屁股坐在地上不停喘着粗气。如兰只觉得后背都被冷汗打湿了,刚张口要说话,如梅便一把捂住了她的嘴,把她的脑袋压了下来,悄悄地往外指了指。
    两人顺着花丛的缝隙见刚才那人从树林里出来走到池塘边皱着眉头看了眼地上的水渍,才换了另一条路出了园子。
    如兰和如梅不敢置信的对视了一眼,异口同声的说道:“王姨奶奶。”
    当晚林姨娘落水的事就闹到了元秋跟前,元秋虽料到几个姨娘会趁自己母亲怀孕时争宠,却没想到她们连如此阴毒的手段都使得出来,若不是今天那些婆子因扫落花耽误些时间,比平时晚了半个时辰出园子,怕是林姨娘就要死在那池塘里了。
    元秋虽不喜欢这几个姨娘,却也不想让谁没了性命。而且姨娘当中有人心怀歹念,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把脑筋使在李氏身上。元秋上辈子看书,也知道些大宅子里的怀孕的女人若是想平安生产极其不易,多数是被丈夫的别的妻妾害的流了产。
    元秋想了一通,亲自坐了软轿去了林姨娘的院子,此时那两个婆子正在院子的小厨房里熬姜汤。元秋见了便问道:“这个小厨房一直没用过,林姨娘平日里吃饭也是叫人去大厨房取饭菜,怎么这小厨房的锅碗却一应俱全?”
    那婆子本来就是元秋送来的,见元秋如此问,忙行了礼道:“回姑娘话:下午林姨奶奶叫婆子们收拾了厨房出来,又让她丫头巧巧拿了根簪子去大厨房换了一些家什和蔬菜鱼肉回来。奴才只当是姨奶奶嘴馋了要开小灶吃也没在意。谁知林姨奶奶亲自下厨做了几个菜装进食盒就出去了,然后就大半个时辰没见踪影,直到刚刚才被人抬了回来。”
    元秋听了也没多言语,便进了屋子叫人给林姨娘灌了两大碗姜汤下去,才问她是否看清楚是谁推她下水的。林姨娘脸色苍白躲在被子里发抖的摇头。元秋想着如今已经入了秋,况且又是晚上落的水,便怕她染了风寒之类的病,忙叫人请大夫来瞧。
    夜里林姨娘果然发起烧来,那婆子连忙又把药熬了一碗服侍她喝了进去,元秋晓得在这个年代,染了风寒极其容易丧命,也不敢疏忽,忙叫人去问库房里的是否有比较纯的酒。那丫头问完了跑回来说:“夏老爷从山东带过来的粮食酒极纯,据说夏老爷送来的酒就是那戏上唱的连武松喝了都醉的‘三碗不过岗’。”
    元秋忙道:“把那酒抬林姨娘屋去,叫婆子们拿手巾浸了酒用力把她浑身都搓遍,直到退烧为止。”
    那丫头忙答应了,又跑出去叫人去抬酒,织梦见元秋满脸疲惫之色,叫人抬了热水进来服侍她洗浴,嘴里心疼的念叨:“姑娘也是太好心了,自己挨累不说还把老爷的酒拿出去浪费在她身上。”
    元秋坐在浴桶里冷笑道:“父亲总是要有妾的,我留心观察了这几日,这林姨娘的脑筋还不如张姨娘清楚,倒是个好拿捏的。倒是那个王姨娘,怕是没那么简单,这次的事情指不定就是她做出来的。”
    织梦拿着手巾一边帮她擦背一边说道:“奴婢还以为是张姨奶奶做的,她的脸就被林姨奶奶毁容的。”
    元秋点头道:“张姨娘向来都是嘴巴厉害,有些小心思又贪财了些,只是胆子却没那么大。不过她这次被毁了容,也难免不会生出那恶毒心思来。”
    织梦笑道:“姑娘说的是,只是这事得回下老爷、夫人才好。”
    元秋道:“这自然得回禀父母的,毕竟是父亲的妾室,我也不好去查。依照我的意思,这些姨娘都撵出去才好,要不然大家都不得消停。”
    织梦闻言也不好接话,手上感觉水温略低了些,忙帮她元秋擦干净服侍她去睡了。
    翌日一早,元秋打发人去瞧林姨娘看退烧了没,若是没好再去请大夫来瞧。自己则去了上房。门外的小丫头见元秋来了,忙跑过去笑道:“姑娘来了,那沈妈妈在前屋和老爷说话呢,姑娘要不直接去后屋看夫人。”
    元秋闻言摆了摆手叫她悄声,自己则走到窗下,细听里面讲话。只听那沈妈妈说:“夫人如今有了身子也不能伺候大老爷,老奴知道大老爷心疼太太,但也不能不去其他人屋子不是。老太太送来了现成的屋里人,也是想让她们替夫人分忧。”
    顾礼闻言只但笑不语,端了茶来吃。
    沈妈妈见状只得又陪笑道:“老奴知道老太太一次送了两个姨奶奶过来,怕是夫人不太高兴。昨日老奴去瞧了两位新姨奶奶,也和她们讲了,就让林姨奶奶先伺候大老爷。那林姨奶奶是大老爷的表妹,人又知书达理,晚上老爷若是想读书写字,她还能帮大老爷磨个墨之类的。等夫人生产后,大老爷不妨再将王姨奶奶收进房中,那时夫人自然也没甚话说了。”
    元秋在窗外听沈妈妈自说自话讲的热闹,不禁冷笑着走到门口,门口的小丫头忙机灵的喊道:“三姑娘来了,给三姑娘请安。”上前行了礼后才掀起了帘子。
    沈妈妈见元秋来了,忙尴尬的转了话头,元秋只装不知笑盈盈的上前给顾礼请了安,沈妈妈也起身给元秋问了好,陪着说了几句话,见元秋没有要走的意思,只能先告退了。
    元秋见屋里只剩下几个小丫头在,便都打发出了屋子,才将林姨娘落水之事和顾礼讲了。顾礼素日最厌恶妾室相争这类事,平日里小打小闹就算了,而这次险些闹出了人命。若是林姨娘真有个好歹,那此事传出去必定会影响自己的名声,顾礼想到此便下了狠心非要查清这事不可。
                  落水事件(二)修改错字
    涉及到顾礼妾室,元秋一个未出阁的女孩倒不好插手去管,顾礼如果亲自彻查此事又显得有**份,原本李氏是最好的人选,只是她现在有了身子,顾礼哪里肯让她为了这些个事劳了神。正在他左思右想到底谁去彻查此事合适的时候,李氏扶着张妈妈从后院进来了。顾礼见了忙道:“你怎么起来了?怎么不多躺会去?”
    李氏微微给顾礼福了一下才笑道:“这几日睡得多了倒觉得腰疼,还不如出来走走舒服些。”
    顾礼听了便吩咐采雪去拿了厚垫子垫在椅子上,让张妈妈小心着扶了李氏坐下,又打量了下她的脸色方才笑道:“今儿夫人脸色好看了些,我也就放心了。”
    李氏半靠在椅背上笑道:“老爷也太小心了,妾身哪有那么娇弱。”
    顾礼听着李氏娇嗔的语气,心里便觉得暖暖的,刚想哄她两句又瞅见元秋端坐在下面。顾礼便咳了下转了话头,把林姨娘落水的事情和李氏讲了。
    李氏听了便笑着说:“老爷不如把这件事情交给张妈妈去查,张妈妈入府多年也是有些威信的,况且她也是我们能信的过的人。若是让外面的管事娘子去查,指不定就能被银子收买了昧着良心哄骗老爷。”
    顾礼听了捋着胡子笑道:“夫人所言极是,夫人身边的人做事自然是可靠的,那就让张妈妈去查吧。”
    李氏听了便当面吩咐了张妈妈几句,嘱咐她定要细心,不得冤枉了别人。张妈妈忙应了又给顾礼、李氏两人行了礼方才出了院子。顾礼看着外面天色不错,便嘱咐了李氏几句,背着手去了书房。元秋见顾礼走了,便和李氏相视一笑。
    原来这一阵子元秋陆陆续续把两个新姨娘的行为举止讲给了李氏听,李氏心里早已对王、林两人有了判断。今儿一早元秋就吩咐张妈妈去了上房和李氏讲了那林姨娘落水之事,李氏细细分析了一番心里便有了主意,便悄悄嘱咐了张妈妈几句。两人约莫着元秋差不多和顾礼说完这事了,李氏才扶着张妈妈来了前面屋子。
    这张妈妈从上房出去便直奔张姨娘和王姨娘共住的院子,先去张姨娘屋里和她说了会子话,看了看她脸上的伤疤,见她脸上还是没消肿便又多嘱咐了两句,张妈妈素日见张姨娘都是冷着脸的,张姨娘心里也有些惧她,今日见张妈妈对自己极其亲热,张姨娘不禁也高兴起来,拉着张妈妈说个不停。张妈妈应付了几句便笑着说夫人要请姨娘们去说话,请姨奶奶好生打扮了,一会好和王姨奶奶一起搭伴去上房。张姨娘忙应了,就唤如兰去打水,张妈妈又嘱咐她要快些才出了屋子,去了耳房王姨娘的屋子。
    一进屋子张妈妈就见王姨娘正在窗边绣花,小丫头忙上前问了好,王姨娘听了声音抬头见是张妈妈来了忙热情的把她迎进来,又亲自倒了茶捧给她。
    张妈妈笑着站起来接过来道:“王姨奶奶来了几日老在屋里闷着,南方不比京城,这**月份正是出去转转的时候,王姨奶奶若是闷了就去园子走走,那里花开的极好。”
    王姨娘忙笑道:“对府里还不是很熟,之前跟着张姐姐一起去转了两次。只是近日张姐姐不好出门,我也没敢去烦她,自己又怕迷了路,索性就在屋里绣花。”
    张妈妈点头道:“姨奶奶说的也是,若是姨奶奶有空,不妨去上房陪夫人说说话,我来的时候夫人正在叫闷的慌,只是我这里还有差事,姑娘事情也多,不能陪夫人聊天。若是姨奶奶有空,不妨去上房坐坐?”
    王姨娘闻言略微沉吟了下才笑道:“我一直想去给夫人去请安的,只是老爷下令说无事不能去打扰夫人休息,我就没敢过去。”
    张妈妈拍她手道:“刚才就是夫人叫我喊三位姨娘去上房说话的,我贪图这里路近,就来这里先请两位姨奶奶过去。”
    王姨娘听了心里不住的琢磨,她来了这里已经一月有余,只是刚到那日见了李氏一面。最初几天她日日都去上房请安的,只是上房那些丫头把门堵得死死的,用各种借口打发了她回来,之后元秋又以她们长途跋涉过来担心染病为由禁了她半个月的足,直到中秋节才解了禁。
    只是中秋那日李氏对她和王姨娘二人也没甚话说,甚至连瞅都没瞅她俩一眼,怎么偏生在她把林姨娘推入池塘后的翌日就请她去上房说话呢?王姨娘越想越觉得李氏此举大有深意,不禁在心里琢磨开来。
    张妈妈坐在一边吃着茶,暗自观察王姨娘的脸色,只见她略颦眉头,脸色却还是平常,心里便对她不由的更加戒备起来,不给她时间多想,站起来便拖着她的手往出走:“好姨奶奶您快着些吧,这会子怕是张姨奶奶都收拾完了。”
    王姨娘被张妈妈拖着往出走倒也不敢推开她,只得回头吩咐她自己带来的丫头道:“喜儿,好生看家,把我那帕子绣完,等我回来要检查你绣了多少。”
    喜儿听了忙在屋里应了,两人刚到院子,采雪就从外面进来了,一进院子就笑着说:“夫人叫我来瞧两位姨奶奶收拾好了没?”
    张姨娘在屋里听见声音,忙掀了帘子出来,嘴里笑道:“收拾好了,这就出来了。”
    采雪见张姨娘身后跟着如兰、王姨娘却孤身一人没把自己从京城带来的丫鬟喜儿带出来,便笑道:“王姨奶奶不用让丫头跟着伺候?”
    王姨娘笑道:“我屋里就一个丫头,偏生还有活计让她做,便留了她在屋里。我也是丫鬟出身,有了小丫头跟着倒觉得别扭呢。”
    采雪笑着拉着她手说:“无妨,有我伺候着姨奶奶呢。”一边扭头朝张妈妈说:“妈妈只管去忙自己的事,我带两位姨奶奶去上房就行了。”
    张妈妈嘴上笑道:“那就劳烦姑娘了。”一面跟在她们身后出了院子,朝另一个方向走去。
    喜儿见王姨娘走了,便老老实实的坐在王姨娘之前的位置上,拿起手帕继续绣花,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就从上房来了个小丫头叫做素素的,掀开帘子进了屋子,喜儿见来了人,忙起来迎上前去问好。
    素素站在门口甜甜的笑道:“夫人把之前预备秋天穿的衣服都找了出来,本来都是新做的,如今有了身子却都穿不了了,夫人说那些个好衣服白搁在那里倒是浪费了,不如分给姨奶奶们去穿。姨奶奶刚刚试了下,觉得那衣裳大小有些不合身,怕是要修改一下。王姨奶奶就吩咐我叫你把她素日穿的衣裙寻一套送去上房,正好针线上的娘子在那呢,好比着尺寸给姨奶奶改了衣服。”
    喜儿听了忙找了一套衣服出来,跟着素素一起说着话出了院子。喜儿只当直接去上房,谁知素素却领她往另一边走,喜儿忙笑道:“姐姐不是说去上房给姨奶奶送衣裳吗?”
    素素笑道:“从这过去正好路过一个花池子,那里花开的极好,夫人不耐烦用那些熏香让我摘些花回去插瓶里。”
    喜儿听了便坐在一边看着素素采了好些个花,又被素素拽着扑了会蝴蝶,素素玩了半天直到尽了兴,才慢悠悠的带着喜儿去了上房。
    两人刚进院子,就见一个婆子跟在顾礼身后进来,喜儿见顾礼面上铁青不禁唬了一跳,素素忙拉了她站在一便给顾礼行了礼,还没等两人开口问安,顾礼就摔了帘子进屋去了。门外站着的小丫头见喜儿还要往前走忙过来说:“老爷夫人有事要处理,今儿怕是改不了衣服了,喜儿妹妹先把姨奶奶的衣裳拿回去吧,等要用的时候,再让人过去取。”
    喜儿听了只得又抱着衣服回去了。
    顾礼进了上房,见只有张妈妈和管家媳妇在那,自己便在上座坐了,自有那丫鬟送茶上去。管家媳妇上前行了礼回道:“今儿奴才跟着张妈妈一起去了池塘边林姨娘落水处,把那周围都细细的查看了一番。”
    顾礼听到便放了茶盏道:“你们请我过来,想必是发现了什么。”
    管家媳妇忙道:“池塘边往东走两丈有一个太湖石磊起来的假山,那假山后面本来是块平地,前日三姑娘吩咐把那块地锄了种上些花草,因为地方不大,婆子们昨日一上午就把地刨完了,又撒了种子,把地面整的平整了,下午又浇了两次水才收了工。刚才奴才和张妈妈寻到那地时,发现假山后面有几个纤细的脚印,怕是浇过水没多久久踩上去的,婆子们干惯了粗活,中间却是没有那么小脚的。”
    顾礼听了便起身往外走:“跟我去张氏、王氏的院子。”
    管家媳妇和张妈妈忙应了跟在顾礼后面。
    王姨娘的屋子是耳房,便比张姨娘的屋子靠前些,顾礼先走到王姨娘的屋前一脚踢开了门,木门发出“砰”的一声倒把坐在窗边的喜儿吓的跳了起来,见是顾礼进来,喜儿也不敢言语,忙垂手站在一边。
    顾礼坐在屋子中间,喝道:“给我仔细的搜。”
    管家婆子和张妈妈忙应了声,便翻箱倒柜的搜查起来,没一会功夫便从一个装杂物的箱子里搜出一双沾满了泥巴的鞋。顾礼见那泥巴干了大多半,推测时间多半是昨晚粘上的,便抬头问那喜儿道:“你这是你们家姨奶奶的鞋?”
    喜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见顾礼问,只得上前细细的看了方才回道:“是姨奶奶自己绣的绣花鞋。”
    顾礼听了便冷了脸问:“你们家姨奶奶昨天傍晚去哪里了?”
    喜儿只有十岁的年龄,又老太太新买了没几天就送给王姨娘的丫鬟,王姨娘嫌她小又没心计,什么事也不告诉她。因此喜儿只茫然的回道:“奴婢也不知姨奶奶昨日傍晚去哪儿了。”
    顾礼一拍桌子骂道:“把这丫头给我带到上房去细细审问。”
    管家媳妇听了忙拽着喜儿跟在顾礼身后去了上房。刚进屋子,顾礼就见李氏带着王姨娘和张姨娘在那塌上挑衣服,顾礼见状一把把衣服甩到地上,扭头冲着王姨娘就骂道:“你还不给我跪下。”
    王姨娘闻言心中一冷,面上却装作茫然状跪在屋子中间,顾礼见她还在装傻,便朝张妈妈喝道:“还不把她的鞋丢给她看!”
    张妈妈忙把搜出来的绣花鞋丢在王姨娘眼前。
    王姨娘瞅见自己还没穿过的绣花鞋被半干的泥巴裹着,心里不禁一紧,忙用手去摸那鞋里,手上试着鞋底还微热,心下便了然,张嘴就要喊。
    那张妈妈见她摸鞋时候就防备着她,见她张嘴忙拿了一个帕子堵住了她的嘴,李氏趁机道:“先把她拖出去关到马厩里,等问明白她的丫头再审她。”
    管家婆子忙叫两个粗使婆子进来,拿着绳子把王姨娘捆了,抬着丢进马厩,又叫了几个人看着,不许任何人靠近马厩。
                  处理王姨娘
    喜儿见到王姨娘被捆了出去不禁吓得小脸煞白,李氏喝道:“你这蹄子还不给我跪下!张妈妈给我细细地问她,看她主子都干了什么?”喜儿本就吓得双腿发软,听见这话忙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
    张妈妈站在李氏一侧,看着喜儿冷笑道:“喜儿,昨日下午你家姨奶奶可曾出去了?”
    喜儿听了忙回道:“回妈妈话:昨日下午沈妈妈派人来叫姨奶奶去说话,姨奶奶才出去的。”
    张妈妈问道:“她是什么时辰去的,又是什么时辰回来的?”
    喜儿忙道:“约莫是申时出去的,快到酉时才回来。”
    李氏听了冷笑道:“呦,这可有一个半时辰呢。来人,把沈妈妈那看门的小丫头叫来问问。”
    素素正好站在门口,听了这话便应了跑了回去,李氏忙道:“去的时候小声些,别惊到了沈妈妈。”
    素素闻言忙转回来,李氏细嘱咐了她一番,素素才跑出去叫了沈妈妈院子里的小丫头过来。那小丫头一进去就恭恭敬敬的跪下磕了头,因采雪在服侍李氏在喝燕窝粥,张妈妈便代问道:“昨儿王姨奶奶去了你们院子了吗?”
    那小丫头清脆地答道:“昨儿沈妈妈申时的时候叫人请了王姨奶奶和林姨奶奶过来,说了有半个时辰的话,两位姨奶奶就离开了。”
    张妈妈闻言忙回头笑道:“老爷、夫人,喜儿说的王姨奶奶回去的时辰可比这丫头说的时辰这晚上许多呢。”
    顾礼点头道:“这王氏从沈妈妈屋子出来过了一个时辰才回了自己院子,其中必有蹊跷。况且又有绣花鞋为证,我看这事八成就是她做的了。”
    李氏笑道:“叫人拿绣花鞋去园子里比对下鞋印,看是否能对上,也别冤枉了她。”
    顾礼便点头,正好这时管家媳妇回来了,听见李氏如此说,便笑道:“这事还是奴才亲自去走一趟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