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悦站在一边,讷讷道:“书院的夫子们都是好的,是我自己不想学了。”
“为什么不想学了?”
“我知道能读书识字是件不容易的事,可是书院里教的都是些艰涩难懂的东西,礼数也很多,我实在不喜欢。再加上平时除了读书、识字、背书、练字之外,就没有其他活动了,有如坐牢一般。”
江不予摇头笑道:“不吃苦中苦,怎成人上人?难道读书会比你平时劳作还辛苦吗?”
“我不怕辛苦,我怕的是拘束和规矩。”秦悦瘪瘪嘴。
江不予沉默了。秦悦的性格很跳脱,确实受不了一板一眼的教学。但是在这个时代,读书人是最受尊重的,只要有了功名,即使只是个秀才,也足以高人一等了。如今秦悦好不容易有了读书的机会,他家人肯定不会允许他放弃的。
江不予本身倒是没有“万般皆下品”的观念,只要识得几个字,懂得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做事灵活勤快,将来也未必不能有一番作为。
“二宝,你不读书的话,想做什么?”江不予问。
秦悦眼睛一亮,回道:“我想和先生学做生意。”
“学做生意?”江不予有点讶异,“呵呵,我可不会做生意。”
“先生太谦虚了,咱们村不都是托先生福,才有了如今这般光景吗?”
江不予笑道:“我只是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最终将它们推广出去的,还是秋大商人。如果真的让我去从商,很可能要亏本的。”
秦悦一脸失望。
江不予想了想,说:“你要学做生意也不是不行,但你必须先征得你家人的同意,并且至少要考上童生。如果这几样做到了,那么我就教你基础的点算记账,以后我和秋家的买卖合作都交给你来处理。”
“真的?”秦悦大喜。
江不予点头,“到时你可以向秋家的管事多学习,再多与其他商贩交流。等你慢慢熟悉了这些,将来再做其他生意就有经验了。”
“那好,我这就去求我爹!”说着,就准备往家里冲。
江不予连忙阻止道:“等等!你爹现在在气头上,你这会去跟他说这事不是找打吗?”
秦悦拍了拍脑袋。
“这样,你先安心在书院读书,再过几个月就是童生考,到时你如果过了,再找机会和你爹商量。”
秦悦理解地点点头,谢过之后便回去了。
江不予暗自思量,也不知道这样提议是好是坏。这个时代与前世不一样,商人的地位并不算低。一般的小商小贩自然没什么人重视,但若是商业世家,或者财富名望达到一定程度的大商人,也是颇受朝廷关照的,更不用说有封号的皇商和官商了。
也许将来秦悦做不到这样的高度,但起码赚点小钱、提高生活品质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吧!
单看个人造化了。
秦悦听取了江不予的建议,在开春之后又回到了青松书院。
小书舍原来的一些学生,依然还是隔三差五地跟随江不予学习。每本书都有拼音注解,他们大多都能独立阅读了。江不予轻松不少,在不需要解文时,就让他们自行习字,或者找新书翻看,有问题再记录下来,一次询问。
如今开春,新的一轮种植就要开始了。由于白绮(土豆)、灯椒、鲜花等的畅销,江不予基本不再自己亲手制作。像花茶,除了偶尔做些自己喝之外,工艺流程都交给了雇佣来的工人们。她和这些人都签订了很严格的保密协议,短时间内倒是不用担心泄漏。再加上与秋子熙确立了合作方式,有他派人监察,安全方面就更有保障了。
而且,如今正处战乱,估计大多数商人还没有精力关注这种主要针对女人的产品。
趁着天气好,江不予这天决定上山去看看。
她一边背上背篓,一边问道:“今天娘要去爬山,你们谁去?”
“我!”三个娃娃同时应道。
“娘只能带一个,你们自己看着办。”
三个娃娃相互看了一眼。
圆圆说:“老办法。”
“没意见。”团团点头。
小小已经举起了拳头。
“拳头剪子布!”
三人同时伸出小手。
圆圆:布。
团团:布。
小小:剪子。
小小淡然地收回小手,走到江不予身边,牵上她的手,道了声:“娘,可以走了。”
江不予好笑地摸了摸小小的头,然后对另外两个沮丧的小家伙道:“你们两个就去书舍玩吧,那里应该有不少小哥哥,娘很快就回来。”
两个小家伙有气无力地应了一声,满脸羡慕嫉妒恨地看着一大一小远去。
江不予牵着小小慢慢地爬着山,带着孩子,她没打算爬多高,只是找机会锻炼□体,顺便透透气。若是能发现可食用的野菜、草药或者一些新的植物,便挖些回去研究。
正在这时,江不予看到树下长了一棵有些奇怪的草,便放开小小的手,走过去辨识起来。
是一种草药,可惜还只是幼苗,不到采摘的时候。
不过幸运的是,这幼苗不远长了一片“香衣”,这是一种初春常见的野菜,大多是成片的生长,虽然做不了酱菜,但是清炒炖汤都非常美味。
江不予暗想,今天能尝了鲜了。
采集完这些香衣,江不予站起来,正准备招呼小小继续往上走,回头一看,只见小小正背着她立在一棵大树旁,静静地望着北方。
“小小?看什么呢?”江不予走过去拍了拍她的脑袋。
小小没有说话,任由江不予牵着她走。
走了一阵,小小突然说:“今年多种一点白绮吧!”
江不予笑道:“小小这么喜欢吃白绮?咱们家种的够你吃到明年了。”
“不是的。”小小用与平常不太一样的低沉语调说道,“今年,除了白绮,什么也活不了。”
江不予一顿,蹲□子,面带严肃地问:“小小,你刚才说什么?”
小小看着江不予,突然偏了偏脑袋,疑惑道:“娘,什么事?小小刚才说了什么?”
“你刚刚让娘多种点白绮……”
小小眨了眨眼,道:“那就多种点吧,小小喜欢吃,团团圆圆也喜欢吃。”
……
难道自己幻听?
摇了摇头,江不予决定暂时不考虑这个问题。
只是,心中为什么突然有种不安的感觉……
24、灾 。。。
那天和小小爬山回来,江不予心里一直有些不踏实。现在村里已经开始白绮育种,马上就要进行新一轮的种植,她却还在犹豫不决。
看了看正在翻图书的小小,江不予暗想,白绮是开荒种植,不占良田。若大面积扩种导致将来积压了,她损失的也就是些种子和人工费,似乎还承受得起。况且白绮存放时间久,实在不行还能做成白绮干,吃到明年都没事。
想通这一点,江不予便决定再扩种5、6亩地。事实上这年不少村民都扩大种植了,不过大多只是多种了1、2亩,这些全交给秋子熙也能消化得了,但江不予却想着要自己囤积一部分,以防万一。
四月过后,降雨量开始减少,常常一个月也不见一滴雨水。无论是田里的庄稼,还是山野的树木,都呈现萎靡的势头。庆幸的是,苏田村地处南方,依山傍水,虽然水位降低,但起码没有干涸过。
就在这年第一轮白绮即将成熟的时候,秋子熙派人送来了一封紧急信件。信中讲到北方出现了大规模的旱情,田地龟裂,农产绝收,田园荒芜,波及范围还在不断扩大。目前南下的难民开始增多,秋子熙叮嘱江不予多囤积些粮食,还有注意自身的安全。
然而,灾情的严重远远超出人们的预计,在持续干旱的同时,一股蝗虫群突然出现,开始席卷北方大部分地区,并且逐步向南移动。它们所到之处,铺天盖地,寸叶不留。原本就要欠收的粮食经过它们的肆掠,更是颗粒无存。
虽然没有达到“饿殍遍野人相食”的程度,但是绝对造成了“赤地千里无禾稼”的荒凉。
待到秋收时节,苏田村也接连受到了几股蝗虫的侵袭,粮食大多数被啃食破坏,收成锐减。但是情况比起其他地区要好多了,不但蝗虫数量少了很多,而且白绮除了露在地表的花叶被毁坏之外,地下的果实基本都安然无恙。
在经过村民们一个月来不断用烟熏驱赶、放牲口捕食之后,蝗虫灾害最终被减到最低。不过,损失的粮食是平常收成的三分之一,严重的达到了三分之二,也够大伙心痛了。
在收拾心情之后,村民开始抢收各种作物,除去粮食的损失,白绮的收成却是格外可喜。可是在交易给秋子熙合约上的数量之后,村民自己留下的也不多了。不得已,江不予只好跟秋子熙商量,这次的交易量能否降低一点?
这场天灾造成了大范围的饥荒,几种主要粮食肯定会有价无市,而白绮却正好可以当作主食,存储时间长,能够充饥,味道也不错,绝对会供不应求。秋子熙作为商人,本来是不愿意放过这次大赚的机会的。
但是考虑到,即使把苏田村所有的白绮都收走,估计也满足不了越来越多的饥民,如此一来,还不如放宽要求,博个名声也好。
另外一个原因是,受苏田村的影响,邻边几个村落,也有一些村民种植了白绮等作物,秋子熙可以派人去那边收。虽然种出来的品质没有苏田村的好,但饥荒时节,谁还在乎品相?
受这场天灾的影响,边城的战争也发生的变化。离国固然受灾严重,但远远还不及敌国弘国的凄惨。弘国多处平原,旱情非常严重,波及了全国三分之二的地区。而且,蝗灾就是始于此国。可以说,这场天灾下来,弘国将陷入饿殍载途、人心涣散的大动乱中。
在内忧之下,缺少粮草的弘国军队也无法再坚持与离国守军作战,同时他们所占的城池,无论守与不守,都是个负担。
不过,离国守军显然不愿意再等,弘国侵占本国的土地,杀害本国的百姓,如今恰逢天灾,他们哪能不趁此之际迎头痛击,收复失地。虽然离国军队同样受到了灾情的影响,但至少还能饥一顿饱一顿,又有各地商人的支持。
于是,一场艰难的反击战正式开始了。这场战争可以说数年来最为辛苦的一次,在粮草欠缺、天气恶劣的情况下,两国几乎都是破虎沉舟,拼死相搏了。
最后,在第二年的开春,这场长达近7年之久的战争,终于以离国惨胜、两国签订十年停战协议而告终。
一场人祸终结于一场天灾。
战争虽然停了,可是饥荒仍在持续。不单离国,邻边数个国家都遇到了同样的难题:旱情严重,饥民流徙,人心动乱。
“不予,那几人都安置好了吗?”苏何氏见江不予进来,问道。
“嗯,已经安置好了。”江不予点头。
“你确定那三人没什么问题?”
江不予笑道:“放心吧,婆婆。我仔细问过了,她们都是同乡,那对母女看着就挺本分,做事也麻利。另外那个大婶,烧得一手好菜,性格爽朗,人不错。”
“那还得注意一下,毕竟是雇到家里帮佣的,还要考虑到咱家的三个娃,可不能请些不三不四的人。”
“我知道。”
江不予和苏何氏刚才讲的人,一个叫春姨,一个是春姨的女儿芳喜,另一个是她们的同乡胡婶。她们都是从北边逃难而来的灾民,本来家里也有几亩地,可以勉强度日,但是天灾遽然而至,粮食欠收,有钱都没处买,更不用说她们根本没多少钱。不得已,只好相约往南迁移。事实上与她们同走的还有几个同乡,不过都在路上饿死或病死了,最后就剩下她们三个。
不仅是她们,这段时间苏田村还陆续来了不少难民,好在这里比较偏僻,难民数量并不多。村长秉着为村里增加人口的想法,同意这些人留在村中,并允许他们租种田地。若是租满三年,就可以正式入籍本村,一人可分得俩亩地。
当然,村里的田是不允许买卖的,如果户主离开或者死亡,田地将收回村里。
不过这项规定只针对男人,女人是无权分田的。她们要想在苏田村生活,要么嫁给村里人,要么在村里找活做。
所以,江不予就趁机选了这几个女子来家里帮佣。
她家经过几次扩建整修,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不但面积扩大了,整个房屋的样式也有了改变,从原来的两院平房,改成了前后相连的大合院。除了两个开放式院落之外,中间还多出了一个合围式的庭院。
房间也从原来的五间变成了十三间。
这三人一来,江不予顿时轻松了不少。
秦悦在去年考上了童生,并且说服了他的父亲,离开书院正式开始学习行商。在慢慢熟悉之后,江不予把与秋子熙的一些交易,都交给秦悦负责,不是很重大的决定,江不予基本不需要自己出面了。
不过这段时间,白绮卖得自然不错,但是其他东西却大受影响。比如灯椒和花茶,不是卖不出去,而是原料供应不上,花田在遭受了一场蝗灾之后,可谓损失惨重,成品出货自然少了。
只能希望灾荒尽快过去,不然即使她囤积再多白绮,也渡不过长达几年的饥荒。
“小小,告诉娘,当初你为什么会突然叫娘多种些白绮呢?”某天晚上,江不予终于忍不住跑带小小的房间,慎重地问起这个问题。
小小看着自己的娘亲,想了想说:“小小看到了。”
“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很多东西,草原、森林、河流、小鸟、蝴蝶、阳光、冰雪、干枯、荒芜……”
江不予疑惑,“都是在村里看到的吗?”这些东西很普通啊。
小小低声说:“不是村子里的,小小也不知道是哪里。”
……
换个问法:“也就是说,小小上次是看到了蝗虫,才让娘多种点白绮是吗?”
“小小看到好多虫子,把植物们都吃光了。植物们很难受。”
“呵呵,小小还能知道植物们会难受?”江不予笑着摸摸她的脑袋。
小小淡淡道:“不单是植物们,还有动物们,还有娘、奶奶、团团、圆圆、花大婶、苏珉叔叔、村长爷爷……大家高不高兴、难不难受……小小都知道。”
江不予心中有些震惊,不确定地问:“小小能知道别人在想什么?”
小小摇头:“不知道,只是会有许多奇怪的感觉。”
江不予抱着小小,担心地问:“那这些感觉,会让小小难受吗?”
“有时候会。”小小整个人都窝在了江不予的怀里,轻轻说,“但是,大多数,小小都是开心的。”
“是吗?那就好。”无论小小有什么样的能力都无所谓了,重要的是她好好的。
小小突然笑了几声。
“小家伙,笑什么?”
小小用脑袋在江不予怀里蹭了蹭,愉快的道:“小小知道,娘很爱小小,所以小小什么都不怕。”
江不予心里霎时盈满了感动。这就是自己的娃,多惹人疼啊!
“好,今晚娘就陪小小睡了。”
“嘻嘻,太好了!”
母女两人幸福地睡到天亮,直到第二天被团团圆圆发现自己娘竟然私自地陪小小睡觉,大为不满,一时间又是声讨阵阵,热闹不休……
25、失踪 。。。
不管朝廷如何处理灾民的问题,起码在苏田村,还算安稳。
更庆幸的是,滴雨不下的天气并没有延续到第二年。虽然仅仅一年多,各地饿死、病死的百姓数以千计,背井离乡的人更是不计其数。但是至少局面还能控制,在解除了外患之后,朝廷极力安抚百姓,各地官府开仓赈灾,各方商人富甲也慷慨解囊,离国大部分地方都开始安定下来。
尽管粮食价格依然居高不下,但只要气候适宜,百姓重新开荒种植,情况就会转好。这一两年,将是最困苦的时期。
在这段时间,有一个人开始崭露头角,那就是秋子熙。他借助白绮的推广,获得了不少关注。连同都城秋家也因为他而扩种了白绮,后又献于君王,得到了君王的大加赞赏,并下旨普及全国。秋家家主得到了监察权,统筹各地的白绮种植情况,一时间风光无两。而作为提议人秋子熙,也因此受到了都城秋家的重视。
江不予听到这个消息,倒是没觉得不妥。这个功劳她可不想领,让秋子熙出头是最为理想的结果了。
局势稳定了,杂事也处理完毕,江不予开始关注起三个孩子的教育问题。
再过几个月,他们就满七岁,江不予觉得应该送他们去书院了。
“是该去了。”苏何氏点头,“团团和圆圆很聪明,不能让他们就这么荒废了。”
“那好,我过几天就带他们去青松书院看看。”
苏何氏说:“叫上苏珉,他以前经常去书院看望苏蔺,应该比较熟悉书院的几个夫子。”
“好。”江不予想了想,又说,“团团圆圆还小,如果去了书院,我想在漆斗城买个房子,方便照顾他们。”
“这样也好,家里有春姐和芳喜他们,倒不用你太操心了。不过,家里的钱买得起城里的房子吗?”
“我托秦悦打听过了,因为灾情影响,房价比往年低了不少。我们家这些年,除去开销,又没有什么大的用度,零零散散倒是攒了不少。”
“你心里有数就好。”苏何氏很放心自己这个媳妇,家里的钱粮都没过问过。
既然已经有了决定,三天后,江不予便叫上苏珉,准备带着团团圆圆去青松书院。
临出门时,小小叫住两个哥哥,一人送了一个小荷包。
团团捏了捏,荷包里面硬硬的,准备打开看看,却发现这个荷包是封死的。
“这是什么?”圆圆拿着翻来覆去,疑惑地问。
“我做的荷包,你们记得挂在脖子上,别弄丢了。”
“这么丑?”圆圆嫌弃道,“你看你绣的这只老虎头,比猫还难看。还有,里面装的是什么啊,这么硬?”
小小说:“是小小求的护身符,可以保佑大家的。”
“这……”
圆圆还想说什么,江不予走过来拍了他的脑袋一下,斥道:“你妹妹一番心意,你有什么好嫌的?赶紧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