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3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军见沈淮没有说什么叫他们难堪的话,但也知道沈淮这只是无意他们一般见识,看着他跟林世杰、李谷这样的人物谈笑风生,他们却要讨好的帮着林世杰、李谷去打饭菜,心里的失落感则是更甚。

第七百四十七章借道传信

大家围着长条形的餐桌坐下来,一边用餐一边聊天,李谷有些不明白的问宋鸿军:“宋总怎么今天也有空在徐城?”

当然了,宋鸿军他人要出现在徐城,并不是叫人奇怪,奇怪的是他跟沈淮、成怡在省人行的食堂里吃中饭。李谷知道沈淮跟成怡处对象也有两三年了,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沈淮跟成怡在一起,也无需刻意的到什么高档餐馆约会,随意到省人行的食堂里吃顿便饭,才体现出两人要在一起过日子的意味,只是宋鸿军没事过来凑什么热闹?

李谷猜测宋鸿军应该是临时赶到徐城来找沈淮,赶着沈淮与成怡已经在这边吃饭,宋鸿军才在这边凑合一顿,不然他们三人随便找家雅致些的餐馆,都要比在省人行的公共食堂里吃饭、说话方便。

梅钢围绕沈淮渐成势力,宋鸿军也是重要人员,沈淮与宋鸿军随时都能电话联系,李谷想不明白会有什么事情需要他们临时约在徐城见面?

宋鸿军笑道:“我来人在香港,上午资华实业异常涨停,还以为有什么热闹事,便赶到徐城来看热闹了——不过,热闹到现在还没有看到呢。”

李谷兼任的职务很多,大都跟金融证券、省属国企资产重组等工作有关,作为省政府推动企业上市工作组的副组长,他对证券市场也有关注。

天益集团控股上市公司资华实业之后,启动的两个投资规模皆过十亿的医药产业园项目,都在淮海省境内;就从资产分布来说,资华实业可以说是淮海省的上市公司——李谷上午也注意到资华实业的异常涨停。

李谷的精力也有限,不可能注意到什么事情,都会花精力去查个水落石出。

即使知道上市公司的股价异常通常都意味着有敏感的消息,但真正要去溯追源的查清楚,动用的资源跟程序都不是简单的一件事情,而且惊扰也大,可能会引起相关方面的厌恶跟反弹。

故而李谷上午知道资华实业的异常涨停,也没有认真的当一回事去关注。

资华实业背后是天益集团,天益集团背后是胡林——过去一年时间以来,胡林给梅钢下了不少绊子,现在资华实业的股价出现异常波动,引起沈淮、宋鸿军等人的注意,李谷是一点都不意外。

李谷刚想说什么,陡然之间意识到宋鸿军话间故意露出的破绽。

李谷看了一眼手表,现在才十二点半,宋鸿军从香港飞过来至少需要三个小时,也就是说宋鸿军满打满算,也应该是在今天上午证券市场开盘交易之前,就知道资华实业要涨停的事情。

难道说沈淮早就注意到天益集团在背后有什么动作?

李谷看了沈淮一眼,沈淮对他只是笑笑,转而跟林世杰继续说话。

看到沈淮这样,李谷倒是一笑,没有追问下去。

就像他给沈淮传递什么消息,不会轻易说透一样,沈淮这次显然也要跟他打一次哑谜,不可能将消息来源明确说给他知道;他要真关心这件事,就得顺着这条线索去查。

在食堂吃过饭,李谷与沈淮、宋鸿军告别,回林世杰的办公室继续谈工作。

在林世杰的办公室谈完事情出来,时间过了两点钟,李谷坐车回办公室途中,就让秘书打电话询问资华实业股价异常波动的事情。

李谷来不关心这事,但沈淮与宋鸿军刻意提及,又勾起他的兴趣。

他也认识到胡林及天益集团在淮海省的动作不小,能及时掌握胡林及天益集团的动向,总比日后陷入被动要好。

到下午两点钟,资华实业的股价还牢牢的打在涨停板上,市场内小道消息乱人耳目,李谷都知道这些不能当真,需要进行甄别。

李谷手下班子能力还是颇强,加上省属国企工委跟省政府金融办两块牌子,能动用的资源远非普通机构能及,李谷回到办公室,有关资华实业股价波动、异常交易的一些详细数据报告,就摆到他的办公桌上。

股价异常波动,通常意味着资金异常的进出,从证交所反馈来的交易数据里,能很清楚的看到,这些异常资金到底从哪些证券公司的运营部门出入。

从这方面入手,相对来说,最容易找到蛛丝马迹。

这份简单只有两页的报告,自然无法追查到真正的实情,但能查到有七处证券公司营业部有异常资金参与拉抬资华实业的股价。

这七处参与拉抬股价的营业部,有三处在徐城市,分别属于三家不同的证券公司,其中东江证券还是徐城市的地方企业。

东江证券?

徐沛到徐城担任市委书记有两年多时间,但不意味着就能完全掌握徐城市的局面;相当多的地方派势力,包括徐城市委多名常委,实际都围绕在省长赵秋华、省委组织部长戴乐生的身边。

淮海省各个地市的情况差不多都是如此,比如东华,市委书记陈宝齐、副书记虞成震是赵秋华的人,他们就要将郭成泽、孟建声等人当成钉子打进去。

很显然,胡林及天益集团即使想操纵上市公司的股价,必然也会找有关联的证券公司联手操作。东江证券以及东江证券的控股方徐城市国投,显然都是赵系的人掌握。

李谷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样从东江证券这条线索接着挖下去,倒是秘书提醒他:“浦成电器好像是东江证券的股东。”

经秘书提醒,李谷眼睛倒是一亮:

虽然浦成电器不是东江证券的控股股东,照道理无法直接干涉东江证券的正常经营,但李谷相信赵沫石这个人照他的脾气,在东江证券内部多半会有一两名内线,以便他随时掌握东江证券的经营情况。

当初东江证券改制时,徐沛主张浦成电器集团参股进去,说到底也是不想徐城市唯一的一家证券机构,完全脱离他的掌握。

想到这里,李谷倒是明白过来,沈淮、宋鸿军可不是无缘无故的要他猜什么谜,而是希望借他的嘴,将消息传到徐沛跟赵沫石的耳朵里去。

李谷看着窗外照进来的阳光,风吹树梢头,叶落无声,细思资华实业股价异动背后的种种可能,停顿了好一会儿,才拿起电话来,拨给徐沛。

李谷在电话里只告诉徐沛,他关注到资华实业今天股价异动以及他追查到东江证券参与其中的一些情况,没有说消息源是来自沈淮,也没有说得特别详细,他相信徐沛只要注意到这些异常,想追查下去,有的是比他更多的手段,能查到比他更详细的情报。

更何况,资华实业目前在淮海省投资建有两座医药产业园,其中以东华西陂闸港的医药产业园规模最大,而郭成泽、孟建声到东华赴任后,就与陈宝齐、虞成震的关系搞得很僵——李谷相信徐沛不会对资华实业的异动漠视,他反而没有什么特别需要关心的。

沈淮实在不愿意干损人不利己、又叫第三方得利的事情,对天益集团联络数家证券公司拉升资华实业增发股价这事,没有直接下绊子的意愿,但不意味着他不会将消息透露给徐沛、郭成泽、孟建声等人知道。

当然,要是沈淮直接打电话给徐沛或郭成泽、孟建声说这事,多半会给认为是居心叵测——即使徐沛他们想干涉这事,说不定会千方百计的将他拖进去。

不过,沈淮通过李谷,将消息传到徐沛那边,相信能将他自己摘得一干二净,可以纯粹站到一旁看热闹。

成怡下午还是要正常的工作,沈淮跟宋鸿军就不能总赖在省人行的宿舍楼里。

鸿基投资在徐城早就设有分支机构,沈淮下午就与宋鸿军到鸿运基投资的分公司里坐了半天。

到下午证券市场收盘时,沈淮也拿到资华实业股价异常波动及交易的相当数据:七家参加拉抬股价的营业部分属三家证券公司,沈淮也相信胡林必然是联合他绝对信任的证券公司参与对资华实业股价的操作。

除了东江证券稍有些熟悉外,其他两家都是广南省注册、总部在广南省的证券公司,多半是胡家及金石融信国际集团多年来在广南省培养的嫡系附属公司。

下午在鸿基投资分公司里,沈淮也没有干其他正事,就是尽可能多渠道的收集有关金石融信集团的材料。

作为国务院在香港最早注资成立的六家央企之一,金石融信国际集团目前在诸多中央直属企业里排名也是靠前的。早期从事外贸交易,九十年代初涉及实业及金融业投资,旗下的融信银行,作为最早成立的股份制银行之一,在整体规模上虽然跟建行、工行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远不好相比,却要比业信银行规模略大一些,银行总资产在九六年就超过千亿。

除了在融信银行所持的股份外,金石融信集团在其他业务上积累的资产,也有三四百亿,当之无愧的是称得上“大型央企”的庞然大物。

金石融信集团虽然是国资央企,但自成立之初,就受胡家及亲近胡家的国企官员把持,故而胡家明面上不在金石融信占有一股,却无人能说,金石融信非胡家之融信——就像无人能说,梅钢非沈淮之梅钢一样。

金石融信调集资金大规模北进,参与陈宝齐跟郭成泽争先手棋的斗争中去,也确实叫东华的斗争局势变得更诡异复杂,沈淮也不得不先选择站到一旁,先看一阵子热闹再说。

不过,宋鸿军这次从香港赶飞到徐城,显然还是有其他任务的,他在办公室里劝沈淮:“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小姨就是怕你跟成怡扭扭捏捏,特别打电话给我,要我领你们回去吃顿饭,把订婚的事情说了。”

第七百四十八章好算盘

跟沈淮在梅钢推行的极简主义不同,宋鸿军的派头要奢华得多。鸿基投资目前在徐城没有多少独立的投资业务,照道理来说,只需要设置办事处级别的分支机构,招两三名员工驻守,应付日常琐碎事务就足够了。

宋鸿军却在徐城买下国贸大厦最高的两层楼,作为分公司的办公用地。

包括行政间、会议室在内,整整半层楼,都是宋鸿军在徐城的私人办公室。

真皮包裹的老板椅异常宽大,沈淮坐在上面,像整个人陷在里面似的,看着拉张网就能打羽毛球的办公室,跟宋鸿军说道:“这办公室空空荡荡的,看上去没有一点人情味,以前真不知道你的个人品味这么差劲啊。我说,你有钱干点什么不好,非要在这里买两层楼摆阔?”

宋鸿军摸着往后梳得油亮的额发,笑道:“国内的物业,跟香港比起来,便宜得跟白捡似的——你一直都说,土地始终是国内的紧缺资源,咱就算不为摆阔,也要赶在别人动手进行些储备,免得以后赶不上趟。”

“九三年海南楼市崩盘;今年的金融风暴始于泰国,跟泰国国内早期在房地产业积累过多的泡沫也有直接的关系,你就不打算观望观望,再下手?”沈淮笑着问。

“照你估计,国内楼市大约会在什么时候启动?”宋鸿军问道。

“我是人,又不是神。”沈淮笑道,“我要能猜这么准,可以去当神棍了,何苦在地方上勾心斗角?”

宋鸿军等沈淮接着往下说。

“不过啊。”沈淮说道,“产业化发展带动城镇化发展,在国外已经发展起来的地区,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就国内,更具体到淮海省,产业发展还稍显薄弱了些,暂时还具体你所期待的基础。可能再过三五年,产业形势要更好一些。在这之前,只有一类城市的楼市物业有更大的投资价值。”

“也不管那么多了,只要能将南面的徐城炼油老厂拆掉,这两层楼就能增不少值。”宋鸿军倒想得开,说道,“当然了,南片这片地的开发,我即使要参与,也是要集中到渚江建设里去,我也没有精力再折腾出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出来。”

沈淮转身看向窗外的徐城炼油旧厂区。

四十层高的国贸大厦目前在徐城第二高楼,但由于南片是徐城炼油旧厂区跟一大片小化工厂,导致国贸大厦九四年建成后销售情况一直都很差强人意。

梅钢重组徐城炼油,旧厂迁建方案出台后,国贸大厦的售楼形势才陡然转好。就算如此,宋鸿军拿下这两层楼,价格也要比市中心的写字楼低上一截。

渚南炼化基地已经到最后建设阶段,旧厂区早已全面停工,包括周边的小化工厂拆除后,差不多有一千亩大小的城市建设用地将由市政府回收,然而再分拆开发。

作为对徐城炼油迁建的补偿,徐城市政府除了在渚南工业园区拿出六百亩工业用地给上市公司建新厂外,还将在旧厂区划出两百亩建设用地给上市公司用于商业住宅项目开发,以抵消高达四亿元的现金补偿。

南片旧厂跟周边小化工厂全面拆除重新建设之后,国贸大厦外围的城市环境将得到极大的改善,照道理,楼价自然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这也是宋鸿军买下国贸大厦两层楼摆阔的首要因素。

说到底宋鸿军作为投资基金的管理者,不论是管理自己的资产,还是管理投资者的资产,资产增值是他需要考虑的第一要素。

比过宋鸿军在国贸大厦拿下的两层楼,上市公司将在南片拥有两百亩建设用地,价值要大得多。

无论是成立地产公司单独开发,抑或是将这两百亩地拿出来跟其他地产公司合作、联合开发,或者索性将这两百亩地转让出去换回四亿甚至更多的资金,都是上市公司能有的选择。

不过,梅钢内部还有一种意见,就是想将渚江北岸的一千亩建设用地都拿下来,进行整体开发。

宋鸿军、孙亚琳他们都在香港、巴黎这些国际大都市住惯了,知道国内的城建水平落后国际大都市有多少,自然也清楚在这里有较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渚江建设在梅溪新镇以及临港新城建设上,积累了一些商业、办公及居住区的综合开发经验,而长青集团在国外开发旅游商业地产,更是先驱。

一千亩建设用地的整体开发,在当下的国内绝对是一个超大型的地产项目,但也不是没有操作的可能。

此外,徐沛到徐城后,也在大力推动城市建设的发展。

沿渚江北岸区域,特别是这一千亩地,将来会是徐城市的核心区域之一,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只是沈淮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首先,这一千亩建设用地里,只有两百亩地是市政府作为拆建补偿划给上市公司梅工股份的,要想将其他的八百亩建设用地都拿下来,至少还要补给市政府十二到十六亿的资金。

整个项目最终要动用的资金,有可能会超过四十亿。

沈淮现在要用渚江建设充当临港新城的建设主力,国内银根又在收紧,渚江建设及梅钢系暂时抽不出这么大体量的资金出来,在徐城建设这么大的地产项目。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徐城市眼下的情况较为复杂。

不要看徐沛眼下是徐城市委书记,但赵秋华当年也是从徐城市委书记任上升上去的,在徐城市留有一班嫡系人马。

现在郭成泽、孟建声刚到东华,与陈宝齐、虞成震等人争端才起,而在徐城,沈淮预计着徐沛与赵秋华有可能围绕东江证券起一番争执,他就有些不想急着去掺和什么。

“拖上一年半载再看情况吧。”沈淮收回目光,说道。

徐城市城建水平整体偏弱,在国内甚至只能算二线偏下的城市,目前来说不会有大的地产商,会急着进徐城拿大宗土地。

即使徐沛或赵秋华近期能拉到大的地产商进来开发这处渚江北地块,梅钢老老实实的跟着开发手里的两百亩地,至少也不会吃亏。

宋鸿军点点头,徐城市政府将南面这片建设用地都平整出来,也需要三五个月的时间,他们实在没有必要急着表露什么意愿。

他估计着,新省委书记到任,省里人事会有一定的调整,徐城市也将有一定的人事变动,到时候必然又将是新的一番龙争虎斗,梅钢至少要等局面进一步趋稳后,才做权衡。

这时候宋鸿军接到一个电话,捂住通话键,跟沈淮说道:“四舅那边要开始准备晚饭,打电话问我什么时候过去——当然,他们打这通电话,是确认你跟成怡晚上会不会过去?”

“过去。怎么不过去?”沈淮说道,“我自己家,我都没有勇气回去,不是叫人家笑话吗?”

国内地位越高的家庭,越是重视传统。

沈淮与成怡订婚,他父亲宋炳生不出面,甚至不知情,是完全说不过去的。

宋慧也知道沈淮性子有些拧,到今天甚至连在徐城的家门都没有踏进去过。

宋慧想着,她要是放任不管,沈淮有可能一直拖延下去,而她刚回到燕京,短时间内脱不开身去徐城,才特意打电话给鸿军,让鸿军负责将沈淮、成怡拉回家去。

宋鸿军说“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倒不是说成怡,而是说沈淮总是要回去当面将他跟成怡订婚的事情,说给他父亲知道。

“你也别觉得有什么为难的。”宋鸿军在办公室里,跟沈淮说道,“四舅那里我也有一阵子没有去拜访了,鸿义跟刘建国、谢成江他们都在徐城,你跟成怡就当是今天给我强拉过去吃饭的,到时候在饭桌上顺口提一下你们要订婚的事情,接下来的事就可以全部交给小姨跟成怡帮你们去操办了。”

沈淮知道跟一些人同席吃饭,会相当的无趣,却是他逃避不了的,苦笑一下,说道:“我还要跟叶选峰见一面,要么索性都安排在今天?”

沈淮见叶选峰,是谈梅钢接手冀河港输煤码头续建的事情。

为了能将输煤码头续建与钢铁物流及加工基地整合一个大的配套项目,纪成熙答应要出面跟叶选峰谈,但沈淮也不能说真就被动的将这事交给纪成熙去处理。

宋鸿军点点头,说道:“也成。这事不能拖,拖下去给别人看笑话。咱们窝里再怎么斗,再怎么斗得狠,也要尽可能的少给外面人看笑话;虽然我也很不爽叶选峰这个人。现在,我其他不怕,就是怕谢海诚掺和进来,情况会比较复杂。”

叶选峰联络孙启义,想将冀河港输煤码头的续建转给长青集团,一直都是谢海诚居中帮着联系。

谢海诚是无利不起早的一个人,海丰集团这些年来的盈利方式,多充当掮客角色——海丰集团眼下资金实力有限,但联合长青集团,低价从淮能接手冀河港输煤码头的续建,不仅能从中牟利,更能将长青集团从梅钢这边拉过去一些,确实有可能是谢海诚此时所打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