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娇-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平一家张灯结彩,敲锣打鼓,高调的搬入。

    这一回,他们必须高调。因为这一家人里头,还有曾经的‘朱府大小姐’,叫世人都晓得她的去向的同时,还要叫人们晓得,她并未走了下路。

    如今的张家,与朱家孙家都有生意往来,在洪县又有自己独立的生意,在京城和各县也都有生意遍布,而且又有农庄两座,未来的大女婿又是洪县的新起之秀,而且这家似乎与县太老爷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此背景,便是放在整个洪县,也是不容小觑的大户。虽然无法与以前的朱府相比,但与现在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朱家相比,势头已是盈盈盖过朱家。

    这一日,来贺喜的人络绎不绝。

    黄香宜带着乐云的众闺蜜们早早就来了,小姐,丫环,婆子,一大堆人就唧唧喳喳的占去了半个院子。又有万修田万修林兄弟来贺,叶蒲华与杨世仁一同来贺,魏亦奇也大老远从弯月镇跑来祝贺,再加上冲着这股子新兴势力而来的杂七杂八的人,一整日都在热闹中度过。

    魏亦奇本来晚上是要听安平的劝,宿在乐渊院。但被万修林生拉硬拽扔去了云上仙楼。修林在洪县有生意,现在张家亦搬来了洪县,这两人行事如此一致,魏亦奇心中也明白大势已去。只是不甘,又委屈落莫。第二日一早,便使马车回了弯月。

    叶蒲华不知是听了杨世仁的话还是眼见席间乐清与万修林的默契心生感慨,倒是未再寻事,喝过酒便乖乖的回去了。

    终于在新宅安顿下来

    这一日

    乐瑜和乐臻正在乐臻院子里呼喝着植树挂秋千,乐渊在屋中写字,乐云则在自己院中算帐。本来家中新建了农庄,原来弯月镇的那座便无人管理,乐云这一回来,正好接了手。

    看安平的意思,似乎是想把这座农庄将来送给乐云作嫁妆。虽然没有乐清的这座大,但毕竟这两个农庄都是乐清一手管理起来的,再说乐清的新农庄,现在还什么都没有,一粒粮食还未有产出呢。

    蓝氏在给乐云缝出嫁的嫁衣,安平出门去谈生意了。

    家中各人都在忙各自的事。

    ~~~~~~~

    今天可能会有双更。

    尽我所能吧,如果有的话,会在下午两点。

 第两百九十四章便成了吧

    收费章节(12点)

    第两百九十四章便成了吧

    乐清清早一起来,便出去了。

    马上要秋收农忙了,弯月镇那边虽有姐姐帮着管帐,但秋收的事她还是要分心来管的。而新农庄这边,则必须要在入冬前完成建设,明年开春就该投入生产了。她现在忙的是,一个头,三个大。

    今年算是风调雨顺,加上阿福为了娶媳妇,是卯足了力在那个农庄里的,所以今年的收成足足比去年多出半成来。这座三百亩的农庄,由于乐清的半机械化管理和种子优化管理,每年的产量本就不是一个小数目,半成虽少,但实际换算成斤两,足够乐记用一个月的。

    “小姐,您看,今年的收成,可满意?”阿福掬起一揍金黄灿灿的玉米粒,颗颗饱满,色泽油亮,这样的成色,在粮铺里足足比别的高出三文钱甚至五文钱来,都有人愿意要。

    “不错。”乐清点点头,故意不提娶妻一事。

    “小姐,您再看”阿福一指农庄一角,那里用篱笆在空地里卷了个鸡舍,里面养了百来只鸡,此时一只只个大肥圆的,正昂头阔步:“照您的意思,这是散养在粮田中的鸡,这些鸡吃杂草吃虫子,不但不会影响粮食产量,反而因为吃了虫,今年的粮特别好。这些鸡也快要出栏了,因为饲料用的少,所以当这百来只鸡,估计也要净赚几十两。等明年再扩大养殖……”

    “阿福。”乐清悄悄撇了一旁的百转一眼,百转静静的垂着头,一副事不关已的模样,好像阿福在求的事,根本与她无关一样。

    “是”阿福听乐清唤,恭敬的停下话头,垂首。同时心下暗暗有些着急,二小姐明明许了诺,等到上秋粮食若是收成好,就把自己和百转的婚事给办了。可是现在却又只字不提,自己也不好……百转也是的,连句话也不说。唉,小姐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这次看完收成,查完帐再回洪县,下回可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回来了。

    “这些鸡卖了钱,把本钱扣下,剩下的利润,算作我给你和百转的贺礼吧。”乐清扔下这一句,转身往田梗上度去。

    “啊?”阿福一时没反应过来。

    “呆子。”百转瞪他一眼,抬腿跟上。

    “哎”阿福回过神,高兴的跳了两跳,小跑着跟上乐清和百转,喜滋滋的:“二小姐,您是说……”

    乐清抬首望着碧空如洗的蓝天,微微侧首:“这些年,你跟百转在我身边帮了不少忙。我又不是个说话不算数的。即然你们年纪也都不小了,这亲,便成了吧。”

    “小姐明见”阿福高兴的抬头望了百转一眼,又俯首:“我跟百转先谢过小姐的大恩。日后我阿福必定全心全力为小姐管理这个农庄,还请小姐尽放心……”

    “准备何时办喜事?在哪儿办?”乐清又撇百转一眼,她依然垂首不动。这丫头,是不是淡定的有些过头了?

    “自然是在庄子里办。至于时间麻……”阿福又看百转一眼,道:“我得跟百转商量过才好。自然是越早越好,农庄里的秋后活儿也是耽误不得的。”

    “嗯……”乐清回身:“那样,你们成亲后,百转便留下来,帮着阿福管这庄子吧。”以后自己的重点会放在新农庄和酒坊上面,这边就会越来越少的顾及到,把百转放在这,她跟阿福两个,也就足够叫人放心了。

    “小姐……”百转终于开口了,声音一颤

    “怎么”乐清抬抬眼皮:“你都成亲了,难道以后还想做我的陪嫁丫头,跟我去婆家啊?再说,你舍得扔下阿福么?”千回和百转跟她这么些年,几人情同姐妹。万家远在京城,她怎么舍得将百转与阿福夫妇千里分隔?左右她年纪还小,再挑两个丫环来伺候着便是。

    百转没再说什么,扯裙跪在地上,深深的伏下,哽咽:“必不忘小姐大恩。”

    阿福也忙伏下:“小姐放心,农庄和百转,都交给我。”

    “你们办喜事那日,全庄休假一日,厨房也跟着歇一日。吃的和喝的,直接从镇里的酒楼里叫。其它有要用的,要使的,你尽管说。”乐清转身,有些失落的叹息,唉,过不了多长时间,大姐也要这般离自己而去了。婚后虽然依然可以相聚,可终究是已婚之妇,来往多有不便。何况大姐那个婆婆也不是个好相与的。

    几日之后,在农庄中热闹的举行了百转和阿福的婚事。

    百转也照乐清说的,在农庄中留了下来,铺助阿福管理农庄。

    至此,便只剩了千回一个在乐清身边帮忙。

    在弯月镇停留了十来日,乐清与千回才回到洪县。

    此时,洪县的农庄已经按照乐清的要求建设的差不多了。她从酒坊抽了个得力的管事,又贴告示招了个大户人家的管家来,两人一起管理农庄。两人都没有管农庄的经验,但也好在眼下正要入冬,他们有的是时间准备,而且最近乐清也会一直守在这里。

    她准备在洪县的酒坊稳定到明年开春,就开始做京城的生意。

    这生意么,自然要看市场走向,京城那边的酒业无疑是最大的。何况那边还有万修林的产业和阿凤姥姑的帮助。

    “农庄那边的事,还没弄好?”今日风和日丽,乐清心情好,便从主院出门,结果却撞上正在院中纳绣鞋的蓝氏和两弟一妹——乐渊在写字,乐臻和乐瑜乖乖在旁边看着。

    “没呢。”农庄又不耕种,其实没什么事。她最近只是在忙酒坊的事罢了。还有修林那边,他已经搬来了洪县居住,本来生意就不错的林记包子铺和糕点铺在他这一来,生意更加火爆。他正打算在另一条街上再开出这么一家。

    “你这样要忙到什么时候?你姐姐的婚事不会拖太长时间,昨日世仁还来家里过。一辈子就这么一回,你不在你姐的嫁衣上添两针?”

    “那不用吧?”赶紧摆手:“我的女红太烂了,别回头叫我姐的婆婆看见了,再笑话她。”

    “那倒是。”蓝氏实在的点点头,又道:“听说——修林也搬来洪县啦?”

    “是”早搬来了,娘亲的消息太靠后。

    “娘,这事儿你才知道啊?消息才闭塞。”正埋头纸中的乐渊头也不抬的道。

    “若不是昨日乐云无意提起,我还不晓得呢。”蓝氏往乐渊身边靠靠:“你这小子,天天日日的光埋头书里,消息倒是蛮灵通的啊?”

    “我才不关心这些。”又埋头。

    “你这孩子。”蓝氏望向乐清:“这脑袋瓜儿也不知是随了谁,记性恁好,反应又灵活,你不知说句什么话,就叫他得了信息去。”

    “ 乐渊聪明,还不是你跟爹的功劳?”乐清干脆坐下,挽上蓝氏的手臂:“等这小子考中了童生,再夸他也不迟。”

    “清儿。”蓝氏拍拍她的手:“修林如今不是住在洪县吗?你大弟明年考童生,能不能叫修林帮帮忙,跟他哥哥说说,到时指点指点他呀?”

    “指点倒是可以,不过待遇却不可能特殊的。”若是童生都要走后门,她宁愿这弟弟在家种地得了。

    “我才不要 什么特殊待遇,姐姐你可千万别去给我走关系,我张乐渊可是要靠真凭实学去考试的。”乐渊有些不满的:“娘亲,考一个童生试罢了,哪用得什么指点?人家县太老爷一天多忙的,你不要给我二姐添乱了。”

    “啊呀呀,你看看这孩子。”蓝氏有些哭笑不得:“这主意真是越来越正了。”

    “娘,他还小,考中考不中,以后也还有的是机会。你不要过多担心了。”乐清不着痕迹取下她手中的绣鞋,细声细语的:“你如今堂堂的夫人,不要老是动辙就拿线做活儿,也好好的清闲清闲。我去把大姐喊来,你们说说话。”

    把正在房中算帐的乐云扯出来,陪着娘亲和弟妹们,乐清干脆也不出门了,好不容易人齐,在院中好好热闹热闹。以后这样的机会可不多了。

    让冬雪冬青端了点瓜果放在桌上,乐清乐云和蓝氏便围着桌子话起了家常。乐渊乐臻和乐瑜几个则在另一张桌上写字。

    “呵呵呵,娘刚才还说,要从修田哥那里走走后门,乐渊那小子还不乐意呢。”不知说起了什么,乐清笑呵呵的道。

    乐云吃一个葡萄,一派悠然自得:“恐怕现在想走万修田的后门,那人也忙的脱不开身了。”

    “怎么?”乐清和蓝氏同时好奇。

    “一方面么,那朱家太太的事,又给朱老爷掀起来了,非要即刻执行死刑,一直在闹着呢。一方面万修路刚来洪县,他还得抽时间照顾这个弟弟。还有一方面么,那堂堂官老爷的时间本来就少,咱们啊,就给人家留点时间,去做点自由事吧。”

    “啊?”蓝氏有些不甚了解。

    乐清却一听便懂了:“哦~~可是黄家小姐的事情,有进展了?”

    ~~~~~~~

    晚了一点,刚码完

 第两百九十五章秀才老弟

    收费章节(12点)

    第两百九十五章秀才老弟

    “黄家的小姐?”蓝氏自然听不懂是怎么回事。

    乐云捂嘴一笑:“娘,黄家的小姐,便是我跟你提的在朱家时,结实的一个闺蜜。人着实是不错的,我能顺利从朱府出来,也是她帮了大忙。上回因着朱家的事去告官,她便似是对修田有些中意。毕竟是我的好友,又是个不错的人,我跟乐清便……推了一把力。”

    “哦,是这样的事啊”蓝氏点点头:“说起来,万家那大小子,今年也着实不小了。”

    “是不小了,他家里催他的婚事,岂止催了一遍两遍?要不是他有官位在身,婚事马虎不得,恐怕他娘早就给他搬了三妻六妾回来了。”乐清也捂嘴笑。

    蓝氏却想到什么似的,忧忧望着乐清:“他那个娘……着实是个不好相与的。”这话一出又发觉两个女儿神色不对,立马又改了口:“那么,这黄小姐与修田可都有意?”

    “那个万修田,上任以来,洪县大户们哪个没请过他?他还不是一一都拒了?可是最近仿佛与黄家老爷一起吃过饭呢。虽然是万修田掏的腰包,可这不正说明……”乐云挑高了眉毛,朝乐清眨眨眼:“说起来,婆婆虽是个婆辣不好相与的,胜在有两个好哥哥。若是能摊上香宜这样的大嫂,就更好了…。。娘,你尽可放心的。”

    “大姐,你说什么呢”乐清忙出言阻住乐云继续说下去:“黄姐姐跟修田哥的事,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难不成这饭是在云上仙楼吃的,叫杨世仁偷了来,又献给了乐云?这好像不太地道吧?

    “黄香宜自己跟我说的,那个高兴彩烈,眉飞色舞的样儿,你记得提醒一下万修田,叫他小心些。”乐云低头,又吃葡萄。

    “呵呵呵,我看有这个必要。”乐清被逗的一笑,依黄香宜那性子,相熟之后大咧一些,是必然的。

    “照你们说的,这个黄小姐似是不错。”蓝氏略略宽了心,正如乐云所说,虽然婆婆是个恶的,好在哥哥嫂子们都好相与。再说,乐清又很坚持这事。

    娘儿几个围着桌子说的高兴,几个小的也玩的高兴,这一日在热热闹闹的温馨气氛里度过。

    接下来,乐清特的去了一趟万府,与万修路说了几句话。万修路在这住了几日,便回京去了,那边的生意离不开他。

    接下来,农庄那里很快便建完,因为进入了冬闲,乐清特意将阿福和百转调到这边来,教一教这边农庄的管事和长工们。酒坊那边,冬天却是个做生意的好时候,乐清跟修林配合了几项措施,赚了个盆满钵满。

    忙忙碌碌,悠悠闲闲之中,年节很快来到了。

    年前安平差人去给家里人送了东西和银钱,年后,过完初三,又带家小回去住了几日。想带老张头和张赵氏到县中来住,二老却死活不肯来。

    正月过后,很快便是开春了。

    一开春,生意和农庄便忙活了起来,乐渊也要去参加童生试了。

    因为童生试就在县城,倒省了奔波。

    乐渊毕竟还小,才九岁。这次考试,家中人也着实没报什么大希望。

    谁能想到,他却真抱了个秀才回来,喜的安平和蓝氏直办了三天的宴,又给老家捎了信儿,借此让二老上县中来住几日。

    这次,老张头和张赵氏竟真答应了要来。

    正好还有一处侧院是空的,这几日蓝氏便带人仔细的收拾打扫,又去购置了新被褥,日常用品一应俱全。平日不在老人身边无法尽孝,这次好不容易来一趟,自然是要好好伺候着的。

    刚收拾妥当,老张头夫妇便来了,同来的,还有张阿凤,以及她的大孙子吕易成。

    原来乐渊中秀才的信儿送回家,恰巧阿凤也在,便随老张头和张赵氏一起来了。至于她的孙子吕易成么,本来是要托给老张头看管一段时间,可老张头怕乡下清苦,再委屈了孩子。现在好了,若是托在蓝氏这里,即放心,也不用担心会委屈了孩子。

    至于阿凤为什么要把吕易成托到这儿来,还不全是因为她那个不孝的二儿子吕间航这小子,以生意忙会借口拖着婚事也就罢了,可拖到现在,都已然三十了,还未娶妻阿凤气的不行,也是真动了怒,便决定抽出身来,一心一意先帮小儿子娶上妻再说。

    可是大儿子为官,天天忙着,大儿媳妇又有了身孕,家中的丫头婆子伺候着也不太放心,大女儿怜香也在那边候着。这样一来,她若是抽身, 本来由她看管的才六岁的大儿家的易成便没人看管。可是吕老爷在京城也是没什么亲戚。于是,阿凤便想到了老张头这边。

    阿凤要求,蓝氏和安平自然便应了下来。反正家中好几个跟易成差不多大的娃娃,多一个也不多,这群孩子也有个玩伴。

    老张头夫妇在县中呆了十来日,说是水土 不服,便回家去了。阿凤也跟他们一天出发,回了京城。小易成便留了下来,暂住张家,不知要住到何时去。

    说来也怪,小易成一来,乐臻乐瑜两个小的倒不缠乐渊了,跟易成三个玩成一堆。乐渊乐的清闲,每日往来于县学。

    “乐瑜你做什么?”乐臻跑到院中塌旁,趴进蓝氏的怀里。

    “跟娘亲学女红哩。”小嘴儿一咧,露出个笑来:“二哥,我给你绣个手帕啊?”

    “这么小就学女红?”乐臻一怔,转向蓝氏:“娘,我听说大姐八岁才开始学女红,二组更是干脆没学过女红,妹妹这么小……”

    话没说完,被蓝氏一指戳了回去:“多嘴你妹妹乖巧听话,哪像你二姐那样,一听说要学女红,就早早跑的远远的。乐瑜懂事,从小就爱学做活儿,将来出落成个标准的大家闺秀,嫁个好人家儿。”

    “哦”乐臻似懂非懂。

    “乐瑜妹妹做什么?”小易成也跑过来凑热闹。

    “小表哥,瑜儿在学女红呢,我要给大哥绣个包头巾,给二哥绣个手帕,小表哥,你要什么?”乐瑜认真的忽闪着一双黑宝石的大眼睛,小大人一般认真的问。

    “呃……”易成也是极认真的想了想,才道为:“荷包怎么样?”

    “那不行。”乐瑜摆摆手,用一副大人的语气:“小表哥,这个荷包是女孩子送给男孩子的定情物,不行的。要不我给你也绣一个手帕,好不好?”

    “哦……”易成有些呆呆的望着乐瑜,这小屁孩儿,还懂得什么是定情物?:“好。”

    “那好了”乐瑜拍拍手:“大哥是包头巾,二哥和小表哥是手帕。”

    “呵呵,你这小鬼精,今年多大了啊?”蓝氏笑着点点乐瑜的鼻子,这娃娃,今年才四岁,说话行事看上去却像个十岁的。

    “娘,大姐要嫁了,二姐不学女红,大哥不爱说笑,二哥不听话,乐瑜最乖,最听话。”小乐瑜仰起小脸儿,偎进蓝氏怀里。

    “是是是,咱们乐瑜最听话”蓝氏笑着摸摸乐瑜的头顶。这几个孩子里,乐瑜最得她心意。

    “你说谁不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