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竞芳菲-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碧青落座,芳菲才有空细细打量她。

    今天碧青还是新媳妇的打扮。一头黑鸦鸦的秀发梳成一窝丝,上头插着她出嫁时芳菲送的金石榴银脚簪和金镶玉喜庆万年掩鬓,身上穿着紧紧的红缎嵌兔毛小棉袄,一条烟色裙子上尽是缠枝莲花,多多的绣着莲蓬。石榴、莲房,都寄托着多子多福的期望,掩鬓上一对亮闪闪的“喜”字是鎏金的,甚是耀眼。

    但更耀眼的,是碧青脸上的神采。

    碧青在芳菲屋里,从来不是最美的一个。不说五官身段最好的碧荷,就连碧桃也比她眉眼秀丽许多。当姑娘的时候,她顶多称得上清秀,姿容并不出众。

    可才嫁人一个月,碧青就像是脱胎换骨了一般,原本略显扁平的面孔一下子丰盈起来,眼波里多了**特有的温柔风情,加之她略略傅粉涂脂,将原本只有三分的姿色增到了十分。

    这下子,不用等碧青开口,芳菲也知道这小姑娘嫁人以后过得极为滋润。

    女人分许多种,有的是在少女时非常美丽,一旦嫁人,很快变得鱼眼珠一般毫无光彩。而有的女子,却是一株晚香玉,花开得比一般的花儿晚,却是越夜越香,越开越美。

    碧青显然是后者。

    这会儿碧青被芳菲上上下下地看着,本来就被其他小丫鬟打趣逗弄得满是羞色的面孔,更是霞色纷纷,连耳珠子都红了。

    “嗯,变漂亮了”

    芳菲拉着碧青的手,笑着夸了一句。

    碧青更不好意思了,只讷讷地应着:“夫人……”一味温婉而羞赧地微笑,眼里是满满的幸福。

    “他对你好不好?婆家的人呢?”

    芳菲随意地问了几句。碧青不懂怎么回答,“嗯嗯”地应着。

    当然是好的。陈宏那人外头看着粗,事实上很细心温柔,眼下又是新婚,恨不得天天把碧青捧在手心里。

    至于公婆小姑小叔子,都是老实巴交的手艺人,一辈子见过最大的官儿就是里正。碧青可是从京城陆大人府里出来的大丫头,更重要的是带着这么多——在乡下人看来已经多得不可思议——的嫁妆,又是陆家的管家马夫们亲自送嫁,哪里敢把碧青当普通丫头慢待了?

    他们先前还怕碧青是大户人家出来的,瞧不上他们这乡里乡气的做派。后来才发现碧青极随和极勤快,成亲第二天就主动下厨给全家人做饭,都感动得不得了。

    碧青也很喜欢这淳朴的一家,让她找到了自己家还没破败时的那种温馨。不过几天,就和婆家的人相处得很融洽了。只是,面对芳菲的时候,这些话又不知道怎么开口说出来……怪羞人的

    “瞧你,这有什么好害羞的?女大当嫁,你嫁得好,不但是我看着欢喜,你这些妹妹们也都高兴得很呢。”

    芳菲这话一落地,碧桃几个便叽叽喳喳跟着起哄了。

    “是呀,碧青姐,羡慕死我们了”

    “啥时候让姐夫也给咱们打几个漂亮的匣子呀?姐夫的手真巧”

    “你们真是的,那是姐夫专门给咱们碧青姐做的”

    碧青原本在这屋里也是一人之下数人之上的大姐姐,可惜这回“虎落平阳被犬欺”,当了新媳妇以后脸皮越发薄了,只懂得娇嗔几句“胡说”,一点震慑力都没有,反而惹得一屋子***嬉笑不止。

    “好啦,你们几个,不怕真惹恼了你们姐姐?”芳菲是喜欢热闹的,不过看她们闹得太不像话,才出来说了一句。

    “不过呢,她们也没说错。我看你家那口子的手艺真是不错。”

    芳菲回头对碧桃说了一句:“把我放在书案上的那叠图纸拿来。”

    碧桃取了过来,芳菲将图纸交到碧青手里。

    “这里有十几种花样,是我陆续画的……还有,待会让春雨开库房,给你取上几块好木头和两瓶子漆油。你一并拿回去,让你家男人照着图纸,给我打造出一批匣子来。”

    呃?

    碧青有些摸不着头脑,夫人要打这么多匣子做什么,装首饰?

    不过她听惯了芳菲的命令,当下也不多问,顺从地答应下来。

    芳菲笑了笑,说:“让他用心点做,多花点儿时间也不打紧。做得好了,你们两口子的活儿,我自有安排。”

    碧青顿时一脸惊喜。


正文 第三百三十一章:状元

    第三百三十一章:状元

    三月阳春,京城天气晴好。连着数日,都是*光明媚,暖意融融。

    芳菲已经怀了将近五个月的胎,在屋里也养了三四个月,身子已经比之前好得多了。这些天里,她也不再只在屋里闷着,每日里也到后花园散散步晒晒太阳。一直不动静养着也不行的,到生产的时候体力就跟不上了。

    只可惜陆寒却不能陪在她身边。因为这段日子,正是陆寒最忙碌的时候。

    殿试到了。

    就在会试出了结果之后,间隔了十来天,便是科举的最后一关——殿试。这最高规格的、由皇帝亲自主考的终极考试,本来是用不着什么四品官儿参与的……

    除了鸿胪寺卿之外。

    身为鸿胪寺卿的陆寒,殿试的一应流程、人员、场地,乃至书案文墨,都归他管。就因为太忙,这几日他早出晚归,索性就宿在书房里,不进正院来吵芳菲休息了。

    “又到了御街夸官的时候了……”

    芳菲坐在后花园的秋千上,看着花园里一群孩子正在树丛里抓迷藏闹得不亦乐乎,随口对洁雅感叹了一句。

    今儿洁雅带了家里的四个孩子过来玩儿,正好和陆家的这四个调皮鬼混成一堆。

    大宝小宝已经很大了,带着弟弟妹妹们玩得十分高兴,俨然是孩子堆里的头领。而柳儿则和双双拉着手蹦蹦跳跳,感情好得不得了。

    柳儿还献宝似的把自己“珍藏”的一些小食糖果拿出来和双双分享,“诱惑”双双不停叫他“好哥哥”。

    混小子,这么小就会追女孩子了?芳菲正在腹诽自己儿子呢,耳边传来洁雅的声音:“听说今年新科进士里头有好些个年纪都不大,看来又有许多养着女儿的人家要开始挑女婿了。”

    大明不像宋朝时那样流行“榜下抓婿”,但年轻的进士还是很吃香的。

    洁雅又说:“不过我就不需要挑女婿了……你看你家柳儿黏糊的”

    芳菲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柳儿这年纪,懂什么情情爱爱?但他和双双感情好也是真的。起码也算是一对儿青梅竹马,将来嘛……不是不可能的。

    现在倒也没必要说得太早了,不过要是和洁雅成了亲家,还是蛮开心的。

    两人正说笑间,就听见外头街上隐约传来鞭炮声。看来今天殿试的结果已经出来了,状元、榜眼和探花开始游街了。

    本来以为这事和自己没什么关系,谁知过了一会儿,碧桃带着两个小丫头一起过来送茶点的时候,对芳菲说:“夫人,刚才涂管家从外面回来,说看到新科状元游街了。”

    “嗯,是吗?”芳菲一时没在意,碧桃的下一句却让她愣了一下。

    “涂管家说,那位状元郎……嘻嘻,居然是常来咱们家的王公子呢。”

    “王公子?”芳菲惊讶地追问了一句:“就是那位王荃王公子?”

    王荃从去年以来,时不时到陆家拜访,是以陆家许多下人都认得他。碧桃当下便应道:“是呀,就是王荃公子。”

    竟然是王荃?

    洁雅见状,顺口问了句这位王公子是哪位。听得是王临湖的孙子,于是笑道:“家学渊博啊。不愧是王家子弟,想当年在南边,就屡屡听闻王家子弟中举当官的事迹……不过这位王公子如此年轻就中了状元,比他家里的叔伯兄弟们更厉害呢。”

    三年才出一个的状元,考中的概率比后世中彩票头奖还要低无数倍——彩票时常开奖的,状元?几千年的封建王朝里,出过的状元也仅仅是那么几百位。

    很不容易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芳菲立刻想到,王荃中了状元,那明媗若和他成亲,岂不是成了状元夫人。

    真像戏文里演的一样了。才子佳人定下姻缘后,男方赴京赶考中了状元,最后两人举行了隆重的婚礼……虽然这回的女主角不是自己,芳菲却还是无比高兴。

    洁雅看到芳菲这般高兴,问起缘故,芳菲择要说了个大概。

    “原来是那位明媗妹妹的未婚夫婿?”

    洁雅也是见过明媗的,只是不太清楚明媗先被选入宫、又因为芳菲的干涉而落选,随父母离京远走东南的事情——这一节,芳菲也没说。

    这种事没什么好张扬的,能少一个人知道总是更好。

    芳菲想到明媗竟得了这样好的一个归宿,真是柳暗花明,峰回路转……

    多年前在鹿城,她遇到脸上带着惊人烫伤的明媗时……也想不到明媗日后会有这样的际遇。

    自己算是做了件好事吧,芳菲开心的想。

    “阿娘,阿娘,我们也要去街上看状元游街呀”

    柳儿拉着双双跑到芳菲跟前。芳菲扑哧笑了,真是闲不住的小东西,哪里有热闹往哪里钻

    只是这事却是答应不得的。今天街上人太多,正是拐子们出没的好时机,防不胜防。她才不想自己当成心肝宝贝好容易养大的几个孩子,就这么被人拐了去……呃,或许是上辈子看《红楼梦》对于英莲的被拐印象太深?

    总之没得商量,不让去就是不让去。洁雅的态度就更坚决了,见女儿还要再闹,板起脸来说:“再闹,下回娘亲到秦姨这儿来,就只带牛儿不带你了”

    双双马上乖乖闭嘴。她也很喜欢和柳儿哥哥玩,真怕娘亲不带自己过来了。

    看到几个孩子沮丧的模样,芳菲和洁雅忍笑忍得好辛苦,却不得不做出严厉的样子来,教训了他们一通。等他们被奶娘丫鬟带下去吃点心,芳菲才绽开笑容:“洁雅姐姐,不知怎的,看到这些小家伙啊……就想到咱们小时候在闺学里的时候。”

    洁雅本来也在笑着的,但笑了一会儿,神色便黯然下来。

    芳菲同样被触动心中痛处,一时无语。

    这几天,刚好也是湛先生的忌日……一转眼,湛先生去世多年了。

    “对了,”洁雅想到此处,才想起自己有个好消息没告诉芳菲:“湛先生生前,不是回京来过继了夫家一个孩子当嗣子么?”

    “是呢。”芳菲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她知道湛先生过世的夫君姓梁,亦是大家子弟。应该就是龚四夫人的亲戚……梁嫔娘娘,也就是梁尚书家的一户旁支吧。

    “那孩子过继到湛先生名下的时候已经很大了,今年已经满了二十岁,听我家夫君说……好像也在二甲进士里头呢。”

    “真的?”

    芳菲一喜。她对湛先生有种类似对母亲般的依恋,一直以来,这位师长的过早去世总让她耿耿于怀。听到湛先生的孩子——即使不是亲生的也好,中了进士,总是一件好事。

    因为中了进士后若是得了实授的官职,日后逐步升官到了一定的地位,便有可能在某次封赏后荫恩追封父母。湛先生是这孩子名义上的母亲,肯定是能受封的。

    芳菲自己不甚在意这些,可湛先生生前却对这种荣誉看得很重,这也是由她世家千金的出身决定的吧。如果……如果湛先生真是泉下有知,会为此感到欣慰吧?

    芳菲把洁雅说的“梁川”两字默默记在心里,想着要和陆寒提上一提,让陆寒遇到这位新科进士时看看是个什么样的年轻人。

    陆寒晚上回来,也跟芳菲说起了王荃中了状元的喜事。虽然说中了状元后也不是一步登天,照样要进翰林院打磨几年,但头顶这样耀眼的光环,日后升官进爵肯定比别人容易的。何况王家本身家族影响也不小,王大儒多少徒子徒孙在朝中地方为官,这都是王荃的助力。

    只要他本人才干不差,有了这种种优良的先天条件,没理由不青云直上。

    不止是陆寒芳菲夫妇看得出王荃将来运势亨隆的。王荃本身的状元名头响亮,又在这些日子里结交了许多的同科考生,再加上他背后的王家……

    他年纪不大,然而能中状元的人,又怎会是个普通的年轻人,接人待物都十分高杆。尽管站到了风口浪尖上,也不会显露出过分的得意与嚣张,更不会战战兢兢,分寸拿捏得很到位。

    馆选结束,庶吉士选拔完毕之后,王荃已隐隐成为这一科新进士中的领袖人物。

    然而这位王状元对待陆寒却特别恭敬,在公众场合遇到陆寒时,都对别人说这是他的老师。诚然担任这一科主考的张阁老才是新科进士们的房师,但陆寒也是考官之一,王荃这样称呼并没有错。而且王荃还说,陆寒在自己考前对自己多有提点,是真正的饱学之士。

    因为王荃对于陆寒格外的敬意,使得陆寒在新科进士们的心目中印象更好,也纷纷以老师呼之。

    况且大家都知道,陆寒现在是太子的老师之一。称呼陆寒“老师”,无形中将自己与太子放在了“师兄弟”的位置上,自我感觉十分有面子,一点都不丢份。

    芳菲得知后,觉得这王荃果然是个品行端方的青年……显然还有一部分是看在明媗的面子上,将自己这一家子当成了自己人。

    这就是传说中的善有善报么?也许世事皆有因果吧……就像当年王荃当年在湖中救起明媗,后来竟能结成鸳侣……何尝不是如此?


正文 第三百三十二章:讲学

    第三百三十二章:讲学

    秦皇后最近的心情真是跌宕起伏,悲喜交集。

    张贤妃产子固然让她心中暗恨不已,可这事,也不好表现出来的。甚至连身边的心腹人,都不能跟她们多说什么。

    只能做,不能说,这是后/宫斗争中不成为的规则。大家心知肚明就好了,一旦落人口实,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不但如此,秦皇后还得表现出六宫之首顾全大局的气度来。对于产下龙嗣的妃嫔,必须尽力照顾,起码面子上要做出尽力照顾的样子来……

    秦皇后身边的人都知道,皇后心里憋着气呢。尤其是刚生下的三皇子,似乎极得皇上喜欢,皇上这些日子就没少去张贤妃宫里看这个孩子。

    但是要说皇上厚此薄彼,却也不是。这段时间以来,皇上对于太子的培养教育,比以前更加重视了——这也是秦皇后心情没有变得更坏的原因。

    就现在看来,皇上对长子,还是很在意的。

    不但亲自下旨选了五名才学卓著的臣子轮流入宫教学,皇上本人甚至还亲自指导孩子的功课。

    秦皇后听太子回来跟她诉苦,说父皇老是抽查他背书,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你父皇多关心你呀好孩子,乖乖背书去,你背得好了,父皇和母后都高兴着呢。”

    太子朱昶也不是个懒惰的孩子。恰恰相反,在这个年龄段来说,他已经可以称得上勤奋好学了。只是他自小就有些怕严肃的父皇,每次一被父皇叫到跟前背书,就有些胆怯。

    要是父皇像陆先生那么和气就好了,朱昶心中默默想着。当然,他也知道,这句话是不能说的。

    后/宫里长大的孩子早熟,虽然他年纪很小,却也早早被告诫过,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秦皇后对儿子的几位先生,自然也是留意了的。

    别的人倒也罢了,听到鸿胪寺卿陆寒的名字,她当时就有些气不顺。

    原因无他,就是想起了张贤妃的生产……还有陆寒的妻子,那个她曾经召见过的陆秦氏。

    可是太子却像是很喜欢这位陆先生的样子。

    “母后,今儿陆先生夸我的字写得好……”

    “其他的几位先生都喜欢板着脸,只有陆先生最和气。”

    “陆先生教书比其他几位先生要慢一些,他还叫我不要着急慢慢来。”

    “陆先生教过的我记得特别牢……”

    小太子和母亲的关系还是很密切的。每次上了课,他就会回来和母亲说说今儿学了些什么,先生又说了啥……其中陆寒的出现频率是最高的。

    “昶儿这么喜欢陆先生啊?”

    在朱昶面前,秦皇后还是很慈爱的。母子连心,这儿子又是她在后宫的最大凭仗,怎么能不疼着爱着呢。

    朱昶的答案是肯定的。

    没过多久,另一件事情再次引起了秦皇后对陆寒的注意。

    那是某天陆寒到宫里来授课的时候,据说他刚讲到一半,皇上竟然突然驾到。

    皇上也没做什么特别的事情,只是检查了一下太子的功课,听听陆寒讲到了什么内容,又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辛苦陆卿了。”

    这句话传到秦皇后耳里,她对这陆寒倒更加好奇起来。

    在这之前,秦皇后对陆寒也是有所了解的。起码陆寒的履历、政绩什么的,她也知道个大概。另外关于皇上与陆寒的那些不靠谱的“绯闻”,秦皇后甚至也略有耳闻。

    这种“绯闻”,秦皇后是完全不相信的。她和皇上,是真真正正的结发夫妻。即使没什么感情,彼此交流不多,但也相处了这么多年。不需要什么证据,秦皇后直觉就认为皇上不可能喜欢什么“男宠”。

    但是皇上看重他,却大抵是真的……别的老师来讲课的时候,皇上可没出现过。

    这个陆寒,若真是皇上有心栽培的臣子,自己可没必要非得跟他过不去……

    秦皇后纵然有才能平庸,心胸狭窄等缺点,却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傻蛋。当年朱毓昇选她为后,也不是完全没有考察过的。应该说,她的各方面水平,其实是在一般人的水准之上……如果要当一位大户人家的夫人,会是相当称职的主母。只能说,皇后这种职位,对人的要求太高……

    秦皇后权衡利害之后,觉得记恨陆家,给陆寒和那个陆秦氏穿穿小鞋什么的,不太划得来。

    陆寒还这么年轻,就已经官居四品。只要皇上继续想要重用他,将来的前途肯定不可限量。

    而她的太子,还这么小……在未来,太子成为东宫之主后,都要靠这些老师们辅佐。加上自己娘家,在朝中真是没什么势力,比张妃那贱人差远了……要想能坐稳这后位,朝中无人相助是不行的。太子的老师,无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