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母仪天下 完结-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煦知道她生病,并没有什么可意外的,世瑶甚至觉得,赵煦会借题发挥,以此为由赶她出宫,然而,整个冬天就要平平静静的过去了。还真是令人有些个怅然若失。“御医说了半天臣女也是听得糊里糊涂的,只叫多走动。” 世瑶心道,我也只能说这些了。你想要做什么文章就去找邹君彧吧,反正是你爱妃的人,不怕他不帮你。

    而赵煦却不再说话,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刘金桂娇嗔道,“皇上。刚才不是还要看贵妃娘娘点茶吗,臣妾却是不懂,正好想跟贵妃学学。”

    “煎茶之道乃是前朝之法,今人大多不通,可是点茶之法充媛姐姐若是不懂,还真是该好好学学!”苗氏娇笑道。

    点茶是从南边传来的。时下京中正是流行,而品评所点茶之优劣,便成了斗茶。京中现在凡有聚会。无不斗茶,贵族小姐们自然也以精于此道为荣,苗氏这样说来,分明是取笑刘氏的出身了。

    刘金桂最在意这个,偏偏发作不得。心中可不是恨极,然而。她面上还得带着笑,“婕妤说得很是,只是贵妃娘娘伺候皇太后不得空,还得皇上抽空指点了臣妾才好。”

    新欢旧爱,实难左右逢源,王也只好顾左右而言它,“贵妃煎茶用的可是梅花上的雪水。”

    “正是。”林氏并不愿意把战火引导自己身上,只说了两个字便低下了头。

    “已然煎成了茶汤皇上都能闻出来,臣妾万分拜服!”

    赵煦笑道,“哪里是闻出来的,只不过进园的时候发现低矮的梅花上头都没了雪,因此猜着几分。”

    刘氏又道,“咱们来的晚了,没见着贵妃娘娘煎茶,不如让娘娘在煎一次给皇上享用如何?”

    苗氏怎肯让刘氏专美于前,掩口笑道,“充媛娘娘这就有所不知了,贵妃娘娘煎的茶乃是用来品评的,可不是解渴的俗物!况且现在人多热闹,偏却失了意境,这茶是万万煎不得了,还是臣妾点上一盏奉于皇上吧!”

    景是极美的景,人也是极美的人,然而此刻,却是只剩下污浊,就连秦才人珍藏了多年的好香,也都压不住!

    世瑶偷眼看了眼贵妃,只见她低眉顺眼的坐着,对旁边的一切似乎充耳不闻。世瑶在心中低叹了一声,便转过头去,却正好看见秦才人也在瞧贵妃,两人对望了一眼,都有几分无奈之意。

    刘氏今儿没少受苗氏的暗讽,越发拼命的拉扯着林氏,也不管林氏是否愿意,只叫林氏与苗氏斗茶。苗氏是个会卖乖的,撺掇着赵煦叫人回福宁宫取水,林氏却只好用之前剩下的雪水。

    斗茶之道,茶、水和技巧,三者并重。福宁宫用的是每日从城外送进来的山泉水,清爽甘冽,苗氏什么都不用做,在水上面就胜出一筹了。刘氏虽然不大懂这个,却知道只要是苗氏的提议她一概反对就没错了,为了点水的事情,两人争执了半天。

    世瑶本有心帮林氏一把,然而她看不以为然的样子,也就不想再强出这个头,毕竟,惹恼了赵煦算不得什么,给林氏添了麻烦就不好了。倒是赵似吃了杯说不出是什么味道的茶,却也还知道念着林氏的好处,悄悄地跟赵佶问明白了,很是肯仗义执言。

    小孩子无心之言,总是能让人心里暖和些,林氏笑道,“雪水、泉水各有妙处,实在不必争执,况且用两种水,更能点出不同的茶香。”

    赵煦也被苗氏和刘氏吵得烦了,“水取来,你们自己随意选来也就是了。”

    林氏仍旧是用了刚才剩下的水,煮开之后,倒入一个细口的飞天壶里,苗氏用的也是一把异形壶,却是一把镶金嵌玉的灵猴献桃,比着林氏用的飞天壶华丽了许多,然而,壶嘴也是要粗一些的。看她选的用具,就知道不是行家。

    她二人研好茶末,各自放入茶盏之中,林氏倒出半杯水,隔着杯子试了试温度,觉着合适了才略一抖手腕,将水沿着茶盏浇了一圈,这便是点茶了。不过,却与寻常直接将水从中间注入碗中有很大的差别。

    林淑娴取了茶筅将缓慢搅动,直到成了胶着膏状才停手,这时,苗氏已经飞快的打起了沫饽,茶面上已经出现了一大片汤花。

    “贵妃嫂嫂总是这样慢,婕妤已经快成了呢!”

    赵似是个急性子,却也没什么恶意,贵妃笑笑不理他,只是高提着飞天壶将水急急注入,一边注水,一边用茶筅迅速的搅动,瞬间,沫饽便如堆云积雪般涌了出来,瓷白细腻。林氏本可分出如二龙戏珠、貂蝉拜月这样的复杂花式,然而她无意卖弄,只见粟米蟹眼,沫饽堪堪咬盏,便停了手。

    此时苗氏的茶已然点成了,沫饽青白虚浮,飘飘欲散,虽如此,能成积云之状已属难得,在贵妃未成之前,尚可飘然自诩。而贵妃汤花一成,苗氏的脸色便不大好看了。

    只看茶面汤花,便已经是高下立见了,而苗氏仍不死心,定要赵煦品过才行。赵煦初见林氏茶艺,甚是欢喜,然而再看她脸色淡淡的,喜色也退了几分,另一边苗氏一脸殷切,他怎么也不忍爱妃难看,原本不算公正的心,自然是又偏了几分。只是从这以后,他倒是时常去贵妃宫中品茶,却不知是打了谁的脸。

    赵似看着有趣嚷着要吃,林氏便重新烧起了水,按着人数碾好了茶,也不去理会皇帝如何评判。而苗氏哪里顾得上这些,自去缠着皇帝,刘氏更是不甘于后,只秦氏瞧着不像,告辞去了。

    赵佶刚开始看林氏煎茶便十分的留意,后来点茶的时候,就更加用心。世瑶却不知赵佶从此以后会迷上点茶,更是著成了《圣宋茶论》一书。

    “郡王请用!”林氏忙着点茶,世瑶便替她捧与众人。

    “这样美的汤花,一口饮下,却实在是可惜了。”

    赵佶是一个浑身上下都充满了艺术气息的人,生活中的常事都能让他发现美感,即使是童年时代,也能看出许多不寻常的地方。特别是跟他身边端起杯子一饮而尽的弟弟比较,就越发的显得与众不同。

    “汤花虽美,却也是用来品尝的。况且时间一长,力道散去,也就不美了,就连味道也会失色,还不如趁热饮了,才算两不相负。”

    “这却是‘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了。”

    世瑶面色大变,好在此刻也没人注意他们,“郡王从哪里听来的?”

    赵佶见世瑶脸色,低声言到,“路过郭郡君的住处时听来的,谁唱的却不知,有什么不妥吗?”

    “原没什么大不妥的,只是郡王年幼,有些东西却是学不得的。况且,这话要是给太皇太后听了,必要问是何人教给郡王的,那便又是一场风波了。”

    赵佶似懂非懂点了点头,世瑶这才放下心。《金缕衣》算不得艳诗,比起《花间集》的许多词曲,已然是含蓄至极了,然而杜秋娘因此歌获宠于李錡,又因此歌而蒙幸于唐宪宗,而后竟能致使宪宗有“得一秋妃足矣”的感叹,可见,绝不是能让太皇太后高氏欣赏的人物。在这宫里,就算是不能做到一切以高氏的喜好为前提,但是,也绝对不要去触碰她显然不会喜欢的东西。

    “皇上,臣妾同孟姐姐一起随着秦才人学琴,却没有一架好琴呢!”

    世瑶听着,觉得这苗氏应该是不敢惦记她的东西,想必是看上林贵妃的“九霄环佩”了,她转头看向贵妃,只觉她面色虽然没变,眼中却带着一丝冷然和决绝。

 第八十七章 三娘教子(上)



    “啊!”

    世瑶梦中惊醒,猛的坐了起来,云纤听了动静忙举着灯过来,“姑娘,你不要紧吧?”

    世瑶满头满脸的冷汗,半天才把气喘匀,“没什么。”

    “姑娘怕是惊着了,奴婢叫人去煎一盏安神茶吧。”

    “不必。”世瑶瞄了一眼铜壶滴漏,低声说道,“都这个时辰,我也不打算再睡了。”

    云纤放好灯,取来丝帕给世瑶擦脸,“其实奴婢觉得贵妃实在没必要那样做,毕竟皇上也没说什么!”

    “贵妃是不喜欢有人惦记她的东西,所以宁愿毁了它。只是可惜了那么一把好琴,还有苏相公的题刻呢。”世瑶能够理解林氏的作法,林氏也确实忍耐了很久,只是世瑶心中并不赞同,这么一来,可是把人都得罪光了,以后将更难立足。

    世瑶第一个发现了贵妃神色不对,却也没想到她能如此决绝。苗氏话刚说完,贵妃便起身去抱琴,一时没留意,琴尾便扫到煮水炭炉,林氏受惊,便把琴扔了,却正好砸翻了殿中取暖的熏炉,火热的炭落在琴身上,只一瞬间,绝世的好琴便不成样子了。

    林氏带着笑向赵煦告了惊驾之罪,赵煦没什么可追究的,却也明白林氏这是故意烧给他看,带着苗氏拂袖而去了。

    原是一场风雅聚会,却只得匆匆而散,世瑶回去的时候,就变得心事重重。林氏的笑容让她感到心酸也心惊,前世的恩怨不自觉的在脑海中浮现,夜里便骤然惊醒了。

    “苗婕妤也是大家出身,何故做这等小儿举动,没得失了自己身份!”苗氏跟林氏斗法,原本跟她们是没关系的,只是害她家姑娘受了惊。云纤可就十分不满了。这会儿姑娘梦中惊醒,更是忍不住要嘟囔几句。

    “她也不至于是真的想要,只不过就是仗着皇帝喜欢就想借机踩着贵妃,再加上之前斗茶失了几分脸面,想要一并找补回来罢了。”

    “她这也是得意的忘了形,贵妃再怎么好性儿也不可能容她欺辱。”

    世瑶低笑道,“贵妃原也不是那样好性儿的,不过是让形式给逼成这样罢了,若是再逼得紧了,还不一定能做出什么事儿来呢!”

    “姑娘何必惦记着她。咱们自己还有多少烦心事儿呢?”

    “我也不是惦记她,我不过是想到了自己。”

    世瑶惊觉失言,赶紧了住口。好在云纤也没想很多,以为她家姑娘是为了出宫的事情发愁。

    “我瞧着太皇太后如今对姑娘,再没什么不行的了,若是直接求了她,说不定会准姑娘回家呢!”

    高氏如今疼她。那是建立在她许多用途的基础上的,如果有一天她没有利用价值了,她也不知道高氏对她会怎样。

    有些事情,世瑶是想都不敢想的,“这话再也别说,只会给咱们自己招祸。”

    云纤也不是真的不懂。不过是抱着万中之一的希望罢了,见姑娘如此情形,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奴婢失言了。姑娘别想太多。还是再睡一会吧。今儿是上元佳节,虽然不用早朝,但是下午有宫宴,晚上还有灯会,休息不好了。怎么有精神应付。”

    世瑶心里有事睡不着,林淑娴就更睡不着了。她傻傻的看着焦痕斑斑的“九霄环佩”,心中的酸苦,却没人能说。

    “娘娘何必这般动气,皇上也不至于让你当真把琴送给苗婕妤。”孙氏知道这把琴她家娘娘十分爱惜,虽然名气远不如宫中的另外两把,现如今一怒之下竟给烧了,最后还不是自己心疼。

    “我的东西轮不到她来惦记,就是烧了毁了,也是我自己愿意。”

    “娘娘终究是打在皇上的脸上了,万幸皇上没有发火。”

    林氏冷笑道,“他有什么火可发,难得还不够丢人吗?”

    “奴婢知道娘娘如今是心灰意冷,可是娘娘还年轻,将来还得依靠皇上,何苦这样撕破脸。奴婢今儿瞧着,皇上对娘娘茶艺大有赞赏之意,想必得空就回来咱们春景殿的,可是这么一闹,苗婕妤在挑拨几句,只怕以后皇上再也不来春景殿了。”

    林氏沉声道,“来与不来又有什么关系,我倒要瞧瞧,那位婕妤娘娘又能得意到几时。”

    “娘娘说的是没错,别说是宫里,就是咱们府上不也是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唯一不变的,就只有夫人了!娘娘前日子心里不痛快,奴婢也不敢深劝,可是过了今日娘娘也该明白,这女人,没有宠爱就得有地位,再不济,也得有个儿子,娘娘若是哪儿头都不占,将来可要怎么好呢?”

    林淑娴知道孙嬷嬷说得都是正理,可是她心里就是厌烦的很,只是轻轻地抚摸着斑驳的琴身,却是不肯再开口。

    “皇后的事情,太妃虽然应了咱们家,可是现在宫里还是太皇太后做主,而且那位孟姑娘,奴婢瞧着皇上对她也不像是全无心意的样子。娘娘如果真的把皇上推的远了,只怕将来真有那一天,太妃也要拧不过皇上去的。”

    “太妃许诺的事情,嬷嬷还是不要太放在心上了。”

    宫里住的久了,孙氏也知道太妃的许诺当真是有些不着边际,眼下她明显是做不了太皇太后的主,就是将来,能不能做自己儿子的主也都未必。可是,这一步迈进来了,想要退回去也是不可能的,总得为将来考虑,“眼看着天也快要亮了,娘娘去过隆祐宫也该到圣瑞宫去请个安,昨儿那事儿太妃哪里还不知道会怎么看呢,当娘的终究是向着自己儿子。好在太妃是不得意苗婕妤的,娘娘只把错推在她身上,在好好的哄一哄,大概也就没事了。”

    “太妃哪儿想来也用不着我去做什么,只要有长宁宫的婕妤娘娘在就足够了!”

    “娘娘可别说气话了,太妃到底是娘娘正经的婆婆。”

    “嬷嬷错了,我正经的婆婆在隆祐宫。”

    孙氏正色道,“这便是娘娘错了!寻常百姓之家你若是只认嫡母,那是你知礼,可是这宫里,就不一样了,皇帝可是只认太妃一个亲娘!娘娘成日里跟着皇太后,那是挣不到前途!”孙氏见贵妃还是不肯受教的样子,硬着头皮劝道,“皇太后的确是个好人,对娘娘也是真心,可她终究帮不了娘娘,对将来能有什么益处?”

    可怜向氏先帝元后,堂堂的皇太后,竟然让一个下人说的如此不堪!

    “嬷嬷不必说了,叫人给我沐浴更衣。”

    林氏更衣的时候,世瑶略躺了一会儿也起身了,心里惦着贵妃那点事儿,便早早到寿康殿去给高氏请安。一夜没怎么合眼,脸色当然好看不到哪里去,高氏见了自然是不满的,“我原瞧着贵妃跟了太后这些日子,心性好了许多,却不料还是本性难移!她们之间斗气,到连累你受了惊吓。”

    世瑶笑道,“哪儿就那么容易受惊了,不过是一直琢磨今儿怎么赢陛下个好彩头,不知不觉的走了困,天快亮的时候倒想睡了,结果一觉醒来,却把之前想好的灯谜的给忘了,一时急的没办法,就赶紧来找陛下求救了。陛下把多年藏着的好灯谜赏了我一个,让我在晚上的灯会也能对付过去,若是没有人能猜得中,赢了彩头我也悄悄分一半与陛下。”

    高氏听了大笑,“这丫头刚进宫的时候老老实实的,还不到一年的功夫竟学的这般油嘴滑舌。”

    “臣女不过是说句实话,反倒让陛下笑话了一顿,明儿在来的时候,只带着嘴巴讨吃的,在不开口就是了!”

    “你这一来,哀家就是有多少烦心也都可以放一放了。”

    “放一放哪儿够啊,陛下有什么烦心事儿,就该一股脑全扔了才是。”

    高氏老怀甚慰,对康有禄笑道,“你瞧瞧,你瞧瞧,这么个孩子哀家怎么能不疼她!”

    “还是陛下会调理人儿!”

    “哀家也一样调理皇上,却是不成样子,把个小小婕妤宠上了天了,闹得整个后宫乌烟瘴气。”

    “婕妤娘娘已经知道错了,昨夜哭了半宿,今儿早上还要去给贵妃娘娘赔罪呢,到底是皇上心疼些,再三再四的拦着,这才没去成。”

    世瑶抬头看了说话的人,崇庆宫的押班薛玉,此人跟宁馨差不多,三十岁上下的年纪,跟在高氏身边十来年了。只是不知道苗氏是怎么得罪了她,这小鞋穿的,不偏不倚!

    高氏的脸色果然是又难看了许多,“我原还打量着晓遇的孩子差不到哪儿去,竟还是跟她那姑祖母一个德行。除了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看来苗家是不会教女孩子旁的了。”

    世瑶还以为高氏是在说长乐宫苗贵妃,一时生气弄岔了辈分,实际上,这话只有康有禄听得明白。“都是苗贵妃调理出来的人儿,想来也是差不多的,既然上不得台面儿,陛下又何须放在心上。”

    高氏仍旧怒火难熄,“去把皇上给哀家叫来。”

    康有禄不着痕迹的瞪了一眼薛玉,显然是气她火上浇油,他低着头笑道,“奴才听说皇太后宫里刚刚请了皇上,太后定是跟陛下一个心思的,如不看看皇上后面怎么处置,若是不合陛下心意,在请皇上来也是一样的。”

    世瑶微微有些诧异,皇太后向来是万事不萦心,如今为了林氏竟然肯出这个头,可见在她心中分量不轻。对她来说,这或许算是个好消息。

 第八十八章 三娘教子(中)



    向太后没想到苗婕妤会跟着皇上一起来,这脸上可就带上了一丝薄怒,再好的脾气她也是皇太后,岂容苗氏蹬鼻子上脸。

    “哀家有些话要跟皇上说,婕妤退吧。”

    向氏的语气根本就不容商量,就连皇帝也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太后,然而,苗氏是个不怕死的,抽搭嗒跪在地上,“臣妾有罪,是特来向皇太后请罪的。”

    向氏冷笑道,“婕妤娘娘好本事,宫里就你一个人能服侍的了皇上,哀家得感激你才是,你又有什么罪呢!”

    “臣妾有罪。臣妾出言无状,让贵妃娘娘误会,一时惹恼了贵妃娘娘,竟然使得贵妃娘娘一怒之下将‘九霄环佩’给烧了。臣妾资质蠢钝,不但惹贵妃娘娘生气,还连累皇上受惊,实在是百死莫赎。臣妾心下恍然,整夜未眠,还请太后娘娘降罪!”皇太后对她已然是冷嘲热讽了,苗月华仍然觉得她能告下这个状来,只能说,对某些人某些事过于相信了,恐怕也是有害无益的。

    向氏笑道,“哀家还以为是什么事儿呢,婕妤多心了。贵妃原本是好意,想要把‘九霄环佩’赠与婕妤,不料一时失了手,却也算不得什么。”

    向氏既不是当事人,也不曾亲临现场,却把一切说的跟真的似的,苗氏心有不甘,“臣妾从未觊觎贵妃娘娘的东西,还请太后明鉴,实在是一时失言,才致贵妃娘娘误会!”

    苗氏只要一想起来林氏那一抹轻蔑的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