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瑶默然,了解的太多也是一种负担,而且,不是祁王就得是康王,根本一个不如一个。但是,到了这一步她也不可能放弃,“不管皇帝如何,祁王如何,我都要保住种家军,蔡相如果肯帮忙,就随我回京拖延老相公一二,若是不愿意,我也只当是白来这一趟。”
“娘娘若能答应我一个要求,我可以为娘娘效犬马之劳。”
世瑶听着这话心里反而不踏实了,她来请蔡攸回去,不管眼下的目的是什么,最终都是为了皇帝。她一直觉得以蔡攸对皇帝的忠心,绝对不会允许蔡京把事情越弄越糟,可是现在,他却说愿意为她效力,这可是让世瑶有些摸不着头脑。
世瑶从来都没觉得自己有多么大的能力,可是让一代权相甘效犬马!
“蔡相这话我怎么听不明白?”
蔡攸笑道,“娘娘何不听听我想说什么?”
“蔡相请讲。”
“我的要求很简单,做伯琮公子的老师。”
世瑶的脸色登时就变了,蔡攸面前诡辩也没有用的,她虽然嘴唇发干,还是艰涩的说道,“蔡相这是何意?”
“娘娘聪明过人,自然知道我是什么意思。”
“你不怕我杀你灭口吗?”
蔡攸面不改色的说道,“娘娘想给伯琮公子的东西,普天之下只有我一人能够做到。”
世瑶瞬间惊讶之后倒也冷静下来,蔡攸既然要跟她谈条件,他们何妨好好谈一谈,“你是怎么知道的?”
“其实我什么也不知道!”蔡攸眉毛眼睛都是笑,“我是觉得娘娘对于延庆公主过于冷淡了。贵妃晋封的时候公主身上穿的衣服据说出自娘娘之手,上面绣的是春日桃花,看起来倒也还算应景,但是,娘娘似乎并不知道,咱们这位延庆公主最厌桃花!”
世瑶自省她的确是对延庆公主关心太少了,让蔡攸抓住把柄她也无话可说,“你就凭这一点就认定了她不是我的女儿?”
“不仅仅是这一点。”蔡攸亲自把棋盘收起来,悠然的捧上茶具,“圣上现在面貌跟小的时候有很大差别了,大概没什么人记得了,但是,我是跟圣上一起长大的,想忘都忘不了。伯琮公子简直就跟圣上是一个模子印出来,我想娘娘也是担心这一点所以才把他送到江南去的,再加上娘娘对这个养子的关爱,答案不就是呼之欲出了吗?”
世瑶厌恶任何形式的诡计,就因为她知道只要是计谋就一定会留下痕迹,伯琮的事情她已经万分小心了,在蔡攸的眼里却处处都是破绽。不过,蔡攸既然没有告知皇帝,那也就预示着凡事都有商量的余地,她现在算是明白了,蔡攸为什么执意离开京城。
他是太公钓鱼,她是不愿也得上钩。
“我当初偷梁换柱,为的不过是孩子的安全罢了。国家动荡不安,年幼的中宫嫡子根本就是一个标靶,我不想让他无辜受害,也没想过非得让他登上那个位置。”
蔡攸低着头听皇后说话,手底下的动作是丝毫不乱,“或许娘娘当时是真没有,但是形势逼人,想法有所改变也是正常,更何况,有些东西是伯琮公子应得的。而我,可以他教导成为天下第一的明君圣主。”
世瑶觉得蔡攸只能把伯琮教导成为天下第一诡诈之人,这并不是她想见到,不过,她还是的知道蔡攸图的究竟是什么?
“那你又想得到什么呢?”
蔡攸一边碾着茶饼一边说道,“我犯了天下最大的错误,成了天底下的最大的笑话,我若是不能做成最惊天动地的事情,那只有一死以酬圣上。”
人生或许处处都充满了“惊喜”,蔡攸一心想要名垂千古,可是生在那样的家庭却只能遗臭万年,他几乎摆脱了家族的控制,却犯了几乎无法挽回的大错,世瑶或许可以相信他的说辞,野心这个东西实在是太难控制,此刻她却不敢像之前那样信任蔡攸,“难道蔡相能够弃圣上于不顾?”
第七十七章 帝师(下)
提到皇帝,蔡攸的眼里显出几分无奈的神色,“我已经请求过圣上无数次了,圣上本来是有机会扭转这一切的,但是圣上更相信议和,我也是徒呼奈何!”
难道就因为赵佶不听劝蔡攸就放弃了他?世瑶总觉有些不太可能。她对蔡攸这样的人还能保持几分信任,首先是来自于他的忠心,如果,连对皇帝的忠心的没有了,她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用他!把蔡攸放在身边,那可真是一不留神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像蔡攸这样的人,就没什么看不明白的,他只消看上一眼就知道皇后为了什么犹豫,“娘娘可选择余地并不算大。”他淡笑着说道。
“蔡相应该是了解我的。”世瑶从来都不受任何胁迫,哪怕是皇帝。
“我想我的确是了解娘娘的,娘娘从来都不会由人威胁。就算是把刀架在脖子上,娘娘如果觉得不对也不会屈服。但是我很好奇,如果刀架在两位公主的脖子上呢?亦或者,在那位赵伯琮公子身上呢?”
“你敢!”世瑶简直是怒不可遏。
“看看,娘娘果然还是有受不了的地方。”蔡攸并不在意激怒世瑶,他希望她能够有一些真是的反应,“我当然不敢,但是金人可就说不定了,娘娘不用蔡攸的话,我不知道还有什么人能帮到娘娘。还是,娘娘以为把两位公主和小公子安置到了江南就算是彻底安全了?”
世瑶想到蔡攸的意图便没那么生气。他提出来的问题也的确值得考虑,江南就安全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南方连一支像样的军队都没有,厢军的战斗力跟民团几乎没什么差别,如果西军守不住,那就等于是一溃千里。
“娘娘看来也很了解。大宋朝军队的作战能力都集中在了禁军。禁军三部分。河北、京营和西军,战力最强的就是西军,河北几乎就是摆设。如果不能在长江以北拦住金人,大华夏腹地只能任由铁骑驱驰了,到杭州的路,也不是特别的远。”
蔡攸不算危言耸听,该怎么守着河南世瑶心里真是没什么想法。而蔡攸既然已经错判过一回形式,那么以后必然会更加谨慎。
“蔡相有把握拖住金军南下?”
蔡攸的神色颇有些自得,“如果我做不到,就没人能做得到。除非战争到了两边都拖不起的时候,再次启动议和,不过,那需要多少年的时间就不好说了。大宋朝还能剩下什么。也都不一定。”
世瑶神情凛然,想来想去,有能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大概只有蔡攸了。也许,他的要求并不过分,或许。她可以让他顶着老师的名头远离她的儿子。
“那蔡相有什么打算?”
“娘娘怎么打算的,我就是怎么打算。”蔡攸淡然的说道。
蔡攸说这话。绝不是李邦彦式的阿谀奉承,他只是在告诉皇后,我跟你想的都一样的。
世瑶最为仰赖就是西军,可是折家军内部可能问题重重,而种家军被蔡京盯上了,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蔡攸如果肯帮忙,必定可以平安度过。
“西军现在的问题不仅仅在种家,蔡相可能明白我的意思?”
蔡攸还真没想过,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娘娘是说折家?”
“折家究竟有什么问题我现在也是不得而知,但是我能感觉到形式也是十分严峻的。”
“跟在娘娘身边的两位姑娘,从前没见过,难道就是?”
世瑶点了点头,“是折可适的两个女儿。”
折家军究竟出了什么变故蔡攸也只能猜测一二,都虞候折可适去年病故,他的弟弟接掌大权,按照常理来说,都是军中效力多年的,应该不至于有什么交接不畅的事情,“军中毕竟是个讲军纪的地方,总不至于像京中世家大族那样出些夺权的丑事吧?”
世瑶也希望不是,但是除此之外她也想不到更多,“还得请蔡相想办法查一查。”
这倒不是十分为难,只是需要一些时间,而对于蔡攸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可能就是时间了,“朝廷近些年对折家的注意很少,就只有折可适一人官至都虞候。而早在神宗皇帝的时候,将陕西路分为永兴军和秦风路,似乎也是有意遏制折家,然后那以后连年对夏作战,折家军战功彪炳,却并不居功自傲,朝廷才开始放心,但是,折家祖上乃是羌人,朝廷对他们始终不太重视,连带着,对麟、府、丰三州也不是特别重视,我也是后来跟种师道交谈之后才发现,这三府对于陕西来说,实在是至关重要。折家如有变故,那可就是塌天的大祸。”
“蔡相无论如何要稳住折家!”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要亲自去一趟陕西。”
“现在?”
“不。”蔡攸摇了摇头,“如果没有提点军务的名头,就是去了也白去。”
提点军务?蔡攸这样一说,世瑶却突然想通了一些关窍,以皇帝对蔡攸的信任,让他去监视西军几乎是没有疑问的,他如果真的有心,保住西军并不算什么难事,“看来蔡相已经有了打算。”
蔡攸也不隐瞒,坦然说道,“从姚古经略熙河的时候,我就有打算了。”
“那蔡相还要跟我谈条件?”
蔡攸不经意的叹了口气,“我不想大宋朝再有像圣上这样的皇帝了,而圣上就应该寄情上水花鸟,也不应该勉强他再做皇帝。”他不知道皇后对皇帝还有多少情义,但是可以肯定皇帝在皇后心中的重要程度一定赶不上远在杭州的那位伯琮公子,“不管将来继位的是康王还是祁王,他们的做法一定会跟圣上如出一辙,那时候,身为臣子纵有满腔的赤诚,也一样是报国无门,所以,伯琮公子反而是最后的希望,他或许更像他的母亲。”
世瑶并不觉得像她会是什么好事,她原本只是希望她的儿子在这场这战祸中少受波及。可是,既然秘密让蔡攸知道,想要置身事外就绝不可能,“好,那我就答应你,让你做伯琮的老师。”为了大宋江山,世瑶也算是豁出去了,哪怕蔡攸把她的儿子教导成为阴险诡诈之人。
蔡攸知道皇后对他的看法,他也并不介意,“帝王之术,难道不是诡计为先?”他笑问道。
“我的儿子不一定要做皇帝的。”
“娘娘何必骗自己,一旦战乱开始,那就只能顺势应时,恐怕,是由不得娘娘多想的。”
世瑶相信如果没有蔡攸的话,还是能够容得了她多想的,但是这个天下第一奸诈之人,一定会引着她朝他定下的方向去发展。然而,扪心自问,她也不是一定要拒绝的,只是,她把儿子的安全看的更重要。“蔡相也要答应我一件事情。”
“娘娘请讲?”
“凡事不可操之过急。”世瑶沉声说道,“将来事态的发展,不是任何人能够控制的,如果有机会,我不会放弃,如果没有,我希望蔡相不要强求。”
在蔡攸的意识里,就没有放弃和强求,他所拥有的,仅仅是计谋而已。他想要做的事情,必然有办法一点一点的促成,迄今为止他只错了一次,代价是那样的沉重,而他现在要倾尽全力去弥补,为了这个目的,他几乎把什么都放弃了。
“蔡攸做事从来就没有强求过,娘娘尽管放心。”
世瑶知道他不强求,他都是谋算,跟蔡攸合作就相当于与虎谋皮,只是她现在也没得选择,“那我便多谢蔡相了,时机到了我会把伯琮接出来的。”
蔡攸对此也并不担忧,就算是没有机会他也会自行创造,“娘娘打算在蜀中停留多少天?”
“蔡相动身回京的时候,我就出发。”
时间不等人,蔡攸也不必矫情,“我明日就动身,快马加鞭半个月就能回京城。娘娘可以晚些在走,最好别让人窥破了行迹。”
世瑶听着这话便想起了姚古,不过好在他什么都没有跟皇帝提起,“我直接取道江南,先去看看康懿公主。”
“娘娘最好早点回京,虽然形势不稳,但是京城才是核心。”
“好,多谢蔡相提醒。”
“蔡相这次回京,打算如何说服圣上?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会全力协助。”
蔡攸却笑道,“我不需要去说服圣上,我只要说服我父亲就行了。”
世瑶一听也就明白了,而蔡京此刻也必然是焦头烂额的,蔡攸回去的话,他也会引以为助力。然而,蔡攸这奸党的名声,看来这辈子就算是无法摆脱了。其实,如果他还有选择的话,是不会在回去跟蔡家扯上关系的,就像皇后如果有选择,也不会跟蔡攸合作。
蔡攸几乎已经可以预料到蔡家的下场,他甚至觉得就算是他真的一步一步保着那个小孩子登上帝位,他都没有可能保住蔡家。当然,他也没有一心一意去挽救这个家族,人终究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如果还有一个是他关心的,那恐怕就只是蔡仪了,此刻他便打定了主意,无论去哪儿他都得带着蔡仪。
“京城行事诡谲,蔡相多加小心。”
“谢娘娘提醒。”蔡攸这回倒是诚心。
第七十八章 帝姬(上)
世瑶和蔡攸分头出发,她还没到杭州的时候,就听说皇帝认命了蔡攸提调陕西路一切军政要务,她多日悬着的心这才算是放了下来。
世瑶一直以为折家的问题仅仅是内斗而已,她却不知道,如果蔡攸晚到一步,折家就降了金了。正是因为蔡攸的敏锐和果决,才挽救了一场天大的灾祸,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所有不利的局面,在悄悄的扭转,若是换一个人做皇帝,事情都不至于到那般难以收拾的田地。
遗憾的事,这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假设,赵佶的错位人生,必然要回归本色。
“娘子,两位公主出城来接了。”离杭州城还将近十余里的时候,陈响在外面说道。
世瑶这一路上,想他们都快想疯了,她急忙就下了车,看见两个女儿的时候整个人都傻了。
“阿娘!”两位公主扑过来,都忍不住流下了泪。
“阿娘怎么瘦了这么多?”
“瞧你们,这是做什么。”世瑶拭了拭泪,勉强笑道,“出门在外哪有不受辛苦的,将养几天也就好了。”她把两个女儿上下好顿打量,像是看不够似的,可是,她的目光在康懿公主的肚子上突然停住,那一瞬间她觉得血都凉了,“康儿……”她一双手不停的颤抖。
“阿娘别担心,女儿就是早产了,孩子生来体弱,不敢带出来。”
世瑶听了这话她才把心放回肚子了。有些罪女人真是遭不起,公主也没什么两样,“那怎不好好将养着,跑出来干什么?”
淑庆公主忙说道,“女儿出京的时候三姐姐就已经生产了,只因为消息不便才晚了几天。三姐姐现在没什么大碍。就是小外甥矜贵的很。轻易连房门都不让出的。”
世瑶心想或许不是消息不便,康儿是故意把金罗儿引出京的,不过不怎么说两个孩子都平安无事,她这心里就踏实了。
“上车来说。”
两位公主到了,魏紫赶紧带着折家姐妹上前见了礼,金罗儿没怎么注意新来的人,对魏紫却是十分亲切。“姑姑做我的马车回去,我陪着阿娘。”
“呦,奴婢可不敢!”
“姑姑这便是拿乔了!”金罗儿笑道,“姑姑一路照顾阿娘劳苦功高,哪有什么车做不得的。”
“奴婢当真不敢,公主饶了奴婢吧!”
“你别拿魏紫姑姑寻开心了。”康懿公主笑道,“云纤姑姑、姚黄姑姑、团红、欧碧都在后面呢。姑姑自去找她们说话。”
“是。奴婢这就去。”
几人见面眼睛都是红红的,直说娘娘这次可是受了大罪了,碍于还有两个不明底细的人,她们也不敢多说。两位公主也是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世瑶倒真不觉得有什么难受的,“你好端端的怎么就早产了?”
公主的眼神闪了闪。低声说道,“也没什么特别的。只是一时大意了。”
这话世瑶可不信,莫说公主府上仆从如云,就是欧碧、团红两个也得把她看得眼珠子一样,怎么可能会大意了。
“到底是什么事,不可以瞒着阿娘!”
康懿公主看了眼妹妹,低着头不说话,金罗儿忙说道,“真的没事儿,有一个仓司出了点问题,三驸马查了几日,我这姐姐脾气急,就动了胎气。”
世瑶听了将信将疑的,可是金罗儿一向脾气大,若是康儿受了谁的气,她第一个不肯答应的。
“没事儿就好了,除了你们几个,阿娘没什么可惦记的了。”
康懿公主听着觉得有点怪,不就是她们两个,哪儿还有几个呢?金罗儿到没深想,只是笑着说道,“我们都好的很,就是担心阿娘。”
“担心我什么?我倒是担心你,挺着肚子赶了这么远的路,真是难为你了。”
淑庆公主轻轻摸了摸肚子,眉眼都是幸福的光芒,“女儿哪儿受什么苦了,二十天的路走了两个多月,父皇在宫里都知道三姐姐平安生下了儿子,我还在路上呢,差一点父皇都要召我回去了,还多亏了驸马急智!”
康懿公主夸了自己的夫君又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低头说道,“驸马本来也是要过来迎接的,还是太夫人担心人太多漏了行藏,所以只有我们姐俩个带着几个护卫来了,其他人都在府上候着。”
“这算什么事儿,还值当你跟娘解释!”
娘儿仨说了一会儿话,也就进了杭州城了,江南富庶比起汴梁也是不遑多让,世瑶看着看着,竟有些恍惚了。
世瑶仿佛回到了汴梁,她和皇帝换了便装悄悄地溜出宫去……
“阿娘,咱们到了。”
世瑶下车的地方已经是后堂了,两位驸马带着伯琮在门口候着。世瑶看见伯琮都快要不会走路了,眼泪忍不住就往下掉。
将近一年的功夫,伯琮长高了很多,礼仪也比从前周全,就是看起来有些疏远。世瑶也不顾的有谁在场,一把把他抱在怀里,顷刻之间,泪如雨下。
于老夫人在堂里看着,眼泪也是不住的往下掉,她惊觉旁边还坐着一位钱氏夫人,赶紧出去把世瑶劝了进来。
“既然见了面儿,有多少话说不得,亲家太太已经等了一个早晨了,赶紧去见了面要紧。”
“外祖母!”世瑶急忙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