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母仪天下 完结-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高氏也还算是留了余地的,除了刘金桂,剩下的都让她跟皇帝自行去商议,就看皇帝打算怎么办了。

高氏挖了坑,跳不跳却随你们,然而,世瑶却不觉得赵煦是个知道好歹的!

————————

这是补昨天的,今天的晚上更。

为了查贵妃和郡王之间到底该如何行礼,翻了一天的资料,不过,也没找出个确切的说法,就接着太皇太后的势,免了她们跪拜了:)
第三十四章 灼灼其华(下)
因宫中册立新妃,太皇太后特旨停朝一日,在后苑潋光池设宴,夜宴赏荷。//全文字//

“你们年纪轻轻的都不知道,只以为荷花早上看的时候才是最好。其实到了晚上,夜风清凉,荷塘附近高高低低的掌着灯,借着湖面上泛着的月光,别有一种意境。满池的荷花也有那含苞待放的,也有那不曾合拢的,星星点点。若是守到曙光微明的时候,就能看见花苞一点一点张开,霎时间,便是满塘的荷香,那般情景,才是真正动人。”

高氏语气有几分悠然之意,不知道是不是想起了年轻时的旧事,引着世瑶也觉得,那样的场景,必定是极美的。

向太后笑道,“先帝在时,倒是陪着陛下这样玩过,转眼都许多年了。”

“若说是玩,这宫里也没人比哀家更会的了。只是这些年为了朝政,也为了先帝,宫中四五年都不闻舞乐之声了,康有禄赶紧安排下去,今儿好好乐一乐。”

“是。”康有禄眉眼都带着笑,“宫里可是该好好热闹热闹了。

向太后笑道,“是不是把寿康公主和徐王夫人也请进宫来?”

高氏突然有些黯然,“还是算了,夜里出出进进的也不方便,就只是阖宫的家宴罢了。”

向氏以为过了这么久,高氏该放下了,所以才提出把高氏的女儿和儿媳接进宫来,看来还是操之过急。她不曾生养过,神宗的孩子序了齿的,都死了七七八八,她更是不能领会高氏心中的悲苦。

康有禄赶紧上前道,“徐王夫人现在可是惊动不得,再过几个月,陛下可就又要抱孙子了。”

高氏笑道,“他们夫妻倒是好!把朱太妃也放出来吧,这样喜庆的日子,让她带着普宁郡王和徐国长公主一起高兴高兴。”

“是。”

“瑶儿好生打扮了,定是人比花娇。”

世瑶还没开口,赵佶先道,“孙儿也要去,还要等到天明看花开。”

“你自是要去的,也可以看到天明,只是明天资善堂里挨了先生的罚,哀家是不会给你说情的。”

赵佶那小脸瞬间垮了下来,惹得满堂大笑,世瑶陪着说笑了一会儿,也就各自散去了。

后苑涟光池旁北面熏风殿,从来都是皇家开宴的场所,对面有高台楼阁,为歌舞之所。世瑶前世没少陪着赵煦在这里宴请宗亲和后妃,只不过这一次,却完全是两样的情绪。

康有禄原本安排世瑶坐在西面席,但是世瑶哪里敢托大,百般推辞,做到了末座。她远远的看着太皇太后位置,不由得想起曾经坐在哪里的自己。那时候,她就是坐在那里得体的微笑着,看着妃子们使尽浑身解数讨好赵煦,她不怨也不妒,就是那么微笑着,直到成为习惯。

“孟姐姐。”

世瑶一转头,却是赵佶凑了过来,“郡王快回去坐好,陛下和皇上就要到了。”

“我跟姐姐坐一席。”

“这如何使得!”

“这有什么,他们都是两个两个一席,我怎么就不行。”

世瑶抬头看去,知道赵佶说的咸宁郡王赵俣和祈国公赵偲,以及普宁郡王赵似和徐国长公主赵玉晚,他们是林婕妤和朱太妃的儿女,与赵佶向来不算亲近。这样的宴席,他一个人干巴巴坐着倒也可怜,世瑶于是叫宫女挪了赵佶的位置,两人同坐了一席。

高氏和皇帝不多时就到了,跟她们同来的还有新晋的林贵妃,一时间众人纷纷起身行礼,颇有几分热闹的气象。

时下天色不算晚,园内还未掌灯,不过,高氏和皇帝一踏进后苑,乐声就响起了,声音不甚大,伴着歌姬浅唱低吟,细听之下,才知道是《樛木》。这歌姬的声音轻柔婉转,如和煦春风、又如涓涓细流,只可惜除了世瑶大概没人注意。

殿上众人依次举杯,恭贺太皇太后和皇帝,世瑶自然也不能例外,况且她辈分低,身份也低,比着旁人更要多饮了几杯。酒过三巡,天色也暗了下来,御园里的灯火依次亮起,恰如火树银花。乐声一转,一群粉衣女子飘然而至。世瑶心知,这便是《桃夭》了,虽然早了三年,但是用在今日,是在合适不过的。

正是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舞衣不是那一年的薄纱,而是换了汉式的曲裾,光洁的绸缎紧紧的裹着舞者软俏的腰肢,改进过的下摆虽然神似却不妨碍行动,水袖甩出来三尺多长,别有一番妩媚风韵。

世瑶跟所有人一样,面带着微笑,仿佛被欢畅的歌舞所感染。

不知不觉,世瑶眼前的酒壶却是空了,虽是软酿,多了一样醉人。

“我出去散散,你照顾好遂宁郡王。”

“奴婢去叫童贯过来,姑娘醉了,还是奴婢跟着吧!”

宁馨不由分说出殿叫了赵佶的贴身太监,自己取了件披风才扶着世瑶出去。冷风一吹,世瑶这才清醒了一些。“还以为甜酒不醉人的,没想到第一次喝就出了丑了。”

“头一次喝这酒的都是这样的,太后她们也都醉过,况且,这样大喜的日子,姑娘多喝了两杯也算不得出丑。”

“姑姑就会宽我的心。”

世瑶正要往荷塘边上走,就听见后面有人喊孟姐姐,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赵佶,本来以为他贪看歌舞没有注意她,谁知道还是追了出来。

赵佶手里拎着个玉壶,晃晃悠悠的往前跑,童贯在后边一叠声的喊着“小祖宗”。

“你偷偷喝了酒了!”

赵佶脸色绯红,一双眼睛却亮的吓人,“嘿嘿,这个比那些个饮子好喝。”

“仔细太皇太后知道了罚你。”

赵佶舌头有些不大利索,不过脑子还是转得快,“不要紧,孟姐姐帮我抄书。”

世瑶突然觉得头疼,她怎么就招惹了这么个魔头。“童贯,快带着郡王回去吧,我一会儿去跟太皇太后禀报。”

童贯苦着脸,“奴才也想啊,可是郡王哪里肯回去!”

赵佶果然在一旁说道,“去!要回去,你自己回去。我跟孟姐姐,去榴花冈继续喝酒。”

榴花冈实际上就是十来米高的土坡,就在熏风殿的西面,榴花虽然开过了,但是,那个位置正好把涟光池的景色尽收眼底,舞蹈虽然看不大清,乐声却可以飘过去,似有若无,自由动心之处。

赵佶虽然是个孩子,但是,这享乐的本事却是天性里带出来的。

“郡王,时候不早了,你又喝了酒,还是回去吧!”

“你,什么时候,也这么罗嗦。”赵佶不由分说拉起世瑶就跑。

世瑶喝了酒本就有些头重脚轻,自然是没有力气跟他拉扯,只得由他拽着,一路跑到榴花冈。榴花冈自有亭台,每日也都有人打扫,宁馨和童贯略擦了擦就由着他二人坐了。

赵佶从袖子里摸出两个酒杯,那个架势还是要喝。世瑶忙拦着,“在这儿坐一会儿,叫人煎茶来饮也就是了!”

“喝茶,有什么趣儿,白日放歌,须纵酒……呃,”赵佶打了个酒嗝,然后摇了摇脑袋,显然下句是想不起来了。

世瑶见他小人儿一个,端着酒壶摇头晃脑,不由得绝倒。宁馨也是掩口而笑,童贯急得不知道该怎么是好。眼见着一盅酒又下了肚,知道劝也无用,只好眼巴巴的瞧着世瑶。

“你去跟康都知说一声儿,他自然知道怎么回太皇太后。再去把郡王的披风拿来,估计再过一会儿也就累了。”

“是,还麻烦姑娘照顾郡王。”

山岗有风,世瑶怕赵佶着凉就把自己的披风给他披上了,结果,童贯一走,赵佶也不闹了,倚着世瑶就睡着了。宁馨叫了个小太监几次想抱他走,结果一碰就又闹起来,世瑶无奈道,“算了,等会儿睡得熟了,再让童贯抱走吧。”

和风习习,送来一阵阵呜咽的箫声,也不知是谁换了曲子,竟有几分萧索之意。

皎皎的月色、高挂的红灯,独照不亮世瑶的心。

世瑶举起酒壶自斟自饮,“也拟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

世瑶惊觉,倏地住了口,不过,却还是晚了些,一道冷声传来,“柳词浓艳,岂能出自闺阁之口?”

世瑶转头,竟然是他。
第三十五章 心事谁知(上)
赵煦的脸上带着一丝怒气,世瑶却不明白了,他又有什么可怒的。就算是她犯了错,不是正好可以逐出宫去,省去日后许多麻烦,应该高兴才对!

世瑶想要站起来,看了一眼紧巴着自己的赵佶,索性没动,她淡然道,“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却不知臣女犯了什么过错。”

“你……”

孟氏的眼睛,似古井无波,可是赵煦偏偏就是感觉到一种浓重的哀伤,心里那些斥责的话,却是一句也说不出来了。他眼见童贯急匆匆地跑过来,低声喝道,“还不赶紧把郡王送回去,着了凉仔细你的脑袋。”

“遵,遵旨。”

童贯此刻还没修炼出祸国殃民的本事,听见皇帝训斥心中自是害怕,抱着赵佶赶紧回去,也没顾得上世瑶的披风。

“臣女孟氏参见皇上。”

世瑶此刻酒意也散了,低垂着头,脸上再没任何表情,端得是恭谨庄重。赵煦看她明为恭敬,实则疏远,心里不知怎么着,又生起气来。

赵煦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就到了这里,适才出殿,眼见着一大一小撒欢似的疯跑,不由自主的就跟了上来。赵佶命途多舛,他心中颇有几分怜悯之意,但是,对这个孟世瑶,他本该是厌恶的,也不知道为了什么,看她如此的孤寂落寞,心里也跟着煎熬起来。

赵煦赶紧抛掉脑子里荒唐的念头,低声喝道,“牙尖嘴利!闺阁之流,喝得醉醺醺的成何体统!”

“臣女知罪。”

世瑶不再辩驳,赵煦反而不知该说什么了,他对宁馨道,“夜里风凉,姑姑去取件披风来。”

宁馨闻言退下,亭中就只剩下世瑶和赵煦,世瑶觉得甚是不妥,赶紧施礼告退,“臣女出来的时间不短,也该回去了。”

赵煦本来不愿意见她,如今见了,却不想放她走。想起她之前没念完的词,强乐还无味!

原来,这宫里并不是他一个人觉得无味。

这般无味,也难怪孟世瑶从来对他都是淡淡。其实,赵煦细细想来,孟氏似乎对谁都差不多,就连太皇太后那里,也没听说过有多么的曲意奉承。她跟这宫里真正要好的,却是他那个无权无势的弟弟。

若不是赵佶那么小,母家又无势,他恐怕还是要好生掂量掂量的,可是这宫里长着眼睛的都知道,赵佶注定只能是个闲散宗室,孟氏与他交好,恐怕真的是两人投缘吧。

投缘?这让赵煦的心里有几分不是滋味。孟世瑶不是他喜欢的,其实林氏也不是,她们都是他的祖母和母亲硬塞给他,为的都是她们各自的将来。这宫里没有人考虑过他的想法,他只不过是各人牟利的工具罢了。可是,他不在意归不在意,当他真的现孟世瑶也不在意他的时候,心里却不是那么舒坦的。

世瑶半天也没听见赵煦应允,偷眼看着他正呆呆的出神,便自行起身离开了。她今日穿了件隆重的大袖衫,衣裳宽大不说,单是袖口就将近二尺宽,风一吹,正好扫在了赵煦的手上。

“你不许走。”

世瑶愣住,一时也想不到他是唱的哪一出!她瞧着自己的袖子,又瞧了眼赵煦,赵煦这才不自然的把手松开。

“朕听贵妃提起刘氏之事,特来谢你。”

“皇上多心了。”

“刘氏那样的出身,太皇太后必不能容她。她能保得性命,定是有人出言规劝了,想来想去,崇庆宫也就剩你。你也不必过谦,朕自当领你这个情。”

世瑶心中纳罕,赵煦怎么突然之间转了性了,他不是应该觉得这是自己故意算计他才对嘛?况且,她本意就是为了算计他的!

“皇上言重,宫中之事本来就是太皇太后做主的,臣女不敢妄言。”

她这般不冷不热的,赵煦刚刚下去的些火气又“蹭蹭”的往上窜,“你莫要不识好歹!你以为有太皇太后护着你,就可以在这宫中为所欲为了吗?”

世瑶闻言突然抬起头,定定地注视着他,赵煦在她的眼里看不出喜也看不出怒,只看见自己一身狼狈。

世瑶缓步走下了榴花冈,她本以为自己带着前世的仇重活一世,心中就只剩下恨了,却不想一曲《桃夭》让她明白,原来她的心里,也是有怨的。

可是,恨又如何,怨又如何,她跟这宫廷,早已注定不能善了了。

高氏看见世瑶回席,眼中闪过一瞬的失望,她扭头道,“你不是说皇上也去了榴花冈了吗,怎么这么快世瑶就回来了?”

康有禄低声道,“陛下,孟姑娘是守礼的人,怎么会跟皇上单独呆着!”

“也是,看来哀家多喝两杯,竟糊涂了!”

“哪儿是陛下糊涂了,实在是这样好的日子,陛下太高兴了。只是这会儿夜也深了,陛下明日还要早朝,不如今儿就散了吧!”

“也是,散了吧。只是皇上怎么还没回来?”

“皇上自是有人跟着,陛下放心吧!”

“是啊,皇上大了,用不着哀家时时看着了,叫她们都散了吧。”

皇上大了!无论是朱氏还是高氏,都经常的把这句话放在嘴边,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认真考虑过,已经长大了的皇上,到底需要什么。

赵煦远望着世瑶的身影越来越模糊,直到消失不见。崇政殿外,他也曾这样看着她,那时候他在想,这个女人,到底在算计着什么。今天他才知道,原来,她想要的,跟荣宠和权利,都没有半点关系。

赵煦并不会傻到认为世瑶是看着他纳了贵妃才郁郁寡欢,他在崇庆殿就觉了她心不在此,明明是年纪轻轻的女孩子,可是,越是努力的笑,就越是显得孤独寥落。

也许,他们本是同样的人。

赵煦从小看着宫中尔虞我诈,他的哥哥姐姐死的大都冤枉,就连他的父皇,也是不明不白。堂堂天子,尚且如此下场,他不过是个傀儡,以后又当如何?他宠爱刘氏,就是想让太妃安心,只要太妃安心了,就不会想着跟太皇太后作对,这样他们母子也才能更安全,可是,他的心,太妃从来都不明白。

赵煦一直以为,这宫里只有他是最无奈的,今日才知道,原来还有一个人跟他一样。他们若不是这样的身份,想来也能是和睦好夫妻吧。然而,他一想起世瑶的眼神,就只剩下灰心了。

“皇上,熏风殿那边席散了,太皇太后嘱咐皇上早点回宫歇着。”赵煦贴身的太监彭晋元附在耳旁低声的说道。

“就散了呀!”赵煦的眼睛有几分迷离,“你把之前唱《樛木》的歌姬给朕叫来。”

“皇上,明儿还有早朝,回宫吧!”

“你瞧瞧,朕想听个曲儿都是不成的。”赵煦拿起酒壶狠狠的灌了一大口,这宫里,大概只有他,半分自有都没有。

“皇上。”彭晋元左右张望了一眼,实在是担心皇上说出什么不合适的话来。“皇上,眼下着实是不早了。就算是要听,明日宣进宫来也是一样的。”

彭晋元那样紧张,赵煦自然是看得清楚,他自嘲的笑了笑,“那就回宫吧!”

“好嘞。”

彭晋元扶着赵煦,笑着问道,“皇上今儿还是去春景殿歇着吧?”

“不用了,回福宁宫!”

“这……”彭晋元不解,这好好的新人才进来第二天,怎么就没了兴趣了呢?他虽然不知道为了什么,不过,若是太妃知道林贵妃受了冷落,只怕他的耳朵也清净不了。然后,在传到太皇太后的耳朵里,最后还是皇上遭罪。

“皇上,贵妃娘娘想必已经在宫里等着了,况且,春景殿离着御园稍微近点,皇上也可以早点歇着不是!”

“要说近,崇庆宫更近,朕以前睡过的暖阁,想必每天还有人收拾,要不要回崇庆宫啊?”

彭晋元吓得不敢再说,赶紧招来玉辇,吩咐起驾。

赵煦一回宫,朱氏送来那几个宫女就忙不迭的上前伺候,彭晋元知道皇上心情不好,赶紧使了眼色让她们退下。可是,这些人看着刘氏有孕各个急红了眼,新贵妃又那么美,她们更是觉得没了指望。如今皇上居然回了福宁宫,可不都疯了一样,虽然都看出皇帝脸色不好,但也顾不得那么许多,以为皇帝醉了,一个个恨不得把赵煦生吞活剥。

“滚!”

赵煦被她们吵得烦透了,不由得怒喝了一声,几人吓得呆在了那里,还是彭晋元明白,挥挥手让他们退下。

赵煦的眼镜朦朦胧胧的,却看见世瑶端着酒盅自饮自酌。

“也拟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第三十六章 心事谁知(下)
这宫里的动静,没有能瞒过高氏的,除非高氏不想知道。 可是,福宁宫的动静,高氏又怎么会不想知道,她遣退了小太监,微微笑道,“哀家就知道世瑶这孩子错不了,却没想到,竟然是一杯酒戳中了皇上的心事。”

康有禄低声道,“皇上这几年有心事,宫里的人都看得出来,可是却没想到,孟姑娘也是不情愿的。”

宫里人知道皇上有心事,只不过都以为是少年叛逆罢了,又有谁能想到,赵煦真正的心结,竟然是怀疑神宗皇帝的死因。高氏若是知道,恐怕真真是要气绝了。“从她劝着哀家留下刘氏肚子里那个孩子,哀家就已经知道了。年轻女孩,哪个不是盼着‘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跟皇上接触多了,自然就会吧这些忘了。不过,话说回来,她若是心思都在皇帝身上,恐怕,皇上也动不了心。这人哪,只有得不到的,才是好的。”

“话是不错,只是奴才瞧着孟姑娘看着是个温吞没脾气的,性子怕是倔强,若是强逼着她,只怕陛下的心愿也难达成。”

高氏敛容道,“哀家都不急,你急什么?皇上有心了,那是比什么都要紧的。早知道娶了林氏回来,能有这么大的收获,哀家也不用担着那些个心了。”

“可不是,这回太妃的算盘算是打错了!”

“哼!”高氏冷哼了一声,“她自己以美色侍君,竟然也以美色来对付自己的儿子,真真是个好母亲!可是他们母子一心,哀家也不能明着管,只能让她们先乱起来,指望着皇帝以后能知道好歹。只不过,有了今儿这一桩,哀家也算放了心了。世瑶是个明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