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母仪天下 完结-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这件事情圣上有什么过失呢,他跟孟氏先有婚约,后有情义,完完全全就是受害人啊!”

    “可是你说的这些都是假的呀!”蔡京这个脑子,实在是跟不上他儿子的思路。

    “谁会去揭穿呢?”蔡攸认真的问道。

    蔡京想了想,在皇帝没有下旨要娶孟氏的时候,谁都不会主动去提的,最多就是当个笑话听一听,而这一类的笑话,汴梁城其实并不算少。而等得到皇帝决定要大婚的时候,他们再想纠正也来不及了,为了维持皇帝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他们也只能认了。

    “如果……”

    “如果真有那不开眼的,就是留着也没什么用了!”蔡攸阴测测的说道。

    蔡京感到一阵发冷,他这个儿子,实在是太可怕了。

    “我总觉得这个风险太大,你说说另一个办法吧!”

    “这个也容易,先放出风声,试探一下群臣的反应,有反对意见的,找个把柄钳制住也就是了。这京城里的大臣,完全干净的几乎就挑不出来,只要让圣上顺顺当当的把孟氏娶进来,父亲就算是遭人嫉恨又算什么呢?”

    “看来还是头一个办法好点,不过,这么大的事情,我还是得跟圣上请个旨意才行。”

    “父亲大人想什么呢,圣上怎么可能明白同意你去造谣生事!”

    “我没有那么蠢,我会让童贯透点口风过去的,只要圣上不反对,咱们就这么办。”

    没几天的功夫,一个想要娶自己嫂子的昏庸皇帝,就变成了苦情戏里的悲情男主角,孟世瑶看着这些东西,惊的说不出话来。

    “这说的是我啊!”世瑶愣愣地问道。

    “是!”云纤点了点头。

    “我小时候去过宫里?”

    “是。”云纤认真的点了点头,“那时候娘子年纪太小,所以忘记了。您不止见过钦慈皇后,还得到了神宗皇帝的喜爱,神宗皇帝亲口将您许配给了当今圣上,也就是他最心爱的儿子。所以,钦慈皇后过世的时候,是娘子跟随圣上一起去陵殿献的祭。”

    “你说的这个,我怎么不知道?”世瑶疑惑的问道。

    “因为娘子最近都没怎么看小报。”云纤认认真真的回答道。

    世瑶看着自己手里的报纸,惊问道,“还有什么?”

    “娘子手里这份是前几天的,最新的您都没看过。”

    魏紫进来的时候,手里拿了一沓,“娘子的故事,是现在京城最热门的话题。他们家的小报,都已经很难抢到了。”

    “娘子跟圣上故事,不仅仅是跌宕起伏,简直就是感天动地,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

    “胡言乱语?”世瑶忍不住猜到。

    “不,是生死鸳鸯!”

    “这是谁的主意?”世瑶不由得怒道。

    几个丫头面面相觑,一起摇了摇头,“这奴婢们可就不知道了。”

    “那你们知道什么?”

    “现在全京城都在谈论这件事情,所有人都在猜测明天的小报会写什么内容。”

    世瑶的心情极度郁闷,她有一种想要抓狂的感觉,这一定是赵佶干的好事,简直是……

    “娘子别生气了,这报纸虽然胡说八道,但是没说娘子半句不好,百姓们都把娘子当做活菩萨看待。”

    “可是我不想这样。”世瑶被动的成了一个说谎者,这让她心里很不舒服。

    “奴婢明白娘子不喜欢这样被人议论,然而有些东西是免不了的。圣上如果不把事情做在前面,娘子一旦正位中宫,民间一样会有诸多猜测,那时候,可能有人会把话说的很难听。”

    “是啊,现在有圣上在暗中引导,所有的事情都朝着对娘子有利的地方发展,娘子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啊。”

    高兴,她怎么高兴的起来,“不管是为了什么,圣上这样做总是欠了光明磊落。”

    “他是皇帝,要光明磊落做什么。”

    说话的不是世瑶的丫头,而是老夫人于氏,她这会儿精神很好,很显然,情绪也不错。

    “我还一直都在替你愁得慌,名不正言不顺的,将来可怎么才好。如今皇帝这般做法,算是解了你的难处了,我看哪,没什么不好的。”

    “他是皇帝,岂能愚弄百姓!”

    “哪个皇帝不是在愚弄百姓?”老夫人年纪大了,到底看得更长远些,“只要他能愚弄一辈子,他就是个成功的皇帝了。”

    “可是谎言终究是要被揭穿的呀!”

    “这种谎言谁敢去揭!只要皇帝在一天,就没有人敢乱说,而皇帝不在的那一天,你又怕谁去说呢!”

    自欺欺人的事情,世瑶还真就做不来,与其这样掩耳盗铃,她宁愿承受千夫所指。

    “傻丫头,你既然已经自私了一次,那就干脆自私到底吧。皇帝这样做是为了你好,你就不要再胡思乱想了。”

    “我感觉自己像是在做贼……”

 第四十二章 卷终(下)



    世瑶已经做好了承担骂名的心理准备,她却没想到事情能峰回路转到这种程度,谣言传播的速度,超过了这世上最快的交通工具。

    世瑶看着最新的小报,简直是哭笑不得,“蔡京身边能有这等文采的,大概就是有大公子蔡攸了。从前只知道他是个有心计,没想到胆子也不小。”

    “娘子这半天就琢磨这个了?”魏紫有些好笑的问道。

    世瑶点了点头,不无担忧的说道,“此人虽然帮了我跟圣上的大忙,但是,此计却可看出心术不正,有这样的人在圣上的身边,可不是朝廷的福气。”

    “娘子从前还说过,水清则无鱼,怎么才几天功夫,自己反而忘了呢?”

    “只能说蔡攸这样的计策,实在是超出了我的接受范围。愚弄百姓,制造谣言,形成了舆论之后才向朝廷逼近,最后,连朝中的大臣都不得不让步,这样的心计,普天之下也再找不出第二个了。”

    “奴婢倒是觉得娘子实在是太多虑了。宣仁皇后以前就说过,朝政是天底下最复杂的事情,只有忠心不够,只有智谋也不够,非得二者兼而有之,才能算得上是能臣。”

    “你觉得蔡攸是能臣?”

    “他解决了是谁都没办法的难题,可不算是第一能臣。”

    “我担心的正是这个。这件事情之后,圣上对他必定要更加重视的,而皇帝身边的第一能臣缺乏正直,对国家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好与不好,娘子日后看着就是了,眼下风平浪静的,何必杞人忧天呢!”

    世瑶听了云纤的话,不禁哑然失笑。她突然觉得自己可能就是个操心的命,什么时候都有惦记不完的事儿。

    世瑶这边在议论蔡攸,皇帝那里也一样,只不过,两人的感情基调是完全不同。

    赵佶听着蔡攸编的故事,都快要把自己感动哭了,有时候他都觉得这个故事才是真的,他们就是这样惊心动魄的相爱的。

    “蔡攸这小子,可是越发的出息了。”

    童贯忙答道,“还是圣上英明。一眼就看出来这文章都是出自大公子的手笔。”

    “蔡京那点能耐朕还能不知道?等这事儿过了,朕可得好好赏赐他。”

    “他能给圣上分忧,那也是臣子的本分……”

    “行了。行了……”赵佶笑着打断了他,“知道你们关系好,用不着跟朕弄这些虚文。只管用心做事,自有你们的好处。”

    “奴才谢圣上大恩。”

    “好了,你下去吧。给朕看好延福宫,别出什么岔子。”

    从世瑶点头的那天起,赵佶的眼睛就慢慢恢复了,早朝的时候,不知内情的人基本看不出什么破绽,而皇帝的心情也很好。朝臣上奏的事情,只要不是太离谱,基本上都能准奏。

    “圣上。近日京城之中广有流言,涉及宫闱私事且屡禁不止,甚至污蔑先帝及太妃,还请圣上下旨彻查!”

    童贯心中暗骂,还真有这不开眼的!

    皇帝的脸色虽然没变化。但是心情却差了很多,“爱卿所奏。朕亦是有所耳闻,虽然涉及皇室,但是所述之事也均为事实。朕近日正在考虑,准备迎娶孟氏,即成全了我们夫妻的情分,也算是完成先帝跟钦慈皇后的心愿。”

    皇帝都把自己爹娘搬出来了,可是大臣们依然觉得不妥当,直说孟氏毕竟嫁给了哲宗皇帝,就应该尊为皇嫂,甚至,还有人提出重新册立孟氏为皇后,与刘氏并尊。

    然而,这些都不是皇帝所需要的,皇嫂,更是他这辈子最痛恨的两个字。

    “孟氏为了朕受尽委屈,甚至九死一生,朕必要补偿与她,众卿不必多议。”

    孟氏究竟是怎么嫁给哲宗皇帝的,大臣们都心知肚明,而皇帝如今提出要娶孟氏,这件事情究竟是谁在暗中操作也是一目了然。然而,孟氏不管怎样都嫁过先帝,再改嫁给当今皇帝,这话也实在不好听,他们就算是知道皇帝的心意,也不能不劝。甚至,还有人提出尊崇孟氏为皇太后,在京城另建安阳宫。

    赵佶听着心中万分不满,也不等众人说完,就黑着脸让童贯宣布退朝了。

    童贯心里却想,最开始能是这样的局面就算是不错了,如果不是蔡攸做了那么多的铺垫,现在根本就不可能是这种温和的劝诫,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指着皇帝骂昏君呢!

    “圣上先消消气儿,那些朝臣虽然古板,也是为了圣上着想的。事发突然,他们一时不能接受,等他们过两天想明白了,也就不会强烈的反对了。”

    “朕可不指望他们能自己想明白,传蔡攸进宫。”

    赵佶这回也不找蔡京了,知道他未必能有像样的主意,而眼下这个局面,也算是蔡攸意料之中的。

    “请圣上稍安勿躁,微臣认为,这样的胶着的情况还有持续一段时间,非如此不能显示出他们忠君爱国。而微臣以为他们要说什么就由他们说去,圣上不去理会也就是了,只等关键的时机一到,就可以水到渠成了。”

    赵佶也算是聪明人了,无中生有的事情也不是没做过,可是,蔡攸这盘棋下的太大了,就连他都有些跟不上思路。

    “什么时机?”

    “圣上准备迎孟娘子回宫消息,微臣明日就把它散出去。京中的酒肆茶楼,微臣都已经安排好了人手,三人成虎,用不了几日,京中百姓就会觉得圣上就应该册立孟娘子为皇后的,到那个时候,朝臣们也就不敢说什么了。”

    久居上位的人,怎么可能看到小民百姓的力量,赵佶实在是不能理解蔡攸的想法,“那些所谓的忠臣义士有多固执,你难道还不知道?”

    “他们固执,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对君上有利的,可是。如果他们的固执是陷君于不义的话,他们也就不敢坚持了。”

    赵佶渐渐明白了,蔡攸是在赌朝臣们有多在意明君圣主这四个字。一旦他想要娶孟氏的消息传了出去,大臣们就再也不敢提起之前的那些传闻究竟有多少漏洞,因为他们一旦这样做了,皇帝就会尽失民心,这样的后果,他们无法承担,所以,他们最后能做的。也只有被皇帝牵着鼻子走。

    赵佶心里高兴,他却没有意识到,作为一个皇帝。如此露骨的玩弄权术,他的身边剩下的就只能是奸狡小人!

    “很好,你就去这么办。”

    “是!”

    蔡攸知道皇帝一定会准许的,但是他却担心另外一个人,孟世瑶是眼里不容沙子的人。他锋芒太露,只怕会引起她的反感。前车之鉴也不是没有,那个叫袁洪的道士,就不是莫名的得罪了孟氏,在风头最胜的时候被赶出来朝廷,最后。不明不白的死在了道观里。

    然而,蔡攸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知道现在什么都不能说。皇帝正在兴头上,说了也只能适得其反,他还可以慢慢找机会,毕竟,立下这样的大功。皇帝也不会轻易地放弃他!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同蔡攸的预料一般,朝臣们都知道是他们被皇帝算计了。可是,他们却什么都不能说,因为这个是已经不能算君王的过失了,根本就是皇帝的阴谋,拆穿了,对谁都没有好处。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这明智,还真有那想不明白的非要争出个所以然来,结果,自然是被皇帝赶出了京城。

    至于吕大防、苏轼这些旧党,非常一致的保持了一种旁观的态度。毕竟,他们都曾经受过孟氏的好处,绍圣年间的诸多事端,如果不是孟氏周全,他们这些旧党就只有同往岭南这一条路而已。

    而且,他们对孟氏的处境也都有些同情,毕竟是宣仁皇后钦定的人选。然而,最重要的是,他们都认为孟氏可以做一个合格的皇后。

    哲宗时期的乱象,都是孟氏出宫以后才发生的,而孟氏还在宫里的时候,相对还算是平静。

    他们都可以接受章献皇后,接受一个孟世瑶,其实,也没那么困难。

    但是,他们对皇帝所采用的手段,产生了某种隐忧。

    君子之风,是这个时代文人的共同信念,可是皇帝的做法,却是十足的小人行径,他们一时无法面对这样的皇帝,所以,把罪过都记载了蔡京父子的身上。

    三个月后,圣旨到了孟府,正式册立孟氏为皇后,随后开始行问名之礼。

    孟元已经心里头百感交集的,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个孙女,竟然又成了皇后。不过,于老夫人倒是很高兴,她看得出来皇帝是真心的,虽然谁也不敢保证这种真心能维持多久,但是,他们是一起患过难的情义,总能保着世瑶这一生的平安富贵。

    有人高兴,就有人愁,而贵妃刘氏就不仅仅是愁了,她简直是恨,她以为生了皇长子、皇长女,这个皇后的位置是稳稳当当的了,可是却没想到,前朝为了孟氏争得不可开交时,竟然没有人提起她。

    “娘娘别生气了,孟氏能出宫一次,就能再让她出去一次。”

    “哪儿有那么容易!你不知道吗,大婚都改在延福宫了,以后皇帝、皇后都不会再住在大内了。”说着说着,刘氏的眼泪落了下来。

    PS:

    这一章最后一点,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写了,我从来也没写过感言什么的,今天却突然有很多话想说。

    从开这个文我就变得特别忙,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事情,整个人很累,状态也不是很好,很多时候我都想放弃算了,不过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评论区我都会看,就是来不及回复,心里其实也很过意不去,毕竟是我做的不够好。所以长了草我也没什么怨言,只是特别感激一直默默支持我的筒子们。

    本书大纲就很长,我把女主在江南的故事整整一卷都跳过去了,这一卷原本应该是80…100章的,我也省掉了很多内容。现在回头想一想,都这么多字数了,女主还没有过上幸福的日子,的确是有些过分,这是我在构思的时候就欠考虑的地方。

    赵构做不了几天皇帝,为了这三个炮灰我也算是绞尽脑汁了,第五卷明天就开始,会有比较安宁和幸福的生活。

    这本书成绩很糟糕,但是我会把它认认真真写完,跟任何数据都没有关系,这是我故事和我的理想,再次感谢所有正版订阅的筒子,若是没有你们,这本书也许更难完成了,谢谢大家。

 第一章 新婚



    大婚的程序跟前次并没有太多的不同,皇后仍然是在大庆殿接受册封,然而,参加这场婚礼的人,心情却是完全两样。那时候,世瑶跟赵煦都是不情愿的,但是,观礼的大臣们却都是抱着善意祝福的心态,而这一次,皇帝跟皇后都是愿意的了,可是,旁观的人心里头却都堵着什么似的。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个怪现象。

    然而,到了这个时候,别人怎么想,也只能随他们去了。

    世瑶在御座上接受大臣的朝贺,她转过头与赵佶相视一笑,许多事情,都只在不言之中。

    册封礼完成之后,宫人们就引着世瑶登车去了延福宫,赵佶知道世瑶不喜欢宫里,因此独排众议,将洞房放在了延福宫蕊珠殿,并且,将延福宫正殿延福殿,作为平时的议政之所,同时,关闭了大内的福宁宫和崇政殿。

    所有的一切,都明白的告诉了世人,他们的世界,容不得任何人涉足。

    贵妃刘氏听着外面的乐声半天都回不过神儿来,她知道皇帝心中深爱孟氏,但是她没想到的是,今天这样日子,作为贵妃,生了皇长子、皇长女的贵妃,竟然连朝贺都不必。

    显然,皇帝这样做并不是为了驳新皇后的面子,他只是不希望皇后看见他们母子心烦,特别是她的长子,然而,如此作为,却将他们母子置于何地呢?

    “娘娘,韦婕妤求见。”

    刘氏的眼中闪过一丝凶狠,咬着牙说道,“请。”

    世瑶早就听说了延福宫建的极尽奢华,真正见到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摇头,但愿这是最后一次大兴土木,否则的话。她真是无颜面对天下百姓了。

    “娘娘,要不要喝口茶润润!”云纤轻快的说道。

    世瑶在内室坐着,外面跪了一地等候住持合卺礼的女官,云纤如今可算是什么场面都经历过了,显得格外随意自在。

    “茶就不用了。”世瑶招招手让她附耳过来,“你把内室的门关好,我要歇一歇。”

    “好。”云纤轻声应了,踮着脚把门悄悄关上,念君离着远,也不知道世瑶要做什么。因此,倒是很主动的在门口守着,防止有人贸然进来。

    “快帮我把这凤冠摘了。实在是太沉了。” 世瑶差点就说累死我了,因想到大婚不能说任何不吉利的话,又马上改了口。

    “娘娘,这可不成,圣上一会儿就来了。卸了妆成什么样子。”

    “不妨事的,紫宸殿的宴会怎么也得一个多时辰,后宫也不用来请安,这可不就是给咱们休息的时间吗!对了,你出去告诉贾夫人,让她们不用外面跪着。带着人去偏殿候着就是了。”

    云纤答应了一声赶紧就去了,魏紫便上前帮忙摘凤冠,换衣裳。

    “娘娘天不亮就开始上妆。折腾一天可不是累得很,您尽管歇着,奴婢派人在宫门口守着,见到圣驾就马上过来回报。”

    “就数你最心细了。”世瑶微微笑了笑,她真是累得很。一句话也不想多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