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母仪天下 完结-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奴婢怎么觉着这事儿不仅仅是败坏了林姑娘的名声?”

是啊,太皇太后对一个初次入宫的女孩横加斥责,哪里还有半点长者慈心?人们嘴上虽然不敢说什么,心里头怎么想的可就不一定了。高氏如何看不透这一层,让林淑娴进宫,未尝不是有着几分无奈吧!“可不是绝妙的计谋吗?哀家就算是知道了是怎么回事儿,也不得不落入她们的算计之中。”

“陛下觉得是圣瑞宫?”

“朱氏没有那个脑子,能想出这种主意的,一定是长宁宫那位婕妤娘娘了!”

“林婕妤?她可是林淑娴的嫡亲姑母,竟用这般毒计。”

太皇太后微微笑了笑,“先死而后生,她是个聪明的。当年若不是她的儿子太小,哀家现在也不用那么费神。”

“那陛下有什么打算?”

“打算?用不着,她们还不配让哀家操心。既然想闹,就给她个高位,由得她们闹去!”

“可是孟姑娘那边?”林淑娴一进宫就得封高位,世瑶的脸面上可着实不大好看,而宁馨服侍了世瑶这些日子,多少也生出几分主仆的情分,不由得替她叫屈。

“世瑶怎么了?”

“姑娘倒是没什么,今儿回宫应该也是听说了,不过,还是原来那个样子。”

高氏满意的点了点,“这才是皇后该有的风范,先册封又如何,生了儿子也不是嫡子!你也不必刻意跟她提起,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人物。”

宁馨可不觉得真的没那么要紧,这林淑娴可以说是朱太妃弄进宫来的,如果真的有了孩子,恐怕不容易对付。她心里不由得替世瑶捏了一把汗,转头看看净逸阁那边已经熄了灯,也只是无声的叹了口气。
第二十二章 波涛暗涌(下)
孟世瑶出宫半个月,对于宫里生了什么几乎是一无所知,她也不是不能打探,只怕落入了有心人的眼里,平添烦恼。小说阅心中有多少疑惑,她都只会尽力忍耐,不得不说,世瑶的忍耐功夫是练得炉火纯青,就连宁馨这样的人精,都看不出什么来。

“姑娘,今儿是学琴的日子,要去长乐宫吗?”

“当然,这么些日子没练了,恐怕都要生疏了呢!”

世瑶并不曾真的在意琴技的好坏,她只是想要借着这个机会去探望一下苗贵妃,毕竟,宫里生出了这么个变故,苗贵妃那里不可能一点反应也没有。而宁馨今日盯着赵佶那边的事情,暂时还顾不过来她,这可不是大好的机会!

有宁馨这么个人时刻跟在身边,世瑶想要做点什么都颇受掣肘,然而,以宁馨对太皇太后的忠诚,基本上也不奢望能把她收为己用。

在没有万全的把握之前,世瑶绝对不会轻举妄动,毕竟,跟朱氏那边已然是对头了,再得罪了太皇太后,那恐怕不仅仅是不想要自己的命,更是连她祖父和侄子都不顾了。

苗氏似笑非笑的看着世瑶,“姑娘看起来心情不错,一回宫就到本宫这里来了。”

世瑶温婉笑道,“多日不见贵妃娘娘,自然是心中挂念的。况且,出宫这么久都没碰过琴,怕生疏了秦才人要逐了我这学生呢!”

苗氏凝眉打量了世瑶一番,由衷的赞道,“姑娘果然好心性,这个时候了还能安之若素。”

“娘娘这话臣女倒是听不明白了。”世瑶面儿上不动声色,心里却生出了几分窃喜,她们之间彼此试探了多个回合,如今,也该到了开诚布公的时候了。

苗贵妃的目光闪了一闪,随即又恢复了常态,“看来是我多心了,即便是新贵入宫,也不能影响姑娘分毫。”

世瑶恍然大悟,“臣女昨日回宫就听人说起此事,只不过还不知道这新贵是哪一位呢?”

苗氏注视这世瑶,微笑言道,“正式的旨意还没下,不过,前几日荣安郡主进了趟宫,随后太皇太后就吩咐了重新布置春景殿,姑娘猜猜是谁!”

“莫不是郡主的孙女林姑娘,那我们还真是有缘了!”世瑶心念陡转,本来她还对这位即将入宫的新贵还充满了期待,瞬间就跌落到了谷底。世瑶的确是需要一个人把她从皇后的宝座上解救下来,但是,林淑娴就算了,被太皇太后厌弃的人注定是没希望的。

世瑶面色不变,苗氏一时却有些猜不准她心里到底是个什么打算,照理说眼下这情形对她可是十分不利,不可能这样的无动于衷!

“你们可不是有缘!入宫就是同一日,以后还要在这宫里长久的相处下去呢!”苗氏的眼中颇有几分深意,新贵入宫不过就是个开始,这以后的日子,可真是要多长就有多长!

“娘娘说笑了,臣女不过是进宫来服侍太皇太后的,用不了两年也就回家去了。宫中再好,却也不是臣女的长留之地。”

苗氏见世瑶说得认真,并非是谦逊或者玩笑,她虽不敢十分相信,但还是低眉言到,“彼之蜜糖,汝之砒霜,倒是本宫迂腐了。”

“娘娘是最心明眼亮的人,又岂是我这后辈能比得了的。”

“孟姑娘倒也不必如此客气,姑娘第一天到我这长乐殿来,我就觉出来姑娘不是一般的人物,这些日子看下来,益钦佩太皇太后眼光独到了。”

“娘娘谬赞,臣女愧不敢当。”

孟世瑶想要出宫的意图,扰乱了苗氏原本的计划。虽然她觉得世瑶的表情再认真不过,但是她就是不能相信,真的有人能够抛下皇宫里的荣华富贵!苗氏笑问道,“我那日派人送去的茶,姑娘可尝过了?”

苗氏不称本宫了,亲近之意世瑶可是心领神会,“是,不过就只尝了一次便不敢再试了。”

“宫里的日子,看上去花团锦簇,然而,这个中滋味,就只有宫里的人才最能体会。你这是才进来,往后就会习惯这个味道的。”

世瑶闻听此语,赶紧施礼言到,“娘娘的提点之恩,世瑶已经尽知。娘娘慈心,可否帮助世瑶一二。”

“我跟你认识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也还算投契。这深宫大内并不是顶好的去处,难为你小小年纪能看得通透。只不过,你是太皇太后相中的人,本宫就算是有心,恐怕也难说得上话!”

若是寻常小事儿,苗氏倒是确定高氏肯卖她一个情面。可是立后这事儿,关系的不仅仅是前朝**,恐怕还有高氏一族的百年兴衰,凭她是谁,也不可能影响高氏的决定。而她自己也有不少的希望要着落在这孟世瑶身上,怎么肯轻易的放她出宫去!

“娘娘若是说不上话,世间便再无能够相助世瑶之人了。”世瑶继续低头恳求,她知道苗氏对她有所图谋,也知道苗氏所图必定非同小可,事既未成,断不会轻易助她。今日之举,不过是投石问路而已。

不过,就算是问路,也得问的像不是!

苗氏心知高氏放着高家多少孩子不选,偏偏看中了孟世瑶,一定有非她不可的原因,而她冷眼观察了这些日子,也觉得这孩子是皇后的不二人选。可她偏偏无意于宫廷,这出戏可不是越来越有趣了?宫里难得有这个热闹,她如何肯轻易错过,苗氏想了又想,缓缓地劝道,“姑娘在太皇太后身边,又深得太皇太后的喜爱,找个合适的机会陈明情由也就是了,何必舍近求远呢!”

“太皇太后不过是召臣女入宫服侍,臣女如何敢胡乱揣测,也就是贵妃娘娘亲和,臣女才敢僭越一二。”

“你说得也不无道理。只不过很多意思,都是旨意背后的。你既不敢胡乱猜测,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就算是有心相助,也是无可奈何呀!”

世瑶坦言道,“如今虽然林氏入宫,但是后位未定,贵妃若有属意之人,世瑶愿意鼎力相助。世瑶虽人微言轻,但是日日在太皇太后身边,总有一两分助益。”

孟世瑶就是要把自己摆在应诏服侍太皇太后的位置上,跟皇后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她可以亲近太皇太后,就是她在这宫廷里生存下去的最大资本。

后位!苗氏一族汲汲以求这么多年,却没有一个女子能够得尝此愿,而她把目光放在孟世瑶身上,也不过就是为了寻找机会弥补当年的憾事。她费劲心机才保住了英宗赵曙的储位和帝位,到头来竟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苗氏先祖追随太祖皇帝可谓是战功彪炳,然大宋朝立国之后重文轻武,百年之后,苗氏在朝堂上几乎就没了立足之地。这皇后的位置,对她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苗贵妃心里很清楚,时至今日,无论是太妃还是太后都与她无缘了,即便是她百年之后,也难以追封为皇后。但是知道归知道,让她的一生如此寂寞寥落,她总是不甘。

如果能让苗家的女孩儿为后,显然她的心愿就更容易达成,不仅是她,苗氏一族也算是无憾了。不过,她在宫中经历的事情,比世瑶听到的都要多,又怎会被一个小丫头三言两语就说动,虽然,她心里真的很是意动。“姑娘若是一心想离宫,不如相助林氏,她家世不俗,又占得先机。”

女子入宫为妃,有几个是自己情愿的,绝大多数,还不是在踩在刀尖上给家族搏前程!孟世瑶相信苗氏此前对她有意拉拢,必定是有所图谋,而她抛出来的条件,苗氏绝不可能不动心。而她更知道苗氏要称准了她的分量才能决定以后的事情。而她无意于**,本来就少了跟苗氏合作的资本,能让苗氏相助的,也不过就是太皇太后的亲近而已,目前,连信任都谈不上。想通此节,世瑶叹息说道,“只怕她先机占得太早!”

苗氏心下惊骇,她这小小的年纪看事情竟然能够如此的透彻,也难怪,大概只有这样的人才会一心想要离开这皇宫。“来日方长,姑娘不妨慢慢斟酌。”

世瑶早知道求助于苗氏不会那么容易,话能说到今天这个地步已经实属不易。天长日久,还可以慢慢图谋,急于求成,只能适得其反。世瑶微笑言道,“多谢娘娘指点。”

世瑶与苗氏随意寒暄了几句就准备告辞出去,不过,还没她开口,焕春却走了进来,“娘娘,宁馨姑姑来了,说是有急事要请孟姑娘回去呢!”

世瑶与苗氏对视了一眼,显然都不知道是何缘故。
第二十三章 乳母风波(上)
女子一生,最大恨事莫过于痴心错付,若是没了这痴心,许多的恨,自可消了。////

世瑶听宁馨说完,强自压下心中的冷笑,皱着眉头说道,“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儿?”

“哎,奴婢听了也是心中惶急,还不知道陛下这次要生多大的气呢!”

“这可如何是好?”世瑶心里怎么想的并不重要,面上始终都要做出个担心害怕的样儿来。而她眼前最大疑惑却是宁馨,这样的事情,宁馨为什么要跟她说?

皇帝被大臣上书指责,无论是现在还是前朝,都算不得什么,有时,甚至可以作为美谈而载入史册。然而,这一次刘安世所奏之事,却只能想尽办法压制下去,因为,它损害的不仅仅是皇帝一人的颜面,甚至于整个皇室。

女色,是男权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调剂。耽于女色,对于男人来说并不是什么致命的缺陷,于文人骚客,甚至可以说是风流韵事。然而,对于皇帝,特别是一个只有十四岁的少年皇帝来说,这绝不是值得称道的品行。

宁馨陪着世瑶一边往回走,一边低低地说道,“这刘安世也是的,这样的事情,就算是要说也该是私底下的,总是要给皇上留几分颜面。现在闹得这么大,太皇太后就是想压都压不下来!”

世瑶前世就曾听过刘安世的大名,以铁骨铮铮、犯言直谏而闻名于朝堂,时称“殿上虎”!而他这一次进谏,却被赵煦结结实实的打上了后党的烙印,以后的官途,就可想而知了。然而世瑶现在可没功夫去同情他,她要马上弄清楚宁馨的意图才是。要知道,前世的时候,这件事情可是瞒得她滴水不漏,直到太皇太后去世以后爆“同文馆狱”、刘安世罢官才闹了出来,然而,当时的说法是,皇帝被刘安世和太皇太后联合陷害了。

赵煦是否宠幸了宫女世瑶并不知情,福宁宫是否有宫女怀了身孕她也不得而知,不过,赵煦的第一个孩子就是她的女儿福庆公主,这是朝野上下无不尽知的事情,自然也成了他无辜受害的有力证据。不过,这一生,她绝不会再让自己的女儿给赵煦挡灾了——虽然她并不觉得自己还会是公主的母亲,然而,这种下意识的排斥,让她不得不关注整件事情的进展。

“事关前朝,我也不便多言,还请姑姑去劝劝陛下,就算是有天大的事儿,也不能不顾惜自己的身体。”

“陛下刚刚回了宫,姑娘跟我一起去吧。”

没有宁馨这句话,世瑶也是要想办法去劝谏高氏的,有她做了铺垫,当然是更顺畅自然。一直以来,世瑶对朝政、对宫廷隐秘,都保持着回避的态度,但是,这一次却不同,也许正是这件事情,使赵煦和高氏之间的矛盾激化到无法挽回。

世瑶无意去改善他们之间的祖孙关系,但是,心里却总是会为了高氏不值。

大宋朝,垂帘听政的太后,高氏不是第一个,擅权揽政的,她也不是最严重。然而,她却是唯一一位身故之后受群臣攻讦,被皇帝斥为“老奸擅国”而差点废除了封号的太后。然而,高氏当政期间,虽然架空了皇帝,但是,皇帝却从来都不用担心皇位的安危,即使他有一个年富力强的叔叔在一旁虎视眈眈。

世瑶一直都觉得,就冲这一点,赵煦都没有道理拼了命的抹黑自己的祖母。

前世的时候,世瑶时常会想,先祖仁宗皇帝弱冠之后,刘太后仍然执政,穿天子衮冕祭祀太庙,甚至有朝臣进献《武后临朝图》,所作所为,甚于高氏百倍。而仁宗并非刘氏亲生,刘氏尚且能保得身后的哀荣,高氏,何以落到这般田地!

世瑶心中思虑万千,一抬头,正看见宁馨凝视着自己,她故作犹豫地说道,“这样的事情,只怕我不便插话吧?”

宁馨不着痕迹的转回视线,心中却着实疑惑,林氏进宫她无动于衷,有宫女怀了龙裔她还是平静如水,到底是心机太深,还是有别的原因?永裕陵之行,太皇太后对她颇为满意,眼下,更是要将其视为腹心之人,可不要生出什么意外才好。“实不相瞒,正是陛下让奴婢来请姑娘的!”

“这?”

“姑娘这么聪明的人,陛下的心意又怎么会不明白?”

“世瑶惶恐!”

宁馨低声道,“姑娘已然进了宫,以后什么样的事情都会见着。如今有陛下带着姑娘,日后万事都不用愁。这可是陛下心疼姑娘了,皇太后入宫的时候,陛下也没有这般用心。”

“多谢姑姑。”

崇庆寿康殿内,宫女太监二三十人,此刻,却一丝声音也没有。太皇太后铁青着脸,就连康有禄都不敢说话。

世瑶重生以来,从未见过高氏如此震怒,这么一来,反而勾起了许多前世情肠。世瑶走上前去行了礼,低声道,“臣女孟世瑶给太皇太后请安。”

高氏这才看见世瑶进殿,脸色略微缓和了一点,“起来吧!”

“谢太皇太后。”

“到哀家身边坐下。”

“是。”

世瑶低垂着头,坐在了高氏身边绣墩上,她不知道高氏准备跟她说什么,心中不由得有些忐忑。然而,等了半天高氏也没说话,看样子,是在等什么人。

果然,不到一盏茶的功夫,有个内监低声来报,“陛下,皇太妃到了。”

高氏冷冷道,“请她进来。”

世瑶听了下意识的站了起来,却听高氏说道,“你只管坐着。”

皇帝那里出了事儿,皇太妃一顿痛骂是跑不了,自己跟着听着就已经够尴尬的了,还坐着听,岂不是等着将来皇帝掌权,把自己剥皮拆骨!

“陛下,太妃娘娘前来恐怕是有要紧的事情,请容臣女告退。”

“让你坐着就坐着。”

世瑶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看她们婆媳打擂,她实在不明白,太皇太后这是真心的为她着想?

朱氏一进殿就跪在了地上,似乎没有看见坐在太皇太后身边的世瑶,就连世瑶给她请安,都不曾理会。

“今儿一早刘安世上了奏章,想必你也听说了吧。”

“回陛下,臣妾久居深宫,不曾听闻。”

高氏冷笑道,“那好,康有禄,你去把刘安世的奏章取来,念给皇太妃听听。”

“不!”朱氏精致面孔上闪过一丝惊慌,刘安世的奏章言辞激烈,直指皇帝沉迷女色,告诫皇帝为君自重,此等大事,她怎么能不知道!那几个宫女都是她送给皇帝的,又如何能瞒得过太皇太后,此刻,她心中比谁都后悔,早知道能出这么大纰漏,打死她也不会给皇帝送什么宫女的呀!

“臣妾知罪!”

“皇帝这些年一直都是哀家教养,他有什么错也是哀家的错,却不知太妃娘娘错在何处啊?”

朱氏冷汗涔涔,也不敢狡辩别的,只是不停的说,“臣妾知罪!”

“你既知罪,我却是糊涂的,满朝文武也糊涂呢!朝臣都知道我派了二十多个年长的嬷嬷照顾皇帝,现在却传出了宫中寻找乳母,这样不体面的事情,太妃自己去跟朝臣解释吧!”

“陛下恕罪!”

世瑶第一次以这样的角度看着朱氏,从前都是相反的位置,不得不说,这样的感觉非常的舒服。眼下能乐就乐一会儿吧,至于以后,最多也就是一死而已。

是啊,最多就是一死而已,又不是没死过。世瑶想清楚了反到坦然,把从前畏畏尾的心态去了多半,乐呵呵的瞧着朱氏匍匐在地上,心里盘算怎么才能再添上一把火。

殿上正是沉寂的时候,康有禄悄悄禀道,“陛下,皇上来了。”

“他倒是心急。”高氏瞧了瞧朱氏,“你养了个好儿子。”

“臣妾有罪,求陛下不要责备皇上。”

高氏叹道,“去请皇上进来吧。”

赵煦来了之后,就是要面对这样不堪的场面,他的祖母和未来媳妇高高自上的坐着,他的亲娘可怜兮兮的在地上跪着,就连他这个皇帝,也不会有人给半个好脸。然而,这本来就是他们母子自己作的,世瑶并不觉得有什么过分。只不过,图这一时心里痛快没有任何意义,世瑶必须要把事情往自己有利的方向来引导。

她看着赵煦,微微的笑了起来。
第二十四章 乳母风波(下)
赵煦感觉到一丝异常,但是他根本就不敢抬头。 他现在终于知道害怕,德行有亏,太皇太后如果想要废他的话,不需要再找别的理由了。他甚至想到,太皇太后知道太妃给他送了几个伶俐的宫女时大雷霆,可是怒气过后却没把那几个宫女送走,他当时还以为高氏是顾及了他和太妃的颜面,却不料,那也是高氏故意为之,她等的就是今天。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