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仵作-第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他要是死了就不叫老怪物了。”梅姑看出了暮青之意,说道,“少主人别打套交情的主意了,雷老怪是个阵痴,他认阵不认人,先生博古通今,能与那雷老怪谈机关话阵事,故能与其结交,老奴可没这本事,唯有闯阵了。”

    暮青听后倒是沉吟了片刻,说道:“婆婆可否再留一日,明早再走?容我为婆婆准备一物。”

    梅姑琢磨不出暮青要备何物,但自己要走也的确不差这一日,于是便答应了。

    次日一早,暮青将一本册子交给了梅姑,梅姑粗略翻看之下大为惊异,只见册子里有图十余幅,有暹兰大帝古墓中的机关机要,有一些看不懂的云雨风雷、地动山火的发因图,还有一些更看不懂的光学、物理学、动力学的纪要图。

    暮青道:“婆婆执此册子入阵,性命攸关之时,或许能与那雷老怪一谈。他若感兴趣,婆婆就告诉他,像这样的东西,本宫有一脑袋一肚子,想要就别动您的人。”

    梅姑呆木地合上册子,总算知道暮青昨日闭殿不出、挑灯熬夜所为何故了,原来竟是为她这老婆子赶出了一道保命符。

    “多谢少主人!”梅姑垂首拜别暮青,倔强地不肯流露感动之色。

    这天,在战乱之中消失的大图传国玉玺像一道惊雷般轰响了中都,在朝中群臣震动、市井议论蜂起的喧闹中,梅姑带着从阵中出来的武林人士们离开了神殿,消失在了市井之中。

    一个月后,大图传国玉玺现世的消息同样震响了南图朝廷,相党大叫玉玺是假的,是圣**贼、巫瑾大逆,是卑劣的仿冒品!于是,巫瑾在被扣以抗旨不尊、大逆不孝的罪名之后,又被扣上了伪造国玺、野心滔天的大罪。

    可传国玉玺真是假的吗?探子的消息有鼻子有眼,说是先圣女轩辕玉与无为道长被逼逃亡那夜在司命大神官的墓中发现的。神族将司命大神官奉为开国神官,可在皇族眼中,此人实为祸国之罪首,千古之罪臣,传国玉玺藏于此人墓中,虽然离奇,可也不正是藏玺之人的高明之处吗?

    再说巫瑾,他真的敢伪造传国玉玺吗?他之所以敢与大皇子一决储位,仰赖的不正是生母之权和两国复国派的势力吗?传国玉玺的消息一出,复国派必定欣喜若狂尊其为主,倘若日后发现玉玺是赝品,巫瑾岂不是自失臣心吗?

    左相一党尚未琢磨出玉玺的真伪,复国派就真的欢腾而起了。连月以来,被攻讦得蔫头耷脑的复国派一夜之间活过来了,他们开始集结上书,在朝的请求陛见,请旨大开国境,迎传国玉玺回朝。在野的张贴文章,散播复国之论,鼓动民间情绪,巫瑾这个曾因血统而不为两族所容的皇子一夜之间成了上天垂赐的复国皇子。

    相党慌了,他们深知复国派在这两百余年间积蓄的势力,于是连夜聚议密谈,终于在七月二十九日这夜,左相盘川入宫面见巫谷皇后,呈上了立储禅位诏书。

    巫谷皇后惊起于帘后,她知道此乃假诏,但圣女和三皇子既然能伪造传国玉玺,她和大皇子又为何不能伪造禅位诏书?

    于是,次日早朝,由巫谷皇后垂帘、皇帝身边的太监总管执诏,当殿宣读了皇帝所谓的“积病日久、疏于朝事、有愧祖宗臣民”,故而禅位于嫡长子,命其承继帝位,并“勤政治国、广纳谏言、讨逆平叛,早日使国泰民安。”

    讨逆平叛?谁是叛逆,自不必多问。

    相党高呼领旨,复国党震惊愤怒,余者惶然无措。

    诏书的真伪群臣皆疑,也都听出了其中言辞的厉害,尤其是那句“早日使国泰民安”,简直就是在说,谁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兴战,谁就是祸国殃民的罪臣。

    御史中丞曹顺当殿怒骂,骂相党大逆当诛,骂皇后毒害皇帝,骂大皇子奉假诏即位,与弑君弑父无异,必留污名于史,受后世唾骂!他振臂高呼,要同僚们一齐去面圣,以辨诏书真伪,保护皇帝安危,却被殿外早就调值好的大内侍卫叉出金銮殿,以抗旨之罪斩于午门之前。

    巫谷皇后、大皇子和相党疯了,以殊死一搏的架势率先挥下了南图内战的第一刀。

    这天,天色未明,京畿兵马的铁蹄声惊醒了熟睡中的洛都百姓,大内卫军的火把、长刀惊动了百官的府邸。

    早在相党日夜密谋时,以云、景二族为首的复国党就闻出了风雨骤至的血腥气,于是急传密信给在各州县要津任职的族亲、密友、门生,命党从做好准备。当左相深夜进宫一事传入云、景二族府上时,二族已经悄然而动。

    这天,高举左右执宰相令的两路京畿兵马在洛都城中拼杀了起来,云、景二族及多数复国派官吏、志士被接出城去,奔往地方州县,主持对抗相党,并迎接三皇子。

    图鄂还一兵未点一兵未发,南图就陷入了内乱之中。

    直到此时,中都的官吏们才真正看清了英睿皇后挑此时机不声不响地抛出传国玉玺的威力,她虽坚持不言政事,但至今为止两次出手,一次将瑾王带回圣女身边,一次抛出传国玉玺,都为圣女夺权、巫瑾回国制造了大好时机。

    八月初六,南图大皇子巫旻即位。

    八月初八,图鄂发兵十万护送巫瑾前往两国边境,暮青随行,圣女暂时坐镇神殿。

    一大早,大军于城外待命,仪仗刚刚出城,市井人群里就出来个丑老太太。

    老太太身旁跟着个驼背老者,牢骚道:“我说,你这老婆子不是要回去?”

    老太太骂道:“你懂个屁!殿下和先生就这么一个后人,少主人又那么心善,不跟着能放心吗?”

    “那干嘛跟在少主人身边不就成了?干嘛说要走,又偷偷摸摸地跟在后头?”

    “我乐意独来独往,你管得着吗?”

    “……”

    梅姑挤出人群,跟着仪仗往城外去了,驼背老者跟在后头嘀嘀咕咕、牢牢骚骚。

    二人走后,人群里又走出一男一女。

    灰衫汉子挠着头问:“柳妹,你不是要重出江湖吗?”

    “谁是你妹子!”柳寡妇每每都是这话,而后望着仪仗和梅姑二人的背影说道,“这不就是江湖吗?”

    “……”

    两人也出了城,尾随着仪仗在官道上渐行渐远。

    九月初五,大军急行至庆州大安县,在大安县庙中等了将近半年的使节团终于归入了军中。

    九月初十一,大军出了神脉山,于三国边境地带扎营。南兴以保护凤驾为由兵压国境,向南图施压。

    九月十二,传令官诏令南图军出城相迎,云州镇阳县的城楼上,主帅捧着盖有大图传国玺印的诏令急急切切地传来幕僚,幕僚捻须细看,口若悬河,说了一堆的方寸、字形、风骨,最后只得出一个结论——看着像,但也可能是伪造者高明。主帅只好命人将诏令加急奏入洛都,可诏令刚出城三日,信官就急奔而回,叛军攻入云州,复国派已在四处响应了!

    九月二十五日,镇阳县受内外夹攻,终告失守!图鄂兵马入镇阳县,复国派官吏参拜传国玉玺,在镇阳县衙奉巫瑾为帝。

    十月二十日,两军联合攻下云州各县。

    十月二十四日,两军攻入钦州,仅月余,便夺下了钦州各县。

    十二月初二,数路复国派兵马会和于钦州,并图鄂大军,以大图传国玉玺开路,势如破竹,攻破芳州,洛都在望。雪片般的军奏飞入皇宫,险把刚即位数月的新帝给埋了,永和殿内的烛火夜夜不熄,中枢重臣出入如流,朝堂上人心惶惶,只能频频调兵守卫京畿,奈何西南二州也深陷于内战之中自顾不暇,朝廷数次催调皆如石沉大海,新帝和相党在煎熬中度过了除夕。

    正月二十日,复国派大军和图鄂大军兵临洛都城下,京畿兵马苦守一个多月,从未被攻破的洛都城门被撞开,洛都城破,巫瑾入宫。

第三十九章 复国丧钟() 
这天,阴云如盖,覆住了富丽的洛都皇宫。洛都乃千年古都,历经六次翻新,庄严绚丽,气魄宏伟,今日却金瓦竖箭,群殿生烟,遍地弃甲,血浸玉阶。

    半年前撤离洛都的复国派文武回来了,追随一人,登阶入殿。

    那人身披雪氅,自滚滚狼烟中走入昏暗无光的大殿,手捧国玺,眉宇生光。

    大图传国玉玺在战火中遗失,在战火中归来,时隔两百余年,皇宫的光景一如当年,唯有金殿上的人换了几代。

    金殿上,侍卫伏尸,龙灯翻倒,华帐扯落,宫人已经跑光了,只有一个老太监和几个殿内侍卫护着新帝、太后、皇后和权相等执宰近臣们退守在御座旁。

    太后霞披残破,皇后凤冠欲坠,新帝龙袍染血,权臣朝服不整。

    而巫瑾的衣袂上滴血未沾,前有神甲侍卫护驾,后有复国重臣相随,左有暮青披甲相陪,右有圣女执剑相护。

    这半年来,圣女坐镇神殿理政,直至联军攻破芳州,她才赶来洛都会和。近两个月的跋涉急行,她的面容上难掩疲态,但华裳美饰在身,姿容一如当年。

    “七郎何在?”

    “父皇何在?”

    圣女和巫瑾同声相询,母子二人问的是同一个人。

    新帝巫旻讥嘲道:“好一个父皇何在!你手持传国玉玺闯殿,是以儿臣的身份拜见父皇,还是以传国大君的身份命父皇来拜见你?父皇前年七月钦点使臣诏你回国,至今已过一年半!你心中何曾记挂父皇?你记挂的只是父皇的江山,是图鄂的江山,是大图的传国宝玺,是你复国大帝的权力威名!”

    怒责之言隔着金殿荡来,九尺华帐飞舞,腥风戾气如刀扑面!

    巫瑾露出遥思之色,淡漠地道:“一年半……是啊,本王前年十一月十二出的汴都,如今已一年两个月了……”

    暮青闻言两眉微低,神绪渐远,一年两个月,竟才一年多吗?而今大势已定,待大哥登基大典之后制出药来,她快马加鞭返回汴都时,算算时日,怕也恰巧与阿欢分别一年半吧?

    一年半……

    可她怎么觉得汴都一别,已有十年八载了呢?

    这一年半,若在汴都,兴许能平许多桩刑狱冤案,能见到取士改革的盛景,能看到章同统领水师的盛况,能为呼延查烈那孩子的成长多费些心;兴许逢节庆时能易容出宫,与阿欢在御街上逛逛庙会;兴许清明时能回趟古水县为爹娘祭扫陵墓,看看崔远的知县当得如何;又兴许……该把国事稍稍放一放,把身子养一养了,阿欢今年二十有八,该为人父了,他应该会很喜欢孩儿……

    暮青这才发现,她从未像此刻那么盼着事了归国去,哪怕只是在这金殿上听个三言两语都让她觉得甚是厌烦,她知道巫瑾不是爱争辩的人,于是斥道:“这一年零两个月,不知是谁与北燕帝和岭南王勾结,欲以蛊毒败神甲军于大莽山中,杀三皇子于南兴境内,再借三皇子之死兴兵问罪,联合岭南谋夺南兴江山?你绞尽脑汁地阻挠人回国,而今又责人回国之路绕得远、走得久,真乃加之罪何患无辞啊!他父皇病重,生母有险,爹娘皆是至亲,你上下嘴皮子一碰,责人不孝倒是容易,别人的抉择之难你又可懂?你就不爱江山皇位?你若不爱,何故阻挠兄弟回国?何故借假诏即位?你可以不顾君臣纲常、父子之恩,他人却该顾全忠孝、高洁无争?这金殿之上找不着镜子,刀却遍地皆是,何不拾起一把来,照照自己的脸?”

    这一番话骂出了暮青心头的烦躁憋闷,骂得巫瑾心头的苍凉为之一散,徒留想笑的念头,更听得一干复国重臣连声惊叹。

    这哪是要人拾刀为镜啊?这分明是要骂得人拾刀自刎!

    早就听闻英睿皇后言谈犀利,曾在盛京痛骂权相百官,在望山楼中舌辩寒门学子,在淮州府衙中坐堂问政,今日一见,名不虚传哪!

    巫旻隔着遍地刀箭看向暮青,这个破沈先生之谋、破岭南王之谋、破北燕帝之谋的女子,今日终于见到了!

    这时,太后厉声大笑,指着巫瑾身后的臣子们问道:“本宫乃太上皇的嫡妻!皇上乃太上皇的嫡长子!尔等拥立庶皇子,废嫡长之俗,以假玺诓骗诸军,攻入都城,杀进金殿,与叛臣贼子何异?!”

    云老道:“禀太后,传国宝玺乃真品,‘大图天子,奉天之宝!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十六字二书体,均出于大图高祖皇帝晚年之御笔,老臣等人已鉴过真伪了。”

    太后踉跄着退了一步,眼底刹那间涌起的惊惧之色很快便被讥嘲吞噬,“卿乃当代大学,真也好,假也罢,不全凭卿的一张嘴?传国宝玺未现世时,卿就以年迈之躯亲自远赴南兴接他回国,卿自然用尽手段护着他!而皇上乃本宫所出,他身为嫡长子,却要因卿等的复国伟愿而与一介在外为质的庶子争位,本宫身为他的母后,用尽手段护着他何错之有?”

    云老怒问:“这岂能是太后收买阉人、蛊惑国君,令其痴迷丹术,伤及龙体,不事朝政的理由?!”

    “这种事儿,纵观青史又不少见,有何大惊小怪的。”暮青接过话来,语气嘲讽,“各为理想,各为政见,各凭手段,各图己利。在政言政,赢则拥江山御座,败则废位身死,自古有为君之志的人,哪个不是拼上身家性命在夺在守?凭什么你们争时无错,输则满口贵贱高低?矫情!”

    此行她一为报大哥之恩,二为保南兴帝位,一年零两个月,南征北战,奔走三国,殚精竭虑,马不停蹄,难道没拼过命?步惜欢远在汴都守着江山,让出皇宫,瓮中捉鳖,行的难道不是险事,博的难道不是性命?巫瑾不懂武艺,水性生疏,却一同入阵,择机制敌,难道没搏过命?在江山之争上,谁坐享其成过?南图太后和新帝的一番斥责讥嘲委实矫情!

    巫谷太后被这犀利之言激得面也红耳也赤,喉头腥甜,目光似剑,恨不能提剑斩了暮青!若不是她,未必有今日之败!

    这时,圣女淡淡地道:“嫡妻?嫡长子?你的后位是怎么来的,你不知道吗?你乃继后,他的原配皇后和那未出世的孩子是怎么死的,你以为七郎不知道?”

    此言一出,群臣俱惊,巫谷太后面色煞白!她盯着圣女,目光在昏暗的大殿中幽幽的,许久之后,她忽然笑了,“原来他知道,怪不得……可那又如何?他有复国之志,欲征讨图鄂,就不能没有我谷家军,所以无论他愿不愿意,他的皇后都必须是我!可自从你出现了……他就再不提复国,满朝皆道我是毒后,可你才是那个蛊惑君心的妖女!”

    圣女不恼不怨,只是淡淡地笑道:“你不懂七郎。”

    巫谷太后痛声大笑,“我不懂他,你懂?那又如何?你还是得不到后位,还是不得不滚回神殿,不得不委身神官,更不得不把这孽子送去大兴为质!有情人难成眷属,母子分离,你这辈子可比我难熬多了!而我,母仪天下,后位稳固,他待我再冷淡,这一生都是我在陪着他!我看着他登基为帝,我看着他御驾出征,看着他从锐意进取到沉迷丹术,看着他从气宇轩昂到形容枯槁……你不是想见他吗?你看看,可还认得出他?”

    说罢,巫谷太后大步走到御座后,推出一架轮车来,车上坐着的人披着明黄的雪貂大氅,脸埋在貂毛里,难见其容颜,却见其须发皆白,手似枯木,未过花甲之年,已如耄耋之人。

    “……陛下!”云老等重臣见到南图老皇,急忙痛哭叩拜。

    巫瑾一动也没动,他怔怔地望着那轮车上的老皇帝,耳畔仿佛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那是父皇的笑声,他随娘亲返回图鄂时还小,远离故国,早已忘记了父皇的眉宇相貌,只记得幼时洛都神殿外遍地盛开的繁花、父皇的笑声和那时节一望无云的青天。

    而今,青天被阴云狼烟所遮,百花凋敝,父皇病入膏肓,那年爽朗的笑声怕是再也听不见了……

    “父皇!”巫瑾疾步行出护从圈,锦靴踏在碎瓷上,破碎声仿佛刺破了嗓音,那嗓音颤抖得变了调儿。

    “……七郎!”圣女被巫瑾的举动惊醒,也推开护从,疾奔上前。

    “站住!”巫谷太后的厉喝声伴着一道铮音,寒光晃过,一把刀架在了老皇帝的喉前。

    老臣们大惊!

    巫谷太后笑道:“我说过,他这一生是我在陪着,今日要死,他也要和我死在一起!”

    云老颤巍巍地喊道:“太后弑君弑夫,不怕遗臭万年吗!”

    巫谷太后骂道:“住口!事到如今,本宫还怕吗?该怕的是尔等!是景离这贱人和她的孽子!”

    圣女和巫瑾早已停住脚步,巫瑾问道:“你待如何?”

    巫谷太后道:“把传国宝玺呈来!你一个人送过来!”

    “啊?”老臣们惊慌地望向巫瑾。

    巫谷太后笑道:“怎么?你父皇的命比不上帝位要紧,是吗?本宫就知道,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的孝子忠臣?都是伪君子罢了!”

    话音刚落,巫瑾讥嘲地一笑,执着传国玉玺便走了过去。

    云老等人惊急交加,景子春瞥了圣女和暮青一眼,二人不动不劝,皆任由巫瑾行事。

    金殿阔大,巫瑾缓步而行,踩过碎瓷灯盏,跨过弃甲长刀,殿前侍卫们缓缓后退,太后和新帝紧紧地盯着玉玺。

    那是大图的传国玉玺!是经当代大学鉴过的真品!它近在眼前,离御座仅余数步之遥。

    “站住!”巫谷太后喝住巫瑾,拖着轮车退了退,对殿前侍卫长道,“你去呈来!”

    侍卫长领旨上前,巫瑾面色淡漠,单手将玉玺递了过去。

    侍卫长给左右使了个眼色,两个侍卫上前刀指巫瑾,侍卫长双手去捧玉玺,然而,他的手刚触及玺身,便倏地睁圆了双目,猛地将玺一扔!

    玉玺滚落在龙行江山毯上,数不清的蛊虫从玺下散开,扑向侍卫们脚下!

    侍卫们蹬蹬蹬的疾退,大惊之下谁也没留意巫瑾的那只手还擎着,说时迟那时快,巫瑾的袖口内忽然涌出潮水般的黑虫,蜂拥着扑面而去!

    殿前侍卫长的七窍里涌出血来,人一倒地,老皇帝和巫谷太后便暴露在了虫群面前!

    巫谷太后大惊,生死一瞬,她一把将刀掷向巫瑾,将轮车猛地推下御阶,而后拽着惊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