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仵作-第2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安公公会办差吧?行了,我传就是了!”

    “谢总兵大人!”

    “都是替圣上办差,公公无需客气,若无其他事,我去陪娘娘问讯叛党了。”

    “您请!”

    邱安走后,彩娥福身笑道:“公公机灵,奴婢佩服。”

    小安子揣着手,眉开眼笑,“娘娘对圣上的心思可都在那些弃了的书信里,扔了多可惜,自然要一并传奏入宫。”

    *

    官邸之中多有暗室,刺史府西库房下有间密牢,那些降臣被关押在西库房中,而许仲堂和吴长史等叛臣则被绑在密牢之中严密地看管了起来。

    邱安和月杀随暮青进了密牢,一干叛臣一见到暮青就脸色剧变。

    暮青开门见山,“听着,本宫没空儿耗着,不要顽抗,不要废话,不要说谎。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坦白从宽?

    许仲堂嘲讽地扯了扯嘴角,谋逆乃是诛九族的死罪,何谈从宽?

    “不要误会,你们罪无可赦,但死罪也有凌迟、车裂、腰斩、枭首、绞刑之分,想不想死得痛快些,想不想留个全尸,就看你们肯不肯配合了。”暮青道。

    许仲堂一听,险些没背过气去!

    所谓的从宽竟是这样的?

    但……这样反倒可信。

    邱安大笑,对暮青道:“娘娘,末将听说许都督之母年事已高,而我朝有恤老之律,年逾八十不斩,末将府中正好缺个粗使婆子,听说许都督之母身子骨儿颇为硬朗,不知到时可否赐入末将府中为奴?”

    “邱安!你!”许仲堂大怒之下,毒发攻心,顿时粗喘不止,一口血闷在喉口,如遭刀剑穿喉。

    “我说过,今日之逼邱某记下了,若能安然度过,他日必将如数奉还!到时祸及满门,还望诸位莫要悔不当初!”邱安目光忽厉,隔着牢门望向吴长史,冷冷地道,“听说吴长史的爱妾颇有姿色,且善歌舞,送入军中为妓,吴长史以为如何?”

    吴长史脸色难看,义正辞严地道:“邱总兵,下官既然已是阶下之囚,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何必辱及下官等人的家眷?你难道就不怕事情传扬出去,徒惹天下人的耻笑?”

    “那今日淮州文武是你等阶下之囚时,为何要辱及同僚家眷?!难道只许你们拿同僚的妻女淫乐逼降,不许本大帅拿你们的妻女相逼?唯有到了这等时候,尔等才知要脸?!”邱安怒拂衣袖,泼风撞上铁牢,嗡声刺得人耳鼓剧痛,犹如针扎!

    一干叛臣脸色煞白,吴长史心胆受震,口吐鲜血!

    邱安冷笑道:“放心,你吴长史的贱妾送入军中,本大帅还怕污了我军中将士!听说吴夫人贤惠,虽然人老珠黄,久不受夫宠,但好歹是个好女子,倒配得上军妓的身份。”

    “你、你……”吴长史直欲晕厥。

    吴夫人虽姿色不及宠妾,可辱人发妻比辱人妾室还狠,邱安出身江湖,至今身上仍有绿林匪气,他绝对说得出做得到!

    “今日尔等若是招供,还可死个痛快,如若顽抗,我定将公堂之逼如数奉还,叫尔等高堂为奴,妻女为娼,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皇后娘娘日理万机,没空儿在此耗着,招是不招,机会只此一次,可要想清楚了再回话。”邱安说罢,朝暮青打了一恭。

    “赐笔墨,本宫问,你们写。”暮青没给许仲堂等人考虑的时间,命人将笔墨送入牢中后,便开始了讯问,“本宫需要知道城中叛党的名单,身份、住址、亲眷、嗜好,事无巨细,知道多少写多少。”

    其实,审讯从她一进密牢时就开始了。

    许仲堂等人深知身犯死罪,罪无可赦,故而极有可能拒不招供。这时候,承诺让他们留个全尸并死得痛快些,比承诺死罪可免更能取信于人。一旦叛臣们觉得她并非信口开河,心防便会动摇,而此时,邱安的施压正切中一干叛臣的软肋!

    此刻是人犯的心理防线最为脆弱之时,也是审问的最佳时机,所谓打铁要趁热,此刻将笔墨摆在他们面前等于继续施压。她所问的问题涉及颇广,而人犯被恐惧、担忧、犹豫等负面情绪左右,不仅处于弱势地位,还难以理性思考,这时只需稍微施压,人犯的心理防线就可能崩溃,一旦提笔招供,心理防线就会全面崩溃,之后再审其他的事就不会再有阻碍。

    这种心理操控技巧不仅仅可以用于审讯人犯,还可用于任何谈判场合,关键在于先取信于人,再不断施压,当最佳时机到来之时不可给人考虑的时间,那无异于给对方消化不良情绪的机会,一旦对方有时间权衡利弊就会重新设防,再攻破就难了。

    暮青看着御林卫将笔墨一一摆在淮州叛臣面前,嘴上却没闲着,继续说道:“知道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是与叛逆之事有关的,不知情的可以写不知情,不想招的可以交白卷。”

    交白卷?

    交白卷即是顽抗,到时不仅自己死时受罪,还会连累家眷受辱,从他们事败被俘的那一刻起,就没有了选择的权利。

    “当然,不要以为不想招可以写句不知情,想想本宫办过多少案子,自以为能瞒得住本宫的可以以身试法。”暮青喋喋不休,几乎到了聒噪的地步。

    然而,这话却成为了压垮淮州叛臣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人哆哆嗦嗦地提起笔来,一人、两人、三人……越来越多的人提笔伏于地上,许仲堂和吴长史如同被人架在火上焚烧。

    邱安冷笑道:“看来本大帅的府里的确该添个老奴了,那军妓营里该多添几人好呢?”

    这话冷不丁的,惊得吴长史猛地哆嗦了下,慌忙提笔道:“我我我、我写!写就是了……”

    许仲堂闭了闭眼,有气无力地道:“末将无力提笔,如何招供?”

    邱安道:“简单!你口述,本大帅帮你写!”

    暮青却对许仲堂道:“等其余人的供词都写完了,你再口述。”

    城中叛党头目的名单,许仲堂自然是知晓的最为详细的人,他若口述,其余人岂不是可以蒙混过关了?把他留在最后,其余人定然会担忧写得少了有顽抗之嫌,于是他们会搜肠刮肚,尽可能地多招。如此和盘托出,兴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果然,一干叛臣伏在地上书写供状,绞尽脑汁,战战兢兢,隆冬时节,地牢幽冷,众人额上竟渐渐见了汗。许多人实在写不出来了,却不敢呈上供状,生怕有所遗漏。

    暮青命人点了香来,一炷香的时辰后,见所有人都久未动笔了,这才命人将供状一一收了上来。

    而后,许仲堂口述,邱安代笔,一份完整的叛党名单便在暮青眼前列了出来,加上先前的十几份供状,资料之详尽,令邱安暗暗松了口气。这下子,派去摸查叛党头目的人可以只需按名单找人,严密盯梢即可。

    暮青翻看着名单之时,叛臣们却心惊胆战度日如年,生怕自己所供之事比同僚少,惹皇后不快,治谁一个顽抗之罪。却见暮青喜怒不露,将供状一一审阅过后,对许仲堂道:“本宫还需要你的一份口述。”

    “罪臣所知之事,已和盘托出了。”

    “不见得吧?你所谓的和盘托出不过是叛党名单而已。你和岭南之间的联络人呢?”

    “……是廖山先生,岭南王的幕僚。”

    “哦?”看来不是那黑袍女子。

    “罪臣之言句句属实,信不信在娘娘,反正罪臣是死罪,只望娘娘恤老怜幼,莫要为难罪臣的家眷,宁可叫他们走得痛快些,也莫要在世上受尽屈辱……”今日之事于许仲堂而言如同大梦一场,身陷囹圄之时,他自知性命难保,放不下的唯有至亲了。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你好好的淮州都督不做,似锦前程不要,偏要兴兵谋逆!你心里做着江山大梦之时,可有想过至亲?想过你事败之后,兵围府上,亲眷受缚,法场断头,满门遭屠?恐怕你没想过!你想的是身披龙袍,再不济也是位列公卿,是你许氏满门荣华富贵,是南兴国破,是圣上退位,是本宫亡于南图!而今事败,你以为你为至亲求得一死之恩,黄泉路上就有脸面对他们的亡魂?”

    许仲堂闻言如鲠在喉,半晌,把眼一闭。

    似锦前程?他就是被那似锦前程迷了心窍。当然林幼学升任兵曹尚书,淮南道总兵一职本该由他接任,没料想半路杀出个邱安来。他满腔失意不忿,是岭南王让他做了这一场梦,本以为环环皆是妙计,哪知计中有计,帝后一个在朝中,一个在军中,竟能远隔千里联手平叛,只能说他许仲堂没有王侯将相的命。

    “皇后娘娘还有何事要问?”许仲堂一副疲态,身旁被捕的同僚之中已隐隐传来哭声。

    暮青冷眼看着,说道:“本宫说了,还要你的一份口述——你口述一封书信,禀给岭南王,就说今日事成,何氏已在手中,问他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什么?!

    许仲堂猛地睁开眼,似垂死之人回光返照,眼底涌起惊涛。

    皇后意欲何为?

    邱安也有此疑问,唯独月杀面不改色,仿佛暮青有何言行,他都不会惊讶。

    “让你口述,你便口述,本宫意欲何为与你无关,别耍花样。”暮青道。

    许仲堂自嘲地扯了扯嘴角,他还能耍什么花样?

    暮青虽无明示,邱安却不敢迁延,继续执笔代书。片刻后,邱安将信恭呈给暮青,暮青过目之后问道:“这信如何传出?”

    许仲堂道:“秋月楼,秋姑娘。”

    “你亲自去送?”

    “不,是罪臣的长随去送,密信一贯夹藏在名帖之中。”

    “除了秋月楼,可还有其他信道?”

    “没了。”许仲堂把眼一垂。

    “真没了?”暮青冷声问。

    许仲堂怔了怔,那讶然之色看在邱安眼里不由吃了一惊!按理说,许仲堂不敢有所隐瞒才是,可以他的神态来看,莫非皇后娘娘当真料准了,还有其他信道?

    “……罪臣也不知那条信道还能不能用,因为曹敬义被捕之后就没再用过了。”

    “与曹敬义何干?”

    “刘振任淮州刺史后,查察追缴仓粮,曹敬义望风而逃,逃入了岭南,正是岭南王唆使他伙同林党谋劫赈灾粮的,也是曹敬义为罪臣等人和岭南之间也牵的线,后来曹敬义事败被俘,关在州牢之中受尽酷刑逼问,岭南那边怕他供出那条信道来,便将其废用了。”

    “那条信道的联络地点在何处?”

    “西市吴家巷尾的民宅。”

    “最后一个问题。”暮青忽然起身来到牢门外,将信提起隔门悬于许仲堂面前,问道,“这封信中可有暗语?”

    “……娘娘是担心罪臣用暗语通知岭南事败?”许仲堂望着牢门外那一双清冷的眸子,忽然想放声大笑,笑自己之前太蠢。

    如果能早早见过牢门之外的女子,他一定不会想要谋逆!

    “闲话少问!有还是没有?”

    “没有。”

    “那字里行间可有任何与你平时和岭南来往的书信不同之处?”

    “没有。”

    “在这封信中,你可有通过任何方式向岭南传递事败的消息?”

    “没有。”

    “很好!”暮青把信拍给邱安,转身就走。

    她走得太干脆利落,以至于出了西库房后,邱安才跟了上来。

    已是傍晚时分,晚霞烧红了半边天,暮青负手而立,望着似火的霞云,血色浸了寒眸,“派人盯紧名单上的人,如有异动,杀而代之!”

    “是!”

    “找个人模仿着许仲堂的笔迹把书信送到秋月楼,命人小心跟踪,摸清淮州至岭南的密信传递点,使人沿路埋伏,凡有非我方之手传出的密信,截下来!”

    “是!”

    “挑几个谨慎的人,盯着西市吴家巷尾的那间民宅,如有密信传出,同样行事!”

    “是!您不信这条信道废用了?”

    “本宫从军西北过,知道一条信道的建立有多不易,你久在军中,对此也应该清楚。况且,岭南在淮州密设联络点,一条可靠的消息传递通道何其宝贵?这其中不知了耗费多少心血,就此废用岂不可惜?当然,曹敬义被捕,岭南的确有理由舍弃这条信道,但小心驶得万年船,与人博弈,贵在谨慎,轻敌者败!”

    “娘娘说的是。”邱安瞄了眼暮青的背影,直到此时,他才隐约猜出她心里的那盘棋,“娘娘,您命许仲堂假传消息给岭南,莫非是要……”

    “眼下你该做的是处置好淮阳城中的事,切莫分心。”暮青打断邱安,重申他的使命,“城中定有岭南的探子,他们会将在城中所刺探到的情况一一传入岭南,许仲堂不可能知晓所有的信道,我们也不可能截住所有的密信,所以岭南王信不信叛党事成,关键就在于你能不能将城中的大戏唱好。你若唱不好这出戏,本宫图谋再多也是惘然。”

    “……是!”

    “总而言之,半个月之内,本宫要城中看起来在叛党的控制之下,明白吗?”

    “末将明白!”

    “倘若截获的密信中,有人看出事有蹊跷,你要临机决断,必要之时,名单上的叛党头目可以全部杀而代之!”

    “娘娘放心!”

    “去吧,天明之前,你要忙的事还多着。”暮青说罢,径自回了东苑。

    *

    这日夜里,城中的火把烧了一夜,铁蹄靴兵之声为隆冬的夜添了几分森凉,一封名帖趁乱递进了秋月楼,下半夜,一匹快马出了城,八百里加急驰往岭南。

    同一时辰,几具新抬入义庄的尸体动了动。草席掀开,底下几人面黄肌瘦俨然灾民,那目光却鹰隼般锐,绝非寻常百姓。几人纵身掠出后窗,掀开西墙角生着绿苔的一口废棺,在棺壁上轻叩三声,棺底应声而开,底下赫然是一条密道!几人进了密道,半个时辰后出现在城外一座老村中,而后凭着夜色与树林的掩护,急行百里,于清晨时分进入莲池县,随后换上快马,加急驰往汴都城。

    这时,淮阳城中,叛党头目们齐聚于刺史府外求见许仲堂。

    许仲堂高居公堂之上,满面春风得意,面前摆着刺史大印和淮州兵符。淮南道总兵邱安、刺史刘振、别驾曲肃及拒不肯降的淮州文武被摘了乌纱褪了官袍绑作一团,由曹敬义及其帮众看押在州衙西厅。厅中还有御林卫,也同样被剥了甲胄缴了刀兵。

    地砖冰凉,刘振等人冻得嘴唇发紫,话都说不利索,连侍卫都面色苍白,显然皆被绑了一夜。

    头目们看了一圈儿,没见到皇后,不由疑惑。

    许仲堂笑道:“凤驾昨日受了惊,在后宅歇养。诸位放心,侍卫皆已绑在此厅,皇后娘娘身边不过留了些宫女太监,后宅有咱们的人严守着,连只虫子都别想出来。”

    头目们诧异地问道:“不是传闻英睿皇后曾在西北从军杀敌过,怎么这么容易受惊?”

    许仲堂嗤笑一声,嘲弄地道:“从军杀敌怎能跟今时今日之事相提并论?从军杀敌,死也不过是死她一人,而今被俘,可事关江山和圣上的性命,传闻终归是传闻,一介女子罢了,诸位指望她山崩于顶而面不改色?”

    头目们一听,顿时释然。

    “娘的!什么英睿皇后,也不过如此!”

    “哎哎,这话可有失公允。皇后娘娘在西北时兴许真的英武睿智,可就不许人家享过了皇家富贵之后就失了从前之勇?”

    “啊呸!一介贱女子也享得荣华富贵?她享得,咱们凭什么就享不得?”

    “凭你没姿没色,难以伺候圣上。”

    不知是谁接了句话,厅中静了静,随即传来哄堂大笑。

    一人搓着下巴,眼底浊光暗露,冲许仲堂笑道:“许都督,传闻兴许有不实之处,但皇后娘娘既然能得圣上专宠,想必姿色倾国。咱们既然来了,是否该尽一尽礼数,前去拜见一下凤驾?”

    许仲堂笑骂道:“就你葛老三肚子里的鬼主意多!要是皇后能动,还用等你们来?实不相瞒,昨夜本都督已将事成的消息传往岭南了,只待王爷的回信,看下一步该如何行事。诸位皆知,燕帝陛下志在江南,想来王爷定会留着皇后以图汴都,且皇后曾救过燕帝陛下的性命,所以我劝诸位有些念头还是打消为妙。大业得成之后,我等皆是开国之臣,荣华富贵享用不尽,什么姿色的女子纳不进府里?若是惹怒燕帝陛下,今日这般拼命,日后非但不能加官进爵,反倒搭上一条性命,那可就不值了。”

    这话如一盆冷水,浇得葛老三等人霎时间清醒了过来。

    葛老三冲许仲堂拱了拱手,“还是许都督考虑得周到,我葛老三就这臭毛病,一遇上跟女人有关的事就爱犯浑,这回险些把性命搭进去,幸亏都督提醒,多谢了!既然都督已经传信岭南了,那兄弟们等候消息就是!招降的事都督放心,待兄弟们把刺史府里的情形散播出去,谅那些商户也不敢不降!”

    “好!有劳诸位了!城中尚有三万灾民,眼下容不得半点差错,还望诸位约束手下之人,莫要激惹民变,一切以大业为重!这几日,为防有刺客混入府中营救皇后,刺史府仍会戒严,诸位如有要事相商,差前门守尉传报即可。”

    “都督放心,事关大业,兄弟们拎得清!你就等着好消息吧!告辞!”

    ……

    好消息当天就传来了。

    叛党头目们一离开刺史府,便将州衙里的情形散播了出去。

    灾民听说皇后及刺史、总兵等人被俘皆惶惶不安,不是说凤驾南巡是为了视察灾情、巡查吏治的吗?怎么刚到淮阳就被俘了?那可是传闻中英武果敢、睿智无双的皇后娘娘啊!

    没人知道淮州这一反,家国会如何,只知叛党与民无犯,赈灾衣食仍按份例发给,而当天,城中就有巨商设宴款待叛党,与一干头目称兄道弟了。

    没出三天,城中数位巨商纷纷降了叛党。

    区区五日,城中的富商大贾降了半数!

    刺史府被叛军严守着,东苑之中,奏报却如雪片般堆在暖阁的案头。

    刚用过早膳,月杀将一封军中奏报呈给了暮青,信筒四周封着火漆,盖着“神甲”二字。

    ——神甲军的密奏到了!

    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